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第一节 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第一节 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同步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观察是科学探究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活动中不属于观察的是,我们所观察的生物不包括,下列关于观察的叙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后·知能演练
基础巩固
知识点一 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方法——观察
1.在大熊猫国家公园中,科研人员利用红外相机拍摄大熊猫的活动情况。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观察法B.比较法
C.文献法D.实验法
2.观察是科学探究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探究活动属于观察的是( )
A.上网查阅资料B.用放大镜看昆虫的结构
C.进行传染病调查D.采集植物标本
3.下列活动中不属于观察的是( )
A.用放大镜看种子的结构B.进行人口普查
C.在显微镜下看叶片下表皮D.用放大镜看蚂蚁的结构
知识点二 常见的生物种类
4.我们所观察的生物不包括( )
A.植物B.动物
C.细菌、真菌、病毒D.电动玩具
能力提升
5.下列关于观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科学观察可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仪器进行
B.科学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
C.观察过程中要积极思考
D.对于耗时较长的观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时观察
6.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观察校园内的昆虫,以下做法符合科学观察要求的是( )
A.不伤害昆虫B.对不感兴趣的昆虫随便看看
C.记录时凭主观筛选数据D.观察时独立思考,不与别人交流
思维拓展
7.同学们分别在三个观察点进行“观察校园内的植物和动物”的实践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研究发现,昆虫的成虫具有三对足。图1是同学们在2号观察点通过拍照记录到的四种生物的成体。据图判断, (填图中字母)可能是昆虫。
图1
图2
(2)全班同学在三个观察点的记录数据如右表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2中补充绘制1号观察点和3号观察点动植物种类总数的直方图。
(3)老师评价说,表中3号观察点的数据不准确。以下是同学们在3号观察点的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影响数据准确性的有 (多选)。
A.发现一种不认识的植物,先记录上,再拔掉带回家研究
B.草丛中的一只蟋蟀,蹦到观察点外面去了,把它记录下来
C.自己的观察记录中有蚰蜒,但其他同学的观察记录中都没有,于是把它删掉
D.发现一只老鼠,不喜欢它,所以不记录
答案:
基础巩固
1.A 2.B 3.B 4.D
能力提升
5.D 解析:对于耗时较长的观察,要有计划和耐心。
6.A 解析:观察是“仔细察看”,不是随便看看;记录时要客观、真实;需要同别人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思维拓展
7.(1)AD
(2)
(3)B CD
解析:(1)由题图可知,A、D有三对足,可能属于昆虫。
(2)由题表可知,1号观察点动植物共有17种,3号观察点动植物共有11种,直方图见答案。
(3)发现一种不认识的植物,先记录上,不能拔掉带回家研究,A项错误。观察时要进行真实客观的记录,草丛中的一只蟋蟀,蹦到观察点外面去了,应该把它记录下来,自己的观察记录中有蚰蜒,但其他同学的观察记录中都没有,不能把它删掉,B项正确,C项错误。做记录时不能根据个人喜好而定,要如实记录,发现一只老鼠,即便不喜欢,也应该记录,D项错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节 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当堂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观察和调查的一般步骤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第一单元 生物和细胞第一章 认识生物第一节 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综合训练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科学观察有时需要借助仪器,下列对于观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下列观察鸟类的做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单元 生物和细胞第一章 认识生物第一节 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课时训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爱因斯坦说过,对观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