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重氢可应用于光导纤维制备, 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形式为闭卷书面笔答。试卷满分为8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 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码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2.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 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第 I 卷 选择题(共30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1-10每题1分,11-20每题2分,共30分)
1. 化学在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提倡使用新能源汽车B. 用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C. 环保布袋代替塑料袋D. 将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答案】B
【解析】
【详解】A、提倡使用新能源汽车,可以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减少空气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选项做法正确;
B、工业废水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未经处理不能用于农田灌溉,选项做法错误;
C、使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选项做正确;
D、将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选项做法正确
故选:B。
2. 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B.
C. 锌+硫酸 →硫酸锌+氢气 D.
【答案】B
【解析】
【分析】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
【详解】A、,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不属于化合反应,A选项错误;
B、,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B选项正确;
C、锌+硫酸 →硫酸锌+氢气,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不属于化合反应,C选项错误;
D、,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不属于化合反应,D选项错误。
故选:B。
3. 下列自然现象与其他有本质区别的是( )
A. 铜雕锈蚀B. 枯木腐朽
C. 冰雪消融D. 火山烈燃
【答案】C
【解析】
【详解】A、铜雕锈蚀有铜转换为了碱式碳酸铜,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B、枯木腐朽有物质发生缓慢氧化,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
C、冰雪消融是水的三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D、火山烈燃有燃烧发生,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故选C。
4. 主持测定了铟、铱、铕、锑等相对原子质量新值的中国科学家是( )
A. 张青莲B. 道尔顿C. 屠呦呦D. 拉瓦锡
【答案】A
【解析】
【详解】主持测定铟、铱等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新值的我国科学家是张青莲,故选A。
5. “高钙牛奶” “富硒茶叶” “加铁酱油”中的钙、硒、铁指的是( )
A. 原子B. 元素C. 离子D. 单质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宏观上讨论物质组成时常用元素来描述,“高钙牛奶” “富硒茶叶” “加铁酱油”这里的钙、铁、硒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钙、硒”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B。
6. 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 蜡烛燃烧B. 品红溶于水
C. 动植物呼吸D. 石蜡熔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A、蜡烛燃烧需要消耗氧气,且反应速率快,属于剧烈氧化,不属于缓慢氧化,A选项错误;
B、品红溶于水,没有生成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B选项错误;
C、动植物呼吸,需要消耗氧气,且反应较为缓慢而不易察觉,属于缓慢氧化,C选项正确;
D、石蜡融化,没有生成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D选项错误。
故选:C。
7. 下图所示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
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 加热高锰酸钾
C. 收集氧气D. 验满
【答案】A
【解析】
【详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用手紧握试管,若导管口产生气泡,且松开手后导管口上升一段液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A选项正确;
B、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需要塞一团棉花,以防加热时试管内固体粉末进入导管,图中试管口缺少棉花,B选项错误;
C、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图示操作使用向下排空气法,C选项错误;
D、验满氧气的时候,需要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可伸入集气瓶中,D选项错误。
故选:A。
8. 重氢可应用于光导纤维制备。重氢和氢都属于氢元素,是因为它们的原子具有相同的( )
A. 质子数B. 中子数
C. 体积D. 相对原子质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A、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重氢和氢都属于氢元素,是因为它们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符合题意;
B、同种元素,中子数不一定相同,如C-12、C-14,不符合题意;
C、重氢和氢都属于氢元素,是因为它们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与体积无关,不符合题意;
D、同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不一定相同,如C-12、C-14,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 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
A. H2—2个氢原子B. 2S—2个硫元素
C. Na+—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D. 2P2O5 一两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A、H2可以表示氢分子,2H可以表示2个氢原子,A选项错误;
B、2S表示2个硫原子,元素是宏观概念,不能用个数衡量,B选项错误;
C、可以表示钠离子,不能表示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C选项错误;
D、2P2O5表示两个五氧化二磷分子,D选项正确。
故选:D。
10. 氯气(Cl2)可用作自来水消毒剂,其能与水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反应前后相关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不包括( )
A -2B. 0C. -1D. +1
【答案】A
【解析】
【详解】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所以Cl2中氯元素化合价为0;HCl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设氯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正负代数和为0,(+1)+x=0,x=-1;HClO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氧元素化合价为-2,设氯元素化合价为y,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正负代数和为0,(+1)+y+(-2)=0,y=+1。
故选A。
11. 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贝尔托齐从一份有关如何让细胞产生唾液酸(C11H19NO9)的报告中找到灵感,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化学理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唾液酸由11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9个氧原子构成
B. 唾液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0
C. 唾液酸中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9
D. 唾液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分子由原子构成,唾液酸由唾液酸分子构成,1个唾液酸分子由11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9个氧原子构成,A选项错误;
B、唾液酸(C11H19NO9)的相对分子质量为:,B选项错误;
C、唾液酸中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9,C选项正确;
D、唾液酸中碳、氢、氮、氧元素质量比为,因此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选项错误。
故选:C。
12. 如图是某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与“”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可能为氧化物
B. N 处为2个
C. 该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D. 参加反应的粒子个数比为1:1
【答案】D
【解析】
【详解】A、分子中含有两种原子,从宏观上看,该物质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可能是氧化物,选项正确;
B、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N中含有两个和两个,故N为两个,选项正确;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选项正确;
D、由图可知有一个没有参加反应,所以参加反应的粒子个数比为1:2,选项错误。
故选D。
13. 华为最新研发的5G芯片主要由氮化镓(GaN)材料制成,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镓属于非金属元素
B. 图 中n 的值是18
C. 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
D. 镓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A、镓是“金字旁”的汉字,因此镓属于金属元素,A选项错误;
B、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原子结构示意图左侧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根据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有,解得n=18,B选项正确;
C、元素信息示意图正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根据图像,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通常省略不写,而不是“g”,C选项错误;
D、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小于4且没有排满,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D选项错误。
故选:B。
14. 下列对于实验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
A. 水银温度计受热读数上升——汞原子受热体积变大
B. 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生成的产物五氧化二磷是气体
C. 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发现测定结果偏大——可能红磷量不足
D.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可以燃烧——氧气的浓度对物质燃烧有影响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水银由汞原子构成,水银温度计受热读数上升,是因为汞原子受热原子间隔增大,而原子体积不变,A选项错误;
B、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说明生成的产物五氧化二磷是固体,B选项错误;
C、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红磷不足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C选项错误;
D、燃烧需要消耗氧气,空气中氧气浓度较低,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可以燃烧,说明氧气的浓度对物质燃烧有影响,D选项正确。
故选:D。
15. 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下列选项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答案】C
【解析】
【详解】A、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熔沸点、导电性等;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因此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属于并列关系,不属于包含关系,A选项错误;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因此单质与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不属于包含关系,B选项错误;
C、化学反应包含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等,C选项正确;
D、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某些反应属于化合反应但不属于氧化反应,例如;某些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例如;某些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例如,因此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不属于包含关系,D选项错误。
故选:C。
16. 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答案】A
【解析】
【详解】A、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所以不能除去空气中的氧气,故A不能达到目的;
B、沉降、过滤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能除去浑水中的泥沙,故B能达到目的;
C、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此时排出的是装置中的空气,所以应该待导管口产生连续均匀气泡时开始收集,故C能达到目的;
D、点燃蜡烛后,在火焰上方罩上一干燥且冷的烧杯。若出现水雾,则证明生成了水。蜡烛燃烧是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氧气中不包括氢元素,所以能证明出蜡烛中含有氢元素。故D能达到目的。
故选A。
17.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
A. 分子间的空隙
B. 物质组成与构成
C. 原子结构
D. 地壳中元素含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一般来说,气态物质分子间的空隙最大,液态次之,固态最小,则分子间的空隙:,A选项错误;
B、物质宏观上由元素组成,微观上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原子可以组合成分子,分子可以分裂为原子,B选项正确;
C、原子由原子核以及围绕原子核做高速运动的电子构成,原子核一般由质子和中子构成,C选项错误;
D、地壳中含量前五的元素由高到低依次为氧、硅、铝、铁、钙,D选项错误。
故选:B。
18.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分子的运动情况,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完成实验。
实验一:将浓氨水加入左侧试管中,3分钟后观察到ba段滤纸条先变红。
实验二:换一根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微微加热试管,发现 ba 段滤纸条更快变红。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中使用气球可缓冲管内气压
B. 实验一中观察到滤纸条变红,说明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
C. 实验一和实验二对比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D. 该实验无法判断相同条件下氨气与空气的密度大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A、实验二加热会导致试管内温度升高,气压增大,使用气球是为了缓冲管内气压的骤然升高,说法正确;
B、实验一中观察到滤纸条变红,说明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说法正确;
C、实验二微微加热试管,发现ba段滤纸条更快变红,所以实验一和实验二对比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说法正确;
D、实验一:将浓氨水加入左侧试管中,3分钟后观察到ba段滤纸条先变红,所以实验一能说明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还能说明相同条件下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说法不正确;
故选D。
19. 推理归纳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 Mg2+、O2-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则所有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C. 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则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D. 化学变化通常伴随发光、放热、颜色变化等现象,则有这些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A推理合理,符合题意;
B、常见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是8,但也有特例,如氢离子的 最外层电子数是0。B推理不合理,不符合题意;
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是有的原子中没有中子,比如,氢原子中没有中子。C推理不合理,不符合题意;
D、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是看变化后是否生成了新物质,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才是化学变化。有些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着发光、放热、颜色变化、气体产生、生成沉淀等现象,有这些现象的变化,不一定就是化学变化,没有这些现象,也不一定不是化学变化。D推理不合理,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A。
20. 某化学实验小组对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所示,步骤如下:
①取一支20 mL的玻璃注射器,下端套上乳胶管,注射器底部固定陶瓷片和电阻丝,用漆包线连接电阻丝,并使漆包线从注射器的下端穿出,连接好电源。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打开止水夹,在陶瓷片内加入过量的红磷(盖在电阻丝上),并将活塞推到20 mL处,关闭止水夹,待活塞不再向下滑动时,读出此时注射器所在的刻度为a mL。
④打开电源,待红磷燃烧后关闭电源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步骤②应关闭止水夹,拉动注射器的活塞,通过观察活塞是否回到原处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实验中可以观察到注射器活塞先向上后慢慢向下移动
C. 待注射器恢复到室温,此时注射器读数为b mL,则氧气的体积分数
D. 多次测量,若最终结果始终偏小,则可能的原因是红磷无法将氧气完全耗尽
【答案】C
【解析】
【详解】A、步骤②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关闭止水夹,拉动注射器的活塞,若活塞回到原处,则装置气密性良好,此项不符合题意;
B、红磷燃烧放出热量,导致注射器内气压的变大,活塞先向上移动,同时氧气逐渐被消耗,导致注射器内的气压变小,活塞慢慢向下移动,此项不符合题意;
C、氧气的消耗量为,则氧气的体积分数为,此项符合题意;
D、若红磷量不足,则氧气无法完全耗尽,导致注射器内外压强差偏小,实验结果偏小,此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21. 防治空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全民共识。
(1)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臭氧外,还包括下列的_________( 填 序号)。
① 一氧化碳②二氧化碳③二氧化硫④二氧化氮
(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飘尘。下列措施能减少 PM2.5 污染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 焚烧秸秆 b.用太阳能发电 c. 大量烧煤取暖 d. 植树造林
(3)根据表中内容,当日空气质量最好城市是_________(填城市名称)。
【答案】(1)①③④ (2)bd (3)甲
【解析】(1)空气污染物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故填:①③④。
(2)a、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加重PM2.5的污染,a选项错误;
b、用太阳能替代火力发电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烟尘的排放,能减少PM2.5污染,b选项正确;
c、煤属于化石燃料,大量烧煤取暖,会产生大量烟尘,加重PM2.5的污染,c选项错误;
d、植树造林,可以净化空气,能减少PM2.5污染,d选项正确。
故选:bd。
(3)空气污染指数越小,空气质量越好,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当日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是甲。
22. 食品防腐保鲜有多种方法。
(1)“真空保鲜”:原理是减少食品保存环境中_________ (填化学式)的含量,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2)“低温保鲜”:是将食物冷冻、冷藏保存,说明食物的腐烂速度与_________ (填“温度”或 “压强”)因素有关。
(3)“气调保鲜”:是采用“保鲜气体”改变食物包装内环境,氮气常被用作“保鲜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1)O2 (2)温度 (3)化学性质不活泼且容易获取
【解析】(1)食物腐败是食物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所致,“真空保鲜”的原理是减少食品保存环境中氧气(O2)的含量,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2)将食物冷冻、冷藏保存,可以延长保质期,说明食物的腐烂速度与温度因素有关。
(3)氮气常被用作“保鲜气体“的原因是化学性质不活泼且容易获取。
23. “生命吸管”可直接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主要处理步骤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相似,如图-1所示:
(1)图-1净化过程中①过滤棉可除去水中的_________(填“可溶性”或“难溶性”)杂质。
(2)离子交换树脂中阳离子交接柱的交换过程如图-2所示(图中阴离子未画出,交换后的水仍然是电中性)。
①1个Mg2+可以交换出_________ 个Na+。
②离子交换树脂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起到软化水的作用。
(3)“生命吸管”虽广泛使用,但海上应急却不能使用,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1)难溶性
(2)①. 2##两 ②. 能
(3)“生命吸管”不能除去海水中大量存在的、
【解析】(1)过滤棉可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
(2)①1个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1个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交换后的水仍然是电中性,所以1个Mg2+可以交换出2个。
②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离子交换树脂可以减少水中的、,能起到软化水的作用。
(3)根据图像,“生命吸管”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色素、异味、钙离子、镁离子,广泛使用,但海上应急却不能使用,原因是:“生命吸管”不能除去海水中大量存在的、。
24. 下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写出图中仪器名称①_________。
(2)若用5%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则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 为了得到较平稳的气流,可选用_________ (填“G”或“H”)代替装置中的单孔橡胶塞。
(3)若选择C装置来收集氧气,应从_________ (填“a”或“b”)端通入氧气。
(4)将点燃的红磷伸入所制得的氧气中,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
【答案】(1)铁架台
(2)①. B ②. H
(3)a
(4)
【解析】(1)根据图像,仪器①是铁架台。
(2)若用5%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快速分解生成水、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反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
为了得到较平稳的气流,可选用H代替装置中的单孔橡胶塞,可以通过注射器的活塞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获得较平稳的气流,而G装置没有这一作用。
(3)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择C装置来收集氧气,应从长管(a端)通入氧气,空气从短管(b端)排出。
(4)将点燃的红磷伸入所制得的氧气中,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符号表达式为:。
25. 用石英砂制备纯硅(Si)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1)石英砂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写出二氧化硅的化学式_________。
(2)反应前将石英砂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
(3)根据步骤①推断物质X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_ (填元素符号)。
(4)上述流程中的物质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 (填写化学式,任写一个)。
(5)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
(6)整个制备硅过程必须达到无氧,若混入O2,可能引起的后果:
①生成的硅会被再次氧化;
②_________ 。
【答案】(1)SiO2
(2)增大接触面积
(3)C
(4)Si##H2##Cl2
(5)
(6)发生爆炸
【解析】(1)根据二氧化硅的名称,可知其化学式为:SiO2;
(2)流程中将焦炭粉碎,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快速进行;
(3)反应①为石英砂与X生成硅和一氧化碳,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推出X中含有C元素;
(4)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根据流程图可知属于单质的有Si、Cl2和H2;
(5)步骤②中SiCl4和H2在高温下反应生成HCl和Si,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6)氢气具有可燃性,H2与O2在高温下容易爆炸,故整个制备硅过程必须达到无氧。
26.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稀有气体
稀有气体包括氦、氖、氩、氪、氙和氡等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0.94%。由于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是稳定结构,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但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氙气 (Xe)可与氟气(F2)发生反应,生成四氟化氙(XeF4)。
工业上,制取稀有气体是通过将液体空气蒸馏,得到稀有气体的混合物,再用活性炭将稀有气体分离开来。
氦气是除了氢气外的最轻气体,可以代替氢气应用在飞艇中,不会着火和发生爆炸。在焊接精密零件或加工镁、铝等活泼金属时,常用氩气作保护气。氪、氙是目前离子发动机使用的主要推进剂,但缺点是成本太高。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色彩绚丽的光芒,还常常用于制霓虹灯。
(1)稀有气体属于_________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氙气与氟气反应生成四氟化氙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
(3)工业上通过蒸馏得到稀有气体的混合物,原理是利用各成分_________ 不同;再用活性炭 将稀有气体分离,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_ 性。
(4)请写出氢气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
(5)目前的离子发动机所用推进剂成本太高的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1)混合物
(2)
(3)①. 沸点 ②. 吸附
(4)
(5)氪、氙属于稀有气体,制取成本高
【解析】(1)纯净物只含一种物质,混合物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稀有气体包括氦、氖、氩、氪、氙和氡等气体,属于混合物。
(2)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氙气 (Xe)可与氟气(F2)发生反应,生成四氟化氙(XeF4),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3)工业上通过蒸馏得到稀有气体的混合物,原理是利用各成分沸点不同;
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用活性炭将稀有气体分离,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
(4)氢气燃烧生成水,符号表达式为:。
(5)氪、氙是目前离子发动机使用的主要推进剂,因此目前的离子发动机所用推进剂成本太高的原因是:氪、氙属于稀有气体,制取成本高。
27. 某化学兴趣小组以“生命之源--水”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探究水的组成
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图1所示装置来验证水的组成。
①用大注射器抽取一定量的2%的氢氧化钠溶液,从A中的大圆孔注入;
②用两个橡胶帽塞住右边两个出气口,用带钋头的小注射器分别在出气口1和2处抽气,液面 上升,直至水充满正负两极;
③接通电源,仔细观察实验装置中的现象;
④分别用带针头的注射器抽取气体并检验。
(1)步骤①,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的作用是 _________ 。
(2)步骤②的目的是 _________。
(3)步骤③中的现象有:B、C 电极上均有气泡产生;A 中液面_________ (填“上升”“下降”或 “不变”)。步骤④检验气体时,将从出气口2处抽取的气体靠近燃着的木条,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
(4)写出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 _________。
【任务二】探究水蒸气与铁粉的反应
为证明水不是由“水元素”组成的,1785年,拉瓦锡在高温的条件下,用水蒸气与红热的铁粉反 应,模拟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吹泡器吹出的气泡不断往上升,用燃着的木条去点气泡,发现气泡能被点着,同时生成四氧化三铁。
(5)为了防止玻璃管中原有空气对实验的干扰,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 _________ (选填“A” 或 “B”)处酒精灯或酒精喷灯。
(6)玻璃管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_________。
【答案】(1)增强水的导电性
(2)排尽空气
(3)①. 上升 ②. 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4)
(5)A
(6)
【解析】(1)水的导电性很弱,所以在进行电解水的实验时,通常会向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2)步骤②用带针头的小注射器分别在出气口1和2处抽气,液面上升,直至水充满正负两极,可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使收集的气体更纯;
(3)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氧一氢二”,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B与正极相连,产生氧气,C与负极相连,产生氢气;B、C中产生气体,压强增大,将水压入A中,A中液面上升;
步骤④检验气体时,将从出气口2处抽取的气体靠近燃着的木条,C中气体是氢气,具有可燃性,观察到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4)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5)为了防止玻璃管中原有空气对实验的干扰,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A处酒精灯,生成水蒸气,将装置内空气排尽,然后点燃B处酒精灯;
(6)拉瓦锡在高温的条件下,用水蒸气与红热的铁粉反应,吹泡器吹出的气泡不断往上升,用燃着的木条去点气泡,发现气泡能被点着,则该气体为氢气,同时生成四氧化三铁,即水蒸气和铁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气和四氧化三铁,符号表达式为。
28. 不同场景有不同的制氧方法。
【场景一】实验室制氧气
为比较植物种类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影响,实验步骤如下:
①连接具支试管与压强传感器(如图-1所示),取2.0g植物碎末放入具支试管中。
②量取2mL3%过氧化氢溶液,倒入具支试管中并立即塞上橡胶塞,采集数据。
③更换不同种类的植物碎末,重复实验①和②。
④不加入植物碎末,重复实验①和②,做空白实验。
⑤将采集到的数据用电脑进行处理,得到反应前后压强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查阅资料】
①压强传感器可以测量密闭体系内气体压强的变化。
②过氧化氢分解为放热反应。
③除了二氧化锰、硫酸铜以外,动、植物细胞中含有的过氧化氢酶也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 剂,但温度过高,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活性会降低。
【实验分析】
(1)实验步骤③更换植物碎末时应注意_________。
(2)由图可知,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_______。
(3)上海青叶作催化剂时,200s前曲线迅速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
(4)根据资料推测:过氧化氢酶质量过大,可能导致反应速率突然变慢,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场景二】家庭获得氧气
某品牌家用制氧机(透明塑料盒)通过A、B两种物质产生氧 气,其中A 是过碳酸钠白色固体,B 是二氧化锰黑色粉末,原 理如图-3所示。过碳酸钠加水溶解会分解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用该制氧机制氧时,在反应仓中加入适量水,再先后加入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反应仓内的现象为黑色粉 末翻腾,溶液变得浑浊,仓壁变得温热,过滤仓底部导气管口 有气泡冒出。
(5)过滤仓中的水除了有过滤杂质提纯氧气的作用外,还可以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
(6)能从过滤仓中逸出,是因为氧气_________。
(7)验证过滤仓导出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 。
【场景三】潜水艇供氧
(8)“氧烛”常用作潜艇的紧急供氧设备。使用时,产氧药块中的氯酸钠(NaClO3)受热并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氯化钠并放出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 。
(9)某型号“氧烛”中约含氯酸钠(NaClO3)10.65kg,完全反应后氯酸钠中氧元素全部转化为氧气,理论上可生成_________ kg氧气。
【答案】(1)温度不能过高
(2)上海青叶
(3)上海青叶作催化剂,加快过氧化氢分解,产生了大量氧气,且反应放热,温度升高,气体受热膨胀,所以压强快速增大
(4)过氧化氢快速分解放出大量热,温度过高,致使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活性降
(5)观察氧气生成的快慢##降低氧气的温度
(6)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7)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为氧气
(8)
(9)4.8
【解析】(1)动、植物细胞中含有的过氧化氢酶也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 剂,但温度过高,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活性会降低,因此实验步骤③更换植物碎末时应注意温度不能过高;
(2)装置中的压强越大,表示产生的氧气越多,则反应速率越快,由图2可知,上海青叶的催化效果最好;
(3)上海青叶作催化剂时,200s前曲线迅速升高的原因是上海青叶作催化剂,加快过氧化氢分解,分解速率大,产生了大量氧气,且同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所以压强迅速增加;
(4)过氧化氢快速分解放出大量热,温度过高,致使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活性降低,导致反应速率突然变慢;
(5)过滤仓中的水除了有过滤杂质提纯氧气的作用外,氧气从水中通过后,其中会含有水蒸气,则还能观察氧气生成的快慢,降低氧气的温度;
(6)能从过滤仓中逸出,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7)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检验氧气的方法为: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为氧气;
(8)氯酸钠受热并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生成氯化钠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9)根据反应原理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则生成氧气的质量即为氯酸钠中所含有氧元素的质量:。
A
B
C
D
X
物理性质
单质
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Y
化学性质
化合物
化学反应
氧化反应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或方法
A
除去空气中的氧气
将铁丝点燃后伸入空气中
B
除去浑水中的泥沙
将浑水沉降后过滤
C
排水法收集较纯净的氧气
导管口产生连续均匀气泡时开始收集
D
检验蜡烛中是否含有氢元素
点燃蜡烛,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烧杯
城市
首要污染物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级别
甲
无
34
I
乙
二氧化硫
97
Ⅱ
丙
可吸入颗粒物
119
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共16页。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江苏省镇江市镇江新区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1mL,只能量取8, 下列排序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94%,二氧化碳占0,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下列大小关系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