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讲 图形题——2024-2025学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项练习(化学专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492861/0-17336500998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十四讲 图形题——2024-2025学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项练习(化学专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492861/0-173365009994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十四讲 图形题——2024-2025学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项练习(化学专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492861/0-17336500999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项练习(化学专题)
第十四讲 图形题——2024-2025学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项练习(化学专题)
展开
这是一份第十四讲 图形题——2024-2025学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项练习(化学专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题,有关酸碱度的图像,有关催化剂的图像,有关质量守恒图像,有关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图像,有关饱和石灰水的图像,优先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要求:读懂图像本意,审清图像内涵。准确理解并应用图像中的相关信息,正确解题。
考虑的四因素:起点、趋势、拐点和终点。
一、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题
一般情况下,活泼金属可以与稀盐酸、稀硫酸等稀酸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氢气。涉及金属与酸反应问题的图像题,侧重于考查金属的活动性、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氢气的质量(或体积)、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等相关量的变化关系。
1、等量的不同金属(Mg、Al、Fe、Zn)加入足量的相同的酸(稀硫酸)中。
(图1)时间和氢气的关系图像:①反应进行时,活动性Mg>Al>Zn>Fe,所以,Mg反应的速率最快,其次是Al,然后是Zn,最后是Fe;②反应完成时,因价量比Al>Mg>Fe>Zn,所以,单位时间内,Al产生的氢气多,Zn最少。
(图2)稀硫酸和氢气的关系图像:①反应进行时,活动性Mg>Al>Zn>Fe,所以,Mg反应的速率最快,其次是Al,然后是Zn,最后是Fe;②反应结束时,酸会反应完,所以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
2、等量金属与足量酸反应,酸的质量与产生氢气的质量关系图。
二、有关酸碱度的图像
三、有关催化剂的图像
1、有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只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放在两只试管内加热。图5是有关放出氧气的质量(g)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象(图中a是混有二氧化锰的曲线,b是纯氯酸钾的曲线)。
2、用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时间和二氧化锰在剩余固体中的质量分数(图6)。
四、有关质量守恒图像
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含空气)中加热,容器中所盛物质质量(图7)和元素种类(图8)的变化。
五、有关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图像
例、农业上常用饱和的食盐水选种。在室温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饱和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对此过程的描述,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六、有关饱和石灰水的图像
t℃时,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许生石灰,然后,再恢复到原温,则:变小的量有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不变的有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饱和状态有关图像。
思考:t℃时,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许生石灰,刚刚反应时,石灰水溶液中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饱和状态的有关图像又该如何表达?
七、优先反应
同种物质中不同的离子与其他物质反应时,不存在先后顺序,反应同时进行!
同种物质中的同种离子与其他物质反应时,存在先后顺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向含有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刻意练习:
基础篇
1、右图是稀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稀HCl滴入NaOH溶液中
B、a g是指加入氢氧化钠固体质量
C、A点溶液的溶质为HCl和NaCl
D、检验B点溶液的溶质先滴加足量的Mg(NO3)2,静置后再滴入少量AgNO3
2、如下图是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20 ℃的饱和溶液X降温到10 ℃,溶液X仍然是饱和溶液
B、a点表示30℃时,X的溶解度为60 g
C、b点表示20℃时X、Y的溶解度相等
D、同质量的X、Y饱和溶液从30℃降到10℃时,析出的Y大于X
3、以下的变化曲线分别与相应的操作过程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
eq \(\s\up7(),\s\d5(A)) eq \(\s\up7(),\s\d5(B)) eq \(\s\up7(),\s\d5(C)) eq \(\s\up7(),\s\d5(D))
A、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不考虑温度变化)
B、向pH=3的稀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C、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钠溶液
D、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铝片分别加入过量的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
4、在Na2CO3溶液中逐渐加入盐酸,反应后溶液pH随加入盐酸质量变化的关系为( )
A B C D
5、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A、分别向质量相等的铁片和锌片中滴加稀硫酸
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C、某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硝酸钾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D、向一定质量的NaOH溶液中滴加水
6、蜡烛(足量)在如下图甲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下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甲 乙
A、过程中装置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 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D、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
7、以下的变化曲线分别与相应的操作过程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
A、20℃时,向一杯水中加入KNO3晶体 B、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C、加热MnO2和KClO3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D、向pH=1的盐酸中不断加入水
8、如下图所示为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20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20 ℃时,把30 g甲物质加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D、40 ℃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9、下列图①~④分别与相应的操作过程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
A、①在恒温的条件下,将足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发适量的水分
B、②向露置在空气中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C、③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D、④相同质量的且过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质量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
10、以下的变化曲线分别与相应的操作过程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
A、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 B、向pH=3的稀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断加入硝酸钾晶体(不考虑温度变化)
C、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钠溶液 D、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铝片分别加入过量的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
11、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12、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正确的是( )
A、稀释 H2SO4 溶液 B、氧气的溶解度
C、相同质量的镁粉和铁粉分别与浓度相同过量的稀盐酸反应 D、浓盐酸敞放在空气中
13、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与对应实验相符的( )
A、20 ℃时,向一杯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
B、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C、加热MnO2和KClO3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D、向 pH=1 的盐酸中不断加入水
14、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A、向稀硝酸中加入水
B、双氧水分解
C、向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加足量金属
D、向稀硫酸中滴加 BaCl2 溶液
15、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下列图像横坐标表示加入NaOH溶液质量,纵坐标表示反应的有关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A
NaOH溶液/g
0
B
NaOH溶液/g
0
C
NaOH溶液/g
0
D
NaOH溶液/g
0
7
H2SO4
质
量
分
数
沉
淀
质
量
g
溶
液pH
硫
酸
钠
质
量
g
16、以下的变化曲线分别与对应的操作过程相对应,正确的是( )
A、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 B、向PH=4的稀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
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C、向硫酸钠溶液中加过量的 D、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铝片分别加入
氯化钡溶液 过量的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
17、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在一次化学探究活动中,同学们用一定体积10%的盐酸溶液和一定体积10%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绘制出溶液的pH随所滴加溶液体积的变化而变化的关系曲线。
(1)根据曲线图可以判断该实验是__________(填序号)。
A、向盐酸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盐酸
(2)当滴入的溶液体积为_________mL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此时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放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发,得到的固体是__________。
(3)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同学们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了溶液的温度与加入液体的体积变化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①从加入溶液的量在2~10mL之间曲线图,可以推断中和反应是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②根据曲线图,加入溶液的量在10~20mL之间时,溶液的温度下降的一种可能原因是______ _____ __。
(4)请你设计一套实验方案验证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发生了中和反应____________ __ _ _。
提高篇
1、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在制取过程中,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MnO2%)随加热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当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多少时不再产生氧气( )
A、37.6% B、42.2% C、41.3% D、53.8%
2、根据某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物质的质量,绘制成如图中斜线。下列说法正确是( )
A、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
C、G点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D、图中4个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G<M<W=Z
3、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铁球和铝球,这时杠杆平衡。将两球分别浸泡在质量相同,浓度相同的稀硫酸中(如图),直至两个烧杯中均没有气泡产生为止。两球的外形变化不大且无孔洞出现。下列推测中正确的是( )
A、拿掉烧杯后,要使杠杆仍然平衡,支点应向M移动
B、铁球一定是空心的
C、拿掉烧杯后,杠杆仍然平衡(金属球上附着的液体忽略不计,下同)
D、拿掉烧杯后,要使杠杆仍然平衡,支点应向N移动
4、向含CuCl2和HCl的100 g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参加反应的NaOH 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关系如图,仅考虑沉淀为Cu(OH)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整个反应过程中,氯离子个数不变
B、P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一种
C、M点溶液比P点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
D、沉淀完全时,M1的数值为80
5、将相同质量的铁、锌、镁、铝分别加入到盛有足量盐酸的烧杯中,使其充分反应,烧杯中混合物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曲线①②③④对应的金属依次是( )
A、铝、镁、锌、铁 B、铁、锌、镁、铝
C、铝、镁、铁、锌 D、锌、铁、镁、铝
6、常温下,向某浓度的硫酸溶液中逐滴滴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a、b、c、d分别表示实验时不同阶段的反应结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的导电能力:a>b>c>d
B、溶液的pH大小:a>b>c>d
C、a,b溶液呈酸性
D、c,d溶液呈碱性
7、下列四个实验中,“操作-图象-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8、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
A、图甲表示一定量的木炭还原氧化铜,剩余固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B、图乙表示t℃时,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与加入量的关系
C、图丙表示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溶液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D、图丁表示向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沉淀质量与加入量的关系
9、右图示出的是将铁、锌、铝、银分别插入足量的CuSO4溶液后,金属溶解的质量与析出金属的质量关系。图中直线a表示( )
A、锌 B、铁 C、铝 D、银
10、向盛有4.9克20%的硫酸中,慢慢滴加10克20%的氢氧化钡溶液,能正确表示其变化的图象是:( )
11、将a g块状碳酸钙跟足量盐酸反应,反应物损失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的实线所示。在相同条件下,将b g(a>b)粉末状碳酸钙与同浓度盐酸反应,则相应的曲线(图中虚线所示)正确的是( )
12、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①水的电解
B、②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
C、③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
D、④20℃时,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13、下列实验操作记录与序号相同的图象所表示的变化关系相符合的是( )
A、pH=1稀盐酸逐滴滴入稀NaOH溶液至过量
B、用水稀释pH=1的硫酸溶液
C、Ba(OH)2稀溶液逐滴滴入稀硫酸中至稍过量
D、先加热KClO3晶体,过一会儿加入少量的MnO2粉末再继续加热至不再有气体放出
14、向含CuCl2和HCl的100g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关系如图。据图回答:
(1)P点溶液中的溶质是 。
(2)m1为多少克?
(3)混合溶液与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15、让我们与小松同学一起参与以下探究:
(1)Cu-Al和Cu-Ag合金外观相似,小松认为只要滴几滴稀硫酸就可以将这两种合金鉴别出来。你是否同意小松的看法? (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
。
(2)小松认为只使用AgNO3溶液,就可测定上述 合金中两种金属的质量比。称取这种合金9.6g,加入足量AgN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所得固体洗涤,干燥后质量为17.2g。试计算该合金中两种金属的质量比?
(3)小松认为还可测出AgNO3溶液的质量分数,于是进行了多次实验,记录了每次使用的AgNO3溶液质量mx和充分反应所得固体质量my,并绘制了右图,则Ag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A
B
C
D
操作
分别向相同质量的镁粉、铁粉、锌粉中加入等浓度稀硫酸
一定温度下,向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 化钙固体
向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将一定量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
图象
结论
三种金属与硫酸反应的剧烈程度:Mg>Zn>Fe
该氢氧化钙溶液已经饱和
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全部变质
铜与硝酸银发生了化学反应
A.
B.
C.
D.
A.
B.
C.
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七讲 溶解度——2024-2025学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项练习(化学专题),共4页。
这是一份第六讲 碳和碳的氧化物——2024-2025学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项练习(化学专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991年碳纳米管被发现,航天探测发现,检验某可燃化合物是否含有碳,现有CO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五讲 水与空气——2024-2025学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项练习(化学专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