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出师表》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479643/0-173337979071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3课《出师表》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479643/0-173337979075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3课《出师表》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479643/0-173337979079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下册出师表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下册出师表学案设计,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自学指导,合作探究,当堂训练,总结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了解奏表特点,梳理文章脉络,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能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积累文言重点实词和虚词。
知识链接
写作背景。
诸葛亮这篇表文写于蜀汉建兴(后主刘禅年号)五年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当时蜀汉既与吴国通好,又平定了南方的叛乱,所以诸葛亮决定北上伐魏。刘禅昏弱,使诸葛亮在劳师远征之际深怀内顾之忧,因此,临行前上此表文,给刘禅以告诫和劝勉。希望刘禅使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以实现先帝的“北定中原” “兴复汉室”的宏大理想。
2.作家简介。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著有《诸葛亮集》。
文体常识
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出师表》是出兵打仗前,主帅给君主上的奏章。这种表,或表明精忠报国之心,或献攻略之策。
记:古代一种文体,可以写景,可以叙事,抒发作者感情。
《桃花源记》 晋·陶渊明 《小石潭记》唐·柳宗元
《醉翁亭记》宋·欧阳修 《岳阳楼记》宋·范仲淹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一般用韵。
——《陋室铭》唐·刘禹锡
序: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内容多为勉励或称许之词。
——《送东阳马生序》明·宋濂
说: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叙事,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马说》唐·韩愈 《爱莲说》宋·周敦颐
预习检测
注意下边加横线字的读音。
崩殂( )陟罚臧否( )( )( ) 费祎( )
以遗陛下( ) 裨补 ( ) 桓帝( ) 猥自( )
夙夜忧叹 ( ) 驽钝( ) 攘除( ) 斟 酌( )( )
以彰其咎( ) 咨诹 ( )( )
【自学指导】
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结合课后练习一),读出情感(恭敬恳切)
【合作探究】
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有疑问的小组内讨论。整理文言文知识点。
古今异义
(1)诚宜开张圣听
古: 今:商店等设立后开始营业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 今:疼,憎恨
(3)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 今:品质、言行恶劣、下流
(4)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古: 今:深刻的感谢
一词多义
遗 以光先帝遗德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所以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此臣所以报先帝
为 俱为一体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以 以塞忠谏之路 不以臣卑鄙
遂许先帝以驱驰 寄臣以大事也
3、重点词语解释。
开张圣听 (2)以光先帝遗德 (3)引喻失义
(4)此皆良实 (5)先帝简拔 (6)以彰其咎
(7)猥自枉屈 (8)遂许先帝以驱驰
(10)恢弘志士之气 (11)亲贤臣 (12)悉以咨之
4、重点句子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当堂训练】(共14分)
1、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诚宜开张圣听, , 。
,引喻失义。
(3)亲小人,远贤臣, 。
(4)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 。
(5) ,不求闻达于诸侯。
(6)受任于败军之际, 。
(7)北定中原, ,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2、下列加横线的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先帝不以臣卑鄙。
B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可计日而待也
C愚以为宫中之事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欲报之于陛下也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恒灵也
3、下列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临表涕零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B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还于旧都
C 悉以咨之 悉如外人
D中道崩殂 咨诹善道
【总结提升】
出自《出师表》中的成语:
妄自菲薄、三顾茅庐、计日而待、作奸犯科、不毛之地
感激涕零、苟全性命、亲贤远佞。
23 出师表(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找出诸葛亮向后主提出的建议,分析其所具有的意义。
2、分析诸葛亮的形象,学习议论,记叙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感受并理解理解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自学指导】
文章前五段,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哪些建议?
2.诸葛亮提出的三项建议中,哪一项是核心?为什么?
【合作探究】
表是写给皇帝的奏章,课文后半部分主要追述那几件事情,有什么用意?
2.从全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怎样的贤臣?
【当堂训练】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12分)
(甲)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出师表》)
(乙)
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臣身在外,别无调度,随时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节选自《自表后主》)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词。(4分)
①躬耕于南阳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③约己爱民 ④悉仰于官
2.选出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咨臣/以当世之事
C.提拔隐逸/以进贤良 D.臣身/在外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4.甲、乙两文体现了诸葛亮的哪些可贵品质?(2分)
【总结提升】
本文叙述了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言辞恳切地劝说后主刘禅
、 、 ,表达了诸葛亮“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表现了他 、 的忠心。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出师表导学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导入新课,了解作者,写作背景,解读课文,写作特色,文言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下册22 出师表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解题,分析结构,归纳段落,讲读第1段,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2 出师表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对联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当堂检测,巩固新知,学生展示,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