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学习任务单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学习任务单第1页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学习任务单第2页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学习任务单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学习任务单

    展开

    这是一份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学习任务单,共7页。
    第一单元 第1课 课时任务单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活动目标1. 通过比较旧石器、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结合出土文物,了解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特点,形成民族认同。2. 通过对传说、文献和考古资料的相互印证,知道早期国家的形成,养成史料实证精神,初步掌握历史解释的方法。3. 通过文献记载、青铜器铭文等内容,概括早期国家的特征,探索早期国家特征背后的原因,培养唯物史观意识。情境导入左图:元谋人上中门齿化石时间:旧石器时代早期出土地点:1965年云南元谋上那蚌村出土长度:长1.14厘米,1.13厘米馆藏:云南元谋县元谋人陈列馆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广泛分布的古人类文化遗存,向世人无声地展示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学习任务【任务一】大河之滨,追寻中华文明的曙光【任务二】走出蛮荒,探查早期国家的诞生【任务三】王朝时代,求索早期国家的特征探究过程【任务一】大河之滨,追寻中华文明的曙光问题1.比较两幅地图,看中华文明文化遗存分布有什么特点? 问题2. 阅读教材完成表格的后面三列,从整个表格可以看出中华文明文化遗存展现了怎样的发展规律?【任务二】走出蛮荒,探查早期国家的诞生问题1.从以下国家的不同概念中,我们能够获得关于国家的哪些关键词关键字呢?材料一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左传·桓公二年》材料二 国家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的地方,第一点就是它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第二个不同点,是公共权力的设立……——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材料三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关。——《列宁选集》第3卷,转引自《辞海》第7版材料四 世界上各个有疆域、人民、独立地位和主权的不同于地区的政治实体。现代国家一般为联合国承认。——《辞海》第7版问题2.从传说和历史文献中能发现哪些国家出现的痕迹?材料一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史记·五帝本纪》材料二 尧之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是为帝舜。……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十七年而崩……然后禹践天子位。——《史记·五帝本纪》材料三 (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命令羲氏与和氏,敬慎地遵循天数,推算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制定出历法,敬慎地把天时节令告诉人们。)——《尚书·尧典》材料四 (舜) 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舜又在器物上刻画五种常用的刑罚。用流放的办法宽恕犯了五刑的罪人,用鞭打作为官的刑罚,用木条打作为学校的刑罚,用铜作为赎罪的刑罚。)材料五 明明我祖(禹),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有典章有法度,传于子孙)——《尚书·夏书·五子之歌》 问题3.陶寺遗址中的发现能从哪些方面验证国家形成的痕迹?陶寺遗址总面积达到300万平方米,四周有城墙,城址在200万平米以上。在陶寺早期城址的中南部,还发现了约5万平方米的宫殿区,宫殿区出土了大量高等级文物。在中期城址内发现了总面积约1000平米的大型建筑,据推测应为观象台。陶寺城内有不同等级的房子,小型房屋面积10余平方米,中型房屋面积近50平方米。截至1980年,陶寺已发掘的700多座墓葬也可以大致分为三种等级。第一种是大型墓。墓穴较大,多有木质葬具。随葬品较多,有的多达一二百件,包括彩绘陶器、彩绘木器、成组的石器、玉器……。这种墓的数量很少,约占发掘墓葬总数的1.3%。墓主人的遗骨经鉴定为男性。第二种是中型墓。墓坑稍小,为长方形竖穴。这种墓也有木棺葬具,但随葬品不及大型墓丰富。这种墓已发掘约80座,约占总数的11.5%。墓主人的遗骨经鉴定有男性,也有女性,后者多在大型墓的两侧。第三种是小型墓,墓坑很小,呈长条形,长约2米,宽约0.5米。多无木质葬具。绝大部分的墓无任何随葬品。这种墓已发掘了600多座,约占总数的87%。——摘编自解希恭主编《襄汾陶寺遗址研究》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中期平面图【任务三】王朝时代,求索早期国家的特征问题1.回忆初中知识,夏商西周三个王朝的更替状况是怎样的?有哪些代表性文化遗存?(可以用示意图表示)问题2.商和西周的政治经济状况是怎样的呢?(阅读5-7页,填写表格)问题3.西周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反映出早期国家的哪些特征?(1)材料一 西周王朝直接管理的王畿地区是宗周镐京和成周洛邑。为强化对新征服的东方广大地区的控制,西周推行分封制。分封的原则是 “天子建国”和“诸侯立家”,分封的目的是“以藩屏周”,分封的对象是同姓子弟、异姓亲戚功臣、旧邦之后,分封的内容是“授民授疆土”,由诸侯治理当地的土地和人民。据说周初分封了71国,姬姓有53个,占其中的绝对多数。这些受封的诸侯国对西周要承担相应的义务,西周的分封较夏、商更加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在当时有积极意义。——《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教师用书材料二 周初分封制示意图思考:通过分封制,结合所学,可以看出当时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具有什么样的特征?(2)宗法制:是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在姬姓宗亲内,周王是大宗,诸侯是小宗。在诸侯国内,诸侯是大宗,卿大夫是小宗。以此类推,层层区别。西周时期,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结合,形成政权与族权的结合。——《中外历史纲要》上思考:通过宗法制,可以看出早期国家具有什么样的特征?(3)材料一 礼乐制度是周代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既是典章制度的总汇,又是人们各种行为的准则。西周早期,周公旦为维护周朝统治,著《周礼》,制订礼乐制度,包括饮食、起居、祭祀、婚姻、丧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周代鼎簋(guǐ)制度表材料二 尊是古代的盛酒器。何尊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国家一级文物,是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1963年出土,现收藏于中国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何尊高38.8厘米,口径28.6厘米,重14.6千克。它的花纹华丽繁复,主图案是饕餮,装饰有蕉叶纹和蛇纹,是尊贵和威严的象征。何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记载了周成王依照其父周武王的遗愿,在洛邑(今河南洛阳)营建陪都成周的事迹,以及周成王对贵族何的勉励与告诫,最后周成王赐何贝30朋,何因此作尊,以作纪念。思考:礼乐制度反映了西周作为早期国家具有怎样的特征?(4)阅读材料:(西周分封制)由于不同部族人们的混居造成的对于旧有氏族血缘壁垒的消融,导致在新的共同体内出现了地缘关系的因素。……(宗法制)使周天子在整个周人宗族结构中保持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从而使各地周人的宗族,包括各封建诸侯(它们被称作“诸夏")在周室的统一号令下联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不仅有利于王朝的巩固,也有利于“诸夏”对各氏族部落施加强大的政治影响,促使各氏族部落的融合围绕“诸夏”而展开。以后的华夏民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形成的。而华夏民族的产生,又为统一的华夏国家的出现创造了前提条件。……与宗法制、分封制配合制定的西周礼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亦是令人瞩目的。人们称中华文化为礼乐文化,即显示了周代实行的礼治与德治对于中华文化的巨大影响。……西周的制度文化,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沈长云《上古史探研》想一想:从以上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西周制度文化对中国的积极影响是什么?问题4.为什么早期国家在政治上会呈现这些特征?(可以讨论一下)课堂小结(自主梳理本课思维导图)课后作业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查找文献资料,探寻黄帝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尊奉的祖先的?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