历史七年级上册(2024)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评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上册(2024)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评课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造纸术的发明,四大发明之一,医学成就,数学成就,司马迁与《史记》,道教与佛教,道教的兴起,佛教的传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目标1.通过了解造纸术的发明、张仲景和华佗对中医学的贡献、《九章算术》、《氾胜之书》、《史记》、道教和佛教等基本事实,知道秦汉时期科技、文化发展概况。2.通过分析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探究这一时期科技与文化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培养唯物史观。3.认识秦汉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涵养家国情怀。重点:秦汉时期科技与文化的主要成就。难点: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西汉以前没有纸,文字要写在简牍或者绢帛上,简牍笨重,不便携带,绢帛昂贵,难以普及。造纸术应时代需求而横空出世,造纸术的发明有什么重要意义?除此之外,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还有哪些新进展?
1.发明: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掌握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1)时间:105年;(2)改进者:东汉宦官蔡伦;(3)原料: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4)优点: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3.世界影响:造纸术辗转流传到世界各地,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5)作用:纸的使用日益普遍,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想一想纸的发明对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方面产生了哪些影响?
纸的使用日益普遍,便利了典籍的流传;方便了记录信息,对社会历史的记载、文化思想的交流与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医学、数学与农学的成就
(1)张仲景①年代:东汉末年。②成就:《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多种疾病的症候,辩证分析病情,对症下药;发展了“治未病”思想,提倡预防疾病。
③地位: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被后人称为“医圣”。
医者仁心、济世救民、勤奋好学、博采众长。
(2)华佗①年代:东汉末年②成就:用针灸、汤药治病;实施外科手术;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③地位:外科鼻祖。
(1)特点:注重实际应用,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
(2)代表:《九章算术》最晚成书于东汉时期,内容包括解决实际问题的算术、代数、几何,是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数学著作。
3.农学成就:《氾胜之书》总结了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提出了改良土壤、适度施肥、合理密植等农业生产方法。
相关史事:张衡改进浑天仪,演示日月星辰的运行;发明候风地动仪,测验地震方位。
1.司马迁: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爱憎分明、秉笔直书,对我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史记》(1)史学地位: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2)记述范围:从黄帝到汉武帝。(3)主要内容:①记录了帝王将相的历史活动,肯定他们的功绩,也揭露他们的腐朽和罪恶;②为许多下层人物写了传记。(4)文学价值: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也有重要地位。
以人物为中心综合性史书体裁
学史崇德司马迁因替李陵平冤昭雪,而遭受酷刑,肉体和精神受到极大摧残,然出狱后仍继续撰写《史记》,他说:“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坚持真理、忍辱负重、百折不挠的精神令后人敬仰。
相关史事东汉班固等人撰写的《汉书》继承并发展了《史记》的纪传体体裁,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对后代史书的编撰有很大影响。
专注于某个特定朝代或时期
(1)产生:约公元前6世纪,产生于古印度。(2)传播原因:主张众生平等,迎合贫苦民众渴求生活平安的愿望。(3)传播过程: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时,西域僧人运载佛经到洛阳,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
(4)影响: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课后活动1.蔡伦:改进造纸术;张仲景:为中医药学作出重大贡献;华佗:发明了“麻沸散”。2.完璧归赵、纸上谈兵、围魏救赵、负荆请罪等。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课内容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书写费力,价格昂贵,西汉时期,改进者,105年东汉时期,改进时间,造纸原料,秦汉时期,浑天仪,候风地动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文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学习,《九章算术》,概况代表作内容,《汜胜之书》,司马迁生平简介,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备课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化史学宗教,改进造纸术,神圣组合,数学领域,天文领域,道教本土宗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