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5年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山东版)专题训练
备战2025年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山东版)回扣教材预测练训练3世界史综合预测练(Word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山东版)回扣教材预测练训练3世界史综合预测练(Word版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4安徽名校联考)据考古发掘,《汉谟拉比法典》抄本的出土地点,从北方的亚述城市阿淑尔、尼尼微,到南部巴比伦尼亚的西帕尔、拉尔撒、巴比伦,甚至埃兰的苏萨,都有法典抄本出土。这反映出《汉谟拉比法典》( )
A.推动古巴比伦王国扩张
B.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法典
C.影响后世两河流域国家
D.是亚述帝国的法律标准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抄本出土地点广泛,说明这一法典在两河流域广泛传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世两河流域国家,故选C项;《汉谟拉比法典》与古巴比伦王国的扩张无直接关系,排除A项;出土地点的广泛不能证明它是世界最早的法典,排除B项;从材料信息看,《汉谟拉比法典》对亚述帝国有影响,但是,不一定是“法律标准”,排除D项。
2.(2024广东湛江一模)11—12世纪,在地广人稀的西欧庄园中,封建领主为了吸引佃户,会采取降低租金的方法,甚至会让一些农奴上升为自由农。而到了13世纪,地租越来越高,有的自由农为了获得一块耕地,甚至降身为农奴。这一变化表明,当时西欧( )
A.人地矛盾逐渐凸显
B.世俗王权得到加强
C.庄园农业生产衰退
D.瘟疫造成人口锐减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随着西欧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逐渐增加,人地矛盾逐渐凸显,封建领主对土地租佃有了更大的主动权,故选A项;地租的提高有利于提升封建领主的实力,不利于世俗王权的加强,排除B项;农民为获得耕地而降低身份,表明庄园农业的继续发展,排除C项;材料中的变化是人口数量增长导致的,而不是人口锐减引起的,排除D项。
3.有学者指出,日本“武士与下属建立主从契约关系。主君对下属施以‘恩惠’,即认同下属拥有土地等权利,同时给予其新的权利,并对下属加以保护。另一方面,下属则对主君尽忠‘奉公’——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军事上。”这种“契约关系”( )
A.带有互惠互利的色彩
B.双方处于一种平等状态
C.强化了中央集权体制
D.使不同阶层间关系和谐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这种“契约关系”是双向的权利和义务,带有互惠互利的色彩,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主从契约关系,不是平等关系,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武士通过契约关系形成利益集团,从而破坏了中央集权,日本逐渐进入幕府时代,排除C项;这种不平等的关系是建立在高级武士对下级武士剥削和压迫之上的,无法和谐,排除D项。
4.(2024广东深圳一模)有学者认为,《神曲》洗净人性而成圣的模式,是把人性当作盆栽;但在《堂吉诃德》《哈姆雷特》中,凡人甚至反英雄的形象比较普遍,人性被看作是自然树木。这反映了( )
A.不同区域的文化特色
B.人文主义思想深入发展
C.文学题材的不断丰富
D.文艺复兴逐渐走向衰落
答案B
解析人性从“盆栽”转变为“自然树木”,形象由“成圣”到“凡人”,体现了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人文主义思想也不断发展,故选B项;材料仅罗列了意大利、西班牙、英国的文学作品,不能证明不同区域的文化特色,排除A项;三部作品不足以说明文学题材的不断丰富,排除C项;文艺复兴盛行于14—17世纪,此时未逐渐走向衰落,排除D项。
5.(2024甘肃兰州一模)西班牙以“马尼拉大帆船”开拓的太平洋贸易,沟通了亚洲与美洲的自由贸易,但从1593年开始,西班牙对与中国的贸易做出种种规定,从航行次数、载重量、价值额等方面对大帆船贸易进行限制。对这一变化合理的解释是( )
A.殖民地不服从宗主国管理
B.白银流入中国损害其利益
C.贸易量过大超出管控能力
D.造船技术限制了贸易发展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西班牙对大帆船贸易进行限制,是因为大帆船贸易使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损害了西班牙殖民者的利益,故选B项;西班牙的目的是加强对华贸易的管理,不是加强对殖民地的管控,无法得出A项结论,排除;大帆船贸易量过大,不是限制对华贸易的原因,排除C项;西班牙的造船技术先进,没有限制其贸易的发展,排除D项。
6.(2024安徽蚌埠三模)下面是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的种族差序表。
据上表可知,这一“种族差序”( )
A.反映美洲地区人种结构多元化趋向
B.实现了西班牙对拉美的完全控制
C.旨在维护考迪罗体制和大地产制度
D.是引发巴西独立运动的主要原因
答案A
解析美洲地区有西班牙人、美洲出生的西班牙人、西班牙人与印第安人的后裔、黑人与其他种族的后裔,反映了美洲地区人种结构的多元化趋向,故选A项;巴西属于葡萄牙的殖民地,西班牙并未完全控制拉丁美洲,排除B、D两项;考迪罗体制是在拉丁美洲独立后形成的,排除C项。
7.(2024江苏苏州二模)1726年5月,遭受专制迫害的伏尔泰逃到英国后,他的第一印象是“那天空,晴朗无云,就像法国南部最明媚的日子”,在他看来英国人生活自由而富足,艺术被尊崇、被奖励。于是,他由衷地发问:椰子能够在印度结果,为什么不能在罗马成熟?据此可知,伏尔泰( )
A.倡导劳动是衡量价值的尺度
B.主张自由生产和自由竞争
C.推崇英国的法律和政治制度
D.强调主权在民和人文精神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初期,英国已经确立起君主立宪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这些制度与伏尔泰的思想相符,因此伏尔泰发出感叹,故选C项;A项是亚当·斯密的观点,排除;B项观点是自由资本主义,倡导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排除;卢梭提出主权在民的观点,排除D项。
8.(2024广东茂名二模)巴黎的工厂、制造业、高炉在大革命前夕大量增长,使政府充满若干臆想的恐惧,1782年法国御前会议作出判决:国王禁止今后在城市方圆15里之内建造这类工厂。这说明( )
A.法国政府有强烈的环保意识
B.巴黎已成为法国工业发展的中心
C.革命力量严重威胁国家安全
D.法国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答案D
解析据所学可知,大革命前的法国是封建专制国家。巴黎工业化的发展使政府充满恐惧,实质是害怕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因此,1782年法国御前会议作出判决,禁止在城市方圆15里之内建造工厂。这不利于法国工业化发展,说明法国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故选D项。
9.(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一模)拉丁美洲植物学家卡尔达斯(1768—1816)曾说,他所有研究都是为自己国家的研究和发展“提出一个美洲模式”,他坚信拉丁美洲摆脱欧洲的政治枷锁的同时,还需要去除对欧洲的科学依附。这一言论折射出当时拉丁美洲( )
A.实现了科学思想领域的大联合
B.文化的混合性特点
C.科学启蒙与政治独立的一致性
D.民主革命任务艰巨
答案C
解析据材料“摆脱欧洲的政治枷锁”可知,拉丁美洲要实现政治独立,据“去除对欧洲的科学依附”可知,拉丁美洲要实现科学独立与启蒙,故选C项;卡尔达斯未提及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在科学思想领域的联合,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科学研究领域的新模式,未涉及文化的混合性特点,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革命任务,排除D项。
10.(2024天津一模)明治时代,日本在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大力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同时,广为延聘外国各行各业专家;随着本国人才的培育成长,逐步减少以致停止了这种人才引进。派遣留学生出国,也很注意实用实惠,摈弃了盲目性。这些举措旨在促进日本( )
A.“殖产兴业”
B.加强中央集权
C.“文明开化”
D.成为军事强国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为了发展近代资本主义,聘请外国人才和派遣留学生,并大力引进外国先进技术,这些都促进了日本的“殖产兴业”,A项正确;加强中央集权是政治方面的措施,排除B项;“文明开化”是社会生活方面的措施,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方面的举措,并未涉及军事方面,排除D项。
11.(2024山东济宁一模)据统计,英国工业产品出口总额从19世纪30年代到19世纪80年代增加了约5倍,但包括棉织品在内的纤维制品所占比例则从72%减少到44%。纤维制品的主要出口地方面,19世纪20年代欧洲地区占5成以上,但到19世纪中叶欧洲所占比例锐减。这一现象可以用来实证( )
A.欧洲国家发展的不均衡
B.欧洲国家出现衰退
C.世界经济中心发生转移
D.世界市场不断拓展
答案D
解析纤维制品的出口地上,欧洲所占的比例锐减,意味着其他地区份额上升,说明世界市场不断拓展,故选D项;仅凭材料不能得知整体上欧洲各个国家发展是否均衡,排除A项;此时期欧洲国家整体发展,世界经济中心仍旧在欧洲,排除B、C两项。
12.(2024山东菏泽一模)下面是1882年的美国政治漫画,名为“埃及水域的章鱼”。这幅漫画旨在说明( )
A.推行门户开放政策的必要性
B.美英争夺埃及的矛盾
C.殖民地已经被西方瓜分完毕
D.英国帝国主义的本质
答案D
解析漫画中“英国”章鱼的触手伸到“埃及”“印度”“加拿大”等地区,体现了英国的殖民扩张范围广泛,说明英国帝国主义的本质,故选D项;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针对中国提出来的,排除A项;漫画旨在说明英帝国主义的本质,未涉及美英争夺埃及的矛盾,排除B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殖民地被西方瓜分完毕,排除C项。
13.(2024广东韶关二模)1929—1945年,苏联共与217个外国公司签订过技术援助协定,其中美国公司139个,德国公司33个,英国公司10个,法国、意大利公司各9个。对此,斯大林说:“在苏联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大型工业企业是由美国帮助建设。”这说明( )
A.大萧条期间西方加强了对苏经济交流
B.国际协作提升了苏联工业化建设水平
C.美苏加强合作以应对法西斯主义的威胁
D.苏联工业化建设离不开西方国家的支持
答案B
解析材料说明苏联的工业化建设与国际资本的参与密切相关,外国公司带来先进的技术和资金,说明国际协作促进了苏联工业化的发展,故选B项。大萧条时间为1929—1933年,显然不能涵盖材料1929—1945年的时间范围,排除A项;美苏合作是为了自身的发展,并非应对法西斯,C项错误;D项“离不开”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14.(2024山东日照一模)下面为英国漫画家伯纳德·帕特瑞吉于1935年9月创作的漫画《她能控制得住他吗?》。作者意在( )
漫画中象征“国联”(LEAGUE OF NATIONS)的柔弱女子试图以一臂之力将青面獠牙、高大强壮的“战争”怪兽关锁在笼子里,但又力不从心
A.表达对国际局势恶化的担忧
B.强调各国加强协作应对危机
C.呼吁改革国际联盟壮大和平力量
D.动员广大民众投身反战运动
答案A
解析漫画中“柔弱女子”对关锁“战争”怪兽力不从心,体现了国际联盟已经无力阻止法西斯势力的扩张,作者表达了对国际局势恶化的担忧,故选A项;国际联盟实际上被英法操纵,作者未强调各国的协作,排除B项;作者未提及对国际联盟的改革,排除C项;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此时“投身反战运动”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15.(2024安徽六安二模)20世纪70年代初期,英国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境,政府进行了多次货币贬值以鼓励出口,还进行了工业转型,却导致了大量的裁员和社会紧张局势。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英国经济形势逐渐好转。与英国经济好转相关的举措是( )
A.实行扩张型货币政策,降低存贷款利息率
B.政府加强经济管制,减少开放与竞争
C.扩大福利开支,减少公共产品市场化
D.政府减少经济干预,鼓励自由市场经济
答案D
解析20世纪70年代初期,英国政府实施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失灵,20世纪80年代,英国不同程度地减少了经济干预,采取国有企业私有化、控制货币、削减公共开支等措施进行经济改革,使得英国经济形势逐渐好转,故选D项;扩张型货币政策,加强经济管制,扩大福利开支,都不利于当时英国经济的好转,排除A、B、C三项。
二、非选择题
16.(2024安徽六安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到1989年,发展中国家的债务总额已高达13 000亿美元,相当于被统计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由于发达国家实行紧缩政策,以及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减少了对某些初级产品的需求,世界市场上初级产品的价格随之大幅度低落……20世纪80年代末,33种初级产品的实际价格比20世纪70年代下降了30%,石油价格在1984—1988年间跌幅达65%。这对于主要依赖初级产品出口的发展中国家打击十分沉重。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化超越了西方的范围而扩展至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一种真正全球性变革的浪潮……西方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赢家,第三世界却在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国家主权原则受到侵蚀、贫富分化加剧、人才外流、环境资源问题日益严重、文化霸权问题、世界金融危机再掀波澜和社会犯罪问题猖獗等。
——摘编自王最、王平等著《普世原则与
特殊道路:亚非拉现代化困境》
材料三 几十年来,中非始终真诚友好、团结合作,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和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发展同非洲国家团结合作是中国对外政策重要基础,也是中方长期、坚定的战略选择。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新兴民族国家发展面临困境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亚非拉新兴民族国家走出困境提供一些合理建议。(8分)
参考答案(1)原因: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殖民主义侵略的历史遗留问题;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冲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扩张(霸权主义政策);自身经济基础薄弱、经济结构单一、政治腐败、政局动荡、社会犯罪问题突出。
(2)建议:努力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走符合自身国情的道路,加强自身的发展与进步;加强国家治理,解决发展中国家自身问题,如政策、人口、贫富差距、腐败、治安等;重视科技和教育,提高创新能力,提升本国的综合国力。
17.(2024广东湛江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国各方都期望新的国际组织权力大于国际联盟,效率高于国际联盟。联合国议事依其性质不同,分别采用三分之二票和简单多数票通过,同时设立安全理事会并全权赋予其维护世界和平的职责。
对于侵略国掠夺的领土,盟国采取了坚决的剥夺措施。除了对侵略国施以惩罚之外,盟国还采取了更为积极的改造措施:一是对德、日领土实施暂时占领与改造,二是实施了对战争罪犯的国际审判。
五大国被赋予了“世界警察”的职责。他们可以联合其他国家一道,对他们认为将危及世界和平的事件予以干涉;反之,也可以行使其至关重要的一票否决权,否决以联合国名义发起的任何干涉。
最后必须指出,盟国在战时所勾画的战后秩序与战后实际形成的秩序有着相当的不同。这是因为构建这一体系的大国之间的关系在战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摘编自王建朗《浅议二战后国际秩序
设计的几个特点》
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设计意图,并进行简要评述。
参考答案设计意图:反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秩序;强化联合国作用;维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和平;追究战争责任,后由于冷战需要而改变。
评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设计是建立在盟国对法西斯国家胜利基础之上的,吸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教训,对侵略国的惩戒采取更积极的改造措施,强化联合国的作用和效率,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但五大国的“世界警察”职责和一票否决特权,使联合国在冷战时期沦为美苏对峙和意识形态交锋的阵地,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设计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但其设计意图体现了大国意志,是多种国际力量合力的结果。身份
称谓
权利
第一代西班牙殖民者
半岛人
政治、经济、司法和教会的高级职位
美洲出生的西班牙人
克里奥尔人
出任其他重要职务
西班牙人与印第安人的后裔
梅斯蒂索人
低级官职和大部分普通职业
黑人与其他种族的后裔
穆拉托人等
大部分作为奴隶成为交易的商品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广东版)回扣教材预测练训练3世界史综合预测练(Word版附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二轮复习历史(通用通史版)回扣教材预测练训练1中国古代史综合预测练(Word版附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二轮复习历史(通用通史版)回扣教材预测练训练2中国近现代史综合预测练(Word版附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