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重庆市2023_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2023_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试题含解析第1页
    重庆市2023_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试题含解析第2页
    重庆市2023_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试题含解析第3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重庆市2023_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2023_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试题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023年10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铅笔填涂;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保持答卷清洁、完整。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学生保存,以备评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根据以下模型分析,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图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细胞外液是血浆,因此其渗透压最高
    B. 在图中①~⑤处应当用单箭头表示的有①②③⑤
    C. CO2、神经递质、激素和尿素均属于内环境成分
    D. 癌细胞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它的出现并不会影响人体内环境稳态
    【答案】C
    【解析】
    【分析】人体内所有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稳态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详解】A、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成分上相似,但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三者的渗透压基本相同,A错误;
    B、内环境与外界环境间可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组织液和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间可相互渗透,故在图中①-⑤处应当用但箭头表示的有②③,B错误;
    C、CO2、神经递质、激素和尿素均属于内环境成分,均可随体液运输,C正确;
    D、癌细胞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癌细胞的产生会影响人体内环境稳态,可导致生命危险,D错误。
    故选C。
    2. 当人体器官或系统的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最不合理的是( )
    A. 下丘脑功能障碍的患者体温波动范围可能较大
    B. 肾功能严重衰竭的患者血浆渗透压可能较高
    C. 重症肺炎呼吸障碍患者的血浆酸碱度可能较低
    D. 肠道吸收功能障碍的患者血浆渗透压可能较高
    【答案】D
    【解析】
    【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A、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功能障碍的患者体温波动范围可能较大,A正确;
    B、肾功能严重衰竭的患者体内代谢物质不能正常排出体外导致血浆渗透压可能较高,B正确;
    C、重症肺炎呼吸障碍患者体内二氧化碳排出障碍,使血浆酸碱度较低,C正确;
    D、肠道吸收功能障碍的患者,进入血浆的物质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可能较低,D错误。
    故选D。
    3.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内环境稳态的基础: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B.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恒定不变的状态
    D. 内环境稳态概念的发展:分子、细胞、器官、群体等生命系统各个层次都普遍存在稳态
    【答案】C
    【解析】
    【分析】1、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正常集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作用;
    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中血糖含量、温度、pH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是细胞代谢正常进行和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A、人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A正确;
    B、内环境中血糖含量、温度、pH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是细胞代谢正常进行和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B正确;
    C、内环境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而非恒定不变,C错误;
    D、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都存在着类似内环境稳态的特性,即内环境稳态概念的发展:分子、细胞、器官、群体等生命系统各个层次都普遍存在稳态,D正确。
    故选C。
    4. 近日,多家媒体关注和报道罹患“渐冻症”的29岁湖北籍北大女博士。“渐冻症”学名为“肌萎缩侧索硬化”或“运动神经元病”,从发现至今已有130多年,病因至今不明,当代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所患的即为该病。该病患者的所有感觉和思维活动等完全正常,但因不明原因导致患者全身大部分运动神经元损伤,致使几乎全身所有的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不能运动,包括吞咽和说话困难,直至呼吸衰竭,身体就像逐渐被冻住一样,故称“渐冻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患者体内损伤的运动神经元应属于传入神经元
    B. 呼吸衰竭直接原因是病灶扩展到脑干,导致脑干损伤
    C. 患者损伤的神经根据其发出的中枢分类应属于交感神经
    D. 患者体内一般感受器和传入神经元是正常的,前期可以有感觉
    【答案】D
    【解析】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效应器,感觉神经末梢,或传入神经末梢组成感受器。机体所有的感觉都是由大脑皮层做出的。
    【详解】A、患者体内损伤的运动神经元属于传出神经元,A错误;
    B、题意显示呼吸衰竭是患者最终的死因,其原因也可能是几乎全身所有的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不能运动导致无法完成呼吸运动所致,并不一定是病灶扩展到脑干,导致脑干损伤所致,B错误;
    C、患者的大脑皮层是正常的,不一定能支配交感神经的活动,C错误;
    D、患者所有感觉和思维活动等完全正常,故可知体内的感受器和传入神经元是正常的,D正确。
    故选D
    5. 逆向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一种基本方法,具有明显的工具意义。以下是对神经系统的假设,若这些假设成立,则对其推理合理的是()
    A. 若胃肠只受副交感神经支配,则蠕动会逐渐减弱
    B. 若心脏只受交感神经支配,则心跳会逐渐减弱
    C. 若自主神经系统完全自主,不再受意识的控制,则我们只能进行深呼吸
    D. 若自主神经系统的调控必须受意识的支配才能进行,则我们可能会“忘了”心跳
    【答案】D
    【解析】
    【分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两部分,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其中脑分为脑干、大脑和小脑三部分;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两部分。而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称为自主神经系统,其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功能通常不完全受人类意识的支配。
    【详解】AB、交感神经促进心跳加快,副交感神经促进胃肠蠕动,AB错误;
    C、若自主神经系统完全自主,不再受意识的控制,则我们不能进行深呼吸,C错误;
    D、若自主神经系统的调控必须受意识的支配才能进行,可能在睡眠的时候,没有意识去支配自主神经系统,则我们会“忘了”心跳,D正确。
    故选D。
    6. 某心脏病患者(心率130次/min)要做冠状动脉增强CT。为了成像清晰,要求受检者的心率低于70次/min,故医生让他在检查前1h口服25mg倍他乐克。试推测倍他乐克的作用机理可能是( )
    A. 激活交感神经的神经递质受体
    B. 阻断交感神经的神经递质受体
    C. 阻断副交感神经的神经递质受体
    D. 促进副交感神经的神经递质降解
    【答案】B
    【解析】
    【分析】阻断副交感神经,心率大幅度提高,副交感神经对心脏搏动起抑制作用。阻断交感神经心率降低,说明交感神经对心脏搏动起促进作用。副交感神经与交感神经的作用相互拮抗。
    【详解】A、由题可知,服用25mg倍他乐克是为了降低心率,而不是激活交感神经,激活后会导致心率增加,A错误;
    B、由题可知,要求受检者的心率低于70次/min,医生让患者在检直前1h口服25mg倍他乐克,说明他乐克是为了抑制兴奋(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的兴奋)的传递,使心率减慢,故可推测出他乐克的作用机理阻断交感神经的神经递质受体,使得神经递质失去作用,从而阻断兴奋传向心脏,使心率减慢,B正确;
    C、阻断副交感神经会导致心率加快,C错误;
    D、促进副交感神经的神经递质降解,也就是抑制副交感神经信号传递,会导致心率加快,D错误。
    故选B。
    【点睛】
    7. 星形胶质细胞是一类体积最大的神经胶质细胞,具有许多突起,并伸展填充在神经元之间,起支持、分隔、营养神经元的作用,其与神经元相关代谢过程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代谢过程可以体现出神经胶质细胞营养神经元的功能
    B. 星形胶质细胞可通过其突起与神经元联系,从而参与组成反射弧
    C. 增强MTC活性或增加MTC数量均可能导致神经元损伤
    D. 若星形胶质细胞直接将呼吸作用产生的大量ATP提供给神经元,可能导致神经元线粒体的退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葡萄糖在神经胶质细胞中分解为丙酮酸,一部分丙酮酸在Rheb蛋白作用下,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功能;还有部分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经MTC(乳酸转运载体)运输进入神经元内的线粒体进行分解,产生自由基。
    【详解】A、神经胶质细胞可将乳酸运输进入神经元,乳酸分解产生了能量,说明神经胶质细胞可为神经元提供营养物质,A正确;
    B、结合题干可知,星形胶质细胞起支持、分隔、营养神经元的作用,参与神经元相关代谢,并不能参与组成反射弧,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错误;
    C、增强MCT活性或增加MTC数量,可促进乳酸进入神经元,产生更多自由基,引起神经元损伤,C正确;
    D、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若星形胶质细胞直接将呼吸作用产生的大量ATP提供给神经元,对于神经元省去了线粒体利用乳酸产生ATP的过程,可能导致神经元线粒体的退化,D正确。
    故选B。
    8. 脊髓位于椎管内,根据脊椎节段由上至下可分为颈段、胸段、腰段、骶段和尾段。高位截瘫是指第二胸椎以上的脊髓损伤所引起的截瘫,此时四肢丧失运动功能;下半身截瘫是指第三胸椎以下的脊髓损伤所引起的截瘫,此时下半身运动功能丧失。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脊髓是调节运动的低级中枢,与内脏活动调节无关
    B. 高位截瘫患者四肢丧失运动功能最可能是因为大脑相关运动区域受损
    C. 下半身截瘫患者下半身丧失运动功能最可能是因为大脑与脊髓之间的通路受损
    D. 脑卒中患者也是因为与高位截瘫相同的原因出现了四肢不能运动的病症
    【答案】C
    【解析】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
    【详解】A、脊髓是调节内脏活动的低级中枢,通过它可以完成简单的内脏反射活动,A错误;
    B、结合题干,高位截瘫患者四肢丧失运动功能最可能的原因是脊髓受损,B错误;
    C、大脑和脊髓的联系通道被切断,因此尽管下肢没有受到任何损伤,运动功能却可以丧失,下半身截瘫患者下半身丧失运动功能最可能是因为大脑与脊髓之间的通路受损,C正确;
    D、脊髓、脊神经等正常,四肢也都没有任何损伤,但是脑部有血管阻塞,使得大脑某区出现了损伤,这类现象称为脑卒中,在我国非常普遍,结合题干,脑卒中患者与高位截瘫导致四肢不能运动的原因不同,D错误。
    故选C。
    9. 陈铭曾在《奇葩说》中表示“无数个一捧起书就会困的时刻,都怪童年的深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犯困本身与学习活动无关,但由于在大脑疲劳的情况下,仍然坚持看书学习,而当拿起书时,又抵制不住疲劳的侵袭,便想抛书睡觉,但又觉得不学不看不行,从而勉强支撑。如此多次反复以后,学习与睡觉两种本来并不相关的活动就联系起来了。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一学习就困”的建立过程中学习逐渐从非条件刺激转变为条件刺激
    B. “一学习就困”的形成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C. “一学习就困”的消退过程中有新条件反射的建立
    D. 应尽量避免在大脑处于劳累的状态下学习
    【答案】A
    【解析】
    【分析】1、出生后无需训练就具有的反射,叫作非条件反射;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叫作条件反射。2、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要维持下去,还需要非条件刺激的强化。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详解】A、“一学习就困”属于条件反射,学习逐渐从无关刺激转变为条件刺激,A错误;
    B、“一学习就困”属于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建立是学习的过程,学习属于大脑皮层的高级功能,需大脑皮层的参与,B正确;
    C、“一学习就困”属于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有新条件反射的建立,C正确;
    D、尽量避免在大脑处于劳累的状态下学习,以免降低学习效率,如此多次反复以后可能产生“一学习就困”现象,D正确。
    故选A。
    10. 如图所示灵敏电流计的电极均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相应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均正常,在a处给予适宜电刺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处给予适宜电刺激后,在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反
    B. a处给予适宜电刺激后,灵敏电流计的读数表示动作电位的峰值
    C. a处给予适宜电刺激后,若电流计的指针偏转一次,则“?”处一定有突触
    D. a处给予适宜电刺激后,若电流计的指针偏转两次且方向相反,则“?”处一定有突触
    【答案】C
    【解析】
    【分析】1、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2、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详解】A、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A错误;
    B、动作电位的测量应基于一个点,且指针应一个在膜外一个置于膜内,图示指针皆在膜外,此时指针偏转的峰值代表两点电位的相对值,B错误;
    CD、若“?”处无突触,则刺激后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若“?”处有突触,且突触连接为a到b,则电流表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若“?”处有突触,且突触连接为b到a,则电流表偏转一次,C正确,D错误。
    故选C。
    11. 最能准确反映静息电位特点的是(电位计指针直立向上为 0 电位)(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1)静息电位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产生原因: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
    (2)受到刺激形成动作电位后,细胞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产生原因: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
    (3)兴奋部位与为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了局部电流。将兴奋向前传导,后方又恢复为静息电位。
    【详解】静息电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若要测静息电位,需将电表两极分别接在膜内和膜外,由于膜内外存在电位差,电荷从正向负发生移动导致电表指针发生偏转,即由膜外向膜内移动,A正确。
    故选A。
    12. 如图表示某时刻动作电位传导的示意图(箭头方向代表兴奋的传导方向),①②③④⑤分别对应轴突上Ⅰ、Ⅱ、Ⅲ、Ⅳ、Ⅴ处在此时的瞬时膜电位。突触前膜a释放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作用于突触后膜b。现有某种有机磷农药能使突触间隙中的乙酰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活性受抑制,某种蝎毒会抑制Na+通道的打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轴突上的Ⅳ处此时Na+通道大量开放,Na+内流
    B. 轴突上的Ⅱ处此时Na+通道大量开放,Na+内流
    C. 若在突触间隙使用该种有机磷农药,则a处不能释放乙酰胆碱
    D. 若在突触间隙使用该种蝎毒,b处能形成动作电位
    【答案】A
    【解析】
    【分析】静息电位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产生原因:K+ 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动作电位受到刺激后,细胞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产生原因: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
    【详解】A、据图可知,图中轴突中兴奋的传递是从左向右,则③表示动作电位的峰值,兴奋向右传递,轴突上的Ⅳ处是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此时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A正确;
    B、轴突上的Ⅱ处应处于静息电位的恢复过程,此时主要发生的是钾离子外流,B错误;
    C、有机磷农药能使突触间隙中的乙酰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活性受抑制,乙酰胆碱能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而a处释放乙酰胆碱属于突触前膜的生理过程,与之无关,C错误;
    D、蝎毒会抑制Na+通道的打开,阻碍钠离子内流,故使用蝎毒不能引起b处动作电位,D错误。
    故选A。
    13. 自主神经系统可释放ATP,参与对血管、心肌、膀胱﹑肠平滑肌的调节,在痛觉传入中具有重要作用。P2X和P2Y是ATP的受体,ATP与P2X结合后引起下一神经元兴奋;P2Y可与多种G蛋白偶联,ATP与P2Y结合后,偶联的Gs蛋白可引起下一神经元兴奋,偶联的Gi蛋白则引起下一神经元抑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TP可作为神经递质,在神经元的高尔基体中合成
    B. P2X作为受体可将ATP的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C. ATP与P2X结合后产生的兴奋性效应主要是某离子主动运输进入膜内所致
    D. ATP对突触后神经元的调节效应仅取决于G蛋白类型
    【答案】B
    【解析】
    【分析】题干信息显示自主神经系统可释放ATP作为神经递质,引起下一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详解】A、ATP在自主神经系统中作为一种神经递质,由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合成,高尔基体不能合成ATP,A错误;
    B、P2X作为受体与ATP结合,引起下一神经元的兴奋,可将ATP传导的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B正确;
    C、ATP与P2X结合后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主要是膜外大量Na+内流所致,该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C错误;
    D、ATP对突触后神经元的调节效应不仅取决于G蛋白类型,还取决于ATP的受体,D错误。
    故选B。
    14. 人对声音的感知与听觉毛细胞有关,毛细胞表面有一簇纤毛突起,当声音振动引起基底膜振动时,能使毛细胞的纤毛倾斜,致使连接丝拉动离子通道打开(图a),内淋巴中的K+进入细胞,最终引起听觉神经兴奋(图b)。已知内淋巴液中K+浓度高于听觉毛细胞内液中K+浓度,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听觉神经纤维末梢与其作用的听觉毛细胞共同构成了效应器
    B. 内淋巴中钾离子浓度或钙离子浓度异常均可能会导致听力受损
    C. 钾离子进入细胞后导致的膜内外电位改变是促进神经递质释放的直接原因
    D. 只要静纤毛出现倾斜,就能够通过图b机制使听觉神经纤维产生兴奋
    【答案】B
    【解析】
    【分析】当声音传到听毛细胞时,纤毛膜上K+通道开放,K+内流而产生兴奋,该过程为顺浓度梯度的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图b:当K+内流后促进Ca2+内流从而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引发听觉神经纤维兴奋。
    【详解】A、已知人对声音感知与听觉毛细胞有关,因此听觉毛细胞属于感受器,A错误;
    B、根据题意“当声音振动引起基底膜振动时,能使毛细胞的纤毛倾斜,致使连接丝拉动离子通道打开,内淋巴中的K+进入细胞,最终引起听觉神经兴奋”,结合题图b可知,当K+内流后促进Ca2+内流从而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引发听觉神经纤维兴奋,因此内淋巴中钾离子浓度或钙离子浓度异常均可能会导致听力受损,B正确;
    C、结合题图可知,钙离子进入细胞是促进神经递质释放的直接原因,C错误;
    D、静纤毛出现倾斜,致使连接丝拉动离子通道打开(图a),内淋巴中的K+进入细胞,听觉毛细胞中的K+浓度需到达一定程度才能通过图b机制使听觉神经纤维产生兴奋,而非只要静纤毛出现倾斜,就能够通过图b机制使听觉神经纤维产生兴奋,D错误。
    故选B。
    15. 帕金森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退行性疾病,临床以静息震颤(静止下来才会出现震颤如手抖,活动起来反而能够减轻震颤)、四肢肌肉僵硬等为主要特征,主要病因是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甚至大量死亡。乙酰胆碱为常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下列相关推测最不合理的是( )
    A. 帕金森病患者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多巴胺释放减少
    B. 多巴胺发挥作用后不能被突触前膜回收造成帕金森症
    C. 帕金森病患者静息震颤可能与乙酰胆碱过量分泌有关
    D. 静息震颤时突触后膜上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内流增加
    【答案】B
    【解析】
    【分析】多巴胺能神经元能释放多巴胺,其受损后,释放的多巴胺减少。乙酰胆碱为常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可促进突触后膜的兴奋。
    【详解】A、根据题意“帕金森主要病因是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甚至大量死亡”,因此帕金森病患者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多巴胺释放减少,A正确;
    B、帕金森症是由于患者释放的多巴胺减少导致的,B错误;
    C、乙酰胆碱为常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与机体的兴奋性有关。而帕金森病患者静止下来才会出现震颤如手抖,活动起来反而能够减轻震颤,因此帕金森病患者静息震颤可能与乙酰胆碱过量分泌有关,C正确;
    D、根据帕金森病患者静止下来会出现震颤如手抖等动作,说明静息震颤时突触后膜上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内流增加,形成动作电位,最终使手出现抖动,D正确。
    故选B。
    16. 人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或憋尿。膀胱的扩大和缩小是由植物性神经(自主神经)支配的,交感神经兴奋,不会导致膀胱缩小,副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膀胱缩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与排尿反射相关的中枢仅位于大脑皮层
    B. 参与憋尿和排尿的反射弧相同
    C. 成年人出现不受意识支配的排尿一定是大脑皮层的相应中枢出现了损伤
    D. 控制排尿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兴奋时释放的神经递质不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排尿反射的分级调节:(1)人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是因为大脑皮层对脊髓进行着调控。(2)大脑皮层通过脊髓控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兴奋程度,从而控制排尿。交感神经兴奋,不会导致膀胱缩小,副交感神经兴奋,使膀胱缩小。
    【详解】A、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其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A错误;
    B、憋尿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排尿不一定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它们的反射弧不同,B错误;
    C、成年人出现不受意识支配的排尿可能是大脑皮层的相应中枢出现了损伤,也可能是大脑皮层与脊髓反射中枢的神经联系出现了损伤,C错误;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兴奋时的效应不同,释放的神经递质不同,D正确。
    故选D。
    17. 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学习和记忆需要多个脑区和神经通路参与,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B. 如果对第一级某一信息加以注意很容易将之转入第二级记忆
    C. 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
    D. 第一、二、三级记忆相当于长时记忆
    【答案】C
    【解析】
    【分析】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都属于脑的高级功能,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是将已获信息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短期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详解】A、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的高级功能,但不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A错误;
    B、第一级记忆中的小部分信息经过反复运用、强化,在第一级记忆中停留的时间延长,这样就很容易转入第二级记忆,B错误;
    C、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C正确;
    D、记忆过程的四个阶段为感觉性记忆,第一级记忆、第二级记忆和第三级记忆,感觉性记忆和第一级记忆相当于短时记忆,第二、三级记忆相当于长时记亿,D错误。
    故选C。
    18. 科学家在寻找激素,并确定它的分泌部位的实验中,用了很多科学的实验方法和科学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沃泰默通过实验说明小肠黏膜可以在盐酸刺激下产生神经递质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B. 斯他林和贝利斯剪下小肠刮下黏膜的操作,可以排除神经调节对胰液分泌的影响
    C. 结扎狗的胰管,使胰腺萎缩,再用萎缩的胰腺提取液可以来治疗狗的糖尿病
    D. 公鸡被摘除睾丸后一段时间再重新植入睾丸观察性状变化的实验,运用了减法和加法原理
    【答案】A
    【解析】
    【分析】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它的发现不仅使人类发现了一种新的化学物质,更重要的是,这使人们认识到,机体除了神经调节,还存在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调节的方式,就是激素调节。
    【详解】AB、斯他林和贝利斯剪下小肠刮下黏膜的操作,是为了排除神经调节对胰液分泌的影响,进一步证明盐酸刺激小肠产生了化学物质,A错误,B正确;
    C、结扎狗的胰管,使胰腺萎缩,胰液不能分泌,不能分解胰岛素,再用萎缩的胰腺提取液可提取到胰岛素,可以来治疗狗的糖尿病,C正确;
    D、公鸡被摘除睾丸利用了减法原理,一段时间再重新植入睾丸利用了加法原理,D正确。
    故选A。
    19. EP(内啡肽)是垂体释放的一种激素,在大脑中的作用机制与毒品海洛因相似,可以产生相同的乐观情绪。劳动、一定强度的运动、吃辣、开怀大笑等会促进EP的产生。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EP以胞吐的方式分泌至细胞外
    B. 服用EP或许可以帮助抑郁症患者缓解痛苦
    C. 运动可以辅助戒毒可能是因为EP与毒品竞争受体
    D. EP分泌不足可能会导致抑郁、对痛苦的承受力下降
    【答案】B
    【解析】
    【分析】EP(内啡肽)是垂体释放的一种激素,在大脑中的作用很像海洛因,可以产生相同的乐观情绪,EP分泌不足可能会导致抑郁、对痛苦的承受力下降;劳动、一定强度的运动、吃辣、开怀大笑等会促进EP的产生,使大脑产生乐观情绪。
    【详解】A、EP是内啡肽,多肽或者蛋白质类的激素以胞吐方式进出细胞,A正确;
    B、EP是内啡肽,不能口服,口服后被消化吸收不具有生理功能,B错误;
    C、劳动、一定强度的运动、吃辣、开怀大笑等会促进EP的产生,EP在大脑中的作用很像海洛因,据此推测,运动可以辅助戒毒可能是因为EP与毒品竞争受体,C正确;
    D、EP是垂体释放的一种激素,可以促使大脑产生乐观情绪,EP分泌不足可能会导致抑郁、对痛苦的承受力下降,D正确。
    故选B。
    20. 生长激素(GH)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骼的生长,对动物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除灵长类猴外,其他动物的生长激素对人不能产生生理效应。以下关于生长激素(GH)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GH的结构和功能有种族特异性
    B.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与GH可由同一内分泌腺分泌
    C. 幼年时GH分泌过少引起侏儒症,过多则引起巨人症
    D. GH化学本质与胰岛素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长激素(GH)是动物体内的一种重要激素,它是由垂体释放的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加速生长、增加脂肪分解等生理功能。
    【详解】A、除灵长类猴外,其他动物的生长激素对人不能产生生理效应,说明GH的结构和功能有种族特异性,A正确;
    B、生长激素(GH)是由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B错误;
    C、生长激素(GH)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刺激生长、增加脂肪分解等生理功能,幼年时GH分泌过少引起侏儒症,过多则引起巨人症,C正确;
    D、GH化学本质与胰岛素相同,都是蛋白质,D正确。
    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21. 脊柱外科手术过程中渗血较多,患者术后易因失血发生内环境稳态失调。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是在术前快速输入一定量的胶体溶液或晶体溶液使血容量(血管中的血液总量)增加的一种血液保护技术,某小组欲研究AHH 对脊柱手术患者内环境稳态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表所示(除pH以外,表中指标均为相对值)。回答下列问题:
    观察组T0和对照组T0:手术前。观察组T1:AHH并手术。对照组T1:手术前不采用AHH
    (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调节网络。
    (2)实验中需要测定血浆中Na+和Cl-含量变化的原因是血浆中的两种离子浓度可以反映出血浆___的大小,正常人体血浆渗透压约为___kPa。
    (3)乳酸是体内葡萄糖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若血液中乳酸含量增加,说明机体出现了___现象。
    (4)本研究表明AHH对脊柱手术患者内环境稳态的影响是___。
    【答案】(1)神经-体液-免疫
    (2) ①. 渗透压 ②. 770
    (3)缺氧(4)有助于患者内环境稳态的维持
    【解析】
    【分析】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也称为内环境。
    2、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其稳态的调节机制是靠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
    【小问1详解】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其稳态的调节机制是靠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
    【小问2详解】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血浆属于细胞外液的一部分,其中的Na+和Cl-的含量可以反映渗透压的大小,正常人体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
    【小问3详解】
    乳酸是体内细胞以葡萄糖为底物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它可反映机体内氧代谢和供需状况,血液中乳酸含量是衡量机体是否缺氧的重要指标之一。
    【小问4详解】
    结合表中数据可知(T1:AHH并手术后,各项数据与T1对照组差不多),说明AHH有助于脊柱手术患者内环境稳态的维持。
    22. 回答下列有关动物实验的问题:
    (1)用动物实验法研究某腺体的功能,实验结果如表:
    ①根据实验结果a、d可知,该腺体的分泌物有___的生理作用。
    ②根据实验结果b、e可知,该腺体的分泌物有___的生理作用。
    ③根据实验结果c、f、g可知,该腺体的分泌物有___的生理作用。④该激素是___,其化学本质是___。
    (2)现有体重相似、发育正常且处于相同阶段的甲、乙、丙、丁四只雄性小狗,对丁狗不作处理,甲、乙、丙狗分别作不同的处理。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得四只小狗血液中三种激素的含量(单位:µg·mL–1)如表所示,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多选)
    A. 甲小狗的垂体可能被切除了
    B. 乙小狗的生长速度快于丙、丁小狗的生长速度
    C. 丙小狗的性腺被切除,其生殖器官的发育会受到影响
    D. 丁小狗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答案】(1) ①. 促进生长(神经系统)发育 ②. 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氧化分解) ③. 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④. 甲状腺激素 ⑤. 氨基酸的衍生物(2)AB
    【解析】
    【分析】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本质是氨基酸的衍生物,其分泌过程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甲状腺激素有促进动物生长(神经系统)发育、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氧化分解)、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的生理作用。
    【小问1详解】
    ①a用腺体制剂喂蝌蚪,蝌蚪发育加快,但体型很小;摘除幼年狗的该腺体后食欲不振,身体臃肿,还停止发育,因此,根据观察结果a和d可以得知,该腺体的分泌物有促进动物生长(神经系统)发育的生理作用。
    ②摘除成年狗的该腺体,狗b食欲不振,身体臃肿,将该腺体的分泌物注射到小白鼠的体内,小白鼠e身体消瘦,食欲旺盛,可以得知,该腺体的分泌物有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氧化分解)的生理作用。
    ③摘除成年狗的该腺体,狗c行动呆笨,精神萎靡;将该腺体的分泌物注射到小白鼠的体内,小白鼠f躁动不安情绪紧张、g心跳加快,可以得知,该腺体的分泌物有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的生理作用;由以上可知,该腺体为甲状腺,分泌物是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本质是氨基酸的衍生物。
    【小问2详解】
    A、甲小狗的生长激素分泌正常,垂体不可能被切除了,A错误;
    B、乙小狗的生长速度慢于丙、丁小狗的生长速度,因为乙小狗的生长激素含量明显低于丙、丁小狗,B错误;
    C、丙小狗的雄激素含量低,其性腺被切除了,其生殖器官的发育会受到影响,C正确;
    D、丁小狗不做处理,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D正确。
    故选AB。
    23. 请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枪乌贼的轴突无髓鞘,直径可达1mm,兴奋传导速度能够达到30m/s;在哺乳动物中,无髓鞘的神经纤维(甲)直径为0.3~1.3μm,传导速度最快可达2.3m/s,有髓鞘的神经纤维(乙)直径为1μm,传导速度最快可达30m/s,且无髓鞘的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所需的能量是同样大小的有髓鞘神经纤维传导所需能量的50000倍。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主要依赖于神经纤维细胞膜内外___(离子)的运输。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与___有关。
    (2)对神经纤维的结构进行分析发现,髓鞘包裹的部分不能与周围组织液进行离子交换,但两个髓鞘连接处(郎飞氏结)的膜上存在离子通道,可发生电位变化。请据此推测无髓鞘的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所需的能量是同样大小的有髓鞘神经纤维传导所需能量的50000倍的原因是___。
    材料二:突触根据结构和信号传递方式可分为电突触和化学突触两大类,化学突触通过神经递质传递信息,电突触以通道连接两细胞传递信息(如图丙)。现用等距测试的方法针对突触处兴奋传递方向及延搁现象(指兴奋经过突触用时较长)进行了三组实验,结果如图丁所示。

    (3)由图丙可知,与化学突触相比,电突触缺少的结构是___,分析图丙和实验图丁结果可知,兴奋经电突触和化学突触传递时,两者过程中差异体现在①相较化学突触,电突触处兴奋的传递方向呈现出___特点;②相较化学突触,电突触传递兴奋速度更___。
    【答案】(1) ①. Na+、K+ ②. 神经纤维的直径大小和有无髓鞘
    (2)形成动作电位的区域少,维持神经纤维内外离子浓度差所需的能量少
    (3) ①. 突触间隙 ②. 双向性 ③. 快
    【解析】
    【分析】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
    2、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小问1详解】
    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与Na+内流有关,而恢复静息电位主要与K+外流有关,因此兴奋的传导主要依赖于神经纤维细胞膜内外Na+和K+的运输。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神经纤维的直径以及神经纤维外有无髓鞘都影响兴奋传导的速度。
    【小问2详解】
    在有髓鞘神经纤维上,只有郎飞氏结处有离子通道可完成电位变化,因郎飞氏结间断性出现,所以神经冲动的传导具有跳跃性,且传导速度快。在传导过程中消耗能量的多少,与Na+、K+的主动运输有关,而有髓鞘纤维上兴奋跳跃式传导,形成动作电位的区域少,维持神经纤维内外离子浓度差所需的能量少。
    【小问3详解】
    由图丙可知,由图丙可知,与化学突触相比,电突触缺少的结构是突触间隙,刺激带化学突触的神经纤维的最右端,电位表只发生一次偏转,说明带化学突触的神经纤维上兴奋只能从左向右传递,而不能跨过突触从右向左传递,呈现单向传递的特点;对比不带突触的神经纤维,化学突触在两次电位变化之间的时间很长,有明显的延搁现象。刺激带电突触的神经纤维左右两端,均有两次偏转,说明电突触可以双向传递;电突触在两次电位变化之间的时间与不带突触的神经纤维差异不大,没有延搁现象,兴奋传递速度更快。
    24. 咸、酸、甜、苦是人的基本味觉,味觉的产生与舌上味蕾的结构密切相关。图1是不同类型的物质通过味觉细胞引起味觉传入神经纤维兴奋的示意图,图2是哺乳动物感知甜味和苦味、调节摄食相关机制的过程。
    (1)由图1可知,咸味主要由食物中的Na+浓度决定。当Na+作用于味觉细胞时,细胞膜内侧发生___的电位变化,进而通过胞吐释放神经递质,随后在味觉传入神经纤维处发生___的信号转换,兴奋传至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产生味觉。
    (2)在吃了咸味的食物后再吃酸味的食物,人体对咸味的感觉会___(填“增强”或“减弱”)。结合图1可知其原因是___也通过钠离子通道进入味觉细胞,同时会抑制钾离子通道,无法恢复静息电位,细胞持续兴奋。
    (3)通过对图2分析可知,我们的味觉系统在苦味消失前,很难品尝出甜味来,原因是当GCbt区产生苦觉,它会___脑干中的苦味中枢兴奋,同时___甜味中枢兴奋,进而无法在CeA区产生甜觉,因此“苦尽”才能“甘来”。
    (4)图2中GCbt区促进脑干苦味中枢兴奋进而抑制摄食行为的过程可以体现___。
    【答案】(1) ①由负变正 ②. 化学信号—电信号
    (2) ①. 增强 ②. H+
    (3) ①. 促进 ②. 抑制
    (4)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或“低级中枢受到高级中枢的调控”)
    【解析】
    【分析】静息电位时,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动作电位时,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在突触处发生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做本题的关键是会分析图中的过程,从中提取关键信息。
    【小问1详解】
    咸味主要由食物中的 Na+浓度决定。当 Na+作用于味觉细胞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由静息电位变成动作电位,膜内侧发生由负变正的电位变化,进而通过胞吐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是化学信号,作用于味觉传入神经后使其兴奋,所以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的信号转换,兴奋传至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产生味觉;
    【小问2详解】
    向咸味的食品中加入酸性物质(如柠檬汁),人体对咸味的感觉会增强。由图可知,H+通过钠离子通道进入味觉细胞,同时会抑制钾离子通道,钾离子不能外流,无法恢复静息电位,细胞持续兴奋,就会导致人体对咸味的感觉增强。
    【小问3详解】
    如果摄入苦味物质,在大脑皮层GCbt产生苦的感觉,会(正)反馈促进脑干中苦味神经元,传到大脑感觉更苦,同时抑制脑干中甜味神经元,从而抑制甜的感觉,一段时间后,抑制作用解除,CeA产生甜的感觉,因此“苦尽”才能“甘来”。
    【小问4详解】
    GCbt区为大脑皮层苦觉区,脑干为低级中枢,GCbt区促进脑干苦味中枢兴奋进而抑制摄食行为的过程可以体现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即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
    25. 动物可通过学习将条件刺激(CS)与非条件刺激(US)有效关联建立条件反射,能够建立条件反射的CS和US间的最长时间间隔称为“一致性时间窗口”,简称“Tm”。研究人员利用果蝇的“气味一电击”学习模型开展研究。
    (1)果蝇对气味甲乙的偏好无差异。利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探究气味甲与施加电击两种处理的时间间隔对果蝇建立气味与电击关联的影响。先向训练臂通入气味甲并施加电击,置换新鲜空气之后通入气味乙,训练后将果蝇转移至测试臂进行测试。
    ①电击会引发果蝇的躲避反应,属于___反射,实验成功后___作为条件刺激。
    ②检测并计算左右测试臂果蝇数量差值占果蝇总数的比例(PI),绘制曲线如图2。时间间隔为20s时野生型果蝇在测试臂的分布情况为左测试臂中果蝇数量___(选填“大于”、“小于”、“相等”)右测试臂中果蝇数量,表示所有果蝇的学习均失败。以PI=0.5时的对应时间为果蝇将气味与电击建立关联的Tm,实验结果显示ABC三组之间Tm的大小关系是___,说明5﹣羟色胺(5﹣HT)水平能够影响Tm。
    (2)气味和电击的感受器不同,位于果蝇脑区学习记忆中枢的K细胞可以同时获得这两种信息,释放乙酰胆碱(Ach)作用于传出神经元。欲用实验验证建立气味-电击条件反射前后,气味信号使K细胞的乙酰胆碱释放量发生改变。则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①___(选填下列序号补充后续操作)。
    ①气味甲刺激
    ②气味乙刺激﹣10s间隔﹣电击刺激
    ③气味甲刺激﹣10s间隔﹣电击刺激
    ④检测果蝇脑区Ach释放量
    ⑤检测果蝇脑区5﹣HT释放量
    (3)自然界中,CS与US之间的间隔是多变的,受5﹣HT机制调节的Tm是影响条件反射建立的重要因素,请分析动物Tm过短对其适应环境的影响。
    【答案】(1) ①. 非条件 ②. 气味甲 ③. 相等 ④. B>A>C
    (2)④③①④(3)动物的Tm过短,CS与US之间不易建立关联,难以形成条件反射,降低了动物适应复杂多变环境的能力
    【解析】
    【分析】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小问1详解】
    ①电击会引发果蝇的躲避反应,该过程是生来就有的反应,属于非条件反射;分析题意可知,实验探究气味甲与施加电击两种处理的时间间隔对果蝇建立气味与电击关联的影响,则实验中气味甲作为条件刺激。
    ②分析题意可知,该实验若成功,则有气味甲的一侧应有较少果蝇,而若在测试臂的分布情况为左右测试臂中果蝇数量相等,说明未建立起条件反射,实验失败;以PI=0.5时的对应时间为果蝇将气味与电击建立关联的Tm,据图而可知,B组的Tm大于A组,C组的Tm小于A组,说明5-羟色胺(5-HT)水平能够影响Tm。
    【小问2详解】
    分析题意可知,建立气味-电击条件反射前后,气味信号使K细胞的乙酰胆碱释放量发生改变,该实验的对照是前后对照(检测前后的荧光变化),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需要神经递质的作用,故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④检测果蝇脑区脑区Ach释放量→③气味甲刺激-10s间隔-电击刺激→①气味甲刺激→④检测果蝇脑区脑区Ach释放量。
    【小问3详解】
    观察组
    对照组
    T0
    T1
    T0
    T1
    动脉血pH
    7.47
    7.35
    7.45
    7.46
    血乳酸
    1.32
    1.37
    1.35
    1.38
    血糖
    5.53
    6.43
    5.93
    8.54
    Na+总量
    141.6
    141.3
    141.3
    149.5
    K+总量
    3.87
    3.89
    3.86
    4.00
    Ca2+总量
    1.15
    1.16
    1.14
    1.36
    Cl−总量
    105.6
    107.5
    103.7
    108.2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用腺体分泌物
    制剂饲喂蝌蚪
    a.发育加快,体型较小
    将成年狗的该腺体摘除
    b.食欲不振,身体臃肿
    c.行动呆笨,精神萎靡
    摘除幼龄狗的该腺体
    d.除b和c外,还停止发育
    将该腺体的分泌物注
    射到健康小白鼠体内
    e.身体消瘦,食欲旺盛
    f.躁动不安,情绪紧张
    g.心跳、呼吸加快
    项目
    雄性激素
    甲状腺激素
    生长激素

    3.8
    0.1
    5.8

    3.6
    2.8
    0.1

    0.8
    3.0
    5.5

    4.0
    3.0
    6.0
    类型
    测电位差实验
    刺激最左端的电位变化
    刺激最右端的电位变化
    不带突触的神经纤维
    带化学突触的神经纤维
    带电突触的神经纤维

    相关试卷

    重庆市部分学校九校联盟2023_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部分学校九校联盟2023_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2023_2024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月考五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2023_2024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月考五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模拟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2023_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1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2023_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1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