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图形几何与统计概率》模块复习大单元整体学程(导学案)-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复习《图形几何与统计概率》模块复习大单元整体学程(导学案)-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情境任务,学习任务创造,学习过程实施,学习领导力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五年级数学学科《图形几何与统计概率》模块复习大单元整体学习学生学习过程设计
单元题目
名称: 《图形几何与统计概率》模块复习学程(含四七六单元)
课标
分析
课标摘录:
【内容要求】
1.通过实例了解体积(或容积)的意义,知道体积(或容积) 的度量单位,能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体验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2.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这些图形的展开图,探索并掌握这些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能用这些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能根据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会在实际情境中,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4.能用有序数对(限于自然数)表示点的位置,理解有序数对 与方格纸上点的对应关系。
5.认识复式统计图,会用复式统计图呈现相关数据,解释所表达的意义。
【学业要求】
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能说出这些图形的特征,能辨认这些图形的展开图,会计算这些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能用相应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形成空间观念和初步的应用意识。
2.能说出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以及容积单位升、毫升,能进行单位换算,能选择合适单位描述实际问题。
3.能根据指定参照点的具体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所处位置;能在熟悉的情境中,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形成几何直观。
4.能在方格纸上用有序数对(限于自然数)确定点的位置,理解有序数对与对应点的关系,形成空间观念。
5.知道复式统计图的功能,会解释统计图所表达的意义,能根据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教学提示】
1.引导学生通过对立体图形的测量,从度量的角度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理解体积是相应度量单位的累加;通过对平面图形性质的认识,感知数学说理的过程。
2.借助现实生活中的实物,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的特征。引导学生经历体积单位的确定过程,通过操作、转化等活动探索立体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借助折叠纸盒等活动经验,认识立体图形展开图,建立立体图形与展开后的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培养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3.图形的位置与运动的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图形位置的表达,理解坐标的意义;通过图形运动的观察和表达,体会坐标表达的重要性,为未来学习数形结合奠定基础。
4.图形的位置教学可结合教室里学生的位置、电影院里观众的位置等熟悉的情境,引导学生借助方格纸上的点,用有序数对表示具体的位置。结合现实情境,引导学生根据相对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说出物体所处位置。
5.体会复式统计图与单式统计图的区别,知道针对不同问题应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逐步感知统计学基于合理性的价值判断准则。可以选择信息技术处理数据、绘制统计图。
学情
分析
1.单元已达标:
学生已经学习过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理解数对与点的对应关系、能根据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会在实际情境中,描述简单的路线图、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了解这些图形的展开图,探索并掌握这些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能用这些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相关知识。借助复式统计图分析变化趋势,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程在设计上,既注重基础知识的纵向联系,使学生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又注重它们之间的横向联系,需要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对有关图形与几何的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
2.单元认知障碍:
(1)本部分内容是对五年级所学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回顾与整理,打破了传统教材总复习的框架结构,将分散的知识连成线,揭示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在学习中就需要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2)探究性的问题具有深刻性,典型性,能较好的引领学生全面回顾整理相关的数学知识。这些知识内容精,容量大,覆盖面广,启迪性强,为课堂的优化和高效打下基础,需要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3)图形与几何这部分内容涉及的复习内容较抽象,一些问题具有综合性,需要学生扎实的掌握基础知识。
3.突破措施:
(1)在对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需要放手,相信学生,先让学生进行独立的交流,然后进行交流,互相补充,逐步形成完整的,明确的知识网络,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使学生感到通过整理和复习在知识理解和应用等方面有收获,有提高,增强复习的主动性和时效性。
(2)对于综合性的问题,需要充分挖掘问题的功能,对复习的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宽,疏通知识的脉络,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需要注意去抓重点,因材施教,提高复习效率,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实施不同的复习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安排部分拓展题目,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掌握好基础的知识和技能。
学习
目标
1.从方向与位置,长方体和正方体、复式统计图等方面整体建构,打通知识、方法、策略等之间的逻辑联系。
2.运用方向与位置描述物体位置,结合实例说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研究方法和路径,选择合适的复式统计图描述数据,梳理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并构建模型。
3.综合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等相关知识,解决稍复杂的表面积、体积问题。
学程
备课
【情境任务】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部分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在五年级下册包括“方向与位置"、“长方体和正方体"和“复式统计图”三个主题。接下来让我们系统梳理本册四、七、六单元的内容,看看他们之间又怎样的联系与区别,灵活运用这部分蕴含的知识、方法、策略等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吧。
梳理建构
要求:结合教材第四、七单元梳理单元基本内容,完成下列思维导图,重点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以及用到的思想方法等。
1.确定位置——根据数对,在格子图上标出下面物体所在的位置、根据位置写出数对。
2.描述路线图,说说从学校到少年宫的行走路线。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5.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及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
二、典题引路
1.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以林俊家为观测点,休闲广场在什么位置?
以公益活动中心为观测点,林俊家在什么位置?
从地铁站先去林俊家,再去公益活动中心该怎么走?
2. 为了摆出别具特色的团队造型,五(2)班35名同学打算按下图的排列顺序站队。如果(3,2)表示5号同学,(4,3)表示9号同学,那么推测一下:23号同学用哪个数对表示?
小结:如何确定位置和准确描述路线。
3.学校里有一排储物柜(如图)
(1)这排储物柜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2)这排储物柜的表面积是多少?
(3)这排储物柜所占的空间是多少立方米?
4.一间教室长9米,宽7米,高3米。要粉刷教室的屋顶和四面墙壁(除去门窗和黑板的面积29.6平方米),粉刷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平均每平方米用0.2千克涂料,至少需要多少千克涂料?
小结:解决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问题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5.把一块石头放入一个长1米、宽 0.8 米的水池里,石头完全没入水中,水面由 36 厘米上升到45 厘米。这块石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6.举校要修一面长 50m、厚 24m高 2m 的围墙。如果每立方米围墙用 425 块砖,那么修这面围墙一共要用多少块砖?
7.小明家的汽车油箱是一个近似的长方体。从里面量长大约是50厘米,宽大约是40厘米,高大约是30厘米。如果92号无铅汽油1升9.25元,那么
加满一箱油,带600元够吗?
这辆车每100千米大约耗油8升,这一箱油能开到相距800千米的青岛吗?
小结:解决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问题关键是找准它们的( )、( )、( )或者是( )和高。
三、拓展提升
1. 2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它们的表面积总和是( )平方厘米,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体后,表面积减少了( )平方厘米,3个这样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表面积减少了( )平方厘米,按这样的拼法,15个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表面积减少( )平方厘米。
小结:我发现,每增加1个小正方体,表面积减少( )平方厘米,如果n 个小正方体像上面的方法进行拼接,那么表面积将减少( )平方厘米。
2.下面是一个正方体的不同展开图,在每一个展开图上用相同的符号标出相对的面。
如:
小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上相对的面的位置关系:
3.在一个长50厘米,宽40厘米,高40厘米的长方体玻璃水缸中,水位高20厘米,放入一块棱长2分米的正方体铁块后,水会溢出吗?如果会溢出,会溢出多少?
4.一个无盖的长方体铁箱,长4分米,宽和高都是2分米,要在铁箱的里外都喷一层防锈漆,喷防锈漆的面积有多大?(铁皮厚度忽略不计)
5.要将两盒相同的巧克力(长3分米,宽2分米、高1分米)用包装纸包装在一起。怎样包装才能使包装纸用的最少?(不计损耗和接缝)
6.北京在昆明北偏东42°方向986千米,那么昆明在北京的什么位置?请你画一画,说一说。
一、梳理建构
结合教材和资源,回顾学习过程及内容,从复式统计图的特点、作图、联系和区别等方面重新构建思维导图。
二、典题引路
1.三个年级3月和4月植树情况如下表。(单位:棵)
(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上面的统计图。
(2)三个年级3月共植树( )棵,4月比3月多植树( )棵。
(3)三年级3月植树的棵数是4月的;四年级4月植树的棵数是3月的。
2.何叔叔的文具店今年前5个月的经营情况如下。根据表中的信息完成统计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1—5月营业额的变化趋势是怎样的?
(2)哪个月的营业额最高?哪个月的营业额最低?
(3)1—5月支出的变化趋势是怎样的?
你能为何叔叔提些建议吗?
2.下图是北京市和深圳市的气温统计图。
(1)浅色直条表示( ),深色直条表示( )。
(2)每个单位长度直条表示( )。
(3)看了这幅复式条形统计图,你还能从中知道些什么?
(4)通过比较,你觉得复式条形统计图有哪些优点?
小结:将以上问题进行归类总结,梳理出每类问题的解决思路,构建一般模型。
三、拓展提升
下面是某书店第一、二季度四种图书销售量情况统计表,其中有一处数据污损了。
(1)污损处的数据是多少?
(2)你认为选择哪种统计图来表示上面统计表中的数据比较合适?画下来吧。
(3)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①每种图书的销售量呈什么变化趋势?
②如果该书店要进一些新书,你有什么建议?
【学习任务创造】
结合课四、七单元,再次梳理构建教材基本内容,完成思维导图,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及用到的思想方法。
通过典题引路的设计,回顾每个单元的核心内容,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借助拓展提升,把基础知识进行综合应用。
[设计意图]:在课前进行布置,课上在自主整理的基础上,组内交流沟通。根据学生整理手抄报的情况,随机提取不同的整理方式,引导学生对比、归类,提高学生整理的能力,在梳理知识、归类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回顾整理的方法,在修改之前引领学生发现如何归类,指导学习方法,同时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发展了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
【学习过程实施】
一、梳理建构
1.自主学习
晚自习期间,从“方向与位置"和“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方面,梳理完成思维导图。
2.合作探究(8分钟)
小组合作,补充完善思维导图,学生之间互相讲解、补充、提问,找出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总结出综合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系统的“方向与位置"和“长方体和正方体"学习的知识网络,小组内分享交流。
3.展示交流(8分钟)
学生展示:小组整体展示,A主持,C展示小组补充后的思维导图的具体内容,B说出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4.点拨提升:(5分钟)
= 1 \* GB2 \* MERGEFORMAT ⑴从数的认识、数的运算两个大的方面梳理单元间的内容。
= 2 \* GB2 \* MERGEFORMAT ⑵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5.梳理总结,修改学程(10分钟)
根据展示及点拨内容,梳理完善图形与几何部分知识框架,修改、总结学程梳理建构部分,完善知识架构。
【学习领导力提升】
A绘制完善的思维导图,会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理解数对与点的对应关系、能根据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会在实际情境中,描述简单的路线图、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了解这些图形的展开图,探索并掌握这些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能用这些公式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举一反三。
B绘制较完善思维导图,会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理解数对与点的对应关系、会在实际情境中,描述简单的路线图、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了解这些图形的展开图,掌握这些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C绘制简单的思维导图,会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了解这些图形的展开图。
A层帮助B1B2层明确每个典型题对应的重点内容,并总结每类题目的解题方法;
B层通过合作能对题目进行分析,并从课本例题课后题中找到同类题型,帮助c层同学明确题目所对应的考察内容;A层同学针对以上问题归类总结,梳理出每类问题的解决思路,构建一般模型。
【学习过程实施】
二、典题引路
1.自主学习(5分钟)
课前完成典型题目,课上独立思考,明确错误类型 ,知道自己的薄弱点在哪一个单元,哪一个知识点。先尝试自己修改,修改不了的圈出来。
2.合作探究(10分钟)
= 1 \* GB2 \* MERGEFORMAT ⑴小组内每位成员积极讨论,明确这几个单元的重点内容,重点题型。
= 2 \* GB2 \* MERGEFORMAT ⑵对典型题目进行分类,找到类似问题,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并小组内分享交流。
3.展示交流(10分钟)
学生展示:小组整体展示,A主持,C展示每个典型题目对应的知识点。
重点1:让学生经历由单一到多样、由模糊到准确的过程,体会到只有将方向与位置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确定物体的准确位置
重点2:结合数对的含义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根据数对在方格图上找到所描述的相应位置点,理解有序数对与对应点的关系,形成空间观念。
重点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和表面积,先从整体入手把握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征,经历“现实问题---数学问题----现实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获得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重点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及体积计算方法,经历“现实问题---数学问题----现实问题”的过程。让学生获得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B展示相应问题的方法总结。
其他学生补充或质疑。
4.点拨提升:(5分钟)
(1)容积的计算方法: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与其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容器里面测量它们的长、宽、高或棱长。
(2)一般采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5.典题集整理(10分钟)
根据展示及点拨内容,分类修改、总结典型题、易错题,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型和方法总结。
【学习领导力提升】
A会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理解数对与点的对应关系、能根据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会在实际情境中,描述简单的路线图、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了解这些图形的展开图,探索并掌握这些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能用这些公式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举一反三。
B会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理解数对与点的对应关系、会在实际情境中,描述简单的路线图、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了解这些图形的展开图,掌握这些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能用这些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C会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了解这些图形的展开图,掌握这些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A层帮助B1B2层明确每个典型题对应的重点内容,并总结每类题目的解题方法;
B层通过合作能对题目进行分析,并从课本例题课后题中找到同类题型,帮助c层同学明确题目所对应的考察内容;A层同学针对以上问题归类总结,梳理出每类问题的解决思路,构建一般模型。
【学习过程实施】
三、拓展提升
1.自主学习(2分钟)
课前完成拓展提升,课上独立思考,明确错误类型 ,知道自己的薄弱点在哪一个单元,哪一个知识点。先尝试自己修改,修改不了的圈出来。
2.合作探究(5分钟)
= 1 \* GB2 \* MERGEFORMAT ⑴小组内每位成员积极讨论,明确这几个单元的重点内容,重点题型。
= 2 \* GB2 \* MERGEFORMAT ⑵对典型题目进行分类,找到类似问题,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并小组内分享交流。
3.展示交流(5分钟)
学生展示:小组整体展示,A主持,C展示每个典型题目对应的知识点。
重点1: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审清题意,明确求几个面。
重点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上相对的面的位置关系。
重点3: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重点4:通过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其他学生补充或质疑。
4.点拨提升:(2分钟)
= 1 \* GB2 \* MERGEFORMAT ⑴熟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审题严谨,明确求那几个面。
= 2 \* GB2 \* MERGEFORMAT ⑵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上相对面的位置不相邻。
【学习领导力提升】
组内人人参与小组合作,小组长就讨论的要求进行分解。
A:灵活运用方向与距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相关知识,熟练解决稍复杂的表面积、体积问题;具备有序思考的能力,尝试梳理解决图形与几何问题的一般思路并构建模型。
B:熟练运用方向与距离知识确定物体的位置、会在实际情境中,描述稍复杂的路线图;熟记长方体和正方体相关知识,能够解决稍复杂的表面积、体积问题,最终自己能够自己解决。
C:运用方向与距离知识确定物体的位置、会在实际情境中,描述简单的路线图;记住长方体和正方体相关知识,能够解决简单的表面积、体积问题。
A层帮助C层明确每个典型题对应的重点内容,并总结每类题目的解题方法。
B1B2层通过合作能对题目进行分析,并从课本例题课后题中找到同类题型。
汇总小组观点,A层总结梳理。
【学习任务创造】
1.结合课本第六单元,梳理构建教材基本内容,完成思维导图,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及用到的思想方法。
2.通过典题引路的设计,回顾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3.借助拓展提升,把基础知识进行综合应用。
[设计意图]:在课前进行布置,晚自习在自主整理的基础上,组内交流沟通。根据学生整理思维导图的情况,随机提取不同的整理方式,引导学生对比、归类,提高学生整理的能力,在解决典型习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回顾整理复式统计图的方法,并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
【学习过程实施】
1.自主学习(5分钟)
晚自习期间,借助课本和上课所学内容梳理完成思维导图、典题引路、拓展提升。课上根据学程批阅修改错题,不会的做好标记。
2.合作探究(5分钟)
小组合作,补充完善本单元思维导图,学生之间互相讲解、补充、提问,找出复式统计图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总结出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形成系统的“复式统计图”学习的知识网络,并在小组内分享交流。
3.展示交流(5分钟)
学生展示:小组整体展示,A主持,C展示典型习题的具体内容,能够读懂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B说出本单元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4.点拨提升:(2分钟)
根据典型习题和扩展提升的内容梳理复式统计图的相关内容,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深层次的理解复式统计图的全部内容。梳理复式统计图、单式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借助复式折线统计图分析两种量的变化趋势,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领导力提升】
A层同学进行总结复式统计图的画法,再说说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各有什么优点,最终确定最佳统计图。
B层同学分享自己绘制的统计图,说出选择这种统计图的原因,相比较于其他统计图有什么优点。
C层学生小组交流时,先让C层同学展示绘制了哪种统计图,说说自己选择的原因。
A层帮助B层C层明确每个典型题对应的重点内容,并总结每类题目的解题方法。
B层通过合作能对题目进行分析,并从课本例题课后题中找到同类题型,帮助C层同学明确题目所对应的考察内容。A层同学针对以上问题归类总结,梳理出每类问题的解决思路,构建一般模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数学六年级上册七 体检中的百分数——百分数(一)学案及答案,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单元前测,单元学习内容,课标要求,学科大概念,课程大概念,单元目标,我的单元目标追求,学习导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优秀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知识点梳理,巩固练习,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下册3 统计与概率第二课时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复习,师生互动,整理复习,巩固练习,课堂总结,拓展延伸,教学板书,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