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2025学年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上学期高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上学期高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第1页
    2024-2025学年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上学期高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第2页
    2024-2025学年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上学期高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2025学年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上学期高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上学期高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12月
    (完卷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 积累应用 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云青青兮欲雨,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 ,而倔起阡陌之中。(贾谊《 》)
    (3)《庄子 ·齐物论》认为,自然万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以“ ,
    ”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按要求做答。(5分)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2分)
    就《红楼梦》来说,作为一部伟大的作品,正因为它人物众多,类型多样,所以其内部是大体平街的,这正是整本书阅读带来的一种对人物的全景式理解。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让人在阅读时更有可能取得整体的平衡。
    ①即使仅仅在女性层面
    ②而探春又是一个很刚强的人
    ③《红楼梦》中人物性格也极为丰富
    ④《红楼梦》人物中有多愁善感的林黛玉
    ⑤也有理性能控制情感的薛宝钗
    A.①③⑤④② B.①②③⑤④ C.④⑤②①③ D.④②⑤③①
    (2)小明阅读《红楼梦》后写下四条读书笔记,请帮助他找出有错误的一项并修正。(3分)
    A.小说中“真”与“假”是一组重要概念,既指叙事层面的真事与虚拟,也指道德层面的真诚与虚伪。
    B. 小说有两条基本的情节线索,一条是以贾府为中心,叙述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败的过程;一条是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中心,叙述大观园中人物的命运。
    C. 小说中故事发生的重要环境是大观园,有学者认为大观园象征若世外桃源。此外,小说还设置了大荒山、太虚幻境等空间,体现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D. 小说在开始的序幕部分,通过现实主义的手法,对主要人物关系及其各自命运作了梳理和暗示,以帮助读者获得纲领性的把握。
    有错误的一项是( ) 修正处:“ ”应为“ ”
    二 阅读 70分
    (一)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第3-7题。(17分)
    近期,有关 AI (人工智能)与文学创作的话题成为热点。请你结合相关新闻报道与学术论文,围 绕“人类的文学创作是否会被AI取代”这一问题,梳理信息,参与研讨。
    【材料一】
    ——“AI语境下的文学创作与接受”座谈会在京举行
    ①9月23日 ,“AI语境下的文学创作与接受”座谈会在京举行。座谈会由中国作协、中国科协主办。
    ②与会专家表示,芥川奖获奖小说《东京同情塔》约有5%的内容由AI创作,第五届江苏青年科普科幻大赛二等奖作品《机忆之地》由人工智能创作……这些事件都让文学界思考,作家会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文学的未来在哪里?引发冲击的同时,AI文学写作也带来新的机遇。AI技术有利于提升文艺创作效能,帮助创作者开辟想象空问,实现科学与文学的双向互动。不过,也有专家对作品权属如何划分、如何解决隐私和保密等问题表示忧虑,认为只有当AI真正具备情感时,才可能独立创作出真正的艺术作品。
    (选自《文艺报》,2024-09-24,有删改)
    【材料二】
    AI时代语境下文学的未来走向与价值归依
    ①在文学领域内,AI最主要的功能是可以模仿人类创作。只要在程序中输入关键词,AI就能根据指令生成文学作品。在AI时代的语境下,人类究竞应当如何看待文学与它的关系?
    ②就AI的发展趋势看,它体现出明显的优越性。首先,AI可以丰富创作形式与风格。根据人设定 的关键词,快速生成各种不同风格和类型的文学作品。它还能够利用大数据资源轻松地为文学创作增添不同的学科元素,促使更多跨学科、融合多种风格的新作品出现,拓展文学的边界。其次,AI有助于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研究,为文学创作或者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它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对大量文学文本进行整理与研究,帮助研究者发现文学作品中的潜在规律、主题演变及风格、结构、语言的特点等,进而更好地服务人类。再次,AI有助于扩大文学传播,吸引更多受众。文学作品借助AI的技术优势,能够以更加艺术化的方式呈现。如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吸引更多读者,尤其是年轻一代对文学的关注,扩大影响力,提升传播效果。
    ③就目前情况来看,AI未来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文学作为人类独特的精神活动,可以在科技的帮助下获得更全面的发展。未来人与AI合体协作技术一旦取得重大突破,文学的审美形态与内涵也会不断更新换代,继而引发先锋性的艺术革命和审美革命。
    ④不过,虽然AI有种种优势,但是人类也应看到它可能带来的负面作用。马克思曾提出过“人的异化”的观点,同样,在文学领域,若任由AI主导,当人类过度依赖AI进行文学创作时,按照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不进则退”的观点,虽然人类的传统文学仍然会存在,但是人类的创作能力有可能会退化, 甚至掉入 AI 技术陷阱里无法自拔。比外,AI生成的文学作品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它生成的作品是一 种模式化、类型化的人工程序设计。因此,这些作品往往显得机械化、模式化,缺乏灵魂和深度,难以 引起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文学的核心价值在于其能够反映人类思想、情感、经验和对世界的独特认知。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作者个人经历、感悟、思考和创造力的综合体现。人类在创作中经历的复杂思考和反复酝酿,是塑造个人独特精神世界的必由之路。它承载着人类的喜怒哀乐、梦想与追求,以及对社会、人生、自然的深刻洞察。这些丰富而细腻的情感和思考,是AI难以模拟和复制的。
    (选自《西部文艺研究》,2024-04,有删改)
    3.下列最适合做【材料一】主标题的一项是( )。(2分)
    A.AI语境下的当代文学困境
    C.浅谈AI时代的文学与创作
    B.AI, 代替的是笔还是思想?
    D.遇见AI, 遇见小说的未来?
    4.依据【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AI的核心优势在于能够丰富文学创作形式,融合多元创作风格。
    B.凭借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AI将能进行更个性化的文学主题解读。
    C.AI借助虚拟现实等技术,吸引年轻读者关注,扩大文学影响力。
    D.人机协作的文学创作将引发一系列颠覆性的艺术革命和审美革命。
    5.依据两则材料,对于“AI 创作现状”能作出的一项推断是( )。(3分)
    A.AI参与创作已成为普遍现象,导致当前文学创作数量大增。
    B.Al参与创作的作品质量堪忧,尚无获得文学界肯定的先例。
    C.因为人机协作技术的落后,现阶段创作时AI住往占据主导地位。
    D.法律和伦理上可能遇到的困境也是运用AI创作必须考虑的问题。
    6.结合下面的内容,评析两则材料是否体现针对性。(4分)
    新闻报道和学术论文都应具有针对性。新闻针对性,指新闻写作时需要明确传播对象和传播目的,确保新闻报道能够精准地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论文针对性,指学术论文在写作时需要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确保论文内容具有学术价值。
    7.结合两则材料,围绕“人类的文学创作是否会被AI取代”这一问题,撰写发言提纲。(5分)
    我的观点:
    理由一:
    论据一:
    理由二:
    论据二: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6分)
    定西笔记
    贾平凹
    ①哎哗啦啦,祥——云起呃,呼雷儿——电——闪。———宴时呃,我——过——了呃——万水——千山。
    ②这是我在唱秦腔。秦腔是陕西人的戏,却广泛流行于甘肃、宁夏、青海。同车的小吴是甘肃定西的,他竟然唱得比我还好。
    ③亏了有小吴当向导,我们已经在定西地区的县镇上行走十多天了。
    ④在我的认识里,中国是有三块地方很值得行走的,一是山西的运城和临汾一带,二是陕西的韩城、合阳、朝邑一带,再就是甘肃陇右了。这三块地方历史悠久,文化淳厚,都是国家的大德之域,其德刚健而文明,却同样的命运是它们都长期以来被国人忽略甚至遗忘,现代的经济发展遮蔽了它们曾经的光荣,当人们无限向往若东南沿海地区的繁华,追逐那些新兴的旅游胜地的奇异,很少有人再肯光顾这三块地方,去了解别一样的地理环境,和别一样人的生存状态。
    ⑤在定西,说得最多的就是太阳和水。太阳高挂在天上,水在地上流动,这里的人想着办法要把它们捉到家来,这就是太阳灶和水窖。
    ⑥地处高原,冬天里酷冷,怎样能把太阳留在自家呢,太阳灶就在家家的院子里安装了。太阳灶其实很简单,只是一个大铁盘,里面嵌满了玻璃镜片,它就热烘烘起来,如果想要热水,只须在盘上伸出一个铁棍,棍头上绕出一个圈儿,放上一壶水,不大一会水就咕咕嘟嘟滚开了。夏日里,定西高原上多种有向日葵,向日葵一整天都是仰脸扭脖跟着太阳转,冬季里的太阳灶边,差不多都坐着人,男人们或是喝茶说话,女人们或是做针钱,孩子们在小木桌上做作业。脚下就是卧者眼睛成了一条线的小猫小狗。
    ⑦而水窖呢?这里极度缺水,年降水量仅在四十毫米,而且集中在六月至九月。于是,定西人就创造了水窖。在地头上,我们随时都能看到水窖,那是在下雨天将沟沟岔岔流下来的水引导储入的,这些水可以用来灌溉。定西的土地其实很老实,也乖,只要给灌溉一点水,包谷棒子也就长得像牛犄角。而每户人家的吃呀喝呀洗呀涮呀的生活用水,则是在房前屋后建有水窖。水窖的大小和多少,是家庭富裕日子滋润的象征。我打开过一户人家的水窖帮着汲水,那像打开了一个金银库,阳光从水房的窗子射进来,正好射在水面上,水呈放着光亮,光亮又反照在水房墙上,竟有了七彩的晕辉。
    ⑧定西的房子,讲究“两檐水”。两檐水用的是五檩四椽,有的还出檐,在堂屋外形成一条走廊。 屋顶一律坐脊覆瓦,但很少雕饰。跨墙与背墙多用土坯砌起,而前墙和隔墙则以木板装成。堂屋正门一般是四扇的“股子门”,也有两扇“一片玉”的。窗户有“大方窗”“虎张口”“三挂镜”“子母窗” 等。定西的房子谈不上豪华和阔气,但也绝不简陋,受条件所限,用料都很难贵重,做工一定细致,光瞧眼屋后墙砖缝里的灰浆的严实和山墙根炕洞口砖棱的工整,就能体会到他们造屋的认真和用心。
    ⑨农民的一生,最要紧的工作就是盖房子。如果某一家已经有一院房子,它就给子孙留下了一份光荣,作为子孙在长大成人后仍要再盖一院房子,显示自己活着的意义,再传给他们的后代。土木结构的房子,当然只能使用四十年,而也提供了一辈一辈人锲而不舍盖房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个过程也就是光前裕后。
    ⑩在定西行走,我不禁想,定西为什么就叫定西呢?它是在中国西北,历来称作边关,是历代历朝 都希望它安定吧,它安定了,中国也就安定了。现在,在整个中国的版图上,定西可以说是安定的,安定得似乎让人忘记了它,忘记了它曾经不安定。虽然,它也是国内没有充分开发的地区之一,这可以说还是好事,使它保持了它固有的东西,包括地理环境,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包括没有在过度开发中拉大的贫富差距。但是,当我们需要定西安静平稳,而定西的富裕远远还滞后于全国水平的时候,我们仍需思考,我们还应该为定西做些什么呢?
    (选自《贾平凹散文》,有删改)
    8.本文题为《定西笔记》,分析第④段提及山西和陕西的作用。(3分)
    9.作者擅长运用丰富的细节描写表现风土民情,结合第⑥段加以赏析。(3分)
    10.第⑦段和第⑩段画线部分的语言呈现出不同特点,结合内容加以赏析。(5分)
    11.结合下列材料,评析本文的思想意义。(5分)
    如果能进一步到民问去,从山川河流、节气时令、饮食起用、山歌俚俗等作一考察,获得的印象(中华民族不同于别的民族之处)将更是丰富和深刻。
    ——贾平凹《四月二十七日寄萘翔书》
    (三)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歌,完成第12-13题。(7分)
    【甲】夜归鹿门歌
    (唐)孟浩然
    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①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家,惟有幽人夜来去。
    【乙】游襄阳怀孟浩然
    (唐)白居易
    楚山碧岩岩,汉水碧汤汤。秀气结成象,孟氏之文章。今我讽遗文,思人至其乡。清风无人继,日暮空襄阳。南望鹿门山,蔼②若有余芳。旧隐不知处,云深树苍苍。【注】①庞公:庞德公,东汉隐士,曾隐居鹿门山。②霭:形容树木茂盛。
    12.下列对两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2 分 )
    A.甲诗通过描写诗人夜归鹿门山的所见所感,打发隐逸情杯。B.乙诗认为襄阳山川灵秀之气象孕育形成孟浩然的诗歌散文。C.乙诗写诗人吟诵孟浩然的诗文,表达对孟浩然的景仰之情。D.甲乙两诗都运用了今昔对比的笔法,时空交错,虚实相生。
    13.甲乙两诗都表达了对前人的追思,有人认为甲诗妙在“词不烦而意有余”,乙诗则“词沓意尽”,对此你是否认同?请结合文本阐述理由。(5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4-19题。(19分)
    徐孟昭传
    (明)梁潜
    ①公讳旭,字孟昭,姓徐氏。公幼颖悟,稍长从其乡先生蔡仲渊授《春秋》,为文辞已超诣拔出,见者皆奇之。
    ②公在高帝时,素以笃学见称,数言事,切中当时,高帝嘉纳之。及在考功,拒请托,抑侥幸,是是非非,毫发无所遁其情。而尤以谓天下之治与教,在守令与教官,守令、教官弗称其任者,尤精劾之无少贷。众望风宣腾,公持之益坚。及在大学,亦如在考功时。然公纯谨君子也,虽盛威严,而中情简质,好恶出乎其至诚。至于卓卓自守,激之而不动,挫之而不挠,人未有过之者也。
    ③居大学仅一年,诸生凛凛①谨自修饰,而其僚属之不便者已哗然议之❏。惮之者方侧目于下,忌之者又背沮之于其私,至相与挪揄其所为。公以此竟罢,改云南参议,君子莫不惜之。及陛见,上察其无他,特命除翰林修撰,俾预修《永乐大典》,为副总裁,方向用之,而公卒矣,时年五十二。上闻之悼惜,敕赐棺以敛,遣礼部主事端礼谕祭焉。
    ④公盖终身坦夷不事表曝而其嫉恶刚劲人有所不堪者世以此高之而亦以此与之龃龉者众也。其为学明于义利之辩,为文约而明。喜荐士,所荐最多且贤。屡考试科举,其得士最盛。
    ⑤予素知公,恐其久而失之也,因取其行事而论次之。
    【注】①凛凛:严整而令人敬重、害怕的样子。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为文辞已超诣拔出( ) (2)俾预修《永乐大典》( )
    15.结合文意,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众望风宣腾( )
    A.膨胀 B.宣传 C.发扬 D.哗然
    (2)忌之者又背沮之于其私( )
    A.畏惧 B.诋毁 C.破坏 D.丧气
    16.可填入第③段方框处的一项是( ) 。 (1分)
    A.哉 B.邪 C.矣 D.耳
    17. 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公在高帝时,素以笃学见称,数言事,切中当时,高帝嘉纳之。
    18. 第④段画线部分有五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五处标识出来。(5分)
    公益终身坦夷不事表曝而其嫉恶刚劲人有所不堪者世以此高之而亦以此与之龃龉者众也
    19. 结合第②③段,分析皇帝为何赐棺厚葬徐孟昭。(4分)
    (五)阅读甲乙两文,完成第20-22题。(11分)
    【甲】
    ①近日有命,未足达旨。何者?昔伊挚背商而归周,百里去虞而入秦,乐毅感鸱夷以蝉蜕,王遵识逆顺以去就,皆审兴废之符效①”,知成败之必然,故丹青画其形容,良史载其功勋。闻卿姿度纯茂,器量优绝,当骋能明时,收名传记。今者翻然濯鳞清流,甚相嘉乐。虚心西望,依依若旧。下笔属词,欢心从之。昔虞卿入赵,再见取相;陈平就汉,一觐参乘。孤今与卿,情过于往,故致所御马物以昭忠爱。
    ②今者海内清定,万里一统,三垂无边尘之警,中夏无狗吠之虞。以是弛网阔禁,与世无疑。保官空虚,初无资任。卿来相就,当明孤意,慎勿令家人缤纷道路,以亲骇疏也。若卿欲来相见,当先安部曲,有所保固,然后徐徐轻骑来东。
    ([三国]曹丕《与孟达书》)
    【乙】
    ①往年南征,岁末乃还,适与李鸿会于汉阳,承知消息,慨然永叹,以存足下平素之志,岂徒空托名荣,贵为乖离②乎!呜呼孟子,斯实刘封侵陵足下③,以伤先主待士之义。
    ②又鸿道王冲造作虚语,云足下量度吾心,不受冲说。寻表明之言,追平生之好,依依东望,故遣有书。
    ([三国]诸葛亮《与孟达书》)
    【注】①符效:效验,应验。②乖离:背离。③刘封侵陵足下:指刘备义子刘封夺走孟达仪仗乐队,导致孟达叛降。
    20.对【甲】文内容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曹丕劝阻孟达应当放弃隐居,承担起对于国家的责任。
    B.曹丕告诉孟达现在国家安定,因而治理方式较为宽松。
    C.曹丕与孟达感情并不深厚,出于礼貌才赠其御用马匹。
    D.曹丕希望孟达带领大队人马前来归顺,以彰显其威仪。
    21.从句式角度,贫析【甲】文第①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4分)
    22.甲乙两文同为争取孟达归附本国的书信,但劝说方式各不相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5分)
    三 写作 70分
    生活中,许多人选择“断舍离”,以更好地认清自己内心的真实所求。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断舍离”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答案
    一.积累运用
    1.(5分)(1)水澹澹兮生烟(2)蹑足行伍之间过秦论(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评分说明:一空1分。
    2.(1)(2分)C(2)(3分)D(1分)现实主义(1分)浪漫主义(或虚实结合)(1分)
    二 70分
    (一)(17分)
    3.(2分)B(2分)D(1分)
    4.(3分)C
    5.(3分)D
    6.(4分)【答案示例一】两则材料都具有针对性。材料一针对《文艺报》读者,聚焦“AI语境下的文学创作与接受”座谈会这一事件进行报道;介绍了座谈会的背景与内容,能准确满足读者获取相关信息的需求。材料二针对“AI参与文学创作的优势与不足”这一问题展开深入辩证分析;选题新颖,契合AI时代语境,探讨文学创作的发展,有学术价值。
    【答案示例二】材料一针对性强,材料二针对性弱。材料一针对《文艺报》读者,聚焦“Ai语境下的文学创作与接受”座谈会这一事件进行报道;介绍了座谈会的背景与内容,能准确地满足读者获取相关信息的需求。材料二选题新颖,契合时代语境,有一定学术价值;但仅就AI对于文学发展的利弊进行分析,并未针对标题中的“未来走向与价值归依”进行深入分析。
    评分说明:材料一新闻针对性分析(2分)材料二论文针对性分析(2分)
    7.(5分)【答案示例一】我认为人类的文学创作不会被AI取代。
    理由一:目前AI尚未具备真正的人类情感,因而难以独立创作出真正的艺术作品。
    论据一:如【材料一】所言,当AI具备情感时,才能创作出真正的艺术作品。
    理由二:AI作品往往显得机械化、模式化,难以展现人类丰富的思考和对社会的洞察。
    论据二:如【材料二】所言,文学的价值在于能反映对世界的独特认知,目前的AI作品缺乏灵魂与深度。
    【答案示例二】我认为人类的文学创作会被AI取代。
    理由一:AI能提升文艺创作效能,丰富创作形式与风格。
    论据一:如【材料一】所言,《东京同情塔》《机忆之地》等小说均有AI参与,丰富了传统文学创作形式。
    理由二:随着AI的普及,人类的创作能力有可能不断退化,最终被AI取代。
    论据二:如【材料二】所言,在文学创作领域可能出现“技术的异化”,人的创作能力会出现退化。
    【答案示例三】我认为目前不会,但未来可能会被AI取代。
    理由一:目前AI并不具备情感与思想,且作品往往显得机械化、模式化,缺乏深度。
    论据一:如【材料二】所言,文学的价值在于能反映人类对世界的独特认知,目前AI难以模仿和复制。
    理由二:但随着技术迭代,文学可能在与AI的融合中不断创新发展,从而取代传统的人类文学创作。
    论据二:如【材料二】所言,随着未来人与AI协作技术的发展,文学的审美形态与内涵也会不断更新换代。
    评分说明:观点清晰辩证(1分)理由能从不同角度支撑观点(2分)论据能支撑理由(2分)
    (二)(16分)
    8.(3分)【答案示例】旨在强调这类地区历史文化的厚重,呼吁读者对于这类地区当地地理与人文的重视,引出下文对于定西风土民情的叙写。
    评分说明:一点1分。
    9.(3分)【答案示例】不仅有对于太阳灶本身的细节描写,如“只是一个大铁盘”“嵌满了玻璃镜片”,形象地呈现了装置的特点;还有对周边人物和动物的细节描写,如“男人们喝茶说话”“女人们做针线活”等,展现了定西人冬日围坐的其乐融融;通过丰富的细节描写,体现了定西人的生活智慧,以及定西淳朴的民风特征。
    评分说明:一点1分。
    10.(5分)【答案示例】第⑦段画线部分多用口语,如“吃呀喝呀洗呀涮呀”,生动自然地呈现定西极度缺水,水窖能有效改善当地人生活质量的生活场景。第⑩段画线部分多用书面语,清晰规范地表达作者对定西在中国版图中价值与意义的思考,呼吁读者对于定西这一类地域的重视。语言特点的变化为作者的表情达意服务。
    评分说明:一点1分。
    11.(5分)【答案示例】本文以定西为描写对象,写出了定西的山川风貌和风土人情,写出了定西人的生活方式,具有厚重的文化意蕴。本文对当下现实有启迪意义,呼吁读者关注容易被忽略甚至遗忘的地域,感受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的生存状态,感受历史和文化的悠久醇厚。作者把风土民情作为自己创作的一种关怀对象,借此去构筑自己的文学世界,表现对中华民族独特风格与文化的思考,内涵丰富,主旨深刻。
    评分说明:一点1分。
    (三)(7分)
    12.(2分)D
    13.(5分)【答案示例一】我认同甲诗“词不烦而意有余”,乙诗“词沓意尽”。甲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妙在写怀念庞公而不事铺陈,语不穷尽,意不显露,在追思前人的同时表达隐逸情趣。乙诗虽然语言质朴,但表达过于直白,多用叠词,如“碧岩岩”“碧汤汤”等,使作品在表达上显得有些单调和重复,缺乏诗歌应有的意境与深度。【答案示例二】我认同甲诗“词不烦而意有余”,但不认同乙诗“词沓意尽”。甲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妙在写怀念庞公而不事铺陈,语不穷尽,意不显露,在追思前人的同时表达隐逸情趣。乙诗语言也平实浅易,先赞叹孟氏诗文的风格与成就,再转入对孟氏无人继之的伤感慨叹,寥寥数语,意蕴深长,表达作者对孟氏的深切缅怀。
    评分说明:一点1分。
    (四)(19分)
    14.(2分)(1)超出;高出(1分)(2)使;让;令(1分)
    15.(2分)(1)D(1分)(2)B(1分)
    16.(1分)C
    17.(5分)徐旭在高帝在位时,向来以全心做学问受到称赞,几次向君王进谏(或议论政事),都能切中当时现实,皇帝很高兴地采纳了他的意见。
    评分说明:素、笃、数、纳、被动句共5点,一点1分。
    18.(5分)公盖终身坦夷/不事表曝/而其嫉恶刚劲/人有所不堪者/世以此高之/而亦以此与之龃龉者众也
    19.(4分)【答案示例】徐孟昭在任时全心做学问,多次切中时弊,拒绝请托,坚持己见,其才华与品性赢得了皇帝的认可。尽管他因坚持原则而得罪同僚,被罢免改任,但皇帝在接见后发现其并无劣迹,反欲重用。他为官经历丰富,曾参与编修《永乐大典》。他的去世让皇帝深感惋惜,因此破例赐棺安葬,并派礼部主事祭奠,表达对他的敬意与肯定。
    评分说明:一点1分。
    (五)(11分)
    20.(2分)B
    21.(4分)【答案示例】画线句多用整句,句式工整,节奏鲜明;先列举伊挚、百里奚等的事迹,展现他们审时度势、归顺明主的智慧;再对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了他们审兴废、知成败的必然性和重要性;从而准确地传达出作者渴求贤才的思想感情。
    评分说明:一点1分。
    22.(5分)【答案示例】甲文以直接劝说的方式,表明期待孟达归附,并浓墨重彩多角度地表明归附的益处。先列举历史上贤士归顺明主的事迹,强调贤士应顺应时势的重要性,再以虞卿等人的晋升,暗示孟达归顺后将获得的荣誉和地位,以此激发其归顺的意愿。乙文则以委婉曲折的劝说方式,通过对其投魏之事的感想,叙旧情、表知己,收拢对方之心,打消对方顾虑,表达了对他回归蜀国的期盼,激发其归顺的意愿。
    评分说明:一点1分。
    三写作70分
    23.(70分)参照上海市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四)
    ①徐旭,字孟昭。他从小就很聪明,悟性很高,长大后跟着本乡蔡仲渊先生学习《春秋》等书籍,这时他写的文章文辞优美,已经超出了其他人,看了他的文章的人都惊奇他的才学。
    ②徐旭在高帝在位时,向来以全心做学问受到称赞,几次向君王进谏(或议论政事),都能切中当时现实,皇帝很高兴地采纳了他的意见。在任考功司员外郎及郎中时,徐旭拒绝请托,限制侥幸作官和升官的途径,分清是是非非,毫不隐情。特别是他认为天下之治,与教育、教官、教师关系重大,任教官、教师者要称职,精英尤其责无旁贷。他的这些话一出,引起一众哗然,而徐旭更是坚持己见。后在大学时,他也还是和在考功司时一样。徐旭是一个正直谨慎的君子,虽然很威严,但内心简约质朴,他的好恶完全出自至诚。他杰出正直,你想激动他,他岿然不动;你想挫败他,他也不折不挠,没有超过他的人。
    ③他在大学仅一年时间,学生们都很严谨,注意自己的外表礼仪,但与他合不来的同僚们都在哗然议论他。惧怕他的人都侧目朝下看,记恨他的人又在背地里诋毁他,甚至一-起嘲笑他的所作所为。徐旭因此最终被罢免改任云南参议,正直的人都为他惋惜。等到皇上(朱棣)接见徐旭时,发现他并没有人们讲的那些毛病,便任命他为翰林院修撰,让他准备修撰《永乐大典》,担任副总裁,正准备任用他,但徐旭却去世了,时年五十二岁。皇帝听说后感到悼惜不已,下令赐给徐旭棺材以安葬,并派礼部主事端着祭奠的礼品前去主持祭奠。
    ④徐旭终生过着平淡安静的生活,从不喜欢张扬。他嫉恶如仇,为人刚直,说话耿直,常使人觉得难以接受。有人因此赞扬他这种性格、品行,但更多的人却因此与他不睦。徐旭在治学上对义、利分得很清,他的文章简洁而透彻。他喜欢推荐人才,由他推荐的人才最多,而且推荐的都是贤人。每次他去主考,选出的人才最多。
    ⑤我和徐旭素来是知己,恐怕时间久了人们把他忘了,于是把他所做的事情记下并加了一点评论。
    (五)
    【甲】
    ①近日有使命去,不能充分表达旨意。为什么呢?过去伊尹背离商(夏)朝归顺周(商)朝,百里奚离开虞国进入秦国。乐毅有感于皮囊装尸的教训,从燕国脱身到赵国;汉代的王遵明白得失进退的选择,都是审视了兴盛衰亡的应验,知道成功失败的道理。因此丹青画下了他们的相貌,史籍记载了他们的功勋。听说你姿容气概出众,才器度量超群,应当在盛世施展才能,在史册上留下美名。现在你毅然地愿意像鱼一样在清水中自由生活,我很是嘉许快乐。诚心地向西边眺望,依依不舍地如对老朋友一样。提笔给你写信,欢欣的心情也随之而来。以前虞卿进入赵国,很快就取得相位;陈平归顺汉朝,一见面就和皇帝同乘一辆车。我和你的感情,超过古代的这些人。所以先让人送去御用的马匹,以表明对你的敬重爱戴。
    ②现在国家清平安定,万里江山得到统一。西北三边没有战争的警报,中原亦没有鸡飞狗跳的担扰。法网松弛禁令宽解,整个社会没有尔虞我诈。-开始就没有设置囚室,让大臣的家属充作人质。你如果愿意来相就,应当明白我的用心。请慎重地关照手下的人不要在道路上阻塞骚扰,不要让你身边的人侵犯别的人。如果你想要来见我,且先安顿好部队,有所管制约束,然后再慢慢到洛阳来。
    【乙】
    ①去年南征,岁末才回来,正巧在汉阳与李鸿遇见,才知道您的消息,使我感慨长叹。想您向来的志向,哪里只为空托地位和名望,而以背离君主为高尚呢?唉,孟先生,这实在是刘封欺负您,而有损先帝礼待贤士的原则。
    ②还有,李鸿说王冲编造假话,说您恃度我的心,不接受他的说辞。重温您表白心迹的话,追念我们平生的友情,依依向东遥望,因此派人送去这封信。
    类别
    基准分
    补充细则
    总体标准
    一类卷(63-70)
    66
    一类卷上(68-70)
    准确把握题意,立意深刻,选材恰当,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有新意,有文采。
    一类卷中(65-67)
    一类卷下(63-64)
    二类卷(52-62)
    57
    二类卷上(59-62)
    符合题意,立意较深刻,选材较恰当,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二类卷中(55-58)
    二类卷下(52-54)
    三类卷(40-51)
    45
    三类卷上(48-51)
    基本符合题意,立意一般,选材尚恰当,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感情尚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
    三类卷中(44-47)
    三类卷下(40-43)
    四类卷(21-39)
    29
    四类卷上(30-39)
    偏离题意,立意或选材不当,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
    四类卷中(25-29)
    四类卷下(21-24)
    五类卷(0-20)
    (1)脱离题意。(2)文理不通。(3)全文不足400字
    补充说明
    (1)错别字1个扣1分,至多扣3分。(2)标点错误多,酌情扣1-2分。(3)文面不整洁,酌情扣1-2分。文面整洁美观,酌情加1-2分。

    相关试卷

    2024-2025学年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上学期高考一模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上学期高考一模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2,故不积跬步 荀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上海市黄浦区2024-2025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黄浦区一模):

    这是一份上海市黄浦区2024-2025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黄浦区一模),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应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学年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上)一模(期终)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上)一模(期终)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3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