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1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2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肺炎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可以由支原体或新冠病毒等引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新冠病毒是比支原体更小的生命系统
    B. 新冠病毒的核酸彻底水解得到的碱基有四种
    C. 支原体和新冠病毒都不具有细胞核和细胞器
    D. 抑制细胞壁合成的药物对支原体肺炎有效,对病毒性肺炎无效
    【答案】B
    【分析】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病毒依据宿主细胞的种类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根据遗传物质来分,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详解】A、病毒无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A错误;
    B、新冠病毒的核酸是RNA,RNA彻底水解得到的碱基有四种(A、U、G、C),B正确;
    C、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但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新冠病毒无细胞结构,无细胞核和细胞器,C错误;
    D、支原体无细胞壁,病毒无细胞结构,抑制细胞壁合成的药物对支原体和病毒性肺炎均无效,D错误。
    故选B。
    2.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与功能上有很多不同,下列关于两者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B. 根瘤菌和酵母菌都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C. 细菌中多数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
    D. 原核生物都是单细胞生物,真核生物既有单细胞也有多细胞
    【答案】B
    【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本质的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其共同点是都有细胞膜、细胞质,都以 DNA 作为遗传物质。
    【详解】A、所有的细胞生物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A正确;
    B、根瘤菌属于原核生物,不含有核膜,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错误;
    C、绝大多数细菌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少数是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的自养生物,C正确;
    D、原核生物是指一类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只存在称作核区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真核生物是所有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具有细胞核的生物的总称,它包括所有动物、植物、真菌等,D正确。
    故选B。
    3. 结构决定功能是生物学中重要的生命观念。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原因是其叶绿体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
    B. 植物的细胞液呈酸性,可能与液泡膜表面含有运输H+的物质有关
    C. 线粒体的外膜和内膜所含有的蛋白质不同,可能两层膜的功能也不同
    D. 原核细胞可以合成分泌蛋白,与内质网、高尔基体无关
    【答案】A
    【分析】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只有拟核;原核生物除了支原体都具有细胞壁,成分主要是肽聚糖;原核生物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DNA,DNA为环状裸露的,不构成染色体。
    【详解】A、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因为其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但是蓝细菌是原核生物,不含有叶绿体,A错误;
    B、细胞液是液泡中的液体,呈酸性,可能与液泡膜表面含有运输H+的物质有关,B正确;
    C、生物膜的功能主要取决于其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故线粒体的外膜和内膜所含有的蛋白质不同,可能两层膜的功能也不同,C正确;
    D、原核细胞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合成分泌蛋白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无关,D正确。
    故选A。
    4. 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物体内许多化学反应需要自由水的参与
    B. 哺乳动物的血液中Ca2+浓度过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C. 北方冬小麦在冬天来临前,自由水的比例会逐渐降低
    D. 饮料中含有的水和无机盐可补充机体剧烈运动散失的水分和能量
    【答案】D
    【分析】生物新陈代谢和抗逆性的强弱与细胞中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有密切关系。自由水越多,自由水/结合水比值越大,新陈代谢越强,而抗逆性越弱;反之,结合水越多,自由水/结合水比值越小,新陈代谢越弱,而抗逆性越强。
    【详解】A、生物体内许多化学反应需要自由水的参与,如有氧呼吸、蛋白质水解等,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之一,A正确;
    B、哺乳动物的血液中Ca2+含量较低时,会出现抽搐等症状,Ca2+含量较低时,会出现肌无力症状,B正确;
    C、北方冬小麦在冬天来临前,为了避免气温下降时自由水过多导致结冰而损害自身,自由水的比例会逐渐降低,结合水的比例会逐渐上升,C正确;
    D、某运动饮料中含有的水和无机盐可用来补充剧烈运动后散失的水分和消耗的无机盐,但无机盐和水不能提供能量,D错误。
    故选D。
    5. 下表为某同学进行的生物学实验: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组在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时,要将反光镜换成平面镜使视野明亮
    B. 甲组实验中被苏丹III染液染色的小颗粒是蛋白质
    C. 乙组实验中,将梨匀浆换成蔗糖溶液会出现相同的实验现象
    D. 丙组实验中的检测试剂是双缩脲试剂,且不需要水浴加热
    【答案】D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
    【详解】A、要使视野明亮,应将平面镜换做凹面镜,A错误;
    B、甲组实验中被苏丹III染液染色为橘黄色的小颗粒是脂肪,B错误;
    C、乙组斐林试剂检测的是还原糖,蔗糖是非还原糖,将梨匀浆换成蔗糖溶液不会出现相同的实验现象,C错误;
    D、丙组豆浆中富含蛋白质,蛋白质的检测试剂是双缩脲试剂,不需要水浴加热,D正确。
    故选D。
    6. 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是由葡萄糖连接成的多聚体
    B. 几丁质能与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效结合,可用于废水处理
    C. 脂质分子中氢的含量远低于糖类,而氧的含量更高
    D. 动物细胞膜上的脂质包括磷脂、胆固醇等
    【答案】C
    【分析】糖类分类及特点:根据是否能水解及水解成单糖的数量分为:
    (1)单糖:不能水解,可直接被细胞吸收,如葡萄糖、果糖、核糖等。
    (2)二糖:两分子单糖脱水缩合而成,必须水解成单糖才能被吸收,常见种类有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两分子葡萄糖组成、植物细胞特有)和乳糖(动物细胞特有)。
    (3)多糖:植物:淀粉(初步水解产物为麦芽糖)、纤维素;动物:糖原。它们彻底水解产物为葡萄糖。多糖还有几丁质。
    【详解】A、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基本组成单位相同,都是葡萄糖,A正确;
    B、几丁质属于多糖,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几丁质能与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效结合,可用于废水处理,B正确;
    C、脂质分子中氢的含量远高于糖类,而氧的含量低于糖类,C错误;
    D、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固醇中的胆固醇也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D正确。
    故选C。
    7. 家庭使用的肉制品经常会涉及到冷冻和解冻。当细胞冷冻到一定程度时,蛋白质分子中邻近的基(-SH)氧化形成二硫键(-S-S-);而解冻时,蛋白质中的氢键断裂,但二硫键仍保留,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巯基位于氨基酸的R基上
    B. 结冰和解冻过程均涉及到肽键的变化
    C. 解冻后,蛋白质中的氢键断裂可能导致其功能改变
    D. 抗冻植物可能具有较强的抗巯基氧化能力
    【答案】B
    【详解】A、巯基(-SH)中含有S,由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可知,巯基位于氨基酸的R基上,A正确;
    B、细胞受到冰冻时,蛋白质分子中相邻近的巯基(-SH)会被氧化形成二硫键(-S-S-),“解冻时,蛋白质氢键断裂,二硫键仍保留,显然,蛋白质结冰和解冻过程不涉及肽键的变化,B错误;
    C、解冻后,蛋白质中的二硫键仍保留,但氢键断裂,因此,解冻过程中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其功能也可能改变,C正确;
    D、抗冻植物能够适应较冷的环境,根据形态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可推知抗冻植物有较强的抗巯基氧化能力,D正确。
    故选B。
    8.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是一种与磷脂分子类似的小分子。如图表示使用SDS处理细胞膜后,SDS与膜蛋白结合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SDS可以与膜蛋白结合而破坏细胞膜
    B. 磷脂是一端亲水、一端疏水的小分子
    C. 细胞膜的复杂功能取决于蛋白质分子的数量
    D. 可以使用一定浓度的SDS提取膜蛋白
    【答案】C
    【详解】A、去垢剂是一端亲水、一端疏水的两性小分子,据图可知,去垢剂能与细胞膜上蛋白质结合,破坏细胞膜结构,造成细胞损伤、功能丧失,A正确;
    B、磷脂是小分子,磷脂的一端为亲水的头,两个脂肪酸一端为疏水的尾,B正确;
    C、细胞膜的复杂功能取决于蛋白质分子的种类和数量,C错误;
    D、据图可知,磷脂疏水的尾部可以与SDS结合,所以使用一定浓度的SDS可去除磷脂,提取膜蛋白,D正确。
    故选C。
    9. 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下列有关生物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肠黏膜属于生物膜系统
    B. 生物膜系统由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构成
    C. 胞吞和胞吐过程的实现有膜上蛋白质的参与
    D. 囊泡在细胞中穿梭往来,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答案】C
    【详解】AB、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由膜围绕而成的细胞器膜,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它们形成的结构体系,叫做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小肠黏膜是一层上皮细胞,不属于生物膜系统,AB错误;
    C、胞吞、胞吐过程依赖于磷脂双分子层的流动性,需要膜上蛋白质的参与,也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
    D、高尔基体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D错误。
    故选C。
    10. 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简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结构①在细胞的不同时期存在不同的状态
    B. 结构②与核糖体及某种RNA的形成有关
    C. 蛋白质和RNA通过结构③需要消耗能量
    D. 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主要通过结构④实现
    【答案】D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①为染色质,②为核仁,③为核孔。
    【详解】A、结构①为染色质,其在细胞的不同时期存在不同的形态,即丝状(间期)或杆状(分裂期),A正确;
    B、结构②为核仁,其与核糖体及某种RNA的形成有关,B正确;
    C、结构③为核孔,是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和RNA进出细胞核的通道,物质进出核孔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
    D、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主要通过结构③核孔来实现,D错误。
    故选D。
    11. 下列关于“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将洋葱外表皮细胞放在一定浓度甘油溶液中,可能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
    B. 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时,细胞液浓度可能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C. 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紫色的中央液泡逐渐缩小
    D. 不断增加外界蔗糖溶液浓度,引起细胞质壁分离程度不断加深
    【答案】D
    【详解】A、若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在一定浓度甘油溶液中,由于细胞内外存在浓度差,且甘油可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可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及复原现象,A正确;
    B、洋葱表皮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时,如果处于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B正确;
    C、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紫色的中央液泡逐渐缩小,颜色逐渐加深,C正确;
    D、在一定蔗糖浓度范围内,不断增加外界蔗糖溶液浓度,细胞失水越快,失水量越多,引起质壁分离所需时间不断缩短,质壁分离程度不断加深,但是超过一定的浓度会导致细胞失水过多死亡,D错误。
    故选D。
    12. 研究发现,植物细胞可以利用H+的浓度差提供的能量,通过“蔗糖-H+同向运输器”吸收蔗糖分子。如图为蔗糖分子的跨膜运输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H+-ATP酶是蛋白质,既有催化作用又有运输作用
    B. H+进行跨膜转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C. 通过蔗糖-H+同向运输器吸收蔗糖分子直接消耗ATP
    D. 转运蛋白都含有相应分子或离子的结合部位
    【答案】A
    【分析】分析题图:利用载体蛋白把H+运出细胞,导致细胞外H+浓度较高,该过程还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蔗糖-H+同向运输器能够依靠细胞膜两侧的H+浓度差把H+和蔗糖分子运入细胞。
    【详解】A、H+-ATP酶是蛋白质,由图示分析可知,H+-ATP酶可以催化ATP的水解,同时可运输H+,所以H+-ATP酶既有催化作用又有运输作用,A正确;
    B、由图示分析可知,H+可采用主动运输的方式运出细胞,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进入细胞,B错误;
    C、蔗糖分子需要蔗糖-H+同向运输器,动力是H+浓度差,没有直接消耗ATP,C错误;
    D、并不是所有的转运蛋白都含有相应分子或离子的结合部位,如通道蛋白不需要与被运输的物质结合,D错误。
    故选A。
    13. 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是胃癌的诱因之一。尿素可被Hp产生的脲酶(人体不能产生)分解为NH3和CO2,因此体检时可让受试者口服14C标记的尿素胶囊,再定时收集受试者吹出的气体并测定其中是否含有14CO2即可检测Hp感染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美国科学家萨姆纳证明脲酶是蛋白质
    B. Hp利用人体胃部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蛋白质
    C. 脲酶能分解尿素而消化酶不能,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D. 感染者呼出的14CO2不是由人体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
    【答案】B
    【详解】A、萨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取了脲酶,证明了脲酶是蛋白质,A正确;
    B、Hp是原核生物,自身含有核糖体,Hp利用自身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B错误;
    C、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称为酶的专一性,脲酶能分解尿素而消化酶不能,体现了酶的专一性,C正确;
    D、幽门螺旋杆菌产生的脲酶能催化尿素分解为NH3和CO2,让受试者口服14C标记的尿素胶囊后,感染者呼出的14CO2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分解尿素产生的,不是由人体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D正确。
    故选B。
    14. 新鲜菠萝肉中的菠萝蛋白酶使人在食用过程中产生刺痛感。研究发现菠萝蛋白酶的活性与温度及NaCl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20℃处理和60℃处理对菠萝蛋白酶结构的影响不同
    B. 菠萝蛋白酶能损伤口腔黏膜,是由于该酶可分解黏膜细胞的蛋白质
    C. 菠萝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40℃,建议食用前用此温度的水浸泡菠萝
    D. 该实验中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菠萝蛋白酶活性都是抑制作用
    【答案】C
    【分析】酶的特性:(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3)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
    【详解】A、据图可知,菠萝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40℃,此时酶活性最高,20℃处理酶活性受到抑制,60℃处理酶的结构发生改变,所以20℃处理和60℃处理对菠萝蛋白酶结构的影响不同,A正确;
    B、菠萝蛋白酶能分解黏膜细胞中的蛋白质,从而损伤口腔黏膜,B正确;
    C、菠萝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40℃,此时酶活性最高,食用前在此温度下浸泡菠萝,该菠萝蛋白酶的活性高,食用后对口腔黏膜的作用最大,疼痛感较强,故不建议食用前在此温度下浸泡菠萝,C错误;
    D、由NaCl处理曲线图分析可知,在一定NaCl浓度处理下菠萝蛋白酶的活性下降,且随着NaCl的浓度增加,菠萝蛋白酶的活性呈下降趋势,所以食用前用盐水浸泡能降低痛感的原因是适当浓度的食盐可以导致酶结构发生改变,降低酶活性,D正确。
    故选C。
    15. 腺苷酸激酶(AK)是存在于线粒体中的一类酶,它能将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AMP(腺苷一磷酸)上而形成ADP,该过程需要有Mg2+的参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B. Mg2+可能是腺苷酸激酶(AK)的激活剂
    C. 线粒体中ATP合成的速率取决于AK的活性
    D. 腺苷酸激酶发挥作用时伴随着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答案】C
    【分析】ATP中文名叫腺苷三磷酸,结构简式为A-P~P~P,既是贮能物质,又是供能物质,水解时又释放出大量能量;ATP在活细胞中的含量很少,因ATP与ADP可迅速相互转化;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普遍存在于生物界中,是生物界的共性。
    【详解】A、ATP中远离腺苷的磷酸基团均具有较高的转移势能,形成游离的磷酸后释放大量能量,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A正确;
    B、AK能将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AMP(腺苷一磷酸)上而形成ADP,该过程需要有Mg2+的参与,所以Mg2+可能是腺苷酸激酶(AK)的激活剂,B正确;
    C、腺苷酸激酶将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AMP上而形成ADP,线粒体中ATP合成的速率不决于AK的活性,C错误;
    D、“腺苷酸激酶(AK),它能将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AMP上而形成ADP,”可见AK发挥作用的同时有高能磷酸键的断裂与形成,D正确。
    故选C。
    16.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一定消耗H2O
    B. 植物细胞产生的O2只能来自光合作用
    C. 光反应产生的电子经传递用于NADPH的形成
    D. 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示踪的方法研究了光合作用中氧气的来源
    【答案】B
    【详解】A、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A正确;
    B、植物细胞产生的O2可以来自光合作用,或其他反应,如: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B错误;
    C、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水分解为氧气和H+,间时产生的电子经传递,可用于NADP+和H+结合形成NADPH,C正确;
    D、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D正确。
    故选B。
    17. 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还原氢,能将无色的三苯基氯化四唑(TTC)还原为红色的三苯甲胺。在油料作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其CO2释放速率和O2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12~24小时种子以无氧呼吸为主
    B. CO2的检测可以使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
    C. 可以使用三苯基氯化四唑(TTC)鉴定种子“死活”
    D. b点时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
    【答案】D
    【分析】种子萌发过程中,当胚根未长出时,种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进行细胞呼吸作用,消耗细胞中的有机物,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有机物的总量下降;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吸收的氧气量等于呼出二氧化碳的量,可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酒精,无氧呼吸过程中释放的能量较少;根据图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量的变化,可以判断12h~24h,种子主要进行无氧呼吸,胚根长出后,种子的有氧呼吸呼吸速率明显增大。
    【详解】A、据图可知,在12~24h期间,氧气吸收量很少,而二氧化碳释放量很多,表明此时的呼吸作用主要是无氧呼吸,A正确;
    B、CO2的检测可以使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B正确;
    C、根据题意可知,细胞呼吸的底物经脱氢酶催化所释放的氢,能将无色的三苯基氯化四唑(TTC)还原为红色的三苯甲胺,活细胞可以发生上述颜色反应,而死细胞不可以,故可以使用三苯基氯化四唑(TTC)鉴定种子“死活”,C正确;
    D、b点后氧气的吸收量大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说明氧化分解的底物包括糖类、脂肪等物质,b点时洋氧气的吸收与二氧化碳的释放相等,此时种子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D错误。
    故选D。
    18. 叶绿体在细胞内位置和分布的动态变化,称为叶绿体定位。CHUP1蛋白与叶绿体定位有关,用正常的拟南芥和CHUP1蛋白缺失型拟南芥进行实验,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的分布及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可吸收转化光学能并储存在NADPH和ATP中
    B. 叶绿体随光照强弱发生的定位改变,是为了更多地接受光照
    C. 正常情况下强光照射可导致叶片颜色变淡,与叶绿体位置改变有关
    D. 实验表明,CHUP1蛋白和光强在叶绿体移动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答案】B
    【详解】A、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可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其中能量可以储存在NADPH和ATP中,A正确;
    B、据图可知,弱光条件下,叶绿体会汇集到细胞顶面,能最大限度的吸收光能,保证高效率的光合作用,而强光条件下,叶绿体移动到细胞两侧,以避免强光的伤害,B错误;
    C、据图可知,强光条件下,叶绿体移动到细胞两侧,可导致叶片颜色变淡,C正确;
    D、由于CHUP1蛋白缺失型拟南芥的叶绿体分布和野生型不同,所以CHUP1蛋白和光强在叶绿体与肌动蛋白结合及其移动定位中起重要作用,D正确。
    故选B。
    19. 将图甲装置置于自然环境中,测定晴朗的夏天一昼夜密闭透明小室内氧气的变化量,得到的结果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植株8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 B点时小室内O2总量最大
    C. AB段的限制因素主要是CO2浓度
    D. 如果该植株培养液中缺Mg,A点将向右移动
    【答案】D
    【分析】据图分析,甲图的实验装置中,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可以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稳定的二氧化碳供应。乙图中可以看出,在图中的A点和C点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图中B在一天中光合速率达到最高。
    【详解】A、据图可知,A点时净光合速率为0,此时植物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说明该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早于8点,A错误;
    B、A点和C点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AC段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C点以后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或者不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小室内氧气最大值应是C点,B错误;
    C、A到B段是上午8时到10时,光照强度不断增强,光合作用不断增加,此时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C错误;
    D、A点代表的是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如果缺镁会影响叶绿素的形成,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的形成,光合作用降低,A点应向右移动,D正确。
    故选D。
    20. 图甲和图乙分别是某生物研究小组以番茄为材料探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所做的相关实验,该小组又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图丙),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2小时后,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和b(单位: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根据图甲的材料及装置,该实验的因变量是单位时间上浮叶片的数量
    B. 将图乙装置中的NaHCO3溶液换成NaOH溶液,可测出圆叶的呼吸强度
    C. 在图乙实验中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大,光合作用速率不断增大
    D. 图丙中12小时后测得b-a的量表示右侧截取部分的有机物的积累量
    【答案】A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
    (1)装置甲:可用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因变量应该是反映光合作用强度的指标是叶片上浮速率或一定时间内圆叶片浮起的数量。
    (2)图丙:可视为一组对照实验,照光与不照光部分的生理过程中差别是光合作用是否进行。
    【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装置甲可用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因变量应该是反映光合作用强度的指标是叶片上浮速率或一定时间内圆叶片浮起的数量,A正确;
    B、若将图乙装置放置在黑暗条件下,可测出圆叶片的呼吸作用,将乙装置中的NaHCO3溶液换成等量的NaOH溶液后,NaOH能吸收CO2,呼吸作用释放出的CO2被吸收,无法测得呼吸速率,B错误;
    C、在图乙实验中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大,植物细胞失水增多,细胞代谢减慢,光合作用速率会降低,C错误;
    D、分析图丙可知:照光与不照光部分的生理过程中的差别是光合作用是否进行,故右侧照光后称重得到的是总光合作用减去呼吸消耗(净光合作用)后的重量,左侧遮光后称重得到的是呼吸作用消耗后的重量,右侧截取部分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是(b-a),D错误。
    故选A。
    21. 肌卫星细胞是骨骼肌中除肌细胞外的一种干细胞。力量训练时肌细胞受损会激活肌卫星细胞进行增殖分化,产生新的肌细胞与现有的肌细胞融合来修复肌肉损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肌卫星细胞与肌细胞基因组成相同,基因表达情况也相同
    B. 新的肌细胞与现有肌细胞的融合可能使肌细胞拥有多个细胞核
    C. 力量训练造成的肌细胞损伤会使肌肉萎缩,危害人体健康
    D. 肌细胞已高度分化,所以其细胞核不具有全能性
    【答案】B
    【分析】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
    (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
    【详解】A、肌卫星细胞进行增殖分化可产生新的肌细胞,肌卫星细胞与肌细胞基因组成相同,基因表达情况不相同,A错误;
    B、新的肌细胞与现有肌细胞的融合,在融合之前,每个肌细胞都有自己的细胞核,在融合在一起后,肌细胞就拥有了多个细胞核,B正确;
    C、力量训练造成的肌细胞损伤,会激活肌卫星细胞进行增殖分化,产生新的肌细胞与现有的肌细胞融合来修复肌肉损伤,C错误;
    D、肌细胞已高度分化,但其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D错误。
    故选B。
    22. 尿苷是由尿嘧啶和核糖结合而成化合物,也是一种抵抗细胞衰老的关键代谢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尿苷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
    B. 尿苷可以通过增加细胞内自由基的数量来抵抗衰老
    C. 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D.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衰老后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
    【答案】C
    【分析】RNA组成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是由核糖、磷酸和含氮碱基(A、U、C、G)构成。
    【详解】A、分析题意可知:RNA组成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是由核糖、磷酸和含氮碱基(A、U、C、G)构成,而尿苷是尿嘧啶和核糖结合而成的化合物,缺少磷酸,不构成RNA的基本组成单位,A错误;
    B、根据自由基学说,自由基来源是细胞中各种氧化反应,并且自由基增多会导致细胞衰老,所以尿苷可能是通过降低机体各种氧化反应强度,以降低自由基数量,从而抵抗衰老,B错误;
    C、对于单细胞生物来说,细胞的衰老就是个体的衰老,对于多细胞生物来说,细胞的衰老与个体的衰老并不相同,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总是不断更新着,总有一部分细胞处于衰老的状态,总体上看,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C正确;
    D、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D错误。
    故选C。
    23. 细胞增殖周期中的分裂间期依次分为G1、S、G2三个时期,分裂间期结束进入分裂期(M)。下表为某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G1(DNA合成前期);S(DNA合成期);G2(DNA合成后期)
    A. 处于M期的细胞至少需要9h才能到达S期
    B. S期结束后,DNA分子数目加倍,但染色体数目没有发生改变
    C. 使用DNA合成抑制剂可以有效控制癌细胞的增殖
    D.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中心粒在间期倍增,进入分裂期后移向细胞两极
    【答案】D
    【分析】分裂间期又可分为三个时期:
    (1)G1期(DNA合成前期):主要合成DNA复制所需的蛋白质以及核糖体的增生。
    (2)S期(DNA合成期):DNA 复制。
    (3)G2期(DNA合成后期):合成分裂期(M期)所必需的一些蛋白质。
    【详解】A、分析题表可知:即使处于M期末期的细胞,需要经G1期才能到达S期,即需要9h才能进行DNA复制,故处于M期的细胞,至少需要9h才能到达S期,A正确;
    B、S期结束后,细胞完成DNA复制过程,DNA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并未改变,但含有2个DNA分子和2条染色单体,B正确;
    C、DNA合成抑制剂特异地抑制DNA合成,而不影响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进行细胞周期的运转,从而将被抑制的细胞抑制在DNA合成期,C正确;
    D、洋葱为高等植物,其根尖分生区不含中心体,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D错误。
    故选D。
    24. 下列关于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孟德尔在豌豆花未成熟时对母本进行去雄并套袋
    B. 孟德尔假设的核心内容是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C. F1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同时出现高茎与矮茎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D. 孟德尔进行的测交实验属于假说一演绎法中的实验验证阶段
    【答案】B
    【详解】A、孟德尔对母本进行去雄并套袋,去雄应在花未成熟时就进行,套袋的目的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A正确;
    B、孟德尔所作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生物体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B错误;
    C、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因此F1杂合子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同时出现高茎与矮茎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C正确;
    D、假说演绎法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孟德尔进行的测交实验属于假说一演绎法中的实验验证阶段,D正确。
    故选B。
    25. 某雌雄同株植物的紫茎和绿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携带绿茎基因的花粉只有1/2可以存活。现用纯合紫茎植株与纯合绿茎植株杂交,F1全为紫茎,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
    A. 3:1B. 7:1C. 5:1D. 8:1
    【答案】C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纯合紫茎植株与纯合绿茎植株杂交,F1全为紫茎,由此可知紫茎为显性性状,绿色为隐性性状。
    【详解】分析题意可知:纯合紫茎植株与纯合绿茎植株杂交,F1全为紫茎,由此可知紫茎为显性性状,绿色为隐性性状;假设控制紫茎和绿茎的一对基因为A和a,携带绿茎基因的花粉只有1/2可以存活,即该植株产生的雄配子有两种:1/3a、2/3A;母方的配子正常,雌配子也有两种:1/2A、1/2a;雌雄配子结合后产生的子代中AA=1/3,Aa=1/2,aa=1/6,所以性状分离为5:1,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26. 溶酶体是动物细胞中一种十分重要的细胞器,在细胞内起到消化作用,其作用又可分为吞噬作用和自噬作用。如图为溶酶体形成和作用过程及分泌蛋白分泌过程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细胞结构,I、II、III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表示自噬作用和吞噬作用的过程分别是___(填序号)。合成磷脂分子的细胞结构是图中的___(填序号)。
    (2)据图推测溶酶体内水解酶的合成及运输过程是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溶酶体内含有多种酸性水解酶,但溶酶体膜却不会被这些水解酶分解,其原因可能是___。
    (3)科学研究表明,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中,刚刚开始合成的一段多肽具有“引导”作用。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中这段多肽称为信号肽,而线粒体、叶绿体及细胞核等位置的蛋白质在合成过程中出现的这段多肽称为导肽,请你推测“引导”溶酶体内水解酶合成的这段多肽应该属于___(填“信号肽”或“导肽”)。事实上,由游离核糖体上独自合成的多肽,需要与一种称作“分子伴侣”的蛋白结合后才具有蛋白质的功能,由此推测,“分子伴侣”可能具有的作用是___。
    【答案】(1)①. II和I ②. 甲
    (2)①.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 ②. 溶酶体膜的成分被修饰;溶酶体膜所带电荷使酶远离;溶酶体膜呈碱性,水解酶不能发挥作用等合理解释
    (3)①. 信号肽 ②. 使多肽盘曲、折叠,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分析】题图分析:图示表示溶酶体形成和作用过程及分泌蛋白分泌过程示意图,甲是内质网,乙是高尔基体,丙表示囊泡。
    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水解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能够分解很多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清除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车间”。
    【小问1详解】
    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在细胞内起到消化作用,其作用又可分为吞噬作用和自噬作用,自噬作用是溶酶体对自身结构的吞噬降解,可用II表示,吞噬作用是指生物体内某些吞噬细胞将固体颗粒状物体,如病原体等,可用I表示。甲是内质网,内质网与脂质的合成有关,因此合成磷脂分子的细胞结构是图中的甲。
    【小问2详解】
    溶酶体内水解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最初在核糖体上进行合成,边合成边转移到内质网腔内,再经过加工、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内质网膜鼓出形成囊泡,包裹着蛋白质离开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蛋白质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分类、包装,最终由高尔基体膜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最终形成溶酶体,因此溶酶体内水解酶的合成及运输过程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可能是由于溶酶体膜的成分被修饰;溶酶体膜所带电荷使酶远离;溶酶体膜呈碱性,水解酶不能发挥作用等导致溶酶体膜却不会被这些水解酶分解。
    【小问3详解】
    这段多肽具有“引导”作用,会与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其合成过程, 这段多肽与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中的一段多肽作用相似,被称为信号肽。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唱场所,不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由游离核糖体上独自合成的多肽,只是一段肽链,而与一种称作“分子伴侣”的蛋白结合后才具有蛋白质的功能,推测“分子伴侣”可能使多肽盘曲、折叠,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使蛋白质具有一定的功能。
    27. 如图表示人体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该细胞面向肠腔的一侧形成很多突起即微绒毛,该微绒毛的基本支架是___。
    (2)转运蛋白可以分为___和___两种类型。蛋白A是一种同向转运蛋白,转运Na+进入细胞的同时,将葡萄糖转运进细胞中,葡萄糖离开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___,判断理由是___(答出两点)。
    (3)科学研究发现,小肠上皮细胞中大部分能量被消耗在蛋白C的运输过程中,使得小肠上皮的细胞外具有高浓度的Na+,据图推测,此过程的意义是___。
    【答案】(1)磷脂双分子层
    (2)①. 载体蛋白 ②. 通道蛋白 ③. 协助扩散 ④. 顺浓度梯度、依赖蛋白B
    (3)维持细胞外高浓度的Na+,有助于通过蛋白A从肠腔吸收葡萄糖等营养物质。
    【分析】自由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常见的有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的方向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常见的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等。
    【小问1详解】
    小肠的微绒毛是细胞膜的突起,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小问2详解】
    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统称转运蛋白。蛋白A转运Na+进入细胞的同时,将葡萄糖转运进细胞中,据此,推测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判断依据是逆浓度梯度。葡萄糖离开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判断理由是顺浓度梯度、依赖蛋白B。
    【小问3详解】
    小肠上皮细胞中大部分能量被消耗在蛋白C的运输过程中,使得小肠上皮的细胞外具有高浓度的Na+,据图推测,蛋白C消耗能量的意义是维持细胞外高浓度的Na+,有助于通过蛋白A从肠腔吸收葡萄糖等营养物质。
    28. 根据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方式不同,可将植物分为C3植物和C4植物等类型。CO2补偿点通常是指植物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的环境CO2浓度,C4植物的CO2补偿点比C3植物的低。如图是两种植物利用CO2的途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过程①进行的场所是___,过程②需要光反应提供___。光合作用的产物___(填“淀粉”或“蔗糖”)可以通过韧皮部运输到植株各处。正常条件下,植物叶片的光合产物不会全部运输到其他部位,原因是___(答出1点即可)。
    (2)C3植物在干旱、炎热的环境中,由于___造成CO2进入叶片组织大幅减少,导致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在同等程度干旱条件下,C4植物比C3植物生长得好。从图2和两种植物CO2补偿点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
    (3)科学家发现干旱会引起植物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含量降低,为验证这一结论,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实验思路:___。
    【答案】(1)①. 叶绿体基质 ②. NADPH和ATP ③. 蔗糖 ④. 自身呼吸消耗或参与构成叶片结构
    (2)①. 气孔导度减小 ②. C4植物的CO2补偿点低于C3植物,C4植物能够利用较低浓度的CO2
    (3)取等量正常环境中和干旱环境中的叶片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观察比较两组实验滤纸条上蓝绿色条带和黄绿色条带的宽度和颜色
    【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NADP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2)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小问1详解】
    图1中过程①是CO2的固定,此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过程②的C3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NADPH和ATP。淀粉是大分子不能被运输,所以光合作用的产物以蔗糖的形式在韧皮部运输到植株各处。由于细胞自身呼吸消耗或参与构成叶片结构,所以植物叶片的光合产物不会全部运输到其他部位。
    【小问2详解】
    C3植物只有C3途径,干旱、炎热会导致气孔导度减小,CO2吸收减少,导致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由于C4植物的CO2补偿点低于C3植物,则C4植物能够利用较低浓度的CO2,因此在同等程度干旱条件下,光合作用受影响较小的植物是C4植物,C4植物比C3植物生长得好。
    【小问3详解】
    可通过提取色素进行比较正常环境中和干旱环境中色素含量来验证干旱会引起植物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含量降低。实验思路如下:取等量正常环境中和干旱环境中的叶片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观察比较两组实验滤纸条上蓝绿色条带和黄绿色条带的宽度和颜色。
    29. 如图甲表示某雄性动物2n=8体内细胞在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和染色单体数,图乙为该动物某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图丙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某阶段物质含量或结构数量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②、③表示染色单体的是___,各个细胞类型中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___,若类型I、II、III、IV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四种类型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
    (2)图乙中细胞分裂的方式和时期是___,其中有___个四分体,它对应图甲中类型___的细胞。
    (3)若丙图纵坐标表示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则图乙细胞处于图丙曲线的___段(用字母表示),其中cd段变化的原因是___。
    【答案】(1)①. ② ②. II ③. I→II→III→I→IV
    (2)①. 减数分裂II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②. 0 ③. III
    (3)①. bc ②.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分析】图甲中①代表染色体,②代表染色单体,③代表核DNA;Ⅰ可代表体细胞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Ⅱ可代表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Ⅲ代表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Ⅳ代表减数第二次分裂完成;图乙没有同源染色体有染色单体,代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小问1详解】
    染色单体在着丝粒分裂后数目为0,故代表染色单体的是②;Ⅰ可代表体细胞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Ⅱ可代表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Ⅲ代表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Ⅳ代表减数第二次分裂完成,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Ⅱ;若类型I、II、III、IV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四种类型出现的先后顺序是I→II→III→I→IV。
    【小问2详解】
    图乙没有同源染色体有染色单体,代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细胞中没有四分体;对应图甲的Ⅲ。
    【小问3详解】
    若丙图纵坐标表示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图乙细胞含有染色单体,处于图丙的bc段;cd段每条染色单体上的DNA数由2变成1,说明此时发生了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组别
    材料
    实验试剂及条件
    观察现象

    花生种子
    苏丹III染液、酒精
    切片细胞中被染色的小颗粒

    梨匀浆
    斐林试剂、水浴加热
    组织样液颜色变化

    豆浆

    组织样液变为紫色
    时间
    G1
    S
    G2
    M
    时长(h)
    9
    6
    2.5
    1.5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一(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一(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有关糖类的说法,错误的是, 植物细胞中的多酚氧化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东省威海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威海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