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2025学年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2025学年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第1页
    2024-2025学年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第2页
    2024-2025学年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2025学年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五个孩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应和(hè) 贮畜(xù) 花苞(bā) 花枝招展(zhà)
    B.着落(zhá) 侍弄(shì) 分歧(qí) 喜出忘外(wàng)
    C.心绪(xù) 荫蔽(yìn) 盔甲(kuī) 各德其所(dé)
    D.寂寞(mò) 衡量(héng) 稚气(zhì) 鸦雀无声(yā)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贮畜——贮蓄,花枝招展(zhà)——zhā;
    B.着落(zhá)——zhuó,喜出忘外——喜出望外;
    C.荫蔽(yìn)——yīn,各德其所——各得其所。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个被信仰__________心底的人,性情是温和的。与此相反,在经常发脾气的人身上,__________不会看到他的信仰,连教养也无从谈起。因为,脾气背后连着情绪。说到底,管控情绪的,是你读过的书,是你受过的教育,是你有过的经历,以及,曾被谁熏陶或__________过。底蕴越深厚的人,越不易看到__________。
    A.照彻 虽然 感同身受 波澜
    B.照彻 非但 耳濡目染 波澜
    C.照映 非但 感同身受 起伏
    D.照映 虽然 耳濡目染 起伏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空:照彻:有照亮、穿透的意思,强调一种深入、透彻的照亮效果,更能体现信仰对心底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在“一个被信仰__________心底的人”这句话中,“照彻”更能表现出信仰深入心底的程度,让信仰充满整个内心深处。所以此处“照彻”更为合适。照映:主要是映照、互相映衬的意思,更多地侧重于光线的反射、映照,没有“照彻”那种深入透彻的感觉。
    第二空:虽然:表示转折关系,常与“但是”连用,表达一种让步后的转折。非但:表示不但、不仅的意思,有一种递进的关系。在“在经常发脾气的人身上,__________不会看到他的信仰,连教养也无从谈起”这句话中,强调的是不仅看不到信仰,连教养也没有,是一种递进关系,所以“非但”更为合适。
    第三空:感同身受: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耳濡目染:指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在“是你有过的经历,以及,曾被谁熏陶或__________过”这句话中,强调的是受到他人的熏陶影响,“耳濡目染”更符合这种语境,表达在周围环境中不知不觉受到影响的意思。
    第四空:波澜:常比喻局势的起伏变化,比较抽象,也可指内心的波动。起伏:侧重于高低不平的变化,更多地形容地势、情绪等具体事物的变化。在“底蕴越深厚的人,越不易看到__________”这句话中,用“波澜”更能表达内心的波动,一种比较抽象的情绪或状态,而“起伏”相对比较具体,在这里不太合适。
    3.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文化的特点有: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其显著特点是:儒、佛、道三家民族文化,共同支撑,又相互融合。历史悠久,如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文化有五千年的历史。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A.“文化”“特点”“上”都是名词。
    B.“相传”“有”“同”都是动词。
    C.“历史”“内”“悠久”不全都是名词。
    D.“中断”“是”“博大”不全都是动词。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词性。
    B.在“世代相传”这个语境中,“相传”是动词,表示传承、传递的动作,从一代传递到下一代,这个表述是正确的。“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中,“有”表示存在某种情况,是动词。“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中,“同”是形容词,而不是动词,表示相同、一样的意思,在这里用来描述中国传统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在性质、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关系,所以说“同”是动词的说法是错误的。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4.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二十篇。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战国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B.古人称谓有尊称和谦称。《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尊君”与“家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
    C.《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D.《朝花夕拾》共十篇文章,都是鲁迅先生于1926年撰写的回忆性散文。有的侧重写人,有的侧重记事,有的侧重议论或记事兼议论。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
    A.有误,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5.《五猖会》中,你认为作者详写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答案】详细描写临出发时父亲突然命令“我”背书,“我”在无奈之下死记硬背的情形。文章通过巧妙的详略安排,凸显了旧式家庭中家长对儿童心理的隔膜和由此对儿童的伤害,从而强化了批判的力度。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在《五猖会》中,作者详细地描写了临出发去看五猖会时,父亲突然要求“我”背书,我不得不背的场景。“我”满心欢喜地准备去看数年一度的五猖会,一切都已准备就绪,大船也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等都陆续搬下去了,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父亲出现并要求“我”背诵《鉴略》,而“我”在此之前根本没有看过这本书,只能在紧张、无奈的情绪下死记硬背。“我”当时的心理活动也被细致地刻画出来,例如“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这一描写让读者深切感受到“我”从极度兴奋到极度沮丧的巨大落差,将儿童在封建家长权威下的无奈和无力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详写突出了父亲对“我”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在“我”的视角中,五猖会是一个非常盛大、难得的活动,是“我”盼望已久的盛事。然而父亲完全没有考虑到“我”的急切心情和内心感受,仅仅从自己的教育观念出发,强行要求“我”背书。他没有意识到这样的举动会对“我”的情绪产生巨大的打击,这种详写就像一把放大镜,把家长与儿童之间的这种心理隔阂清晰地展现出来。
    通过详细描写“我”背书的无奈和痛苦,更深刻地表现出这种封建家长制对儿童的伤害。“我”背完书后,虽然被允许去看五猖会了,但“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这一切对我都失去了意义”。这种伤害不仅仅是当时的扫兴,更是对“我”内心深处对五猖会那份热爱和期待的彻底摧毁,让读者看到封建家长制下儿童的天性是如何被压抑和扼杀的,强化了批判的力度。
    详细描写背书这一情节也是对封建教育的批判。在封建教育观念下,儿童被迫接受一些生硬、机械的知识灌输,就像“我”死记硬背《鉴略》一样,完全不理解其中的意义。这种教育方式不尊重儿童的兴趣和心理发展规律,而是以家长的权威和封建的教育理念为导向,详写这一情节有助于揭示封建教育对儿童的负面影响,让读者深刻认识到封建教育的顽固和不合理。
    6.古诗文默写。(请规范书写)
    (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观沧海》)
    (2)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
    (3)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
    (4)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5)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论语〉十二章》中的语句回答)
    【答案】(1)山岛竦峙 (2)海日生残夜 (3)断肠人在天涯 (4)温故而知新 (5)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3分)
    7.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小题。
    【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乙】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李攀龙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对两首诗词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两首诗都是赠别诗,都表达了对友人的牵挂和思念之情。
    B.两首诗前两句都以景物点明时令暮春时节,都营造了悲惋的氛围,流露出诗人叹飘零、感离恨的特定心情。
    C.两首诗首句中的景物“杨花”“青枫”透露出一股飘泊的愁情。
    D.两首诗后两句,运用拟人,想象奇特。【甲】诗诗人将自己的“愁心”寄托于“明月”这一意象,以明月随君到夜郎,表达对朋友的牵挂;【乙】诗诗人以天上飘浮的白云寄托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离别之愁。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内容的理解。
    B.有误,两首诗前两句都描绘了景物,但并非都以景物点明时令暮春时节。甲诗“杨花落尽子规啼”中的“杨花落尽”确实暗示了暮春时节,但乙诗“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则描绘的是秋天的景象,特别是“秋色”一词明确指出了秋季。
    (二)(14分)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1)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
    宾客诣①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2)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②,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箅③,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④?”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⑤。”太丘曰:“尔颇有所识⑥不?”对曰:“仿佛志⑦之。”二子俱说,更相易夺⑧,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太丘使元方季方炊》)
    【注】①诣:到。②进火:烧火。③著箅:放置竹箅(蒸饭的器具),使米不至于落入水中。④馏:蒸饭。⑤糜:粥。⑥识:记住。⑦志:记住。⑧更相易夺:互相修整失误和遗漏。
    8.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元方时年七岁 学而时习之(《〈论语〉十二章》)
    B.则是无信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十二章》)
    C.如此但糜自可 三军可夺帅也(《〈论语〉十二章》)
    D.何必饭也 白雪纷纷何所似?(《咏雪》)
    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待君久不至,已去。
    (2)客与太丘论议。
    10.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三处)
    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
    11.甲乙两文分别表现了陈元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答案】8.C
    9.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
    10.(1)(家父)等了您好久,(您)没来,已经离开了。
    (2)客人和陈太丘在一起清谈(谈论或谈话)。(大意对即可)
    11.①甲:正直 ②乙:好学(聪慧)。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副词,当时/副词,按时;
    B.名词,信用/动词,讲诚信;
    C.动词,可以/动词,可以;
    D.代词,为什么/代词,什么。
    【9题详解】
    本题考查译句。重点词语:
    (1)待,等待。至,到。去,离开。
    (2)与,和。论议,谈论。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断句。
    句意:您与客人说话,我们都在偷听,蒸饭忘了放竹算,饭如今成了粥。“大人与客语”,这部分表达的是“大人(父亲)和客人谈话”这一事件,是一个完整的主谓结构,可以独立成句。“乃俱窃听”,“乃”表示一种顺承关系,意为“于是、就”,“俱窃听”是说两人都去偷听,这是一个完整的动作描述,可单独断开。“炊忘著箅”,这里是说做饭时忘记放置蒸饭的器具,是一个单独的事件陈述。“饭今成糜”,表达最终的结果,即饭现在变成了粥,也是一个完整的表意部分。故断句为: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即可。
    在甲文中,元方表现出正直的性格特点。当友人责怪陈太丘“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直接回应“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元方依据事实,指出友人的错误在于无信和无礼。他没有因为对方是长辈就盲目附和或者退缩,而是勇敢地站出来维护自己的父亲,这种行为体现了他的正直。
    在乙文中,元方和季方在炊饭时因为偷听陈太丘与客人的议论而忘记放箅子,导致饭成糜。当陈太丘问他们是否有所收获时,他们回答“仿佛志之”并且“二子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这表明元方在偷听的过程中能够记住客人与父亲的议论内容,并且能和弟弟互相补充完整复述出来,这显示出他的聪慧好学,对知识的渴望与专注。
    参考译文:
    [甲]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乙]有客人到陈太丘家住宿,太丘叫儿子元方、季方兄弟二人去烧饭。客人与陈太丘谈论玄理,兄弟二人把火点着后,都丢下不管,(屈身蹲在那里)偷听,蒸饭忘了放上竹箅,米落到锅中。陈太丘问:“为什么不蒸饭?”元方、季方直身跪着说:“您与客人说话,我们都在偷听,蒸饭忘了放竹算,饭如今成了粥。”太丘说:“你们记住什么了吗?”两人回答:“好像记得。”两人一块说,又相互改正补充,所说的话没有一点遗漏之处。陈太丘说:“像这样,只要有粥就可以了,为什么一定要饭呢!”
    三、现代文阅读(36分)
    (一)(8分)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的篆刻艺术,其实就是在金属、象牙、犀角、玉石等材质上以篆体文字雕刻的艺术。又称印章艺术。作为国粹之一,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以贯之及厚重的悠久传统。其融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向来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
    考篆印之滥觞①,当不晚于周代,此前当有相当漫长的发展过程。商周时期普遍应用的甲骨文,就是以刀为笔,刻在龟甲兽骨之上而成的,广义而言亦可归入篆刻艺术之内。
    印章文字,有凹凸两种,凹者称阴文,凸者称阳文,也有阴阳合璧者。因印泥多取朱色,故钤盖印蜕后,阴即白,阳即朱,遂又有“白文”“朱文”之目。印面虽风韵万端,但也无非是依阴阳二体间组合搭配以求变化。阴文之美,无阳文之衬托则不可能存在,反之亦然。二者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故而“分朱布白”“虚实有致”乃印人需潜心探索的治印之道。真可谓是高深莫测,奥妙无穷。
    篆刻就布局而言,有字法、章法之分。字法乃用字写字之法。包括选取字体、反书于印面等环节。不同时代之字体,切不可出现于同一印章之内。而字之书写,乃印家书法功力的集中体现。而所谓章法,指将所有印文排列于印面的艺术,要力求疏密有致,彼此呼应,向元定法,气象万千,这应该是篆刻艺术最重要的一环。
    【材料二】
    汉代是玺印发展空前灿烂辉煌的时期。汉代除帝王印称玺外,其余都称印。在官印中有的称章或印章,私印中有的称信印或印信。现在通常使用的印章一词,即来源于此。汉印从内容到形式都比以前更为丰富,尤以私印的种类最为繁多。汉印以缪篆体入印。这种字体与汉代隶书的兴起有关系,结体简化,笔画平整方直。西汉的印章多为铸造,东汉的印章以凿印最有特色。汉代铸印庄重雄浑,凿印健拔奇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都给后世的篆刻以很大的影响和启发。
    【材料三】
    齐白石印文:淡容轩
    【注】滥觞:起源。
    12.下列对于中国篆刻艺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的篆刻艺术属于国粹,又称印章艺术。它是在金属、象牙、犀角、玉石等材质上雕刻篆体文字的艺术。
    B.中国篆刻艺术的起源应该不会晚于周代,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而形成了一以贯之以及厚重的悠久传统。
    C.中国篆刻艺术有凹凸两种形式,分别称为阴文和阳文,也有阴阳合璧者:由于印泥多用朱色,又有“白文”“朱文”的说法。
    D.中国篆刻艺术在章法上疏密有致,彼此呼应,使万千气象融于方寸之间,让人从中获得无尽的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
    13.阅读【材料二】,回答汉代的篆刻有何特点?
    14.请结合上述材料对材料三的作品进行评价,或写一段简介篆刻艺术的文字。
    【答案】12.C
    13.汉印从内容到形式都比以前更为丰富,尤以私印的种类最为繁多;汉印以缪篆体入印,结体简化,笔画平整方直;汉代铸印庄重雄浑,凿印健拔奇肆。
    14.此印(淡、轩两字并笔,形成大块白地)视觉上有强烈的朱白对比(“分朱布白”);篆法上,(淡、轩两字取繁,容字取简,印面形成)上密中空的特点;章法具有虚实变化,疏密有致,彼此呼应。(此题只要答出虚实有致,或疏密有致,或彼此呼应即可得满分)
    篆刻艺术,是国粹之一,在金属、象牙、犀角、玉石等材质上以篆体文字雕刻的艺术,印章文字,有凹凸两种,治印讲究“分朱布白”“虚实有致”。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信息。
    C.根据材料一第三段中的“印章文字,有凹凸两种,凹者称阴文,凸者称阳文,也有阴阳合璧者。因印泥多取朱色,故钤盖印蜕后,阴即白,阳即朱,遂又有‘白文’‘朱文’之目”可知,材料一中只是阐述了篆刻艺术中印章文字有凹凸两种(凹者为阴文,凸者为阳文,有阴阳合璧者),因为印泥多为朱色,所以钤盖印蜕后有“白文”(阴文)“朱文”(阳文)的叫法。但本项表述的因果关系不准确,并不是因为“印泥多用朱色”,所以被称为“白文”“朱文”,而是因为印泥颜色与凹凸形式共同作用下钤盖印蜕后的呈现才有这样的叫法。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提炼信息。
    根据材料二中的“汉印从内容到形式都比以前更为丰富,尤以私印的种类最为繁多。汉印以缪篆体入印。这种字体与汉代隶书的兴起有关系,结体简化,笔画平整方直”可得:汉印从内容到形式都比以前更为丰富,尤以私印的种类最为繁多;汉印以缪篆体入印,结体简化,笔画平整方直;
    根据材料二中的“汉代铸印庄重雄浑,凿印健拔奇肆”可得:汉代铸印庄重雄浑,凿印健拔奇肆。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拓展应用。
    对材料三作品的评价:这枚印共有三个字“淡容轩”,其中淡、轩两字繁密的平行笔画并连在一起,只留有极细小、若有若无的间隔,这是篆刻印文中常用“并笔”手法。这种手法使这枚印章上有了大睡的空白。印文为红色,空白为白色,有着强烈的朱白对比。契合了材料一第三段中提到的“分朱布白”。从字体上来看,“淡”与“轩”两字是繁体字,“容”是简体字。造成了上半部分较密,下半部分较空的布局特点。这种布局特点造成的艺术效果是虚实变化,疏密有致,彼此呼应。契合材料一第三段中提到的“虚实有致”。
    对篆刻艺术的介绍:根据材料一第一段中的“中国的篆刻艺术,其实就是在金属、象牙、犀角、玉石等材质上以篆体文字雕刻的艺术。又称印章艺术。作为国粹之一”可得:篆刻艺术,是国粹之一,在金属、象牙、犀角、玉石等材质上以篆体文字雕刻的艺术。根据材料一第三段中的“印章文字,有凹凸两种,凹者称阴文,凸者称阳文”“‘分朱布白’‘虚实有致’乃印人需潜心探索的治印之道”可得:印章文字,有凹凸两种,治印讲究“分朱布白”“虚实有致”。综合表述即可。
    (二)(17分)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刘老师几次跑到镇上去,嘴皮子都快磨破了,反复陈述的恳求只有一个——继续保留地处山坳里的小学。尽管,学校只有他一名民办教师,还有那个名字叫孙龙,正在读四年级的学生。
    ②其实,刘老师心里也很清楚,学校的办学条件确实太差。两间破败的石屋教室透风漏雨,屋前不大一块空地坑坑洼洼,天一下雨便泥泞不堪,书桌、教具破旧匮乏,都是他或维修或仿制,自力更生才勉强维持着。如果只是硬件上的缺陷,还可以克服,关键是近些年来,村里的学龄儿童一个个被打工的父母带去外地,生源严重不足,上级也只能做出撤并小学的决定。
    ③刘老师的努力没有收到效果,学校真的保不住了。走在回村的路上,他的泪水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几次就要落了下来。可他知道那不行,因为回去还要面对孙龙。
    ④不出所料,孙龙听后立即大哭起来。刘老师伸出手,轻轻替孩子擦去泪水,说:“你爸你妈都不在身边,奶奶年纪太大,腿脚不便,今后每天上下学,就由老师骑摩托车送你。”至于接送的地点,他说也已经想好了,定在镇子西头大坡上,那棵枝繁叶茂的大柳树下。
    ⑤孙龙一边哭,一边怯生生地问:“那您今后干什么?每天接我、送我,得耽误多少时间啊!”
    ⑥刘老师摇摇头苦笑:“反正我一时也没什么事,你只管好好念书。”
    ⑦经过这次简短的谈话,这世上便少了一所山坳里的小学,却多出来一个特殊的车站。这个车站,只有一辆破旧的摩托车,一位年近五旬的司机,以及一个不满十岁的小乘客。
    ⑧转入中心小学,孙龙常常显得心不在焉。一次数学课上,他双眼盯着教室外面大树上的鸟窝发呆,突然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而且是一道很难的计算题。新同学们窃窃私语,以为这个山里来的孩子非要挨罚不可。可谁知他挠挠后脑勺,想了想,居然答对了。
    ⑨期中考试孙龙在全班名列前茅,引得老师和同学们刮目相看。大家所不知的是,每天刘老师接送他的路上,都会仔细询问当天的课程,遇到他有不懂的问题,就扯开嗓门一路讲解。有那么两回,刘老师索性停下摩托车,从路边随手抄起一个小树棍来,在黄土地上写写画画,直到他完全明白为止。
    ⑩孙龙为刘老师忿忿不平。“老师,您教书比别人一点不差,”孙龙说,“为啥走下讲台呢?”刘老师呵呵地笑:“年龄大了,也不想再去费劲考教师资格证书。”
    ⑪每天黄昏降临之前,刘老师都会提前赶到大柳树下,蹲在地上一颗接一颗地吸烟,将目光投向孙龙走过来的方向。那个本就不大的人影起初只是很小的一个黑点,随着黑点变得越来越大,他的眼睛会昧缝起来,仿佛在欣赏自己的杰作。最后,孩子离自己只剩十几米了,他把烟凑到嘴边紧吸几口,烟头扔到地上踩碾两脚,接着开始发动摩托车,迎上前去。
    ⑫一日,孙龙把自己有一位特殊老师,以及两个人的车站的秘密告诉了学校。校方闻之大受感动,将刘老师的事迹层层上报,于是,他被请进校门做了一场报告。那天,在报告的最后,刘老师忍不住老生常谈,再次恳请教育主管部门恢复山坳里的小学。他说村里来年又要有几个学龄儿童,自己这辆破摩托车,实在载不了四、五个孩子……
    15.根据文章内容,将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学校被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孙龙学习名列前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有什么含义?
    (1)经过这次简短的谈话,这世上便少了一所山坳里的小学,却多出来一个特殊的车站。
    (2)一日,孙龙把自己有一位特殊老师,以及两个人的车站的秘密告诉了学校。
    17.品析第⑧段加点词语的作用。
    可谁知他挠挠后脑勺,想了想,居然答对了。
    18.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⑨段画波浪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有那么两回,刘老师索性停下摩托车,从路边随手抄起一个小树棍来,在黄土地上写写画画,直到他完全明白为止。
    19.“两个人的车站”与“一位乡村教师”做本文的标题,你觉得哪个好?请说明理由。
    【答案】15.①建立特殊车站; ②孙龙“告密”,刘老师要求保留山坳里的学校。
    16.(1)指的是它不是真正的车站,而是刘老师接送孙龙上下学的地点。
    (2)特殊老师指的是刘老师,刘老师已不再担任孙龙的老师,但他在接送孙龙的路途中,给孙龙讲题,使孙龙在学校名列前茅。
    17.居然,出乎意料,突出孙龙答出难题是老师和同学们没有想到的;表现了孙龙的学习成绩之好;侧面表现了刘老师关心孙龙的学业。
    18.运用动作描写,“停下”“超起”“写写画画”,生动形象地写出刘老师认真负责,关爱学生。
    19.“两个人的车站”,能突出刘老师心系山区教育,热爱学生特点;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一位乡村教师”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情节概括。
    第一空,结合④-⑦段中“你爸你妈都不在身边,奶奶年纪太大,腿脚不便,今后每天上下学,就由老师骑摩托车送你”“孙龙一边哭,一边怯生生地问:‘那您今后干什么?每天接我、送我,得耽误多少时间啊!’”“经过这次简短的谈话,这世上便少了一所山坳里的小学,却多出来一个特殊的车站。这个车站,只有一辆破旧的摩托车,一位年近五旬的司机,以及一个不满十岁的小乘客”可知,描述了刘老师为了继续让孙龙接受教育,决定亲自骑摩托车接送他上下学的情节。由于学校的撤并,孙龙面临失学的困境,刘老师便提出在大柳树下建立一个特殊的车站,每天用摩托车接送孙龙。这个特殊的车站不仅体现了刘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和责任感,也展现了他在困境中积极寻找解决方案的智慧和决心。通过这一行动,刘老师确保了孙龙能够继续接受教育,同时也为他的成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可概括为:建立特殊车站;
    第二空,结合⑫段中“一日,孙龙把自己有一位特殊老师,以及两个人的车站的秘密告诉了学校。校方闻之大受感动,将刘老师的事迹层层上报,于是,他被请进校门做了一场报告。那天,在报告的最后,刘老师忍不住老生常谈,再次恳请教育主管部门恢复山坳里的小学。他说村里来年又要有几个学龄儿童,自己这辆破摩托车,实在载不了四、五个孩子……”可知,孙龙因为感激刘老师的付出和对自己学业的帮助,将刘老师接送自己的事情告诉了学校。校方对此深受感动,并将刘老师的事迹上报。在刘老师的报告中,他再次恳请教育主管部门恢复山坳里的小学,以应对来年即将增加的学龄儿童。可概括为:孙龙“告密”,刘老师要求保留山坳里的学校。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1)结合④段中“不出所料,孙龙听后立即大哭起来。刘老师伸出手,轻轻替孩子擦去泪水,说:‘你爸你妈都不在身边,奶奶年纪太大,腿脚不便,今后每天上下学,就由老师骑摩托车送你。’至于接送的地点,他说也已经想好了,定在镇子西头大坡上,那棵枝繁叶茂的大柳树下”,⑦段中“经过这次简短的谈话,这世上便少了一所山坳里的小学,却多出来一个特殊的车站。这个车站,只有一辆破旧的摩托车,一位年近五旬的司机,以及一个不满十岁的小乘客”可知,当学校被撤并后,刘老师为了确保孙龙能够继续接受教育,决定亲自骑摩托车接送他上下学。他们约定在镇子西头大坡上的大柳树下作为接送地点,这个地点在文中被形象地称为“特殊的车站”。这里的“特殊”并不在于它具备传统车站的功能和设施,而在于它承载了刘老师对孙龙的关爱和教育责任,成为了他们之间深厚师生情谊的象征。因此,“特殊车站”在文中的含义是指刘老师接送孙龙上下学的特定地点,它见证了刘老师对教育的坚守和对学生的深情厚谊。
    (2)结合⑨段中“期中考试孙龙在全班名列前茅,引得老师和同学们刮目相看。大家所不知的是,每天刘老师接送他的路上,都会仔细询问当天的课程,遇到他有不懂的问题,就扯开嗓门一路讲解。有那么两回,刘老师索性停下摩托车,从路边随手抄起一个小树棍来,在黄土地上写写画画,直到他完全明白为止”可知,刘老师虽然因为学校的撤并而不再担任孙龙的正式老师,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对孙龙的教育和关怀。在每天接送孙龙上下学的路途中,刘老师都会仔细询问当天的课程,并耐心地为孙龙讲解不懂的问题。这种在路途中进行的教育方式,虽然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但却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使孙龙在学校的成绩名列前茅。因此,“特殊老师”在文中的含义是指刘老师这种在特殊情况下(学校撤并后)仍然坚持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关怀的角色。他不仅传授了知识,更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教育的真谛和教师的责任。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
    居然,表示没想到,出乎意料。结合⑧段中“转入中心小学,孙龙常常显得心不在焉。一次数学课上,他双眼盯着教室外面大树上的鸟窝发呆,突然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而且是一道很难的计算题。新同学们窃窃私语,以为这个山里来的孩子非要挨罚不可。可谁知他挠挠后脑勺,想了想,居然答对了”可知,“居然”突出了孙龙答出难题是老师和同学们没有想到的。在文中,孙龙因为心不在焉被老师叫起来回答一道很难的计算题,新同学们窃窃私语,以为这个山里来的孩子非要挨罚不可。然而,孙龙在稍微思考后,居然答对了这道题,这让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都感到惊讶和意外。其次,“居然”表现了孙龙的学习成绩之好。尽管孙龙转入中心小学后常常显得心不在焉,但他在面对难题时能够迅速思考并给出正确答案,这显示出他在学习上的扎实基础和良好能力。
    结合⑨段中“期中考试孙龙在全班名列前茅,引得老师和同学们刮目相看。大家所不知的是,每天刘老师接送他的路上,都会仔细询问当天的课程,遇到他有不懂的问题,就扯开嗓门一路讲解。有那么两回,刘老师索性停下摩托车,从路边随手抄起一个小树棍来,在黄土地上写写画画,直到他完全明白为止”可知,“居然”还侧面表现了刘老师关心孙龙的学业。刘老师在每天接送孙龙上下学的路途中,都会仔细询问当天的课程,并耐心地为孙龙讲解不懂的问题。这种在路途中进行的教育方式,虽然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但却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孙龙能够答出难题,正是刘老师辛勤付出的结果。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从描写的角度来看,第⑨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有那么两回,刘老师索性停下摩托车,从路边随手抄起一个小树棍来,在黄土地上写写画画,直到他完全明白为止”运用了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刘老师认真负责、关爱学生的形象。句子中的“停下”“抄起”“写写画画”等动词,精确地描绘了刘老师在接送孙龙上下学的路途中,为了给他讲解不懂的问题,不惜停下摩托车,就地取材,用小树棍在黄土地上写字画图的情景。这些动作不仅体现了刘老师对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更展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通过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读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刘老师对孙龙学业的关心和重视。他不仅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更在课余时间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这种认真负责、关爱学生的精神,不仅让孙龙受益匪浅,也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题赏析。本文主要讲述了在山区小学撤并后,一位名叫刘老师的乡村教师为了确保学生孙龙能够继续接受教育,不辞辛劳地每天骑摩托车接送他上下学。他们约定在镇子西头大坡上的大柳树下作为接送地点,这个地点被形象地称为“两个人的车站”。在接送过程中,刘老师不仅关心孙龙的生活,还时刻关注他的学业,利用路途中的时间为他讲解难题,帮助他提高学习成绩。孙龙在刘老师的关爱和教导下,逐渐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并在学校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文章通过描绘刘老师与孙龙之间的深厚师生情谊,展现了乡村教师对学生的深情厚谊和对教育事业的坚守。
    结合全文来,“两个人的车站”这个标题能够突出刘老师心系山区教育、热爱学生的特点。在文章中,刘老师为了确保孙龙能够继续接受教育,不惜每天骑摩托车接送他上下学,将接送地点定在了镇子西头大坡上的大柳树下,这个地点因此被称为“两个人的车站”。这个标题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刘老师与孙龙之间的深厚师生情谊,更体现了刘老师对山区教育的坚守和对学生的深情厚谊。另外,“两个人的车站”这个标题设置了悬念,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读者在看到这个标题时,可能会好奇“两个人”是谁,他们为什么会在这个车站相聚,这个车站又有着怎样的故事。这种悬念的设置,能够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引导他们继续阅读文章,探究其中的奥秘。
    相比之下,“一位乡村教师”这个标题虽然简洁明了,但缺乏上述的表达效果。它只能告诉读者文章的主人公是一位乡村教师,但无法展现出刘老师与孙龙之间的深厚情感,也无法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综上所述,“两个人的车站”作为本文的标题更为贴切且富有吸引力。它不仅能够突出刘老师心系山区教育、热爱学生的特点,还能够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11分)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梧叶最多情
    马俊
    ①一叶知秋,这里的叶说的是梧桐叶。为何不是别的树叶而是梧桐叶?杨树、柳树、槐树不可以吗?说实话,别的树即使被秋凉惊到,先落下叶子,也无法完成引领秋天的使命。因为梧叶最多情,别的树叶缺乏细腻温柔的情怀,也缺乏悲天悯人的特质。它们感情比较淡漠,就像某些人,不解风情,不懂物语。而梧叶呢,像是深情款款的宋代词人柳永,仅仅一片,就能表达无穷无尽的意趣和千丝万缕的情感。
    ②梧叶敏感,敏锐,一丝丝蹑足而来的凉意,再怎样不动声色,都会被它捕捉到。想来,自从春末桐花开过后,梧桐树就隐于千万绿意之中了,似乎完全被人忽略了。直到蓝天恍然间变得高远了,清风有了飒飒之气,梧桐才重新吸引了人们的视线。一片梧叶轻盈离枝,吻别了三千繁华,奔向秋天的最终归宿。那片孤傲又决绝的梧叶,义无反顾地与秋天相拥,宣告一个季节的到来。岁月有新篇,梧叶最多情。
    ③梧叶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关注的对象,是他们让梧叶成为了秋天的代言者。“梧桐更兼细雨”,梧叶被李清照演绎出了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意味。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是李煜的句子,梧桐叶好像特别擅长表达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思。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苏轼这样胸襟阔达的人,也会被梧桐夜雨惊到。雨歇梧桐泪乍收,遣怀翻自忆从头,纳兰容若的梧桐也是伤感的。李煜,李清照,苏轼,纳兰容若,哪个不是才情四溢?有了他们的成全,梧叶便像被灵性点拨了一般,愈发善感多情。
    ④我很喜欢一种说法:据说宋朝的时候,立秋之日太史官会隆重“报秋”。看到梧叶飘落,太史官高声奏报:“秋来了!”于是一呼百应,大家纷纷高喊:“秋来了!”人们的喊声不断传送,由城内传到城外,秋的气息便被酝酿出来了。这样的盛大仪式中,多情的梧叶是主角。它在众人瞩目之下,仿佛倾情演绎的舞者,必定要舞出绝代风华,一顾倾城,再顾倾国。它旋舞的姿态美丽优雅,伏地的刹那,连时光都要轻轻叹息。梧叶传秋声,那样的场面,壮观苍凉,有无尽的美感,有万千的情思。
    ⑤记得学生时代,秋天到来的时候,我会在校园的梧桐小路上来来回回地走。我在心里默默吟诵里尔克的诗:“谁此刻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谁此刻孤独,就永远孤独。就醒来,读书,写长长的信,在林荫路上不停地徘徊,落叶纷飞。”我低头捡起地上的一枚梧桐叶,细细端详。梧叶落下时并非是干枯的,它还是莹润鲜绿的模样。上面的脉络,是青春里曲曲折折的心事,是岁月中长长短短的诗行。我还用钢笔在梧桐叶上写下席慕蓉的诗句:“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都已启程……”我把梧桐叶夹在书里,偷偷送给一直关注的某人。他回应我的,也是一枚写着青春诗行的梧桐叶。岁月如歌,青春渐逝,时光的深处永远有一树梧桐在秋天等我。
    ⑥每一个秋天,我都会收藏一枚梧叶。秋天的第一枚梧叶,代我表达了太多的情感:时光流逝的伤怀,人生匆匆的惆怅,生命空漠的虚无……梧叶应时而落,秋天如期而至。
    ⑦梧叶最多情,时光有深意。生命中一个个秋天,转瞬间就过去了。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我们的容颜已老,而梧叶永不老去。
    20.作者为什么说梧叶最多情?
    21.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而梧叶呢,像是深情款款的宋代词人柳永,仅仅一片,就能表达无穷无尽的意趣和千丝万缕的情感。
    22.文中加点词语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那片孤傲又决绝的梧叶,义无反顾地与秋天相拥,宣告一个季节的到来。
    23.结尾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20.梧叶,仅仅一片就能表达无穷无尽的意趣和千丝万缕的情感;梧叶敏感,敏锐,能够捕捉到秋的凉意;梧叶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关注的对象,他们让梧叶成为了秋天的代言人;梧叶传秋声;秋天的第一枚梧叶,代我表达了太多的情感。(任三点即可)
    21.运用比喻,把“梧叶”比作“深情款款的宋代词人柳永”,生动形象地写出梧叶能表达无穷无尽的意趣和千丝万缕的情感。
    22.义无反顾,用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梧叶在秋天到来立即落下的情形,表达了喜爱和赞美之情。
    23.感慨时光易逝,表达了对梧叶的喜爱赞美之情。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结合第①段中“而梧叶呢,像是深情款款的宋代词人柳永,仅仅一片,就能表达无穷无尽的意趣和千丝万缕的情感”可知,这句话直接点明了梧叶具有表达丰富情感和意趣的能力,是“最多情”的体现之一。可概括为:梧叶,仅仅一片就能表达无穷无尽的意趣和千丝万缕的情感:
    结合第②段中“一丝丝蹑足而来的凉意,再怎样不动声色,都会被它捕捉到”可知,梧叶能够敏锐地感知到秋天的到来,是秋意的最早感知者和传达者,进一步体现了其“最多情”的特点。可概括为:梧叶敏感,敏锐,能够捕捉到秋的凉意;
    结合第③段中“梧叶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关注的对象,是他们让梧叶成为了秋天的代言者”可知,梧叶在文学作品中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寄托,成为了文人墨客表达秋天情感和思绪的重要载体,从而更加凸显了梧叶的“最多情”。可概括为:梧叶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关注的对象,他们让梧叶成为了秋天的代言人;
    结合第④段中“据说宋朝的时候,立秋之日太史官会隆重‘报秋’。看到梧叶飘落,太史官高声奏报:‘秋来了!’于是一呼百应,大家纷纷高喊:‘秋来了!’人们的喊声不断传送,由城内传到城外,秋的气息便被酝酿出来”可知,通过描述宋朝时太史官“报秋”的盛大仪式,展现了梧叶在传递秋意方面的独特作用。“它在众人瞩目之下,仿佛倾情演绎的舞者,必定要舞出绝代风华,一顾倾城,再顾倾国”形象地描绘了梧叶在传递秋声时的美丽和深情,进一步强化了梧叶的“最多情”形象。可概括为:梧叶传秋声;
    结合第⑥段中“每一个秋天,我都会收藏一枚梧叶。秋天的第一枚梧叶,代我表达了太多的情感:时光流逝的伤怀,人生匆匆的惆怅,生命空漠的虚无……梧叶应时而落,秋天如期而至”可知,通过作者个人的经历,讲述了秋天的第一枚梧叶所承载的丰富情感。“秋天的第一枚梧叶,代我表达了太多的情感:时光流逝的伤怀,人生匆匆的惆怅,生命空漠的虚无……”这句话直接表达了梧叶在作者心中所承载的深厚情感,是梧叶“最多情”的又一体现。可概括为:秋天的第一枚梧叶,代“我”表达了太多的情感。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从修辞方法的角度来看,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而梧叶呢,像是深情款款的宋代词人柳永,仅仅一片,就能表达无穷无尽的意趣和千丝万缕的情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句话把“梧叶”比作“深情款款的宋代词人柳永”。柳永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以深情细腻、婉约柔美的词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能够表达出丰富而复杂的情感。通过将梧叶与柳永相比,作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梧叶在表达情感方面的独特魅力。仅仅一片梧叶,就能够像柳永的词一样,表达出无穷无尽的意趣和千丝万缕的情感,这种比喻既新颖又贴切,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梧叶所蕴含的情感深度和广度。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赏析。
    “义无反顾”,意思是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结合“那片孤傲又决绝的梧叶,义无反顾地与秋天相拥,宣告一个季节的到来”可知,作者将其用于描述梧叶与秋天相拥的情景,使得梧叶仿佛具有了人的意志和情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梧叶在感知到秋天的气息后,毫不犹豫地落下,与秋天紧密相拥的情形。通过赋予梧叶以人的坚定和果敢,作者展现了梧叶在秋天到来时的积极姿态和勇敢精神,从而表达了对梧叶的赞赏和喜爱。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情感把握。文章以“梧叶最多情”为核心,首先阐述了为何梧桐叶能成为秋天的象征,相较于其他树叶,梧叶因其细腻温柔、悲天悯人的特质而更具情感表达力。接着,通过描绘梧叶对秋意的敏锐捕捉、文人墨客对梧叶的吟咏以及宋朝太史官以梧叶报秋的仪式,展现了梧叶在文化和自然中的独特地位。作者还通过个人经历,回忆了在校园梧桐小路上与梧叶相伴的青春时光,以及秋天第一枚梧叶所承载的丰富情感。最后,文章以感慨时光易逝和对梧叶的喜爱赞美之情收尾,强调了梧叶作为秋天代言者的永恒魅力。
    结合⑦段中“梧叶最多情,时光有深意。生命中一个个秋天,转瞬间就过去了。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我们的容颜已老,而梧叶永不老去”可知,首先,作者感慨时光易逝,生命中的秋天转瞬间就过去了,这是对人类生命短暂、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通过“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的重复,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不可逆转,以及人类在时间面前的渺小和无力。其次,作者表达了对梧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在作者看来,尽管人类的容颜会老去,但梧叶却永远不会老去,它以其多情、敏感、敏锐的特点,成为了秋天的代言者,承载了无穷无尽的意趣和千丝万缕的情感。这种对梧叶的赞美,实际上也是作者对生命、对自然、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向往。
    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四、写作(50分)
    24.题目:这些都是爱的表达
    要求:①全文不少于600字,但不要超出所给字格;②文中如出现校名,请用育英学校、思齐学校代替;如出现人名,请用小刚、小志、小芳、小晶代替。
    【答案】略。
    25.古人言:石可破也,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不可夺其赤。
    这句话带给你怎样的启迪?请自选角度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且文体明确。
    遵循下列要求:①全文不少于600字,但不要超出所给字格;②文中如出现校名,请用育英学校、思齐学校代替;如出现人名,请用小刚、小志、小芳、小晶代替。
    【答案】略。

    相关试卷

    2024-2025学年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默写,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0,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古诗文默写,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