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集体备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集体备课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时目标,析读课文,深入探究,拓展延伸,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论述长勺之战取胜的原因。
2.曹刿与鲁庄公战前的对话有几问几答,说明了什么?
三问三答。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
3.曹刿是如何评价鲁国的战前准备的?
对于“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的评价是“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对于“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曹刿的评价是“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对于“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的评价是“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4.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什么?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1)曹刿请见的原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5.曹刿认为战争中迎战的最佳时机是什么时候?
齐人三鼓之后,彼竭我盈之时。
1.本文仅用二百余字就写出了长勺之战的全过程,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本文以曹刿为中心,详细描写了他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对于战争双方的对峙、交锋等则略写。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军事才能,表现出了他的“远谋”。
2.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
(1)政治上:为国分忧,有远见卓识,深谋远虑。(2)军事上:机敏持重,善于把握战机;知“士气盈竭”,有当机立断的才干;知“战场虚实”,有务实求真的才智。
3.齐、鲁长勺之战,鲁国能够以弱胜强的原因是什么?
(1)鲁国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2)曹刿有爱国情怀、政治远见、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3)鲁庄公善于采纳建言,知人善任,在政治上取信于民。
1.有人说,鲁庄公是一个昏君。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课文发表你的看法。
2.以此课文为例,说说《左传》在写人记事上的艺术特色。
(1)内容上,详略得当,重点突出;(2)结构上,过渡自然,前后照应; (3)语言上,简练生动,以“记言”来“记事”;(4)人物形象对比鲜明。
1.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不同于例句的一项是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A.何陋之有 B.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C.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D.甚矣,汝之不惠
C项为判断句。例句和A、B、D三项均为倒装句。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是纪传体史书。B.“牺牲玉帛”是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指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玉帛”指祭祀用的玉和丝织品。C.“一鼓作气”这个成语指趁劲头大的时候抓紧做,一下子把事情完成。D.我国古代有很多以弱胜强的战例,《曹刿论战》所写的长勺之战就是其中之一。
A项《左传》是编年体史书。
本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背景,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的道理,生动刻画了曹刿作为卓越的军事家富有远谋的特点。语言简练,情节详略得当,代表了《左传》的艺术成就,该文是《左传》中的名篇。
1.以“我眼中的曹刿”为题,写一篇 30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结合课文内容,表达自己对曹刿的认识和评价。2.完成晚练2。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0 曹刿论战备课课件ppt,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21课曹刿论战,背景简介,分析人物形象,政治远见,论战前准备,分析人物形象曹刿,军事才能,从战指挥,论战胜原因,归纳本文中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九年级下册20 曹刿论战授课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长勺之战,又何间焉,肉食者鄙,弗敢加也,小惠未徧,小信未孚,战于长勺,下视其辙,登轼而望,望其旗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0 曹刿论战说课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曹刿论战,《左传》与左丘明,关于历史散文体例,一论战前准备,二述战争经过,三论取胜原因,古今词语,本文线索,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