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红楼梦》次要人物之香菱形象研读 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红楼梦》次要人物之香菱形象研读  教案第1页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红楼梦》次要人物之香菱形象研读  教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红楼梦》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红楼梦》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活动,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目标
    1.自主阅读第一、四、四十八、四十九、六十二、七十九、八十、一百、一百二十四回,梳理香菱的生平遭际。
    2.通过小说情节及人物描写手法,细度文本,鉴赏香菱的人物形象。
    3.结合判词及整本书内容,探究香菱人物的悲剧性,能思辨性地看待香菱悲剧的成因。
    学习重点
    细读文本,鉴赏香菱的人物形象。
    学习难点
    探究香菱人物的悲剧性,能思辨性地看待香菱悲剧的成因。
    课前自主阅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红楼梦》是一方世外桃源、心灵栖息之地,王国维评论为“彻头彻尾的悲剧也”。作者于其中塑造了众多儿女,但叹红颜薄命,终归“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今天,我们三千弱水只取一瓢,走进香菱苦难却依旧纯真的一生,感悟香菱于悲悯中蕴含的美好人格。
    二、课堂活动
    任务一:阅读文本,梳理香菱人生遭际
    活动1:梳理香菱生平遭际
    香菱是《红楼梦》中第一个登场的女性,也是《红楼梦》中最后一个收场的女性。贯穿全篇,自始至终,既是线索人物,又具有典型意义。请同学们自主阅读第一、四、四十八、四十九、六十二、七十九、八十、一百、一百二十四回,梳理香菱的生平遭际。
    明确:
    ①幼年被拐。元宵佳节时,甄士隐命家人霍启抱英莲去看社火花灯,霍启因要小解,便将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坐着,待返回时英莲踪迹全无。
    ②强买作妾。七八年后,拐子将英莲发卖,因贪恋钱财,卖与两家,岂料其中一家买主是呆霸王薛蟠,将另一买主冯渊派人殴打致死。命案恰归此前受甄士隐资助科考登仕的贾雨村受理,贾雨村屈于薛家权势徇私枉法,让薛蟠向冯家赔了点钱便了解命案,遂将英莲明堂正道地与了薛蟠。
    ③慕雅学诗。英莲作了薛蟠的妾后改名香菱。在薛蟠外出做生意期间,香菱获得了去大观园陪伴薛宝钗的机会。在此期间,香菱拜林黛玉为师,学习作诗。她苦志学诗,几近成魔,精血诚聚,居然在梦中作诗一首,获得了黛玉及众人的肯定,成功加入园中诗社。
    ④被虐致死。后薛蟠看中了夏金桂,回来后央其母亲求娶该姑娘为正妻。可怜香菱不是是凶悍泼妇的对手。香菱气怒伤感,内外折损不堪,竟酿成干血之症,日渐羸瘦,一病不起,最终香销玉陨。
    2.结合香菱人生遭际及画作内容,鉴赏香菱判词。
    副册判词一首
    画: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参考答案:
    “根并”句一暗点其名。香菱本名英莲。莲就是荷,菱与荷同生池中,所以说根在一起。书中香菱曾解自己的名字说:“不独菱花,就连荷叶莲蓬都是有一股清香的。”( 第八十回),可惜后边忘记忌讳,说出:兰花,桂花好的香又非别花之香可比。得罪了心胸狭隘的夏金桂。“自从”二句是说自从薛蟠娶夏金桂为妻之后,香菱就被迫害而死了。两地生孤木,两个“土”字,加上一个“木”字,是金桂的“桂”字。魂返故乡,指死。册子上所画也是这个意思。
    任务二:细读文本,鉴赏香菱形象特征
    1.对于《红楼梦》里的主要人物,曹雪芹都给他们一个字评语。比如:“时”宝钗、“敏”探春、“慧”紫鹃、“勇”晴雯、“贤”袭人、“俏”平儿,等等。至于香菱,则是“呆”香菱。你认同曹公这样的概括吗?结合具体内容说明。
    参考答案:
    ①认同。香菱对学术有着极度的热情和痴迷,如在第六十二回中,她与湘云热烈地讨论诗歌艺术,显示出她对古代文学领域的重大课题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投入。这种“呆”实际上是对学术的极致追求,表现出她与众不同的专注和执着。其次,香菱在面对生活的苦难和外界的恶意时,表现出超乎常人的坚韧和忍耐。例如,她被金桂折磨摧残,却始终“自卑自怨,各自走开”,这种“呆”实际上是她应对苦难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体现了她的软弱和无力感。
    ②不认同。香菱的性格应该概况为一个“真”字。在“情解石榴裙”的情节中,香菱的“真”表现为对宝玉的纯真情感。她在面对裙子弄脏的尴尬情况时,没有成人世界的复杂心思,而是单纯地接受宝玉的帮助和建议,显示出她对情感的直接和坦率。
    2.结合香菱形象特征,为香菱写一则200字的人物短评。
    学习支架:
    人物评论一般写法
    (1)以小见大。选择香菱形象的一个方面集中笔墨,深入挖掘会。
    (2)叙议结合。人物短评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是叙议结合、以“议”为主,“叙”指根据自己评论中心,用自己的话有针对性地概述;“议”包括“分析”和“评价”两个方面,“分析”是逐步揭示人物特点的过程,“评价”则是分析后得到的结论,是人物短评的中心论点。
    (3)客观公正。对人物的评价要客观公正。
    参考示例:这个“香”字似乎既暗示了香菱美丽的容貌,同时也暗示着她高洁的品格。香菱最初入薛家,一直在薛姨妈身边做丫鬟,后来,在薛蟠的央求下,英莲成为了薛蟠的侍妾。香菱作为丫鬟,没有仗着美貌攀高枝;作为侍妾,也没有随波逐流,沦为“死鱼眼”。香菱凭借自己淡泊宁静、高洁淡雅的品格气度赢得了园子里一众人的认可,上到林黛玉、探春等主子,下到袭人、平儿的丫鬟,无一不对香菱充满怜爱。香菱之“呆”,透露出了香菱天真和妩媚,浓缩了一个青春女子最美好的品质。
    任务三:小组合作,探究香菱悲剧成因
    1.香菱是美好的,但她的命运同样又是悲惨的,完美诠释了“平生遭际实堪伤”。结合以下内容说说,曹公在小说中将香菱人生的悲剧归咎于什么?
    那日冯公子相见了,兑了银子,因拐子醉了,英莲自叹说:“我今日罪孽可满了!”(第四回)
    雨村听了也叹道:“这也是他们的孽障遭遇,亦非偶然,不然这冯渊如何偏只看上了这英莲?这英莲受了拐子这几年折磨,才得了个路头,若果聚合了,倒是件美事;偏又生出这段事来!——且不要议论他人,只目今这官司如何剖断才好?(第四回)
    参考答案:香菱用“罪孽可满”来感叹自己可能降临的幸福,认为自己遭遇不幸都是由于前世作的孽。贾雨村更是把一个人口贩卖加人命案件解释为“孽障遭遇,亦非偶然”,归于人力无法改变的神秘力量。“有命无运,累及爹娘”是他对英莲未来人生下的断误。英莲此后的人生历程完全符合这一预判,作者就是根据预判来设计人物命运的。
    2.你认为是谁造成了香菱命运的悲剧?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研讨。
    参考答案:
    ①失职的父母。甄士隐每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英莲被丢,追根究底是当父母的疏忽造成的。
    ②可恶的拐子。该为香菱的悲剧命运买单的是抱走英莲的那个人贩子。可恶的人贩子,为了谋得一点银钱,造这种罪孽。
    ③无情的邻居。昧了良心的邻居小沙弥,不但没有解救英莲,或者告知贾雨村应当解救昔日恩人的女儿英莲,却各自为了各自的所谓的光明前途,硬是闭着眼睛密谋着胡乱判了此案。
    ④狠毒的正妻。薛蟠娶的正妻夏金桂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泼妇,层出不穷的折磨方法,直到拿出砒霜准备下手要毒死可怜的香菱却阴差阳错毒死自己,正妻夏金桂对小妾香菱的折磨才算告一段落。
    ⑤香菱的悲剧命运,归根结底是那个社会造成的。但凡社会制度健全,香菱碰到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将她解救出来,正是因为社会太黑暗,坏人畅通无阻,好人才没有生存的空间,才被活生生地吞没。
    三、课堂小结
    香菱是《红楼梦》中第一个登场的女性,也是《红楼梦》最后一个收场的女性。贯穿全篇,自始至终,既是线索人物,又具典型意义。本节课我们通过鉴赏香菱的人物形象,探究了造成香菱悲剧命运的具体原因,进一步领略了《红楼梦》这部经典著作的思想性和批判性。原著中作者用“宿命论”设计了一系列人物形象,但用宿命论解释具体事件的成因会使问题浅表化、简单化。我们在阅读作品时,应拨款认知的迷雾,追本溯源,以一种思辨性的眼光深入文本,获得阅读能力的提升。
    四、作业布置
    在《红楼梦》中,还有哪些女性与香菱有着同意的命运悲剧?选择一位次要人物,完成一份《_______死亡原因分析报告》。要求:基于文本、分析充分、逻辑自洽。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第四十八回
    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第四十九回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第六十二回
    憨湘云醉眠芍药裀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第七十九回
    薛文龙悔娶河东狮 贾迎春误嫁中山狼
    第八十回
    美香菱屈受贪夫棒 王道士胡诌妒妇方
    第一百回
    破好事香菱结深恨 恨远嫁宝玉感离情

    相关教案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红楼梦》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红楼梦》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导入,课堂活动,小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红楼梦》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红楼梦》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导入,课堂活动,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红楼梦》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红楼梦》教案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梳理,品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