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浙江省宁波市四校(鄞州实验、曙光、海三外、东钱湖)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解析版)-A4

    浙江省宁波市四校(鄞州实验、曙光、海三外、东钱湖)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解析版)-A4第1页
    浙江省宁波市四校(鄞州实验、曙光、海三外、东钱湖)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解析版)-A4第2页
    浙江省宁波市四校(鄞州实验、曙光、海三外、东钱湖)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解析版)-A4第3页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江省宁波市四校(鄞州实验、曙光、海三外、东钱湖)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解析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四校(鄞州实验、曙光、海三外、东钱湖)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解析版)-A4,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画图题,综合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1. 下列所述的物理量估算不正确的是( )
    A. 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000帕
    B. 中学生体重约为500牛
    C. 中学生爬楼梯的速度约40米/分钟
    D. 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0克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为
    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受力面积为
    故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他的重力为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40米/分钟,约0.67米/秒,符合中学生爬楼梯的速度,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克,故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00克,故D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2. 中华传统文化中古诗词词句优美,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我自仰头朝天望,天高月色照我面,忽然月羞躲云中,原是晚云遮明月”。其中“月羞躲云中”是以云为参照物
    B.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的运动是以船上乘客为参照物
    C.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山相对出”是以船为参照物的
    D.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有力的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A.“月羞躲云中”意思是月亮是运动的,因为以云为参照物,月亮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轻舟”行驶过程中,船上的乘客随船一起运动,所以以船上乘客为参照物,“轻舟”与船的位置没有改变,“轻舟”是静止的,“轻舟已过万重山”意思是“轻舟”是运动的,“山”是静止的,所以是以岸或岸边的山为参照物的,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小船行驶过程中“青山”迎面而来,青山距离小船越来越近,“青山”是运动的,所以是以小船为参照物,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人们住在地球上,地球赤道全长四万公里,因地球自转,以地轴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在不知不觉中,一日已行了八万里路,在地球上的人们也在“巡天”;若以地面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磁铁吸铁,说明力是可以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的
    B. 指南针能够指示方向,说明受力物体不一定有施力物体
    C.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
    D. 只要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A.磁铁吸铁,同时铁吸引磁铁;磁力是在磁铁和铁之间产生的,只有磁铁或铁不会产生力的作用,即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故A错误;
    B.指南针能够指示方向,说明指南针受力的作用,一定有施力物体,这个施力物体是地球,故B错误;
    C.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要产生力的作用至少有两个物体,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故C正确;
    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如靠墙自然站立的同学,如果对墙壁没有挤压作用,则两者之间就没有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4. 你有过登高远眺望的体验吗?在高山顶上眺望远处时会看到四周有一圈“天地分界线”,这就是在高处看到的地平线,乘坐飞机时通过舷窗也可以看到这条“天地分界线”。如果飞机起飞不久还在继续爬升阶段,你通过左边的舷窗看到的应是下图中的哪一幅( )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题意知道,乘坐飞机向上爬升时,人通过舷窗观察“天地分界线”时,以地平线为参照物,飞机是向后倾斜的,因此,所看到的“天地分界线”是自左向右倾斜,故只有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 在失重的空间站中,航天员们能完成的实验是( )
    A. 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B. 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
    C. 用水银气压计测舱内气体的压强D. 探究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
    【答案】A
    【解析】
    【详解】A.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与重力无关,故在失重的空间站中,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该实验可完成,故A符合题意;
    B.在失重的空间站中,没有重力,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左右两盘的物体和砝码的重力都消失,所以该实验不能完成,故B不符合题意;
    C.水银气压计的原理是利用水银的重力产生压强,在失重的空间站中,水银的重力消失,故用水银气压计测舱内气体的压强,该实验不能完成,故C不符合题意;
    D.液体有压强是因为液体受到重力,在失重的状态下液体没有重力,没有压强,所以探究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该实验不能完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 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错误的是( )

    A. 在 0~10s 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快
    B. 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 100m 处相遇
    C. 在 10s~20s 内,乙同学静止不动
    D. 在 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 10m/s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由图象看出两同学在0~10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乙同学通过的路程大于甲同学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 ,故A错误;由图象看出两同学在15s末相遇,且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100m,故B正确;乙同学在10~20s内的图象是一条直线,表示乙同学静止不动,故C正确;由图象看出乙在0~10s内通过的路程为100m,所以,v乙=s/t=100m/10s=10m/s,故D正确,故选A。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7. 如图是与大气压有关的四个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图“拔罐”既能说明大气有压强, 又能说明人体内部有压强
    B. 乙图马德堡半球实验, 选用不同直径的半球, 拉开半球时所用的力相同
    C. 丙图医生用注射器给病人注射药物是利用了大气压的原理
    D. 丁图如图所示的自制气压计, 瓶内水柱升高说明外界大气压强增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A.罐子会吸附在皮肤上,是因为罐内气压小于外界的大气压,故是说明大气有压强;皮肤上的圆形血印是向外凸起,说明人体内也有压强,体内压强比罐内压强大,导致皮肤向外凸起,故A正确。
    B.进行马德堡半球实验时,根据可知,大气压一定,选用不同的直径的半球时,受力面积不同,产生的大气压力不同,拉开半球所用的力不同,故B错误;
    C.医生给注射器内吸药液时用到了大气压,但现在是向病人体内注射药液,利用的是人的推力,与大气压无关,故C错误;
    D.瓶内气体压强等于大气压强与水柱产生压强之和;外界大气压变小,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与水柱产生压强之和,会进一步向外压水柱,所以水柱将会升高,故D错误。
    故选A。
    8. 由于长期的河道淤塞,黄河下游的河床已被抬高。沿河农民通常采用如图所示的方式,引黄河水来灌溉农田。有关这种引水灌溉方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使用时B端管口必须低于A处水面
    B. 这种取水灌溉方式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C. 使用时先将管道中灌满水
    D. 高度差H越大,管道中的水流得就越快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虹吸原理实现的条件,使用时B端管口必须低于A处水面,故A正确;
    B.图中所示的方法是利用了虹吸的原理,而不是连通器原理,故B错误;
    C.使用时先将管道中灌满水,是为了排出内部的空气,使水因重力流下时内部形成真空,故C正确;
    D.高度差H越大,管道中两端的压力差也越大,因此,管道中的水流得就越快,故D正确。
    故选B。
    9. 下列图象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s和时间t的关系
    B. 图乙表示物体所受重力G跟它的质量m的关系
    C. 图丙表示液体内部压强p随深度h变化的关系
    D. 图丁表示液物体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A.图中为s-t图像,表示随着时间t的增加,路程s不变,说明物体保持静止,故A错误;
    B.物体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定值,物体所受重力G与其质量m成正比,故图像为过原点的直线,故B正确;
    C.由p=ρgh可知,液体密度一定,液体内部的压强p与深度h成正比,此图像是反比例函数图像,故C错误;
    D.同一种物质,密度一定,由可知,物体的质量m与体积V成正比,故图像为直线,故D错误。
    故选B。
    10. 如图所示容器中装的是水。当阀门a和阀门b打开后,水不流动时观察到的现象为( )
    A. 左管中水面最高
    B. 右管中水面最高
    C. 中间容器中水面最高
    D. 中间容器和左、右管中的水面一样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当阀门A和阀门B打开后,左右两管上端开口,底部连通,左、中、右容器为连通器,液体压强相同,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深度有关,故深度相同,中间容器中的水流向两边的容器,水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保持相平,所以三容器中的水面一样高,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1. 如图所示,四幅图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某同学沿杆匀速向上爬升时,该同学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 图乙中筷子提起来在空中静止时,米对筷子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C. 图丙中用力F拉动木板B使其加速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保持不变
    D. 图丁中小球可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摆到最高点B点时,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将永远保持静止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图中某同学沿杆匀速向上爬升时,该同学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图中筷子提米在空中静止时,米受重力和摩擦力作用,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故筷子对米的摩擦力竖直向上,所以米对筷子的摩擦力方向向下,故B错误;
    C.图中在力F拉动木板B使其速度逐渐变大的过程中,A物体静止,A受到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因为A、B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即摩擦力不变,故拉力不变,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故C正确;
    D.因为小球可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摆到B点时,小球速度恰好为零,此时若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只受重力作用而竖直下落,故D错误。
    故选C。
    12.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底面积相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体积不同的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两容器底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是、、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分别用、表示,则( )
    A. ,
    B. ,
    C. ,
    D. ,
    【答案】B
    【解析】
    【详解】两容器的质量相等,由图可知,液体的体积关系为,根据m=ρv可知,液体的质量关系为,由G=mg可得,两容器的总重力关系为,容器对水平桌面上压力等于容器的总重力,所以。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同种液体,且液体的深度相同,根据P=ρgh可知,两容器底部收到液体的压强相等,即,故选B。
    13. 如图所示,A、B两相同正方体木块放在水平面上,长木板C放在它们上面。用水平力F拉木块A,使A、B、C一起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运动,则( )
    A. A对C的摩擦力向左B. C对A的摩擦力向右
    C. B对C的摩擦力向右D. C对B的摩擦力向右
    【答案】D
    【解析】
    【详解】CD. A、B、C一起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运动,对B受力分析,B向右运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故水平方向上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因为B沿水平面做匀速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故C对B的摩擦力向右,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对C的摩擦力向左,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A B.由选项CD分析可知, B对C的摩擦力向左,C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运动,故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向右受到A对C的摩擦力,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对A的摩擦力向左,故A B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4.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如下图所示的现象进行讨论,其中错误的是( )
    A. 图(甲)帕斯卡裂桶实验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B. 图(乙)对沸腾的水停止加热,抽气减压,水再次沸腾,说明气压减小沸点升高
    C. 图(丙)盆景自动供水装置利用了大气压强使盆景内的水位保持不变
    D. 图(丁)煤气灶点燃煤气后不会从进口处向空气中泄漏,其原因是进口处煤气流速大,压强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A.裂桶实验说明液体压强随液体的深度增大而增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沸腾的水停止加热,抽气减压,水再次沸腾,说明水的沸点降低,故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盆景自动供水装置利用了大气压支撑瓶内的水不流出来,使水位保持不变,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煤气灶点燃煤气后,燃烧头处孔小,煤气流速大,压强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 小明运用所学知识对足球比赛中一些现象进行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一组是( )
    ①以球门为参照物,射向球门的球是运动的
    ②踢出去的足球能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是由于惯性作用
    ③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不断发生改变
    ④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立即停止
    ⑤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慢慢停下是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A ①③⑤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⑤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①以球门为参照物,射向球门的球相对于球门的位置发生改变,射向球门的球是运动的,故①正确;
    ②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飞行是由于足球具有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故②错误;
    ③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速度和方向均改变,所以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③正确;
    ④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故④错误;
    ⑤力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慢慢停下是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⑤正确。
    故选A。
    16. 将两个容器放在水平面上倒入如图所示不同液体甲、乙,已知ρ甲>ρ乙,若继续分别倒入高度Δh相同的甲、乙液体,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p与高度Δh的关系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已知ρ甲>ρ乙、h甲>h乙,根据p=ρgh知,p甲>p乙,所以开始时甲图线在乙图线的上面,继续分别倒入高度Δh相同的甲,因为ρ甲>ρ乙,所以Δp甲>Δp乙,甲的压强增大得快,所以甲乙图像随着倒入液体高度的增加,压强越来越远离,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 学过“压强”的知识后,某同学设计制作了如图所示装置来抽水,当活塞上升到管口S后再继续上升,将发生的现象是( )
    A 水从管口S不断流出B. 水面随活塞继续上升C. 水面将下降D. 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当活塞上升到管口后再继续上升,活塞离开管口,活塞下水面将直接与大气接触,在大气压力作用下水面会下降。
    故选C。
    18. 一弹簧右侧接触一个小球,小球向左运动压缩弹簧后,经历了如图甲、乙所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 弹开过程中小球受到的弹力逐渐变大
    C. 压缩过程中小球受到的弹力方向向右
    D. 整个过程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答案】B
    【解析】
    【详解】A.压缩过程中,弹簧变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正确;
    B.弹开过程中,弹簧逐渐恢复原状,形变程度变小,小球受到的弹力逐渐变小,故B错误;
    C.压缩过程中小球受到弹力的作用,弹力的方向向右,故C正确;
    D.整个过程中,开始时,小球向左运动压缩弹簧,后来小球受弹簧的弹力向右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故D正确。
    故选B。
    19. 某同学自己设计了一个粗测大气压强的实验,把两个橡胶皮碗对在一起,用力挤出中间的空气,如图所示,把皮碗悬吊起来,在皮碗下挂重物,逐渐增加所挂的重物,测出最多能挂的物重,再测出此时皮碗的直径,皮碗的重忽略不计,则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大气压p的公式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皮碗的表面积
    S=πr2=π()2
    根据题意可知,最多能挂的物重G等于对皮碗的拉力,而大气对皮碗的压力与物体对皮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则F=G,所以大气压
    p=
    故选C
    20. 如图所示,轻质细绳将物体A、B通过两个定滑轮分别连在同一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其中GA=10N,GB=100N,B是边长为20cm的正方体,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不计弹簧测力计的重力及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N
    B.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0N
    C. B物体对支撑面的压力为100N
    D. B物体对支撑面的压强为2.25×103Pa
    【答案】D
    【解析】
    【详解】AB.物体A由于自身的重力对弹簧测力计施加了一个向右的10N的拉力,因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B也对弹簧测力计施加了一个10N的拉力,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0N,故AB错误;
    C.B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这三个力是平衡力,所以,物体B受到的支持力
    F支持=GB﹣F=100N﹣10N=90N
    因支持力和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B物体对支撑面的压力
    F压=F支持=90N
    故C错误;
    D.B对地面的压强:
    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21-24题每空1分,25、26题每空2分,共20分)
    21. 在端午龙舟赛中:参赛选手奋力划桨,龙舟由静止迅速前进,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向后划桨龙舟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此时以地面为参照物,龙舟是________(填“静止”或“运动”)的。
    【答案】 ① 运动状态 ②. 相互 ③. 运动
    【解析】
    【详解】[1][2][3]参赛选手奋力划桨,龙舟由静止迅速前进,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向后划桨龙舟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相互的;此时以地面为参照物,龙舟相对地面的位置不断改变,因此龙舟是运动的。
    22. 如图A,重为50牛的物体被夹在两固定且竖直放置的木板之间,用大小为130牛的力恰好可以将物体A从木板中竖直向上抽出,那么能将A竖直向下抽出的力为_______牛。另有一物体B重也为50牛,用120牛的力压在竖直的墙壁上静止不动。现加大对物体的压力,则物体B与墙壁之间的摩擦力将_______50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 ①. 30 ②. 等于
    【解析】
    【详解】[1]竖直向上抽出物体时,根据力的平衡知
    则摩擦力为
    竖直向下抽出物体时,有
    [2]物体B在竖直方向上只受到重力和摩擦力,重力等于摩擦力等于50N,现加大对物体的压力,则物体B与墙壁之间的摩擦力将等于50牛。
    23. 质地均匀的长方体重,如图甲放在桌面上,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则它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用水平力向右缓慢推动物体,使其一小部分露出桌面。在推动物体的过程中,物体对桌面的压强__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如图乙,竖直切除该物体右边的阴影部分,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________(选填“>”、“=”或“<”)。
    【答案】 ①. 1000 ②. 变大 ③. =
    【解析】
    【详解】[1] 质地均匀的长方体重10N,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为
    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0.01m2,故它对桌面的压强为
    [2] 用水平力F1向右缓慢推动物体,使其一小部分露出桌面,受力面积变小,物体的重力不变,即压力不变,由可知,物体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3] 长方体质地均匀,故长方体的高为
    故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强为
    如图乙,竖直切除该物体右边的阴影部分,长方体的密度,高度都不变,故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不变,故=。
    24. 为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小科在家中用质量可忽略的塑料瓶和海绵进行实验:测得瓶底面积为35cm2,瓶盖面积为7cm2,并将瓶子装满600毫升水,依次正放和倒放于海绵上(如图)。
    (1)正放时水对瓶底的压强为,倒放时水对瓶盖的压强为。则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要使瓶子倒放时对海绵的压强与正放时相同,需要从瓶子中倒出______毫升水。
    【答案】 ①. 等于 ②. 480
    【解析】
    【详解】(1)[1]瓶中装满水,将瓶子竖直倒置,水的密度ρ、水的深度h不变,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正放时水对瓶底的压强与倒放时水对瓶盖的压强相等,即等于。
    (2)[2]本图是同一个瓶子的两种放置状态,压力大小等于水的重力大小,故两种情况下海绵受到压力大小相等,要使瓶子倒放时对海绵的压强与正放时相同,根据,因正放时受力面积为35cm2,倒放时的受力面积为7cm2,故有

    可知,当倒放的瓶子中剩余水的体积为原来的时倒放时对海绵的压强与正放时相同,故倒出水的体积为
    25. 如图甲所示,小科用水平推力F把木块沿水平地面向前推动。如图乙和丙所示,分别表示在此过程中,推力F和木块前进的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试回答
    (1)在3s~5s时间段,木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____m;
    (2)第5秒末时,突然撤去推力F由于___________,木块仍将移动一段距离;此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_N;
    (3)在整个过程中,木块受到平衡力的时间段有___________。
    A.0~1s B.1s~3s C.3s~5s D.5s~6s
    【答案】 ①. 2 ②. 惯性 ③. 200 ④. AC
    【解析】
    【详解】(1)[1]根据丙图知,3~5s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是v=1.0m/s,木块移动的距离为
    s=vt=1m/s×2s=2m
    (2)[2][3]第5s末时,突然撤去推力F,木块仍将移动一段距离,是由于木块具有由于惯性,根据3~5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摩擦力等于推力,摩擦力
    f=F=200N
    撤去外力做减速运动,仍然是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不变,此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00N。
    (3)[4]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从丙图看出0-1s,处于静止状态,3-5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
    故选AC。
    26. 如图所示,在 W形玻璃管中,从两边装入不同的液体,ABC是水,EFG是油,CDE是密闭的空气,已知H1=20cm,H2=23cm,H3=3cm,H4=4cm, 则EFG管中油的密度为 ___________。
    【答案】800kg/m3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知道,ABC部分是水并且静止,外界为1标准大气压
    p0=1.01×105Pa
    H1=20cm=0.2m
    H4=4cm=0.04m
    由此可知,CDE部分气体的压强为
    p=p0+p水=p0+ρ水g(H1-H4)=1.01×105Pa+1.0×103kg/m3×10N/kg×(0.2m-0.04m)=102600Pa
    因为p=102600Pa,外界为1标准大气压
    p0=1.01×105Pa
    H2=23cm=0.23m
    H3=3cm=0.03m
    设EFG中油的密度为ρ1,则CDE部分气体的压强为
    p=p0+p油=p0+ρ1g(H2-H3)=1.01×105Pa+ρ1×10N/kg×(0.23m-0.03m)=102600Pa
    解得
    ρ1=0.8×103kg/m3
    三、实验探究题(共18分,每空2分)
    27. 学习了“力的测量”,为深入研究弹簧秤的原理,想探究弹簧的形变与受到的拉力的关系,他选用刻度尺和四个相同的钩码进行如下的实验:将四个钩码依次挂到弹簧下面,分别测出弹簧的长度,得到如表的数据。
    (1)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弹簧下的钩码不能不断增加,原因是________。
    (3)如果现有和上面相同的两根弹簧、,组成如图甲、乙两种装置,则甲图中弹簧、的长度均为________,乙图中弹簧、的长度均为________。(弹簧的重力不计)。( )
    A.11 11 B.14 11
    C.11 14 D.14 14
    【答案】(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和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2)弹簧的伸长是有限度的,弹簧所受的拉力不能超过它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
    (3)B
    【解析】
    【小问1详解】
    当钩码的个数为0时,弹簧的原长
    L0=8cm
    挂1个钩码时,弹簧伸长
    ΔL1=L-L0=10cm-8cm=2cm
    挂2个钩码时,弹簧伸长
    ΔL2=L-L0=12cm-8cm=4cm
    挂3个钩码时,弹簧伸长
    ΔL3=L-L0=14cm-8cm=6cm
    挂4个钩码时,弹簧伸长
    ΔL4=L-L0=16cm-8cm=8cm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和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小问2详解】
    弹簧下的钩码不能不断增加,原因是弹簧的伸长是有限度的,弹簧所受的拉力不能超过它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
    【小问3详解】
    甲图:因为L1、L2都承担三个钩码的重力,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知道,当挂3个钩码时,弹簧的长度为14cm,所以L1、L2都为14cm;
    乙图:由于L1、L2一起承担三个钩码的重力,即相当于每根弹簧承受1.5个钩码的重力。
    根据弹簧的伸长和所受的拉力成正比以及表中的数据可知,挂1个钩码时,弹簧伸长
    ΔL1=L-L0=10cm-8cm=2cm
    那么,挂1.5个钩码时,弹簧的长度
    L1=L2=L0+ΔL=8cm+1.5×2cm=11cm
    所以L1、L2都为11cm。
    28. 如图所示的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
    (1)实验时要让同一辆小车从斜面的相同高度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在三种不同表面上运动的________相等。
    (2)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小车在木板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远,但最后还是会停下来,这是因为力是________(选填“改变”或“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如图(a)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木块的状态如图(b)所示。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小车的运动状态可能是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加速。
    【答案】(1)速度 (2)改变
    (3)左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控制变量法,小车应从斜面同一高度上由静止滑下,使其到达水平面的初始速度相等。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小车在木板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远,这说明小车在木板表面受到的阻力最小,小车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由此可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小问3详解】
    木块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向右减速运动时,下端受摩擦力随车减速,由于惯性木块上端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使得木块向右倾倒;
    当小车向左加速运动时,下端受摩擦力随车加速,由于惯性,木块上端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使得木块向右倾倒。
    29. 某科学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简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
    (2)如图1,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3)如图2,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后,计算活塞的横截面积。
    (4)同学们发现测量结果偏大,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原因________。
    (5)针对以上实验的误差,小明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采用了图示3装置,将该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与水的总质量为;然后从烧杯中向外缓慢抽水,当抽出水时,活塞又开始向右滑动,此时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________。
    【答案】 ①. 排尽注射器中的空气 ②. 活塞与针筒之间存在摩擦 ③. 9×104##90000
    【解析】
    【详解】(1)将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膜堵住注射器的小孔,目的是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
    (4)活塞与针筒壁之间存在摩擦,则弹出测力计的示数F=F大气+f摩擦,造成拉力示数偏大,则根据会造成测量的大气压强值偏大。
    (5)当活塞向左滑动时,活塞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拉、水平向右的大气压力F大气、水平向右的摩擦力F摩,处于平衡状态,即

    当活塞向右滑动时,活塞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拉′、水平向右的大气压力F大气、水平向左的摩擦力f,处于平衡状态,即

    F拉为

    F拉1

    联立①②③④,解得,摩擦力
    F摩=11N
    大气压力
    F大气=30N
    由图2可知,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容积为20mL,有刻度部分的长度为6.0cm,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大气压强为
    四、画图题(每题2分,共4分)
    30. 作图题:
    (1)如图物块A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此时物块A受力示意图。
    (2)如图,一物体以某一速度冲上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请画出物体在上滑过程中所受的力的示意图。
    【答案】(1) (2)
    【解析】
    【小问1详解】
    物块A放在小车上做匀速直线运动,A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物块A与小车间没有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趋势,所以不受到摩擦力。由此作图如图所示:
    【小问2详解】
    物体一定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冲上粗糙斜面时会受到斜面对它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f、斜面对它的支持力F(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上,其受力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五、综合计算题(每题6分,共18分)
    31. 月面巡视探测器(月球车)是集工程和智能机器人为一体的复杂航天器,具备地一月遥控能力,有独立驱动的六轮摇臂式行走系统,高,质量为,已知在地球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在月球上时重力的6倍。求:
    (1)月球车被送到月球上时的重力是多少?
    (2)若航天员一个随身装备在月球表面时月球对它的引力大约是,则返回地球后这个随身装备的质量是多少?
    (3)月地距离约为,若在月球表面放置一平面镜,地面工作人员向该平面镜发射一束激光,经过多长时间工作人员能接收到反射回来的激光?(激光传播的速度均为)
    【答案】(1)见解析 (2)见解析
    (3)见解析
    【解析】
    【小问1详解】
    月球车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
    因在地球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在月球上时重力的倍,所以,月球车被送到月球上时的重力
    【小问2详解】
    若航天员一个随身装备在月球表面时月球对它的引力大约是,则返回地球后这个随身装备受到的重力
    返回地球后这个随身装备的质量
    【小问3详解】
    由可知,激光由地面到平面镜的时间
    则航天员能接受到反射回来的激光的时间为
    32. 在北京冬奥会上,中国运动员苏翊鸣勇夺单板滑雪大跳台金牌。
    (1)滑雪板底做得越宽大,对雪地的压强___________;
    (2)若滑雪板与雪地总接触面积为0.4m2,苏翊鸣和滑雪板的总质量为72千克,当他穿着滑雪板站立在水平雪地上时,对雪地的压强为多大?___________
    (3)图甲是他在决赛中的完美飞行轨迹,AB是飞跃跳台的上升阶段,BC是下落阶段,请在图乙中画出他在飞行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曲线图,(v0为A点的速度,不计空气阻力)___________
    【答案】 ①. 越小 ②. 1800Pa ③.
    【解析】
    【详解】(1)[1]滑雪板底做得越宽大,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对雪地的压强越小。
    (2)[2]对雪地的压力
    F=G=mg=72kg×10N/kg=720N
    对雪地的压强
    (3)[3]不计空气阻力,空中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上升阶段: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动能减小,速度减小;到达最高点B点时,速度最小,但不为零;下落阶段: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增大,速度增大,由于C点的高度低于A点的高度,C点的重力势能小于A点的重力势能,C点的动能大于A点的动能,C点的速度会大于v0,如图所示:
    33. 如图甲为品牌饮料机,将平底薄壁直圆筒状的空杯,放在饮料机的水平杯座上接饮料。杯座受到的压力F随杯中饮料的高度h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饮料出口的横截面积,饮料流出的速度,杯高,杯底面积。
    (1)装满饮料时,杯底受到饮料的压力为多大?
    (2)若杯底与杯座的接触面积为,饮料持续流入空杯后关闭开关,杯对杯座的压强为多大?
    【答案】(1)见解析 (2)见解析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当h=0cm时
    F0=0.9N
    即空杯对杯座的压力
    F0=0.9N
    当h=10cm即杯子装满饮料时,杯对杯座的压力
    F1=4.5N
    因为杯子是柱形,则杯底受到饮料的压力与饮料的重力相等,即
    F=G=F1-F0=4.5N-0.9N=3.6N
    【小问2详解】
    饮料对杯底的压强
    饮料的密度
    5s饮料流入杯中质量为
    m1=ρS1vt=1.2×103kg/m3×0.8×10-4m2×0.5m/s×5s=0.24kg
    此时,饮料对杯底的压力
    F2=m1g=0.24kg×10N/kg=2.4N
    杯对杯座的压强为
    所挂钩码的个数(个)
    0
    1
    2
    3
    4
    弹簧长度()
    8
    10
    12
    14
    16
    弹簧伸长量()
    0
    2
    4
    6
    8

    相关试卷

    浙江省宁波市四校(鄞州实验、曙光、海三外、东钱湖)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 含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四校(鄞州实验、曙光、海三外、东钱湖)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 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宁波市四校(鄞州实验、曙光、海三外、东钱湖)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四校(鄞州实验、曙光、海三外、东钱湖)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文件包含浙江省宁波市四校鄞州实验曙光海三外东钱湖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docx、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宁波市四校(鄞州实验、曙光、海三外、东钱湖)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四校(鄞州实验、曙光、海三外、东钱湖)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文件包含2024学年第一学期8年级科学宁波四校联考初二科学试卷pdf、2024学年第一学期8年级科学宁波四校联考初二科学试卷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