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1 秋天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1 秋天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观察图画,谈话导入,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认识新笔画,指导书写,课后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会认“秋、气”等字,会写“了、子、大、人”,掌握字的笔顺,学会横撇笔画,认识“木、口”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特征,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了解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读好“一”的不同读音;认识首次出现的偏旁。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观察图画,谈话导入
1.谈话导入:(1)你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四个)谁愿意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学生自由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季节)
2.图片出示。问:这是哪个季节?(秋天)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你们观察得可真仔细,那就让我们一起看看秋天到底都有什么变化吧!(师板书课题)请伸出你的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来书空,齐读课题:秋天。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读文。
看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圈画生字。
再读一读,把课后要求我们会认和会写的生字画出来,借助拼音读一读。
3.认读生字。
(1)读带拼音的词语。
藏在课文里的生字宝宝,相信大家已经都认识了,现在它们跳到屏幕上了,大家快和它们打个招呼吧!
出示:
qiū qì le shù yè piàn cónɡ lái fēi ɡè
秋 气 了 树 叶 片 从 来 飞 个
le zǐ rén dà
了 子 人 大
①自己练习读一读,师生正音。
注意:读准平舌音“子”,翘舌音“树、人”,前鼻音“片”。
②指名读。
③开火车读。
(2)学习新的偏旁。
①“木”字旁:观察一下,“树”的偏旁是什么?(“树”的偏旁是“木”。)
说一说“木”字变成偏旁后有什么变化?(“木”的最后一笔变成了点。)
点拨:树和木有关。
②“口”字旁:观察一下,“叶”的偏旁是什么?(“叶”的偏旁是“口”。)
说一说“口”字变成偏旁后有什么变化?(“口”在“叶”中注意避让。)
引导:你还见过哪些口字旁的字?(吃、唱、喝……)
(3)学习“从”。
出示“从”字形演变图,二人为“从”,“从”像两个人站在一起,表示跟随的意思。
组词:从前、跟从、从此。
运用:从前有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它每天都在森林里快乐地奔跑和玩耍。
(4)多音字学习。
①了:好了(le)、了(liǎ)解。
运用: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得了(Ie)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真了(liǎ)不起呀!
②片:叶片(piàn)、相片(piān)儿。
辨析:只有用于“相片儿、画片儿、唱片儿、电影片儿”等时,读piān;其余情况一般读piàn,如,碎片、片断、片面。
(5)读一读。
①课件出示生词,小组内读一读,互相纠正字音。请同学带读课文,其他同学跟读。
秋天 天气 树叶 飞了 一片片 一会儿 一群
②理解词语。
【大雁】鸿雁(鸟名)。嘴扁平,腿短,趾间有蹼,羽毛紫褐色,腹部白色,有黑色条状横纹。群居在水边,吃植物种子,也吃鱼和昆虫。飞时一般排列成行,是一种冬候鸟。例句:一群大雁向南飞去。
【天空】地面以上很高很远的广大空间。例句:小鸟在天空中飞翔。
【凉(liánɡ)】温度低。
【一片片(yí piàn piàn)】很多。
【落(luò)】掉下来,往下降。
【排成(pái chénɡ)】组成。
(6)识字练习。
①课件出示生字,学生指读。
秋 气 了 树 叶 从 片 飞 来 个
②用“√”给加色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秋天(quī qiū) 一片(piàn pàn)
子(zǐ zhǐ) 人(yín rén)
三、认识新笔画,指导书写
1.认识新的笔画“横撇”。
课件出示动画演示,师范写讲解:从左到右,起笔时稍重,折时顿笔,轻轻往左下方撇。
学生书空,描红,师纠正写字姿势。
2.课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了 子
引导:仔细观察,这两个汉字有什么特点?
预设:了比子少一横。子比了多一横。
点拨:了是独体字,写的时候横撇的撇不宜长;弯钩沿竖中线写,稍弯。子横撇短,弯钩长;横写在横中线上,略长。
3.课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大 人
引导:仔细观察,这两个汉字有什么不同?
预设:人比大少一横。大比了人多一横。
点拨:人是独体字,写的时候撇从竖中线起笔;捺在撇的中上部起笔,捺脚与撇尖持平。写大时注意写法与“人”的区别。撇要写成竖撇, 捺在横中线下起笔,捺脚比撇尖略低。
4.学生在课本上描红后,在田字格本上书写。
5.评议提高。
书写正确一颗星;大小比例得当两颗星;关键笔画找准三颗星;美观规范四颗星。
四、课后作业
1.借助拼音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五、板书设计
秋天
了 子 大 人
第2课时
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组词读。
2.激趣导入。
秋天到了,我们的周围发生了哪些变化?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二、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品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课件出示句子: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①指导学生重读“凉”,全班齐读。
②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
点拨: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一片片”说明落下来的叶子有很多。引导学生说几个像“一片片”这样的词。(一只只、一个个、一朵朵)
③你发现了秋天的哪些变化?填空。
秋天天气变_凉_了,树叶变_黄_慢慢落到地面上。
④指导朗读。那这句话应该怎样读?叶子是慢慢从树上“落”下来,读的时候要注意语速慢一些。(试读,指名读。)
2.品读第2自然段。
(1)自读,看看这段有几句话。(2句)
(2)给红色的字注音,
天那么蓝,那么高。 EQ \* jc0 \* "Fnt:宋体" \* hps20 \ \ad(\s \up 9(yì),一)群大雁往南飞, EQ \* jc0 \* "Fnt:宋体" \* hps20 \ \ad(\s \up 9(yí),一)会儿排成个“人”字, EQ \* jc0 \* "Fnt:宋体" \* hps20 \ \ad(\s \up 9(yí),一)会儿排成个“ EQ \* jc0 \* "Fnt:宋体" \* hps20 \ \ad(\s \up 9(yī),一)”字。
点拨:“一”的读音变化规律:“一”表示顺序,跟在“第”后面读“yī”,它与后面的字一起连用时,读音就会发生变化,后面的字是“一、二、三”声,“一”就念四声,后面的字是四声,“一”就念二声。
(3)第1句话写的是什么?
“天那么蓝,那么高。”
读第2句。
①指名读。
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出示图片)
②指导“一会儿”的读法。
③练习用“一会儿……一会儿……”写句子。
引导:在很短的时间里做不同的事情,你能用“一会儿……一会儿……”也说一句话吗?
学生说句子。
预设:我一会儿画画,一会儿看书。
一会儿_____,一会儿_____。
引导学生质疑:大雁为什么要向南飞?
预设:因为秋天到了。
点拨:因为冬天的北方太冷了,它们要飞到南方过冬。
④教师:大雁的队形为什么是“人”字或“一”字形?
因为它们整天飞,单靠一只雁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互相帮助。有劲的大雁在扑翅膀飞的时候,把身后的大雁轻轻地抬起来,这样一个跟着一个就排成了整齐的队伍。
⑤朗读这一段。自己试一试。
强调:“那么”要重读,“一会儿”要读得稍快。
3.品读第3自然段。
(1)读一读这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课件出示:啊!秋天来了!
(2)教师讲解:连用两个感叹号,表达出对秋天美好的向往。
(3)指导学生朗读这一段,读出高兴的语气。
4.指导朗读全文,背诵课文。
(1)引导:秋天是这么美丽,充满了收获的喜悦,让我们把课文完整地读一读。
学生朗读,师生互评。
(2)背诵课文。
①出示图文,借助图片,教师背前句,学生接后面的话。
②自己背,同桌互背。
5.归纳总结:这篇课文从_天气__转凉,__树叶__变黄,大雁__南飞__这几个方面写了秋天的特征,表达出作者_____对秋天的喜爱________之情。(填空)
6.齐声背诵课文。
三、积累运用,拓展练习
1.引导:呀!秋天来了,我们的周围会有这么多的变化,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让我们一起去观察,一起去发现,看看美丽的秋天还有哪些变化吧!
学生自己练说,指名在全班说说。
2.我会画:你看到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用手中的画笔画一画吧!
四、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
2.读一读下面词语,注意”一“的读音。
一 一片片 一会儿 一群
五、板书设计
秋天
天气 树叶 大雁
凉了 黄了、落下来 南飞
喜爱、赞美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1 秋天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情境主题,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1 秋天教学设计,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交流实践,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五单元 阅读教学设计,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课时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