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A4,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为了区别酱油和食醋,小光提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
考生注意:
1.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满分100分。
2.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神箭冲碧字,天和傲苍穹”。下列与载人航天相关的研究,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 空间站内废物的处理B. 研制火箭的燃料
C. 计算返回舱落点D. 返回舱外层材料的制造
【答案】C
【解析】
【详解】A、废物的处理属于化学研究范畴,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燃料属于化学研究范畴,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计算返回舱的落点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该选项符合题意;
D、材料属于化学研究范畴,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中医药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如图是“承庆堂膏药"部分制作工艺,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选料研磨B. 麻油浸泡
C. 烈火煎煮D. 滤汁存放
【答案】C
【解析】
【详解】A、选料研磨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麻油浸泡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烈火煎煮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符合题意;
D、滤汁存放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 下列关于塑化剂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无色粘稠液体B. 熔点为﹣50℃C. 有慢性毒性D. 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答案】C
【解析】
【详解】A、颜色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熔点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毒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该选项符合题意;
D、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 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障,如图操作正确的是
A. 检查气密性B. 液体的倾倒
C. 给液体加热D. 处理实验废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A、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左边的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导管口都不会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A错误;
B、向试管中倒入液体时,试管应倾斜,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标签朝向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故B错误;
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且要用外焰加热,先均匀加热,后对准药品固定加热。试管口向上倾斜,与桌面呈45°角,手握长柄,故C正确;
D、实验的废液应倒入废液缸内,而不是倒入下水道,故D错误。
故选C。
5. 为了使天空更蓝,冰城人民正在积极行动起来!下列做法对环境保护不利的是
A. 使用新能源汽车B. 开展植树造林
C. 骑自行车去上班D. 大力发展燃煤发电
【答案】D
【解析】
【详解】A、使用新能源,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保护环境,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植树造林,有利于环保,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骑自行车去上班,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保护环境,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大力发展燃煤发电,会增加污染物的产生,不利于保护环境,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6. 为了区别酱油和食醋,小光提出:“可以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酱油和陈醋。”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 猜想与假设B. 设计实验C. 收集证据D. 解释与结论
【答案】B
【解析】
【详解】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得出结论、实验反思与评价等,小光提出:“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酱油和陈醋”,这属于设计实验方案;
故选:B。
7. 下列有关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烟雾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
【详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在氧气中蓝紫色火焰,故A错误;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B正确;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故C错误;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故D错误。
故选B。
8. 下列仪器中,能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的是
①试管 ②集气瓶 ③蒸发皿 ④量筒 ⑤烧杯 ⑥燃烧匙 ⑦石棉网
A ①⑥⑦B. ①②⑤⑦C. ①④⑤⑥D. ①③⑥⑦
【答案】D
【解析】
【详解】可以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仪器有:①试管、③蒸发皿、⑥燃烧匙、⑦石棉网;不能加热的仪器为:②集气瓶、④量筒,需要垫上石棉网加热的仪器是⑤烧杯,故选D。
9.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氧气约占空气总质量的21%
B. 空气质量指数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C. 多植树造林可净化空气
D. 计入空气质量指数的有害气体为二氧化氮、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A不正确;
B、空气质量指数越大空气质量越差。B不正确;
C、由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释放出氧气,所以多植树造林可净化空气,保护环境。C正确;
D、计入空气质量指数的有害气体为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C。
10. 下列化学知识的归纳,有错误的是
A. 重要的化学史:门捷列夫——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
B.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电灯发光——物理变化
C. 实验仪器的使用:烧杯加热——应垫陶土网
D. 化学与生活:食品包装袋中充氮气——防腐
【答案】A
【解析】
【详解】A、门捷列夫发现并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张青莲测定了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故A错误;
B、电灯发光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
C、烧杯底面积较大,给烧杯加热时应垫陶土网,避免受热不匀发生炸裂,故C正确;
D、食品包装袋中充氮气,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常温下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能够防腐,故D正确。
故选:A。
11.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 催化剂在反应后质量和性质不变
C. 一个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D. 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答案】C
【解析】
【详解】A.有些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有些催化剂能减慢化学反应的速率,故选项说法错误。
B.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C.某些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如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可以选择二氧化锰或氧化铁或氧化铜等来做催化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D.不是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如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不需要使用催化剂,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2. 括号内是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与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B. 氧气与氮气(燃着的木条)
C. 空气与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D. 木炭与四氧化三铁(观察颜色)
【答案】D
【解析】
【详解】A 、水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无明显现象。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有气泡产生。可以区分,正确。
B、燃着的木条伸入氧气,木条燃烧的更旺。燃着的木条伸氮气,木条熄灭。可以区分,正确。
C、空气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二氧化碳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以区分,正确。
D、木炭与四氧化三铁都为黑色固体,无法通过观察颜色区分。错误。
故选D。
13.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 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B. 矿泉水,河水
C. 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D. 受污染的空气,碳酸饮料
【答案】C
【解析】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
详解】A、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因此属于纯净物,五氧化二磷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B、矿泉水、河水都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属于纯净物,澄清石灰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
D、受污染的空气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碳酸饮料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4. 下列实验操作中,“先”与“后”的顺序不正确的是
A. 制备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
B. 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预热,再对着试管中药品部位集中加热
C. 实验室加热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移出水面
D. 检查气密性时,先把导管一端浸入水中,再双手紧握试管外壁
【答案】C
【解析】
【详解】A、制备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以防装置漏气,造成药品浪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预热,再对着试管中药品部位集中加热,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实验室加热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进试管,使试管炸裂,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检查气密性时,先把导管一端浸入水中,再双手紧握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 图甲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图乙是用该装置测得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气压与时间的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c点时反应刚好停止
②红磷点燃后要迅速放入瓶中
③开始时集气瓶中气压瞬间变大是氧气被迅速消耗造成的
④b、c、d点集气瓶中所含物质相同
⑤d点时集气瓶冷却到初始温度
A. ①③④B. ②④⑤C. ②③⑤D. ①④⑤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a点气压最大,放出的热量最多,然后依次降低,说明a点红磷燃烧结束,反应停止,而不是c点,说法错误;
②红磷燃烧后迅速伸入集气瓶,防止伸入过慢使瓶内气体受热膨胀逸出,测量结果不准确,说法正确;
③集气瓶中气压瞬间变大,是因为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装置内气压增大,说法错误;
④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只是消耗了氧气,在a点反应已经结束了,b、c、d点时集气瓶中所含物质相同,说法正确;
⑤d点后气压不再降低,说明d点时集气瓶冷却到初始温度,说法正确;
故选:B。
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16. 利用分类的方法学习化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请你给下列物质分类: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高锰酸钾分解后的剩余固体 ②四氧化三铁 ③液氧 ④空气 ⑤水 ⑥氯酸钾
【答案】①④
【解析】
【详解】①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高锰酸钾分解后的剩余固体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属于混合物;②四氧化三铁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③液氧是液态氧气,由氧气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④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⑤水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⑥氯酸钾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属于混合物的是①④。
17. 根据如图所示仪器回答问题。
(1)填写适当仪器的编号: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的仪器是______;
(2)上图是小明同学使用天平称量一定量的氯化钠的实验示意图。
①小明同学实际称得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g。
②某同学欲称取15g氯化钠,称量时如果指针偏左,则实际称得的氯化钠的质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5g。
(3)如A、B两图,是某同学的实验操作,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A操作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
②用B操作量取水的体积与实际应取量相比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1)A (2) ①. 12 ②. 大于
(3) ①. 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②. 偏小
【解析】
【小问1详解】
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的仪器是集气瓶,即仪器A;
【小问2详解】
①托盘天平应遵循“左物右码”的使用原则,左盘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但图中氯化钠与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则小明同学实际称得氯化钠的质量为10g+5g-3g-12g;
②托盘天平应遵循“左物右码”的使用原则,左盘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某同学欲称取15g氯化钠,称量时如果指针偏左,左盘质量偏大,则实际称得的氯化钠的质量大于15g;
【小问3详解】
①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进试管,使试管炸裂,因此A操作存在的错误是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②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示为俯视读数,读数偏大,则用B操作量取一定体积的水与实际应取量相比偏小。
18. 如图所示是硫粉、红磷、光亮的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
(1)在反应类型方面,三个化学反应都是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2)三个实验的集气瓶底部都放有少量水,其中甲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
(3)按要求写出上图所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有刺激性气味生成的反应________;有黑色固体生成的反应________。
【答案】(1)化合反应
(2)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3) ①.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铁丝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这三个反应均符合“多变一”的特点,都属于化合反应,故填:化合反应;
【小问2详解】
甲实验中,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且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所以集气瓶中放入少量水可以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故填: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小问3详解】
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铁丝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是黑色固体,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故填:;。
19.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并回答问题。
潜水员背着的瓶子叫做“水肺”。“水肺”中常见的潜水呼吸气有:压缩空气、高压氨氧混合气、高压氖氧混合气等。
压缩空气是用空气压缩而成的,潜水员潜水时若采用压缩空气呼吸,可能会出现“氮麻醉”的情况,因此需限制潜水的时间。用氦气代替氮气(即高压氦氧混合气),可以避免“氮麻醉”,但由于氦气热传导系数高,潜水员会出现体温过低的症状。采用高压氖氧混合气作为潜水呼吸气可以避免上述问题。
(1)“水肺”中三种常见呼吸气中一定含有的气体名称为________。
(2)用高压氖氧混合气作潜水呼吸气,可以避免________。
(3)氦气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用途,如用氦气代替氢气填充飞艇,利用了氦气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
【答案】(1)氧气 (2)潜水员出现“氮麻醉”和体温过低的症状 (3)密度比空气小
【解析】
【小问1详解】
氧气能够支持呼吸,“水肺”中三种常见呼吸气中一定含有的气体名称为氧气;
【小问2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由题干信息可知,用高压氖氧混合气作潜水呼吸气,可以避免潜水员出现“氮麻醉”,还可以避免潜水员出现体温过低的症状;
【小问3详解】
用氦气代替氢气填充飞艇,利用了氦气的物理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小。
20. 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如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的流程。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分离液态空气属于________变化;
(2)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________(填“活泼”或“稳定”);
(3)转化合成氨(NH3)的反应上。在不同条件下得到的氨的含量如图所示,由此可知,从合成氨含量最高的角度考虑,最理想条件是______(填序号)。
A. 300℃、200大气压B. 500℃、200大气压C. 300℃、500大气压D. 500℃、500大气压
【答案】(1)物理 (2)稳定 (3)C
【解析】
【小问1详解】
分离液态空气是利用液氮和液氧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小问2详解】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很难与其他物质反应;
【小问3详解】
由图可知,相同温度下,压强越大,氨的含量越高,相同压强下,温度越低,氨的含量越高,故从合成氨含量最高的角度考虑,最理想条件是:300℃、500大气压。
故选C。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3分)
21. 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气体制备装置。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 该装置需要作出的改进是______。
(3)若选择装置C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_____,表明气体收集满了。
【答案】(1)长颈漏斗
(2) ①.
②. A ③. 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3)有较大气泡从集气瓶瓶口冒出时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仪器①为长颈漏斗。
【小问2详解】
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反应为加热固体的反应,则发生装置选A;
加热高锰酸钾时,为了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试管口应塞一团棉花。
【小问3详解】
装置C为排水法收集装置,当集气瓶瓶口出现大气泡时,则说明已收集满。
22.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实验回顾】
(1)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1),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 如果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测定的空气中氧气含量结果 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原理应用】
(2)某兴趣小组甲同学用家用制氧机(如图2) 制取并收集了一袋气体,带到实验室对其进行研究。家用制氧机的工作原理是用分子筛分离空气获得氧气,分子筛是一种内部分布有均匀微小孔径的固体,通过特制的分子筛把空气中的氧分子吸入孔穴而与其它分子分离,该变化属于__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 变化。该方法制得的氧气浓度如何? 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3所示装置来测定氧气的含量。请将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_____________
②加入药品,将装置连接固定。
③打开止水夹a和b,向A中缓慢鼓入一定量气体,露出白磷后,关闭止水夹a和b,此时,A中水进入到B中,测得B 中水的体积为V₁mL。
④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⑤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进行打开弹簧夹b。B中水倒吸进入到A中,测得量筒中的体积变为V₂mL。
⑥计算小组同学所带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3)下列有关这个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步骤③中,仰视量筒读数会使测得的V₁数值偏低
B. 步骤④中,白磷燃烧时要保持关闭止水夹a和b
C. 步骤⑤中,未冷却至室温会使测得某兴趣小组甲同学所带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偏高
D. 与图1相比,图3装置的优点有:误差减小和污染减少
(4)经测定V1=210mL;V2=50mL,则小组同学所带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_____________%(精确到0.1%)。
【答案】(1) ①. ②. 偏小
(2) ①. 物理 ②. 检查装置气密性 (3)ABD
(4)76.2%
【解析】
【小问1详解】
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文字表达式:。如果红磷的量不足,不能将瓶内的氧气完全消耗,会导致测定的空气中氧气含量结果偏小。
【小问2详解】
通过特制的分子筛把空气中的氧分子吸入孔穴而与其它分子分离,该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该反应涉及到气体,连接装置后,要检查装置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
【小问3详解】
A、步骤③中,仰视量筒读数会导致读数偏小,所以仰视量筒读数会使测得的V1数值偏低,说法正确;
B、步骤④中,白磷燃烧时应该关闭止水夹a和b,防止集气瓶中的气体和外界交换,说法正确;
C、步骤⑤中,未冷却至室温,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会使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偏少,从而使测得的小组同学所带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偏低,说法错误;
D、与图1相比,图3装置的优点有:误差减少和污染减少,说法正确;
故选:ABD。
【小问4详解】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4年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2024年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一模化学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