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原卷版)-A4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496093/0-173371793474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原卷版)-A4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496093/0-173371793496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原卷版)-A4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496093/0-173371793497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原卷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原卷版)-A4,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K,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K:39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5分)
1. 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等方面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能帮助人体将食物中摄取的、不易吸收的转变为易吸收的,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B. 实现“碳中和”具有直接贡献的一种措施:研发催化剂将转化为甲醇,该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C. 德尔塔新冠病毒有可能在空气中以气溶胶的形式传播,气溶胶属于胶体
D. 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可用作糕点膨松剂
2. 下列化学用语、符号和图示表示正确的是
A. 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 用单线桥法表示电子的转移:
C. 碳酸氢钠溶液与硫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D. 硫酸铝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
3. 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微粒观:硫酸氢钠熔融状态中含有、、
B. 守恒观:发生化学反应时,原子、离子的总数都不发生改变
C. 分类观: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D. 变化观: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4. 科学家第一次让18个碳原子连成环状分子,其合成过程如图所示,每一步均释放出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转化为可释放44.8LCO
B. 含有的分子总数是
C. CO的摩尔质量为28
D. 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
5. 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在无色透明溶液中:、、、
B. 在含有HCl溶液中:、、、
C. 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
D. 无色酚酞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
6.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往溶液中通入少量:
B. 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
C. 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
D. 食醋除去少量水垢:
7. 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含有的分子数为
B. 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
C. 个氦气分子中含有原子数为
D. 1g氢气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8.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B.
C.
D. NaClO溶液
9. 工业生产中除去电石渣浆(含)中的并制取硫酸盐的一种常用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由上述过程I、II可知氧化性
B. 过程II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C. 过程I中发生反应:
D. 将渣浆中的(浓度为)转化为,理论上至少需要氧气
10. 价类二维图是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重要模型。它是以元素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的二维平面图象,如图为氯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ml物质②通入足量的水中,生成1ml物质④
B. 在充满干燥的物质②的集气瓶中放入有色鲜花,鲜花褪色,则说明物质②具有漂白性
C. 物质⑥和酒精均可消灭新型冠状病毒,二者的消毒原理不同
D. 氨气可与②反应生成和,在此过程中②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11. 下列实验装置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验证Na和水反应是否为放热反应
B. 实验室制备并收集少量氯气
C 从食盐水中蒸发结晶提取氯化钠
D. 探究的热稳定性
12. 现代工业常以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氨气为原料制备纯碱,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Ⅰ原理为
B. 进一步制取的操作是:将反应Ⅰ生成的沉淀,经过过滤、洗涤、蒸发皿中煅烧可得到纯碱
C. 向饱和溶液中先通入足量的,再通入足量的
D. 反应Ⅱ中产生的可以重复使用
13.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均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14. 实验室有一包含有和混合物。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装置丙和丁的增重,测定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丁、戊中碱石灰的作用相同
B. 装置丙中药品氯化钙也可以换成浓硫酸
C. 若将装置甲换为盛放溶液的洗气瓶,则测得的质量分数偏高
D. 若实验结束测得丙、丁中分别增重和,则的质量分数为
15. 将一定量的通入一定浓度的溶液中,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物中有三种含氯元素的离子,其中和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参加反应的与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B. 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C. 该溶液中的质量为
D. 被氧化和被还原的氯原子的质量之比为
第Ⅱ卷(共55分)
16. 钠和氯是海水中的重要元素,单质性质活泼,有多种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能够用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用化学方程式说明主要原理______。
(2)除去碳酸钠固体中混有的碳酸氢钠的方法为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氯气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氯气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4)漂白粉是常见的消毒剂,写出工业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某碳酸钠溶液中含有NaCl,验证该溶液中含有的试剂是(填名称)______。
(6)已知碳酸钠可用于从海水提取溴,涉及的反应如下:。该反应中若n个分子被氧化,则转移的电子数目是______。
17. 某小组同学利用以下装置制备干燥的氯气并对氯气的性质进行探究:
(1)仪器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D中的收集装置选择______(填序号)。
(2)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该套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的不足______。
(3)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填标号)。
A.将仪器b中液体换为稀盐酸,同样可以产生大量的氯气
B.装置C中试剂是浓硫酸,目的是干燥氯气
C.装置E和F中的红色布条均不褪色
(4)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
(5)将生成的氯气直接通入到右侧装置可制得HClO溶液。取该装置中黄绿色溶液两等份,一份是通过与足量KI溶液反应生成,来测定和两者之和;另一份是把氯元素全部转化为AgCl,通过计算氯元素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则黄绿色溶液中______。(n代表物质的量)
18. 也具有助燃性,如活泼金属在中可以燃烧,某化学小组对Na在中的燃烧产物进行了探究。
【提出猜想】与Na反应可能生成4种物质:、、和。
【查阅资料】溶液能与CO反应生成黑色的金属钯。
【实验Ⅰ】化学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1)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
(2)通入待澄清石灰水中出现______时,再点燃酒精灯,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实验开始后,观察到Na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和白色两种固体;溶液中有黑色沉淀产生。由实验现象推理可知,Na与反应的产物一定有______(填化学式)。
【实验Ⅱ】为了进一步探究反应中所得白色固体的组成,兴趣小组同学继续进行如下实验:分离出实验Ⅰ所得的白色固体,取适量于试管中,加入水后振荡,固体完全溶解,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3)有同学认为,根据实验Ⅱ中溶液颜色的变化可以证明白色固体为,其推理的依据是______。
(4)另有同学认为实验Ⅱ中的现象并不能证明白色固体一定是,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进行探究,请完善该实验方案:继续取实验Ⅱ中滴加酚酞后的溶液,加入足量的______(填试剂及现象),则证明该白色固体中必定含有,且不含;若白色固体中只含有,不含,上述操作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
19. 在常温下为黄色气体,熔点为-59.5℃,沸点为11℃,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在碱性环境中易发生反应:。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制备的反应原理如下:
当生成标况下氯气1.12L时,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
(2)一种有效成分为、、的“二氧化氯泡腾片”溶于水时,逸出大量;同时在酸性条件下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得到溶液。
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②已知上述生成的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实验室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夹持装置略)。
①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装置B收集时,为了更好的收集,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_(填一条)。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某物质的水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产生无色无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原溶液中一定存在
B
向碳酸钠粉末滴几滴水,再插入温度计
碳酸钠结块变成晶体,温度升高
碳酸钠与水反应生成,同时放热
C
将一小块金属钠加入溶液中
溶液蓝色褪去,有红色固体出现
钠的还原性比铜强,钠置换出铜单质
D
将使用过的铂丝用稀硫酸洗净,再蘸取某无色溶液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火焰呈紫色
该无色溶液中含有钾元素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A4,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K,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上海市长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原卷版)-A4,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水的电离平衡,溶液中的平衡,化学反应与平衡,综合,有机化合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上海市陆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原卷版)-A4,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氢能,碳中和,硫及其化合物,苯佐卡因,碱式碳酸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