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024-2025学年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作业2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024-2025学年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作业2第1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024-2025学年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作业2第2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024-2025学年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作业2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课时训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下图是在浙江发现的一粒距今一万年的碳化稻米。这一发现再次印证了( )
    A.稻米是当时最主要的食物B.水稻栽培起源于中国南方
    C.南稻北粟局面已基本形成D.使用未耜提高了水稻产量
    2.考古工作者在半坡遗址的一个窖穴(H115)内发现仅粮食腐朽后的谷物皮壳就有数斗之多,一个小陶罐内还有保存完好的农作物种子皮壳等。据此推知,半坡居民( )
    A.栽培谷类农业作物B.掌握彩陶制作技术
    C.开展原始商贸活动D.从事渔猎生产活动
    3.象牙雕刻制品作为商品在我国有悠久历史,《诗经·鲁颂·泮(pàn)水》:“元龟象齿,大赂南金。”《左传》曰:“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制品应出土在( )
    A.陕西西安市B.北京房山区C.云南元谋县D.浙江余姚市
    4.下表为我国不同地区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器物,这些器物均有“龙”的元素。这说明( )
    A.地理环境影响人类文明发展B.器物的生活化功用加强
    C.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点D.当时社会阶级分化明显
    5.有史学研究者认为,古代文明是历史学专用名词,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1000年这段时期,称作古代文明时期。我们说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主要是基于( )
    A.原始农业使人们能够从一小块土地上获得的食物与在较大土地上采集狩猎获得的一样多
    B.原始农业生产的出现能为原始居民从事畜牧业、手工业提供可能与相应的物质基础
    C.原始农业生产提高了原始居民生活水平,为未来几千年的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D.原始农业使人类由只能以天然产物作为食物的攫取经济迈入能进行食物生产的生产经济
    6.下表所列考古遗存,可用于研究我国远古时期( )
    A.早期人类起源B.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
    C.冶炼技术水平D.原始部落联盟间的关系
    7.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地区,为进一步研究 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规律,某同学收集了我国中原地区及周围地区出土的部分彩陶图片(如 下所示),由此可知( )
    A.彩陶文化已经遍及全国各个地区B.封建社会的手工业水平高超
    C.中原文化的影响扩展到周围地区D.各地区的制陶工艺无关联
    8.泰安大汶口墓地有4个墓群,代表4个父系家族。墓群之间存在一定差别,较富有的墓群随葬品平均数量要高出相对较差墓群的数倍。这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 )
    A.王位世袭B.铁犁牛耕C.地主阶级D.财产私有
    二、综合题
    9.图片、图表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辅助。请根据下列图片或图表回答相关问题。
    图一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
    图二中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
    (1)从图一、图二中,你可以获取到哪些历史信息?
    (2)根据所学知识,把以下表格补充完整
    图三 猪纹陶钵 图四 人面鱼纹彩陶盆
    (3)图三、图四所出示的考古发现有哪些共同的历史价值?
    (4)从以上图片、图表以及相关问题中你获得了哪些感悟?
    10.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我们的祖先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 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图2 半坡遗址出土的石器
    材料二:

    图3 出土的稻谷 图4 出土的粟
    材料三:以下是某同学收集的反映半坡人、河姆渡人生产生活的图片。
    (1)图1和图2中的工具分别是采用什么方法制成的?从图1到图2工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2)图3、图4分别出土于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稻谷和粟的大量出土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分析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生活在大河流域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请你仿照范例,对这位同学收集的图片进行解释。
    范例:“骨耜”可以见证河姆渡人会制作农业生产工具。
    “人面鱼纹彩陶盆”可以见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干栏式建筑复原图”可以见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三中图片“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这件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你能从中发现什么信息?
    参考答案
    1.B
    【解析】根据材料“浙江发现的一粒距今一万年的碳化稻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距今约7000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体现了水稻栽培起源于中国南方地区,B项正确;稻米是当时最主要的食物无法从一粒炭化稻米中得出这一结论,原始农耕时期粟也是主要食物,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粟,无法从从浙江发现的碳化稻谷得出南稻北粟局面已基本形成的结论,排除C项;题干未涉及水稻栽培使用的工具,无法体现使用未耜提高了水稻产量,排除D项。故选B项。
    2.A
    【解析】根据材料“发现仅粮食腐朽后的谷物皮壳就有数斗之多”、“保存完好的农作物种子皮壳”可以得出半坡居民已经开始进行原始农业生产活动,栽培谷类农业作物,结合所学知识,半坡居民主要种植粟,A项正确;半坡居民掌握彩陶制作技术,但材料没有强调,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半坡人进行粮食种植,没有涉及原始商贸活动,排除C项;半坡人用弓箭、长矛、石球等捕猎斑鹿、獐、免;用渔叉、渔钩、渔网捕鱼,但材料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A项。
    3.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河姆渡人运用雕刻等技术,用象牙和兽骨制成古朴的艺术品,河姆渡人生活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因此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制品应出土在浙江余姚市,D项正确;出土在陕西西安市的是半坡人遗址,半坡人不会雕刻技术,排除A项;出土在北京房山区的是北京人遗址,北京人不会雕刻技术,排除B项;出土在云南元谋县的是元谋人遗址,元谋人不会雕刻技术,排除C项。故选D项。
    4.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题干中在不同地区文化遗址出土龙形玉器或龙形图案、雕饰,说明这些地区虽然地域上有所差异,但文化上具有相似性,充分说明了多元一体的特点,C项正确;题干只展示了不同地区的器物,未涉及地理环境,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不同地区的龙纹器物,不能说明器物的生活化功用加强,排除B项;不同地区的龙纹器物,无法反映社会阶级的分化,排除D项。故选C项。
    5.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原始农业的逐步发展,人们可以生产出除满足生产者本身所需之外的剩余粮食。这时城市出现,农业和畜牧业、手工业分工,特别是脑力劳动得以从体力劳动中分化出来。原始农业使人类由只能以天然产物作为食物的攫取经济迈入能进行食物生产的生产经济,因此,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D项正确;原始农业使人们能够从一小块土地上获得的食物与在较大土地上采集狩猎获得的一样多仅是从获得粮食量角度出发,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原始农业生产的出现能为原始居民从事畜牧业、手工业提供可能与相应的物质基础仅从物质基础出发,没有体现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排除B项;原始农业生产提高了原始居民的生活水平,为未来几千年的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没有体现为古代文明社会形成奠定基础,排除C项。故选D项。
    6.B
    【解析】根据题干“北京门头沟东胡林遗址、炭化人工栽培粟和黍”“浙江浦江桥头遗址、炭化的稻米、稻壳”“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陶片上稻、粟、豆类等印痕”和所学知识可知,在这些遗址中,出现了水稻、粟、黍、豆类等农作物,体现了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B项正确;早期人类起源涉及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信息涉及水稻、粟等农作物品种,而不是冶炼技术,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部落联盟,无法得出原始部落联盟间的关系状况,排除D项。故选B项。
    7.C
    【解析】根据题干“甘肃秦安出土的彩陶盆、江苏邳州出土的彩陶盆、辽宁建平出土的彩陶罐、河南三门峡出土的彩陶盆”和所学知识可知,彩陶最早流行于中原地区,后来周围地区也出现彩陶文化,说明中原地区的文化对周围地区产生了影响,并扩展到周围地区,C项正确;仅从题干材料并不足以说明彩陶文化已经遍及全国各个地区,排除A项;题干中的彩陶出现在我国新石器时代,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彩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没有涉及各地区的制陶工艺,且从题干图片可知,各地区的制陶工艺有一定的关联,排除D项。故选C项。
    8.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大汶口文化墓葬品差距明显,说明社会贫富分化,出现财产私有现象,D项正确;材料信息与王位世袭无关,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出现铁犁牛耕,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现财产私有现象,与地主阶级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9.(1)答:我国境内远古人类分布广泛;我国境内原始农耕居民分布广泛;我国历史悠久;等等(任意一点)
    (2) 长江流域 粟 半地穴式房屋 干栏式房屋
    (3)答:反映我国原始农耕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我国原始农耕居民能够制造陶器;我国原始农耕居民具有朴素审美情趣;为研究我国原始农耕居民提供重要史料;等等(任意一点)
    (4)答: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不断增强中华民族自信心;不断传承中华文明,讲好中国故事;等等(任意一点)
    【解析】(1)信息:从地图一中分布的区域可得出我国境内远古人类分布广泛;从图二的区域分布可以看出,我国境内原始农耕居民分布广泛;结合所学,可从时间角度概括,得出我国历史悠久;等等
    (2)补充:①河姆渡人生活在距今约7000千年的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②半坡人,距今约6000千年,位于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住着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种植粟,会使用磨制石器、制作骨器、角器等。③半坡人,距今约6000千年,位于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住着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种植粟,会使用磨制石器、制作骨器、角器等。④河姆渡人生活在距今约7000千年的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住宅是干栏式房屋。使用磨制石器,如骨耜;种植水稻。
    (3)历史价值:从图三四的器物,可从生产力、生活状况、原始农耕、审美情趣等角度概括,得出反映我国原始农耕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我国原始农耕居民能够制造陶器;我国原始农耕居民具有朴素审美情趣;为研究我国原始农耕居民提供重要史料;等等
    (4)感悟:根据材料的内容和所学,可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不断增强中华民族自信心;不断传承中华文明,讲好中国故事等等方面概括。
    10.(1)图1:打制;图2:磨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在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生活时期,我国就已经出现了原始农耕。大河流域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3)半坡人会制作彩陶 河姆渡人会建造房屋(或河姆渡人过着定居生活)
    (4)河姆渡人已经常握雕刻技术;有一定的审美意识。
    【解析】(1)方法: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是北京人使用的打制石器,图2是河姆渡人使用的磨制石器;说明: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图1到图2,生产工具的变化反映了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反映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
    (2)说明: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河姆渡原始居民最早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最早种植粟,说明在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生活时期,我国就已经出现了原始农耕,出现了原始农业;原因: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河流域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3)见证: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彩陶,彩陶以红色黑底纹为主,纹饰多是几何图案,还有动植物纹饰,其中以鱼纹、鹿纹为多,图案栩栩如生,河姆渡人会建造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以木桩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拼接成屋。
    (4)信息:依据“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分析可知,河姆渡人已经常握雕刻技术,有一定的审美意识。
    三星塔拉遗址
    红山玉龙(内蒙古)
    陶寺遗址
    彩绘龙纹陶盘(山西)
    齐家文化遗址
    凸堆龙纹红陶罐(甘肃)
    良渚遗址
    龙首玉镯(浙江)
    遗址名称
    时间
    遗存
    北京门头沟东胡林遗址
    距今11000—9000年
    炭化人工栽培粟和黍
    浙江浦江桥头遗址
    距今11000—8500年
    炭化的稻米、稻壳
    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
    距今7500—3000年
    陶片上稻、粟、豆类等印痕
    遗址名称
    半坡遗址
    河姆渡遗址
    所在地区
    黄河流域
    ①( )
    种植农作物
    ②( )
    水稻
    房屋样式
    ③( )
    ④( )
    人面鱼纹彩陶盆
    骨耜
    干栏式建筑复原图
    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

    相关试卷

    初中历史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课时作业,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美国学者布雷伍德指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同步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