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成美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A4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成美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A4第1页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成美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A4第2页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成美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A4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成美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成美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A4,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说明:
    1.本试卷共8页,21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学校、姓名、考号等,并用2B铅笔把考号对应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小题答案的选项涂黑,如要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非选择题请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答题.
    4.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只上交答题卡.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我国科学家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是
    A. 屠呦呦B. 张青莲C. 门捷列夫D. 阿伏加德罗
    【答案】B
    【解析】
    【详解】A、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故A不符合题意;
    B、张青莲测定了一些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故B符合题意;
    C、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C不符合题意;
    D、阿伏伽德罗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并创立了分子学说,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加热时需垫上陶土网的仪器是
    A. 烧瓶B. 试管C. 量筒D. 燃烧匙
    【答案】A
    【解析】
    【详解】A.烧瓶由于底面积比较大,不能直接加热,需要垫陶土网,使烧瓶底部受热均匀,防止加热时受热不均匀而炸裂,此选项正确;
    B.试管可以直接加热,此选项错误;
    C.量筒不能用于加热,此选项错误;
    D燃烧匙可以直接加热,此选项错误;
    故选A。
    3. 下列生活常见的现象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大米酿酒B. 蜡烛燃烧C. 面包变酸D. 灯泡发光
    【答案】D
    【解析】
    【详解】A、大米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
    C、面包变酸的过程中有酸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灯泡发光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涉及化学变化。
    综上所述:选择D。
    4. 用于磁悬浮列车的气体是
    A. 氧气B. 二氧化硫C. 氮气D. 二氧化氮
    【答案】C
    【解析】
    【详解】液氮汽化吸热,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环境下能显示超导性能,可用于磁悬浮列车。
    A、氧气,不可用于磁悬浮列车。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硫,不可用于磁悬浮列车。不符合题意;
    C、液氮汽化吸热,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环境下能显示超导性能,可用于磁悬浮列车。符合题意;
    D、二氧化氮,不可用于磁悬浮列车。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C。
    5.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加热液体B. 滴加液体(滴管在试管上部,正确图片)
    C. 检查装置气密性D. 取用液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加热使用酒精灯外焰加热,试管用酒精灯焰心加热可能导致受热不均炸裂。不符合题意;
    B、使用胶头滴管滴液时,滴管竖直放在容器口的正上方,不得伸入容器内,更不能接触容器内壁。符合题意;
    C、图中装置长颈漏斗与外部连通,没有形成密封,无法检测装置气密性。不符合题意;
    D、取用液体药品,瓶塞倒放。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 如图所示是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1,将一小块石蜡放入水槽中,可判断石蜡的质量比水的质量小
    B. 实验2,将一根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可知蜡烛外焰的温度最高
    C. 实验3,在燃烧着的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小烧杯,可验证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
    D. 实验4,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雾,可得白雾是一种新生成的可燃气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石蜡浮在水面上,由此可判断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错误;
    B、将木条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观察木条颜色的变化,可比较火焰各层温度,观察到两端先变黑,说明外焰温度最高,正确;
    C、用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可检验蜡烛燃烧生成了水,但不能检验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错误;
    D、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重新燃烧,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错误。
    故选:B。
    7. 下列现象与空气污染有关的是:①全球气候变暖②臭氧层破坏③酸雨腐蚀雕像④生态平衡被破坏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大气污染会引发三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酸雨、臭氧空洞。人类吸入大气污染的空气或接触大气污染的食物都会损害人体健康,如果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较多,会形成酸雨,影响作物生长,使树木枯萎、破坏大自然,破坏生态平衡。
    ①全球气候变暖②臭氧层破坏③酸雨腐蚀雕像④生态平衡被破坏与空气污染都有关。故选D。
    8.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时用少量的红磷,可节省药品
    B. 集气瓶内水的作用只是降温
    C. 反应过程中(弹簧夹关闭状态)集气瓶内气体的压强先增大后减小
    D. 该实验可用木炭代替红磷
    【答案】C
    【解析】
    【详解】A、实验时用少量红磷,无法消耗完氧气,会造成测量结果偏小,说法错误;
    B 、集气瓶内水的作用除了降温,还可以吸收白烟(五氧化二磷),防止污染空气,说法错误;
    C、反应过程中(弹簧夹关闭状态)集气瓶内气体的压强先因红磷燃烧放出热量,气体受热膨胀而增大,后因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冷却而减小,说法正确;
    D、木碳燃烧消耗氧气但生成气体二氧化碳,压强基本不变,则该实验不可用木炭代替红磷,说法错误。
    故选:C。
    9. 下列关于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B.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C.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D.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是结论不是现象,故A错误;
    B、木炭在空气中红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白光,故B错误;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C错误;
    D、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D正确。
    故选:D。
    10. “●”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方框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图中显示只是一种分子,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纯净物,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图中有两种分子,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混合物,故选项B符合题意;
    C、图中只有一种分子,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纯净物,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图中只有一种分子,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纯净物,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 下列关于元素符号“He”的说法正确的是:①表示氦元素;②表示氦气;③表示1个氦原子。
    A. ①②③B. ①②C. ②③D. ①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元素符号:可表示一种元素或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像金属和稀有气体,这些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其元素符号还表示这种物质。
    故He可表示:氦元素、一个氦原子、氦气,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A。
    12. 要善于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世界。下列对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风油精、酒精要密封保存,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A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氧化汞粉末加热会分解成汞和氧气,是因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B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水蒸气冷凝成水,是因为温度降低,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小,C选项符合题意;
    D、氖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 下列各示意图中,能表示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若粒子的最外是电子数为8(氦原子为2个),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详解】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2,则选项A示意图表示的为氦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故A符合题意;
    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8,则选项B示意图表示的为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不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故B不符合题意;
    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11,则选项C示意图表示的为钠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故C不符合题意;
    D、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17,则选项D示意图表示的为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不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 “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结论正确的是
    A. 分子和原子是不带电的微粒,则不带电的微粒只有分子和原子
    B.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则原子的种类也发生了改变
    C.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保持不变,则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都是催化剂
    D. 氮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则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还可能是氮气以外的其他物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A、分子和原子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只有分子和原子,如中子也不带电,A选项错误;
    B、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但原子的种类不变,B选项错误;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保持不变,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没有参加反应的杂质,C选项错误;
    D、氮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则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还可能是氮气以外的其他物质,如二氧化碳,D选项正确。
    故选:D。
    15. 有a、b两份质量相等、浓度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只向b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固体,则a、b放出氧气的质量(纵坐标)和反应时间(横坐标)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气和水其中二氧化锰加快了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氧气的速率,因此加入二氧化锰的反应快即b曲线坡度大于a,但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最终的质量,因此由于两份质量相等、浓度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因此生成的氧气质量相等,最终曲线重合,如图,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
    1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做实验时需要用到实验仪器,我们必须认识仪器并学会正确使用仪器。现有如图所示仪器:
    用仪器名称,回答下列问题.
    (1)加热时不用放置陶土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
    (2)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的是_________。
    (3)用于搅拌、引流液体的仪器是_________。
    (4)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药品需用到的仪器的是_________。
    (5)用作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的是_________。
    (6)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加热等实验操作的是_________。
    (7)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用过后应立即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的是_______。
    【答案】16. d 17. k
    18. g 19. a、j
    20. i 21. c
    22. a
    【解析】
    【小问1详解】
    试管可以直接加热,加热时不用放置陶土网的玻璃仪器,故填:d;
    【小问2详解】
    集气瓶是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仪器,故填:k;
    【小问3详解】
    玻璃棒可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故填:g;
    【小问4详解】
    量筒用于量取液体体积,胶头滴管用来定容,故填:a、j;
    【小问5详解】
    用作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的是是烧杯,故填;i;
    【小问6详解】
    铁架台是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加热等实验操作的仪器,故填;c;
    【小问7详解】
    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用过后应立即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的是胶头滴管,故填:a。
    17.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工具,如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表中有一处的元素符号书写有误,应该改为________。
    (2)硫元素属于________(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某粒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其结构示意图为,该粒子的符号是________。
    (4)元素周期表第2周期、第ⅥA族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中子数为________。
    (5)第3周期中自左至右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6)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列)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选填标号)。
    ①和 ②B和Mg ③N和P ④F和
    【答案】(1)Al (2)非金属
    (3)Mg2+ (4) ①. 16.00 ②. 8
    (5)增大 (6)①③④
    【解析】
    【小问1详解】
    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律是“一大二小”,13号的铝元素符号的书写没有遵守这个规则,应该改写为:Al;
    【小问2详解】
    从硫元素的名称可见,硫属于非金属元素,故填:非金属;
    【小问3详解】
    该粒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0,且带2个单位正电荷,说明其核内质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多2个,即 质子数为12,故该粒子为镁离子,符号为:Mg2+;
    【小问4详解】
    由元素周期表可知,元素周期表第2周期、第ⅥA族的元素为氧,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00,故填:16.00;
    由于原子的相对原子在数值上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则氧原子核内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16-8=8,故填:8;
    【小问5详解】
    由元素周期表可知,排在同一周期的元素的原子(除第一周期外),从左向右,最外层电子数由1个递增到8个,故填:增大;
    【小问6详解】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一般化学性质相似,在元素周期表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排在同一族。观察周期表可知,①③④排在同一族,而第②组中的B位于第IIIA,Mg却位于第IIA,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似,故填:①③④。
    18.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有什么不同,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其主要操作步骤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收集呼出气体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填序号)。
    ①将集气瓶倒立于水中,并保持瓶口浸没水中
    ②将集气瓶装满水
    ③在水下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并取出正放
    ④向集气瓶中吹气,直到瓶中水被排尽
    (2)图2中向呼出的气体中滴加澄清石灰水,现象为________;向吸入的空气中滴加澄清石灰水,现象为________。
    (3)图3中向呼出的气体中伸入燃着的小木条,现象为________;向吸入的空气中伸入燃着的小木条,现象为________。
    (4)图4中对着干燥玻璃片哈气,现象为________;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现象为________。
    (5)根据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 氧气含量:呼出的气体吸入的空气,说法正确。
    故选:AC。
    19.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
    (1)从分类角度:洁净的空气属于__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
    (2)从微观角度:用“○”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若空气中其他成分忽略不计,图中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___(选填字母)。
    A. B. C.
    (3)从应用角度: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得到氧气是工业上制取氧气的重要途径,图是该方法制取氧气的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氮气的沸点,氧气的沸点。
    ①写出铁在氧气中燃烧符号表达式:________。
    ②据图可得,此方法属于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③要达到将氮气与氧气分离的目的,需将温度控制在,液体N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选填“液氧”或“液氮”),分离出的液体N贮存在________色钢瓶中。
    ④任何物质我们都要辩证地看待,氧气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请各写出一点:有利的一面是________;有害的一面是________。
    ⑤除分离液态空气外,现在还有一种膜分离技术(依据膜孔的直径大小进行分离)可制取氧气,原理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薄膜,氧气能透过薄膜,从而达到分离空气的目的。据此推测氮分子的体积比氧分子的体积________(选填“大”或“小”)。
    【答案】(1)混合物 (2)C
    (3) ①. ②. 物理 ③. 液氧 ④. 蓝 ⑤. 炼钢(合理即可) ⑥. 金属生锈(合理即可) ⑦. 大
    【解析】
    【小问1详解】
    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小问2详解】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9%,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1:4,由于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故图中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C;
    【小问3详解】
    ①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符号表达式为::
    ②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得到氧气是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③液氮的沸点是-196℃,液氧的沸点是-183℃,在蒸发的过程中 ,氮气的沸点低,氮气先被蒸发出来,液体N为液氧;液氧贮存在蓝色钢瓶中;
    ④氧气有利的一面是: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如用于炼钢、气割、气焊、宇航、液氧炸药等;有害的一面是:文物腐蚀、金属生锈、食物腐烂等;
    ⑤让空气通过薄膜,氧气能透过薄膜,氮气不能透过薄膜,说明氮分子的体积大于氧分子的体积。
    20. 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选填字母);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的优点是_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小明同学用装置A制取氧气,实验结束后,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浅紫红色,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小红同学用托盘天平称取(以下用游码)的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在操作过程中误把砝码放在了左盘,高锰酸钾放在右盘,则她实际称得的高锰酸钾质量为________。
    (3)若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装置________(选填“C”“D”或“E”),开始收集的时机是________。
    (4)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于试管中,加热,当氯酸钾完全分解后,试管中的固体物质有________。
    (5)若要制取氢气,可以使用装置D或E收集的原因是________;若选用装置F收集氢气,应从________(选填“a”或“b”)导管口通入氢气。
    【答案】(1) ①. B ②.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2) ①. 未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②. 14.2g
    (3) ①. D ②. 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 (4)二氧化锰和氯化钾
    (5) ①. 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②. b
    【解析】
    【小问1详解】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是固体和液体常温下反应且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选择固液常温型B。使用分液漏斗,可以通过活塞控制液体滴加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率,使反应平稳进行。
    【小问2详解】
    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浅紫红色,说明高锰酸钾通过导管进入水槽。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固体粉末随气流进入导管。所以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未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托盘天平左盘物品的质量=右盘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如药品和砝码放反,则药品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她实际称得的高锰酸钾质量为15g-0.8g=14.2g。
    【小问3详解】
    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较为干燥。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气体较为纯净。所以若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装置D。开始排出装置的是装置内的空气,为防止收集到开始排出的空气,造成收集的气体不纯,需要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
    【小问4详解】
    氯酸钾在加热及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所以当氯酸钾完全分解后,试管中的固体物质有二氧化锰和氯化钾。
    【小问5详解】
    D是排水法,用于收集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则能用D收集氢气是因为氢气难溶于水。E使向下排空气法,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则能用E收集氢气是因为氢气密度比空气小。F装满水,通入后氢气在水上面,所以应从b通入,水从长管a排出。
    21. 是初中化学已学过的某些物质,其中A是暗紫色固体,B是人体生命活动离不开的气体,C是黑色的固体粉末,E是淡黄色固体。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D________;G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①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
    ②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
    (3)小明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以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二氧化锰、氧化铜外,氧化铁也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进行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并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说明催化效果越好)。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由实验________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可能合理;由实验②与实验________对比,证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最好。
    【反思】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________。
    【答案】(1) ①. 锰酸钾 ②. 氯酸钾
    (2) ①. ②. 分解 ③. ④. 化合
    (3) ①. ① ②. ③、④ ③. 取不同颗粒大小的同种催化剂与氯酸钾以相同质量比充分混合,分别加热,测定分解温度
    【解析】
    【分析】B是人体生命活动离不开的气体,则B为氧气,A是暗紫色固体,且A能生成B(氧气),所以A为高锰酸钾,C是黑色的固体粉末,则C为二氧化锰,D为锰酸钾;E是淡黄色固体,且E和B反应生成F,所以E为硫,F为二氧化硫;G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B(氧气),所以G为氯酸钾,H为氯化钾。
    【小问1详解】
    D为锰酸钾;G为氯酸钾。
    【小问2详解】
    ①是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该反应中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三种,属于分解反应;
    ②是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该反应中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
    【小问3详解】
    实验①氯酸钾的分解温度为580℃,实验④氯酸钾、氧化铁(质量比)的分解温度为390℃,混有氧化铁的氯酸钾分解温度降低,说明氧化铁也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所以由实验①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可能合理;
    由表格可知,实验②③④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分解的温度最低,所以说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最好。
    选项
    事实
    解释
    A
    风油精、酒精要密闭保存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氧化汞粉末加热会分解成汞和氧气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
    水蒸气冷凝成水
    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D
    氖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氧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
    不同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
    分解温度/℃

    氯酸钾
    580

    氯酸钾、二氧化锰(质量比)
    350

    氯酸钾、氧化铜(质量比)
    370

    氯酸钾、氧化铁(质量比)
    390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美辰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美辰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共6页。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次联盟考试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次联盟考试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共二大题,21小题,答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