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2024学年天津市高二(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2024学年天津市高二(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第1页
    2023-2024学年天津市高二(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第2页
    2023-2024学年天津市高二(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天津市高二(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天津市高二(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把握位置不同,理解用法本质,结合具体语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3分)下列各组中注音或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
    A.掊(pǒu)之 户牖(yǒu) 妇儒 慎终如始
    B.怵惕(chù tì) 埏(yán)埴 累赘 哀声叹气
    C.龟裂(jūn) 墨翟(dí) 戏谑 贻人口实
    D.车毂(gǔ) 要誉(yà) 恻隐 卖官鬻爵
    2.(3分)下列加点字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A.王于兴师(句中助词) 起于累土(累加)虑而后能得(处事合宜) 其脆易泮(同“判”)
    B.迩之事父(助词,调整音节) 呼儿将出换美酒(请)天下归仁焉(归附) 余食赘行(同“形”)
    C.其恕乎(语气副词,表反问) 我树之成而实五石(种植)回虽不敏(勤勉)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同“纳)
    D.一日克己复礼(一旦) 与尔同销万古愁(排遣)复众人之所过(补救) 不龟手之药(同“皲”)
    3.(3分)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不可理喻 君子喻于义
    B.党同伐异 自伐者无功
    C.克勤克俭 克己复礼为仁
    D.一马当先 当察乱何自起
    4.(3分)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 故兼相爱则治
    B.恶施不孝 交相恶则乱
    C.贼爱其身,不爱人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
    D.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学不可以已
    5.(3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恕”乎 欲齐其家者
    B.人而不仁,如礼何 物格而后知至
    C.小人喻于利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D.迩之事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6.(3分)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的一项是( )
    A.知者不惑
    B.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C.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D.其未兆易谋
    7.(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一日克己复礼B.譬如平地,虽覆一篑
    C.跨者不行D.致知在格物
    8.(3分)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1)见贤思齐 (2)欲诚其意 (3)不贵难得之货 (4)大败越人 (5)就有道而正焉 (6)在止于至善 (7)自是者不彰 (8)其坚不能自举也 (9)故亏父而自利 (10)夫子固拙于用大
    A.(1)//(2)(5)(9)//(3)(4)(7)//(6)(8)(10)
    B.(1)(6)//(2)(4)(5)(9)//(3)(7)//(8)(10)
    C.(1)(5)//(2)(4)(9)//(3)(7)//(6)(8)(10)
    D.(1)(3)(7)//(2)(4)(5)(9)//(6)(8)(10)
    9.(3分)下列句子中特殊句式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1)仁以为己任(2)克己复礼为仁(3)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4),生于毫末(5)请买其方百金(6)(7)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8)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9),义之端也
    A.(1)(6)(8)//(2)(3)(7)(9)//(4)(5)
    B.(1)(6)(8)//(2)(7)(9)//(3)(4)//(5)
    C.(1)(6)//(2)(7)(9)//(3)(4)//(5)//(8)
    D.(1)//(2)(3)(7)(9)//(4)(5)//(6)(8)
    10.(3分)下列表格一一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AB.BC.CD.D
    11.(3分)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完成问题。
    ①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论语•述而》)
    ②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善与人同,舍己从人
    (《孟子•公孙丑上》)
    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想事业有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就必须勤奋学习,多闻多见,掌握丰富的知识。
    B.历史上一些有识之士,不仅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而且为求同存异,往往保留自己的观点。
    C.孟子引用子路、禹、舜的事迹,目的就是劝诫人们要勇于检讨自己的缺点,发现别人的优点。
    D.儒家认为,一个人在实际生活中,不仅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而且要对批评者心怀感激。
    1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苏东坡之所以让无数的后人崇敬和偏爱,除了他的盖世才华之外,还因为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所致。他的性格色彩层次丰富,太具魅力。人们_______地为他倾倒。他的人生经历也算是够坎坷的了,因为才华太过出众而一生受小人陷害:坐牢于京城,浪迹于天涯,最后还上了个“元祐党人碑”,其实他并没有过多少太平宁静的日子,然而他也并没有因此整日里_______哀哀切切,困惑虽有过,烦恼也有过,乐观着人生。他的才华横溢一生:他一戏墨,就提出了中国文人画,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传千古;他一好吃;他一穿戴,就使“东坡帽”“东坡屐”民间长存,就让和尚成为名僧。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倘若将苏东坡连根带枝蔓地从中国文化史中挖取出来,有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精神的存在,( )。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才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作天才诗人,什么叫作大家气度
    B.就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作天才诗人,什么叫作大家气度
    C.才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作大家气度,什么叫作天才诗人
    D.就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作大家气度,什么叫作天才诗人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还有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使然。
    B.还由于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所致。
    C.还是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所致。
    D.还因为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
    (4)一红楼回:目中往往有对人物的“一字定评”,一下列选项中与回目相对应的一项是
    袭人娇嗔箴宝玉 平儿情掩虾须镯
    晴雯病补雀金裘 紫鹃情辞试忙玉
    A.勇、贤、俏、慧
    B.俏、慧、勇、贤
    C.慧、勇、贤、俏
    D.贤、俏、勇、慧
    13.(3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终亦何所底乎?昔人有言,使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可也;为善则父母爱之,宗族乡党敬信之,何苦而不为善、为君子?使为恶而父母爱之,宗族乡党敬信之,如此而为恶;为恶则父母怒之,兄弟怨之,何苦而必为恶、为小人?诸生念此,亦可以知所立志矣。
    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诸生试观侪辈之中,无而为有,违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彼固将以欺人,人果遂为所欺,有弗窃笑之者乎?苟有谦默自持,笃志力行,勤学好问,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彼固以无能自处,人果遂以彼为无能,有弗敬尚之者乎?诸生观此
    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诸生自思平日亦有缺于廉耻忠信之行者乎?亦有薄于孝友之道,陷于狡诈偷刻之习者乎?诸生殆不至于此。不幸或有之,皆其不知而误蹈,素无师友之讲习规饬也。诸生试内省,万一有近于是者,固亦不可以不痛自悔咎。然亦不当以此自歉,虽昔为盗寇,今日不害为君子矣。若曰吾昔已如此,将人不信我,且无赎于前过,而甘心于污浊终焉,则吾亦绝望尔矣。
    (选自王守仁①《教条示龙场诸生》,有删改)
    材料二: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于今为要绥,而习类尚因其故。人皆以予自上国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求其所谓甚陋者而莫得。独其结题②鸟言,山栖羝服,无轩裳宫室之观,然此犹淳庞质素之遗焉。盖古之时,法制未备,不得以为陋也。夷之人其好言恶罾,直情率遂。世徒以其言辞物采之眇而陋之,吾不谓然也。
    (选自王守仁《何陋轩记》,有删改)
    【注】①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在写材料一、二时,作者自京城谪龙场驿丞,指少数民族结发于额的装束。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
    B.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
    C.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
    D.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
    (4)下列六句分编四组,全都属于作者赞同的观点的一组是
    ①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②将陋其地,弗能居也③而以勤确谦抑为上④固亦不可以不痛自悔咎⑤自当从事于学⑥以其言辞物采之眇而陋之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⑤⑥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下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第一段王阳明谈立志,主要谈到了三个内容:立志的重要性、立志的方法、不立志的危害。
    B.王阳明谈勤学,更看重学生们的勤奋真诚谦逊退让;谈改过,而贵于能改过”,反躬自问
    C.材料二中作者命名“何陋轩”的原因和孔子有关,他以亲身经历赞扬少数民族质直纯朴的品格,批驳了人们称之为“陋”的说法。
    D.材料二中王阳明认为龙场有着质朴淳厚的古代遗风,这是因为古时候,法制没有完备
    (6)翻译。
    ①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
    ②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
    ③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下题。
    帐夜①
    (清)吴兆骞
    穹帐连山②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雁飞白草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
    驿路几通南国使,风云不断北庭③沙。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边城未著花。
    【注】①诗人因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二十余年,此诗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②连山:就着山势。③北庭:汉时北匈奴所居之地
    (1)下列对这首清诗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虚实结合,写落月的寒光斜照着自己所住的穹帐,自己仍旧身在天涯塞北
    B.颔联接着进一步写塞外的景色和自己的感触。边草变白大雪飘飞,自己却只能夜夜一直面对黄榆,静听胡笳悲声。
    C.当南国驿使几度来到塞北时,家中妻子给他捎来了几件衣物。可是北国五月了仍是连续不断地风云变幻、飞沙走石的恶劣天气。
    D.尾联作者感叹有了春衣也毫无用处一个“空”字,既道出了诗人对妻子白费一番心意的疼惜,又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繁花盛开之景的期盼。
    (2)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5.(13分)默写。
    (1)孔子鼓励年轻人学习诗歌,认为诗歌: ,远之事君。(《论语》十二章)
    (2)斜月沉沉藏海雾,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 ,当其无,有室之用。(《老子》四章)
    (4) ,任重而道远。(《论语》十二章)
    (5)陈王昔时宴平乐, 。(李白′《将进酒》)
    (6) ,修我矛戟, 。(《无衣》)
    (7)合抱之木, 。(《老子》四章)
    (8)《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 , 。
    (9)见贤思齐焉, 。(《论语》十二章)
    (10) ,定而后能静。(《大学之道》)
    (11)相顾无言, 。(《江城子》)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
    1.【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和字形的判断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各个选项词语进行比对,尤其要注意多音字和形近字,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解答】A.“妇儒”的“儒”应写作“孺”。
    B.“埏埴”的“埏”应读作shān。“哀声叹气”的“哀”应写作“唉”。
    C.正确。
    D.“要誉”的“要”应读作yā。
    故选:C。
    【点评】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学习中扎实的积累,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对于生僻字,易误读的字,平时要善于归纳,分类整理,加强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
    2.【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义项。
    【解答】A.“起于累土”中的“累”,土筐”。
    B.“呼儿将出换美酒”中的“将”,句意为:快叫侍儿拿去统统来换美酒。
    “天下归仁焉”中的“归”,应译为“称赞”。
    C.“其恕乎”中的“其”,表示推测”。
    “回虽不敏”中的“敏”,应译为“聪敏,句意为:我颜回虽然不够聪明。
    D.正确。
    故选:D。
    【点评】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1)记忆解词法。识记是理解的基础,课本出现的常用文言文实词的基本词义一定要牢记,在考试过程中才能将知识迁移,转化为能力。(2)语境解词法。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词的多个义项只有在语境中才能得到过滤,没有语境,有时便无法分析词的含义。推断词语含义,要结合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有时甚至要通观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言环境。
    3.【分析】本题考查理解一词多义,要广泛阅读积累,加强记忆,结合语境具体分析。
    【解答】A.都解释为“知晓。
    B.讨伐/夸耀。
    C.能够/约束。
    D.在/同“尝”。
    故选:A。
    【点评】一般地说,不管一个词有多少义项,在具体的语境中只能有一个确定的含义。因此,必要的知识储备与较强的语境意识结合起来,就是我们“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关键。所以,平时要注意做必要的知识积累,阅读文言文篇段时要细心体察语境(上下文)的意思。要力戒孤立、片面。由于文言文单音词居多,这一现象特别突出。它们中有一个是本义,其余为引申义,要注意从本义推断引申义,结合具体句子确定词的正确含义。
    4.【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好一词多义,重点就是了解词义的本义和原始义、基本义和引申义、比喻义。词的本义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就词的来源说的,即该词最初的意义也就是原始义,另一种理解是就词的应用来说的。把最常用的那个意义算作词的本义,也叫“基本义”。引申义是从基本义发展出来的,同基本义有相类似、相对立或相关联的意义。比喻义,也属于由词的本义的一种引申,就是词的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词的假借义:所谓词的假借义,古文中常常出现通假字现象。所谓通假字,就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意义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它的现象。
    【解答】A.治:治理;社会治安良好。B.恶:何;仇恨。C.贼:盗贼。译文:盗贼只爱自己的家,是自暴自弃的人。译文:奋斗直到死才停止。故选:D。
    【点评】掌握一词多义的方法:
    1.抓住词的本义,进行推衍联想。
    2.抓住词义引申的一般趋势:由具体到抽象,如“爪牙”,本指鸟兽用以自卫和谋生的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劝学》“引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即用其本义。
    3.了解一词多义演变的联想方法。
    4.要集中记忆。重点是掌握好120个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5.【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时,学生要了解18个重点虚词的用法,再结合语境分析,确定答案。
    【解答】A.其:副词,表推测,他的。
    B.而:连词,表假设,表顺承。
    C.于:都是介词,引出对象。
    D.之:在句中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助词,的。
    故选:C。
    【点评】虚词的辨析方法如下:
    一、关注词性差异。“焉”有时作为代词,有时作为兼词。
    二、把握位置不同。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明确这一点,不仅能在学习的时候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答题时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清晰而高效的思路。
    三、理解用法本质。应该说大多数虚词的用法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只要多积累,多总结,熟练掌握并不难,但对其中一些虚词的重要用法,如果没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只看表象而抓不住其本质特征,便很容易在做题时丢分。
    四、结合具体语境。考试答题时,面对试卷中陌生的语段,我们一定要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
    6.【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通假字的掌握能力。答题时要读懂各个选项的句子,根据通假字特点和课本例证确定有没有使用通假字。
    【解答】A.“知”,通“智”。句意:智慧的人不疑惑。
    B.“内”,通“纳”。句意:这不是因为想要和小孩子的父母结交。
    C.“龟”,通“皲”。句意:宋国有个人善于制作防止手冻裂的药。
    D.无通假。句意:当事情还未露先兆时容易谋划。
    故选:D。
    【点评】通假字有其规律,通假字和本字之间有一定关系,认识这种关系,有助于理解词义,提高阅读能力。
    1.“声旁字”代替“形声字”。如:“受”同“授”。
    2.“形声字”代替“声旁字”。如:“材”同“才”。
    3.同声旁的“形声字”相互代替。如:“枝”同“肢”。
    4.音同或音近的字相互通假。如:“蚤”同“早”;“以”同“已”。
    7.【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古今异义词语的能力。古今异义词主要包括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变化等。辨别古今异义,关键在对词句关键含义的理解,然后将文言句中的含义和现代汉语的含义进行比较。
    【解答】A.一日:古义指一旦;今义指一天。
    B.平地:古义指填平洼地;今义指平坦的士地。
    C.不行:古义指行走不稳;今义指不可以。
    D.古今同义,推究事物的道理。
    故选:D。
    【点评】古今词义的差别,因其演变情形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
    (一)词义扩大,如“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孟子》)中的“江”“河”与“淮”“汉”并列,指“长江”和“黄河”。“江”和“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当今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
    (二)词义缩小,如“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中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属,当今专指黄金。
    (三)词义转移,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当今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
    (四)感情色彩变化,如,“爪牙”古时指武臣或得力助手,属于褒义,如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今阁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而现代汉语中的“爪牙”则是“比喻坏人的党羽和帮凶”,为贬义。
    8.【分析】本题考查分析词语活用的能力。解答时根据词语所处的位置和语言习惯分析词语活用现象。
    【解答】(1)形容词作动词,看齐。
    (2)使动用法,使……真诚。
    (3)意动用法,以……为贵。
    (4)使动用法,使……失败。
    (5)形容词作动词,匡正。
    (6)形容词作名词,境界。
    (7)意动用法,认为……正确。
    (8)形容词作名词,坚固程度。
    (9)使动用法,使……得利。
    (10)形容词作名词,大的东西。
    故选:C。
    【点评】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主要有:
    1.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2.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
    3.形容词用做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4.数词的使动用法。
    9.【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式的判断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每个句子的含义,正确判断文言句式。
    【解答】(1)宾语前置句,相当于:以仁为己任。
    (2)判断句,“为”表判断,使行为恢复到合乎先王规定的礼仪要求。
    (3)状语后置句,相当于:非所以于乡党朋友要誉也。
    (4)状语后置句,相当于:合抱之木。句意:要两个人才能抱起来的树木。
    (5)省略句,相当于:请买其方(以)百金。
    (6)宾语前置句,相当于:察此自何起。
    (7)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8)定语后置句,相当于:有善为不龟手之药之宋人。
    (9)判断句,“也”表判断。
    故选:C。
    【点评】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四类: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其中较难理解的是倒装句。倒装句分为: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
    10.【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作答的关键是勤于积累,多巩固记忆。
    【解答】A.“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说话人是曾子。
    B.老子是春秋时期人,而不是战国时期。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选择荀况的《荀子•劝学》。
    故选C。
    【点评】文学常识内容十分丰富,需要考生勤于积累,定期分类整理,不时强化记忆,方可比较轻松地应对考题。
    11.【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理解句子需要理解句子的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需要理解句子的句内意义。所谓“句内意义”是指句子的语境意义,即在一定的语境中句子的临时意义。
    【解答】B.“而且为求同存异,无中生有,要有宽广的胸襟,才能取长补短。孟子所说的与人为善是指舍弃自己的缺点,切实吸取并付诸行动。孔孟在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这个问题上是一脉相承的。
    故选:B。
    【点评】理解句子几个注意:
    1.对语句的理解也必须建立在对全文的理解之上,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
    2.任何内容都为中心服务,因而,我们在做题目时要始终保持一种“中心意识”。在对句子的理解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作者这样写可能会表达什么情感,或者表现什么主旨,所以,作者的情感或主旨就或多或少的成为了答案的一部分。
    3.重要句子往往不是很简单的,所以我们在做题目的时候,不能把几种方法割裂开来,结构复杂的句子中的每个分句中还有关键的词语,并且还用了修辞手法,因此我们要拥有整体意识,要综合运用。
    12.【分析】(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词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3)本题考查的是病句辨析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4)本题考查的是分析名著的能力。首先审读题干,明确具体名著,再结合对应内容,进行分析,得出答案。
    【解答】(1)身不由己:自己的行动不能由自己做主。不由自主:指由不得自己。不修边幅:不注意衣着。重在突出随便。蓬头垢面:形容头发很乱。重在突出生活条件差。停滞:指受到阻碍。从苏东坡的人生际遇看这里用“停滞”更合适;失色:失去本来的色彩或光彩、分量,所以用“失色”更好。
    故选:C。
    (2)根据前文“有了……”后面接“才让……”更恰当,排除B;根据语段第一句“除了他的盖世才华之外,应先说才华,排除C项。
    故选:A。
    (3)A.“还有……使然”;B.“还由于……所致”。都是句式杂糅。
    故选:D。
    (4)“袭人娇嗔箴宝玉”,“箴”的意思是“劝告,从这一回内容来看,夜里和林黛玉睡在一起,要史湘云给他梳头,这样很不好。贾宝玉被袭人和薛宝钗说了一番,成天都没有理睬袭人。后来袭人用看似“赌气”的方式来劝谏贾宝玉按照正常人读书学习上进。故此处应选填“贤”字,会办事,为了不伤了宝玉的颜面,所以称她为“俏”,外面的师傅都不能修补,胆子大,但是还是帮宝玉补好了雀金裘。紫鹃时刻为黛玉担心,可见其聪慧。
    故选:D。
    答案:
    (1)C
    (2)A
    (3)D
    (4)D
    【点评】辨析病句的方法:
    1.语感直觉扫描法。凭语言经验,读读句子是否顺畅,从而对语句是否有语病直接作出判断。可反复体会,快捷有效。
    2.语法分析法。从语法结构入手,进行主干枝叶梳理,先去定状补,看主谓宾是否有语病,再看定状补的语序及其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有语病。
    3.句意分析法。先看句意是否明确(一个句子在具体语境中表达的意思是唯一的,有两种以上的理解是歧义),再看句意是否合理。
    4.造句类比法。仿照原句主结构造句,用一个常用的句子和原句比较,找出不同,再作分析。
    5.逻辑分析法。从概念的判断、推理、使用方面考虑,即进行逻辑意义上的分析。
    13.【分析】(1)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可采用联想(联想课文原句)推断、语言结构推断、辨析词性推断、语法分析推断、语境分析推断、邻字帮助推断等方法。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时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等。
    (2)本题考查掌握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解答此类题时注意分句间关系并注意结合句子的语气来判断。
    (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断句前通读文章,整体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
    (4)本题考查理解分析作者观点的能力。先理解所给句子的的意思,分析作者的看法观点。结合上下文语境,做出正确判断。
    (5)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材料内容的的能力。先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的看法观点,注意对比选项和原文,找到细微差别。
    (6)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除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解答】(1)A.必其志之尚未笃也:必定是他的志向还没有坚定的缘故。
    B.诸生殆不至于此:各位同学恐怕不至于这样。
    C.素无师友之讲习规饬也:平日没有老师朋友的讲解学习规勤约束的缘故啊。饬:动词。
    D.而习类尚因其故:还沿袭着过去的风俗习惯。
    故选:C。
    (2)A.前一个“而”是连词,表转折关系;后一个“而”是连词,不译。
    B.两个“之”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
    C.前一个“于”是介词,可译作“在”,可译为“与”。
    D.前一个“以”是介词,因为,把。
    故选:B。
    (3)“讳”是谓语,“己之不能”是宾语,“忌”前应断开;“自矜自是”是宾语前置句,“自是”后面应断开。
    故选:B。
    译文:掩饰自己的无能,忌恨他人的长处,大话骗人的人,同学当中有不痛恨厌恶他的吗?
    (4)②“将陋其地,弗能居也”是说人们都以为作者来自京城,不能居住。
    ⑥“以其言辞物采之眇而陋之”是说世人只是因为他们说话低微,就认为他们落后。不属于作者赞同的观点。
    故选:B。
    (5)A.“主要谈到了三个内容:立志的重要性、立志的方法。根据第二段“已立志为君子,“立志的方法”是第二段的内容。
    故选:A。
    (6)①学者:求学的人;隳惰:堕落懒散;皆……耳:都是……罢了。
    译文:现在的读书人,旷废学业,贪玩而荒费时日,这都是由于(他们)未能立定志向罢了。
    ②自大贤:即使是大贤人;害:妨碍;为其:因为他。
    译文:说到过失,即使是大贤人也不会完全没有,因为他能改正啊,可是能够改过最重要。
    ③民:泛指普通的人,可以翻译成人们;几成:几乎要成功了。
    译文:人们从事事业,经常在即将成功的时候却失败了,就不会失败。
    答案:
    (1)C
    (2)B
    (3)B
    (4)B
    (5)A
    (6)①现在的读书人,旷废学业,贪玩而荒费时日,这都是由于(他们)未能立定志向罢了。
    ②说到过失,即使是大贤人也不会完全没有,因为他能改正啊,可是能够改过最重要。
    ③人们从事事业,经常在即将成功的时候却失败了,就不会失败。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志向不能立定。即便是各种工匠,也没有不以立志为根本的,旷废学业,贪玩而荒费时日,这都是由于(他们)未能立定志向罢了;立志做贤人就可成为贤人了,就好像没有舵的船,随水漂流,最后又到什么地方为止呢,兄弟怨恨他,如像这样就不去做好事是可以的,兄弟喜欢他,何苦却不做好事不做君子呢,兄弟喜欢他,如像这样就做坏事。做坏事就使父母和他生气,族人乡亲轻视厌恶他、做小人呢,也可以知道为君子应立定志向了。
    已经立志做一个君子。凡是求学不能勤奋的人。跟随我求学的人,却是以勤奋确实谦逊有礼为上等之选,假若有人本来空虚却装作充实,掩饰自己的无能,自我炫耀自以为是,假使这个人天资禀赋虽然很优异?有不鄙弃轻视他的吗,别人果真就被他欺骗?假如有人谦虚沉默自我持重,坚定意志努力实行,喜好请教,并且责备自己的过失,并且能明白自己的短处,外表内心一致的人即使这个人天资禀赋虽然很愚鲁迟钝,有不称赞羡慕他的吗,并且不求超过他人之上,有不尊敬崇尚他的吗,也可以知道为君子应勤于治学了。
    说到过失,但是不妨碍他最后成为大贤人。所以做人没有过失不重要。各位同学自己想想?也有轻视于孝顺友爱的道理?各位同学恐怕不至于这样,都是他不自知而误犯过错。各位同学试着反省,也要自我反思,然而也不要仅仅凭此自我愧疚。只要有朝一日能改正过去的错误,今后也可以成为君子,现在即使改正错误做好事了,且不宽恕我之前的罪过,进而甘心堕落,那么我也绝望了。
    材料二:
    以前孔子要住在九夷(边远之地)。孔子说:“(如果是)君子居住在那里?”守仁因罪被贬龙场,属于边远地区。人们都以为我来自京城,不能居住,却很安乐。只是这里的人们,说话似鸟语,穿着羊皮做的衣服,没有高大的房子,然而这是一种质朴,这是因为古时候,人们不受礼法约束,并不能认为是落后啊,说粗话。世人只是因为他们说话低微,我不这样认为。
    【点评】掌握文言实词的五种常见推断方法:
    (1)语境推断法:推断词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把词放到句中去理解,根据上下已知条件加以仔细研释。
    (2)语法分析法:用语法分析句子结构的方法推断词义。将句子的语法结构进行分析,找出主干和枝叶成分,然后可以迅速判断其用法即词性。
    (3)结构分析法:利用文言句法特点推断。即利用上下文中对偶、对比、排比、并列、互文等相近似的语言结构,来推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意义。这些对应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反或相近(相同)。
    (4)联想迁移法: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5)成语推断法: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借助熟知的成语中的实词词义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
    14.【分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赏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善于抓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还应该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来考虑,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要“知人论世”。
    【解答】(1)D.表达的不是“对春天繁花盛开之景的期盼”。
    (2)首先可以抓住带感情的关键词语分析,“孤客”的“孤”表示孤独,合在一起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的孤独之情;其次抓住事件和融情于景的特有意象分析:“梦回”“雁飞”“落月”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因边地五月仍然不见春意,身处苦寒边地的忧愁与无奈。
    答案:
    (1)D
    (2)①孤客“尚天涯”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的孤独之情,“梦回“雁飞”落月”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③“风云不断”“空”写妻子白白寄来了春装,表达了诗人被贬流放。
    译文:
    落月斜下,孤单的客居之人只能梦回家乡而自己却尚 在天涯之处,雁应往南飞)飞,人已经老却,只能 夜夜听笳声,北方是风沙云卷,因为边城的五月还没有花(花苞)呢。
    赏析:
    诗人因科场案被流放宁古塔,同时表达了他对父母的挂念和妻子的思念。
    【点评】鉴赏诗歌思想情感题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
    ②分析景语。鉴赏古代诗歌,把握情感态度,应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
    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当然考试中对不熟悉的作家作品,命题者都要作注,以便于考生把握诗歌的内容。
    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
    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15.【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迩之事父(重点字:迩)
    (2)碣石潇湘无限路(重点字:碣)
    (3)凿户牖以为室(重点字:牖)
    (4)士不可以不弘毅(重点字:毅)
    (5)斗酒十千恣欢谑(重点字:谑)
    (6)王于兴师 与子偕作(重点字:偕)
    (7)生于毫末(重点字:毫)
    (8)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重点字:庶
    (9)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重点字:省)
    (10)知止而后有定(重点字:止)
    (11)惟有泪千行(重点字:惟)
    【点评】《<老子>四章》名句积累:
    1.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3.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5.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慎终如始,则无败事。选项
    语言
    作者
    朝代
    作品
    A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孔仲尼
    春秋
    《论语》
    B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聃
    战国
    《道德经》
    C
    “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墨翟
    战国
    《墨子•兼爱》
    D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孟轲
    战国
    《孟子》
    A.身不由己
    不修边幅
    停止
    失色
    B.不由自主
    蓬头垢面
    停滞
    失重
    C.不由自主
    蓬头垢面
    停滞
    失色
    D.身不由己
    不修边幅
    停止
    失重
    A.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笃:坚定
    B.诸生殆不至于此
    殆:大概
    C.素无师友之讲习规饬也
    饬:谨慎
    D.而习类尚因其故
    因:沿袭
    A.使为善而父母怒之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B.凡学之不勤
    民之从事
    C.而贵于能改过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D.世徒以其言辞物采之眇而陋之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也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天津市高三(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天津市高三(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古诗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语言表达与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二(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二(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由二生三,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