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经典常谈》选择性阅读导读课 导学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493236/0-173365820489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经典常谈》选择性阅读导读课 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经典常谈》选择性阅读导读课 导学案,共2页。
学习目标:
1、梳理全书框架,感知《经典常谈》的主要内容。
2、以《经典常谈》为舟,激发经典阅读的兴趣。
3、学习并运用选择性阅读的方法进行有兴趣,有目的,有方法,有专题的阅读。
初读感知: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 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 的著作。全书共 篇,介绍了 《 》《 》《 》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 、 和 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风貌。
《经典常谈》包括 ,《周易》第二,《尚书》第三, ,
三礼第五,《春秋》三传第六,四书第七, , ,
诸子第十,辞赋十一, , 。
研读探究:
1、阅读2-4节概括本书的艺术特色。
2、阅读第5节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
3、如何进行选择性阅读?你打算先选择读哪篇文章?
朱自清拥有神奇的能力,能把枯燥变有趣,能把高深变浅显,不信你看:
鲁哀公14年,鲁西有猎户打着一只从没有见过的独角怪兽,想着定是个不祥的东西,将它扔了。这个新闻传到了孔子那里,他便去看。他一看,就说:“这是麟啊。为谁来的呢?干什么来的呢?唉唉!我的道不行了!”说着流下泪来,赶忙将袖子去擦,泪点儿却滴到衣襟上。 ---《春秋》三传第六
伏羲氏恐怕压根儿就没有这个人,他只是秦汉间儒家假托的圣王,至于八卦,大概是有了筮shì法以后才有的。 ---《周易》第二
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得叫别人回肠叹气。唱叹再不够的话,便手也舞起来,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传说葛天是的乐八章,三个人唱,拿着牛尾,踏着脚,似乎就是描写这种光景的。---《诗经》第四
战国时候的说shuō客,他们的说辞却不像春秋的辞命那样从容婉转了,他们铺张局势,滔滔不绝,真像背书似的;他们的话,像天花乱坠,有时夸饰,有时诡曲,不问是非,只图激动人主的心。 ---《文第十三》
阅读计划
第一遍阅读(略读)
大家可以按照目录顺序每天阅读一篇,用两周半时间通读全书。当然,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调整,合理安排阅读进度,但是需要注意阅读的连贯性与完整性。具体规划如下:
第一周:
周一《〈说文解字〉第一》 周二《〈周易〉第二》
周三《〈尚书〉第三》 周四《〈诗经〉第四》
周五《三礼第五》 周六《〈春秋〉三传第六》
第二周:
周一《四书》第七 周二《〈战国策〉第八》
周三《〈史记》〈汉书第九》 周四《诸子第十》
周五《辞赋第十一》 周六《诗第十二》
第三周:
周一《文第十三》 周二附录一、
周三附录二 周四回顾全书,解决第一遍阅读中的疑问,为第二遍精读做准备。
第二遍阅读(精读)
在第一遍阅读的基础上,用一周的时间对自己印象深刻或者感兴趣的章节进行精读,做好读书笔记。
另外,在阅读的基础上,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题和大家进行探讨。
阅读策略
1、资料查阅
2、精读与圈点批注相结合
(1)圈点的内容可以是文章的重点、难点疑点及精彩之处。
(2)批注的内容可以是重要的词句、文章的构思、作品的语言特色、主题思想、写作手法阅读感受及疑问。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探究 学案 七、《经典常谈》:选择性阅读(八下),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经典常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 《经典常谈》:选择性阅读学案设计,共7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名著导读 《经典常谈》:选择性阅读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