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兴化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Ⅱ卷两个部分, 古人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用时:60分钟;满分:50分)
注意:1.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Ⅱ卷两个部分。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0分)
1. 小明成为中学校园的一名新生。面对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小明心情很激动,但是又有一些担忧。小明最好的选择是( )
A. 课余时间去找小学同学玩,对不认识的同学敬而远之
B. 能沉默时则保持沉默,等待新的同学主动来找自己玩
C. 主动介绍自己,敞开心扉,尽快融入到新的班集体中
D. 时刻保持警惕,提防同学取笑,不让同学伤害到自己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学新生活。C:根据所学,中学生活的序幕刚刚拉开,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据此,小明最好的选择是主动介绍自己,敞开心扉,尽快融入到新的班集体中,故C做法正确;ABD:做法不利于融入中学新生活,不利于自身的健康成长,故ABD做法错误;故本题选C。
2. 青春校园,豆蔻年华。我们最美的青春在中学度过,有的人,梦想始于中学,激励一生奋斗;有的人,成就始于中学,奠定事业基础。这表明中学时代( )
①见证从青年到中年的生命进阶
②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的基础
③能决定一个人未来的人生价值
④是我们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A. ①②B. ②④C. ①④D. ②③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学时代的价值和意义。②④:分析题文可知,材料强调了中学时代的价值和意义。中学时代见证着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故②④符合题意;①:中学时代见证着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故①说法错误;③:中学时代能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的基础,但不能决定一个人未来的人生价值,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3. 中学生活把我们带入一个别样的天地:富有挑战的课程,新奇的实验器材,丰富多彩的社团,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我们站在一个( )
A. 新的起点B. 新的阶段C. 新的学期D. 新的方向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学序曲。ABCD:中学生活把我们带入一个别样的天地:富有挑战的课程,新奇的实验器材,丰富多彩的社团,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描述了中学生活的各种新变化和新体验,说明我们站在一个一个全新的开始和起点,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4. 2024年2月,《为国攀登》思政大课在“人民网+”客户端云开讲。这节课主要讲述了中国登山队员攀登珠峰的璀璨历史,以及一代代科学家勇攀科学高峰、人生高峰的感人故事。《为国攀登》旨在勉励青少年( )
A. 怀揣强国梦想,努力拼搏B. 坚持梦想,绝不更改
C. 只要敢于有梦,就能成功D. 勇于追梦,不做小事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梦想的含义及重要性。A:依据教材知识,分析题文,《为国攀登》思政大课讲述了中国登山队员和科学家的感人故事,旨在勉励青少年怀揣强国梦想,努力拼搏,故A符合题意;B:梦想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并非绝不更改,故B说法错误;C:梦想的实现需要踏踏实实的努力,故C说法错误;D:勇于追梦,也要做好小事,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5. 有位马拉松长跑选手在比赛开始前曾计划自己一口气跑到40多千米外的旗帜处,可他跑到10千米时,就疲惫不堪了,而当他把目标分解为几个小目标后,却轻轻松松跑完了全程。这启示我们( )
A. 人生规划不能订得太长远B. 根据实际情况对目标进行分解
C. 制定计划要留有一定余地D. 梦想的实现需要频繁改变目标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规划初中生活。B:题干马拉松长跑选手的做法,说明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发展目标进行分解,明确实施细节,启示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目标进行分解,有助于成功,B说法正确;A:人生规划既要制定近期目标,也要有长远目标,A说法错误;C:题干没涉及制定计划要留有一定余地,C说法不符合题意;D:频繁改变目标不利于成功,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6. 古人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这告诉我们应该( )
A. 学会欣赏自己,接纳自己B. 坚持不耻下问,多向他人学习
C. 树立竞争意识,战胜他人D. 正确认识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D:“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意思是了解他人的人,是聪明的;了解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能够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不可战胜的。告诉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自己,才能做更好的自己,故D符合题意;AB:题文中未体现欣赏和接纳自己、不耻下问向别人学习的观点,故AB不符合题意;C:树立竞争意识的目的不是为战胜他人,而是为激发自己向上的热情,故C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7. 老师说我学习用功,家长认为我贪玩好动;同学说我热情开朗,邻居认为我不善言谈……面对他人的评价,我应( )
A. 用心聆听,照单全收B. 迷失自我,无所适从
C. 客观分析,勇于面对D. 置若罔闻,平静拒绝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对待他人评价。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他人的评价,我们应该客观分析,勇于面对;我们要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既不盲从,也不忽视,客观分析这些评价,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故C正确;A:他人的评价可能存在片面性或不准确的情况,不能照单全收,故A错误;B:不能因为他人的评价而迷失自我、无所适从,故B错误;D:置若罔闻、平静拒绝是不正确的态度,他人的评价可能对我们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故D 错误;故本题选C。
8. 我们要学会在生活实践中认识自己,在深入认识自己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以下关于认识自己推导正确的是( )
A. 我唱歌好听,但我写字潦草→端正态度,临摹字帖→老师表扬我书写进步快
B. 同桌的美术作品比我的好看→暗自生气,不理睬同桌→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C. 我的人缘好,朋友多→欣赏自己的一切→不和内向的人交朋友
D. 我热爱爬山、打球→妈妈说我不务正业→改变自己的兴趣爱好,专心学习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认识自己。A:我唱歌好听,但我写字潦草,所以要端正态度,临摹字帖,来改进自己,因此老师表扬我书写进步快,是正确认识自己的表现,故A说法正确;B:因为同桌的美术作品比自己的好看,而不理睬同桌,这是不能正确对待友谊与竞争的表现,故B说法错误;C:欣赏自己的优点,“一切”说法太绝对,故C说法错误;D:专心学习的前提下可以保持兴趣爱好,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9. “做不了太阳,就做星星,在自己的星座闪闪发光;做不了大树,就做小草,以自己的绿色装点大地。”这启示我们( )
A. 保持自尊自信,激励自我B. 放大自身优势,相信自我
C. 坚持实事求是,接纳自我D. 挖掘自身潜能,超越自我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接纳自己。C:题干中,“做不了太阳,就做星星”这启示我们正确认识自己,坚持实事求是,接纳自我,故C符合题意;A:题干未涉及自尊自信,激励自我,故A不符合题意;B:正确认识自身优势,故B说法错误;D:题干未涉及挖掘自身潜能,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10. 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凭借不懈努力和对航天梦想的执着追求,通过了一次次严苛的选拔,成功远赴太空、掇取星辰。他们的事迹启示我们( )
①要早立志,立大志,常立志②不断完善自己,忽视自己的缺点
③梦想的实现,需要我们付出努力④要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做更好的自己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做更好的自己的要求的相关知识。①:我们要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故①说法错误;②:我们要主动改正自己的缺点,不是忽视,故②说法错误;③④:题干中,叶光富、李聪、李广苏三位航天员凭借不懈努力以及对航天梦想的执着追求,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启示我们梦想的实现,需要我们付出努力,要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做更好的自己,故③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
11. 中学生小宇为无法加入校篮球队而烦恼。请你根据下图,为他选择一个有助于实现预期目标的应对措施( )
A. 顺其自然,放弃努力B. 扬长避短,完善自己
C. 调整目标,勤奋学习D. 遵纪守法,文明有礼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做更好的自己。B:分析题文,中学生小明因个子矮而无法加入学校篮球队而烦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明应该增强打篮球的实力,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从而达到预期目标,B说法符合题意;A:放弃努力的做法是不能完成预期目标的,A说法错误;CD:调整目标,勤奋学习;遵纪守法,文明有礼等行为和参加篮球队的目标的实现没有直接关系,CD说法与题不符;故本题选B。
12. 民法典规定,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材料表明了( )
A. 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特有美德B.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C. 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表达孝敬之心D. 孝亲敬长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孝亲敬长的内涵和要求。D:分析题文可知,民法典规定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表明我们成年子女要自觉履行赡养父母的法定义务,孝亲敬长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故D说法正确;ABC:题干旨在从法律角度说明孝敬父母的原因,未体现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特有美德;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表达孝敬之心,与题意不符,故ABC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13. 幸福美满的家庭,需要全体家庭成员共同创建。下列古语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
①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也
②父之笃,兄弟睦,夫妻和,家之肥也
③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④侍于亲长,身容易肃,勿因所事,大声呼叱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构建和谐家庭的方法。②:“父之笃,兄弟睦,夫妻和,家之肥也”,意思是父子亲厚,兄弟和睦,夫妻之间互敬互爱,这个家庭就能幸福丰裕。说明幸福的家庭需要家庭成员共同创建。故②符合题意;④:“侍于亲长,身容易肃,勿因所事,大声呼叱”,意思是在父亲、母亲等长辈面前侍候,言谈表情应当严肃恭敬,不能因为琐事而大声喊叫和呵斥。故④符合题意;①:“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也”,意思是经过学习才知道自己知识的不足,经过教授才知道自己知识的困惑,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没有体现如何构建幸福美满的家庭,故①不符合题意;③:“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思是百姓的粮仓充足,丰衣足食,才能顾及礼仪,重视荣誉和耻辱。没有体现如何构建幸福美满的家庭,故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14. 亲情是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下列诗句体现亲情的是( )
A.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B.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亲情。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意思是不要担心前方的路上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还有谁不知道您呢?这句诗体现了友情,A不符合题意;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的是西湖的秀丽风光,B不符合题意;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C符合题意;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意思是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后人们常借这两句诗来歌颂那些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人,尤其是老师,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15. 小妍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我和同桌闹矛盾,情绪有点低落,回到家做作业时注意力难以集中,妈妈在我耳边唠叨个不停,我感觉心烦意乱,都想不理她了。”对待妈妈的“唠叨”,以下做法可取的是( )
A. 左耳进,右耳出,对妈妈的唠叨置之不理
B. 逃避妈妈的唠叨,不让妈妈进自己的房间
C. 学会尊重理解妈妈,懂得唠叨也是一种爱
D. 对妈妈发脾气,埋怨妈妈不体谅、理解自己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和技巧。C:我们要理解和尊重妈妈的“唠叨”,理解妈妈的良苦用心,要懂得“唠叨”也是一种爱,故C说法正确;A:“左耳进、右耳出、置之不理”是不尊重、不理解妈妈的表现,不利于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故A说法错误;B:“逃避、不让妈妈进房间”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我们要试着接纳妈妈的做法,理解妈妈唠叨中蕴含着的爱,故B说法错误;D:“发脾气、埋怨妈妈”是不体谅、不理解妈妈的表现,我们要掌握与妈妈交往的方法和技巧、多与妈妈沟通,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16. 当小雅同学因母亲患癌症想辍学时,她的班主任陆老师“冒充”好人资助她10年直至她读到大学。陆老师用一个藏了10年的善意谎言,以无声的大爱照亮小雅的求学之路。陆老师的做法( )
A. 违背了诚实守信的原则B. 决定了小雅的人生命运
C. 体现了温柔的教学风格D. 体现好教师的仁爱之心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老师的认识。A:陆老师的做法是善意的谎言,没有违背诚信原则,故A说法错误;B:夸大了老师的作用,观点绝对化,B说法错误;C:温柔的教学风格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C不符合题意;D:依据题文描述,陆老师“冒充”好人资助小雅同学10年直至她读到大学,是善意的谎言,体现了好老师的仁爱之心,故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17. 北宋时,杨时与游酢一起拜见老师程颐。当时程颐正在休息,二人恭恭敬敬地站在门廊下等候。程颐醒来时,地下的雪已有一尺有余。“程门立雪”的典故由此而来。这一典故体现的主题是( )
A. 尊师重教B. 强身健体C. 亲近自然D. 诚实守信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与老师彼此尊重。A:“程门立雪”这个典故讲述的是杨时和游酢在大雪中等待老师程颐醒来的故事,这个典故强调了尊重老师、重视教育的重要性,因此这一典故体现的主题是尊师重教,故A符合题意;BCD:题文未体现强身健体、亲近自然、诚实守信,故B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18. 某班开展以“真正的友谊”为主题的宣讲活动。下列同学与朋友的相处模式符合本次宣讲的主题的有( )
①小萌:王刚认为我是他最好的朋友,他不允许我和其他人交流
②小易:同桌经常在上课时找我说悄悄话,他认为这样显得我们关系好
③小琪:在考试前,我发现了好友偷藏在课桌里的书本,我批评了他
④小周:我打破了同桌的杯子,好友杨卓拿来扫把帮我一起收拾碎片
A. ①②B. ②④C. ②③D. 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友谊的特质。③:体现了交友不能没有原则,是真正的友谊,故③说法正确;④:体现了朋友之间的相互帮助,是真正的友谊,故④说法正确;①:“不允许我和其他人交流”理解错误,这不是真正的友谊,我们要多结交益友,故①说法错误;②:“在上课时找我说悄悄话”理解错误,这不是真正的友谊,我们应该遵守课堂纪律,故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19. 无论我们对所在的集体是否满意,心中都充满对美好集体的向往,都希望自己的班级积极向上、充满活力,公平竞争、友善合作,愉快交往、自由呼吸,这是我们的( )
A. 集体愿景B. 伟大理想C. 精神支柱D. 个人追求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集体的愿景。A:美好集体拥有共同的梦想,向往美好的愿景,承担共同的使命,形成一致的目标和追求,这就是集体的愿景;无论我们对所在的集体是否满意,心中都充满对美好集体的向往,都希望自己的班级积极向上充满活力,这是我们的集体愿景,故A正确;B:伟大理想属于国家方面,故B排除;C:精神支柱属于班风等方面,故C排除;D:个人追求说的是个人的追求而非集体的追求,故D排除;故本题选A。
20. 下图中两位选手的交流告诉我们( )
①集体成员之间只有合作而不存在竞争 ②良好的竞争有利于集体成员共同成长
③有了竞争对手,我们就一定能够成功 ④要尊重竞争对手,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
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竞争的相关知识。②④:漫画中的两位选手的对话体现了良好的竞争有利于集体成员共同成长;要尊重竞争对手,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故②④符合题意;①:集体成员之间有合作也有竞争,故①说法错误;③:就一定,说法绝对,成功需要很多条件,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
二、简析题(要求对问题作简要分析与说明,共2题,15分)
21. 某校七年级(1)班芳芳同学在学习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时,为了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和她一起完成。
(1)联系所学知识,简要写出这些名言所蕴含的观点。
(2)结合所学知识,告诉芳芳同学怎样更好地进行学习。
【答案】(1)①正确认识自己,需要通过他人评价来完善自我。②生活需要规划,没有规划容易让我们陷入盲目和无序,合理的规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度过初中阶段。③合作学习,共同进步,是学习的有效方式。
(2)①我们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③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社会大课堂去读好“无字之书”,获得更多的启迪。
22. 2024年5月末,某校准备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该校七年级(2)班的班长主动找到小丽,希望她能利用周末参加班级训练,用自己的特长为班级争得争得荣誉,小丽说,我周末要上钢琴课准备考级,我就不参加了。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小丽的选择进行评析。
【答案】小丽没有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做法错误。①在集体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也会发生冲突。小丽周末上钢琴课和班级排练冲突说明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会发生冲突。②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小丽应积极参加班级排练,维护集体荣誉。③坚持集体主义,不是不关注个人利益,而是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保护个人正当利益的前提下,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为此,小丽可以和班长协商,协调好班级排练和自己上钢琴课的时间,④在集体中,当遇到矛盾和冲突时,我们要冷静考虑,慎重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
三、实践探究题(要求紧密结合材料,联系生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探究问题。共15分)
23. 某班召开“青春・成长・逐梦梦想”的主题班会。同学们搜集到了以下素材。
(1)请任选一则材料,谈谈他(她)是如何树立自己的梦想的。
同学们学习了上述材料后,纷纷围绕“追逐梦想”发表自己的看法。
(2)请结合所学知识,对以上两位同学的观点发表你的看法。
(3)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的梦想是什么?你打算为实现梦想做哪些准备?
【答案】(1)选择材料一:袁隆平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同祖国和人民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坚持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他使自己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他把人生的远大梦想进行分解,分为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逐步实现;等等。
选择材料二:张桂梅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自己的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同祖国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坚持投身国家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改变大山女孩的命运;她使自己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和中国梦紧密相连;等等。
(2)男生的观点正确。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只有坚持努力,不懈奋斗,就有机会离梦想更进一步。
女生的观点是错误的。梦想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梦想总是和现实有一定的距离。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如果不付诸行动,梦想和现实就无法相交,现实就会把梦想打败。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有些梦想通过坚持努力和不懈奋斗最终能够实现。
(3)示例:当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我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关注国家发展,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培养坚强的意志,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积极锻炼身体,增强自身体质;等等。
当科学家。实现梦想,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努力是实现梦想的桥梁;努力需要立志,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努力需要坚持,只有坚持努力,才有机会离梦想更进一步。经典名言
体现的道理或对应的教材观点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②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③
袁隆平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张桂梅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梦想着办一所不收费的女子高中,让贫困女孩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她扎根贫困地区40余年,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帮助1800多名贫困山区女孩圆梦大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兴化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辨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兴化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治试卷(解析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