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直属中学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直属中学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写作,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4分)
冬悄然而至,带着憔①的容颜远道而来,大地一片荒凉。没有太多的人喜欢冬天,也许是因为那沉默寡言的天空。那疲惫不②的河流,那咄咄逼人的寒气,都让人不禁悲从中来。然而,人生总有如冬一样的旅程,我们怎可让自己的心失去那股灼热和那份期盼?我们要在暖暖的晨光中,在浓浓的书香里,③满前行的能量,不把韶华辜负。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duō shá B .duō zhuó C .chuō zhuó D . chuō shá
(2)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悴②甚③贮 C .①悴②堪③贮
B .①粹②甚③伫 D .①粹②堪③伫
2. 古诗文默写。(8分)
(1) ,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遥怜故园菊, 。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一切景语皆情语。”《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春末之景抒发诗人对友人遭贬谪的惆怅之情的句子是“ , ”;《天净沙·秋思》 中,在对傍晚景色的点染中直接表达游子羁旅之愁的句子是“ , 。
(4)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十二章》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21·河南中考)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①有了知识和智慧,我们才能独立思考,懂得如何应对人生的种种不确定性,
②因为阅读能给人以知识,给人以智慧。
③从而免于迷失和彷徨,知道何去何从。
④阅读为什么能提升我们的气质?
⑤可以说,阅读培育的是丰盈充实的灵魂,气象万千的精神。
①③④②⑤ B.④②①③⑤ C.①③②④⑤ D.④②③①4.当4.下面的情境中,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2分)
学校举行书法展示活动,同学们邀请你当场挥毫,你推让不过,说:“好吧,那我只好献丑了。”作品完成后,你谦虚地对大家说:“写得不好,见笑了!”组织活动的老师奖励给你一件礼物,你对老师说:“谢谢老师,这礼物我就笑纳了。”你的书法老师应你之邀参加了这次活动,你对他说:“感谢您百忙之中莅临指导!”
A. 献丑 B. 见笑C. 笑纳 D. 莅临
5.冬奥会遇见中华传统文化——汉字,一份独属于中国人的诗意和浪漫也就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汉字让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我们:包容、团结。光明中学开展“看懂汉字·读懂人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邀请你参加。(8分)
【字中有韵味,最给力】
(1)“冰墩墩”,“冰”象征纯洁、坚强,是冬奥会的特点。“墩墩”意喻敦厚、敦实、可爱,契合熊猫的整体形象,也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有力的身体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冰墩墩”的熊猫角色,凸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向世人呈现更加自信、更加多彩的中国。根据以上信息,仿写句子。(2分)
汉字“墩墩”之美,美在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汉字“墩墩”之美,美在哲理。
【字中有文化,最深厚】
(2)阅读下列材料,写出探究结果。(3分)
材料一∶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元素巧妙结合。她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以“冬”的写意草书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材料二:2022 年冬奥会开幕式运动员入场仪式中,出场顺序体现出中华文化的自信与魅力。除了第一位希腊(发源地)和最后一位东道主中国,其余都是按照参赛国家和地区的名称汉字首字笔画数来排序的,排序从此不再只是“A到Z”的游戏了。这是汉字文化的力量,民族的才是世界,中国也将是世界规则的制定者。
材料三∶汉字,承载了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敬畏汉字,重视汉字书写,就是我们炎黄子孙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应有的尊重。
探究结果∶
【字中有梦想,最美好】
(3)北京2022冬奥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是“一起向未来”,为宜传冬奥理念,你会选用下面哪幅书法作品来发布海报?(3分)
我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
理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列文章,完成5——8题。(16分)
母亲的"手中棍"
①"哒哒",木棍敲击水磨石地面的声响,回荡在医院走廊。我搀着母亲的左臂,母亲右手拄着木棍,慢步走向楼上化验室。"哒哒",木棍敲着地面一声再一声,敲得我心上生疼。
②这木棍是我以前从朋友那里淘到的深山六道木,去了皮,直溜、光滑、坚硬;选一枝权处留段握柄,截断、磨光,正好给走路已然蹒跚的母亲当拐棍。但一开始她并不乐意:"我不需要这玩意儿,拿走!"我便随手将木棍撂在了门后墙角,任其搁置数年,积了厚厚的灰尘。
③这次母亲头晕、腿疼,我将木棍找出来,擦拭干净递给她。母亲叹了口气,一手扶着门框,一手颤颠巍巍接过木棍,边走边念叨:"到底还是挂上了呀!"一向要强的母亲,终因年老有病拉上那根拐棍,服了老。
④其实,在我年少时的印象中,母亲手中倒是常握着一根木棍。只不过,先前那根棍总是被母亲自如支配,"舞"在手上,支撑起我们全家清贫的烟火日子。
⑤"娘,我回来了!"年少的我还没进院门,就远远望见母亲正趴在锅上,挥舞木棍,搅着一锅金黄喷香的玉米面疙瘩,腾起的热气模糊了她年轻的面容。哪料,母亲听到我的声音猛扭头、直起腰,全然不顾正做着饭,举着搅棍就朝我冲来,嘴里骂着:"我叫你和同学打架!"看来是有人提前向母亲告了我一状。我生怕被母亲逮住,我跑上了山。
⑥当我从山上折了两根六道木细棍回家,送给母亲做搅疙瘩棍时,饭菜已摆上了来。母亲接过木棍,狠狠地朝我头上打来,却又轻轻落在了我的屁股上:"以后可别打架了,快吃吧。"我"哦"一声坐下,埋头扒拉饭。如今,母亲已没心力搅疙瘩给我吃了,可那两根被母亲磨得溜光的搅棍,还挂在墙上。
⑦早出晚归进山摘酸枣的习惯,母亲曾坚持了几十个秋天。酸枣泡醋,酸枣核卖钱贴补家用。山里归来、母亲肩上扛一口袋酸枣,一手握着镰刀,一手拄根木棍。
⑧母亲说:"一进山就弄根棍儿,打掉前面草案的露水,有时还可以'打草惊蛇',惊野鸡、野兔啥的,免得被吓着。有次多亏这棍儿惊出一窝马蜂,不然我就被蜇了。湿酸枣长得牢,可以用棍儿敲掉些酸枣叶,方便采摘;高处或干了的酸枣,用棍儿敲打落地,直接捡就行了、省事儿。更重要的是,出山时,天慢慢黑了,或赶上阴雨天,扛着酸枣不好走,这棍儿就顶大用了。"
⑨听母亲一说,我打心里心疼她、佩服她,并感恩那无数次地陪母亲进山、出山"顶大用"的棍子。有时,如果酸枣摘得不多,母亲手里、肩上可能会多几根木棍:顶端带个木钩的,用桶从井里打水时用;那种细长的,用作打枣竿、打核桃竿、夹柿子竿;那种粗长、直溜的,用作铁锨把、镰刀把、锄把;那种细而轻巧的,陆续多弄些,用来搭菜架,插篱笆,做蒸箅..母亲用这些源自大山里的木制工具,经营着家里、地里的活计。
⑩近年,我回老家次数多,常帮年迈的父母做些活儿。我拎起提水木钩,去井边"哗啦啦"打一桶井水,似打捞起无数清甜的岁月;扛起长竿去打枣、打杏、打核桃、夹柿子,忆起了和家人树上树下一起劳作的欢愉;拿起铁锨、锄头、镰刀下地干点碎活儿,用着格外趁手。回来后,我将它们靠在墙角或挂在墙上,突然想到那些母亲从山里淘回的、已被磨得溜光水滑的木棍,已再也不能被她拿在手上使用,不由得黯然神伤。
⑪上医院二楼,母亲身体明显侧向了我,我的右臂加了把力。木棍的声响已很微弱,我生怕母亲打滑或拉空,便叫她停下,接过木棍夹在了我的左腋下。母亲虽然重复说:"挂着棍儿能走,能走。"却分明又将身体压向了我,我的右臂不由得使足了劲,反倒走得快了,稳了。
⑫母亲住院观察一周,无大碍,便回了村。但那根六道木拐棍却成了80岁老母亲的随手之物,从不离身。母亲的可行动范围也缩小了,仅限于院里院外几十米内。她坐在院里,还不时挥挥手中的木棍,轰轰鸡、扒拉下乱柴草、指点父亲和我做这做那……我让她写自己的名字,她用拐棍在地上划拉半天,憨憨一笑:"忘了!”日后,母亲再自己进山、出村,肯定是不可能了。她只能一手拄着拐棍、一手拄着我,甚至,完全用双手拄着我——我应当是母亲最可靠的"手中棍"了。
(作者:张金刚,有删改)
6.请按时间顺序概括文章情节,将下面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3分)
(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母亲从山中带回大小粗细不一的木棍,用作生活和劳动的工具。(3)_____________-→木拐棍成了80岁老母亲的随手之物
7.分析文中画线句所表现的人物心理活动。(4分)
(1)母亲接过木棍,狠狠地朝我头上打来,却又轻轻落在了我的屁股上:"以后可别打架了,快吃吧。"("母亲"的心理活动)(2分)
(2)我让她写自己的名字,她用拐棍在地上划拉半天,憨憨一笑:"忘了!"("我"的心理活动)(2分)
8.文章第⑦段、第⑧段,作者是如何表现母亲上山采酸枣的艰难的?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4分)
9.文中母亲的"手中棍"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小说的内容和主旨加以探究。(5分)
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10——12题。(14分)
老师!老师! 阎连科
①我又见着我的老师了,如朝山进香的人见到他自幼就心存感念的一位应愿之神。
②在今年正月,我回家奔三叔的喜丧事。在这闲空间,张老师到了我家里,坐在我家堂屋的凳子上。乡间室内的空旷和凌乱,分隔着我与老师的距离。相向而坐,喝着白水,削了苹果,说了很多旧忆的伤感和喜悦,诸如三十几年前在初中读书时,我的学习,我的作业,我的逃课。
③我老师张梦庚的一生,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藏裹着刺骨的寒凉。
④生于上世纪的20年代末,老师读书辍学,辍学读书,反反复复,走在田埂与人生的夹道中,经历了抗战和解放战争,有了1949年的红旗飘扬,记忆中从来都是饥饿辛劳,土改时家里却忽然成了地主。好在,他终归识字,也有文化,祖国的乡村,也最为明白文化的斤两,虽然文化不一定就是尊严富贵,可让孩子们认字读书,能写自己的姓名和粗通算术,也是生活的部分必然。于是,老师就成了老师。从一个乡村完小到另一个乡村完小,从一个乡村中学到另一个乡村中学。直至改革开放后,他被调入县里的一所高中,做了教导主任,最后主持这个学校的工作。一晃就让他全部人生的金贵岁月,43个春秋的草木荣枯,都在布满土尘、青草蓬生的学校里荣枯衰落,青丝白染。
⑤不知道老师对他的人生有何感想,从他写的一本《我这一生——张梦庚自传》的简朴小册里,读下来却是让人心酸胃涩,想到世事的强大和个人的弱小,想到命运和生命多么像流水在干涸沙地上蜒蜿涓涓,奔袭挣脱,流着流着,可终归无法挣脱干涸的吞没。最后的结局是,我们毕业了,老师白发了;我们中年了,老师枯衰了。我们成家立业了,而老师却在寂静的人生中,望着他曾经管教训斥抚疼过的学生们,过着忆旧的生活,想着那些他依然记得、可他的学生们早已忘却的往事。
⑥还记得,初一时,他是我的班主任,又主教语文。一天酷暑,我家棉花地里蚜虫遍布,多得兵荒马乱,人心恐惧,我便邀了班里十几个相好的男同学,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自然,那一天教室里学生寥寥,老师无法授课而只能让大家捧书阅读。从棉花地里回校的来日上午,老师质问我为什么带着同学逃课,我竟振振有词地说,是带着同学去棉花地捉了半天蚜虫;竟又反问老师道,地里蚜虫遍布,我该不该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说蚜虫三天内不除掉去净,棉花就会一季无收,时间这样急迫,我家人手不够,我请同学们去帮半天,到底又做错了什么?
⑦事情的结果,似乎我带同学们逃课捉虫正合校规事理,反让老师在讲台上一时有些哑言。回忆少时的无理取闹,强辞夺理,也许正是自己今天在写作中敢于努力把不可能转化为可能的开始。可是,现在,面对耄耋(mà dié,指年纪八九十岁)老人,给我一生养育呵护的父辈尊者,我心里三十几年不曾有的内疚,忽然如沙地泉水般汩汩地冒了出来。
⑧我们就那样坐着喝水聊天,说闲忆旧,直至夕阳西下,老师执意要走,不无快意地说他的子女们都在外工作,孝顺无比。真是天应人愿,让一生坎坷、教书认真的老师,年老时,子女有成,学生有成,仿佛曲折的枯藤根须,终于也繁漫出了一片森林。
⑨老师从我家离去时,是我扶他站起;离开院子时,是我扶他过的门槛;送至门口远去时,是我扶他过的一片不平不整的地面。我的父亲离开人世太早,扶着老师的时候,我就像扶着我年迈的父亲。望着村头远去的父亲般的老师,落日中他如在大地上移动的一棵年迈的树。直至他在村头缓缓消失,我还看见他在我心里走动的身影和慢慢起落的脚步,如同宁静里我在听我的心跳一样。
⑩说不出老师哪儿伟大,可就是觉得他伟大。也许这个世界,凡人才是真正的伟大,而伟大本身,其实正是一种被遮蔽的大庸大俗吧。
文章写与老师相见,说了很多旧事。请概括出“我”初中时做的那件事。(2分)
请说说文章题目“老师!老师!”有什么特点?用这个题目有什么妙处?(4分)
(为什么说张梦庚老师的一生“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裹藏着刺骨的寒凉”?(4分)
13.作者说,就是觉得老师伟大。结合全文,说说张老师的“伟大”表示在哪里?(4分)
古诗文阅读。(12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3-15题。(8分)
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材料二: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①不达②于事,识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③?
【注】①或:有时 ②达:付诸 ③其奚决焉:怎么解决问题呢?焉,代词,指代上述的“理”和“识”。
14.下列句子中加下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为乐)
B.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语气词,啊)
C. 而或不达于事(表转折,但)
D. 舍问,其奚决焉(舍弃)
15.翻译句子。(2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6.恰当的学习方法能提高学习效率。你从以上材料中归纳出了哪些学习态度或学习方法?(至少写出二种)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具体谈谈其中一种学习态度或者学习方法。(4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6-17题。(4分)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7.请从炼字赏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2分)
18.“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名著阅读(4分)
19.请从下面两个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1)有评论说,《朝花夕拾》中既有"温馨的回忆",又有"理性的批判",你认为《五猖会》一文,更多的是"温馨的回忆"还是"理性的批判"?结合《五猖会》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2)北大教授温儒敏评价《朝花夕拾》:"在爱与死的反顾里,弥漫着慈爱的精神与情调,显露了鲁迅心灵世界最为柔和的一面……"试从以下三个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作品内容,来阐述这一观点。
A .长妈妈 B .藤野先生 C .衍太太
五、写作(50分)
20.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收到过不同的礼物,它可以是一块蛋糕,也可以是一本书;可以是恩师的一次谆谆教诲,也可以是父母的某次特殊陪伴;可以是朋友的一个拥抱,也可以是陌生人的一个微笑……每一份礼物或许都会在你前行的路上带给你温暖、信心与鼓励。
请以“谢谢你的礼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
①立意准确,思想健康,情感真挚;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积累与应用
1. 【答案】(1)B (2) C
2.(1)正是江南好风景(2)应傍战场开
(3)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排序能力。④句提出了问题,位于首句。②句给出了答案,应紧随其后。①句中的“有了知识和智慧”承接②句中的“给人以知识,给人以智慧”,因此①句应该是第三句。“懂得如何应对人生的种种不确定性”,就可以“免于迷失和彷徨,知道何去何从”,因此③句应该是第四句。⑤句是总结句,应该位于结尾。因此,以上句子的顺序应该是④②①③⑤。
故本题选B。
【答案】C
【答案】(1)“冰墩墩”之美,美在形态
(2)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见证,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越来越自信(意思相近即可)
(3)我选择第一幅,因为这幅作品的字体是行书,灵动活泼,形式优美,能体现中国冬奥携手世界,走向美好未来的理念。
我选择第二幅,这幅作品的字体是隶书,将传统隶书稍作变形,不仅稳重大气,还能体现中国冬奥和谐、创新的特点。
【解析】
(1)本题考查根据材料内容仿写句子。熟读材料内容,掌握仿写的方法,结合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这里结合材料中句子“‘墩墩’意喻敦厚、敦实、可爱,契合熊猫的整体形象”和所给句式“汉字‘墩墩’之美,美在什么”可知,句子示例:汉字“墩墩”之美,美在意蕴。
(2)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结合材料内容和重点句子概括答题即可。
结合材料一句子“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元素巧妙结合”“以‘冬’的写意草书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可概括出: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见证;结合材料二句子“出场顺序体现出中华文化的自信与魅力”可概括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越来越自信。
(3)本题考查鉴赏书法作品。结合书法(草书、行书、楷书、隶书等)的特点来思考,突出中国冬奥的某种追求和理念。
示例一:我选择第一幅。因为这幅作品的字体是行书。这幅行书“一起向未来”,字体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同时也气象雍容,笔力遒劲,体现了中国冬奥携手世界,共享、开放、走向美好未来的理念。
示例二:我选择第二幅。因为这幅作品的字体是隶书。这幅隶书“一起向未来”,字体结体扁平、工整精巧,轻重顿挫富有变化,稳重大气,体现了中国冬奥和谐、创新的特点。
二、现代文阅读
(一)【答案】6.(1)①小时候,因为在学校打架,母亲用搅棍"打""我"。②母亲进山摘酸枣,总备根木拐棍。③母亲拄着"我"给她准备的木拐棍去医院化验室。
7.(1)①通过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狠狠地""打来""轻轻落"来表现母亲既想给"我"教育,又舍不得打的心理。写出母亲对"我"的爱。
②用"在地上划拉半天""憨憨一笑""忘了!"通过对母亲的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写出了老母亲病后反应迟缓,表现了"我"为母亲的衰老而心疼的心理。
8.(3)示例:第⑦段通过描写母亲山里归来的形象,用肩上所扛、手中所拿,写出了母亲负重下山的艰难。第⑧段用母亲的话,写出了木棍的作用,来侧面表现母亲摘酸枣的艰难。
9.(4)示例:母亲的"手中棍"不仅是母亲操持家庭、下地劳作的工具,年老后的拐棍,更是母亲勤劳持家,爱儿子的形象见证。母亲"手中棍"是"我","我"是母亲最后的依仗,表现了"我"赡养母亲、挑起家庭重担的责任和孝心。
(二)【答案】10.我在酷暑的一天携同学逃课、帮母亲捉蚜虫,还强词夺理顶撞张老师。(关键信息:“逃课”“捉蚜虫”“顶撞”)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找准文中的事件,然后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一般形式为: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文章第⑥段“一天酷暑,我家棉花地里蚜虫遍布,多得兵荒马乱,人心恐惧,我便邀了班里十几个相好的男同学,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说蚜虫三天内不除掉去净,棉花就会一季无收,时间这样急迫,我家人手不够,我请同学们去帮半天,到底又做错了什么”着重回忆了初一时一个酷暑天,自己没经老师同意,擅自带同学到棉花地里捉蚜虫,被老师发现后还强词夺理的事。概括时,要语言简洁,不要漏掉“逃课”“捉蚜虫”“顶撞”等关键词。
11.【答案】文章题目运用了反复的修辞办法和感叹句。这样既强调了人物的身份,又表达了作者对老师崇拜和赞美的强烈感情,起到吸引、震撼读者的作用。
【解析】本题是对题目作用的考查。从文章内容和题目的形式来看,“老师!老师!”这一标题,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和感叹句,结合第⑩段“说不出老师哪儿伟大,可就是觉得他伟大”可知,这样既强调了人物的身份,又表达了作者对老师崇敬和赞美的强烈感情,起到吸引、震撼读者的作用。既点出主要人物,又暗含文章主旨,同时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12.【答案】张老师默默扎根教育,辗转多校,过着一种平凡清贫的教书生活,他的一生“清寂”。他事业有成,为教育做出了贡献;子女成才,家庭幸福。因此布满了“暖意”;可是,他一生清苦,命运坎坷,不被人重视,不被人记起,因此他的人生布满“寒凉”。
【解析】本题考查语句理解。根据第④段“从一个乡村完小到另一个乡村完小,从一个乡村中学到另一个乡村中学。直至改革开放后,他被调入县里的一所高中,做了教导主任,最后主持这个学校的工作。一晃就让他全部人生的金贵岁月,43个春秋的草木荣枯,都在布满土尘、青草蓬生的学校里荣枯衰落,青丝白染”可知,张老师默默扎根教育,辗转多校,过着一种平凡清贫的教书生活,他的一生“清寂”;根据第⑧段“老师执意要走,不无快意地说他的子女们都在外工作,孝顺无比。真是天应人愿,让一生坎坷、教书认真的老师,年老时,子女有成,学生有成,仿佛曲折的枯藤根须,终于也繁漫出了一片森林”可知,他事业有成,为教育做出了贡献;子女成才,家庭幸福,因此布满了“暖意”;联系第⑤段“最后的结局是,我们毕业了,老师白发了;我们中年了,老师枯衰了。我们成家立业了,而老师却在寂静的人生中,望着他曾经管教训斥抚疼过的学生们,过着忆旧的生活,想着那些他依然记得、可他的学生们早已忘却的往事”等语句可知,张老师一生清苦,命运坎坷,不被人重视,不被人记起,因此他的人生布满“寒凉”。
13.【答案】他热爱教育,默默坚守教坛43年,一生的金贵岁月贡献给了教育;培养学生成才,他关爱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受学生敬仰。
【解析】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时,要抓住刻画人物的各种描写手法来分析;从叙写的事件上来分析;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注意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从第④段中“从一个乡村完小到另一个乡村完小,从一个乡村中学到另一个乡村中学。直至改革开放后,他被调入县里的一所高中,做了教导主任,最后主持这个学校的工作。一晃就让他全部人生的金贵岁月,43个春秋的草木荣枯,都在布满土尘、青草蓬生的学校里荣枯衰落,青丝白染”的内容可知,张老师热爱教育事业,默默耕耘了一生,奉献了一生;从第⑥段中“老师质问我为什么带着同学逃课,我竟振振有词地说,是带着同学去棉花地捉了半天蚜虫;竟又反问老师道,地里蚜虫遍布,我该不该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说蚜虫三天内不除掉去净,棉花就会一季无收,时间这样急迫,我家人手不够,我请同学们去帮半天,到底又做错了什么?”和第⑦段中“事情的结果,似乎我带同学们逃课捉虫正合校规事理,反让老师在讲台上一时有些哑言”的内容可知,张老师没有处理“我”的无理取闹的,是一个理解学生,宽容学生,受学生敬仰的老师。
三、古诗文阅读()
(一)【答案】14.B
15.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16.将学习当做乐趣;温故知新;取长补短;珍惜时间;谦虚好学;勤学好问;坚定志向;广泛学习。
示例:在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或多或少地不懂地问题,遇到问题时,我们应该谦虚地向别人请教,因为只有谦虚好问,才能不断提高自己。
【解析】
【14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B.句意: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焉:兼词,在其中;
故选B。
【15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
①温:温习;故:学过的知识;知:获得;新:新的理解和体会;以:凭借;为:成为;矣:了;
②好:喜欢;者:……的人。
【16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强调思考是学习的关键,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点明学习方法“温故知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讲的学习态度,体现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启发我们将学习当做乐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请教,取长补短,同时要有端正的态度;启发我们取长补短、谦虚好学;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启发我们要珍惜时间;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意思是: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强调广泛学习,坚定志向;
材料二“君子之学必好问”,强调了好问的重要性。结合经历表达自己的看法即可。
示例:我们应该珍惜时间,有学习任务时要及时完成,不能拖拉,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材料二译文:
君子学习一定要喜欢提问。提问和学习,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习就无法提出疑问,不提出疑问就无法增加知识。喜欢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能好学。道理明白了,可是不能用于实践;懂得了那些大的道理,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如果放弃了提问,怎样解决呢?
(二)17.“阔”写出春天到来,河水上涨,两岸之间水面格外宽阔的景象,“悬”写出了平野开阔大江直流一帆高悬的景象,描写一幅风平浪静的壮阔景色。
18.抒发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四、名著阅读
19.【答案】(1)示例:我认为《五猖会》中更多的是"理性的批判"。在“我”即将出发去看五猖会时,父亲却让“我”背书,并且所背的内容是当时“我”根本无法理解的《鉴略》。作者在理性地批判封建社会的教育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违背儿童的心理。
(2)示例:长妈妈,她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她是给幼年鲁迅极大关爱的劳动妇女。作者真实地描述了长妈妈由于长期受封建思想的毒害,所以“我实在不大佩服她”。全文以“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表达作者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从长妈妈的形象中我们感受到了《朝花夕拾》“弥漫着慈爱的精神与情调,显露了鲁迅心灵世界最为柔和的一面”。
作文
20.【答案】
谢谢你的礼物
收拾笔纸,告别老师,又上完一天的课。
泼墨似的天空下,隐约能看见树的枝丫被风吹的左摇右晃。“为什么在开学前几天还要额外上课,还告诉我说这就是礼物。我作业还没写完呢,万一没写完同学笑话我怎么办”我愤愤不平的想着。但是我表面还是一副轻描淡写的样子,生怕马路上飞驰而过的车主们会看到我狼狈的样子,只是冷风下抖得不成样子的腿背叛了我。公车怎么还不来,我一边跺脚一遍想。
忽的我看见身后有家小卖铺,再望望远方没有一丝公车的影子,我决定去小卖铺借买东西的原因躲躲风。刚开门,一股热浪扑向我。我慢条斯理的纠结买哪种糖比较好,一抬眼看见公车停在站牌外,我随便抓了俩把糖,放下钱就跑,终于赶上了车。
车上连带司机就六个人,我尴尬的坐在后车的位置无所事事的看着窗外。“放眼望这断壁残垣,怎耐这锈迹斑斑……”一阵歌声把我的目光扯回来。是谁?司机排除,另外俩个大汉,排除。只留下坐在我前面的两位女士。正在我好奇究竟是谁的时候其中一位又开口了:“剪不断这情丝最难断,只不过这黄粱一梦谁来还……”别说,还真的蛮好听。转头,另外俩位乘客好像没有听到一样淡定的玩着手机,我好奇她不会害怕被别人讨论吗?果不其然还有一位乘客问到:“你不害臊啊公车上唱歌。”那位小姐姐愣了一下,可能是在惊讶有人会这样说,但她还是礼貌的笑笑:“会,所以在人少的时候唱俩句。”“那别人得怎么看你,我劝你回家再吧。”“我在不会打扰其他人的情况下,我为什么要在乎别人的评价,成为他们眼中的人?难得我自己不能成为我自己吗?”听到这话问话的乘客沉默了下,说两句唱的不错就下车了。我也因为这番话陷入了思考。
将别人的看法看的太重,这不就是我吗。我豁然开朗,在即将下车的时候,走到小姐姐旁边,给了她一包糖。小姐姐一脸诧异的看着我。“唱的很好听,谢谢你,就当我给你的礼物。”我摸摸鼻子,回应了小姐姐一个笑容后下车了。
我给她了一个礼物,是因为吃糖能让人开心。她也赠予我一个礼物,勇敢做自己。感谢让我遇见你,也谢谢你的礼物。
【解析】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为“谢谢你的礼物”。根据题干可知,题目中的关键词为“谢谢你”和“礼物”。“谢谢你”代表了自己的情感,“礼物”可以指具体的事物,如一本书、一束花等,也可以是家人或老师的教诲。写作时,要突出这一礼物的重要性,并且准确表达自己的感情,做到情感真挚,语言流畅。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登封直属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3页。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河南省登封市直属初中八年级(上)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1页。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直属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阶段性测试月考语文试卷(二)(含答案),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