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当堂达标检测题,共5页。
◆通过观看图片,阅读史料,了解和掌握秦的暴政的主要表现,通过对秦末农民起义原因的分析,增强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史观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通过识读地图、讲故事,了解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史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了解秦的暴政是导致秦末农民起义和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认识到人民才是历史的真正主宰者;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为后来的农民反抗残暴的统治树立了榜样。(家国情怀)
一、基础达标
1.【史料实证】孟姜女是中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的《孟姜女》中的女主角,她的夫君被征召修筑长城,最后死于长城上,而她上演了一段流传至今“哭倒长城”的传奇故事,该故事反映的秦朝暴政是( )
A.繁重的徭役B.沉重的赋税C.残酷的刑罚D.可怕的殉葬
2.【史料实证】有人曾形容秦朝“赭衣塞路,图圄成市”,意思是道路上挤满了穿因衣的犯人,监狱里关满了人,如同集市一样。这些现象说明秦朝时期 ( )
A.刑法严苛B.治安混乱C.人口众多D.社会安定
3.【史料实证】秦始皇迫使农民将三分之二的收获物上缴国家,下令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役使70多万人,征伐南方调发了50万士卒,修筑长城征派了40万人。当时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而且是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上述材料反映秦朝灭亡的原因不包括 ( )
A.繁重的徭役B.沉重的赋税C.残酷的刑罚D.频繁的农民暴动
4.【史料实证】秦二世在位时,为巩固统治,更加残暴,主要表现在 ( )
A.残杀亲人,屠杀大臣B.大规模征调民力服徭役
C.法律严苛,株连邻里D.四处巡游,焚书坑儒
5.【历史解释】《史记》记载,胡亥是赵高和李斯篡改秦始皇遗诏当了皇帝,但北京大学收藏的西汉竹书《赵正书》却记载,胡亥是秦始皇临终前亲自认可的继承人。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赵正书》的说法不可信B.《史记》的说法没有依据
C.《史记》仅仅是一家之言D.秦始皇雄才大略
6.【唯物史观】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率九百多成卒,奋起于大泽乡,“伐无道,诛暴秦”,吹响了反秦起义的号角。秦末“反秦起义”风起云涌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匈奴南下B.秦灭六国C.秦的暴政D.遇雨误期
7.【史料实证】贾谊的《过秦论》是影响中国历史的十篇政治美文之一,贾谊认为:为政者,必须施仁政,不能反人民,否则,人民必会“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最初是用来描述( )
A.国人暴动B.陈胜、吴广起义C.项羽起义D.刘邦起义
8.【史料实证】“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公元前209年中国历史上第
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时的呐喊。公元前209年处于 ( )
A.公元前2世纪初B.公元前2世纪末C.公元前3世纪初D.公元前3世纪末
9.【史料实证】公元前209年,有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成守长城。他们走到大泽乡时,遇上大雨道路泥泞,无法前行,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律,成守误期要被处死。他们之中的陈胜和吴广号召大家举行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了。从材料中可看出 ( )
①秦朝时赋税沉重②秦朝法律残酷
③陈胜和吴广有反抗精神和组织能力④秦末农民起义在仓促中爆发,没有经过准备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10.【时空观念】秦末爆发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并建立了第一个农民政权,观察地图,这个政权是( )
A.“张楚”政权B.西汉C.东周D.秦朝
11.【唯物史观】陈胜、吴广起义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主要是因为( )
A.在短期内势力发展十分迅速B.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C.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D.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政权
12.【史料实证】陈胜、吴广牺牲后,由他们发动的农民起义仍在继续发展。其中重要的起义军有( )
①刘邦的起义军 ②项羽的起义军 ③黄巢的起义军 ④刘秀的起义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3.【史料实证】公元前207年,项羽亲率两万精兵救援被秦军围攻在河北巨鹿一带的反秦队伍。渡过漳水后,他命令将士砸掉烧饭的锅,凿沉战船,烧毁营帐,每人只带三天的粮食,以示决一死战。此战役的结果是 ( )
A.歼灭秦军主力B.推翻了秦朝C.开始了楚汉之争D.建立了“张楚”政权
14.【史料实证】秦末有一句流行语——“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秦帝国的横空出世和顷刻间灰飞烟灭的命运,似乎是被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所主宰。最后秦朝统治者向谁投降( )
A.项羽B.陈胜C.吴广D.刘邦
15.【史料实证】历史课上老师讲了很多成语故事,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下列成语典故中,与秦末农民起义有关的是( )
①揭竿而起 ②约法三章 ③阵前倒戈 ④破釜沉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二、能力提升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见下图
图一焚书坑儒 图二穷兵黩武 图三大兴土木 图四严刑苛法
(1)材料一反映了秦朝的什么状况?
材料二 见下图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与材料一所示内容有何关联?
17.观察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不久,起义军攻占______县后,建立了“____________”政权。
(2)《史记·陈涉世家》写道:“将军身被(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功宜为王。”这里的将军指的是( )。
A.陈胜 B.吴广 C.刘邦 D.项羽
(3)参照地图册《战国形势》图,说一说图中响应起义的地区在分布上的特点。
(4)你从陈胜、吴广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
三、开放创新
18.【思维拓展】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影响后世的政治、经济等制度,可谓功高盖世。但是他死后仅3年时间,秦王朝便被推翻。请探讨:声名显赫的秦朝为什么如此短命?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16课 三国鼎立习题,共6页。
这是一份历史人教版(2024)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课后复习题,共5页。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当堂达标检测题,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