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024-2025学年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作业1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024-2025学年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作业1第1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024-2025学年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作业1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复习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2024年是中国甲辰龙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负责祭祀的巫师转变为掌握祭祀权力的王
    B.一部分人从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成为手工业生产者
    C.手工业中出现不同生产部门的分工
    D.人口迅猛增长,遗址分布更加密集
    2.在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研究中,我们发现了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它能够反映的是( )
    ①良渚古城附近区域内有相当大数量的游牧民族 ②良渚社会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 ③良渚的统治者有比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 ④良渚人很可能已经形成统一的信仰体系
    A.①②③④B.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3.某城市为打造旅游品牌,面向社会开展了“我为家乡代言”的明信片设计征集活动。如图为其中的一幅设计稿。据此判断,该城市应该是在( )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辽河流域D.珠江流域
    4.“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材料反映的是
    ( )
    A.华夏民族由炎帝和黄帝创立B.首领通过多年征战形成华夏族
    C.华夏民族是多民族融合而成的D.华夏民族是优秀的民族
    5.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灾害的斗争中,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如图反映的是( )
    A.精卫填海B.夸父追日C.后羿射日D.大禹治水
    6.[民主政治·源远流长] 我国民主政治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原始社会末期,以民主方式推选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传给贤德之人的制度是 。
    7.“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种植)五种,抚万民,度四方……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从材料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
    A.黄帝被尊崇为人文初祖B.炎帝曾经教民开垦耕种
    C.黄帝经常攻击其他部落D.部落之间存在攻伐现象
    8.2024年是中国甲辰龙年。远古时期,中华大地上就普遍流行着对龙的崇拜。下列出土于不同地区史前时期文化遗址中的龙形器物,共同印证了( )
    9.2019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在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正式宣布,“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考古证明其距今5 000年前已存在明确的阶级分化和统一的文化信仰。材料表明中国( )
    A.早期国家形态已出现 B.古代文明长期领先世界
    C.五千年文明史获一致认可 D.旧石器时代生产力水平高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距今6 000年左右,各地方文化加速向文明化发展。距今约
    5 000年前,以良渚文化为代表,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这个大范围里,一些地方率先进入文明阶段,建立了国家。
    ——《文明探源工程:诠释“何以中国”》
    材料二 国际学术界曾依据两河流域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的特征,概括出“冶金术、文字的使用和城市的出现”三要素为文明社会的标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
    ——《何以中国?何以不朽?》
    材料三 良渚拥有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深彻的社会动员能力和高效的组织管理能力,以及明确的城乡差别。良渚古城与周围广大地区结成了不可分割的经济体,良渚社会存在武力、暴力,其宗教信仰还具有明显的一神教特点。因此,各项发明皆明确指向良渚古城内存在一个强制性的公共权力,也就是良渚的国家性质。
    ——《从“国家遗址公园”到“国家文化公园”——关于良渚国家文化公园申报导则的思考》
    材料四 如果把中华文明比作一条长河,要知道她源于何处,才能知道她流向何方。探究中国文明起源,也是在帮助我们更好地读懂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只有深入对历史本质的认识时,才能真正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增强文化自信——起源地
    论证工作的重要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距今约5 000年前已经进入文明阶段的文化遗址。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陶寺都城遗址的考古发现,指出符合文明社会三要素的发现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良渚古城的统治者可能拥有哪些方面的权力。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华文明有哪些特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有什么意义?
    答案:
    1.A
    2.B
    3.A
    4.C
    5.D
    6.禅让制
    7.D
    8.C
    9.A
    10.(1)答案:良渚古城遗址、牛河梁遗址、陶寺都城遗址。
    (2)答案:发现了围墙环绕的宫城,宫城内有多处高等级建筑基址,出土小件青铜器和带有书写符号的陶壶。
    (3)答案:政治、经济、军事和祭祀权力。
    (4)答案:特点:多元一体、兼收并蓄、延绵不断。意义: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为增强中华民族历史自觉、坚图一 彩绘龙纹陶盘
    (山西陶寺都城遗址)
    图二 玉猪龙
    (内蒙古红山文化遗址)
    图三 玉龙
    (安徽凌家滩遗址)

    相关试卷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16课 三国鼎立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16课 三国鼎立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13课 东汉的兴衰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13课 东汉的兴衰测试题,共3页。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同步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人生不是一锤子买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