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13《短文两篇——会读书,善思辨》教学设计(表格式)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13《短文两篇——会读书,善思辨》教学设计(表格式),共2页。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语文年级九年级学期春季课题《短文两篇——会读书,善思辨》课时二教科书书 名:统编版教材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的相关文学常识,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和精彩语句,理清文章的思路和观点。2.梳理课文的论述思路,学习作者的说理艺术,形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3.树立正确的读书观,学会以正确的方法和态度读书。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梳理课文的论述思路,学习作者的说理艺术,形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读书观,学会以正确的方法和态度读书。教学过程一、旧词新解,导入本课同学们听过“莎气腾腾”这个词吗?指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孙颖莎对战伊藤美诚时把对方按在地上打的气势。古老的成语在新时代有了不一样的内涵。 著名诗人陶渊明在其《五柳先生传》中写的:“好读书,不求甚解”这句话也在后世有了不同的解读(观看视频)今天,我们来听听作者马南邨对这个词的理解,看看他说的有没有道理。二、学习任务二:自读《不求甚解》1、走进阅读小指南思考:驳论文的一般论证思路是什么?2、自主学习理文脉快速默读全文,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并在文中勾画出相关语句,梳理制作思维导图。(1)阅读课文第一段,说说《不求甚解》一文批驳的观点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2)针对错误观点,作者是怎样进行反驳的? (3)为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3、思辨拓展善读书(1)读“毕淑敏《常读常新的》”的故事;(2)用不同的读者读《红楼梦》的例子证明“求甚解,多读多阅历”的道理;(3)假如这动画里的九人是微信好友,陶渊明以“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配上读书图发了个朋友圈,你能从其他八人中选择一个人,以他的角度和观点写一条评论吗?三、学习任务三:联读比较短文两篇1、比较阅读两篇短文,说说它们在论述角度、写作方法等方面有哪些异同。2、通过对两篇短文的学习,你对读书有什么新的认识,谈一谈你的看法。四、学习任务四:拓展延伸读写结合1、选读《培根随笔》《燕山夜话》,摘抄精美片段;2、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要求有新的立意。可通过用“别人都说……而我觉得……因为……”的句式写话。(1)“班门弄斧”新解: (2)“滥竽充数”新解: 五、小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