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解析版)-A4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解析版)-A4第1页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解析版)-A4第2页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解析版)-A4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解析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解析版)-A4,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时量:75分钟 满分:100分
    得分___________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O16 S32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古代诗词中蕴含着许多科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等质量的水和冰相比,冰的能量更低
    B. 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其中描述的煅烧石灰石是放热反应
    C. 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这里的能量变化只有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D. 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说明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的能量比高
    【答案】A
    【解析】
    【详解】A. ,液态水到固态水,放热,所以冰的能量更低,故A项正确;
    B.,煅烧石灰石为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故B项错误;
    C.燃豆萁涉及的能量变化除了化学能转化成热能外,还有化学能转化成光能,故C项错误;
    D.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和的总能量比高,故D项错误;
    故答案选A。
    2. 化学变化及表示具有多样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 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
    C. 溶液中一定存在:
    D. 为强碱弱酸盐,其水溶液显碱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A.选项中表示的电离方程式,A项错误;
    B.用铜作阳极电解酸溶液会发生,B项正确;
    C.随着的减小,水解程度增大,当溶液浓度较小时,有可能小于,C项错误;
    D.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显酸性,D项错误;
    故选B。
    3. 已知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以转化为同种物质的反应速率比较反应速率,注意速率单位统一。
    【详解】A.v(X)=0.02ml/(L⋅s),则v(Z)=0.3ml/(L⋅min);
    B.v(Y)=0.6ml/(L⋅min),则v(Z)=0.3ml/(L⋅min);
    C.v(Z)=0.4ml/(L⋅min);
    D.v(W)=0.08ml/(L⋅s),则v(Z)=1.2ml/(L⋅min);
    对比可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D;故答案选D。
    4. 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已知甲烷燃烧热为890.3 kJ·m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ΔH= -890.3kJ/ml
    B. 已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则C(石墨,s)=C(金刚石,s) ΔHc(OH-)>c(HA-)>c(H+)
    【答案】C
    【解析】
    【分析】用0.1 ml•L-1NaOH溶液滴定20 mL0.1 ml•L-1H2A,先发生NaOH+H2A=NaHA+H2O,再发生NaHA+NaOH=Na2A+H2O,NaOH溶液体积为20mL时得到NaHA溶液,即b点;NaOH溶液体积为40mL时得到Na2A溶液,即d点;a点为NaHA、H2A混合溶液,c点为Na2A、NaHA混合溶液。
    【详解】A.a点时,溶液中有电荷守恒c(Na+)+c(H+)=2c(A2-)+c(OH-)+c(HA-),A正确;
    B.c点pH=6.6,此时溶液中c(H+)=10-6.6 ml/L,又由于H2A的Ka2=10-6.6=,所以c(A2-)=c(HA-),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Na+)+c(H+)=2c(A2-)+c(HA-)+c(OH-)=3c(A2-)+c(OH-),c点c(H+)>c(OH-),故c(Na+)c(A2-),Na2A是强碱弱酸盐,在溶液中A2-会逐步水解产生HA-、H2A,水解程度逐渐减弱,每一步水解都会产生OH-,且溶液中还存在H2O电离产生H+、OH-,所以c(OH-)>c(HA-),盐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大于水解产生的离子浓度,则c(A2-)>c(OH-),在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很小,c(HA-)>c(H+),故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A2-)>c(OH-)>c(HA-)>c(H+),D正确;
    故选C。
    12. 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微型实验装置。实验时,现断开K2,闭合K1,两极均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断开K1,闭合K2,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 断开K2,闭合K1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2Cl—Cl2↑+H2↑
    B. 断开K2,闭合K1时,石墨电极附近溶液变红
    C. 断开K1,闭合K2时,铜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Cl2+2e—=2Cl—
    D. 断开K1,闭合K2时,石墨电极作正极
    【答案】D
    【解析】
    【详解】断开K2、闭合K1时,装置为电解池,两极均有气泡产生,则总反应为2Cl-+2H2OH2↑+2OH-+Cl2↑,石墨为阳极,铜为阴极,因此石墨电极处产生Cl2,在铜电极处产生H2,铜电极附近产生OH-,溶液变红,A错误;
    B、根据A中分析可知B错误;
    C、断开K1、闭合K2时,装置为原电池,铜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H2-2e-+2OH-=2H2O,其为负极,而石墨上的电极反应为Cl2+2e-=2Cl-,其为正极,C错误;
    D、根据C中分析可知D正确,答案选D。
    【点晴】解答时注意把握电化学工作原理,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科学素养。明确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是解答的关键,注意电极名称的判断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3.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或做法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NaHSO3溶液与H2O2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不能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A错误;
    B.氯化铁不足,充分反应后滴入5滴15%KSCN溶液,溶液变血红色,则KI与FeCl3的反应有一定限度,故B正确;
    C.次氯酸钠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试纸测pH,故C错误;
    D.酸的浓度是否相同未知,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错误;
    答案选B。
    14. 活泼自由基与氧气的反应一直是关注的热点。自由基与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 产物的稳定性:
    C. 该历程中正反应的最大活化能
    D. 相同条件下,由中间产物Z转化为产物的速率: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示可知,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之和比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之和高,即该反应为放热反应,A错误;
    B.产物P2所具有的能量比产物P1所具有的能量低,所以产物P2比产物P1要稳定,B错误;
    C.由图示可知中间产物Z到过渡态Ⅳ所需的活化能最大,E正= -18.92kJ·ml−1-(-205.11 kJ·ml−1)=186.19kJ·ml−1,C正确;
    D.由图示可知,由Z到产物P1所需的活化能低于由Z到产物P2所需的活化能,则由中间产物Z转化为产物的速率:v(P1)>v(P2), D错误;
    答案为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 硫化锂广泛地应用于电池行业。实验室可用多种方法制备。回答下列问题:
    (1)以碳酸锂粉末与在条件下制备,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已省略):
    1.溶液 2.溶液 3.磁子 4.加热炉 5.反应管 6.石墨舟 7.溶液
    ①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_____,写出X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已知:]。
    ②能否用稀硝酸代替溶液?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简述理由:___________(语言叙述)。
    ③石墨舟中反应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研究表明,高温下,与焦炭反应也可以制备。有同学认为气体产物中可能含有、及,为验证气体成分,选用下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
    ①实验装置连接的合理顺序为:___________。
    气体产物___________。
    ②若F中品红溶液未褪色,H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G前的C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H后的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与焦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测定产品的纯度。取产品ag于锥形瓶中,加入硫酸(足量),充分反应后排尽产生的气体,滴入2滴酚酞,用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
    ①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②产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答案】(1) ①. 三颈烧瓶 ②. ③. 不能 ④. 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会氧化而不能生成 ⑤.
    (2) ①. 气体产物 ②.
    (3) ①. 滴入最后半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由无色变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②.
    【解析】
    【分析】(1)根据题中所给试剂,三颈烧瓶中H3PO4溶液和Na2S溶液反应生成H2S气体;
    (2)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用品红溶液检验SO2;用酸性高锰酸钾吸收二氧化硫,CO2、SO2均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吸收二氧化硫后再用品红检验二氧化硫是否被吸收干净,再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除去CO2,再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是否被吸收干净,气体干燥后用黑色氧化铜检验CO;
    【小问1详解】
    ①仪器X的名称为三颈烧瓶;已知,可知溶液和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三颈烧瓶;;
    ②不能用稀硝酸代替溶液,因为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会氧化而不能生成,故答案为:不能;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会氧化而不能生成;
    ③碳酸锂粉末与H2S在600~700℃条件下制备Li2S,石墨舟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小问2详解】
    ①根据分析,实验装置连接的合理顺序为气体产物→F→E→F→C→D→C→G→H→C,故答案为:气体产物;
    ②若F中品红未褪色,说明没有二氧化硫生成,H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G前的C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H后的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没有二氧化碳生成,气体产物只有CO,则Li2SO4与焦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小问3详解】
    ①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酸性变成碱性,所以现象为滴入最后半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变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化,故答案为:滴入最后半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由无色变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②产品中Li2S与硫酸反应生成硫化氢,剩余硫酸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可知Li2S消耗的硫酸为ml,则产品中Li2S的物质的量为ml,Li2S的质量分数为=,故答案为:。
    16. 工业上可利用或来生产燃料甲醇,某研究小组对下列有关甲醇制取的三条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探究。已知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___________(用、表示)。
    (2)___________0(填“>”或“”“=”或“ ②. 0.75 (5)A
    【解析】
    【小问1详解】
    依据盖斯定律反应①+②可得反应③,则平衡常数K3=K1·K2;
    【小问2详解】
    依据不同温度下K1和K2的平衡常数可知500℃时,K3=K1·K2=2.5×1.0=2.5,800℃时,K3=K1·K2=2.52×0.15=0.3375,结合温度变化分析,随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平衡逆向进行,所以判断反应是放热反应,焓变H<0;
    【小问3详解】
    A..反应①为压强减小的反应,当压强不再变化,说明达到平衡状态,A正确;
    B.反应前后气体质量和容器容积不变,所以气体密度始终不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B错误;
    C.正反应体积减小,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所以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正确;
    D.浓度相等不能说明浓度不变,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D错误;
    故选AC;
    【小问4详解】
    500℃时,反应②在某时刻,、、、的浓度分别为、、、,Qc=<K2=1.0,则此时v正>v逆;设平衡时消耗氢气和二氧化碳均是xml/L,平衡时CO2和H2的浓度均为(1-x)ml/L,CO和H2O的浓度均为(x+0.5)ml/L,则K2=,解得x=0.25,所以达平衡时的浓度为0.75ml/L;
    【小问5详解】
    A.反应③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进行,图像符合,故A正确;
    B.反应③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进行,氢气质量分数增加,图像不符合,故B错误;
    C.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平衡状态不变,平衡时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不变,图像不符合,故C错误;
    D.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系,与压强无关,图像不符合,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7. LiMn2O4作为一种新型锂电池正极材料受到广泛关注。由菱锰矿(MnCO3,含有少量Si、Fe、Ni、Al等元素)制备LiMn2O4的流程如下:

    已知:Ksp[Fe(OH)3]=2.8×10-39,Ksp[Al(OH)3]=1.3×10-33,Ksp[Ni(OH)2]=5.5×10-16。
    回答下列问题:
    (1)硫酸溶矿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为提高溶矿速率,可采取的措施_______(举1例)。
    (2)加入少量MnO2的作用是_______。不宜使用H2O2替代MnO2,原因是_______。
    (3)溶矿反应完成后,反应器中溶液pH=4,此时c(Fe3+)=_______ml·L-1;用石灰乳调节至pH≈7,除去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
    (4)加入少量BaS溶液除去Ni2+,生成的沉淀有_______。
    (5)在电解槽中,发生电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随着电解反应进行,为保持电解液成分稳定,应不断_______。电解废液可在反应器中循环利用。
    (6)煅烧窑中,生成LiMn2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答案】(1) ①. MnCO3+H2SO4=MnSO4+H2O+CO2↑ ②. 粉碎菱锰矿
    (2) ①. 将Fe2+氧化为Fe3+ ②. Fe3+可以催化H2O2分解
    (3) ①. 2.8×10-9 ②. Al3+
    (4)BaSO4、NiS
    (5) ①. Mn2++2H2OH2↑+MnO2↓+2H+ ②. 补充Mn(OH)2
    (6)2Li2CO3+8MnO24LiMn2O4+2CO2↑+O2↑
    【解析】
    【分析】根据题给的流程,将菱锰矿置于反应器中,加入硫酸和MnO2,可将固体溶解为离子,将杂质中的Fe、Ni、Al等元素物质也转化为其离子形式,同时,加入的MnO2可以将溶液中的Fe2+氧化为Fe3+;随后将溶液pH调至约等于7,此时,根据已知条件给出的三种氢氧化物的溶度积可以将溶液中的Al3+沉淀出来;随后加入BaS,可以将溶液中的Ni2+沉淀,得到相应的滤渣;后溶液中含有大量的Mn2+,将此溶液置于电解槽中电解,得到MnO2,将MnO2与碳酸锂共同煅烧得到最终产物LiMn2O4。
    【小问1详解】
    菱锰矿中主要含有MnCO3,加入硫酸后可以与其反应,硫酸溶矿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CO3+H2SO4=MnSO4+H2O+CO2↑;为提高溶矿速率,可以将菱锰矿粉碎;故答案为:MnCO3+H2SO4=MnSO4+H2O+CO2↑、粉碎菱锰矿。
    【小问2详解】
    根据分析,加入MnO2的作用是将酸溶后溶液中含有的Fe2+氧化为Fe3+,但不宜使用H2O2氧化Fe2+,因为氧化后生成的Fe3+可以催化H2O2分解,不能使溶液中的Fe2+全部氧化为Fe3+;故答案为:将Fe2+氧化为Fe3+、Fe3+可以催化H2O2分解。
    【小问3详解】
    溶矿完成以后,反应器中溶液pH=4,此时溶液中c(OH-)=1.0×10-10ml·L-1,此时体系中含有的c(Fe3+)==2.8×10-9ml·L-1,这时,溶液中的c(Fe3+)小于1.0×10-5,认为Fe3+已经沉淀完全;用石灰乳调节至pH≈7,这时溶液中c(OH-)=1.0×10-7ml·L-1,溶液中c(Al3+)=1.3×10-12ml·L-1,c(Ni2+)==5.5×10-2ml·L-1,c(Al3+)小于1.0×10-5,Al3+沉淀完全,这一阶段除去的金属离子是Al3+;故答案为:2.8×10-9、Al3+。
    【小问4详解】
    加入少量BaS溶液除去Ni2+,此时溶液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2-+Ni2++SO=BaSO4↓+NiS↓,生成的沉淀有BaSO4、NiS;故答案为BaSO4、NiS。
    【小问5详解】
    在电解槽中,Mn2+发生反应生成Mn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2++2H2OH2↑+MnO2↓+2H+;根据第二空“保持电解液成分稳定”的要求,需要寻找反应过程中发生改变的电解液成分。由离子方程式可知,Mn2+被消耗,H+生成,要保持电解液成分稳定,就得补充消耗掉的物质,移出生成的物质,结合溶液中的负离子,答案自然就出来了,即补充Mn(OH)2;故答案为:Mn2++2H2OH2↑+MnO2↓+2H+;补充Mn(OH)2。
    【小问6详解】
    煅烧窑中MnO2与Li2CO3发生反应生成LiMn2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Li2CO3+8MnO24LiMn2O4+2CO2↑+O2↑;故答案为:2Li2CO3+8MnO24LiMn2O4+2CO2↑+O2↑。
    18. 二氧化碳的开发利用是化学家和化学工作者一直关注的热门话题,试回答:
    (1)在三个不同体积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和发生反应,实验测得不同温度及体积下,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从大到小的关系排序为___________。
    ②M点(此时容器体积为1L)对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在及时,图中N点___________(填“>”“”或“
    (2) ①. d、c ②. < ③. 或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恒容密闭容器,温度升高,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减小,因此升温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由图可知,作一条等温线,因为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体积越小,压强越大,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也越大,所以;
    ②由图可知,M点对应的甲醇的物质的量为。则:
    因此(或);由图可知,在V2及时,N点甲醇的物质的量小于平衡时的物质的量,所以反应正向进行,则;
    【小问2详解】
    ①由平衡图像知,时四种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之比满足的是c曲线和a曲线,物质的量分数之比满足的是d曲线和b曲线,结合反应方程式和原始投料可得,曲线c表示,曲线a表示,曲线d表示,曲线b表示;由图像的变化趋势可知,升高温度,曲线增大,曲线减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所以正反应放热,;
    ②起始投料比,平衡时总压为,结合反应方程式可知,,由图像可知,所以;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锥形瓶使用前需用待测液醋酸润洗
    B.可用该滴定管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
    C.碱式滴定管滴定前要排气泡
    D.滴定前后滴定管读数方式如图所示,则测得的结果偏大
    选项
    操作或做法
    目的
    A
    向2支盛有5mL不同浓度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mL 5%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B
    取5mL 0.1ml/L KI溶液于试管中,加1mL 0.1ml/L FeCl3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5滴15% KSCN溶液
    探究KI与FeCl3反应是可逆反应
    C
    用玻璃棒蘸取NaCIO溶液点到干燥的pH试纸中间
    测NaClO溶液的pH值
    D
    室温下,用pH试纸分别测定H3PO4溶液和CH3COOH溶液的pH
    比较H3PO4和CH3COOH的酸性强弱
    化学反应
    平衡常数符号
    平衡常数值
    500℃
    700℃
    800℃

    2.5
    0.34
    0.15

    1.0
    170
    2.52

    相关试卷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C~1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文件包含2024-2025学年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docx、2024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卷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