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六 离子的检验和推断 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六 离子的检验和推断 教案,共2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考查方式,真题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查方式】
单一离子检验精准性考查:针对常见离子,给定未知溶液样本,要求依据离子独特化学性质与反应现象,精准设计并实施检验方案,准确描述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及对应结论,细致考查学生对各离子特征反应原理、实验操作规范及现象解读能力,确保学生能精准甄别单一离子存在性,筑牢离子检验知识与技能基础。
混合离子体系推断综合性考查:构建含多种离子的复杂混合溶液情境,结合离子反应规律、溶液性质(酸碱性、颜色特征)及化学反应过程中现象演变(沉淀生成、气体逸出、颜色转变),要求学生系统整合信息、逻辑推理离子种类与浓度范围,常涉及离子共存规则运用、连续反应进程剖析及干扰因素排除,深度考查学生知识融合、逻辑思维及问题解决综合能力,提升学生化学分析与探究实践素养。
实验流程背景下离子检验与推断融合性考查:以化工生产流程(矿石浸出液成分分析、工业废水处理离子监测)、科学研究实验(新型材料合成离子杂质检测、生物样本离子成分探究)为背景,融入实际操作限制(试剂选择、仪器使用、成本效益考量)与复杂干扰因素(杂质离子影响、副反应干扰),要求学生依据流程步骤、实验数据及现象线索,灵活运用离子检验方法与推断策略,精准确定离子成分及含量变化,紧密衔接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培育学生工程实践思维与创新探索精神,强化化学学科实用性与前沿性认知。
【真题链接】
1.[2024年全国高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法或试剂使用合理的是( )
A.AB.BC.CD.D
2.[2024年甘肃高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相对应的是( )
A.AB.BC.CD.D
3.[2024年全国高考真题]四瓶无色溶液,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b、c、d代表四种溶液,e和g为无色气体,f为白色沉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呈弱碱性B.f可溶于过量的b中
C.c中通入过量的e可得到无色溶液D.b和d反应生成的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2020年天津高考真题]检验下列物所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 )
A.AB.BC.CD.D
5.[2020年浙江高考真题]黄色固体X,可能含有漂白粉、、KI之中的几种或全部。将X与足量的水作用,得到深棕色固体混合物Y和无色碱性溶液Z。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
A.X中含KI,可能含有
B.X中含有漂白粉和
C.X中含有,Y中含有
D.用酸化溶液Z,若有黄绿色气体放出,说明X中含有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溶液中含有,可以与发生反应使溶液变成蓝色,A项合理;
B.随着滴定的不断进行,溶液中不断被消耗,但是溶液中的还可以继续发生电离生成,B项不合理;
C.金属Na既可以和水发生反应又可以和乙醇发生反应,故不能用金属Na除去乙醇中少量的水,C项不合理;
D.具有氧化性,不能用pH试纸测定其pH的大小,可以用pH计进行测量,D项不合理;
故答案选A。
2.答案:B
解析:A.用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某无色溶液,试纸变红,该溶液显酸性,但不一定是酸溶液,也有可能是显酸性的盐溶液,A项不符合题意;B.动物纤维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后有类似烧焦羽毛的味道,若用酒精灯灼烧织物产生类似烧焦羽毛的味道,说明该织物含有动物纤维,含有蛋白质,B项符合题意;C.乙醇和浓硫酸加热,会产生很多产物,如加热温度在170℃,主要产物为乙烯;如加热温度在140℃,主要产物为二乙醚;同时乙醇可在浓硫酸下脱水生成碳单质,继续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其中的产物二氧化硫也能使溴水褪色,不能说明产生的气体就是乙烯,C项不符合题意;D.氯化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会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难溶的氢氧化镁,与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镁的碱性无关,不能由此得出氢氧化钠的碱性比氢氧化镁强,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3.答案:B
解析:由分析知,a为,水解使溶液呈酸性,A错误;
可与强碱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铝酸根离子,故可溶于过量的中,B正确;
与过量的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错误;
和反应生成,可以溶于稀硝酸生成二氧化碳和,D错误;
故选B
4.答案:C
解析:A项,淀粉遇单质碘变蓝色,海水中的碘元素不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故不能使淀粉变蓝;B项,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不能用澄清石灰水检验,可用品红溶液检验;C项,向含的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蓝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溶解,可以用氨水检验;D项,检验时应加入强碱溶液,将转化为,再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5.答案:C
解析:①所给五种物质中,为淡黄色固体,为棕黄色晶体,其余为白色固体,故黄色固体X中至少含有和中的一种。②将X与足量的水作用,得到深棕色固体混合物Y和无色碱性溶液Z,而KI能够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又知水足量,所以不可能在固体Y中,得到的碘水为黄褐色,与无色溶液Z不符,据此得出X中没有KI,深棕色固体Y中一定有;Y为混合物,则Y中还有,X中一定存在,由于能够被氧化为,同样能够生成沉淀,所以至少有一种。③Z溶液为碱性,漂白粉溶于水,使溶液显碱性,溶于水,使溶液显酸性,所以X中一定有漂白粉。X中一定有,一定没有KI,Y中含有,A项错误,C项正确;根据上述分析,和至少有一种,不一定有,B项错误;硫酸酸化溶液Z后若有生成,可证明发生反应:,只能说明X中含有漂白粉,不能说明X中含有,D项错误。
重难突破
1.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
A.AB.BC.CD.D
2.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中的若干种,加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得到澄清溶液A。取A逐滴加入稀硝酸至过量,一开始有沉淀生成,后沉淀部分溶解,过滤得到沉淀B和溶液C。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原固体中可能含有NaOHB.溶液A中一定含有银氨离子
C.原固体中可能含D.沉淀B中一定含有AgOH
3.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不含其他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三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①滴加溶液
②过滤
③滴加一溶液
④滴加溶液
A.①②④②③B.③②①②④C.④②③②①D.①②③②④
4.某溶液中大量存在四种离子(不考虑和),其中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四种离子可能是银离子
B.第四种离子一定是阴离子
C.第四种离子一定是钾离子
D.第四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为
5.某实验室废水中含有、、等离子。可通过下列流程从该废水中分离回收各种金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液Ⅰ中的金属阳离子是、、
B.加入过量NaOH溶液时发生反应之一为
C.滤渣Ⅱ久置后最终变为红褐色
D.滤渣Ⅰ中的成分可以加入足量稀硝酸后进行分离
6.某黄色溶液中可能含有、、、、、、等离子(不考虑水的电离和离子的水解)。某同学为了确定其组分,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为
B.至少为
C.、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
D.、可能存在,一定不存在
7.某酸性废液中含有三种金属离子,有同学设计了下列方案对废液进行处理(所加试剂均稍过量)以回收金属,保护环境。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沉淀a中含有的单质一定是Fe和Cu
B.沉淀b的化学式是,沉淀c的化学式是
C.溶液A在酸性条件下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若溶液C中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8.某无色溶液可能含有中若干种(忽略水电离出的),且离子浓度相同,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现象如下:
①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大于7
②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振荡,静置,层呈橙色
③向所得水溶液中加入溶液和稀,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溶液和稀,有白色沉淀产生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无法推断原混合溶液中是否含有和
B.原混合溶液中肯定存在,可能存在
C.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需要做焰色试验
D.原混合溶液中阳离子一定不存在,一定存在
9.某试液中只可能含有中的若干种离子,离子浓度均为。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法确定原试液中是否含有
B.滤液X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有和
C.无法确定沉淀B的成分
D.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为
10.常温下,的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中的某几种离子,现取100mL该溶液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已知氧化性:。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至少有一种
B.一定不存在,可能存在和
C.一定存在
D.该溶液中一定存在,可能含
11.某溶液中含有如下离子组中的若干种:,且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某同学欲探究该溶液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浅紫色火焰;
Ⅱ.另取原溶液加入足量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此时溶液颜色加深,但无沉淀生成;
Ⅲ.取Ⅱ反应后的溶液分置于两支试管中,第一支试管中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KSCN 溶液上层清液变红;第二支试管中加入充分振荡静置后溶液分层,下层出现紫红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中肯定不含
B.步骤Ⅱ中无色气体可能含有,原溶液中可能含有
C.原溶液由五种离子组成
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12.溶液A中可能含有如下离子:。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F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B.溶液A中一定存在,可能存在
C.溶液A中一定存在,可能存在
D.溶液A中可能存在C,且
13.现有一瓶标签上注明为葡萄糖酸盐(金属离子为钠、镁、钙、铁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复合制剂,某同学为了确认其成分,取部分制剂作为试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已知:控制溶液pH=4时,沉淀完全,不沉淀。
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根据现象1可推出该试液中含有
B.根据现象2可推出该试液中并不含有葡萄糖酸根离子
C.根据现象3和4可推出该试液中含有,但没有
D.根据现象5可推出该试液中一定含有
14.40mLX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现对X溶液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和结果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溶液中一定含有,不含有和
B.X溶液中一定含有,可能含有
C.X溶液中一定含有,且
D.X溶液中
15.某溶液中可能含有等离子。当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加入盐酸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中可能含有、可能不含有
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只有:
C.原溶液中含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
D.
16.某绿色溶液A含有离子中的若干种。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已知微溶于水,可溶于酸):
①向溶液中滴加溶液,过滤,得到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和绿色滤液B;
②取滤液B,先用酸化,再滴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A中一定存在
B.溶液A中不存在,不能确定的存在
C.第②步生成的白色沉淀中只有AgCl,没有
D.溶液A中存在中的一种或两种,且可以用NaOH溶液判断
17.已知某100mL溶液中含有的部分离子的浓度大小如图所示,该溶液呈无色、透明、均一状态,可能还含有。为了进一步确认,加入足量溶液,生成23.3g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溶液中肯定不存在
B.原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向原溶液中加入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向100mL原溶液中加入的溶液时,生成的沉淀质量刚好最大
18.已知甲、乙、丙是三种可溶性物质。其中甲是碱,乙、丙是盐,它们分别溶于水后电离产生的所有离子如表所示。
下列分析结果一定正确的是( )
A.甲是,乙是
B.乙、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甲分别与乙、丙溶液混合后,现象相同
D.可利用焰色反应鉴别乙和丙
19.离子交换法净化水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的总数不变
B.水中的通过阴离子树脂后被除去
C.通过净化处理后,水的导电性降低
D.阴离子树脂填充段存在反应
20.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某地区的雾霾中可能含有如下可溶性无机离子:。某同学收集了该地区的雾霾,经必要的预处理后试样溶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的实验:
已知:
根据以上的实验操作与现象,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试样中肯定存在和
B.试样中一定不含
C.试样中可能存在
D.该雾霾中可能存在和
21.某100 mL溶液可能含有中的若干种, 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加试剂均过量,气体全部逸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原溶液中不存在,则
B.原溶液中可能存在和
C.原溶液中
D.原溶液中一定存在和,—定不存在
22.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几种:
现每次取100.00mL溶液进行实验:①第一份加入硝酸银溶液有沉淀产生;②第二份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沉淀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剩余2.33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一定为
C.氯离子可能存在
D.一定有和
23.已知反应:①
②
③
现向,的溶液中不断加入一定浓度的酸性溶液,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段对应的离子为
B.段、段分别对应反应②、反应③
C.原溶液中
D.乙点时:
24.有一无色溶液,可能含有中的几种。为确定其成分,做如下实验:①取部分溶液,加入适量固体,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和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白色沉淀部分溶解;②另取部分溶液,加入酸化的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肯定有
B.可能有
C.肯定有
D.肯定有
25.向含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测得溶液中的某几种离子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曲线表示的离子方程式为:
B.b和c曲线表示的离子反应是相同的
C.M点时,溶液中沉淀的质量为3.9g
D.原混合溶液中的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此气体可能是,也可能是,则该溶液中可能含,也可能含,还可能含或,故A错误;B.将某白色固体置于试管中加热,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此气体可能是,也可能是,则该固体中可能有,也可能有等,故B错误;C.硝酸酸化,可排除干扰离子,后加硝酸银生成的白色沉淀为AgCl,即,则溶液中一定含有,故C正确;D.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呈红色,可知溶液显碱性,但不一定是碱溶液,如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也呈红色,故D错误。
2.答案:B
解析: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中的若干种,加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得到澄清溶液A。取A逐滴加入稀硝酸至过量,一开始有沉淀生成,后沉淀部分溶解,说明原溶液中有NaOH和,在加水搅拌时发生反应生成了,当加稀硝酸时,和硝酸反应生成沉淀,硝酸过量时,溶解为。沉淀部分溶解,说明原溶液中还有和,和反应生成,和反应生成,当入硝酸时,和反应生成和,和溶液中的结合成AgCl沉淀,AgCl不溶于过量的硝酸。A.由以上分析可知,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OH,故A不正确;B.由以上分析可知,溶液A中一定含有银氨离子,故B正确;C.若原固体中含有,和NaOH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得到澄清溶液A,故C不正确;D.由以上分析可知,沉淀B中含有AgCl,没有AgOH,故D不正确。
3.答案:D
解析:检验选择溶液,但均会产生干扰,检验选择溶液,检验选择溶液,但会产生干扰。因此实验操作顺序应为先滴加足量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可检验出,同时除去;过滤后,在滤液中滴加足量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可检验出,同时除去;过滤后,在滤液中滴加足量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可检验出。综上可知,D项正确。
4.答案:D
解析:A(×),溶液中含,与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则第四种离子一定不是;B(×),由溶液呈电中性可知,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第四种离子一定是阳离子;C(×),第四种离子一定是阳离子,但不一定是,可能为等;D(√),第四种离子一定是阳离子,若该离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则该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若该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则该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5.答案:C
解析:废水中含有、、等离子,加入过量铁粉,铁粉与生成,与反应生成和Cu,故滤渣Ⅰ中含有Cu和过量的Fe,滤液Ⅰ中含有和,加入过量NaOH溶液,与过量NaOH反应生成,与NaOH反应生成沉淀,故滤渣Ⅱ为,滤液Ⅱ为溶液。根据分析可知,滤液Ⅰ中的金属阳离子是和,A错误;加入过量NaOH时,发生的反应为、,B错误;滤渣Ⅱ为,最终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为红褐色的,C正确;滤渣Ⅰ中含有Cu和Fe,与稀硝酸都可以反应,不能分离,D错误。
6.答案:D
解析:溶液呈黄色,证明存在,则不存在,向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产生红褐色沉淀,沉淀灼烧后得到1.60g(0.01ml)固体,说明原溶液中存在铁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02ml,可能仅以形式存在,也可能同时含有和,则,A项错误;
向滤液中加入足量溶液,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固体4.66g,该固体为,说明原溶液中存在0.02ml,再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可能存在,一定不存在,因为与过量NaOH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时无气体生成,C项错误,D项正确;
当原溶液中不含、时,,当原溶液中含,不含时,,当原溶液中含大量时,,B项错误。
7.答案:D
解析: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铁屑,铁置换出铜,则沉淀a中含有的单质一定是Fe和Cu,A正确。溶液A中主要含有和,加入溶液,将氧化为,加入NaOH溶液可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溶液B中主要含有,加入碳酸钠溶液可生成碳酸钡沉淀,则沉淀b的化学式是,沉淀c的化学式是,B正确。溶液A中在酸性条件下与反应生成,离子方程式为,C正确。溶液C中含有,加入溶液一定有白色沉淀碳酸银生成,不能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D错误。
8.答案:D
解析:某无色溶液中,具有颜色的离子不能存在,则溶液中不含;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大于7,说明溶液显碱性,根据上述离子,不含氢氧根离子,应为弱酸根离子水解使溶液显碱性,则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振荡,静置,层呈橙色,说明溶液中含有;向所得水溶液中加入溶液和稀,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溶液和稀,有白色沉淀产生,由于溶液中含有,稀将氧化为,再与结合形成沉淀,不能说明溶液中含有,由于②中加入氯水,引入氯离子,向滤液中加入溶液和稀,有白色沉淀产生,不能证明原溶液中含有,根据分析可知,溶液中存在,一定不存在,由于离子浓度相同,且溶液呈电中性,则一定存在,且离子浓度相等时,阴阳离子恰好呈电中性,所以一定不存在。
9.答案:D
10.答案:C
解析:溶液中的可以与反应,故溶液中不存在;向溶液中通入氯气,分液后得到紫色溶液,说明有生成,则原溶液中含有能够氧化,则一定不存在;2.54g紫黑色固体为碘单质,物质的量为,原溶液中含有厂的物质的量为0.02ml;水层中加入NaOH溶液得到固体,剩余离子中能与NaOH生成沉淀的离子只有,该固体为,灼烧固体得到的1.60g固体为,则溶液中一定存在,根据铁元素守恒可知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2ml带有的正电荷为0.04ml,带有的正电荷为,带有的负电荷为0.02ml,根据电荷守恒,原溶液中一定含有,其物质的量至少为0.04ml+0.01ml-0.02ml=0.03ml,由于不能确定是否存在,故物质的量0.03ml。
11.答案:D
解析:步骤Ⅰ,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浅紫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步骤Ⅱ,加入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该气体遇到空气变为红棕色,此无色气体为NO,说明含有;溶液的颜色加深,说明含有,则一定不含有;无沉淀生成,说明一定不含有。步骤Ⅲ,加入溶液有沉淀生成,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不能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因步骤Ⅱ中被氧化有生成;加入溶液,下层出现紫红色,说明原溶液一定含有, 根据离子共存,一定不含有。因为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原溶液中一定含有和 ,故D 正确。
12.答案:D
解析:溶液A与足量溶液反应所得沉淀B部分溶于盐酸,则得到的2.33g沉淀D为,其物质的量是0.01ml;溶解的沉淀为,质量为4.50g-2.33g=2.17g,其物质的量为0.01ml。由此推断100mL溶液A中含有物质的量均为0.01ml的和,则溶液A中不含。向滤液C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可知溶液A中含有,则溶液A中不含。根据生成氨气448mL(标准状况),可知100mL溶液A中的物质的量为0.02ml。100mL溶液A中,溶液呈电中性,溶液A中一定还含有,可能含有,所以100mL溶液A中,。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A项错误。由上述分析可知,B、C项错误,D项正确。
13.答案:C
解析:向试液中加入NaOH和时引入了,所以不能确定原试液中是否含有钠离子,A错误;葡萄糖酸根离子中不含有醛基或甲酸酯基,不能用银镜反应检验,无法根据现象2推出该试液中不含葡萄糖酸根离子,B错误;滤液中加氨水无沉淀产生,说明无,加入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有,C正确,如果试液中不含而含有,现象5同样是溶液呈红色,D错误。
14.答案:D
解析:向20mLX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无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则X溶液中没有,过滤后将滤液稀释至200mL,测得,说明NaOH过量,若存在,转化为,产生的白色沉淀为,则溶液中一定存在,,消耗的物质的量为,剩余的物质的量为,而加入的的物质的量为,故有0.04 ml 与发生反应,则;向20mLX溶液中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得到的白色沉淀为AgCl,则X溶液中一定含有,20mLX溶液中;20mlX溶液中离子所带正电荷的物质的量为,离子所带负电荷的物质的量为0.1ml,根据溶液呈电中性知,还应含有,其浓度为。综上所述,D项正确。
15.答案:C
解析:由题图分析可知,开始无沉淀生成,说明加入的盐酸和溶液中的反应,则与不能大量共存的是;随后反应生成沉淀逐渐增多,说明是和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硅酸沉淀,由于与会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则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继续加入盐酸沉淀量不变,消耗盐酸的离子只能是,反应完后继续加入盐酸,沉淀逐渐减少至不再改变,进一步证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铝沉淀溶于盐酸,最后剩余沉淀为硅酸;不能确定是否存在,但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溶液中不能确定是否存在,因此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故A错误;根据上述分析,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是,故B错误;依据题图可知与反应的盐酸体积为2体积,,氢氧化铝溶解消耗的盐酸体积为4体积,,则原溶液中含有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故C正确;根据题图知,溶解氢氧化铝消耗的盐酸体积为4体积,假设盐酸的浓度为 1 mL/L,盐酸体积的单位为L,则消耗HCl 4ml,溶解的氢氧化铝为,溶液中含有,沉淀需要HCl,段还生成,对应和消耗的盐酸体积,即,故D错误。
16.答案:B
解析:根据步骤①得到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和绿色滤液B,可知原溶液中必然含有,存在中的一种或两种,则一定不存在;根据步骤②得到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可知原溶液中必然含有,白色沉淀为AgCl,故A、C项正确;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存在,故B项不正确;绿色溶液A中存在中的一种或两种,且与NaOH反应的现象不同,故可用NaOH溶液判断,D项正确。
17.答案:B
解析:本题通过数据和实验现象分析,考查离子推断与计算。①该溶液呈无色、透明、均一状态,说明溶液中一定不含;②加入足量溶液,生成23.3g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白色沉淀为硫酸钡,物质的量为0.1ml,原溶液中一定含有,浓度为1,推出原溶液中一定不含;③已知的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浓度为,阴离子(和)所带负电荷总浓度为,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原溶液中一定含有,浓度为3;故原溶液中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A项正确,B项错误;溶液中含,向原溶液中加入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项正确;原溶液中含有,浓度为3,100mL溶液中的物质的量为,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ml,向100mL原溶液中加入0.2L1的溶液时,钡离子过量,全部沉淀,0.4ml先与0.3ml氢离子反应生成水,余下0.1ml正好将0.05ml镁离子沉淀完全,生成的沉淀质量刚好最大,D项正确。
1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离子共存与推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以及焰色试验。甲、乙、丙是三种可溶性物质,其中甲是碱,可知甲中有,而碳酸钡和硫酸钡是沉淀,所以甲只能是,乙是,丙是或者丙是,乙是,故A错误;乙、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或,故B错误;与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与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现象相同,故C正确;乙和丙都含有钠元素,焰色试验相同,不能利用焰色试验鉴别乙和丙,故D错误。
1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净水过程中微粒种类和数目的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阳离子被交换为,由于每个和均带2个单位正电荷,所以每个或会相应地交换为2个,故水中阳离子的总数会发生变化,A错误;由图可知水中的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后被除去,B正确;由于净化处理后溶液中离子浓度降低,故水的导电性下降,C正确;经过阴离子树脂后转化为水,可知存在反应:,D正确。
20.答案:B
解析:加入过量溶液、加热,放出遇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1为,说明试样中含有;沉淀1能部分溶解于酸中,可知实验中一定含有与过量氢氧化钡溶液不能得到氢氧化铝沉淀);溶液1通入得到沉淀说明溶液1中可能含有,则试样中可能含有;再利用溶液2加入可放出,结合题干已知,可知原试样中含有,则存在对实验无影响,因此实验中也可能含有,综上所述,结合选项可知B项判断错误。
21.答案:D
解析:加入溶液后,有沉淀生成,且加入盐酸后,沉淀质量减少,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和能发生双水解反应而不能共存,因此一定没有。沉淀2为,,。滤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产生1. 12 L(标准状况)气体,则原溶液中含有0.05 ml 。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还含有,且最少为0.01 ml,是否存在无法判断。若原溶液中不存在,则, A错误;原溶液中一定有,可能存在,B 错误;原溶液中,,C 错误; 原溶液中一定存在和,一定不存在,D正确。
22.答案:B
解析:①第一份加入硝酸银溶液有沉淀产生,阴离子中与反应都生成沉淀;②第二份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沉淀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剩余2.33g,说明得到的沉淀是碳酸钡和硫酸钡,原溶液中一定含有;根据离子共存判断,原溶液中一定不含,根据溶液呈电中性,一定含有。A项,碳酸钡沉淀质量为6.27g-2.33g=3.94g,物质的量为;B项,若溶液中不存在,依据电荷守恒计算,,但由于溶液中可能存在,所以钾离子的浓度不一定是;C项,依据分析判断,氯离子可能存在;D项,依据生成的沉淀部分溶于盐酸可知一定含有。故选B。
23.答案:D
解析:A.向,的溶液中不断加入一定浓度的酸性溶液,说明开始时浓度不断降低,浓度不断增大,因此段对应的离子为,故A正确;
B.B点恰好反应完,E点浓度达到最大值,向溶液中继续加高锰酸钾溶液,则段发生反应②的反应,F点全部反应完,达到最大值,所以段发生反应③,故B正确;
C.根据A选项和方程式,得到原溶液中,则,故C正确;
D.根据前面分析得到FG发生反应,根据质量守恒F点,乙点物质的量消耗了5ml,生成物质的量为5ml,整个溶液中物质的量为5ml,即乙点时:,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D。
24.答案:C
解析:溶液呈无色,则不含有;取部分溶液,加入适量固体,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则气体为,而不是,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则白色沉淀为和的混合物溶液中一定含有,从离子共存角度分析,溶液中一定不含有;另取部分溶液,加入酸化的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此沉淀为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综合以上分析,溶液中一定含有。
25.答案:D
解析:A.a曲线表示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钠的反应,所以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正确;
B.b曲线表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c曲线也表示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只是b曲线表示碳酸钠的物质的量,c曲线表示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所以b和c曲线表示的离子反应是相同的,B正确;
C.因加50mL盐酸之后沉淀不溶解,则M点和50mL时相同,中铝元素全部转化为氢氧化铝沉淀,设氢氧化铝的质量为x,则有:
x=3.9g,C正确;
D.由图象知,的物质的量相等都是0.05ml,但这两种物质都是强碱弱酸盐都能水解,水解程度不同导致无法判断溶液中与的物质的量之比,D错误;
故答案选D。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或试剂
A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
溶液
B
测定溶液中
用溶液滴定
C
除去乙醇中少量的水
加入金属,过滤
D
测定溶液的
使用试纸
实验操作、现象
结论
A
用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某无色溶液,试纸变红
该溶液是酸溶液
B
用酒精灯灼烧织物产生类似烧焦羽毛的气味
该织物含蛋白质
C
乙醇和浓硫酸加热,产生的气体使溴水褪色
该气体是乙烯
D
氯化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
氢氧化钠的碱性比氢氧化镁强
待检验物质
所用试剂
A
海水中的碘元素
淀粉溶液
B
气体
澄清石灰水
C
溶液中的
氨水
D
溶液中的
NaOH溶液,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B
将某白色固体置于试管中加热,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固体中一定含有
C
向某无色溶液中,先加入适量稀硝酸酸化,无沉淀生成,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D
向某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呈红色
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阳离子
阴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考点12离子的检验与推断教案(Word版附解析),共2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离子的检验,离子的推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优秀教案设计,共1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后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教案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讲离子反应的综合应用考点二离子的检验与推断,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