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四节 沉淀溶解平衡课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四节 沉淀溶解平衡课文课件ppt,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曲线型图像,曲线型图像问题分析,对数型图像,对数型图像问题分析,小试牛刀,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问题思考]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与化学平衡曲线有什么相似和不同呢? 条件的改变对沉淀溶解平衡有什么影响呢? 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1.沉淀溶解平衡Ksp曲线如果横、纵坐标分别表示阴、阳离子的浓度,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应是反比例函数曲线中位于第一象限的部分。以某温度下BaSO4 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为例,c(Ba2+)与c(SO42− )关系如图:(1)a→c:增大c(SO42− );(2)b→c:加入1×10−5 ml·L−1Na2SO4溶液(加水不行);(3)d→c:加入BaCl2 固体(忽略溶液的体积变化);
1.沉淀溶解平衡Ksp曲线如果横、纵坐标分别表示阴、阳离子的浓度,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应是反比例函数曲线中位于第一象限的部分。以某温度下BaSO4 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为例,c(Ba2+)与c(SO42− )关系如图:(4)c→a:增大c(Ba2+);(5)曲线上方的点表示有沉淀生成、曲线下方的点表示不饱和溶液、曲线上的任意一点均表示该条件下达到沉淀溶解平衡状态。
2.S-pH 或c(Mn+)-pH 图像如果图像反映的是难溶金属氢氧化物的溶解度或金属阳离子浓度与pH 的关系,则平衡曲线通常是一条体现S 或c(Mn+)随着pH 的增大而减小的曲线。以Fe(OH)3 和 Cu(OH)2为例,某温度下,c-pH 关系如图:图中曲线为相应金属阳离子氢氧化物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可利用图像上的点判断有关氢氧化物的Ksp的大小并选取合适的pH 范围沉淀Fe3+、Cu2+。
1.pH(或pOH)-pC图(1)横坐标:将溶液中的c(H+)取负对数,即pH=−lgc(H+),反映到图像中是c(H+)越大,pH 越小,pOH 则相反。(2)纵坐标:将溶液中某一微粒的浓度[如c(Mn+)]或某些微粒浓度的比值取负对数,即pC=−lgc(A),反映到图像中是c(A−)越大,pC越小。
1.pH(或pOH)-pC图(3)典型示例:常温下,几种难溶氢氧化物的饱和溶液中金属阳离子浓度的负对数与溶液pH 的关系如图所示:①直线上的任意一点都达到沉淀溶解平衡;②由图像可得Fe3+、Al3+、Fe2+、Mg2+完全沉淀时的pH。
2.pC-pC图如果横、纵坐标是离子浓度的对数或负对数,则二者的关系应是一条直线。例如在一定温度下,三种碳酸盐 MCO3(M:Mg2+、Ca2+、Mn2+ )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pM=−lgc(M),p(CO32−)=−lgc(CO32− )]:图中实线为某温度下相应碳酸盐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由此可对比不同碳酸盐Ksp的相对大小,判断离子积与Ksp的关系,判断线外点对不同碳酸盐来说在该温度下的溶液中的沉淀或溶解情况,以及判断相应金属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
2.pC-pC图如果横、纵坐标是离子浓度的对数或负对数,则二者的关系应是一条直线。例如在一定温度下,三种碳酸盐 MCO3(M:Mg2+、Ca2+、Mn2+ )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pM=−lgc(M),p(CO32−)=−lgc(CO32− )]:(1)横坐标数值越大,c(CO32− )越小;纵坐标数值越大,c(M)越小;(2)曲线上方的点为不饱和溶液、曲线上的点为饱和溶液、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有沉淀生成。
三、沉淀溶解平衡滴定曲线
沉淀溶解平衡滴定曲线,一般横坐标为滴加溶液的体积,纵坐标为随溶液体积增加,相应离子浓度的变化。例如,某温度下,用0.1 ml·L−1 AgNO3 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含Cl− 、Br− 、I−的浓度均为0.1ml·L−1的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图中曲线的起始部分,滴入n(Ag+)不足,c(X−)变化较小,在恰好反应时出现突跃,突跃后的三条曲线为相应 AgX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若已知曲线a、b、c所代表的卤素离子,则可比较相应 AgX 的Ksp大小或利用Ksp的大小分析曲线a、b、c分别代表哪种卤素离子。
1.已知:pAg=−lgc(Ag+),Ksp(AgCl)=1.8×10−10。如图是向10 mL 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l·L−1 NaCl溶液时,溶液的pAg随着加入 NaCl溶液的体积变化的图像(实线)。根据图像所得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原 AgNO3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l·L−1B.图中x 点的坐标为(100,6)C.图中x 点表示溶液中 Ag+被恰好完全沉淀(浓度为0)D.若把0.1 ml·L−1 NaCl溶液换成0.1 ml·L−1NaI溶液,则图像在终点后变为虚线部分
2.某温度下,向10 mL 0.1 ml·L−1 NaCl溶液和10 mL 0.1 ml·L−1 K2CrO4溶液中分别滴加 0.1 ml·L−1 AgNO3 溶液,滴加过程中pM[pM=−lgM,M 为c(Cl−)或c(CrO42− )]与所加 AgNO3 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L1 线代表 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B.a1、b两点所示溶液中c(Ag+):b>a1C.若将上述 K2CrO4溶液的浓度改为0.05ml·L−1,则b点会移动到c点D.将a1 与b点溶液混合,无 Ag2CrO4固体析出
一、曲线型图像1.沉淀溶解平衡Ksp曲线
一、曲线型图像2.S-pH 或c(Mn+)-pH 图像
二、对数型图像1.pH(或pOH)-pC图
二、对数型图像2.pC-pC图
1.常温时,CuS的溶度积Ksp=6.3×10−36,NiS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 )A.常温时,CuS在 Na2S溶液中的溶解度和 Ksp均比在水中的小B.常温时,NiS的溶度积Ksp(NiS)=1.0×10−24C.向含等浓度Cu2+、Ni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2S溶液,先生成 NiS沉淀D.向Y 点溶液中加入 Na2S固体,可使Y 点移到Z 点
3.25 ℃,Ksp[Fe(OH)3]=4.0×10−38,向10 mL 0.1ml·L−1的 FeCl3 溶液中加入30 mL 0.1ml·L−1的 NaOH 溶液发生反应,混合溶液中c(Fe3+ )与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点Fe3+的浓度为0.1 ml·L−1B.25℃时,Fe3+的水解常数为2.5×10−5C.C 点存在的平衡主要为Fe3+的水解平衡D.t4时向溶液中加入10 mL 0.1 ml·L−1 NaCl溶液,平衡不移动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四节 沉淀溶解平衡课文配套ppt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一,导入二,沉淀的生成,沉淀的溶解,沉淀溶解的方法,沉淀的转化,沉淀转化的实验探究,沉淀转化的实质,沉淀的转化的应用,小试牛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四节 沉淀溶解平衡课文配套课件ppt,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一,导入二,物质难溶≠完全不溶,沉淀溶解平衡,小试牛刀,溶度积,Ksp的计算类型,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四节 沉淀溶解平衡课前预习ppt课件,共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