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7《兼爱》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修上册

    7《兼爱》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修上册第1页
    7《兼爱》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修上册第2页
    7《兼爱》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修上册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7 兼爱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7 兼爱练习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小阅读-课内,非选择类,选择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兼爱》中的选段,回答问题。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犹有盗贼乎?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有。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使天下兼相爱 兼:兼顾,无差等
    B.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 恶:何,怎么
    C.视人身若其身,谁贼 贼:残害,伤害
    D.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 之:的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若使天下兼相爱 若入前为寿
    B.犹有盗贼乎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C.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某所,而母立于兹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
    ②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4.第一段文字在句式上构成了排比,请找出构成排比的共同语,并简要说明表达效果。
    二、小阅读-课内
    5.《兼爱》中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的观念和“自爱”“自利”的观念是矛盾的吗?
    6.请赏析该句话: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
    7.《兼爱》一文是如何一步步表明自己观点的?
    8.分析《兼爱》中这句话在论证中的作用。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墨子·兼爱》
    9.儒家的“仁爱”思想与墨家的“兼爱”思想有什么异同?《兼爱》
    10.“兼爱”的思想可谓是墨子为当时的乱世开出的药方,它在当时的社会可能实现吗?《兼爱》
    11.分析这句话在论证中的作用。
    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墨子·兼爱》
    12.墨子为什么提出“兼爱”思想?《兼爱》
    13.《兼爱》一文中作者在这一部分是如何展开论证、表达观点的?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有。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
    14.《兼爱》请简要回答以下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15.《兼爱》中这句有哪些作用?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
    16.分析下面这句话的作用。
    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兼爱》
    17.《兼爱》中“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作用是什么?
    18.请简要概括《兼爱》中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
    19.请简要概括《兼爱》中以下内容: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其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
    20.概括《兼爱》下列段落的内容。
    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
    21.墨子认为,人人都只是爱自己而“不相爱”,是社会混乱动荡的原因;而孟子认为,人眼里只有“利”而没有“仁义”,必将导致国家败亡。他们二人的观点是否有相通之处?请谈谈你的看法,150字左右。《兼爱》
    三、非选择类
    22.通假释义。
    ①故不孝不慈亡有“亡”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察乱何自起“当”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词类活用
    ①故亏兄而自利 亏:_____________ 利: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虽至大夫之相乱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视
    视父兄与君若其身 动词,________________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 动词,________________
    天子之卿受地视侯 动词,________________
    命有始而必终,孰长生而久视 动词,________________
    25.文言句式
    判断句
    ①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 “_____________”表判断
    ②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 “_____________”表判断
    宾语前置句
    ③察此何自起 “何自”的正常语序为_____________
    定语后置句
    ④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 正常语序为_____________
    26.治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 动词,________________
    不效,则治臣之罪 动词,________________
    故天下兼相爱则治 形容词,______________
    如人有疾,不治则寝以深 动词,________________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 动词,________________
    四、选择类
    27.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 攻:治疗
    ②故亏兄而自利 亏:使受损失
    ③君之不慈臣 慈:慈爱
    ④盗爱其室 室:家
    ⑤犹有大夫之相乱家 家:家庭
    ⑥具此而已矣 具:完备,齐全
    ⑦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 施:实行
    ⑧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劝:劝阻
    A.①④B.③⑥C.②⑦D.⑤⑧
    28.下列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子自爱,不爱父B.贼爱其身,不爱人
    C.凌万顷之茫然D.故攻异国以利其国
    2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
    B.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
    C.大夫各爱其家
    D.视弟子与臣若其身
    30.下列句子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B.故贼人以利其身
    C.当察乱何自起
    D.故天下兼相爱则治
    参考答案:
    1.D 2.C 3.①看待别人的家像自己的家一样,谁会盗窃?
    ②君臣父子间都能孝敬慈爱,像这样,天下也就安定了。 4.共同语是“故……亡有”。这样写形成层层递进,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表达效果,逻辑性强,有说服力。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虚词意思和用法的能力。
    D项,“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的“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意思和用法的能力。
    A项,前句中的“若”,连词,假如;后句中的“若”,代词,你。
    B项,前句中的“乎”,助词,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后句中的“乎”,助词,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C项,两个“之”都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译。
    D项,前句中的“而”,连词,表并列;后句中的“而”,通“尔”,你,你的。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中,“视”,看待;“室”,家;“若”,像。
    (2)中,“孝慈”,孝敬慈爱;“若此”,像这样;“则”,就;“治”,安定,太平。
    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品味语言的能力。
    题干要求找出第一段中构成排比的共同语,并简要说明表达效果。首先了解排比的概念,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然后到第一段中找到排比句,应为“……故不孝不慈亡有……故盗贼亡有……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由此可知,共同语是“故……亡有”,从“不孝不慈亡有”到“盗贼亡有”到“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内容上逐层递进,由小到大,以此展现“兼爱”的意义价值。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细察这些从哪里产生的呢?都起源于互相不爱。假使天下都能相亲相爱,爱别人就像爱自己,还能有不孝的吗?看待父亲兄长及君上像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孝的事情呢?还有不慈爱的吗?看待儿子、弟弟及臣子像看待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慈爱的事情呢?这样不慈爱就没有了。还有强盗和贼寇吗?看待别人的家像自己的家一样,谁还盗窃?看待别人就像自己一样,谁还害人?所以强盗和贼寇就没有了。还有大夫间相互侵害、诸侯间相互攻伐的吗?看待别人的家族就像自己的家族一样,谁还侵害?看待别人的国家就像自己的国家一样,谁还攻伐?所以大夫相互侵害家族,诸侯相互攻伐封国,就没有了。假使天下的人都相亲相爱,国家与国家之间互相不再攻伐,家族与家族之间不再侵害,没有了强盗与贼寇,君臣父子之间都能孝敬慈爱,像这样,天下就治理好了。
    所以圣人既然是治理天下为职业的人,怎么能不禁止互相仇恨而劝导相爱呢?因为天下相亲相爱就能治理好,相互仇恨就会混乱,所以我们老师墨子说:“不能不劝导爱别人。”道理在此。
    5.观点一 矛盾。墨子在《兼爱》中列举父子、兄弟、君臣的例子都是强调彼此之间的“爱”,而没有正面论述个人的“爱”与“利”。在论述盗贼和大夫诸侯时,也是强调彼此之间的“爱”,对“治天下为事”的圣人,则要求其对天下的责任,丝毫没有阐述到个人的“自爱”与“自利”。
    观点二 不矛盾。“兼相爱”并不否定“自爱”,而是把“自爱”与“相爱”结合起来。“交相利”也不是鄙视“自利”,而是力求使“自利”与“互利”两不偏废。“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在这种爱意融融的相互关系中,天下才能实现和谐、富足。“利”在墨子那里主要是指利益、益处、互利、谋利等,似乎并无特异之处。但是,一旦将“利”与“爱”联系起来,使“利”成为“爱”的助力、佐证,而不是对立面,那么“利”就获得了非同寻常的意味。墨子既不片面宣扬“自爱”与“自利”,也不断然否定“自爱”与“自利”,而是讲求“兼相爱,交相利”,提倡父子、兄弟、君臣等的互利、协调,这才是“兼相爱,交相利”的关键。从而,“自爱”与“自利”不是狭隘的自私、计较得失,不是应该被任意贬低、排斥、批判的对象,而是可以被肯定、借助、拥有的现实利益,“自爱”与“自利”应该具有更为深厚的内涵与恢宏的气势。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首先要分别理解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的观念和“自爱”“自利”的观念,然后分析这两个观念之间的关系,如认为矛盾,则要找出两个观念之间矛盾的地方,如不矛盾,则要找出这两个观念之间的联系。“兼相爱,交相利”意思是“互相有爱,能够都得到利益”。墨子的思想宗旨是“贵兼”,他认为当时社会的“大害”、“巨害”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人与人之间的争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们的不相爱,因此,他主张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都应当“兼相爱,交相利”。墨子断定,爱人运行时,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运行时,人亦从而利之。反之亦然。既然如此,国与国、家与家、人与人之间,只要相互兼爱,不要发动战争,相互攻伐,这样不以兵刃毒药水火相攻伐,从而可以共同取利。否则,以兵刃毒药水火相攻伐,便使大家共同取害。因此,墨子“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主张“国都不相攻伐,人家不相乱贼”,以兴“天下之利”,反对“大国之攻小国”,“大家之乱小家”,以行“天下之害”。墨子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在《兼爱》一文中列举父子兄弟君臣的例子强调彼此之间的“兼爱”,如“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列举盗贼诸侯时候也依然强调“兼爱”,如“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 “自爱”“自利”则是指“爱自”“利自”,是针对自己。明确了这些之后再看是否矛盾。如果从矛盾的角度答题,可以重点分析墨子“兼相爱,交相利”的观念,他的这一观念中没有阐述个人的“自爱”和“自利”;如果从不矛盾的角度答题,则可以指出墨子在阐述“兼相爱,交相利”的时候并没有否定“自爱”“自利”,并且是将二者结合起来。考生可以结合这些分析作答。
    6.紧承上一段所举事例,进一步论证混乱产生的根源在于“不相爱”。
    【详解】本题考查赏析语句的能力。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意思为:细察它从哪里产生呢?都起于不相爱。该句话是对文章第三节“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其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的总结概括,而该段落主要是紧接上一节的内容“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继续谈祸乱的根源在于不相爱。
    7.文章开篇首先提出要治理好天下的混乱必须要知道混乱产生的源头,就像医生要知道病人的病根才能对症下药,把病治好一样。接着指出天下混乱产生的原因是人们不相爱。文章的论述从父子、兄弟、君臣之间的不相爱,到盗贼横行,再到大夫互相侵害、诸侯互相攻伐,分层论述乱“起不相爱”的观点。然后,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使天下兼相爱”。最后归纳论点,肯定结论,总结全文。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文本,概括文章内容和观点的能力。
    第一段首先提出中心句“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于是)能治之”,采用了类比论证,以大家熟知的医生治病需要明确病因,来写圣人治国须知混乱产生的原因。第二段的中心句“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墨子认为,臣子不孝君父,子亏父而自利,弟亏兄而自利,臣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这也是乱;贼人以利其身,是乱;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是乱。这些就是天下的乱象。 这些乱象产生的原因是“自爱”,而不爱人。第三段运用了假设、铺排、反问的句式,正面论证了“天下兼相爱”,“ 则天下治”的观点。第四段结论“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统治者要鼓励人与人相亲相爱”,从而完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8.紧承上文,得出“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的结论。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句子、分析文言文论证结构的能力。
    上文提出治天下者必须禁止相互仇恨而鼓励人们相爱。紧承前文所举事例,进一步从正面叙述,倘若一旦以兼爱取代不相爱,人人爱人若己,那么,天下何乱之有。上文中,作者采用铺排的方式,反诘的语气,坚定而鲜明地推出了唯有兼爱才可止乱致治的观点。“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紧承上文观点,总结了兼爱为是,不相爱为非;审察兼爱必能致治,不相爱必然致乱的道理,得出了“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的结论。
    9.相同之处:(1)基本内涵一致。“仁爱”与“兼爱”,二者皆显出了爱的普遍性,孔子的“泛爱众”与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都体现了爱的普遍性、广泛性。二者在主张人人相爱,关爱民众,反对以强凌弱上显然是相通的。(2)社会背景和基本目标相同。孔子的“仁爱”思想和墨子的“兼爱”思想都是产生在春秋战国的社会动乱时期,都怀着安邦定国、终止混乱纷争的理想。
    不同之处:(1)具体内涵不同。儒家的“仁爱”思想是建立在宗法等级制度、血缘关系基础上的有差别的爱,是有先后等级顺序的,是由“爱亲”到“爱人”,最后才是“泛爱众”。它要求按照宗法等级秩序,即尊卑、贵贱、亲疏的顺序去爱人。墨家的“兼爱”思想是一种超越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没有尊卑、亲疏、贵贱的差别,即“兼相爱”,借此达到利人如己、无私利他的“交相利”的目的。(2)爱的倾向性不同。儒家的“仁爱”思想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主张尽心,不言回报,只求尽职尽责,不问自己的权利。墨子的“兼爱”思想则是站在功利的角度上,提出了对等互报的原则,即“兼相爱,交相利”。
    总体看来,儒家的“仁爱”是一种有差别和等级的爱,即要求以对父母兄弟之爱为同心圆的圆心,层层外推,逐渐扩展到对宗族、国家和社会的爱。而墨家的“兼爱”是一种无差别和等级的爱,它要求人们抛却血缘和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爱人如己。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探究分析作者思想观点的能力。
    从孔子和墨子的思想内容上来看,二者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孔子的“仁爱”思想和墨子的“兼爱”思想都是产生在春秋战国的社会动乱时期,都怀着安邦定国、终止混乱纷争的理想。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爱”,墨子的核心思想是“兼爱”,虽然两者都强调“爱”,但这个爱却也有着许多不同之处。
    孔子关于“仁”的论述很多,其中比较全面的论述是与颜渊的一段对话,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人由己,而由仁呼哉?”颜渊进一步追问具体条目,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在这里首先说明“仁”的基本性质和内容,这就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礼的规范,一旦能做到这点,天下的人都会认为他做到仁了。孔子所说的仁的基本性质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礼的规范,其特点是突出强调了从政治的角度理解仁,即只有恢复礼制、巩固礼所制定的政治秩序的行为才能做到仁。对于统治者,孔子鼓吹所谓的“使民”、“利民”、“安民”、“教民”等等,其实质是强调统治者只有这样全面驾驭人民,才可以稳定地长期地巩固贵族的统治秩序,也只有这样,才算是达到了仁的标准。孔子也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这就是说贵族才有仁这个品德,而被统治的奴隶和其他劳动人民根本谈不上这个品德。孔子将恢复和巩固礼的统治秩序叫做仁。周礼是建立在宗法制度“亲亲”的基础上的,所以他非常注重孝悌,强调培养人们具有孝悌的品德是最基本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孔子推崇仁爱的首要心理动因是“报恩心”和“同情心”,报恩心主要是指孝道,孝就是爱父母,这是人最真实、最基本的情感,也是其他一切感情的基础。因为人一出生就享受到父母的怀抱之爱,个人最基本的利益是父母给的,不孝就会心不安。个人的一部分利益又是社会和他人给的,只不过父母给我们的利益多,而他人给我们的利益少罢了。这样,如果能爱父母便能推广至爱其他人,如果不能爱父母,那又怎么去爱那些给我们利益少于父母的人呢?所以孝乃是仁的根本。关于为仁的方法,孔子推崇“忠恕”之道。即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孔子的同情心理论。孔子的仁爱是层层外推之爱,是根植于人的本性的,是人自然而然萌发出来的。但是同样自然的是,别人对我们的爱总要少于父母对我们的爱,所以爱父母总要胜于爱其他人,爱是有差等的。
    墨子则提出了“兼爱”思想。墨子认为,人民穷困不堪,死亡相继,天下异常混乱。国之与过相攻,家之与家相篡,人之与人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这种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残杀争夺的政治局面又进一步造成人民的穷困和死亡。因此政治上的“交相恶”的混乱局面是一切祸害中最大的祸害。在墨子看来,解决这个混乱局面的根本方法就是提倡“兼相爱、交相利”。因为天下相兼爱则治,相交恶则乱。他认为只有有力这疾以助人,有财这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才能真正实现兼相爱的原则。因为“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人人相爱相利,社会上相互残杀争夺的现象就自然消灭,也就达成了天下太平的大治局面。孔子和墨子作为先秦时期的两位圣人,为救世而汲汲奔走于天下,去传播各自关于“爱”的思想。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孔席不暖,墨突不黔。”说的就是这两位圣人的艰辛与忙碌,一个连席子都没坐暖,一个连烟囱才生起火就要匆匆到别处游说拯救世人去了。虽然传播的都是爱的思想,目的都是微利能让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幸福安康,但是一个仁爱一个兼爱却有着许多不同的含义。从上面所述的“仁爱”和“兼爱”思想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首先,孔子和墨子所代表的社会阶级不同,孔子所代表的是统治者阶级的利益,他主张贵贱有序,目的在于维护周礼。而墨子所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要求,其兼爱思想强调功利动因。其次,两个“爱”其爱的方式有所不同,儒家的仁爱强调的是有差等的爱,要求以对父母兄弟的爱为中点,层层外推,逐渐扩充到对宗族、国家和社会的爱。而墨家强调的是无差等的爱,要求做到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国若视其国。他认为博爱无私、没有亲疏远近、贫富贵贱是兼爱的保证。再次,墨家认为天有意志,人顺之得赏,违之得罚,天志是衡量人间善恶的唯一标准和最高依据。
    据此,分别概括得出答案即可。
    10.受时代特征和阶级局限的影响,“兼爱”的思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详解】本题考查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兼爱”的思想不可能实现。一是时代特征,当时墨子所处的时代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奴隶制度迅速瓦解,残酷的战争屡见不鲜,统一是必然的趋势。各国国君都希望通过战争兼并其他国家,使自身强大从而完成统一天下的霸业。“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墨子“兼爱”的思想在那个战火纷飞、利益重组的时代是不合时宜且没有立足之地的。二是阶级局限。墨子提出“兼爱”的思想时,是站在当时社会弱势群体的角度,客观地反映了身处贫困与战乱的人们的愿望。但是,这种“兼爱”的思想在等级社会中是难以施行的,墨子的“兼爱”思想超越了阶级局限,“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他希望各国的国君通过实施“兼爱”的主张来减少战争,爱别人的国家,爱他国的国民。墨子试图调和统治阶级和劳动者之间的矛盾,他希望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维护各方的利益,但是,这只是墨子的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而且,此时所出现的社会动乱并不是墨子简单理解的由各方不兼爱,“交相恶”引起的,其根本的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墨子这种“兼爱”的思想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理想主义,是不可能实现的。
    11.用“医之攻人之疾”为喻,进一步论证“以治天下为事者”必须懂得混乱产生的根源。
    【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文言中论证方法的能力。
    结合文中的内容“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这句话的意思是,圣人就把治理天下当作自己的事业,必定会知道混乱所起的根源,如此才能治理混乱。不知道混乱所起的根源,就不能治理混乱。这就像医生治病专攻病人的病源一样,必定要知道疾病所起的根源,如此才能治理疾病;不知道疾病所起的根源,就不能治理疾病。这是在用医生给病人治病来比喻治理天下的人要知道混乱的根源,以此为论据,进一步论证前文的观点“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
    12.墨子认为天下混乱产生的原因是人们不相爱,因此他提出“兼相爱”,认为“兼相爱”是治理天下混乱的良方。墨子认为,如果天下人都彼此相爱,爱别人就像爱自己一样,天下还会混乱吗?看待父亲、兄长及君王像看待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孝的事情呢?视人如已、爱人如己,就不会出现君不惠、臣不忠,父不慈、子不孝,兄不友、弟不恭的情况,也就不会出现大夫乱家、诸侯相攻的情况,甚至连小偷和强盗都没有了,像这样天下就治理好了。天下人彼此相爱,天下就能治理好,天下人相互厌恶,天下就会变得混乱,所以墨子提出了“兼爱”的思想。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墨子认为“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即考察混乱从那里产生,起源于人与人不相爱。“子自爱,不爱父”“弟自爱,不爱兄”“臣自爱,不爱君”“盗爱其室,不爱其异室”“贼爱其身,不爱人”“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就会出现君不惠、臣不忠,父不慈、子不孝,兄不友、弟不恭,小偷强盗致乱,大夫相互侵害封地、诸侯相互攻伐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些混乱的情况,墨子提出“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即假使天下的人都相亲相爱,国家与国家之间互相不在攻伐,家族与家族之间不在侵害,没有了强盗与贼寇,君臣父子之间都能孝敬慈爱,像这样,天下就治理好了。所以提出了“兼爱”的思想。
    13.作者采用铺排的手法,连用“犹有”“谁”引起的反问句,以反诘的语气坚定而鲜明地阐述了唯有“兼爱”才可止乱致治的观点。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内容、分析文言文论证方法的能力。
    这一段大量列举例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采用铺排的手法,列举了君、臣、父、子、兄、弟、盗贼、大夫、诸侯等人之间相互损害、欺诈、攻战的事实,连用“犹有”“谁”引起的反问句,以反诘的语气坚定而鲜明地阐述了唯有“兼爱”才可止乱致治的观点,说明祸乱起自不相爱,使人信服。
    14.论证“兼爱”的重要作用,是对上文反问句的回应。
    【详解】本题考查赏析句段作用的能力。
    首先从内容上赏析,明确大体意思是“若使天下的人都彼此相爱,国与国之间不互相攻打,家与家之间不互相争夺,没有盗贼,君臣父子都能忠孝慈爱,这样天下就太平了”。从假设的角度来论证“兼爱”观点的作用、效果。
    其次从结构上理解,照应上文“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并形成正反对比的关系,突出中心论点。
    最后从手法上明确,使用假想法,以排比的方式展示美好画面,富有感染力。
    15.文章开篇从正反两面论起,强调把治理天下作为自己的事务的人必须知道混乱产生的根源。起笔振起文势,先声夺人,发人深省。
    【详解】本题考查分析理解句子的能力。
    这句话的意思是:圣人把治理天下当作自己的事业,必定会知道混乱所起的根源,如此才能治理混乱;不知道混乱所起的根源,就不能治理混乱。通过“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的对比,从正反两面论起,强调把治理天下作为自己的事务的人必须知道混乱产生的根源。先声夺人,引人深思。
    16.对上文列举的不同事例进行总结,并引出下文要论述的混乱产生的根源。
    【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作用的能力。
    “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的意思是天下各种乱事,全是这些了。上文,“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也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天下之为盗贼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身,故贼人身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列举了各种“乱”是事例,然后说“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显然这句话在结构上是对上文列举的不同事例进行总结。下文说“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显然这句话的作用是引出下文要论述的混乱产生的根源。
    17.与开篇的“必知乱之所自起”相呼应,点出混乱的根源是“起不相爱”。由“知”到“察”,论证逐步深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重要句子在文中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理解文章的意思,然后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概括句子的内容,以及联系上下文把握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这句话的意思是:圣人要以治理天下为自己的事情,就不能不考察混乱所起的根源。我曾试着考察起源于何处,认为就是起源于人和人的不相爱。所以从内容上来说,写出了混乱产生的根源是“起不相爱”。本文的题目是《兼爱》,这也是本文的主要内容,所以这里写到混乱的根源是“不相爱”,所以从结构上来说,为后文写“兼爱”做了铺垫。
    18.论述大夫相互侵害封地,诸侯相互攻伐也是因为不相爱。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
    这段话的意思为“即使大夫相互侵扰家族,诸侯相互攻伐封国,也是这样。大夫各自爱他自己的家族,不爱别人的家族,所以侵扰别人的家族以利他自己的家族;诸侯各自爱他自己的国家,不爱别人的国家,所以攻伐别人的国家以利他自己的国家。”根据以上内容可知,这段话主要论述了大夫相互侵扰家族,诸侯相互攻伐封国的原因,是他们只爱自己的而不爱别人的家族和国家,即不相爱。
    19.论述盗贼致乱也是起源于不相爱。
    【详解】本题考查概括文章要点的能力。
    本段落的意思为:即使在天底下做盗贼的人,也是这样。盗贼只爱自己的家,不爱别人的家,所以盗窃别人的家以利自己的家;盗贼只爱自身,不爱别人,所以残害别人以利自己。这是什么原因呢?都起于不相爱。以上内容主要谈盗贼之间不相爱而导致祸乱,因此,可以简单概括为盗贼导致祸乱是由于不相爱。
    20.论述父子、兄弟、君臣之间不相爱而导致的混乱。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内容,概括要点的能力。
    段落首先阐述“乱”是由臣子不孝君父引起的。随后论述了子不爱父、弟不爱兄、臣不爱君会导致“乱”。接着论述父不爱子、兄不爱弟、君不爱臣,同样也会导致天下的“乱”,最后总结“乱”就起源于父子、兄弟、君臣之间的不相爱。
    21.墨子认为,人们只知道自爱而不知道相爱,会使人只知道自利而不知道利人,种种社会问题由此产生。孟子把“仁义”高悬在“利”之上,目的是要人从追逐私利的狭隘境界中超脱出来,以具备更高的道义层面上的关怀和追求。在超越自爱自利和关爱他人方面,墨子、孟子二人的主张显然是相通的。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重要观点的理解能力。
    墨子认为“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人们只知道自爱而不知道相爱,会使人只知道自利而不知道利人,种种社会问题会因此而产生。“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兼相爱、交相利”的原则意味着超越只知道自爱自利的狭隘境界,做到爱人利人。孟子是把“仁义”放在“利”之上,目的是要人们从追逐自私自利的狭隘境界中超脱出来,做到“大爱”,以具备更高的道义层面上的关怀和追求。孟子的“仁义”主要意味着对他人的同情和体贴。在超越自爱自利和关爱他人方面,墨子、孟子二人的主张是想通的。
    22. 无 没有 尝 尝试
    【详解】本题考查通假字。
    故不孝不慈亡有,“亡”同“无”,没有。句子翻译为:所以没有不孝敬长辈和君王的人,也没有不爱护小辈和下属的人。
    当察乱何自起,“当”同“尝”,尝试。句子翻译为:我曾尝试着考察混乱起源于何处。
    23. 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受损失 名词的使动用法 使获利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主要考查词类活用。
    ①本句意为“因而使兄长受损来让自己得到利益”,故“亏”与“利”均为使动用法,使……受损,使……得利;
    ②本句意为“即使大夫相互使家族混乱”,“乱”为使动用法,使……混乱,扰乱。
    24. 看待,对待 观察 比照 活着,生存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中的一词多义。
    视父兄与君若其身 视:动词,看待,对待。句子翻译为:看待父亲、兄弟和国君像看待自己一样。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 视:动词,观察。句子翻译为:看他的所做所为,观察他的经历。
    天子之卿受地视侯 视:动词,比照。句子翻译为:帝王的臣子,接受了封地就能和王侯相比照。
    命有始而必终,孰长生而久视 视:动词,活着,生存。句子翻译为:命运有始一定有终,谁能够长久的活着呢?
    25. 者也 也 自何 故以治天下为事者圣人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式。
    判断句
    ①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者也”表判断。句子翻译为:圣人是以治理天下为事业的人。
    ②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也”表判断。句子翻译为:当臣子的不孝君王,当儿子的不孝父亲,这就是乱道。
    宾语前置句
    ③当察乱何自起,“何自”的正常语序为“自何”。句子翻译为:我曾试着考察起源于何处。
    定语后置句
    ④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正常语序为“故以治天下为事者圣人”。句子翻译为:所以如果圣人们以治理天下为己任。
    26. 治理 惩处,惩办 治理得好/ 治疗 训练,整顿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能力。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翻译为“圣人是以治理天下为事业的”,故“治”为动词,翻译为“治理”;
    “不效,则治臣之罪”翻译为“如果没有效果,就给我判罪”,故“治”为动词,翻译为“惩处,惩办”;
    “故天下兼相爱则治”翻译为“因此天下的人互相爱护就治理得好天下太平”,故“治”为形容词,翻译为“治理的好”;
    “如人有疾,不治则寝以深”翻译为“就像人生病,不加以治疗日子久了病情就加重了”, 故“治”为动词,翻译为“治疗”;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翻译为“现在我训练大军几十万”, 故“治”为动词,翻译为“训练,整顿”。
    27.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⑤“犹有大夫之相乱家”翻译为“仍然有大夫相互侵扰家族”。故“家”翻译为“卿大夫的封地”;
    ⑧“恶得不禁恶而劝爱”翻译为“又怎么可以不禁止恶行而鼓励善行呢?”故“劝”翻译为“鼓励”。
    故选D。
    28.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今异义词的能力。
    A.自爱,古义:只爱自己;今义:指爱护自己的身体;珍惜自己的名誉。
    B.爱人,古义:爱惜别人;今义:爱慕的人、恋爱的对象或婚姻对象。
    C.茫然,古义:辽阔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D.其国:古今同义,他自己的国家。
    故选D。
    29.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中的古今异义的能力。
    B.“盗贼”古义:小偷和强盗;今义:小偷。
    C.“大夫”古义:古代官职名;今义:对医生的尊称。
    D.“弟子”古义:弟弟、儿子;今义:徒弟。
    A.“天下”古今同义,形容某一种地理概念。
    故选A。
    30.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中的通假字的能力。
    C.句意:我曾经(试着)考察混乱所起的根源。“当”同“尝”,曾经。
    其他选项无通假字。
    故选C。

    相关试卷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第二单元7 包身工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第二单元7 包身工综合训练题,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选择 简答,语言表达,小阅读-课内,微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7 兼爱优秀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7 兼爱优秀同步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兼爱》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原卷版-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新教材统编版docx、《兼爱》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解析版-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新教材统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统编版7 兼爱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7 兼爱课后测评,共11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