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广东省实验中学越秀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A4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广东省实验中学越秀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A4第1页
    广东省实验中学越秀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A4第2页
    广东省实验中学越秀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A4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广东省实验中学越秀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实验中学越秀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A4,共21页。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9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特征是以人为本。其人文精神的养成,主要通过传统礼乐教育来实现。礼乐教育一方面讲的是“礼”,体现出一种伦理的精神;另一方面是“乐”,体现出一种艺术的精神。这种艺术精神所包含的意义比一般的艺术教育或者艺术种类宽泛得多,它超越了具体的艺术形式,体现出艺术追求的境界。
    可以说,中国文化精神包括伦理的精神与艺术的精神,两者相互融合,不可分割。礼是用来规范人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的,即“别异”“明分”,确定每个人在社会上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建立社会秩序;乐是用来“统同”“合群”的,人们通过乐表达志向、情感,通过乐来交流,从而构建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国文化中的礼与乐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通过礼乐教化使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合格的人、有高尚品德的人。过去常讲,中国历史文化是一种伦理的文化。这种看法有其片面性,只看到了“礼教”而忽略了“乐教”。要了解中国文化,如果不了解乐教,不知道中国文化是一种充满艺术精神的文化,是不够全面的。
    中国的文化是艺术的文化,拥有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从文学上讲,有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从音乐上讲,不仅有源远流长的传统音乐,还把外来的音乐、舞蹈都吸收进来,使之形式与内容异常丰富。从古代一直延续下来的主要艺术形式有琴、棋、书、画,如果一直上溯,还有六艺,即诗、书、礼、乐、射、御。这些都是艺术宝库中的精髓。再有,中国的昆曲与印度的梵剧、希腊的悲剧、日本的古典戏剧相比,无论是剧本的文学艺术、音乐演唱艺术,还是舞台表演艺术以及整个戏剧理论体系,都更胜一筹。希腊的悲剧早已消亡,只剩下了一些文学作品;印度的梵剧只零零散散地存在于现代印度舞蹈中;日本能剧的历史比中国的昆曲要早几百年,但它从剧本到唱腔,再到表演艺术理论都没有昆曲那么完整和丰富。这些例子说明,中国的很多艺术在世界上已经达到了很高的高度,其价值无法估量。
    中国的道德教育和艺术教育紧密结合,道德追求的最高境界实际上也是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我们经常讲“真善美”,“真”是对知识、真理的追求,“善”是对伦理、道德的追求,“美”是对艺术境界的追求。中国人不仅讲“天人合一”,也强调“真善美”的统一。在根本上,道德的追求和艺术的追求是完全融通合二为一的。不仅如此,中国人还把艺术精神贯彻到了日常生活中。
    有人说,中国人的生活是艺术的生活。总之,中国文化渗透了一种追求艺术境界的艺术精神,礼乐教化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中国传统文化更注重通过乐来引导社会风气、培养人们的情操。形式固然重要,但只是停留在外在上,并不是乐的本质。“乐者,非谓黄钟大吕、弦歌干扬也,乐之末节也”(《礼记·乐记》),乐并不单纯指奏响黄钟大吕,唱歌、跳舞都是音乐的末节。真正的乐教,或者说艺术的精神,是通过外在形式寻求人生最高的境界。音乐的根本在于培养人的德行,而不是单纯培养人的艺事,“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礼记·乐记》)。《乐记》把德行放在第一位,把艺事放在第二位。艺术不是一种竞技性、表演性的活动,六艺“诗、书、礼、乐、射、御”中,“射”跟“御”实际是体育活动,但其本质不是竞技性、表演性的,而是要通过艺术、体育等活动来陶冶性情,以寻求达到人生更高境界。陶冶情操,提升人生境界需要由艺入道,同时要用道来统摄艺,这应该是中国乐教中最根本的精神。
    (摘编自楼宇烈《立于礼,成于乐——中国文化中“礼教”与“乐教”的和谐统一》)
    材料二:
    礼乐之“结盟”,肇端于夏商,而大成于西周的礼乐制度,其一体性之论述则在春秋战国的儒家那里获得定型,奠定了此后中国礼乐文化的基本风貌和精神。在传统儒家经史子集或“六经”“六艺”的人文知识体系中,礼乐在理论和精神上的一体性远大于差异性。历朝历代在国家层面的演礼典乐之实践,更加深了这种礼乐论述的一体性。
    自20世纪以来,西学传入中国,近现代学人开始以西方的学科观念和方法重新阐释中国传统礼乐文化,礼与乐逐渐分离。其中,乐因为符合现代艺术与美学观念而被纳入美学和艺术研究领域。而礼乐中的礼,则因为其内涵过于丰富,外延过于宽泛,且在新文化运动时期被一部分启蒙思想者指认为“吃人”的礼教,与现代美学所定位的自由价值相违背,而被美和艺术排除在外。自此以后,近现代学人对传统礼乐的研究,或者将之等同于单纯的音乐研究,特别强调其形式上的审美价值;或者只是将礼分解为宗教、政治、伦理和法律范畴,儒家礼乐的一体性论述被彻底切割。在这种现代西方美学和艺术观的主导下,一些学人开始抨击传统礼乐中乐的非自律性,试图把乐从礼中拯救出来,致使礼乐各失其本来面目,在不同学科和学术观念下延续自己的生命。
    (摘编自易冬冬《礼与乐:中国文化内在的一体性》)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乐并不仅指音乐这种艺术门类,它超越了具体的艺术形式,体现出了一种艺术的精神。
    B. 传统礼乐教育通过伦理精神与艺术精神的融合来实现,礼乐教化有助于培养出有高尚品德、健全人格的人。
    C. 传统文化中的乐教注重艺事,意在通过外在的形式寻求人生的最高境界,最终实现由艺入道,以艺摄道。
    D. 礼乐在理论和精神上既有一体性也有差异性,其一体性论述经儒家定型后,奠定了礼乐文化的基本风貌。
    2. 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要更全面了解中国文化,既要了解礼教,也要了解乐教,因为中国历史文化不仅是伦理文化。
    B. 与世界其他的国家相比,中国的艺术更为完整,更为丰富,更有高度,其艺术价值无法估量。
    C.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单纯用于娱乐的歌舞并不能体现真正艺术精神,也无法提升人生境界。
    D. 以西方学科观念和方法阐释中国传统礼乐文化,会使礼乐分离,破坏中国文化内在一体性。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通典·礼典》)
    B.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C. “不要试图填满生命的空白,因为音乐就在那空白的深处。”(泰戈尔)
    D. “从‘序’与‘理’说,礼的精神是科学的。”(《朱光潜全集》)
    4. 材料二最后一段使用了“指认”“切割”“抨击”等词语,请简析其作用。
    5. 当下,如何才能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中“礼乐一体”的传统?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 C 2. B
    3. A 4. 这些词语准确地指出了近现代学人在研究传统礼乐文化时存在的偏见和错误做法,并表明了作者对这种行为的态度和批判。同时,这些词语的使用也使论述更加生动有力。
    5. 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中“礼乐一体”的传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应该在思想上认识到礼乐的一体性,避免将礼和乐分开来看待;
    其次,在国家层面的演礼典乐实践中,应该加强礼乐的结合,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礼乐文化的内涵;
    此外,我们也应该摒弃用西方的学科观念和方法来研究中国传统礼乐文化的做法避免将礼乐文化割裂开来;
    最后,我们应该深入研究中国传统礼乐文化,探讨礼乐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发展,让传统礼乐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乐一体”思想的探讨,揭示了礼乐教育在培养人文精神和艺术精神中的重要作用。文章从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现代解读三个方面展开,强调了礼乐的融合性和不可分割性。通过对比中外艺术形式,突显了中国艺术的独特价值和高度。文章还批判了现代西方学科观念对礼乐文化的割裂,呼吁回归传统,继承和发扬礼乐一体的文化精髓。整体结构清晰,论证有力。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传统文化中的乐教注重艺事”错,原文“音乐的根本在于培养人的德行,而不是单纯培养人的艺事”“《乐记》把德行放在第一位,把艺事放在第二位”,可见“注重艺事”不合文意;“以艺摄道”错,原文是“用道来统摄艺”。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B.“中国的艺术更为完整,更为丰富,更有高度”以偏概全。原文“些例子说明,中国的很多艺术在世界上已经达到了很高的高度”,是“很多艺术”而非“中国的艺术”;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高度”而非“更为完整,更为丰富”。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能力。
    材料一的观点是“中国文化中‘礼教’与‘乐教’的和谐统一”。
    B.谈礼乐与做人的关系;
    C.谈的是音乐对生命的重要性;
    D.不涉及乐,礼乐关系也未谈及。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词语的能力。
    原文“而礼乐中的礼,则因为其内涵过于丰富,外延过于宽泛,且在新文化运动时期被一部分启蒙思想者指认为‘吃人’的礼教,与现代美学所定位的自由价值相违背,而被美和艺术排除在外”,“指认”一词带有不认同、批判的内涵,“一部分启蒙思想者”认为“礼”是“吃人”的礼教的说法是对“礼”的偏见;
    原文“儒家礼乐的一体性论述被彻底切割”,这显然是不对的,“切割”是硬生生分离,表明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原文“在这种现代西方美学和艺术观的主导下,一些学人开始抨击传统礼乐中乐的非自律性”,“抨击”的做法是在“现代西方美学和艺术观的主导”之下的,不符合中国实际,这种做法也是错误的。
    总之,这些词语准确地指出了近现代学人在研究传统礼乐文化时存在的偏见和错误做法,并表明了作者对这种行为的态度和批判。
    “指认”“切割”“抨击”都很生动形象,这些词语的使用也使论述更加生动有力。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中“礼乐一体”的传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中国文化中的礼与乐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通过礼乐教化使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合格的人、有高尚品德的人”,首先,应该在思想上认识到礼乐的一体性,避免将礼和乐分开来看待;
    “礼乐在理论和精神上的一体性远大于差异性。历朝历代在国家层面的演礼典乐之实践,更加深了这种礼乐论述的一体性”,其次,在国家层面的演礼典乐实践中,应该加强礼乐的结合,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礼乐文化的内涵;
    “自20世纪以来,西学传入中国,近现代学人开始以西方的学科观念和方法重新阐释中国传统礼乐文化,礼与乐逐渐分离”,此外,我们也应该摒弃用西方的学科观念和方法来研究中国传统礼乐文化的做法避免将礼乐文化割裂开来;
    “中国传统文化更注重通过乐来引导社会风气、培养人们的情操”“中国文化中的礼与乐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通过礼乐教化使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合格的人、有高尚品德的人”,最后,我们应该深入研究中国传统礼乐文化,探讨礼乐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发展,让传统礼乐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玛丝洛娃案件审讯后的第二天)
    等到聂赫留朵夫同陪审员们一块儿走进法庭,昨天的那种程序就开始了,又是大叫一声:“升堂!”那三个衣领绣花的人又登上高台,又是肃静,陪审员们又在高背椅上坐下,又是那几个宪兵,又是那幅画像,又是那个司祭。
    开庭前的种种准备工作也跟昨天一样(只是陪审员的宣誓和庭长对陪审员的一番交代免掉了)。
    今天审理的是一个撬镇窃盗案。被告由两个手握拔出鞘的军刀的宪兵押上来,是一个二十岁的孩子,生得瘦伶伶的,两肩很窄,脸色灰白,脱了血色,身上穿着灰色长囚衣。他独自一个人坐在被告席上,皱起眉头瞧着走进法庭的人。这个孩子被控同一个伙伴扭开一个堆房的锁,从那里偷出几条旧的粗地毯,一共价值三卢布六十七戈比。根据起诉书上的说法,这个孩子同肩上扛着粗地毯的伙伴正在走路,却被一个警察拦住。这个孩子和他的同伙就立刻认罪,于是双双关进了监牢。这个孩子的伙伴是钳工,已经在监狱里死掉,现在只剩下孩子一人受审。那几条旧的粗地毯放在物证桌上。
    这个案子的审讯工作完全像昨天一样,有供词,有罪证,有证人,有证人的宣誓,有审问,有鉴定人,有追根究底的盘问,总之各种花样无不齐备。充当证人的警察每逢庭长、公诉人、辩护人问他话,总是有气无力地回答几个字:“是,老爷,”或者“我不知道,老爷”然后又是“是,老爷”……不过,尽管他表现出士兵的愚鲁和死板,人们还是可以看出他怜惜那个孩子,不乐意讲他逮捕孩子的情形。
    另一个证人是失主,年老的房产主,那几条粗地毯就是他的。他分明是肝火旺的人,法庭上问他承认不承认那些粗地毯是他的,他很不高兴地承认说是他的。可是等到副检察官开始问他打算拿那些粗地毯做什么用,他是不是很需要那些东西,他就冒火了,回答说:
    “滚他娘的吧,这些粗地毯。我根本用不着这些东西。要是我早知道它们会惹出这么多的麻烦,那我非但不会找它们,反而情愿倒贴一张红票子,哪怕倒贴两张也成,免得让人家硬拉到这儿来受审。光是坐马车我就差不多花掉五个卢布了。况且我的身体也不好。我有疝气病,还有风湿病。”
    证人们是这样说的。至于被告本人,对所有的罪行一概招认,像被捉住的小野兽那样茫然失措地四下里张望,用时断时续的声调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讲出来。
    案子是清楚的,可是副检察官仍旧像昨天那样耸起肩膀,提出一些巧妙的、意在引诱狡猾的犯人上钩的问题。
    他在发言中证实这个盗窃案发生是在一个住人的地方犯下的,而且是扭开锁进去的,因为这个缘故那个孩子应当受到最重的惩罚。
    庭长也像昨天那样扮演着公正无私的角色,向陪审员详细解释和开导一些他们本来就知道,而且也不可能不知道的事情。法庭也像昨天那样有好几次宣布审讯暂停,大家就又去抽烟,民事执行吏就又吆喝一声:“升堂!”两个宪兵就又坐在那里,握着拔出来的军刀吓唬犯人,同时竭力不让自己打盹。
    从这个案子的审讯可以了解到这个孩子原本由他父亲送到一个卷烟厂里去做学徒,在那里过了五年。今年厂主和工人们发生纠纷以后,他被厂主辞退,始终没有找到工作。他在小饭铺里碰见那个跟他一样的钳工,比他失业更早。有一天晚上他们两个人喝醉酒,扭开锁,从那儿随手拿走了一些东西。他们被捕了。他们照实供认了罪行,被关进监狱。钳工在候审期间死掉了。现在这个孩子就作为社会必须与之隔绝的危险人物受到审判。
    “要说他是个危险的人物,那也跟昨天那个女犯人倒不相上下,”聂赫留朵夫听着法庭上人们所说的话,暗自想道,“他们危险,那么我们就不危险?……我自己就是个好色之徒,浪荡的人,骗子,所有我们这班人,凡是知道我的底细的人,不但不藐视我,反而尊敬我。那么我和我们这班人就不危险?”
    “其实,事情明明白白,这个孩子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坏蛋,而是极其平常的人。这是大家都看得出来的。他所以会成为现在这样的人,也无非是因为他处在会产生这种人的条件之下罢了。因此,看来事情很清楚:为了不要再有这样的孩子,就得努力消除造成这种不幸的人的条件才对。”
    “可我们是怎么办的呢?我们把他关进监牢里,使他处在十分闲散的条件下,或者要他从事于对健康极其有害而且无意义的劳动,让他交结那些跟他同样软弱而且在生活里迷失方向的人,然后由国库出钱把他同最腐败的人混杂在一起从莫斯科省流放到伊尔库茨克省去。”
    “我们非但不去做任何事情来消除产生这种人的条件,反而一味鼓励那些制造这种人的机构……”
    “是啊,当初他家里穷得把他从乡村送到城里来。自从他像个小野兽似的在城里住下,过学徒的生活,剃光了头发为以免生虱子,而且给师傅们跑街买东西的时候起,有心怜悯他的人却始终一个也没出现过。刚好相反,自从他在城里住下以后,他从师傅和同事口里听到的,抑无非是‘谁会骗人,谁会喝酒,谁会骂人,谁会打架,谁会放荡’之类的话。”
    “到后来,对健康有害的工作、酗酒、放荡等,害得他生了病,戕害了他的身心,他就糊里糊涂,昏头昏脑,像在梦中那样,毫无目的地在城里流浪,一时莽撞,钻进人家的一个堆房,从那儿拿走了几条谁也不需要的粗地毯。可是在这种时候,我们这班衣食饱暖、家财豪富、受过教育的人,非但不去努力消除那些伤害这个孩子落到目前这个地步的原因,却要惩罚这个孩子。”
    聂赫留朵夫专心思考这些事,已经不再听庭上的审问。在他脑子里展开的这些思想使得他自己也心惊胆战。他暗自惊讶,不明白他以前怎么会没有看清楚这种事,为什么别人也没有看出来。
    (节选自《复活》,人民文学出版社版出版,有删节)
    文本二:
    无论什么样的读者,他们对小说那样的大部头作品的解释,在一定程度上得通过这一途径来实现:识别作品中那些重复出现的现象,并进而理解由这些现象衍生的意义。
    从细小处着眼,我们可以看到语言成分的重复:词、修辞格、外形或内在情态的描绘;以隐喻的方式出现的隐蔽的重复则显得更为精妙。从大处看,事件或场景在文本中被复制着,由一个情节或人物衍生的主题在同一文本的另一处重复出现。最后,作者在一部小说中可以重复他其它小说中的动机、主题、人物或事件。
    (节选自《小说与重复》,有删节,作者:J·希利斯·米勒)
    6.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运用了容貌、服饰、神态等肖像描写和比喻的手法,以形传神,生动地刻画了那个孩子的形象。
    B. 作者列出粗地毯具体价格,意在说明孩子与伙伴虽然是他们随手拿走的粗地毯,但确实构成了犯罪。但这两人最后却一人死亡、一人面临“最重的惩罚”,则突出了惩罚的不合理。
    C. 聂赫留朵夫的心理活动内容,一方面让读者明白孩子之所以“会成为现在这样的人”的原因,也为聂赫留朵夫情感上复活做铺垫,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更广阔的社会背景。
    D. 小说描述那个孩子是“极其平常的人”,除了说明孩子不是“危险人物”外,还有深层的含意:这个孩子的遭遇在当时的社会,太常见、太普遍了。
    7. 下列与文本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复活》后文说,一般所谓的刑事犯的遭遇“还能多多少少见到一点依照法律办事的影子”,可见庭长,检察官们审讯这个孩子、玛丝洛娃等的刑事案件是依照法律办案的。
    B. 托尔斯泰善于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和分析,展现人物心灵变化的过程,评论家称其为“心灵辩证法”,文本一中对孩子和聂赫留朵夫都有这样的心理描写与分析。
    C. 文本一作者借聂赫留朵夫的思考,探讨“消除产生这种人的条件“的问题,表现了作者改革社会的良好愿望,也体现了作者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D. 文本一采用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叙述,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大卫·科波菲尔》也采用了同样的人称和视角。
    8. 鲜明的对比往往具有讽刺意味,这也是《复活》突出的艺术特点,请从对比角度赏析文本一的讽刺艺术。
    9. 文本一中多处出现“重复(或相似)”,请结合文本二,从语言、人物、情节、主题等角度中选择一个角度,分析这些“重复”的作用。
    【答案】6. B 7. C
    8. ①对比一:案件简单明了,但审讯程序繁琐。讽刺审讯的荒唐可笑。②对比二:两位证人都没有证明判孩子有罪,但副检察官却执意判“最重的惩罚”。讽刺检察官一类人物为显示自己的权力而为所欲为,冷酷、残忍。③对比三:无罪的孩子在接受审讯、受最重的惩罚,有罪的聂赫留朵夫逍遥法外、坐在陪审团席上审判他人。讽刺司法黑暗、社会不公、审判荒唐。④对比四:孩子弱小、无助、老实,但副检察官却认为犯人“狡猾”,是“社会必须与之隔离的危险人物”。讽刺副检察官们的愚蠢、自大。
    9. 语言:(1)开篇十个“又”(“又是”)重复,说明所谓的案件审讯,其实不过是一种机械形式,没有多少人真正关心案子的本身,突出了作者对俄国司法制度的批判。(2)四个“跟昨天一样”(“像昨天一样”)重复,前两个突出了所谓的审讯每天都在这样发生着,加深了作品的批判力量,后两个强化了副检察官和庭长的虚伪、丑陋嘴脸。(3)作者重复七个“有”,列出“有”的内容,既是对一个简单明了案件却有如此繁琐“花样”的讽刺,也表现了案件审讯程序与形式虽齐备,但无人关心案件真相。
    人物:玛丝洛娃身世悲惨、无辜被害,因审讯疏忽被判重刑;男孩身世可怜、本性善良,偷了“几条谁也不需要的粗地毯”却要“受到最重的惩罚”,这两个形象有重合之处。这样既加深了人物及遭遇的可信度,又说明这种不公现象的普遍性。
    情节:孩子偷粗地毯被抓的过程在选文一共出现三次,让读者对案件始末及孩子经历有一个全面、客观的了解,从而使读者对案件有一个客观的评判。
    主题:玛丝洛娃命案、男孩偷盗案审讯对象相类,审讯人员相同,审讯讯程序如昨,说明了马斯洛娃遭遇的社会普遍性,深化了玛丝洛娃遭遇的悲剧意义,加强了作品的批判力度。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B.“意在说明孩子与伙伴虽然是他们随手拿走的粗地毯,但确实构成了犯罪”错误,作者列出粗地毯具体价格,意在说明孩子与伙伴偷盗的物品价值不大。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A.“依照法律办案”错误。全文描述无罪的孩子在接受审讯、受最重的惩罚,有罪的聂赫留朵夫逍遥法外、坐在陪审团席上审判他人,讽刺了司法黑暗、社会不公、审判荒唐的现实,强化了检察官和庭长的虚伪、丑陋嘴脸。
    B.“文本一中对孩子和聂赫留朵夫都有这样的心理描写与分析”错误。聂赫留朵夫有详细心理描写,孩子没有。
    D.“第一人称、有限视角”错误。作者叙述事件时运用了内心独白、对话等手法展现人物的心灵世界,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没有运用第一人称,而且运用的是“全知视角”。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
    对比一:“其实,事情明明白白,这个孩子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坏蛋,而是极其平常的人。这是大家都看得出来的……”“案子是清楚的,可是副检察官仍旧像昨天那样耸起肩膀,提出一些巧妙的、意在引诱狡猾的犯人上钩的问题”,案件简单明了,但审讯程序却极其繁琐,作者讽刺了这种审讯的荒唐可笑的行为。
    对比二:“证人们是这样说的。至于被告本人,对所有的罪行一概招认,像被捉住的小野兽那样茫然失措地四下里张望,用时时断时续的声调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讲出来”“他在发言中证实这个盗窃案发生是在一个住人的地方犯下的,而且是扭开锁进去的,因为这个缘故那个孩子应当受到最重的惩罚”,两位证人,一位可怜孩子,一位嫌案子麻烦,都没有证明判孩子有罪,但副检察官却执意要孩子受“最重的惩罚”,文章讽刺了检察官一类人物为显示自己的权力而为所欲为,冷酷、残忍的丑恶嘴脸。
    对比三:“要说他是个危险的人物,那也跟昨天那个女犯人倒不相上下,”聂赫留朵夫听着法庭上人们所说的话,暗自想道,“他们危险,那么我们就不危险?……我自己就是个好色之徒,浪荡的人,骗子,所有我们这班人,几是知道我的底细的人,不但不藐视我,反而尊敬我。那么我和我们这班人就不危险”,无罪的孩子在接受审讯、受最重的惩罚,有罪的聂赫留朵夫逍遥法外、坐在陪审团席上审判他人。文章讽刺了当时社会司法黑暗、社会不公、审判荒唐的社会现实。
    对比四:“有一天晚上他们两个人喝醉酒,扭开锁,从那儿随手拿走了一些东西。他们被捕了。他们照实供认了罪行,被关进监狱。钳工在候审期间死掉了。现在这个孩子就作为社会必须与之隔绝的危险人物受到审判”“意在引诱狡猾的犯人上钩的问题”,孩子弱小、无助、老实,但副检察官们却认为犯人“狡猾”,是“社会必须与之隔离的危险人物”,文章讽刺了副检察官们的愚蠢、自大的性格特点。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语言上的作用:(1)“昨天的那种程序就开始了,又是大叫一声:“升堂!”那三个衣领绣花的人又登上高台,又是肃静,陪审员们又在高背椅上坐下,又是那几个宪兵,又是那幅画像,又是那个司祭……”, 文章很多个“又”(“又是”)重复,说明所谓的案件审讯,其实不过是一种机械形式,没有多少人真正关心案子的本身,突出了作者对俄国司法制度的批判。(2)“开庭前的种种准备工作也跟昨天一样”“这个案子的审讯工作完全像昨天一样”“法庭也像昨天那样有好几次宣布审讯暂停”“庭长也像昨天那样扮演着公正无私的角色” ,文章四个“跟昨天一样”(“像昨天一样”)重复,前两个突出了所谓的审讯每天都在这样发生着,加深了作品的批判力量,后两个强化了副检察官和庭长的虚伪、丑陋的嘴脸。(3)“这个案子的审讯工作完全像昨天一样,有供词,有罪证,有证人,有证人的宣誓,有审问,有鉴定人,有追根究底的盘问”,作者重复七个“有”,列出“有”的内容,既是对一个简单明了案件却有如此繁琐“花样”的讽刺,也表现了案件审讯程序与形式虽齐备,但无人关心案件的真相。
    人物上的作用:“马斯洛娃案件审讯后的第二天”“被告由两个手握拔出鞘的军刀的宪兵押上来,是一个二十岁的孩子,生得瘦伶伶的,两肩很窄,脸色灰白,脱了血色,身上穿着灰色长因衣。他独自一个人坐在被告席上,皱起眉头瞧着走进法庭的人”“从那儿拿走了几条谁也不需要的粗地毯。可是在这种时候,我们这班衣食饱暖、家财豪富、受过教育的人,非但不去努力消除那些伤害这个孩子落到目前这个地步的原因,却要惩罚这个孩子”,马斯洛娃身世悲惨、无辜被害,因审讯疏忽被判重刑,男孩身世可怜、本性善良,偷了“几条谁也不需要的粗地毯”却要“受到最重的惩罚”,这两个形象有重合之处。这样既加深了人物及遭遇的可信度,又说明这样的弱小无辜受重罚在当时社会是普遍现象。
    情节上的作用:“这个孩子被控同一个伙伴扭开一个堆房的锁,从那里偷出几条旧的粗地毯,一共价值三卢布六十七戈比”“他在发言中证实这个盗窃案发生是在一个住人的地方犯下的,而且是扭开锁进去的,因为这个缘故那个孩子应当受到最重的惩罚”“有一天晚上他们两个人喝醉酒,扭开锁,从那儿随手拿走了一些东西。他们被捕了。他们照实供认了罪行,被关进监狱”,孩子偷粗地毯被抓的过程在选文一共出现三次,这三次叙述,让读者对案件始末及孩子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样的人”,有一个全面、客观的了解,从而使读者对案件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
    主题上的作用:文章开篇写“(马斯洛娃案件审讯后的第二天)等到聂赫留朵夫同陪审员们一块儿走进法庭,昨天的那种程序就开始了,……那三个衣领绣花的人又登上高台,又是肃静,陪审员们又在高背椅上坐下,又是那几个宪兵,又是那幅画像,又是那个司祭”,马斯路娃命案审讯的第二天,即发生男孩偷盗案审讯,审讯对象相类,审讯人员相同,审讯讯程序如昨,说明了马斯洛娃遭遇的社会普遍性,深化了马斯洛娃遭遇的悲剧意义,加强了作品的批判力度,给人以警醒。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人主之患,不在乎不言用贤,而在乎不诚必用贤。夫言用贤者,口也;却贤者,行也。口行相反而欲贤者之至不肖者之退也不亦难乎夫耀蝉者,务在明其火,振其树而已;火不明,虽振其树,无益也。今人主有能明其德者,则天下归之,若蝉之归明火也。
    (节选自《荀子·致士》)
    材料二:
    桓公问于管仲曰:“吾欲使酒腐于爵,肉腐于俎,得无害于霸乎?”管仲对曰:“此极非其贵者耳;然亦无害于霸也。”桓公曰:“何如而害霸?”管仲对曰:“不如贤,害翁;知而不用,害霸;用而不任,害翁;任而不信,害霸;信而复使小人参之,害霸。”桓公:“善。”
    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中行氏[注]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已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仇之。贤者怨之,不肖者仇之;怨仇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注】中行氏:春秋时晋国掌权的六大家族之一。
    (节选自《说苑·尊贤》)
    材料三:
    马周,博州茌平人也。贞观五年,至京师,舍于中郎将常何之家。时太宗令百官上书言得失,周为何陈便宜二十余事,令奏之,事皆合旨。太宗怪其能,问何,何对曰:“此非臣所发意,乃臣家客马周也。”太宗即日召之,未至间,遣使者四辈敦趣。及谒见,与语,帝大说,诏直门下省。明年,拜监察御史,奉命称职,累除中书舍人。周有机辩,能数矣,深识事端,故动无不中。太宗尝曰:“我于马周,暂时不见,则便思之。”十八年,历迁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周既职兼两宫,处事平允,甚获当时之誉。又以本官摄吏部尚书。太宗尝谓侍臣曰:“周见事敏速,性甚慎至。至于论量人物,直道而言,朕比任使之,多称朕意。既写忠诚,亲附于朕,实籍此人共康时政也。”
    (节选自《贞观政要·任贤》)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答题卡上依次写出句读处的字母。
    口行A相反B而欲贤C者D之至E不肖者F之退G也H不亦I难乎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任而不信”的“而”与《十二章》中“人而不仁”的“而”用法含义相同。
    B. “务在明其火”中的“明”与《大学之道》中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的第一个“明”含义不同。
    C. “舍于中郎将常何之家”的“家”与《兼爱》中的“虽至大夫之相乱家”的“家”含义不同。
    D. “帝大说”的“说”和《五石之瓠》中的“客得之,以说吴王”的“说”含义不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荀子使用“耀蝉”打比方,形象地阐明了“人主有能明其德者,则天下归之”的道理。
    B. 针对桓公的疑问,管仲认为故意让酒肉腐坏,这样做不好,但并不妨害君主成就霸业
    C. 孔子认为假如中行氏没有看轻不肖的人,不肖的人就不会产生仇恨,中行氏就不会灭亡。
    D. 太宗让百官上书谈论得失,常何上奏了马周给他讲述的二十多件事情,都合太宗心意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及课内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于论量人物,直道而言,朕比任使之,多称朕意。
    (2)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兼爱》)
    (3)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14. 材料二中,管仲对重视贤人有明确的态度。你认为材料三中唐太宗的做法体现了管仲的哪些态度?
    【答案】10. BEG
    11. A 12. C
    13. (1)至于评论人物,能秉公直言,我近来任用他所推荐的人,多数都能符合我的心意。
    (2)所以圣人是把治理天下作为事务的人,怎么能不禁止人互相厌恶而鼓励人相爱呢?
    (3)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
    14. ①太宗知道马周有才能,于是授予他监察御史、中书舍人等官职,这体现了“知而用之”。②对马周推荐的人才,太宗都很满意,这体现出“而任之,任而信之”。
    【解析】
    【导语】这篇文言文通过三个历史材料探讨了用贤的重要性。材料一以荀子的观点,强调君主若有明德,自然会吸引贤才;材料二中,管仲论述了不重视贤人会导致霸业受损的危害;材料三则展示了唐太宗识贤任用的成功事例,马周因其才华被重用,促进了政治上的成就。整体反映出古代先贤对于识贤用贤在治国中的关键作用的深刻认识。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口头上和行动上互相违背,却想要贤能的人前来,没有才能的人退去,不也是很难的吗?
    “口行相反”是主谓结构,意思完整,故后面B处断开;
    “贤者之至”“不肖者之退也”都做“欲”的宾语,且两句意思相对,结构一致,两句后都断开,故EG处断开。
    故选BEG。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错误。用法含义不同,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假设。句意:任用了却不信任。/人如果没有仁德。
    B.正确。点亮/彰明。句意:他的工作在于点亮灯火。/古代那些要彰明美德于天下的人。
    C.正确。住所/卿大夫的封地。句意:在中郎将常何家中寄宿。/即使是大夫互相侵扰其封地。
    D.正确。通“悦”,高兴/通“悦”,使……高兴,取悦。句意:皇帝很高兴。/客人得到药方,拿来取悦吴王。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假如范中行氏没有看轻不肖的人,不肖的人就不会产生仇恨,中行氏就不会灭亡了”错误,以偏概全。由原文“贤者怨之,不肖者仇之;怨仇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可知,范中行氏灭亡的原因是范中行氏没有尊贤而贱不肖,贤能的人埋怨他,不贤之人仇恨他;埋怨和仇恨一起摆在他面前,所以会灭亡。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论量”,评论;“比”,近来;“称”,符合。
    (2)“以……为”,把……作为;“事”,事务;“恶”,怎么;“劝”,鼓励。
    (3)“所以”,因为;“要誉”,博取名誉;“恶”,厌恶;“然”,这样。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①由材料一“太宗即召之,间未至,遣使者四辈敦趣。及谒见,与语,帝大悦,诏直门下省。明年,拜监察御史,奉命称职,累除中书舍人”材料二“不知贤,害霸;知而不用,害霸”可知,唐太宗知道马周世一位有才能得人,就立刻重用他,授予他官职。这体现了管仲“知贤,并且知而用之”的观点。
    ②由材料一“太宗尝谓侍臣曰:‘周见事敏速,性甚慎至。至于论量人物,直道而言,朕比任使之,多称朕意。既写忠诚,亲附于朕,实藉此人共康时政也’”材料二“用而不任,害霸;任而不信,害霸”可知,唐太宗重用马周之后,对他非常地信任,任用马周推荐的人,想要依靠马周来共同地把政事办好。这体现了管仲“用而任之,任而信之”的观点。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君主的毛病,不在于不谈论任用贤人,而在于不能确实坚决地去任用贤人。谈论任用贤人,是口头上的;屏退贤人,是行动上的。口头上和行动上互相违背,却想要贤能的人前来,不贤的人退去,不也是很难的吗?那照蝉的人,他的工作在于点亮灯火,摇动树身而已;如果灯火不亮,那么即使摇动树身,也毫无好处。现在君主中如果有人能使自己的德行贤明,那么天下的人投奔他就会像蝉扑向明亮的火光一样了。
    材料二:
    齐桓公向管仲询问说:“我想使酒在酒器中变坏,肉在锅中腐烂,这样做对治国无害吧?”管仲说:“这样做不好,但对治国也无害。”齐桓公问:“那么什么会危害国家呢?”管仲说:“不能识别人才有损于霸业;知道是人才而不能恰当地任用有损于霸业;任用了又不肯信任有损于霸业;信任而又让小人从中掺和有损于霸业。”齐桓公说:“好的。”
    子路问孔子说:“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尊重贤能的人,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子路说:“晋国的中行氏尊重贤能,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它的灭亡是什么缘故?”孔子说:“中行氏尊重贤能但是不能重用他们,轻视不贤之人却不能罢免他们;贤能的人知道他不能重用自己而埋怨他,不贤之人知道他看不起自己而仇恨他。贤能的人埋怨他,不贤之人仇恨他;埋怨和仇恨一起摆在他面前,中行氏即使想不遭受灭亡,能办得到吗?”
    材料三:
    马周是博州茌平人。贞观五年时,到了京师长安,在中郎将常何家中寄宿。当时唐太宗李世民让文武百官上书说他的得失,马周帮助常何罗列出二十余件事情,让他上奏,结果都很符合圣意。唐太宗对此事感到很奇怪,就问常何,常何回答说:“这些都不是我的意思,都是属下的食客马周所提出的。”唐太宗即刻召见马周,没到达的期间,曾四次派遣属下去催促。等到马周前来拜见,与他谈话,太宗非常高兴,下诏让他入值门下省。第二年,又拜马周为监察御史,马周接受了命令,并且很胜任这一职务,后来升迁到中书舍人。马周机敏善辩,擅长于陈奏,对事情了解得很清楚,所以讲的话都符合实际。太宗曾说:“我对马周只要一刻不见面,就很想念他。”贞观十八年,马周一直升迁到中书令,兼任太子左庶子,身兼朝廷和东宫的官职,他处理事情公平允当,很受当时人赞誉。后来又兼代吏部尚书职务。太宗曾对侍从的大臣说:“马周看问题敏捷,办事慎重周到。至于评论人物,能秉公直言,我近来任用他所推荐的人,多数都能合我的心意。他既然竭尽忠诚,亲近依附于我,我定要依靠他来共同地把政事办好。”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杜甫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
    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
    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
    向来吟橘颂®,谁欲讨莼羹?
    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注]①阴铿:南朝著名诗人。②东蒙:指东蒙山,杜甫与李白曾共同去东蒙山访道。③橘颂:《楚辞·九章》之一,屈原所作,喻寓高洁坚贞。④莼羹:吴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想起家乡荪菜、莼羹、鲈鱼脍之美,即发感叹:“人生贵在适意,怎能旅居千里之外去追求名利爵禄呢!”就命令驾车回家。⑤簪笏:冠答、手板,仕官所用之物。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先赞叹李白诗才,再用“共被”“携手”“同行”等词写出与李白情同弟兄的关系。
    B. 诗中没有直接描写范十及其居舍,但从小童之“清”,可以推想幽居的清雅、隐者的脱俗。
    C. 本诗后四句具有深意,既有直接对历史人物屈原和张翰的评价,又有遁迹沧海的隐逸念头。
    D. 本诗先写与李白的相处,后叙寻范十隐居,分别关联诗题中“与”“寻”二字,构思严谨。
    16. 本诗“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两句与李白《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朝如青丝暮成雪”四句都含有时光流逝之意,但二者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15. C 16. 本诗写出与朋友、隐士相处时志趣相投,十分快乐,以至于察觉不到时光已然飞逝;而不知不觉到了傍晚,诗人仍恋恋不舍,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李白诗中表达的是时光一去不返,人生难再青春的悲伤之情,又因人生短暂而引出下文及时行乐的情感,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无奈感伤之情。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C.“既有直接对历史人物屈原和张翰的评价”错误,“向来吟橘颂,谁欲讨莼羹?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的意思是“就如《橘颂》中的高品格之人,谁会贪恋故乡风物之美呢?我们不想讨论仕途的事情,而安闲沐浴于纯真的友情之中”,这不是对历史人物的直接评价,而是借历史人物的清高品格来暗写自己二人的志趣。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思想感情的能力。
    本诗两句的意思是“一直到夕阳西下寒杵声起,晚云笼罩古城还不想告辞离开”,是写与友人高士相处之乐,不觉时光飞逝,已至傍晚,而诗人还恋恋不舍不想离开。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而“黄河之水天上来……朝如青丝暮成雪”,借黄河之水奔流到海不复回,来比喻时光流逝,人生不会再少年,流露出对青春短暂,人生易老的悲慨之情,又引起下文“人生得意须尽欢”,及时行乐的情感;不过总体而言,诗人的“尽欢”只是不得志之下的无奈之举,终究还是为时光易逝而忧虑发愁。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孔子所说的“______,______”两句用在党员身上,就是要向先进典型学习,加强自身修养,而对于反面典型要对照反省,引以为戒。
    (2)李白《将进酒》中,以曹植为例,表面上是在谈喝酒,实际上是表达了和曹植一样遭人排挤、有志难展的愤懑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3)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______”句写月光照进树林,点染出春江月夜的奇异之花;“______”句将月光、游子、诗人之情交织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余音袅袅。
    (4)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一句引用了女娲炼石补天的典故,而“______”一句和《红楼梦》中林黛玉“满湘妃子”的别号由来所用典故相同。
    【答案】 ①. 见贤思齐焉 ②.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③. 陈王昔时宴平乐 ④. 斗酒十千恣欢谑 ⑤. 月照花林皆似霰 ⑥. 落月摇情满江树 ⑦. 女娲炼石补天处 ⑧. 江娥啼竹素女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宴、恣、谑、霰、炼、娥。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浩瀚的大洋江湖中,有一个常年栖息于海底、以善用“毒暗器”而令人 A 的门派——芋螺派。这个门派的成员昼伏夜出,善于伪装,遇到敌人,便射出带芋螺毒素的“鱼叉”,中镖对手顿时全身麻痹,束手就擒。
    芋螺派中高手云集,地纹芋螺所用暗器与众不同,它对付的是疾游如飞的鱼类,释放出暗器后在较远距离让对手全身瘫软,然后再将之一击毙命,真是“十步杀一鱼,千里不留行”的狠角色。
    令人意外的是,这一独门暗器竟是人们 B 的药物——胰岛素。
    这种暗器引起了科学家的浓厚兴趣:这是怎样的动物胰岛素?【甲:______?】为了验证这种胰岛素的威力,科学家从地纹芋螺分泌的毒液中提取出胰岛素,将其注射入健康的斑马鱼体内,再分析血糖水平,结果发现斑马鱼的血糖迅速下降。当他们将这种胰岛素释放到斑马鱼的周围水环境中,刚才还活蹦乱跳的斑马鱼很快就变得 C 了。
    这让科学家们更为着迷:胰岛素家族作为治疗糖尿病药物中的“圣杯”,竟然也是海底猎手的独门暗器。这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一百年前,科学家从牛胰脏中提取出了具有降糖效果的胰岛素,然而,他们早期提取出的胰岛素杂质较多且疗效不稳定,有流脓感染等毒副作用。①他们在利用兔子进行动物实验时发现,②胰岛素使用剂量过大,③会引发危险的低血糖效应出现,④使之休克甚至瘫软。⑤这种现象被称为“胰岛素休克”。⑥因此,在临床上对糖尿病人进行胰岛素注射治疗时,⑦为防止这种情况不再出现,⑧护士要准备一杯高糖橘汁。
    后来,科学家逐渐摸索出胰岛素提纯的工艺技术,【乙:______。】这为糖尿病治疗带来了革命性变化。
    科学家发现,从地纹芋螺中提取的胰岛素与人类的胰岛素蛋白序列有很多相似之处,这种胰岛素能够弥补目前的一些治疗缺陷。而芋螺派所用的“毒暗器”种类繁多,有望成为促进药物研发的重要资源,这让科学家产生了更多的憧憬。
    18. 请在文中A、B、C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请在文中方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1. 文段“毒暗器”“狠角色”两个词语富有表现力,请任选其一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2. 下列句子中的“对付”与文中加点的“对付”,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有时我们需要放下对精致的追求,用简单的食材对付一餐也是一种满足。
    B. 人体免疫系统非常复杂,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对付外敌的办法。
    C. 他们夫妻俩最近有些不对付,需要找个时间好好谈谈,化解误会。
    D. 对待生活的态度决定了生活的质量,凡事对付着过,并不能带来幸福感。
    【答案】18. A闻风丧胆 B耳熟能详 C萎靡不振
    19. 甲:它的毒杀威力有多大 乙:提取出纯度高且疗效稳定的胰岛素(生产出现在使用的岛素)
    20. 序号③修改为:会引发危险的低血糖效应;序号④修改为:使之瘫软甚至休克;序号⑦修改为:为防止这种情况再次出现
    21. 示例一:①“毒暗器”运用比喻,将芋螺释放的毒素比作江湖高手使用的暗器,形象地写出毒素的威力;②表达活泼生动,幽默诙谐,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示例二:①“狠角色”运用拟人,将地纹芋螺比拟为做事狠辣的人,生动地写出其捕猎能力强,杀伤力巨大;②表达活泼生动,幽默诙谐,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2. B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处语境说芋螺派善用“毒暗器”,表明它们很厉害,让人十分害怕。可填“闻风丧胆”。闻风丧胆:意思是听到风声,就吓得丧失了勇气;形容对某种力量非常恐惧。
    B处螺派善用的“毒暗器”是胰岛素,这个东西我们都很熟悉,可填“耳熟能详”。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很清楚、很详细地复述出来。
    C处与“活蹦乱跳”相反,是说斑马鱼不精神,可填“萎靡不振”。萎靡不振:衰颓消沉,精神不振作。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甲:根据“为了验证这种胰岛素的威力”可推知此处是问:它的毒杀威力有多大;
    乙:前句说“摸索出胰岛素提纯的工艺技术”,后句说“这为糖尿病治疗带来了革命性变化”,要填的句子就应是凭借这种技术提取出了纯度高又安全的胰岛素,可填:提取出纯度高且疗效稳定的胰岛素(生产出现在使用的胰岛素)。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序号③,“引发……出现”句式杂糅,成分赘余,可删掉“出现”,修改为:会引发危险的低血糖效应;
    序号④,“休克甚至瘫软”语序不当,修改为:使之瘫软甚至休克;
    序号⑦,“防止……不再出现”否定失当,不合逻辑,可删掉“不”,修改为:为防止这种情况再次出现。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
    示例一:
    ①说芋螺释放的毒素是“毒暗器”,这个词语运用比喻,本体是芋螺释放的毒素,喻体是江湖高手使用的暗器;“暗器”本就让人防不胜防,再上带“毒”,伤害性更大,这个比喻形象地写出毒素的威力;
    ②效果:比喻的效果一般是形象生动,在科普文中使用比喻使表达活泼生动,幽默诙谐,避免枯燥,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示例二:
    ①“狠角色”一般用来说人,指做事果断狠毒的一类人,这里用来说“地纹芋螺”,运用了拟人手法,将地纹芋螺比拟为做事狠辣的人,再结合语境“释放出暗器后在较远距离让对手全身瘫软,然后再将之一击毙命”“十步杀一鱼,千里不留行”,这个词语生动地写出其捕猎能力强,杀伤力巨大;
    ②效果:拟人的效果也是生动形象,在科普文中使用拟人使表达活泼生动,幽默诙谐,避免枯燥,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不同语境中词语含义的能力。
    文中加点的“对付”意思是“应付”。
    A.意思“将就”;
    B.意思是“应付”;
    C.意思是“感情相投和”;
    D.意思是“将就”。
    故选B。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千里马若不长鸣,就不会引起伯乐的注意;毛遂若不自荐,就不会被平原君任用。所以,要敢于展示自己,推荐自己。
    可是《老子》中却写道:“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教导人要自律克己,谦虚谨慎。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善握良机,积极进取
    在机会面前,人们往往秉承着两种态度:或毛遂自荐、敢于竞争,或克己自律、坚守本分。但身处变幻不停的新时代,为把握机遇,主动争取则更为重要。
    古人云:“酒香不怕巷子深。”此话不无道理。韩信被萧何追回推荐,罪臣之女上官婉儿被重用……这些人因才华、能力而被赏识,但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皆能抓住机遇,不令错过。机遇可遇而不可求,具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而当今这个时代风云变幻,机会转瞬即逝,与其等待机遇降临到自己头上,不如去主动争取,甚至是创造机会。
    主动争取机会,意味着有一定的概率能够占先机。正如比尔盖茨主动抓住机会创立微软,成为举世瞩目的企业家那样,敏锐地发掘时代变化的潮流,抓握机会,主动出击,或许在别人并未发觉新事物的诞生时就已占领先机,并不需要“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我安慰和漫长等待,或许就已经取得他人难以取得的成就。
    主动争取机会,意味着有更多的选择和试错的可能。如果不思进取,安分守己,最后等来的却是自己不喜欢或不适合的机遇,那未免令人唏嘘。而合乎事理的主动争夺为我们抢占到更多的机会,也给我们更多的选择。我们或许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岗位,或是能取得更大的利益和成就的领域,当我们发现作出的选择并不适合时,也可以及时止损,主动追求更好的选项,成就更加灿烂的人生。
    主动争取机会意味着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在不断进取的过程中,人会不懈地坚守自己的信念、磨砺自己的意志,在争取机会的尝试中丰满自己的羽翼,提升自己的能力,使自己更成熟、更完美,从而追求到渴求已久的目标,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当然,主动进取、竞争机会的前提,是要有远超常人的胆量和强硬的实力。主动争取并不意味着每次都会成功,也不大符合中国人长期以来含蓄内敛的观念,面对的压力不可谓不巨大,没有莫大的决心和勇气绝不能做到。而要想主动争取到机遇,没有过硬的实力,就意味着连吸引人的“酒香”都没有,不仅争取不到机会,反而有可能弄巧成拙,招人嘲笑。而过硬的实力则成为我们争取机会的基础和敲门砖,为毛遂自荐锦上添花。正因如此,我们要怀着必胜的勇气和信念,加强对自身品格和能力的厉练,为能主动争取机会而时刻准备。
    面对时代的洪流,面对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机会总是浮光掠影,转瞬即逝。与其消极等待机会降临,不如积极进取,看准时机,结合时局,抓住宝贵的机会,主动向社会、向世人展示自己的优秀,从而更好地实现价值,飞向更高远的天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则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两段意思相对的话构成。第一段话首先运用两个假设关系的句子,指出千里马和毛遂如果不积极展示自己,就不会引起注意,受到重用。然后得出结论:敢于展示自己,推荐自己。第二段文字从相反的角度,引用《老子》中的话,指出人要自律克己,情绪谨慎。
    材料中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一是要敢于展示、推荐自己,一是要自律克己、谦虚谨慎。两种看法都蕴含着深刻的处世哲学和生活智慧,都言之成理,没有正误曲直之分。可见,这里考查考生思维的思辨性。具备学识拥有才能,当然不能一味地消极等待他人来发现、挖掘,敢于自彰、善于自荐是寻找机遇、积极进取的合理策略。只有大胆地将自己的能力展现出来,才能引人注目,获得认可,从而创造机会,走向成功。但若没有把握好其间的力度和尺度,不能客观评价自己的优势与短板,随意逞强,高调夸耀,反而会自暴其短,不仅得不到外界的支持和赞赏,更有可能使自己盲目自大、一败涂地。因此,人应该懂得收敛锋芒,勤奋学习,谦虚谨慎,低调从容。但最好将二者结合起来辩证思考:何时应当大胆展示何时应当谦虚克己。
    从“思考和感悟”可知,文体是议论文。考生可选择辩证写作,将“审时度势,适当展现”作为论点,先论述应在时机成熟、才能充足、反复验证、万无一失的情况下展示自我;再论述当没有把握、未经试炼、经验尚缺、经历匮乏之时,应懂得藏拙,低调谦虚;然后结合实际,总结应如何衡量其中的分寸、如何才能作出正确的决定;最后收束观点,总结全文。当然,考生也可以在二者观点中任选一种来进行写作。
    立意:
    1.自信自强,敢于表现。
    2.谋定后动,长于克己。
    3.审时度势,把握机遇。
    4.谨慎谦逊,适度展示。

    相关试卷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东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答题卡: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东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答题卡,共2页。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东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东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答案,共4页。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东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东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8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