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4《诗词曲五首》(第2课时)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24《诗词曲五首》(第2课时)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第1页
    24《诗词曲五首》(第2课时)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第2页
    24《诗词曲五首》(第2课时)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4《诗词曲五首》(第2课时)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24《诗词曲五首》(第2课时)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共6页。
    第24课 诗词曲五首(第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诗、词、曲不同体裁的特点。2.有感情地朗读《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过零丁洋》《山坡羊·潼关怀古》,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3.理解《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过零丁洋》《山坡羊·潼关怀古》的内涵,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过零丁洋》《山坡羊·潼关怀古》,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2.理解《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过零丁洋》《山坡羊·潼关怀古》的内涵,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教学难点理解《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过零丁洋》《山坡羊·潼关怀古》的内涵,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十五从军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两首诗,这节课我们学习《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过零丁洋》《山坡羊·潼关怀古》。新知探究《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知人论世1.作者简介。【活动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积累的知识或课前查阅的资料,和同桌交流辛弃疾的相关信息。教师出示课件中“作者简介”的内容,并简单补充。2.写作背景。【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课件中“写作背景”的内容,并补充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设计意图】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写作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二、知识链接【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课件中关于题目“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知识链接,让学生了解。三、诵读诗歌【活动内容】1.听教师范读《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注意语气语调,感受韵律美。2.反复诵读本词,读出本词沉郁悲怆之感。学生听范读的时候,留意本词的节奏和生僻字的读音,根据范读在课本上做标记;再自由朗读,将本词读通顺,根据做出的标记,读准节奏,读出本词沉郁悲怆之感。【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朗读诗词的能力,为背诵打下基础,想象词中描绘的场景,感受本词沉郁悲怆之感。四、诗歌赏析【活动内容】教师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诵读本词,在理解本词内容的基础上思考。教师鼓励学生尽量独立思考,如果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与同桌或小组内的成员讨论,或者向教师提出。1.“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中的“悠悠”一语双关,有哪两层含义?这一问一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赏析“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注释,了解典故,学习用典手法的妙处;体会典故背后作者对英雄的仰慕之情。3.赏析“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借曹操之语表达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呼声。【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体会《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融典入词的艺术手法,感受作者对英雄的仰慕之情,对南宋朝廷的失望和愤慨之情。《过零丁洋》一、知人论世1.作者简介.【活动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积累的知识或课前查阅的资料,和同桌交流文天祥的相关信息。教师出示课件中“作者简介”的内容,并简单补充。2.写作背景。【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课件中“写作背景”的内容,并补充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设计意图】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写作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二、诵读诗歌【活动内容】1.听教师范读《过零丁洋》范读,注意语气语调,感受韵律美。2.反复诵读诗歌,读出气势磅礴、情调高昂之感。学生听范读的时候,留意诗歌的节奏和生僻字的读音,根据范读在课本上做标记;再自由朗读,将诗歌读通读顺,根据做出的标记,读出节奏和韵律,读出气势磅礴、情调高昂之感。【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为背诵打下基础,读出节奏和韵律,体会《过零丁洋》的情感基调。三、诗歌赏析【活动内容】教师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诵读诗歌,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思考。教师鼓励学生尽量独立思考,如果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与同桌或小组内的成员讨论,或者向教师提出。1.颔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教师引导学生先确定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再结合诗歌内容和写作背景思考其作用。2.颈联两个“惶恐”和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词汇的含义,再结合诗歌内容和诗人的经历分析其表达的感情。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影响深远。请说说你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直抒胸臆的饱满情感。【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受《过零丁洋》中大气磅礴的爱国之情,学习诗中运用的比喻、双关等修辞手法,进而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山坡羊·潼关怀古》一、知人论世1.作者简介。【活动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积累的知识或课前查阅的资料,和同桌交流张养浩的相关信息。教师出示课件中“作者简介”的内容,并简单补充。2.写作背景。【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课件中“写作背景”的内容,并补充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设计意图】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写作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二、知识链接【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课件中关于“曲”的文学知识,让学生了解。【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积累曲的相关知识。三、诵读诗歌【活动内容】1.听教师范读《山坡羊·潼关怀古》,注意语气语调,感受韵律美。2.反复诵读本曲,读出其中蕴含的怀古感慨之情。学生听范读的时候,留意本曲的节奏和生僻字的读音,根据范读在课本上做标记;再自由朗读,将本曲读通顺,根据做出的标记,读准节奏,读出其中蕴含的怀古感慨之情。【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朗读散曲的能力,为背诵打下基础;想象曲中描绘的场景,感受其中蕴含的怀古感慨之情。四、诗歌赏析【活动内容】教师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诵读本曲,在理解本曲内容的基础上思考。教师鼓励学生尽量独立思考,如果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与同桌或小组内的成员讨论,或者向教师提出。1.反复朗读,说说这首小令根据内容可以分为几层?每一层写的是什么? 2.“聚”“怒”两个字好在哪里?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结合诗歌中描绘的画面进行思考。3.如何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它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4.作者是怎样将写景、怀古、议论三者有机结合的?教师引导学生先找出写景、怀古、议论的句子,然后小组讨论,说说这三者是如何有机结合的。5.《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山坡羊·潼关怀古》均为怀古之作,说说它们分别咏叹了怎样的历史,表达了怎样的怀古之情。【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受《山坡羊·潼关怀古》在怀古背后对社会历史兴亡的感慨之情,感受曲中写景、抒情、议论的完美结合,进而掌握诗词曲鉴赏的方法。课堂小结《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蕴含着对屈辱求和的南宋朝廷的失望和愤懑。《过零丁洋》一诗中,作者通过追忆抗元的艰难经历,表现了自己的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舍生取义的豪情壮志。《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散曲,借凭吊潼关古迹,抚今追昔,联想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一针见血地点出了统治者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布置作业背诵《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过零丁洋》《山坡羊·潼关怀古》,并默写。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