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三起)六年级下册第十一课 让机器人动起来第2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川教版(三起)六年级下册第十一课 让机器人动起来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第3节《让机器人动起来》第2课时
单元
一单元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六年级
学习
目标
【核心素养】
信息意识:
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认识和了解机器人。具有自主动手解决问题,掌握核心技术的意识。能合理利用信息真诚友善地进行表达。
计算思维:
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机器人相关知识,体验机器人对生活带来的便利。能根据实际需要编写程序实现机器人的转弯。能尝试搜索、验证解决问题的过程,反思、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将其迁移运用与解决其他问题。将知识建构、技能培养与思维发展融入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之中。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具有创新创造活力,能积极主动运用信息科技高效地解决问题,并进行创新活动。能根据学习需求,利用信息科技获取、加工、管理、评价、交流学习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信息社会责任:
能理解信息科技给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各种影响,具有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自觉遵守信息科技领域的价值观念、道德责任和行为准则,形成良好的信息道德品质,不断增强信息社会责任感。知道并遵守信息技术课堂规范,养成良好的操作计算机习惯。
重点
会控制马达的正转、反转,实现机器人的转弯;
能通过编程让马达动起来。
难点
能理解机器人运动方向与马达的关系;
能根据实际需要编写程序实现机器人的转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1、情景展示。
上节课我们完成了机器人硬件连接,接下来将进行程序编写,让机器人动起来。
揭示课题。
哪款编程软件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让机器人动起来?
二、知识积累,学一学
(一)、机器人的运动
机器人硬件连接已完成,即将进行程序编写。通过以下三步完成Arduin主控板在Mind+中的连接设置,会让编程工作更高效。
(1)将主控板通过 “数据线”连接到电脑。
(2)打开Mind+软件,选择“上传模式”。如图1-3-7所示。
(3)单击“扩展”,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主控板”后,单击相应主板类型。如图1-3-8所示。
鼠标左键单击“上传模式”和“扩展”即可。
小提示:
每个程序编程之前都要进行连接设置。
练一练:
通过编写程序让马达A或者马达B动起来。通过以下操作设置“数字引脚”及“电平的高低”。
请参照图1-3-10的方式编程,尝试分别对控制A、B两个马达的数字引脚的电平高低进行调节,让马达动起来。并补充完整表1-3-3。
小提示:
我们统一规定机器人前进时马达的转动方向为正转,机器人后退时马达转动的方向为反转。
通过编程让马达动起来,也能通过改变相应引脚电平的高低分别来控制马达的正转、反转及停止。
你可以通过马达转动的方向来判断垃圾分类机器人是前进还是后退吗?
影响机器人前进和后退的因素有哪些?
(二)、机器人的转弯
情景展示:
欢欢:前进及后退能让机器人沿直线运动。
爷爷:加入转弯功能会使机器人的运动更加灵活。
如何实现机器人的转弯?
实现机器人的转弯,得从控制马达的正转、反转开始。
请完成表1-3-5机器人运动方向与马达的关系,并分享自己的想法。
三、技能学习,试一试
请根据以下程序,判断机器人的转弯方向。
实现机器人的转弯,还有不同的程序编写方法吗?请分享自己的想法!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是怎么解决遇到的困难的?你还有什么发现?还有哪些困惑?
五、作业布置
预习下一课。
观看
思考
了解
思考
练习
学习
学习
操作练习
交流表达
预习下一课
创设趣味的学习情境,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了解机器人的运动
培养任务分析能力
培养动手能力
培养倾听习惯
增加知识面
学生利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实践操作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师生直观演示更具说服力,加深印象。
学习反馈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教
学
反
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川教版(三起)六年级下册第十一课 让机器人动起来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第3节 让机器人动起来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导入,新知识学习,任务探索,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川教版(2019)四年级下册第3节 制作电子相册教学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