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莎车县高二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莎车县高二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下列物理量中全是矢量的是,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学校名称、姓名、班级、考场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4分,共8题32分)
1. 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点是指一个很小的物体
B. 在研究行驶中汽车车轮的运动时,可以把汽车看作质点
C. 如果物体体积很大,在机械运动中就不可以看作质点
D. 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答案】D
【解析】AC.质点不一定是很小的物体,例如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用的时间,虽然地球很大却可以将它看作质点,很小的物体也不一定就能看作质点,例如研究原子的结构时就不能将原子看作质点,故AC错误;
B.行驶中汽车的车轮既有平动又有转动,研究行驶中汽车车轮的运动时,不能把汽车看作质点,故B错误;
D.质点是实际物体的高度近似,是一种理想化模型,是假想的,实际上并不存在,故D正确。
故选D。
2. 某同学绕操场一周跑了400m,用时65s,这两个物理量分别是( )
A. 路程、时刻B. 位移、时刻
C. 路程、时间间隔D. 位移、时间间隔
【答案】C
【解析】绕400米操场跑一圈,首末位置重合,则位移的大小为0,路程等于400m,65s指时间长度,是指时间间隔;
A. 路程、时刻与分析不符,故A错误;
B. 位移、时刻与分析不符,故B错误;
C. 路程、时间间隔与分析相符,故C正确;
D. 位移、时间间隔与分析不符,故D错误.
3. 下列物理量中全是矢量的是( )
A. 位移 时间 速度B. 位移 加速度 力
C. 路程 平均速度 加速度D. 速率 速度变化量 力
【答案】B
【解析】A.位移、速度是矢量;时间是标量,选项A错误;
B.位移、加速度和力都是矢量,选项B正确;
C.路程是标量,平均速度和加速度是矢量,选项C错误;
D.速率是标量,速度变化量和力都是矢量,选项D错误。
故选B。
4. 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10s内的位移为10m,则20s内位移是( )
A. 20mB. 40mC. 80mD. 90m
【答案】B
【解析】根据 10秒内的位移
20s内的位移是
解得
x2=40m
5. 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将质量为m的木块压在竖直墙壁上使木块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因为木块静止,木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可能等于0
B. 木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mg,方向向上
C. 木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可能大于mg
D. 如果F增大,木块与墙壁间的静摩擦力也增大
【答案】B
【解析】对物体受力分析,受推力F.重力G,由于物体保持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故受墙壁对其垂直向外的支持力N,还有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f,根据平衡条件,有
F=N
f=G
即静摩擦力与重力平衡,与推力无关;
故选B。
6. 甲和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的a和b所示。在t1时刻( )
A. 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
B. 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
C. 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D. 乙的速度等于甲的速度
【答案】A
【解析】AB.图线在横轴上方,速度均为正值,表示物体的速度方向均沿正方向,它们的运动方方向相同,故A正确,B错误;
CD.由图可知,在时刻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故CD错误。
故选A。
7.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不考虑空气阻力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B.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不受任何外力作用
C. 被运动员推出去的铅球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D.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答案】D
【解析】A.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是初速度为零,仅受重力.不受空气阻力的运动不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故A错误;
B.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仅受重力,故B错误;
C.被运动员推出去的铅球初速度不是零,不是自由落体运动,故C错误;
D.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8. 一辆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弹性形变
B. 地面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弹性形变
C. 汽车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弹性形变
D. 汽车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弹性形变
【答案】C
【解析】AB.地面受到了车对地面的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弹性形变,选项AB错误;
CD.汽车受到了地面对车的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弹性形变,选项C正确,D错误。
二、多选题(每题有多个正确答案;每题4分,共4题16分)
9.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人坐船观看前方青山时,常有“看山恰似走来迎”的感觉,此时选取的参考系是船
B. 学生早上8:45上第一节课,这里的“8:45”是指时间间隔
C. 在田径场举行的1000米比赛中,小明的成绩为4分10秒,这里的1000m指的是路程
D. 1h内有60个时刻
【答案】AC
【解析】A.人坐船观看前方青山时,常有“看山恰似走来迎”的感觉,此时选取的参考系是船,A正确;
B.学生早上8:45上第一节课,“8:45”指的是时刻,B错误;
C.在田径场举行的1000米比赛中,1000m是路程,C正确;
D.1h内有无数个时刻,D错误。
10. 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的汽车,第1s内通过0.4m的位移,则
A. 第1s末的速度为0.4m/s
B. 加速度为
C. 第2s内通过的位移为1.2m
D. 前2s内通过的位移为1.2m
【答案】BC
【解析】AB.由于初速度为0,由位移时间公式
得
解得
a=0.8m/s2
故第1s末的速度为
v1=at=0.8×1m/s=0.8m/s
故B正确,A错误;
CD.前2s的位移为
第2s内通过的位移为1.6m-0.4m=1.2m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11. 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保持不变B. 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
C. 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D. 加速度保持恒定
【答案】BD
【解析】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位移随时间的平方均匀变化,加速度保持恒定,故AC错误,BD正确。
故选BD。
12. 关于物体所受的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直接测出,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支持面垂直
B. 两个物体之间有摩擦力作用,则接触面之间一定存在弹力
C.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跟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 水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施加的弹力,是水杯底部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答案】BD
【解析】A.天平直接测出的是物体的质量,而不是物体受到的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而不一定和支持面垂直,故A错误;
B.弹力是产生摩擦力的条件之一,则两个物体之间有摩擦力作用,则接触面之间一定存在弹力,故B正确;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故C错误;
D.水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施加的弹力,施力物体是水杯,是水杯底部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故D正确。
故选BD。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计8个空16分)
13.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周期为0.02s的计时器记录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共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刻度线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3个计数点1、3、5到0点的距离、、,请回答下面问题:
(1)用打点计时器做本实验时用________电源(填“交流”或“直流”);
(2)该实验除了用到打点计时器、电源、小车、纸带外,还需要用到的器材有________;
(3)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和让纸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之间的时间顺序关系是________;
A. 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
B. 先让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 让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
D. 先让纸带运动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
(4)读出距离:,,________cm;
(5)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大小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1)交流 (2)刻度尺 (3)A (4)12.00 (5)0.21
【解析】(1)用打点计时器做本实验时用交流电源;
(2)该实验除了用到打点计时器、电源、小车、纸带外,还需要用到的器材是刻度尺;
(3)实验开始时要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故选A;
(4)刻度尺最小刻度为1mm,需估读到mm下一位,可知12.00cm
(5)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可知T=0.1s,则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大小
14. 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实验中,在竖直轻弹簧下端悬挂若干个质量相等的钩码,记录悬挂的钩码个数n,测量对应的弹簧伸长量x,实验时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记录的数据如表: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与计算,完成下列问题:
(1)数据表中________cm(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弹力大小与伸长量成________(选填“正比”或“反比”);
(3)经计算,每个钩码的质量,则由图像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________N/m(g取)。
【答案】(1)3.00 (2)正比 (3)200
【解析】(1)数据表中3.00cm
(2)由图像可知,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弹力大小与伸长量成正比;
(3)由图像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
四、解答题(本题共计3小题,共计36分)
15. 某物体由A点出发做直线运动,前5s向东行驶了30m到达B点,又向前行驶了5s前进了60m到达C点,在C点停了4s后又向西行驶,经历了6s运动了120m到达A点西侧的D点,如图所示,求:
(1)全过程的平均速度。
(2)全过程的平均速率。
【答案】(1)平均速度大小为,方向向西;(2)
【解析】(1)以向东为正方向,则由运动学公式可知
平均速度大小为,方向向西。
(2)全过程的平均速率为
16. 如图为一升降机向上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根据图像求:
(1)升降机最大速度及升降机上升的总高度;
(2)分别求出升降机在前2s和后4s内的加速度。
【答案】(1); (2)前2s的加速度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上;后4s的加速度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下
【解析】(1)[1] 根据图像可知,升降机向上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
[2]升降机先加速,再匀速向上,然后减速向上,当时,速度减少为零,升降机上升到最大高度,在图像中线与时间轴围成的梯形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所以,总高度
(2)假设前2s的加速度为,后4s的加速度为,则加速度的定义式可得:
前2s的加速度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上;前4s的加速度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下。
17. 钢球由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落地时的速度为40m/s,g取。
(1)它下落的高度是多少?
(2)它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它在最后的1s内下落的高度是多少?
【答案】(1) (2) (3)
【解析】(1)它下落的高度
(2)它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1s末的瞬时速度,则
(3)下落总时间
它在最后的1s内下落的高度是
钩码个数n(个)
1
2
3
4
型变量x(cm)
1.00
2.00
4.0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第三中学)[原题+解析],共11页。
这是一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莎车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下列物理量中全是矢量的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莎车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文件包含高一物理试卷pdf、高一物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