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连州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清远市连州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A4,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综合能力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 如图所示为宇航员景海鹏和陈冬进入天宫二号内的情景,他们在空间站外面工作时,必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通话。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A. 太空中太吵了B. 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C. 空间站外是真空,不能传声D. 太空中声带无法振动产生声音
【答案】C
【解析】
【详解】景海鹏和陈冬在空间站外面工作时,必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通话,原因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间站外是真空,不能传声;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 如图,安溪三安大桥在靠近居民区的道路两侧建有隔音墙。下列的措施中,控制噪声的途径与建隔音墙相同的是( )
A. 市区禁鸣喇叭B. 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C. 在城市道路两旁植树D. 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答案】C
【解析】
【详解】在靠近居民区的道路两侧建有隔音墙,是阻碍减弱声音的传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A.在市内禁止鸣笛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
B.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
C.在城市道路两旁植树,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符合题意;
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 声波能传递能量,下列不是对这一原理的应用的是( )
A. 医生利用超声波给病人治疗肾结石
B. 利用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
C. 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
D. 如果把超声波通入水中,剧烈的振动使水破碎成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可以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A.超声波的方向性好,利用超声波给病人治疗肾结石时,超声波将结石击碎,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A不符合题意;
B.利用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可以将污垢清除,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B不符合题意;
C.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是通过声音了解病人的信息,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符合题意;
D.超声波通过剧烈的振动将水破碎成小雾滴,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可以传递能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 中国古诗词文化博大精深,“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 诗人根据音色判断是钟声和笛声
B. 琵琶的大弦直径大发出音调低,小弦直径小发出音调高
C. 钟声比雨声在空气中传播得快,是因为固体传声比液体快
D. 钟声是由钟体振动产生的,笛声是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不同材料的物质发声结构不同,所以钟发出的声音音色与笛子发声的音色不同,所以诗人根据音色判断是钟声和笛声,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琵琶的大弦振动慢发出声音的音调低,小弦振动快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钟声、雨声的传播快慢与传播介质有关,与发声体无关,钟声和雨声在空气中传播一样快,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钟声是由钟体振动产生的,笛声是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如图所示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种声音的音色不同
B. 甲、丙两种声音的响度不同
C. 甲、丁两种声音的音调不同
D. 甲、丙、丁三者的音调、响度、音色都相同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甲、乙由于波的形状是不同的,所以音色不相同,故A正确;
B.甲、丙的振动幅度相同,所以响度相同,故B错误;
C.甲和丁振动的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故C错误;
D.甲和丙的音调不同,丙和丁的音调、响度都不同,故D错误。
故选A。
6. 如图所示,小明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分别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制作了一组“水瓶琴”,用筷子敲击瓶口,就可以发出“1、2、3、4、5、6、7、1”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敲击瓶口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瓶内的空气柱振动而产生的
B. 不同的人敲击同一瓶口,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C. 用不同的力度敲击同一瓶口,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
D. 依次敲击瓶口,水柱最高的瓶子振动最慢,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最低
【答案】D
【解析】
【详解】A.敲击有水玻璃瓶时,声音是由玻璃瓶和水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不同的人敲击同一瓶口,由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相同,所以,其发出声音的音色相同,故B错误;
C.用不同的力敲击它们,它们振动的幅度不同,响度不同,故C错误;
D.依次敲击瓶口时,水柱最高的瓶子质量最大,振动最慢,所以音调最低,故D正确。
故选D。
7. 正常灰鲸的发声频率范围为。生物学家发现变异灰鲸Alice,其发声频率为,导致正常灰鲸“听不见”Alice的声音,如图所示为海豚的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范围,灰鲸与海豚同属海洋哺乳动物。由此推理:正常灰鲸听觉频率范围(黑色横条)很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海豚的听觉频率和发声频率范围,其听觉频率范围比发声频率范围大,且听觉频率最高值比发声频率最高值大;正常灰鲸的发声频率范围为15Hz~25Hz,则正常灰鲸的听觉频率最高值会比25Hz高,最低值比15 Hz低,但是正常灰鲸“听不见”Alice发出频率为52Hz的声音,则听觉频率最高值会低于52Hz;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8. 在物理课堂上,老师正在讲解例题,老师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声带________而产生的。同学们通过听课,知道了解题思路,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学校要求同学们“入班即静”,即要求同学们在教室养成轻声说话的习惯,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在________减弱噪声。
【答案】 ① 振动 ②. 信息 ③. 声源处
【解析】
【详解】[1][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老师讲课时,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声带振动而产生的;同学们通过听课,知道了解题思路,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3]学校要求同学们在教室养成轻声说话的习惯,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是让噪声产生时较小,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9. 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中表演时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岸上广播里的音乐声,这是因为声音可以在________中传播;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选填“大”或“小”)。
【答案】 ① 能 ②. 水 ③. 大
【解析】
【详解】[1][2]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中表演时能听到岸上广播里的音乐声,这是因为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
[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同,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
10. AI智能音箱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它让用户以语音对话交互方式实现多项功能的操作。当对AI智能音箱发出调大声音的指令时,音箱内部的扬声器的振幅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从而自动改变音箱发声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AI智能音箱能识别主人的声音,这是根据主人的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的。
【答案】 ①. 增大 ②. 响度 ③. 音色
【解析】
【详解】[1][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当对AI智能音箱发出调大声音的指令时,音箱内部的扬声器的振幅增大,音箱发出的声音变大,从而自动改变音箱发声的响度。
[3]音色是声音的特有品质,可以根据音色识别不同的发声体;AI智能音箱能识别主人的声音,这是根据主人的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11. 某种昆虫靠翅膀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700次,则它发声的频率是________Hz;人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因为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________Hz。
【答案】 ①. 350 ②. 能 ③. 20000
【解析】
【详解】[1]它发声的频率是
[2][3]因为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350Hz在人的听觉范围内,人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12. 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科学领域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汽车车尾的“倒车雷达”发出的是________声,该声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利用________声监测仪进行监测,可以预报火山喷发、龙卷风、雷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答案】 ①. 超 ②. 是 ③. 次
【解析】
【详解】[1][2]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汽车车尾的“倒车雷达”发出的是超声,超声波的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该声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3]火山喷发、龙卷风、雷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可以产生次声波,利用次声监测仪进行监测,可以预报这些自然灾害。
13. 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声呐在某处海平面上,垂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过4s接收到来自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________m。超声波声呐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于太空测距(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若某个物体在10min内振动了1.8×106次,则该物体振动的频率为________Hz。(海水中的声速是每秒1500米,距离=时间×声速)
【答案】 ①. 3000 ②. 不能 ③. 30000
【解析】
【详解】[1]该处的海深为
[2]由于真空不能传声,因此超声波声呐不能用于太空测距。
[3]该物体振动的频率为
14. 音乐会上,小乐在演奏小提琴,小提琴的琴弦由于________而发声。在使用小提琴前,她常旋动琴弦轴以调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小提琴发声的________音乐会的声音听起来有丰富的立体感,这主要是由于人的________效应。
【答案】 ①. 振动 ②. 音调 ③. 双耳
【解析】
【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小提琴的琴弦由于振动而发声。
[2]在使用小提琴前,先要旋动琴弦轴以调节琴弦的松紧来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小提琴发声的音调。
[3]音乐会的声音听起来有丰富的立体感,这主要是由于人的双耳效应;人们依靠双耳间的音量差、时间差和音色差判别声音方位的效应;声音强弱不同时,可感受出声源与听音者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声音具有立体感。
三、作图题(本题4分)
15. 如图所示的图甲所示为某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图。请在图乙的坐标图中画出一种声音的波形图,要求该声音的响度和音调都为图甲所示声音的一半。
【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波的幅度大小表示物体振动时振幅的大小,要求声音的响度减小一半,即振幅减小一半,即波形只有上下两个格的高度;波的疏密程度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要求声音的音调减小一半,即频率减小一半,即一个完整的波形有8个空格,如图所示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16.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________。此实验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__,这种探究方法叫做________法。
(2)如图乙所示,小华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改进方法是________。
(3)如图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说明________可以传声,在月球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
(4)如图丁所示,将正在发声的小电铃放在连通抽气机的密闭玻璃罩内,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听到的声音将逐渐________,此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同时通过推理可知,________不能传声。
【答案】(1) ①. 乒乓球弹跳起来 ②. 将音叉的振动 ③. 放大转换
(2)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
(3) ①. 空气 ②. 不能
(4) ①. 变小 ②. 介质 ③. 真空
【解析】
【小问1详解】
[1][2][3]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弹跳起来;它说明发声体在振动,音叉的振动不能直接观察,乒乓球起的作用是将音叉的振动放大,更容易直观观察,这种实验方法为转换法。
【小问2详解】
桌子是较大的物体,发声振动不易观察,可转换成桌面上小纸屑的振动,所以可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
【小问3详解】
[1][2]敲击右面的音叉,空气把右面音叉的振动传递给左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使左面的小球跳起来了,说明空气可以传声。月球上是真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所以不能看到塑料球弹起。
【小问4详解】
[1][2][3]玻璃罩内空气越来越少,听到的声音逐渐变小,这是声音传播的物质(空气)逐渐减少造成的,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推理可知,当玻璃罩内没有空气时,便听不到声音,从而得到:真空不能传声
17. 在物理实验活动中,创新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利用日常学习中使用的钢尺进行了探究活动。
(1)如图甲所示,用一只手的手指将钢尺的一端压在桌面上,用另一只手拨动钢尺伸出桌面的一端进行相关探究.本实验所探究的声源是________(选填“钢尺”或“桌面”)。
(2)先用较小的力度轻拨钢尺,再用较大的力度重拨钢尺。分析比较两次实验现象,可探究声音的________跟声源的________的关系。
(3)保持拨动钢尺的力度不变,使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由短变长,用仪器测得两次实验时声音的频率分别为130Hz和120Hz。由此可见,随着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变长,钢尺的振动________(选填“变快”“变慢”或“不变”),发出声音的________变低。
(4)当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度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钢尺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由于________。
(5)保持拨动钢尺的力度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在钢尺的右端开小孔,开孔前、后两次发声的波形图分别如图乙、丙所示由此可见,发声体的结构不同,会导致发声体发出声音的________改变。
【答案】(1)钢尺 (2) ①. 响度 ②. 振幅
(3) ①. 变慢 ②. 音调
(4)钢尺发出的声音的频率低于20 Hz
(5)音色
【解析】
【小问1详解】
用手掌将钢尺的一端压在桌面上,用手拨动钢尺伸出桌面的一端,发生振动的是钢尺,故研究的声源是钢尺。
【小问2详解】
[1][2]用大小不同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不同,故分析比较两次实验现象探究的是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幅的关系。
【小问3详解】
[1][2]拨动钢尺的力不变,使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由短变长,发现振动频率变小,可见随着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变长,观察到钢尺的振动变慢,发出声音的音调变低。
【小问4详解】
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主要是由于钢尺发出声音的频率低于20Hz,为次声波,所以人耳听不到。
【小问5详解】
在钢尺右端开小孔,开孔前后两次发声的波形图像如图乙、丙所示,波形的特点发生了改变,可见结构的不同,会导致发出声音的音色改变。
五、综合能力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2分)
18. 小明在观察如图甲所示的二胡时猜想:弦发声的音调可能与弦的长度、粗细和松紧有关。于是他找来两根粗细不同的钢丝,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拨动枕木AB间的钢丝,四次实验的部分信息如下表所示:
(1)实验中,在钢丝末端悬挂不同数目的钩码是为了改变钢丝的________;
(2)第1、2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音调与弦的________关系,拨动后发现第1次实验发声音调低,则小明可得出结论:当________相同时,弦越_________音调越高;
(3)为了探究其余猜想,关于第4次钢丝的粗细选择,要选择________(填序号);
A.细
B.粗
C粗细均可
(4)二胡演奏时可通过手指按压、松开、滑动等指法配合产生优美旋律,图丙中小明两手指按压的是音符“3”、“4”位置,为发出“3”音符,他此时最简单合理的操作是:松开________(选填“中指”或“食指”),理由是__________。
【答案】 ①. 松紧 ②. 粗细 ③. 长度和松紧 ④. 细 ⑤. C ⑥. 中指 ⑦. 当粗细和松紧相同时,弦越长音调越低
【解析】
【详解】(1)[1]实验中,钢丝末端悬挂钩码,钢丝受到拉力的作用,钩码个数不同,钢丝受到的拉力也不同,则钢丝的松紧程度也不同。所以挂个数不同的钩码是为了改变钢丝的松紧程度。
(2)[2]由表格数据知,1、2两次实验中,钢丝在AB间的长度相同,所挂钩码个数相同,即钢丝的松紧程度相同,但粗细不同,所以是为了探究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
[3][4]当钢丝长度和松紧程度相同,粗细不同,拨动时,粗钢丝发音音调低,这说明:长度、松紧程度相同时,弦越粗,音调越低。
(3)[5]]前三次实验AB间距都是50cm,第4次实验AB间距是30cm,这是为了探究音调与钢丝长度的关系,实验需要控制钢丝的粗细和松紧程度相同,可以选择第1次或者第2次实验与第4次实验进行对比,所以第4次实验用的钢丝粗细都可以,故C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6][7]图示中,按压食指时,弦线长度较长,拨动弦振动较慢,发出的声音音调较低,按压中指时,弦线较短,拨动弦振动较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较高。而音符3的音调比4的低,所以最简单合理的操作是松开中指,因为当粗细和松紧相同时,弦越长音调越低。
19.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以声消声
科学研究发现,音叉的叉股向外侧振动时(如图甲),会压缩外侧邻近的空气,使这部分空气变密;当叉股向内侧振动时,这部分空气又变疏……随着音叉的不断振动,空气中的声波由近处向远处传播。当两列频率相近的声波相遇时,如果其中一列声波的“密部”与另一列声波的“疏部”恰好相遇,它们就会相互抵消,在这些位置几乎听不到声音。
根据这个原理,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消声器。图乙是这种消声器的结构原理图。某声源发出的一列声波,沿水平管道自左向右传播。当入射声波到达A处时,分成两束声波,它们分别向上、向下沿着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传播,通过不同的路径在B处再次相遇,恰好发生消声现象。
消声器能有效控制发动机的周期性排气噪声,经消声处理后,其排气噪声可以降低70%以上。
(1)图甲音叉叉股左右振动产生声音时,音叉两侧的空气__________(选填“左右”或“上下”)振动;
(2)图甲音叉叉股振动时,在音叉的左边、右边都会传播声波,则声波向左和向右传播时,两边空气__________;
A.是疏密相间的 B.是变密的 C.是变疏的 D.是均匀的
(3)图乙中,B处声音的响度__________A处声音的响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消声器的使用效果与噪声的频率和响度有关,如图丙是某型号消声器在控制不同发动机的周期性排气噪声时的性能图像,阴影部分为消声达标。以下消声达标的是__________。
A.响度为20dB,频率为100Hz
B.响度为40dB,频率为210Hz
C.响度为70dB,频率为250Hz
D.响度为90dB,频率为350Hz
【答案】 ①. 左右 ②. A ③. 小于 ④. C
【解析】
【详解】(1)[1]图甲中,音叉叉股左右振动产生声音时,会引起两侧空气的疏密相间的变化,因此,音叉两侧的空气也会左右振动。
(2)[2]音叉的叉股向外侧振动时,会压缩外侧邻近的空气,使这部分空气一会儿变密,一会儿变疏,在空气中就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并向远处传播,故音叉向左和向右传播时,两边空气都是疏密相间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3]由上述“消声”原理可知,声音从A处传来时,分成两束声波,它们分别向上、向下沿着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传播,通过不同的路径在B处再次相遇,恰好发生消声现象。因此,A处声音的响度大于B处声音的响度。
(4)[4] ABD.对照图丙可知,A响度为20dB,频率为100Hz,B响度为40dB,频率为200Hz,D响度为90dB,频率为350Hz所示的声音,所对应的坐标位置都不在图象中达标的阴影范围之内,因此ABD不符合题意;
C.响度为70dB,频率为250Hz的声音所对应的坐标位置在图象中达标的阴影范围之内,因此消声达标,故C符合题意。
实验次数
1
2
3
4
钢丝
粗
细
细
AB间距/cm
50
50
50
30
钩码个数
3
3
4
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清远市连州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文件包含广东省清远市连州中学2022-2023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答案1jpg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中考二模物理试题,文件包含物理_2docx、参考答案_2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4年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原卷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6mm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