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双语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双语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a-40, 诗词凝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09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0-16 Cl-35.5 Ca-4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诗词凝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诗句描写场景中主要含化学变化的是
A.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D.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2.下列关于量筒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红磷能在“人造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 21%和78%指的是气体物质的质量分数
C. 若“人造空气”只含有氧气,将更有益于人的呼吸
D. “人适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低于空气
( )4.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立春”、 “迎客松”、 “漫天雪化”等璀璨的焰火表演让世界惊艳,焰火药剂无重金属、低硫,均是高科技环保产品,体现了绿色办奥的理念。某同学根据下列现象推测烟花爆竹的成分中可能含有什么物质,其中不合理的是
A. 燃放烟花时,发出耀眼的白光,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镁粉
B. 燃放烟花时,发出蓝紫色火焰,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铁粉
C. 爆竹的火药呈现黑色,说明火药的成分中可能含有木炭粉
D. 爆竹爆炸后,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说明火药成分中可能含有硫粉
( )5.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如图是纯净物、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下列物质属于 c范围的是
干冰 B. 水银 C. 金刚石D. 食盐水
第1页,共6页
( )6. 关于 CO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单质 B. 能燃烧,火焰呈蓝色
C. 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 D. 无色无臭,易溶于水
( )7.中国承建的阿尔卡萨光伏电站是卡塔尔首座太阳能发电站。其电池片主要原材料为硅片,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和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硅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 B. 一个硅原子的质量为28.09g
C. 硅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4 D. 硅元素在第四周期
( )8.图甲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图,图乙是过滤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 图甲中b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氧气,具有助燃性
C. 图乙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D. 图乙导致滤液浑浊的可能原因是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 )9. 用下列实验装置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托盘天平未画出),能达到目的的是
( )10.如图是金刚石、石墨、C₆₀等碳单质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的质地都很软
B.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都相同
C. 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₂
D. 碳单质都由碳原子构成
第 2 页 共 6 页·
( )11.火的使用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或措施正确的是
A. 室内起火,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B. 可燃物接触氧气即可发生燃烧
C. 将木材架空可以降低其着火点
D. 成语“火上浇油”是提供了可燃物
( )12.有关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②处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 B. ③④处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C. ①③处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D. ①④处燃烧时都能有效避免空气污染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 )13.2024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B. 提倡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C. 加大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增大碳排放
D. 利用化学技术处理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
( )14.某化学符号有如下含义:①表示一种物质 ②表示一种元素 ③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原子。该化学符号可能是
A. Cu B. CO₂ C. O D. H₂
( )1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通过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表格中“待测”为12g.
B. 乙物质可能是催化剂
C.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 该反应中甲、丁的质量比为12:7
第 3 页 共 6 页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3
5
20
7
反应后质量/g
10
5
8
待测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28分。)
16.阅读下面科普短文。请回答下列问题。
石墨烯————改变世界的神奇新材料
石墨烯是一种单层碳原子晶体,石墨烯的厚度只有 0.335nm,是目前为止最薄的二维纳米碳材料。石墨烯具有优良的性能,在纺织、电子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纺织领域是石墨烯应用的新兴领域,纺织面料掺入石墨烯后,在低温情况下,石墨烯可将来自远红外线的热量传送给人体,改善人体微循环系统,促进新陈代谢。石墨烯晶体管的传输速度远远超过目前的硅晶体管,因此有希望应用于全新超级计算机的研发。2004 年,科学家用一种非常简单易行的机械剥离法得到石墨烯,之后,制备石墨烯的新方法层出不穷,工业上可采用甲烷在高温和 Cu—Pd催化下分解制取石墨烯,同时产生氢气。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石墨烯的应用前景会十分广阔。
(1)石墨烯是由 (填“分子” “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从材料可知,石墨烯在纺织面料中的作用是 。
(3)石墨烯有希望应用于全新超级计算机的研发,是因为
。
17.用分子观点解释下列实验现象。
(1)品红在静置的水中扩散。 。
(2)北大团队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到了水分子。(扫描隧道显微镜放大倍数为 3 亿倍)
。
18. 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 铁与硫酸铜反应会析出红色物质,同时溶液会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
19.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使用“零碳甲醇” 作主火炬燃料,为中国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制备甲醇与甲醇燃烧的过程如图。
(1)光伏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 能。
(2)整个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填化学式)。
(3)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 21 世纪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还有 (写一种) 。
第 4 页 共 6 页
20. 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生活中有时需要用到高浓度氧气,供氧方式主要有氧气瓶、氧气袋和制氧机。
氧气瓶和氧气袋中的氧气一般用深冷法制得,该方法利用物质的沸点差异,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制氧机有膜分离、变压吸附等制氧方式。膜分离制氧用到的膜材料有陶瓷、聚苯胺等,其中混合导电陶瓷分离膜的工作原理示意如图甲。变压吸附制氧常用的吸附剂是沸石分子筛。科研人员在一定条件下分别将氮气、氧气通过某种沸石分子筛,测定其对氮气、氧气的吸附情况、结果如图乙(纵坐标数值越大,代表吸附量越大)。
吸氧对于缺氧人群有一定作用,但健康人短期内高流量吸氧会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不能盲目吸氧。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供氧方式主要有 (写出一种即可)。
(2)深冷法制氧利用了物质的(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差异。
(3)由图乙可知, 时吸附压越大越有利于分离N₂和( ,证据是 。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2分。)
21.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 ,若选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为 。
(3)若选取E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应从 端(填“m”或“n”)通入。
第 5 页 共 6 页
22.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下列图仪器对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物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①氧元素通常显-2价,铜元素有+1、+2价,都能组成氧化物; ②ppm表示浓度单位。
(1)酒精喷灯的作用 。
木炭还原氧化铜过程中,硬质短试管中可观察的现象是 ;生成的红色固体可能是铜,也可能是一种铜的氧化物 (写化学式) 。
(3) 实验前用氦气排尽装置内的空气,目的是为了防止 ,对二氧化碳的检验造成干扰。
(4) 平底三颈烧瓶上的气球的作用是 。
(5) 实验中测得的气体浓度与反应物质量比之间的关系图如下。
由图可知,氧化铜与木炭的质量比越 (填“大”或者“小”) ,产生的一氧化碳越多。解释一氧化碳产生的原因 。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23. 某水泥厂化验室,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求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第 6 页 共 6 页
反应前
反应后
实验数据
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
200g
25g
216.2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双语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共5页。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化学试题,文件包含湖南省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湖南省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