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读图填空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动物中,我国哪一类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 )
A.软体动物B.节肢动物C.鱼类D.鸟类
2.下列关于动物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扇贝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和贝壳,属于软体动物
B.金鱼靠头部摆动和鳍的协调游泳,属于鱼类
C.蝗虫身体和附肢分节,体表有角质层,属于节肢动物
D.水螅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属于扁形动物
3.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蛔虫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
B.软体动物的运动器官是足
C.蜥蜴的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可辅助呼吸
D.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使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
4.下列关于部分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海蜇营养丰富,经加工后可食用
B.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帮助人体消化小肠中的食糜
C.蚯蚓能疏松土壤,排出的粪便能提高土壤肥力
D.扇贝富含蛋白质,可以食用
5.雅鱼是生长在雅安的名贵冷水鱼,体形似鲤,鳞细如鳟,是四川省二级保护鱼类。下列有关雅鱼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雅鱼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
B.水质变坏会影响雅鱼皮肤的呼吸功能
C.雅鱼身体两侧有侧线,能感知水流方向
D.雅鱼靠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6.关于两栖动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既能在陆地生活,又能在水中生活
B.既能在陆地生活,又能在空中生活
C.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D.能够在多种环境中生活的动物
7.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
①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
②完全用肺呼吸
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
④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⑤皮肤裸露
A.①②B.①②③C.④⑤D.①②③④
8.如图是家鸽的呼吸系统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结构1是气管
B.家鸽的呼吸器官是图中结构3肺
C.图中结构2是气囊,能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D.家鸽有喙无齿,体态轻盈
9.2023年4月27日,旅美大熊猫“丫丫”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回国。下列关于“丫丫”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体温恒定B.呼吸器官是肺
C.属于爬行动物D.体表被毛
10.学习了动物的知识后,惊讶地发现有些动物“名不副实”,例如“蜗牛不是牛,海马不是马,鳄鱼不是鱼”,它们依次分别属于( )
A.环节动物、哺乳动物、爬行动物B.软体动物、鱼类、爬行动物
C.软体动物、哺乳动物、两栖动物D.爬行动物、鱼类、两栖动物
11.观察图,关节模式图,看看下列叙述中有无错误,若有,请找出来( )
A.关节由图中序号①②⑤所示结构构成
B.③中的滑液能减少运动时的摩擦
C.②和附着在②外的韧带使关节连结牢固
D.体育锻炼能使②增厚,韧带增粗
1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端起水杯喝水、做操、宣誓等很多动作都包含了屈肘和伸肘。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屈肘和伸肘动作的完成需要运动系统的参与。
B.屈肘和伸肘动作的完成需要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协调配合
C.完成屈肘和伸肘动作不会消耗能量
D.完成屈肘和伸肘动作时,同样需要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等的协调配合
13.如图为学生参加升旗仪式时,做出敬礼动作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骨,起杠杆作用
B.②是关节,起支点作用
C.敬礼动作的完成,可能需要多块骨骼肌的配合
D.运动系统完好,学生就能完成敬礼这个动作
14.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下列行为与“猴子骑车”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孔雀开屏B.蜜蜂采蜜C.鸟类筑巢D.老马识途
15.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动物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行为。下列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幼蛛从出生之日起就会自行结网B.乌鸦扔下坚果让汽车碾碎后取食
C.行人过路口看到红灯就驻足等待D.马戏团的猴经训练后会骑自行车
16.有句俗话说“捅了马蜂窝,定会挨蜂蜇”。一旦捅了马蜂窝,会很快遭到成群的马蜂围攻。马蜂的这种行为是( )
A.攻击行为和社会行为B.觅食行为和防御行为
C.防御行为和社会行为D.觅食行为和攻击行为
17.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下列关于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和肌肉构成
B.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决定,学习行为仅由环境决定
C.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都有组织,都有明确的分工和严格的等级
D.动物之间在通讯时,仅通过气味进行交流
18.某草场为保护牛羊,大量猎杀狼,狼的减少使野兔数量大增,致使牧草被过度啃食,草场退化,牧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威胁。该事例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所起的作用是( )
A.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为人类提供食物和皮毛
C.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D.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19.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B.人为地捕杀或者随意引进某种动物,不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
C.太阳鸟在吸食花蜜的同时也帮助植物传粉
D.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储存在地面下,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20.仿生是科学家通过对动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动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下列应用不属于仿生的是( )
A.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雷达
B.长颈鹿的皮肤——飞行员的“抗荷服”
C.家蚕能吐丝——制造丝绸
D.蝴蝶的体温调节方式——人造地球卫星的控温系统
二、实验题
21.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广大中小学生有了充足的睡眠时间。睡眠不足对学习能力会有怎样的影响?某科研团队以小鼠为实验对象,建立模拟人类睡眠不足状态的模型,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发育状况一致的健康小鼠16只,随机均分为A、B两组。
②采用适当的实验方法,限制B组小鼠的每日睡眠时长,使其睡眠时长为每日3.5小时,持续21天。A组小鼠不限制睡眠时长,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
③在实验的第7天、第14天、第21天,分别对两组中的每只小鼠走出同一迷宫的时间进行四次测量,计算平均值。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在限制睡眠时长的实验中,A组和B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____________。
(2)每组小鼠选取多只、多次测量且实验数据取平均值,目的是减小_____________。
(3)分析上图可知,随着每组小鼠走迷宫次数的增多,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逐渐_________,说明小鼠走迷宫的行为是一种________行为。
(4)对比两组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你认为该科研团队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三、读图填空题
22.如图A、B、C、D、E是常见的五种动物,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B的体表有_________,有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2)D生活在水中,用_________呼吸。
(3)依据动物身体内脊柱的有无,可将A、C、D、E归为_________动物。
(4)上面五种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5)与图中ABDE相比,图中C在生殖和发育方面的特点是:_________,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23.下图是人的伸肘、屈肘和关节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③表示肱二头肌,屈肘时,③处于_________(“收缩”或“舒张”)状态。
(2)乙图为关节,它能够灵活运动的重要原因是关节头、关节窝的表面都包围一层[________]_________以及关节腔里面有滑液,减少了运动时的摩擦。
(3)我们通常所说的脱臼是指图乙中关节头从_________中脱落出来的现象。
(4)一块完整的骨骼肌是一个器官,它是由图丙所示的肌腱和[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5)屈肘和伸肘动作,必须在_________系统的支配下才能完成。
四、填空题
24.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面兀鹫迁徙于埃及和西班牙之间,在埃及,黄面兀鹫喜欢吃那里的鸵鸟蛋,并可利用工具一石块把蛋砸开。科学家在西班牙把兀鹫刚孵化出来的雏鸟偷来进行封闭式的人工饲养,他从来没见过鸵鸟蛋。当秋季来临,所有的兀鹫都返回埃及,科学家把人工饲养的这只兀鹫放飞,并在它停留的地上放上鸵鸟蛋,人们发现这只年轻的黄面兀鹫奇迹般地用石块砸开鸟蛋,并把它吃掉。
材料二:有些蛾初羽化时只靠味觉来找食物,因此不能找到无味的花,但当它采过无味的花后,建立了视觉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后就能采无味的花了。
材料三:白蚁中有蚁后、蚁王、工蚁和兵蚁之分。蚁后专职产卵;蚁王具有生殖能力,主要负责与蚁后的交配;工蚁承担了觅食、筑巢、照料蚁后产下的卵和饲喂白蚁等大部分工作;兵蚁专司蚁巢的保卫工作。
(1)从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材料一中黄面兀鹫奇迹般地用石块砸开鸵鸟蛋的行为属于_________行为,该行为由动物体内的_________决定。
(2)材料二中蛾采无味花的行为属于_________行为,该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由生活经验和_________而获得。
(3)由材料三判断,从行为的功能来看,白蚁是具有_________行为的动物。判断的依据是它们的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软体动物虽然它们在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但从数量和种类上来看,并不是最大的动物类群,A不符合题意。
B.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节肢动物目前已经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数的80%以上,B符合题意。
C.鱼类是水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样在数量和种类上不及节肢动物,C不符合题意。
D.鸟类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其种类和数量同样无法与节肢动物相比,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答案:A
解析:A.扇贝身体柔软,有外套膜,有贝壳,属于软体动物,A正确。
B.金鱼属于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动,B错误。
C.蝗虫属于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分节,体表有外骨骼,外骨骼可以保护内部柔软的身体,防止水分的散失,C错误。
D.水螅体表有刺细胞,身体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D错误。
故选A。
3.答案:C
解析:A.蛔虫营寄生生活,身体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A正确。
B.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B正确。
C.青蛙用肺呼吸,但肺不发达,裸露湿润且富含毛细血管的皮肤具有辅助呼吸的作用;蜥蜴用肺呼吸,肺比青蛙发达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C错误。
D.涡虫在淡水生活,身体两侧对称,身体分为前后、左右、背腹,前端感觉器官集中,能感知刺激,使身体定向运动,身体的两侧或腹面有专门的运动器官,D正确。
故选C。
4.答案:B
解析:A.海蜇是腔肠动物,其营养丰富,经加工后可食用,正确;
B.蛔虫属于线形动物,寄生在人的小肠内,吸食人体内半消化的食糜为生,错误;
C.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能疏松土壤,排出的粪便能提高土壤肥力,正确;
D.扇贝富含蛋白质,可以食用。正确。
故选B。
5.答案:B
解析:A.雅鱼属于鱼类,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水的阻力,适于水中生活,A正确。
B.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水质变坏会影响雅鱼的呼吸功能,而不是皮肤的呼吸,B错误。
C.鱼体内有侧线可以感知水流,测定方向,为鱼的感觉器官,C正确。
D.鱼的运动器官是鳍,通过尾部和躯干部摆动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D正确。
故选B。
6.答案:C
解析:A.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不仅是两栖动物,还有一些爬行动物,如鳄鱼,A错误。
BD.两栖动物没有飞行能力,不能在空中飞行,因此,不能够在多种环境中生活,BD错误。
C.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C正确。
故选C。
7.答案:D
解析:在陆地生活的动物都具有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特点;爬行类具有较为发达的肺适于呼吸空气中的氧气,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干燥的陆生环境;爬行类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爬行动物用肺呼吸,因此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两栖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故选项D是爬行类成为真正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的主要原因。
故选D
8.答案:C
解析:A.根据呼吸系统结构,位于喉头下方、负责空气传递的管道是1气管,A正确。
B.家鸽属于鸟类,3肺是鸟类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B正确。
C.2气囊在鸟类的呼吸中起到辅助作用,可以储存空气,但不与外界直接进行气体交换,C错误。
D.家鸽子及大多数鸟类都有喙而无齿,以减轻体重,有利于飞行,D正确。
故选C。
9.答案:C
解析:ABD.大熊猫“丫丫”属于哺乳动物,具有哺乳动物的特征,如用肺呼吸;胎生、哺乳;体表被毛;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心脏四腔;牙齿有分化等,ABD不符合题意。
C.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大熊猫“丫丫”不属于爬行动物,C符合题意。
故选C。
10.答案:B
解析:蜗牛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属于软体动物。海马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鳄鱼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属于爬行动物,B符合题意。
故选B。
11.答案:A
解析:A.关节的结构包括关节面、②关节囊和③关节腔,关节面包括①关节头、④关节窝,A错误。
B.③是关节腔,内有滑液,能减少运动时的摩擦,B正确。
C.②关节囊和附着在关节囊内外的韧带使关节连结牢固,C正确。
D.体育锻炼能使②关节囊增厚,韧带增粗,使关节更加牢固,D正确。
故选A。
12.答案:C
解析:A.屈肘和伸肘动作确实需要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来牵引骨绕关节活动,这是运动系统(包括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基本功能,A正确。
B.在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而在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这种协调配合使得我们能够灵活地完成屈肘和伸肘动作,B正确。
C.任何运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主要来自于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在屈肘和伸肘过程中,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都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
D.虽然屈肘和伸肘动作主要由运动系统完成,但这一过程中还需要其他系统的协调配合。例如,呼吸系统提供氧气,循环系统则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骨骼肌细胞,并将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运走。这种协调配合确保了运动的顺利进行,D正确。
故选C。
13.答案:D
解析:ABC.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一个动作的完成至少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①骨起杠杆的作用,②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故ABC不符合题意。
D.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4.答案:D
解析:ABC.孔雀开屏、蜜蜂采蜜、鸟类筑巢,都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ABC不符合题意。
D.老马识途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学习行为,因此与“猴子骑车”属于同一类型,D符合题意。
故选D。
15.答案:A
解析:以上动物的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幼蛛从出生之日起就会自行结网,这种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乌鸦扔下坚果让汽车碾碎后取食、行人过路口看到红灯就驻足等待、马戏团的猴经训练后会骑自行车,这些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行为,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故选A。
16.答案:C
解析:觅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集群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人一旦被一只马蜂蜇了,就会很快遭到成群的马蜂围攻,是马蜂为了保护巢穴,防御敌害保护自己的一种防御行为;成群的马蜂围攻,表明马蜂需要很多马蜂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对抗敌害,维持群体的正常生存,因此属于社会行为。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答案:A
解析:A.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骨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肌肉在运动中起动力作用,故A正确。
B.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之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故B错误。
C.社会行为(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故C错误。
D.动物之间在通讯时,可通过动作、声音、气味进行交流,故D错误。
故选A。
18.答案:D
解析:A.虽然动物确实在生态系统中通过摄食、消化、排泄等过程参与物质循环,但本题中的核心问题是生态平衡被破坏,而不仅仅是物质循环,A错误。
B.动物为人类提供食物和皮毛确实是动物在人类社会中的一个重要作用,但与本题中描述的生态平衡问题无直接关联,B错误。
C.动物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这也是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一个重要作用,有助于植物的繁殖和分布。然而,本题主要讨论的是生态平衡问题,与植物繁殖无直接联系,C错误。
D.通过猎杀狼导致野兔数量大增,进而造成牧草过度啃食和草场退化的例子,可以清晰地看到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关键作用。当某种动物的数量发生变化时,它可能会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深远影响,D正确。
故选D。
19.答案:B
解析:A.动物能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故A正确。
B.人为地捕杀或者随意引进某种动物,可能会造成生物入侵,会破坏生态平衡,故B错误。
C.太阳鸟在吸食花蜜的同时也帮助植物传粉,体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故C正确。
D.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储存在地面下,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故D正确。
故选B。
20.答案:C
解析:A.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被模仿用于雷达的发明。蝙蝠通过发出超声波并接收其回声来定位猎物或障碍物,这种原理被科学家应用于雷达技术中,使雷达能够探测并定位目标,A正确。
B.长颈鹿的皮肤结构被模仿用于设计飞行员的“抗荷服”。长颈鹿的脖子非常长,但其血管在颈部受到的压力却很小,这得益于其皮肤下层的特殊结构。科学家模仿这种结构设计了飞行员的“抗荷服”,以减少飞行员在高速飞行时受到的血液压力,B正确。
C.家蚕能吐丝,这一特性被人类利用来制造丝绸。但这里并没有涉及到对家蚕吐丝机制的模仿或发明创造新的仪器设备。丝绸的制造只是简单地利用了家蚕吐出的丝进行加工,没有涉及到仿生学的核心——模仿和创新,C错误。
D.蝴蝶的体温调节方式被模仿用于人造地球卫星的控温系统。蝴蝶的翅膀上有许多微小的鳞片,这些鳞片能够调节蝴蝶的体温。科学家模仿这种机制设计了人造地球卫星的控温系统,以维持卫星在太空中的适宜温度,D正确。
故选C。
21.答案:(1)睡眠时间
(2)实验误差
(3)减少;学习/后天性/后天学习
(4)睡眠不足会对学习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解析:
22.答案:(1)外骨骼
(2)鳃
(3)脊椎
(4)CE
(5)胎生、哺乳
解析:(1)B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有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利于陆地生活。
(2)D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3)根据体内是否有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类群;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因此,依据动物身体内脊柱的有无,可将A青蛙、C兔子、D鱼类、E家鸽归为脊椎动物。
(4)根据动物的体温是否恒定,可以把动物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是恒温动物,恒温动物只有两类:鸟类和哺乳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是变温动物,除了鸟类和哺乳动物,其它动物都为变温动物。因此,上面五种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C兔子、E家鸽。
(5)家兔属于哺乳动物,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因此,与图中ABDE相比,图中C在生殖和发育方面的特点是: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23.答案:(1)收缩
(2)⑩关节软骨
(3)关节窝
(4)②肌腹
(5)神经
解析:(1)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如甲图的③表示肱二头肌,肱二头肌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做出屈肘的动作。
(2)乙图为关节,关节面上覆盖着⑩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关节面之间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关节腔内有关节囊内壁分泌的滑液,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活动灵活。
(3)脱臼是指⑥关节头从⑦关节窝中滑落出来的现象。
(4)一块完整的骨骼肌是一个器官,骨骼肌由中间较粗的②肌腹(呈红色)和两端的①肌腱(呈乳白色)组成。
(5)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因此,屈肘和伸肘动作,必须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才能完成。
24.答案:(1)先天性;遗传物质
(2)学习;学习
(3)社会/社群
解析:(1)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资料一所表达的黄面兀鹫用石块砸开鸵鸟蛋的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属于动物的先天性行为,这种行为是由遗传物质所控制的。
(2)资料二中有些蛾类幼虫开始只靠味觉寻找食物,因此不能找到无味的花;但当它采过无味的花后,建立了视觉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后就能采无味的花了,这种行为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因此属于学习行为。
(3)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因此,由材料三判断,从行为的功能来看,白蚁是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判断的依据是它们的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南充市高坪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生物试卷,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A4,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生物试题,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