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题汇总(含答案+解析)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题汇总--实验探究题(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题汇总--实验探究题(含答案+解析),共3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实验探究题
1.探究风的形成
如图做“风的形成”模拟实验。点燃蜡烛前,蚊香的烟向哪个方向飘 ?
点燃蜡烛后,蚊香烟向哪个方向飘?请在图中画出烟的飘动路线 。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点燃蜡烛后,箱内的空气变( )(填冷或热)上升,盒子外的( )(填冷或热)空气通过小洞流入箱子里补充,这样空气就流动起来,形成了( )。
2.做风的形成模拟实验,观察实验中香产生的烟是怎样流动的?根据实验现象,解释
风是怎样形成的?。 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1)实验过程:
(2)实验现象:
(3)实验结论:
3.大自然中的海陆风是怎么形成的?同学们,我们一起研究一下吧!
白天的风是 (填风向),因为海洋白天升温慢,气温 , 陆地升温快,气温 ,夜晚的风是 (填风向),因为陆地晚上气温比海洋晚上气温 。
4.下图是小明的天气记录单,请你从中获取信息,并完成以下问题。
(1)从表中,我们可以知道1月6日的最高气温是 。
(2)根据红旗的飘动情况,当天的风速是 级。小明早上观察到红旗向南方飘动,可以推断,那时吹的是 风。
(3)由云量我们可以判断1月6日是 (填多云/阴天)。
(4)根据雨量等级表,当天的降水属于 (大/中/小)雨。
(5)气象符号 表示 , 表示 。
5.2018年11月1日,晴,9-11℃,红旗微展白云像一朵朵棉花。小明和同学们一起去秋游本次秋游的主要项目是爬长城,同学们带了很多零食,有薯条、雪碧、牛奶、鸡腿、面包等。刚爬完揽胜门的台阶,同学们就气喘吁了。午餐时间,小明拿出鸡腿,细嚼慢咽。冬冬则狼吞虎咽,不小心把西瓜子也吃了进去。丁丁拿出汽水来解渴,结果一不小心把衣服弄湿了,因为打开瓶盖的一瞬间突然有很多泡泡冒出来。在休息的时候,细心的小明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一阵风刮过,树叶都飘到了东南方向,这是为什么呢?
(1)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面的当天的天气日历。
(2)云是由千千万万的 或 组成的,文中的像一朵朵棉花的云是指( )。
A.卷云 B.积云 C.层云
(3)一天中, 时候气温最高,测量气温的工具是 ,测量气温要选在( )。
A.教室内 B.室外阳光下 C.室外阴凉通风处
(4)雪碧里跑出来的气体实际是 。
(5)吃食物,主要靠 (填“门齿”“臼齿”或“犬齿”)磨碎食物。小明吃鸡腿时为什么要细嚼慢咽?
(6)冬冬吃进去的西瓜子,不会被消化吸收,最终会排出体外,你觉得西瓜子依次要经过人体的哪些消化器官呢?请写出来。
(7)爬揽胜门的台阶时,身体的哪些部位参与了?至少写出两种。
6.开学初,小明查询了最近五天的天气预报,记录如下,他想通过学习天气的科学知识来验证天气预报的准确性。
(1)以下是小明要用到的实验器具,请帮他写出它们的名称。
(2)如果把天空当作一个圆,请把记录表中9月23日的天气云量填充到圆里:
(3)雨量最多的那天的雨量等级为 。这天中午12点,小明测量的气温如下图所示,此时的温度应读作: 。
(4)请在下图绘制9月21日至9月25日降水量的柱状图。
7.我们关心天气。
入冬以来,天气时暖时寒,雨水偏多,小明自制雨量器对一周的降水量做了测量和记录。
(1)下列容器中适合做雨量器的是________。
A.不透明B.透明C.透明
(2)要记录一天中的降水量,小明应测量________小时的降水总量。
A.12B.24C.36
(3)下表是小明所作某月一周的降水量记录,请画出一周的降水量变化柱状图。
(4)这个月2日的降水量是5毫米,对照降水量等级表,可确定这天下雨的等级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降水量等级表
A.小雨B.中雨C.大雨
(5)小明从天气预报中知道1月6日是晴天,气温是“-2℃~8℃”,那么当天的最低气温读作: ,当天的最高温度是 。一般来说,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 (填“10时”“12时”或“14时”)。
(6)今年元旦前夕,我市下了一场雪。下雪前,天空中的云最有可能是________。
A.积云B.层云C.卷云
8.下表是小明做的降水量记录表,请你帮助他完成降水量数据整理和分析。
某地区下半年的降水量情况记录表
(1)根据“某地区下半年的降水量情况记录表”,画出降水量变化柱形图。
(2)从降水量变化图看,半年中降水量最大的是 月,降水量是 毫米。半年中降水量最少的是 月,降水量是 毫米。半年的总降水量是 毫米。
9.如图是某智能手机的天气预报屏幕截图:
(1)根据天气符号,今天的天气是 。
(2)图中的信息显示:今天的风向是 ,如果校园中的红旗飘起来,那么红旗应向 风向飘。
(3)图中上面线上的数字代表的是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下面的线上的数字代表的是一天中的最低气温,那明天最高气温是 ,最低温度是 。
(4)根据天气符号,预报中的后天(星期三)的天气是 。(选填:小雨、中雨或大雨)
(5)为了具体的测量出这一天的降水量,小明和小华两位同学分别制作了一个雨量器(如图),你认为这两位同学制作的雨量器收集到的雨水会一样高吗?( )
A.小明的装置收集到的雨水高
B.小华的装置收集到的雨水高
C.两人的装置收集到的雨水一样高
10.冬季汽车窗户玻璃上经常会出现小水珠,这些小水怎样形成的呢?我猜想可能是水蒸气受冷形成的。我想通过实验来验证我的猜想。
右图实验中,相同条件是:
两个相同的 ,
同时放入 数量的温水,
同时盖上 。
实验中的不同条件是: 。
我的发现:五分钟后,我发现 上面有小水珠。
根据以上实验,如果让车窗玻璃上不形成小水珠,用空调吹冷风还是吹热风好?
11.右图是水沸腾实验装置。
(1)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 的规律制成的,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
(2)实验中,当水沸腾后,我们用一块冷玻璃罩在烧杯上方,会发现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3)水烧开后,继续加热2-3分钟,温度会有什么变化?
。
12.探究小组正在做“给水加热”的实验,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吧!
(1)上面的图2,图3是探究小组在试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他们发现水在加热过程中内部产生了大量的 ;你认为图 的水温更高。
(2)水烧开时的温度一般是 ℃,“烧开了”在科学上称为 。这时如果将瓶口套有气球的空锥形瓶放在沸腾的水里,气球会 (选填“鼓起”、“变瘪”或“没有变化”)。
13.下表是运动会上5位选手取得的成绩统计表,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在科学上,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的计算方法是:速度=距离 时间
A.×B.÷C.+D.-
(2)根据表中数据计算4号选手的速度是 米/秒。
14.
(1)鱼的身体分为 、 、 三部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作图并写出各部分的名称:A ;B ;C ;D ;F ;G 。
(2)用滴管吸一些用绿色食用色素调制的水,在鱼的嘴前挤出绿色的水并观察,发现绿色水从 进入 流出。
15.研究水进出鱼身体的情况。
实验材料:水槽、烧杯、水、食用红色素、滴管等。
实验步骤:①把鱼放在一个狭小的水槽里。②在个小烧杯里装上清水,用红色食用色素把清水调成红色液体。③用滴管吸取少量红色液体,并滴到____。
④观察红色液体是从鱼的什么部位流出来的。
(1)把清水调成红色液体的主要目的是____。
A.便于观察实验现象B.美观C.增加实验步骤
(2)在实验步骤③中,应将红色液体滴到____。
A.尾巴后方B.鱼嘴前方C.鱼鳍下方
(3)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红色液体从鱼的____进去,从鱼的____流出来。横线上应依次填入的内容是____。
A.鰓部;嘴B.鰓部;鳍C.嘴;鰓部
(4)实验结论:鱼靠____呼吸。
A.鳍B.嘴C.鳃
(5)拓展:下列动物中,____属于鱼类。
A.河鲀B.海豚C.鲸鱼
16.鸭子的足 A.有锋利的脚趾,末端带钩,适合捕食小动物
鹰的足 B.足和趾细长,适合涉水
鸵鸟的足 C.趾间有蹼,适合划水
鹤的足 D.粗壮有力,适合奔跑
17.体验北极熊是怎样保持体温的。
(1)北极熊是一种 动物。(填“恒温”或“变温”)
(2)观察北极熊的肥瘦。
①我观察到图中的北极熊很 。
②我知道北极熊为什么这么肥或瘦: 。
(3)把一块动物油脂绑在一只手的食指上。将两只手的食指同时浸人一杯冰水中。
①体验到两根食指有什么不同感觉:
②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哺乳动物身体的脂肪的作用是:
(4)我知道当环境变化的时候,哺乳动物的体温会 。
18.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濒临灭绝动物是指一个物种的数量已经非常稀少,面临着极高的灭绝风险。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制定的标准,濒危物种被分为五个等级:极危、濒危、易危、近危和无危。其中,极危等级表示一种物种在野外的存活率极低,可能很快就会灭绝。如果不采取及时的保护措施,这些物种就可能会从地球上永远消失。人类的活动是导致许多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森林砍伐、野生动物走私、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保护濒危物种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任务。我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但其珍稀动物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其中一些已经濒临灭绝。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较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濒危动物种类较多的国家。2021年,原本栖息在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象群踏上北上南归之旅。历时一年多跋涉1300多公里,最终顺利回家,象群所到之处。普通民众专业团队和各地政府给予了关心与照顾,生动的阐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对待濒临灭绝动物,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采取紧急措施,如禁止非法捕杀和限制人类活动,以保护濒危动物的生存环境;建立完善的保护机制,包括设立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救助中心等,进行科学研究,开展保护工作等。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濒临灭绝动物的保护。重视、关注和保护濒危动物不仅是我们对自然界负有的责任,也是我们为了保护地球上人类未来的生存环境而必须采取的行动。
(1)结合材料内容,请你谈一谈你对濒临灭绝动物的认识。(不少于2条)
(2)你觉得怎样保护濒临灭绝动物。(不少于2条)
19.冷与热。
(1)温度计模拟装置所用的烧瓶是用来模拟温度计的 这一结构的,皮筋用来标注 ,将水染成红色是为了 。
(2)把装置放入热水中,液柱会 ﹔放入冷水里,液柱会 。说明了 。
(3)在下图的实验中,铜球加热前 通过铁环,铜球加热后 通过铁环。放入冷水后 通过铁环。(填“能”或者“不能”)这说明 。
(4)如图所示,该温度计的读数读作: ,写作: 。
20.阅读资料。
取一个带孔的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热水瓶里的水温时,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温度计的水银柱会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水银温度计的构造比较特殊,玻璃管内只装有水银,而没有空气。当温度计插入热水中,玻璃管先接触到热水,所以玻璃管先受热膨胀。玻璃管膨胀后,它的容积变大,从而导致温度计水银柱会略有下降。但很快水银受热膨胀,从而出现后来水银柱上升的现象。
(1)温度计是利用水银 的性质来测量水温的。
(2)我们在测量水的温度时, 先受热膨胀,所以温度计里的水银柱会略有下降。但很快 受热膨胀,就会出现水银柱上升的现象。
(3)我们要在液柱不再 或 时(填“上升”“下降”),读温度计指示的温度。
21.怎样测量水的温度?
上面四种测量水的温度的方式中, 是正确的。上面温度计的读数应写作: 。
22.根据下图的探究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 李明每隔1分钟会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温升到100℃,9分钟后停止读数。某次数据没有记录,据右图温度计的读数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2)通过分析、归纳,你认为李明这是研究 的实验。如果继续加热,液体温度不再上升,此时的温度称为液体的 。
(3)如图,李明后来又将一个冷玻璃片盖在烧杯上方,那么他看到的现象是 ,原因是 。
(4)李明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的气泡上升过程不一样,如左图A、B所示,则图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23.图1是液体遇冷后体积变化的探究实验记录表,请仔细阅读,根据实验记录表完成下列问题。
(1)
(2)在观察实验现象时,我们可以看到烧瓶放入冰水后,液柱会( )
A.上升B.下降C.不变
(3)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一般情况下物体遇冷时,体积会( )
A.收缩B.膨胀C.不变
(4)烧瓶里的水染成红色,这样做的目的是 。
24.同学们在探究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时,做了一个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完成下列填空
(1)把气球套在空烧瓶上,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现象。
热水中
在热水中,气球 。在冷水中,气球 。
(2)在玻璃弯管里滴入一滴红墨水,分别放在热水和冷水中,观察现象。
热水中
在热水中,红墨水向 移动。在冷水中,红墨水向 移动。
25.小明在探究“温度计的秘密”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问题:
(1)在这个实验中;烧瓶口上接的玻璃管越 (填 “粗”或“细”),效果越明显。
(2)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烧瓶放入热水中,玻璃管中的红色液柱会 ;放入冷水中,玻璃管中的红色液柱会 。
(3)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得知液体温度计是根据 的性质制成的。
26.下图所示为“喷泉”实验。当把热水倒在烧瓶上后,瓶中冷水会从玻璃管中喷出,形成“喷泉”。
(1)做“喷泉”实验时必须塞紧橡胶塞,最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 。(选填“空气泄漏”“水分蒸发”或“热量散失”)
(2)如图所示的实验,“喷泉”形成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受热后体积膨胀。(选填“瓶中空气”“瓶中冷水”或“烧瓶外壁”)
(3)若想让实验中的“喷泉”喷得更高,可以怎么做?请写出两种方法。
27.请跟图中的同学一起探究纸蛇旋转实验吧。
酒精灯点燃后,纸蛇会 。因为酒精灯的火焰使上方的空气 ,体积膨胀,比同体积的冷空气 ,会 ,从而推动纸蛇转动。
28.炎热的夏季,自行车为什么容易爆胎?请根据原理,自选实验器材,设计实验验证气体是否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目的]: ,探究气体是否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29.将铝棒、铁棒分别接 入下面的实验装置中,然后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出现的现象,尝试作出解释。
(1)实验过程:
①将两根金属棒接入 ,两根金属棒之间 ,电路 。
②用酒精灯给其中一根金属棒 ,观察现象。
(2)实验现象:用酒精灯给其中一根金属棒加热后, ,电路中的小灯泡 。
金属棒 。
(3)实验结论:在一般情况下,金属都有 。
30.风的形成实验
实验现象:罩上大塑料瓶后,蜡烛的火焰 。再点燃蚊香后观察到烟往 飘。
实验结论:空气受热后体积会 ,热空气会 ,周围的冷空气补充过来,空气不停的 形成了 。
31.实验名称:模拟风的形成实验。
(1)点燃蜡烛前,箱内外的温度 ,用点燃的蚊香放在通风口处,这时蚊香冒出的烟向 飘。
(2)将箱内的蜡烛点燃,箱内温度比箱外温度 ,点燃的蚊香放在通风口处,这时蚊香冒出的烟向 飘。
(3)根据实验,试分析风是怎么样形成的。
32.
⑴点燃酒精灯。
⑵把塑料袋口朝下打开,放在酒精灯火焰的上方。
⑶观察塑料袋的变化,做好记录。
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塑料袋会 , 松手后塑料袋会 。
实验结论:空气受热会体积 ,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 ,所以热空气会 。 热气球上升就利用了这个原理。
33.请你设计一个风的形成的模拟实验。(1分+2分+1分+1分共5分)
(1)你需要的实验器材主要有: 。
(2)实验步骤: (用文字简要描述操作步骤)
(3)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
(4)根据模拟实验,推测自然界的风的形成:
34.下面是一份气象站的一天内气温变化记录,请同学们分析表格数据回答问题。
(1)一天中最高气温是 ,最低气温是 ,差距是 。
(2)综合分析数据,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是
35.气象站测得余姚12月7日和12月14日的天气数据记录情况。
12月7日和12月14日气温记录表
12月7日和12月14日气温变化柱状图
(1)将12月7日的气温变化柱状图补充完整。
(2)根据气温变化柱状图将气温记录表补充完整。
(3)分析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4)12月7日的降水量为5毫米和12月14日的降水量为11毫米,共中可能下雪的是( )。
A.12月7日B.12月14日C.两天都没有下雪
36.出发前几天,小奇还查看了接下来几天的天气情况。
下图是天气预报屏幕截图:
(1)根据气预报,1月1日的天气是 。
(2)截图中的信息显示:今天的风向是 ,风向用 (填仪器名称)来测量,如果校园中的红旗飘起来,那么红旗应向 方飘动。
(3)图中有两条曲线,上面曲线上的数字代表的是每天的最高气温,下面曲线上的数字代表的是每天的最低气温,那1月1日最高气温是 ,最低气温是 。
(4)根据天气符号,预报中的明天(周日)的天气是 (填“小雨”“中雨”或“大雨”)。为了具体测出这一天的降水量,小奇准备用1号和2号(如下图)两个底面大小不同
但高度相同的容器做雨量器,并摆在同一个地方,你认为这两个雨量器收集到的雨水会一样高吗?( )
A.1号收集的雨水高
B.2号收集的雨水高
C.两个一样高
(5)图中你还能找到哪些信息?(多选,请在方框内打上“√”)
□霜冻 □气压 □空气质量(PM2.5) □湿度 □紫外线
(6)什么是PM2.5呢?小奇查找了资料发现:
雾霾(wù mái)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的自然现象。霾,是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浑浊的现象,它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
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PM2.5是指直径小于2.微米的颗粒物。城市中这些颗粒物来源主要是汽车尾气,其次是北方供暖所产生的烟尘,第三是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第四是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
①阅读完资料,小奇发现霾的来源主要有 、烟尘、废气和 。
②PM2.5是指直径( )的颗粒物。
A.大于2.5微米 B.等于2.5微米 C.小于2.5微米
③这样的天气里进行户外活动对人体影响最大的器官是( )。
A. B. C.
37.气象规律
气象小组在一次研究活动中记录了某一天不同时间的气温情况,如下图。
(1)根据以上数据,在下图中绘制柱状图。
(2)从以上数据中,我们知道一天中最低气温是 时,最高气温是 时,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是 。这样的气温变化,最有可能发生在 季。
(3)除了气温,降水量也是反应天气状况的重要信息,下列容器中适合做雨量器的是 。
38.学习天气单元后,小明在家做“一个月的小区气温测量”活动。
(1)小明测量小区的气温,应该选择的测量地点是( )。
A.地下车库B.广场树荫下C.广场阳光下
(2)小明测量气温时,正确的做法是每天( )。
A.不固定地点测量B.不固定时间测量C.定时、定点测量
(3)这是小明绘制的该月前两周的气温25气温统计图。
①小明测得该月13日的气温为10℃,请你帮助他把条形统计图画完整 。
②这两周有 天气温高于15℃。
③第一周(1~7号)的平均气温是 。
39.下图是小明所画的一天中气温变化折线图,请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清晨到傍晚温差大约是( )。
A.3℃B.5℃C.13℃
(2)我们在测量气温时应该在( )测量。
A.教室里B.操场大树下C.阳光下
(3)我们在测量一天的气温时,应该( )。
A.在同一地方测,原地读数
B.在同一地方测,回教室读数
C.在不同的地方测,原地读数
(4)根据我们对天气的观察经验,这一天的天气很可能是( )。
A.下雨B.晴C.下雪
40.小凡和同学们一起带上了观察天气的工具(如图)去公园进行天气观察:
(1)观察下图,图中的工具由A和B两部分组成。利用A可以测量 ,B可以测量 。
(2)如图所示的风向为 风。
(3)风越大,则 (选填A或B)部分转动越快
(4)观察下图,这是小凡分别在树荫和阳光下利用气温计测量的结果,树荫下读数为 ℃,阳光下的读数为 ℃。该同学记录当天的气温,应该选择 的读数。(选填“树荫”或“阳光下”)
(5)在晴天,一天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
A.上午10点左右B.中午12点左右C.下午2点左右
41.前段时间,天天下雨,小明想做个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他是第一次做雨量器和测降水量,还需要你的帮助哦!
(1)小明找了下列4种玻璃杯,但不知道是否适合做雨量器。请你来判定(在括号里打“√”或“×”)。
( ) ( ) ( ) ( )
(2)在制作雨量器前,他画了下面二张设计图。
①你认为他应该按照哪张设计图进行制作?( )。
②说明理由: 。
(3)小明是在星期三中午12时把雨量器放到了室外空旷处,当天下午和晚上都下了小雨。
①他应该在什么时候去观测记录降水量?( )。
A.星期三晚上12时 B.星期四中午12时 C.星期五中午12时
②我们在记录降水量时一般用什么作单位?( )。
A.毫米 B.毫升 C.立方毫米
(4)明想用大小不同的杯子做雨量器,看看测量的结果是否一致。他找了一个底部有点弧形的大玻璃杯(如图),并在离杯底一段距离的位置贴上刻度纸。
①小明贴刻度纸的方法对吗?( )。
A.对 B.错
②在用这个雨量器测量降水量时要注意什么?
(5)如图,这是气象站里的雨量器。它的外表是一个圆柱形的金属筒,筒口离地面70厘米,分上下两节,上面一节是一个漏斗,下面一节是一个圆筒,圆筒里放着一个储水的瓶子,漏斗正好插在这个瓶子里。雨量器还配有一个特制的量杯,把收集的水倒入量杯,就可以测出降水量。
①请问漏斗形的设计有什么好处?( )。
A.能起过滤作用
B.里面的水不会倒流出来
C.既可防止水溅出又能减少水的蒸发量
②这种雨量器设计成70厘米的高度主要是为了( )。
A.多装一些雨水 B.防止地面的雨水溅进去 C.方便气象员观测
42.下表是小丽所作某月的降水量记录,请你帮助他完成降水量的数据整理和分析。
某月的降水量记录(单位:毫米) 记录人:王小丽
我的数据整理和分析 :
(1)本月中,下雨天共( )天,其中小雨( )天,中雨( )天,大雨( )天,暴雨( )天,大暴雨和特大暴雨( )天。
(2)本月中,每周的降水量统计如下:
(3)统计气温。下表是某小组记录的两周的气温统计表,结合数据回答问题(日期单位:月、日,气温单位℃)
本地区这两周的最高气温是 ,出现在 ;最低气温是 ,出现在 ;平均气温是 ,
43.四年级一班探究小组的同学记录了三个城市的天气情况。请根据上面表格天气信息填空。最高气温最高的城市是,没有降水的城市是;哈尔滨的最高气温是,最低气温是,天气状况是,这一天在哈尔滨适合穿的衣服是(棉衣、衬衫)
44.某科学兴趣小组收集了连续15天的降水情况,并把观测结果用柱状图形式呈现出来
(1)这15天中共出现降水天气 天。
(2)下面的表格是降水量的等级
参照降水量等级表,15天内达到中雨的共有 天。
(3)就在这15天中,该兴趣小组去学校附近的农村进行了连续三天的野外考察,他们说那几天没有下雨,特别适合野外考察。我推测他们有可能去的时间段是 。
(4)考试的时候朝窗外进行短时间观察,我判断现在的天气是 。
A.晴天 B.多云 C.阴天 D.雨天 E.雪天
(5)今天天上的云大多数应该是 。
A.层云 B.积云 C.卷云
45.实验二
实验目的:探究加快空气流动速度是否可以加快水蒸发。
实验材料:两块相同的布、水、小风扇。
实验步骤:
①把两块布放入水中,取出后拧干,两块布的湿度基本一致。
②将两块布竖直展开,其中一块布放在小风扇下吹,观察哪块布先变干
(1)实验现象:
(2)实验结论:
46.我的猜想:增加空气流动可以加快蒸发。
实验材料:两块同样大小的玻璃片,水槽中放入冷水,小电风扇
实验方法:
把两块玻璃片同时放进冷水中,同时取出来放在桌面上, 。
用小电风扇给其中的一块 ,另一块放在桌面不动。
几分钟后发现 的那块玻璃片先变干了。
实验结论:增加空气流动可以( )蒸发速度。
以上是利用 实验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在实验过程中,相同条件是玻璃片大小(体),都放入冷水中:不同条件只有一个就是( )。
47.观察图并回答问题。
(1)图中测量水温时甲、乙所示两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方法是 。
(2)观察图丙,在A B区间,水是 状态。
(3)在CD区间,水是 状态。
(4)在DE区间,水发生了 现象,此时水的温度是 ℃
48.张伟做“探究水沸腾时水温变化和出现的现象”的实验。
(1)在实验中张伟发现,水在 ℃出现沸腾。水沸腾以后继续加热,温度 。
(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计的液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并接触容器底部
B.读温度计的示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
C.实验结束后,要迅速用手把烧杯等器材移开
(3)请帮张伟完成活动记录。
49.实验探究。
图甲是“研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装置图。
(1)实验过程中,依据观察到水的内部产生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的现象,判定水开始 。
(2)图乙是实验第5分钟时温度计的度数,将其读数记录到表中。
(3)通过实验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水沸腾以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填“逐渐升高”“保持不变”或“逐渐降低”);停止加热后,烧杯中水面的位置下降,说明水沸腾时体积 ,(填“变大”或“变小”),水沸腾后停止加热,体积 (填“变大”或“变小”)。
50.给常温水持续加热,水会发生什么现象?
(1)你的猜想是:①
②
(2)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给烧杯加入30毫升的水
B.点燃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
C.安装好铁架台、陶土网.烧杯﹑温度计
D.做好小组分工
E.观察﹑记录水的温度和发生的现象
(3)将记录的数据画成折线图。
(4)得出的结论是?
51.在探究“小水珠是怎样形成的”实验中,有下列实验器材可供选择。
①两杯常温的自来水②两杯不冒热气的温水③两杯冒着热气的热水
④两块相同的玻璃片⑤两块相同的铝片⑥酒精灯、火柴、小废物桶⑦试管夹或坩埚钳
(1)在①、②和⑧之间,你的选择是( ),原因是( )。
(2)在④和⑤之间,你选择的是( ), 原因是( )。
(3)在这个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中,不同的条件是:( )。
(4)小水珠形成的原因是( )。
(5)生活中类似的现象还有( )。
52.水结冰实验
实验材料:烧杯、冰块、盐、温度计、试管、水、铁架台
(1)实验方法:小花先在试管里加约3毫升水,用温度计测水温,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试管的水中,但不能触碰试管的 和 ,然后准备一个烧杯,将碎冰倒入烧杯里,再撒较多食盐,最后将试管插入碎冰中,每隔1分钟观察并记录试管内的水温和水的状态变化。
(2)小花读数时眼睛的位置如图,正确的是( )。
A.B.C.
(3)实验现象:我们发现水温不断下降,当水温在 ℃时,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试管里的水全部结冰后冰柱的高度比没结冰时水的高度 (填“高”或“低”):说明水结冰后体积变 (填“大”或“小”)了。我们在碎冰中撒较多的食盐,是为了 (填“升高”或“降低”)温度。
(4)实验结论:液态的水在 (填“遇冷”或“受热”)时可能会结冰。
53.如图所示。
(1)怎么判断乘电梯的人是否在运动?
(2)在行驶的汽车里,乘客运动了吗?为什么你会这样认为?
54.自行车,你一定很熟悉吧。让我们一起走进自行车,看看自行车上的科学吧!
(1)车上有许多地方的表面做得很粗糙,比如轮胎表面、刹车片,其实是为了 摩擦力。汽车刹车系统刹车踏板部分相当于自行车的手刹部分,属于 部分。
(2)骑在自行车上行进的你,相对于地面来说是 的,相对于自行车座位来说 的,相对于自行车来说路旁的树是 的。(填“运动”或“静止”)
55.小明、小刚和小强在自己学校的操场上跑了15秒,结果如表。
(1)根据上表信息判断,跑得最快的是 跑得最慢的是 ;小明的跑步速度是 米/秒。
(2)根据上表信息,你判断他们跑步快慢的方法是:运动相同的 ,跑的距离越长,说明跑得越 。
(3)小林并排站在小刚右侧进行100米赛跑,两人同时向一个方向起跑,小刚比小林先到终点,他们两个中跑得更快的是 。比较他们跑步快慢的方法是:运动相同的 ,比较运动的 ,时间越短,运动得越 。
56.实验小学的同学们用秒表测量了两块小木块运动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如下记录表。
(1)同一木块要测3次,主要原因是( )。
A.让学生熟练使用秒表
B.让大家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
C.重复实验可以让实验结果更准确。
(2)1号木块的平均数据是( )。
A.4B.5C.6
(3)2号木块的平均数据是( )。
A.4B.5C.6
(4)比较数据,可以发现( )。
A.1号木块快B.2号木块快C.两块木块一样快
57.综合运用。
下表是校运动会上5位选手的成绩统计表,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问题,并把表格补充完整。
(1)速度的计算方法是:速度= ÷ 。
(2)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4号选手的速度并填入表中。
(3)他们中跑得最慢的是 号选手(填选手编号),理由是相同时间内物体移动的 最短。
(4)即使不看速度,也能快速判断出1号选手和2号选手的速度,理由是距离相同,所用时间 (填“多”或者“少”)的选手跑得 。(填“快”或者“慢”)
58.在体育课上,同学们做“追及跑”游戏。A同学和B同学一前一后站在跑道上(相距15米),听口令起跑和停止,其余同学测量和记录。
下表记录的是A同学和B学在起跑后相同时间的运动距离,根据表格回答问题。
(1)你认为A、B两位同学在30秒内谁的速度快? ( ) (填A还是B)
(2)你认为B同学能否追上A同学?( )
A.可以B.不可以
59.仔细观察下面的列车时刻表,回答问题
(1)以上列车的相同点是 。
(2)其中速度最快的列车是 ,因为 。
(3)以上列车的速度由慢到快的顺序是:
(4)请将车次中的字母所代表的含义写出来。
60.我是小小车辆设计师
校门口的马路上安装了减速带,小科观察到来往的汽车经过减速带都会刹车减速,减少了交通要道口事故的发生,让小朋友们来往更安全。
(1)交通要道口需要安装减速带是为了( )。
A.使马路更美观
B.使快速运动的汽车减速
C.阻碍汽车通行
(2)驾驶员紧急刹车时,滚动的车轮变成滑动状态,这时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 )。
A.变小B.不变C.变大
(3)小科想设计制作一辆小车,需要遵循( )的基本步骤。
①制订方案 ②实施方案 ③评估与改进 ④明确问题
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C.④①②③
(4)如图所示,在测试小车时,发现小车行驶距离较短,合理的解决方案是( )。
A.加强橡皮筋的弹力B.加大小车的重量C.缩小螺旋桨
(5)如图所示,小科用解..的小车研究减速带的作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每次小车从起点到塑料块的距离都相同
B.每次橡皮筋缠绕的圈数都不同
C.有减速带后,塑料块被撞击滑行的距离近
(6)在测量小车的行驶时间时,小科的秒表按得慢了一些,这时应该( )。
A.如实记录B.重新测量C.推测数据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小车的评估,不需要标准
B.设计和制作小车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方案
C.小车不能实现相应的功能,表示小车是失败的作品,毫无价值
61.运动和力的研究
运动的小车具有能量吗? 让我们设计一个小车撞击实验进行研究。
(1)如下图所示,从三个不同坡度的斜面的相同高度处释放小车,随后小车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这个实验是 实验。
(2) 在小车撞击实验中,哪些条件需保持相同?请在括号中画“✔”。
①被撞击木块的大小( ) ②小车的质量、大小( )
③坡度的大小( ) ④斜面的光滑程度( )
⑤小车释放要在同一位置( )
(3) 斜坡上的小车向下行驶时,驱动小车运动的力来自( ) 。
A.小车的重力B.车轮的弹力C.木板的摩擦力
(4)从实验分析可知,坡度大时,木块被撞击后滑行的距离远,其原因是( )。
A.坡度大时,小车滑下的速度快,撞击力强
B.坡度大时,小车滑下的速度慢,撞击力弱
C.坡度小时,小车滑下的速度慢,撞击力强
(5)小组在整理数据时发现有一个数据存在异常,对于这个数据,应该采用的处理方法是( ) 。
A.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修改
B.参照其他组的数据进行修改
C.重新做一次实验
(6) 小车运动一段距离后会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受到( )的作用。
A.重力B.弹力C.摩擦力
62.小明为了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图中的三个装置。
(1)小明研究的是摩擦力大小和 ( )关系。
A.接触面B.弹簧测力计量程
C.物体重量D.运动方式
(2)小明选择了1号实验桌,想减小摩擦力,则可 ( )。
A.在实验桌上垫上砂纸B.加上更多砝码
C.给小木块装上轮子D.换成小量程的弹簧测力计
(3)上面三幅图按摩擦力的大小排序为 ( )。
A.1>2>3B.1>3>2C.3>2>1D.2>3>1
(4)1号实验,弹簧测力计测得的拉力大小如右图,读数是 .
(5)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测量的力不能超过刻度的最大值
B.只能测竖直方向的力
C.使用前指针需要在零刻度线上
D.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平齐
(6)关于自行车,下列做法是为了增大摩擦力的是 ( )。
A.轮轴与链条之间涂上润滑油B.自行车使用滚动轴承
C.抛光轴承D.自行车轮胎上有很深的花纹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向上;路线:从箱外经右侧小孔到箱内再从上侧小孔流出;热;冷;风
2.【答案】(1)①点燃实验箱外的香,但不点燃箱内的蜡烛,观察香烟是怎样流动的。 ②同时点燃香和箱内的蜡烛,观察香烟是怎样流动的。
(2)点燃实验箱外的香,但不点燃箱内的蜡烛,香的烟是直升的。同时点燃香和箱内的蜡烛,香的烟会沿着玻璃管道流动。
(3)点燃试验箱内的蜡烛后,蜡烛附近的空气被加热后会上升,实验箱外的冷空气流进来补充热空气上升留下的空间,这样不断循环,空气在水平方向流动起来,就形成了风。
3.【答案】东;低;高;西;低
4.【答案】(1)21℃
(2)三;北
(3)多云
(4)中
(5)晴;雷电
5.【答案】(1)9-11;微;西北;图略(云量在四分之一以下)
(2)小水滴;小冰晶;B
(3)午后2时;温度计;C
(4)二氧化碳
(5)臼齿;充分咀嚼,使食物颗粒更小更细,有利于消化吸收
(6)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
(7)腿,脚
6.【答案】(1)雨量器;风向标;温度计
(2)
(3)大雨;25摄氏度
(4)
7.【答案】(1)C
(2)B
(3)略
(4)A
(5)零下二摄氏度;8℃;14时
(6)B
8.【答案】(1)略
(2)七;80;十二;20;260
9.【答案】(1)多云
(2)东风;西
(3)18℃;11℃
(4)中雨
(5)B
10.【答案】烧杯或玻璃片;相同;玻璃片;一个是冷的 一个是热的;冷玻璃片;吹热风
11.【答案】(1)液体的热胀冷缩;94;100
(2)玻璃罩的内壁上有一层小水珠;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
(3)温度保持不变
12.【答案】(1)气泡;3
(2)100;沸腾;鼓起
13.【答案】(1)B
(2)5
14.【答案】(1)头;躯干;尾;背鳍;胸鳍;腹鳍;躯干;臀鳍;尾鳍
(2)鱼的嘴;从鳃
15.【答案】(1)A
(2)B
(3)C
(4)C
(5)A
16.【答案】C;A;D;B
17.【答案】(1)恒温
(2)肥;北极熊很肥,具有厚厚的脂肪,这样可以抵御寒冷
(3)①包裹油脂的手指不会感觉到寒冷(2)哺乳动物身体的脂肪具有保温作用
(4)保持相对稳定
18.【答案】(1)濒临灭绝动物是指一个物种的数量已经非常稀少,面临着极高的灭绝风险。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主要有三条:(1)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已成为世界各国保护自然生态和野生动植物免于灭绝并得以繁衍的主要手段我国的神农架、卧龙等自然保护区,对金丝猴、熊猫等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和繁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建立珍稀动物养殖场.由于栖息繁殖条件遭到破坏有些野生动物的自然种群.将来势必会灭绝.为此,从现在起就必须着手建立某些珍稀动物的养殖场进行保护和繁殖或划定区域实行天然放养.如泰国对鲜鱼的养殖(3)建立全球性的基因库.如为了保护作物的栽培种及其会灭绝的野生亲缘种建立全球性的基因库网现在大多数基因库贮藏着谷类、薯类和豆类等主要农作物的种子
19.【答案】(1)玻璃泡;刻度;方便观察
(2)上升;下降;热胀冷缩
(3)能;不能;能;铜球具有热胀冷缩性质
(4)十二摄氏度;12℃
20.【答案】(1)热胀冷缩
(2)玻璃管;水银
(3)上升;下降
21.【答案】D;38℃
22.【答案】(1)96 ℃
(2)水的沸腾;沸点
(3)玻璃片上附着许多小水珠;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发生凝结现象
(4)B;A
23.【答案】(1)下降;变小
(2)B
(3)A
(4)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24.【答案】(1)鼓起来;瘪下去
(2)瓶外;瓶里
25.【答案】(1)细
(2)上升;下降
(3)液体热胀冷缩
26.【答案】(1)空气泄露
(2)瓶中空气
(3)可以使玻璃管更细、热水更热等。
27.【答案】转动;变热;轻;上升
28.【答案】利用气球探究气体是否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水槽两个、气球、热水、冷水平底烧瓶。;1.将气球套在平底烧瓶瓶口上,密封好。2.先将装置放入装有热水的水槽中,观察气球的变化3.再将装置放入装有冷水的水槽中,观察气球的变化;放入热水中后,气球会膨胀变大;放入冷水中后,气球会收缩变小;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9.【答案】(1)简单电路中;留很小缝隙;不通;加热
(2)电路接通;亮起来了;受热膨胀后能接通电路
(3)热胀冷缩的性质
30.【答案】倾斜;瓶内;膨胀;上升;流动;风
31.【答案】(1)相等;上
(2)高;箱外
(3)空气有冷热温差。
32.【答案】变鼓;上升;变大;轻;上升
33.【答案】(1)大塑料瓶、小塑料瓶、蜡烛、剪刀、油性笔、橡皮泥、蚊香片、火柴、镊子
(2)1、取一个大塑料瓶横放在桌面,用刀把它的底部去掉,并利用剪刀把瓶底修理平整。
2、取一个小塑料瓶,把它的瓶口与大塑料瓶中间外壁相接触,用油性笔在 大塑料瓶身上按小塑料瓶瓶口的大小做个记号。
3、用剪刀沿油性笔的记号在大塑料瓶中间外壁开一个小洞,洞的大小比小塑料瓶口略大一点。
4、把小塑料瓶瓶口卡进大塑料瓶外壁的洞里,周围用橡皮泥封紧。这样一个空气流动装置就做好了。
5、选择一支与大塑料瓶中间洞口高度差不多的蜡烛,点燃蜡烛放在平整的 桌面,观察蜡烛的火焰没有飘动,说明现在没有风。
6、把刚才做好的空气流动装置罩在燃烧的蜡烛上,火焰对着小塑料瓶口。这 时发现蜡烛的火焰向另外一个方向飘动,说明现在形成了风。
(3)蜡烛的火焰没有飘动,说明没有风产生;蜡烛的火焰在飘动,说明有风产生。
(4)部分区域温度升高,热空气上升,其他区域内的冷空气会填补这部分区域,形成了空气的流动,从而形成了风。
34.【答案】(1)22℃;8℃;14℃
(2)从早上到中午气温先升高,中午到下午,气温再下降。
35.【答案】(1)
(2)-2℃|2℃|8℃
(3)在一天之中,气温先升高后下降,最高温度出现在14时
(4)A
36.【答案】(1)多云
(2)东风;风向标;南
(3)9℃;1℃
(4)小雨;C
(5)空气质量(PM2.5);湿度
(6)汽车尾气;扬尘;C;B
37.【答案】(1)略
(2)6;14;先升高后降低;夏
(3)D
38.【答案】(1)B
(2)C
(3)略;3;13℃
39.【答案】(1)C
(2)B
(3)A
(4)B
40.【答案】(1)风向;风速
(2)东
(3)B
(4)8.0;11.0;阳光下
(5)C
41.【答案】(1)错误|正确|错误|错误
(2)图二;雨量器应该是透明直筒的
(3)B|A
(4)A|在测量之前,要加少量水至0刻度线
(5)C|B
42.【答案】(1)9;4;3;2;0;0
(2)
(3)30℃;6月13日;15℃;6月16日和6月18日;22.25℃
43.【答案】烟台|北京|1℃|-11℃|雪|棉衣
44.【答案】(1)6
(2)3
(3)8日-10日
(4)略
(5)略
45.【答案】(1)放在小风扇下吹的湿巾干得更快
(2)通风可以加快水蒸发速度
46.【答案】蒸发速度是相同的;吹风;吹风;加快;对比;是否吹风
47.【答案】(1)乙
(2)固体
(3)液体
(4)沸腾;100
48.【答案】(1)100;不变
(2)B
(3)100℃;翻滚,冒出气泡;翻滚,有大量气泡产生;水雾上腾
49.【答案】(1)沸腾
(2)98
(3)100;保持不变;变小;变小
50.【答案】(1)水的温度会不断上升;水会烧干
(2)A;B;C;D;E
(3)根据记录数据作图
(4)给常温水持续加热,水的温度不断上升,100度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不再上升。
51.【答案】(1)③;水的温度高,水蒸发快,实验效果明显。
(2)④;透明的玻璃片更容易观察。
(3)玻璃片是否加热。
(4)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
(5)草叶上的露珠。
52.【答案】(1)底部;管壁
(2)A
(3)0;高;大;降低
(4)遇冷
53.【答案】(1)选定一个参照物,根据参照物进行判断
(2)没有,和司机的距离没有变
54.【答案】(1)增大;制动
(2)运动;静止;运动
55.【答案】(1)小刚;小明;6
(2)时间;快
(3)小刚;距离;时间;快
56.【答案】(1)C
(2)B
(3)C
(4)A
57.【答案】(1)距离;时间
(2)5
(3)4;距离
(4)少;快
58.【答案】(1)B
(2)A
59.【答案】(1)路程
(2)G25;同样的路程用时最短
(3)K401<T231<D939<G25
(4)K:快速旅客列车
T:特别快速旅客列车
D:动车组
G:高速动车组
60.【答案】(1)B
(2)C
(3)C
(4)A
(5)B
(6)B
(7)B
61.【答案】(1)对比
(2)①②④⑤
(3)A
(4)A
(5)C
(6)C
62.【答案】(1)C
(2)C
(3)B
(4)2.6N
(5)B
(6)D时间
气温
降水量
风速
云量
2020年1月6日
14℃-21℃
18mm
时间
气温
风速
风向
云量
2018年11月1日
℃
风
风
(用符号来表示)
9月21日
9月22日
9月23日
9月24日
9月25日
温度:17—28(℃)
云量:晴
风:东风
降水量:无
温度:17-25(℃)
云量:阴
风:东南风
降水量:15毫米
温度:11—22(℃)
云量:阴
风:南风
降水量:4毫米
温度:19-26(℃)
云量:多云
风:东南风
降水量:26毫米
温度:18—27(℃)
云量:阴
风:东风
降水量:13毫米
日期
2
3
4
5
6
7
8
降水量(毫米)
5
14
10
0
0
0
12
等级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大暴雨
特大暴雨
24小时的降水量(毫米)
0.1-9.9
10.0-24.9
25.0-49.9
50.0- 99.9
100.0-249.9
≥250.0
月份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降水量(毫米)
80
50
40
30
40
20
参赛选手编号
距离(米)
所用时间(秒)
速度(米/秒)
1号
100
15.2
6.58
2号
100
15.7
6.37
3号
200
32.2
6.21
4号
400
80
5号
800
149
5.37
时间(分钟)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8
100
100
100
100
100
[实验名称]液体遇冷后体积的变化的探究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一般物体遇冷时体积会收缩
[实验器材]烧瓶、烧杯、针筒、软塞、水
[实验步骤]
步骤一:准备一个中间插有空心管的软塞和配套的烧瓶。
步骤二:往烧瓶里加入红墨水,将水染成红色,用软塞塞紧瓶口,记下空心管里水面的位置。
步骤三:把烧瓶放入冰水中,观察空心管里水面的位置。
[实验现象]烧瓶放入冰水后,液柱____。
[实验结论]一般情况下物体遇冷时,体积会____。
实验名称]液体遇冷后体积的变化的探究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一般物体遇冷时体积会收缩
[实验器材]烧瓶、烧杯、针筒、软塞、水
[实验步骤]
步骤一:准备一个中间插有空心管的软塞和配套的烧瓶。
步骤二:往烧瓶里加入红墨水,将水染成红色,用软塞塞紧瓶口,记下空心管里水面的位置。
步骤三:把烧瓶放入冰水中,观察空心管里水面的位置。
[实验现象]烧瓶放入冰水后,液柱 。
[实验结论]一般情况下物体遇冷时,体积会 。
测量时间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测得温度
8℃
10℃
16℃
22℃
20℃
14℃
12℃
时间
7日
14日
6时
8时
1℃
3℃
10时
3℃
5℃
12时
5℃
7℃
14时
6℃
9℃
16时
4℃
时间
6时
8时
0时
12时
14时
16时
气温
26℃
28℃
30℃
32℃
35℃
30℃
日 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降水量
0
0
0
5
14
5
0
0
0
0
15
0
0
0
12
日 期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降水量
26
40
0
0
0
0
5
0
5
0
0
0
0
0
0
周 次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合计
降水量(毫米)
日期
6.9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气温
19~28
18~27
18~28
18~29
19~30
18~28
18~27
日期
6.16
6.17
6.18
6.19
6.20
6.21
6.22
气温
15~26
16~27
15~24
17~25
17~25
18~27
19~27
北京
哈尔滨
烟台
晴
雪
小雨
-4℃~4℃
-11℃~1℃
2℃~8℃
等级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大暴雨
特大暴雨
24小时的降水量(毫米)
0.1-9.9
10.0-24.9
25.0-49.9
50.0-99.9
100.0-249.9
≥250.0
水沸腾时的温度
水沸腾时水中的现象
水沸腾时水面的现象
水沸腾时水面上方现象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22
28
45
62
87
99
100
100
木块
不同木块运动的时间(秒)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数据
1号
5
5
5
2号
5
6
7
参赛选手编号
距离(米)
所用时间(秒)
速度(米/秒)
1号
100
15.2
6.58
2号
100
15.7
6.37
3号
200
35.2
6.21
4号
400
80
5号
800
149
5.37
时间(秒)
5
10
20
30
A同学
25米
50米
100米
150米
B同学
30米
60米
120米
180米
车次
出发站
到达站
出发时间
到达时间
历时
T231
北京西
石家庄
18:50
21:37
02:47当日到达
G25
北京西
石家庄
18:55
20:02
01:07当日到达
K401
北京西
石家庄
19:04
23:02
04:16当日到达
D939
北京西
石家庄
19:35
21:23
01:48当日到达
周 次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合计
降水量(毫米)
24
15
78
10
127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题汇总--实验探究题(含答案 解析),共1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题汇总--选择题(含答案 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题汇总--实验探究题(含答案 解析),共7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