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全国各地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真题合集(含详细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北京市昌平一中教育集团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北京市昌平一中教育集团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默写,综合题,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阅读活动中,有同学为大家推荐名著,以下介绍有误的一项是( )
A. 《论语》是战国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所著的一部儒家经典。
B.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C. 《朝花夕拾》原题《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的十篇回忆性散文。
D. 《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收录了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和故事。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2.默写。
(1) 水何澹澹, ______ 。(曹操《观沧海》)
(2) ______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 《论语》中说:“ ______ , ______ 。”这两句阐明了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3)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古诗中有很多描写四季景色的诗句。请从自己积累的这类诗中选择两句,你选择的是“ ______ , ______ ”。(本试卷中出现的诗句除外)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3.2022年北京举办了首届全民阅读大会。阅读下面有关读书的发言稿,完成问题。
ㅤㅤ①宋代苏东坡说:“读书万卷始通神。”古往今来,学者没有不热爱读书的。多读书不仅有助于做学问,更可以帮助我们走出自身的狭 ,感受世界的丰富。对联“方尺大小藏尽_____千秋事,寸指____容纳天地万物情”就是这个意思。
ㅤㅤ②好读书,还要读好书。经典名著是历经时间淘洗而传承下来的,保存了人类文明中真善美的火种,可以帮助我们在未来充满歧路的选择中,拥有强大的理解力和判断力。
ㅤㅤ③“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更好地读书呢?首先,读书要有明确的目标。有目标,读书就会有驱动力,就会系统化,而不是零散的。其次,读书贵在坚持。读书修身是一个 移默化的过程,无处不读,无时不读,无事不读,长久坚持,必有成效。另外,读书还要注意“三结合”。“____”,读书要刨根问底,不能随声附和,要在琢磨和质疑上下功夫,将读与思相结合;“____”,要学习圈点批注,记录读书心得,把读、写结合起来;朱熹强调“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义理,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是说读书不能停留在书本上,要把“做”作为读书的 落,努力做到读与做相结合,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
ㅤㅤ④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强调在全社会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在新的时代,阅读之旅更会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读书传统,将得以 相传,生生不息。
(1) 请你在答题卡方格中,用正楷字规范书写“读书万卷始通神”,不得涂改。
(2) 对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狭隘”中的“隘”应读作“ài”,“潜移默化”中的“潜”应读作“qiǎn”。
B.“随声附和”中的“和”应读作“hè”,“着落”中的“着”应读作“zhuó”。
C.“美不胜收”指美好的东西太多,欣赏不过来,应写作“美不盛收”。
D.“绵延”指的是“连续不断”,应写作“绵沿”。
(3) 结合上下文,在第③段两个横线处依次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
(4) 有同学将发言稿第③段整理成图表笔记。请你帮他把空缺处内容补全。
① ______
② ______
③ ______
(5) 请按照对偶的要求,将第①段的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 )
上联:方尺大小藏尽_____千秋事
下联:寸指_____容纳天地万物情
4.下面是为全民阅读大会活动写的一段主持串词,阅读并完成问题。
ㅤㅤ书是甘露,滋润干枯的心田;
ㅤㅤ书是良药,医治心头的伤痛;
ㅤㅤ书是明星,指引前进的方向;
ㅤㅤ书是_____,____。
ㅤㅤ一本好书,告诉我山有多高,路有多长;
ㅤㅤ一本好书,召唤我拨开烟云,看向未来。
(1) 对串词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开头的几个比喻,表达了作者对甘露、良药、明星的热爱之情。
B.“书是……”的排比句使情感抒发更为强烈,节奏也更加鲜明。
C.“召唤”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阅读对思想的指引和启发。
D.“一本好书”的反复出现,突出强调了阅读一本好书的重要性。
(2) 请根据串词的修辞特点,在横线处仿写出新的内容。
书是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四、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5.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人物刻画,鲜活丰富的故事描述,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请你从《朝花夕拾》中,任选一个人物形象,结合具体事件说说你的感受和理解。(要求:叙述相关内容,概括形象特征或点明情感,100字左右)
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原来,你叫蜀葵
①你,你叫什么花?
②你长在我少年的记忆中,长在道路两边,长在坟地,长在垃圾边,长在不为人知的任何一个角落。野生的你,这样散落,有些随意,甚至有些落拓。
③你的花也贱,粉艳艳,白灿灿,带着稍微庸俗的表情——你哪有莲的清高,你哪有梅的孤傲,你哪有兰的清幽……
④你就是你,风一来,就吹来了种子,就发芽,就开花,就怒放。怎么可以这样?然而,你就是这样的你。你根本不需要等待人们来小心翼翼培育花籽,不需要浇水培植,不需要更多的关爱——随便给你一个角落,给你一点阳光,你就开得这样铺天盖地。
⑤谁也不曾理睬你。你太普通了,太普遍了,到处都是。你一意孤行地怒放,开呀开。农村里叫你“麦收花”,一到麦收,房前屋后全是你,一开就一片。有人还会嫌你碍眼,把你拔了去。可是,还是有散落的种子,没过几天,你又长得一丈高了。
⑥“这花命贱。”他们说你。
⑦有人叫你一丈红、熟季花、戎葵、吴葵、卫足葵、胡葵……都太洋气了。乡亲们都叫你“大熟仙儿”,这说法多接地气。
⑧没有人注意你。再喜欢花的人,也不会把你掐几朵插在瓶子里,你是没品相的花。可是,怎么会?不种你,不管你,你就开得这样灿烂?像随意写在夏天的草稿,把整个夏天全涂抹了。
⑨盛开,是你最接近自己生命本质的一种展现形式。你知道,努力盛开是植物的本分。
⑩那些无法告诉别人的心酸,那些没有人知道的秘密,那些被轻贱、被鄙视的刹那,其实,你都知道。然而你依然如故。 你像上不了台面的小情小调,像人们随意哼唱的小曲儿,像没有上过纸质的一种文字,就这样随意地花开花落了。
⑪破旧的水池中,颓废的花坛里,没有别的花,她们都太脆弱了。只有你,不嫌脏不嫌乱,不嫌这嫌那,只一大片一大片地开着。摄影师不拍你,画家不画你,诗人不写你,你却偏偏成为一片不被注意却又不得不让人注意的风景。
⑫是有些心酸了——当写下这些盛开的坚持。
⑬看梵高一封一封写给弟弟提奥的信,忽然想起你。在信中,他虽然也谈了一些艺术见解,但更多的是钱。他腼腆而羞涩地说着自己的窘况,甚至是求自己的弟弟再给自己寄些钱来……每读到这,都会眼睛酸涩。生活都快难以维持的岁月里,梵高艰难地坚持着,不曾被谁注意。谁会想到多年之后,那熠熠生辉的名画是出自这样的人的手呢?
⑭都是和你一样的命贱。哪怕没有阳光,哪怕都是嘲笑打击,哪怕别人说你是傻花一朵,哪怕开了一世都没有引起别人注意——又有什么关系呢?你开过,以最旺盛的生命力。有人看你,你开。没人看你,你仍然开。你开给自己看,开给光阴看。
⑮尽管乡亲们习惯叫你“大熟仙儿”,但其实你也有专属于自己的植物学名。你的名字叫蜀葵。亲爱的蜀葵。原来,你叫蜀葵。你有你自己的名字——正如同你有你自己的坚持。你,从来都是独一无二的。
⑯开吧开吧,蜀葵!
(摘自雪小禅《那莲,那禅,那时光:原来你叫蜀葵》)有删改)
(1)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⑩段画线句。
(2) 文中多次将蜀葵与其他物、人进行比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从选文第③段和第⑬段中任选一段简要分析。
(3) 第⑪段最后一句中加点的“不被注意”和“不得不让人注意”是否矛盾?为什么?
(4) 文中的蜀葵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选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简要谈谈。
7.阅读《是谁爱着你的背影》,完成小题。
是谁爱着你的背影
邓迎雷
①周末回家,临走时,母亲将我送到门口。
②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我催她回去:“妈,快回吧,大门敞着呢。”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
③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走去的方向。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我能感觉到她殷殷期望的眼神里满是留恋不舍。
④近些年,母亲越来越显老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离开她温暖的羽翼,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各自的事业和前程,陪伴她的日子少了许多。母亲不止一次地感叹:“还是你们小时最好,天天在一起,现在你们姊妹几个天南海北四下分散,团聚一回可真不容易。”
⑤每听见她这样说,我总不以为然,没品味出她话里面的孤单和失落。直到有一天,我猝不及防地发现,在我远去的身后,母亲追随的目光是那样爱意深沉。
⑥那是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
⑦我出了楼,绕过一片绿地,走过小区院子。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我偶然间向后望去,忽然被身后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看见我回头,她向我不停地挥手,依稀又在说着什么。
⑧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如果不是我偶然回头,我哪里知道,就在我一路走去的时候,身后会有母亲 ______ 的目光。
⑨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母亲是多么痴恋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哪怕只是渐渐远去的背影,她也想多看几眼,不愿错过。
⑩去年秋天,母亲患病住院。我在医院陪她,午后下起了雨,天色阴暗,母亲催我回去。她说:“我好好的,没有什么事,你妹妹也快来了,你快回去吧,别等雨下大了。”
⑪我收拾东西回去,母亲送我上电梯。
⑫很快,电梯从八楼下到一楼。我穿过病房楼大厅,走到院子里,看雨下得不大,我没有打伞。就在这时,电话忽然响了。只听母亲在电话里说:“你怎么不打伞呢,快把伞打起来,别冻感冒了。”
⑬原来,母亲又在隔窗望着我的背影。
⑭病房楼的电梯间没有窗户,想望向我出门的这个方向,需要出了电梯间,穿过病房长长的走廊。我能想象到,当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母亲是怎样拖着行动迟缓的腿,努力加快脚步,快速占领那个窗口。然后,老眼昏花地她透过蒙蒙细雨,努力向外望着,只为了看女儿在院子里经过的那一分钟。
⑮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我连忙撑起了伞,在连绵不断的冷雨里一步步走得很稳。我知道身后有双爱我的眼睛,而母亲不知道的是,伞下的我,眼泪早已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选自《慢品语文》,有改动)
(1) 文章重点描述了母亲目送“我”背影时的场景,以及“我”的感受。阅读全文,根据提示,填写下表。
(2) 请从文中第⑤段两个加点词中任选一个,结合上下文,说说其表达效果。
①我总不以为然,没品味出她深深的孤单和失落。
②我猝不及防地发现,在我远去的身后,母亲追随的目光是那样爱意深沉。
(3) 如果在第⑧段加点词“目光”前填一个修饰词,你会填什么词?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理由。
(4) 文章以《是谁爱着你的背影》为题,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这个题目的作用。
六、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8.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问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乙】
田子①为相,三年归休,得金②百镒③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④。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⑤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⑥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诗》曰:“宜⑦尔子孙绳绳⑧兮。”言贤母使子贤也。
(选自《韩诗外传》卷九其二)
注:①田子:战国齐宣王的卿相。②金:铜属货币。③镒 yì:古代重量单位。一镒合二十两。④馆:房舍,这里指家里。⑤其:还是。⑥造:到……去。⑦宜:多。⑧绳绳 mǐn mǐn:小心谨慎。
(1)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
(2) 对文中两处划线语句的翻译和理解都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朋友感到惭愧,便从车上下来拉陈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门去。
理解:“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写出了元方之前的话让友人惭愧进而示好于他,但元方“入门不顾”,进一步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自尊,表现元方正直率真倔强特点。
B: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
翻译:像这个样子当官,不是我所希望的。
理解:结合上下文看,田子母亲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希望(田子)做卿相要好好吃饭,像这样做官不是自己希望看到的,孝子对待父母只要诚心尽力就可以了。
(3) 从上面两篇文章可以看出,家长自觉不自觉的举止言行,都对子女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元方的父亲用“ ______ ”的做法影响儿子,做人(品性方正)坚持原则,信守诚信;田子的母亲用“不义之物,不入于馆。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等语言教育儿子, ______ 。
七、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9.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 这两首都是李白在春天写给朋友的诗,营造的氛围却有所不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作者选取了“杨花”“子规”两样景物,既点明了暮春时节,又营造了一种① ______ 的氛围;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则用“② ______ ”一词,写出了三月的浓浓春意,营造了一种浪漫的氛围。
(2) 真诚的友情,因诗歌而长存。请你结合两首诗中画线的诗句,分别谈谈李白是如何表达对朋友的深情厚谊的。
八、作文:本大题共2小题,共90分。
10.阅读文字,按要求写作。
进入中学以来,你一定亲身经历了许多事,有了很多新的收获。获得新知,乐在其中;沉浸书海,乐在其中;参与活动,乐在其中;积极奉献,乐在其中;结交挚友,乐在其中……在学习与生活中,你有哪些关于“乐”的经历和感悟呢?
请以“乐在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1)字数600~800之间。
(2)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11.阅读文字,按要求写作。
假如你有机会可以做老虎、狼、小鱼、小鸟等动物中的任意一种,你会经历怎样的奇遇呢?请在“ 奇遇记”补充完整,在横线上填入一种动物,构成你的题目,展开想象,写一篇故事。
要求:
(1)字数600~800之间。
(2)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A.有误,《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记载中国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
2.【答案】【小题1】山岛竦峙,枯藤老树昏鸦
【小题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小题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解析】答案:
(1)山岛竦峙 (重点字:竦峙 )
(2)枯藤老树昏鸦 (重点字:藤)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重点字:罔)
(4)示例: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3.【答案】【小题1】读书万卷始通神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4】①善读书(如何更好地读书);②读书贵在坚持;③读与写。
【小题5】C
【解析】1. 本题考查学生汉字的书写的能力。临写汉字要求不能写涂改,要注意字的框架结构,要写在田字格正中,田字格四角要留有空档。此题把“读书万卷始通神”用正楷字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中即可。
2. 本题考查学生字音、字形的辨析的能力。A.有误,“潜”应读作“qián”。C.有误,“美不胜收”一词中的“胜”正确,不需修改。D.有误,“绵延”指的是延续不断的样子;“绵延”一词中的“延”正确,不需修改。
3.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恰当选择相关语句的能力。根据“读书要刨根问底,不能随声附和,要在琢磨和质疑上下功夫,将读与思相结合”可以看出应该选择“学而不思则罔”;根据“要学习圈点批注,记录读书心得,把读、写结合起来”可以看出应该选择“不动笔墨不读书”。
4. 本题考查学生对信息的提取的能力。根据第③段“如何更好地读书呢”可以提取出①的答案:善读书(如何更好地读书);根据第③段“其次,读书贵在坚持”可以提取出②的答案:读书贵在坚持;根据第③段“要学习圈点批注,记录读书心得,把读、写结合起来”可以提取出③的答案:读与写。
5. 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对联的能力。对联是用对偶修辞写出的句子,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的意思的艺术形式。解题时,要根据题干要求,依据对联的特点分析作答。根据活动主题,结合对联词性相对,内容相关的特点来对。“方尺大小”对“寸指厚薄”都是偏正短语,“容纳天地万物情”对“藏进古今千秋事”都是动宾短语。
4.【答案】【小题1】A
【小题2】阳光,驱散内心的阴霾
【解析】1. 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能力。A.有误,开头的几个比喻,表达了作者对书的热爱之情。
2. 本题考查学生仿写的能力。
仿写句子就是根据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在语意、句式、修辞、语气等方面进行模拟仿写。做这种题型一般是要根据提供的示例,仔细揣摩其句式结构,然后根据内容要求选择对象,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大方面入手进行仿写,从“形似”和“神似”两个方面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做此题要认真观察原句特点:有两个分句组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都要做到“形似”“神似”。不要求统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5.【答案】本题考查名著中的人物及人物形象。
《朝花夕拾》中典型人物有:①范爱农:在《范爱农》中,通过描述范爱农的人生遭遇和心路历程,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革命者冷漠、无情的社会环境。例如,当革命后,范爱农被撤职,落魄而死,同乡会对此并不关心,只有鲁迅深切地怀念旧友。②阿长: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述了阿长讲述美女蛇的故事,展现了她饶舌多事、不拘小节的性格特点。③藤野先生:在《藤野先生》中,描述了藤野先生认真负责、治学严谨的品质,如为作者添改讲义等。④衍太太:在《琐记》中,描述了衍太太表面和蔼背后挑拨是非的性格特点,如在背后说人坏话等。⑤寿镜吾: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述了寿镜吾方正、质朴、博学的品质,如他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等。
示例:在《朝花夕拾》中,我选择的人物是鲁迅的父亲。在《父亲的病》一文中,鲁迅描述了父亲在病重时遭受的痛苦和无助,同时也揭示了当时医疗的落后和社会的冷漠。通过这一事件,我感受到了鲁迅对父亲的深深敬爱和怀念,同时也体会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答案:
示例:《朝花夕拾》收录了鲁迅写的十篇回忆性散文。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喜欢切切察察”;夏天睡觉在床上摆“大”字……然而,长妈妈却给鲁迅弄来了他朝思暮想的《山海经》。作者抓住阿长的性格特点,刻画了纯朴善良、但在某些方面又颇为愚昧的农村妇女形象。
【解析】《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要记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6.【答案】【小题1】(1)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根据上文“那些无法告诉别人的心酸,那些没有人知道的秘密,那些被轻贱、被鄙视的刹那,其实,你都知道。然而你依然如故”可知,“你像上不了台面的小情小调”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蜀葵比作“上不了台面的小情小调”,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蜀葵被轻贱、被鄙视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蜀葵的同情与理解之情。
(2)本题考查写作方法及作用。
文中多次将蜀葵与其他物、人进行比较,可从选文第③段和第⑬段中任选一段分析其作用。根据第③段“你的花也贱,粉艳艳,白灿灿,带着稍微庸俗的表情——你哪有莲的清高,你哪有梅的孤傲,你哪有兰的清幽……”可知,该段把蜀葵与莲、梅、兰作对比,通过莲的清高、梅的孤傲和兰的清幽突出了蜀葵花的贱和庸俗的特点,表达了人们对蜀葵的鄙夷不屑。根据第⑬段“生活都快难以维持的岁月里,梵高艰难地坚持着,不曾被谁注意。谁会想到多年之后,那熠熠生辉的名画是出自这样的人的手呢”可知,这里把梵高的艰难与他以后的辉煌成就作对比,突出了当时境遇的不幸,表达了作者的同情、敬慕和赞美之情。
(3)本题考查句子含义。
根据上文“你的花也贱,粉艳艳,白灿灿,带着稍微庸俗的表情”“谁也不曾理睬你。你太普通了,太普遍了,到处都是”“没有人注意过你。再喜欢花的人,也不会掐几朵把你插在瓶子里。你是没品相的花”可知,“不被注意”是就蜀葵的花贱、庸俗、普通、没品相而言;根据“你根本不需要等待人们来小心翼翼培育花籽,不需要浇水培植,不需要更多的关爱——随便给你一个角落,给你一点阳光,你就开得这样铺天盖地”“怎么会?不种你,不管你,你就开得这样灿烂?像随意写在夏天的草稿,把整个夏天全涂抹了”“你知道,努力盛开是植物的本分”“破旧的水池中,颓废的花坛里,没有别的花,她们都太脆弱了。只有你,不嫌脏不嫌乱,不嫌这嫌那,只一大片一大片地开着”可知,“不得不让人注意”指的是蜀葵生命力旺盛、花开得灿烂、坚守自己的本分、不择环境一大片一大片地开。因此,两者并不矛盾。
(4)本题考查开放探究。
根据蜀葵不择环境一大片一大片地开、坚守植物的本分,联系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坎坷和挫折,可得出启示:无论在什么境况下都要坚定自己的目标,坚强勇敢地不断前行等。
答案:
(1)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蜀葵被轻贱、被鄙视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蜀葵的同情与理解之情。
(2)示例一:第③段把蜀葵与莲、梅、兰作对比,通过莲的清高、梅的孤傲和兰的清幽突出了蜀葵花的贱和庸俗的特点,表达了人们对蜀葵的鄙夷不屑。
示例二:第⑬段把梵高的艰难与他以后的辉煌成就作对比,突出了当时境遇的不幸,表达了作者的同情、敬慕和赞美之情。
(3)不矛盾。理由:不被注意”是就蜀葵的花贱、庸俗、普通、没品相而言;“不得不让人注意”指的是蜀葵生命力旺盛、花开得灿烂、坚守自己的本分、不择环境一大片一大片地开。
(4)示例:蜀葵不择环境一大片一大片地开、坚守植物的本分,这启示我们:无论在什么境况下都要坚定自己的目标,坚强勇敢地不断前行。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解析】这篇散文采用第二人称,以与蜀葵对话的形式,描写了蜀葵的花贱、易于生长、不被人重视,但是坚持开花的特点,还联想到梵高穷困潦倒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蜀葵和对具有蜀葵一样的精神的人的赞美之情。
阅读分析题是语文学科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7.【答案】【小题1】关爱
【小题2】母亲跟我来到路口,站着看着“我”远去的背影
【小题3】心酸(难过、伤感、心里酸酸)
【小题4】母亲在医院病房的窗口望着“我”在雨中离开的背影
【解析】(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第一空,结合②段中“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我催她回去:‘妈,快回吧,大门敞着呢’。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③段中“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走去的方向”可概括为:母亲跟“我”来到路口,站着看着“我”远去的背影;第二空,结合⑧段中“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如果不是我偶然回头,我哪里知道”可概括为:心酸、难过;第三空,结合⑫段中“很快,电梯从八楼下到一楼。我穿过病房楼大厅,走到院子里,看雨下得不大,我没有打伞。就在这时,电话忽然响了。只听母亲在电话里说:‘你怎么不打伞呢,快把伞打起来,别冻感冒了’”,⑬段中“原来,母亲又在隔窗望着我的背影”可概括为:母亲在医院病房的窗口望着“我”在雨中离开的背影。
(2)本题考查词语赏析。
①不以为然:意思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结合④段中“近些年,母亲越来越显老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离开她温暖的羽翼,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各自的事业和前程,陪伴她的日子少了许多。母亲不止一次地感叹:‘还是你们小时最好,天天在一起,现在你们姊妹几个天南海北四下分散,团聚一回可真不容易’”的内容可知,“不以为然”写出了母亲每次和“我”感叹姐妹们相聚不容易时,“我”因为没有理解母亲内心孤单和失落,从来不把把母亲说的话放在心上,表达出作者对不懂母亲内心情感的惭愧。
②猝不及防:形容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防备。结合⑥段中“那是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⑦段中“我出了楼,绕过一片绿地,走过小区院子。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我偶然间向后望去,忽然被身后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的内容可知,“猝不及防”写的是“我”偶然回头看见母亲凝视着“我”的背影时,突然发现母亲一直以来对“我”默默而深沉的爱。理解了母亲对“我”的牵挂和爱意后,“我”在离开时也有着对母亲的牵挂、不舍的复杂心情。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词语补写。结合⑥段中“那是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⑦段中“我出了楼,绕过一片绿地,走过小区院子。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我偶然间向后望去,忽然被身后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的内容可知,“我”从弟弟家已经走出很远了,偶然回头发现母亲其实一直在窗口凝视着“我”。据此可知,哪怕只是“我”渐渐远去的背影,母亲也想多看几眼,不愿错过,表现出母亲对“我”深深的关爱和牵挂之情。据此可补写为:关爱或牵挂。
(4)本题考查赏析题目。本文叙述了母亲注视着“我”背影的三个事件。那个夏天,母亲趴在弟弟家的窗口里望着“我”离开小区。其次是去年秋天,母亲在医院病房的窗口望着“我”在雨中离开。这个周末,母亲跟“我”来到路口,站着看“我”远去。作者选取这三个细节,表达了对深沉母爱的感激之情。从表现形式上来看,题目是一个问句,答案在文本之中,这是设问的修辞,设问的运作,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也设置了悬念。内容上,题目中的“谁”交代了主要的写作内容,“爱着你的背影”暗示了主旨:表现了母亲对儿女的关注与依恋,母亲因为儿女的离开而产生的依恋与不舍,点明了文章歌颂母爱的主旨。结构上,文章共写了三件事,都围绕着母亲凝视孩子的背景来展开,所以题目还是文章叙事的线索,使文章成为一个整体。
答案:
(1)①母亲跟“我”来到路口,站着看着“我”远去的背影;②心酸(难过、伤感、心里酸酸);③母亲在医院病房的窗口望着“我”在雨中离开的背影。
(2)①“不以为然”写出了母亲每次和“我”感叹姐妹们相聚不容易时,“我”都没有把母亲说的话放在心上,原因是“我”没有理解母亲内心孤单和失落,表达出作者对不懂母亲内心情感的惭愧之情。
②“猝不及防”写的是“我”回头看见母亲凝视着“我”的背影时,“我”才突然发现母亲一直以来对“我”默默而深沉的爱。此时在理解了母亲对“我”的牵挂和爱意后,“我”离开时也有着对母亲的牵挂、不舍的复杂心情。
(3)示例:关爱(或:牵挂、痴恋),因为“我”从弟弟家已经走出很远了,是偶然回头发现,母亲其实一直在窗口凝视着“我”。哪怕只是“我”渐渐远去的背影,母亲也想多看几眼,不愿错过,可见母亲对“我”的关爱(或:牵挂、痴恋)。
(4)①从表现形式上来看,题目是一个问句,设置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从主旨上来看,题目中的“谁”暗示写作对象,“爱着你的背影”暗示主旨,母亲对儿女的关注、依恋和深沉的爱。母亲因为儿女的离开而产生依恋与不舍,点明母爱的主旨;③从内容和结构上来看,文章共描绘三个场景,都围绕着母亲凝视孩子的背景来展开,内容和题目相呼应,同时题目还是文章的线索。
本文叙述了母亲注视着“我”背影的三个事件:那个夏天,母亲趴在弟弟家的窗口里望着“我”离开小区;去年秋天,母亲在医院病房的窗口望着“我”在雨中离开;这个周末,母亲跟“我”来到路口,站着看“我”远去。作者选取这三个细节,表达了对深沉母爱的感激之情。
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8.【答案】【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过中不至,太丘舍去,不义之财不可取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A.舍:舍弃/舍:赦免;
B.子:儿子/子:你;
C.去:离开/去:除去;
D.期:约定/期:约定、
故选:D。
(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和理解。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A.正确。
B.,有误,重点词语:治,做。如此,像这样。欲,希望,想要。此句译为:像这样当官,不是我所希望的。结合上下文看,田子母亲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希望(田子)为官不贪,尽心尽责,不取不义之财,忠于国家。
故选:A。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文章内容可知,元方的父亲用“过中不至,太丘舍去”的做法的做法影响儿子,做人(品性方正)坚持原则,信守诚信;田子的母亲认为“其子之事亲也尽力致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意思是不应该得到的东西,不要拿进家门。可见田子的母亲认为不义之财不可取。
答案:
(1)D
(2)A
(3)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不义之财不可取。
译文:
甲: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乙:
田子做宰相,三年后休假回家,得了二千两金,供养他的母亲。母亲说:“你是怎么得到这些金子的?田子回答说:“这是我的俸禄。”母亲说:“做宰相三年不吃饭吗?像你这样做官,不是我所想要的。孝子侍奉父母,尽心尽力就行了,不义之物不要进入我的家中。做为子臣不忠于皇上,这是做为人子的不孝。你还是除去它吧。”田子惭愧的走出来,上朝还金子,回来后请求进牢狱。齐宣王认为他的母亲贤能,为她的深明大义感到高兴,当即赦免田子的罪过,让他重新为宰相,把金子赐给他的母亲。《诗经》说:“教育你的子孙时要谨慎小心啊。”说的是贤惠的母亲使子孙贤德。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
2.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
3.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
4.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
5.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6.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
9.【答案】【小题1】哀伤愁恻
【小题2】烟花
【解析】(1)本题考查赏析诗句。“杨花落尽子规啼”是说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杨花尽”和“子规啼”两样景物既点明事情发生的时节是暮春,又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意思是: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烟花”一词,写出了三月的浓浓春意,营造了一种浪漫的氛围。
(2)本题考查对表现手法的理解。“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句诗中,作者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由此可判断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作者让明月带着自己的愁心陪着友人一起到夜郎西,可见诗人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之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思是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孤帆”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写诗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只帆船上。诗人在黄鹤楼边送行,看着友人乘坐的船挂起风帆,渐去渐远,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点影子了,最后终于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而诗人仍然久久伫立,目送流向天际的江水,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随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作者寓情于景,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
答案:
(1)①哀伤愁恻;②烟花。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诗人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明月),使之同样具有人的感情,让明月成为传递友情的使者,这是拟人的修辞手法。这两句运用了寄情于景的表现手法,写诗人与友人即将分隔两地,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关心、思念和同情之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写小船前行逐渐消失在视野中,久久伫立,寓情于景,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
译文: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能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虽未追叙与好友昔日相聚的情景和友谊,但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把友情抒发得真挚感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诗作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10.【答案】乐在其中 大千世界到处都有欢乐,芸芸众生有不同的快乐源泉,但我想说句心里话,只要在复习考试中抽点时间去听一首愉悦心情的歌;只要在百忙中挤点儿时间去偷吃一口零食,只要在繁忙的寒暑假中移点儿时间与伙伴同行,与父母旅游,那就是我的快乐,快乐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乐在其中,生活很满足。
柴可夫斯基说过:“音乐是上天给人类最伟大的礼物,只有音乐能够说明安静和静穆。”这我是相信的!在每次期末考试后,那颗烦躁的心脏在无数次地快速跳动,这考试可是决定我假期出不出去玩的一扇门啊!我就戴上耳机,去选一首活泼又轻快的歌。那感觉就像身处无边无际的大海,自己坐在小艇上!吹着海风,好不舒畅!
每次肚子在“咚咚”打鼓作响时,总会想起美味来,粽子那绿色的芦叶包着纯白的糯米和红色的大枣,煮熟后,剥开芦叶,只见白云间镶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烤红薯焦糊糊的,周身满是炭灰,嗅一嗅,香喷喷的气味马上会钻进五脏六腑,令你“口水直流三千尺”。臭豆腐是“好客”的,那远播千里的“香味”,使得多少人垂涎于你的美味,虽臭不可闻,但外焦里嫩,虽黑漆漆的,但入口难忘。
孔子教导学生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更是相信!曾经,是友谊点燃了我生命的光火,绽放出了生命之花;曾经,是友谊连接了我们的心,架起了一条友谊的桥梁;曾经,是友谊令我向着阳光,大步前进,翻开了生命的新篇章。感觉畅游在友谊的天空中,自己像只小鸟,有你的陪伴,生活就充满阳光。你走进了我的心房,我打开了你的心扉。
我想:只要做自己喜欢的事,就会觉得心情舒畅,快乐多多,因为,快乐其中,快乐就在我们身边!
【解析】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可写“乐在其中”“乐在奉献”“乐在给予”……以“乐在其中”为例,快乐,时时刻刻围绕在你身边,你无时不在感受着各种快乐,这方面同学们不论从哪个角度,只要抓住“快乐”这个中心,去写自己感悟最深刻的事,便能扣题。“奉献”是快乐,“给予”是快乐,“获得”是快乐;一句祝福的话是快乐,一个理解的眼神是快乐……大家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问问自己:真正的快乐是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作文实际上又是对快乐观的考查。学生作文立意的高下,直接反映着思想境界的高低。写好这篇作文,首先要具备正确的、高品位的快乐观,其次要有具体的、切实的事例作支撑,不能流于空洞。想一想:自己的生活中,哪一件事、哪一次经历中,你感受到了真正的快乐?或者,你可以通过一个什么故事,才能表现出你对快乐的这种独特的认识?
文章是一篇以“乐在其中”为主题的文章。主体部分列举了生活中几处随处可见的快乐,来突出中心“快乐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语言很有气势,符合发言稿的特点,这是一篇不错的发扬。
11.【答案】 做十天老虎的奇遇 动物的眼泪,最珍贵。
——题记
有人梦想着探索太空,有人梦想着飞天遁地,也有人梦想着风水轮转,荣登高位。而有一天,我想做老虎的梦想,也实现了。
初入山林•被捕
“哎呦!真疼!”伴着一阵剧烈的疼痛,我的灵魂成功附身在一只老虎身上。中科院的人能再粗暴一点吗?我摇摇头,从地上站起来。望着与做人时完全不同的世界,我心情激动至极,动动前爪,又动动后爪,一甩尾巴,大吼一声,仿佛整个山林都在震颤。突然,远处的丛林传来一丝不和谐的晃动,几个人影正鬼鬼祟祟地冲我这里探头探脑。我心一惊,立马转身就跑,耳边却传来“嗖”的一声轻响,我的腹间一痛,“麻醉枪”想罢,我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初识同伴•激愤
再次睁眼,却发现身下已是冰凉的水泥地。“这是哪”我发出了微弱的声音“醒了啊。”身旁传来一声沧桑的回答。我努力转过头,是一只中年公虎,它毛色暗淡,脚步僵直,只有看到我时双眸才会有一丝活气。我们两个便聊了起来。“虎山之中,一般有两只老虎。”他说。“那一只呢?”听到这些,我心中莫名的有丝紧张。“他去了天上。”气氛在瞬间凝固。这只健壮的老虎眼中竟有点点星光。“在一起七年了,他不是因为寿命耗尽而去,而是因为那饲养员每次都克扣我们的伙食,他总是把他那份给我”他说不下去了。
追逐自由•离开
受了那可恶饲养员几天的气,我感觉自己要疯了。“我要走!”终于,在第七天的夜里,一个大胆的逃亡计划在我的脑海里渐渐成形。我将计划讲给那只老虎,它起先是震惊,但随后,他的双眼却放射出无与伦比的光芒,就像流星。“好!本来也活不长了,就陪你疯一把!不成功,便成仁!”第八天的夜晚,饲养员照例来给我们送夜宵。此时异变突起,那只老虎一跃而起,一下子将饲养员扑倒,饲养员便干脆的昏了过去。我们出了虎山,一路狂奔向城郊大山中跑去。可刚刚跑了一会,无数的警车就围了上来。那只老虎一看,心一横“你走!我殿后!”说罢,他就扑向了警车我头一扭,冲入山林深处。
十天过去了,我又变了回来,但这次经历却给了我很深沉的思考:难道,万物皆被人类吃,物质存在的意义就是向人类提供享受吗?不,万物都有生长的权利与空间,人类,决不能随意占用。为了自私自利的享受,我们已经失去了太多。如果人类不保护珍惜动物,不尊重生命,就一定会有朝一日付出血的代价。
【解析】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从思维拓展,局限性比较大,但是对于平时素材较少的学生来说可操作性比较强,可以快速选择自己的素材。
【审题立意】想象类作文难点不在情节想象叙述和描写,而在立意主题上的延伸与挖掘,即思想认知高度。“奇遇”如何呈现,什么样的十天,为什么奇妙,其结果又将如何,给考生留下广阔想象空间。
【思路点拨】我们写此作文时,要打开思维的翅膀,运用联想和想象,但也一定要注意度,不能过分地夸大“奇遇”,通过小动物的眼光是看到了真善美,还是发现了人与自然的奥妙关系,抑或是竟然发现了积极乐观的价值观…发挥的余地都很大!
【表达方式】整篇文章要以记叙文字为主,也可以使用其他的表达方式作为补充,在文章最后可以写一段议论抒情文字,写出所感所悟,升华一下文章的主旨。
【形式创新】如果我们可以采用小标题或者分镜头的方式,会给人耳目一新之感。除了题目不同以往考场作文的奇思妙想,打开小伙伴儿们封闭已久的想想之门,那种扑面而来的纯真和贴近自然的感觉不是更令人惊喜和感动吗?写作本来就是一件很美的事,可是在现行的考察方式下,写作文带给学生的往往是紧张、压力和对分数的担忧。这么单纯质朴而又妙趣横生的题目,简直都让我感动了!这绝对是出题老师的良心之作啊!
这是一篇想象命题作文,作者想象合理,开篇点题,文章的主体部分运用了各种细节描写,引人入胜,非常的生动,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文末一段,写出了本次奇遇的意义,升华了文章的主题。A.学而不思则罔
书山有路勤为径
B.思而不学则殆
书山有路勤为径
C.学而不思则罔
不动笔墨不读书
D.思而不学则殆
不动笔墨不读书
A.万古
深厚
B.万古
厚薄
C.古今
厚薄
D.古今
深厚
时间
目送“我”的场景
“我”的感受
周末回家
① ______
温暖
那个夏天
母亲趴在弟弟家的窗口望着我离开的背影
② ______
去年秋天
③ ______
感动
A.太丘舍去
即舍田子罪
B.对子骂父
子安得此金
C.相委而去
子其去之
D.君与家君期日中
不期而遇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十三中教育集团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初中教育集团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琥珀教育集团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