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中语文选修上册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古诗词诵读将进酒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古诗词诵读将进酒课时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代诗歌阅读,选择题,小阅读-课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古代诗歌阅读
1.赏析诗词《将进酒》。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袭,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2.下列对本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的主旨跟《蜀道难》不同,它着力刻画诗人的自我形象。
B.这首诗的愤激之情是占主导地位的,豪放只是它的外壳,愤激才是内核。
C.这首诗中,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开头四句写悲,“人生”以下六句写欢,“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主人”句至结尾写狂放之情。
D.诗的开头四句用的是古代民歌中赋的手法,渲染了一种阔大的意境,读来很有声势,又富有慷慨悲壮的韵味。
3.下列对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人以黄河水一去不复返喻人生易逝,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的事,把本来短暂的人生说得更短暂。
C.“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表现了诗人消极的思想:人生得意时,应尽情寻欢作乐,别让金杯空对天上明月。正因为人的寿命如黄河之水奔流人海那样一去不复返,所以应及时行乐,莫辜负光阴。
D.“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诗人乐观自信的表现,流露出了他怀才不遇而又渴望入仕的积极的思想感情。
二、选择题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问君西游何时还 ②青泥何盘盘 ③但见悲鸟号古木 ④但悲不见九州同
A.两个“何”字相同,两个“但”字相同。
B.两个“何”字相同,两个“但”字不同。
C.两个“何”字不同,两个“但”字相同。
D.两个“何”字不同,两个“但”字不同。
5.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问君西游何时还”,这里的君是指入蜀的友人。
B.“又闻子规啼夜月”,暗含古代蜀王杜宇死后化为杜鹃(即子规)的典故。
C.作者描绘“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是借景抒情的写法。
D.作者大肆渲染了旅愁及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目的在烘托入蜀友人的感受。
三、小阅读-课内
6.阅读《将进酒》一诗,分析下面诗句中的人物的思想情感。
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将进酒》
7.“主人何为言少钱”在诗歌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将进酒》
8.“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将进酒》
9.简要赏析开头两组长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10.《将进酒》中“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进行比较,说说两者的异同。
11.赏析《将进酒》和《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句子:“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
参考答案:
1.此诗为李白被“赐金放还”八年后所作,诗中交织着失望与自信、悲愤与抗争的情怀,体现出强烈的豪纵狂放的个性。全诗情感饱满,喜怒哀乐之情奔涌迸发如江河流泻,不可遏止,起伏跌宕,变化剧烈,表现出诗人豪迈洒脱的情怀。
诗篇开头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景象壮阔,气势豪迈。写大河之来,势不可当;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悲叹人生短促,以“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出之,呈现出一种对镜自照手抚两鬓无可奈何的情态。这组排比长句既有比喻——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出生命的渺小脆弱。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却不流于纤弱,一声喟叹,惊心动魄。
虽处坎坷,然悲观消沉却非李白本性。五六两句以“人生得意”逆转,由“悲”而“欢”而“乐”,诗人豪情渐起,到“杯莫停”渐趋狂放。这似乎是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然而只不过是现象而已:诗人此时郁郁不得志,有的是失望与愤慨,但并不就此消沉。“天生我材必有用”不就是一个充满无比自信的人生价值宣言么?“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洒脱、豪壮与狂放,与“烹羊宰牛”的盛筵一起,将李白傲视权贵、金钱、功名的气派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
接下来,“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几个短句忽然加入,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既还原了生活,又使感情再一次涌向高潮。“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等诗句,使情感由狂放转而为愤激。诗人用古人杯酒,浇自己块垒,蔑视“圣贤”,倾慕且自比“陈王”,正是这种狂放、激愤、洒脱与豪壮之情,使诗情悲而不伤,悲而能壮,壮而能狂,呈现出狂中见豪情万丈的绝顶气派。情犹未已,诗已告终,突然又迸出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开篇之“悲”关合,而“万古愁”的含义更显深沉。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古诗赏析的能力。考生应结合作者作诗的时间背景以及人生经历来理解本诗,要求考生平时注意积累课外有关古诗的知识。解答此题可以从诗歌的语言、人物形象、意境、表达技巧、思想感情等方面作答。
整首诗的意思是“你难道没有看见,那黄河之水犹如从天上倾泻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来不会再往回流。你难道没有看见,在高堂上面对着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早晨还是青丝到了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人生得意之时就要尽情的享受欢乐,不要让金杯无酒空对皎洁的明月。上天造就了我的才干就必然是有用处的,千两黄金花完了也能够再次获得。且把烹煮羔羊和宰牛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如果需要也应当痛快地喝三百杯。岑夫子,元丹丘,快点喝酒,不要停下来。我给你们唱一首歌,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算不上什么珍贵,只希望能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自古以来圣贤都是孤独寂寞的,只有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陈王曹植当年设宴平乐观,喝着名贵的酒纵情地欢乐。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只管把这些钱用来买酒一起喝。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皮衣,快叫侍儿拿去统统来换美酒吧,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尽的长愁吧!”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标题的意思为“劝酒歌”,内容多是咏唱喝酒放歌之事。这首诗是诗人当时和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老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作客,作者正值仕途遇挫之际,所以借酒兴诗,来了一次酣畅淋漓的抒发。在这首诗里,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消愁,感叹人生易老,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
这首诗十分形象的体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热情豪放,“天生我材必有用”“人生得意须尽欢”。全诗气势豪迈,感情豪放,言语流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李白咏酒的诗歌非常能体现他的个性,思想内容深沉,艺术表现成熟。《将进酒》即为其代表作。
诗歌发端就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颍阳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如此波澜壮阔的现象,必定不是肉眼能够看到的,作者是幻想的,言语带有夸张。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构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所没有的。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悲叹人生苦短,而又不直言,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神态宛如画出。将人生由青春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之事,把原本就短暂的说得更为短暂,与前两句把原本壮阔的说得更为壮阔,是“反向”的夸张。开篇“以河之水一去不复返喻人生易逝”“以黄河的伟大永恒显出生命的渺小脆弱”。这个开端可谓悲感至极,却又不堕纤弱,可以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也是由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感造成的。这种开篇的方法作者经常用,比如“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沈德潜说:“此种格调,太白从心化出”,可见其颇具创造性。此诗两作“君不见”的呼告(一般乐府诗只是篇首或篇末偶尔用),又使诗句感情色彩大增。所谓大开大阖者,此可谓大开。
“人生得意须尽欢”,这似乎是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然而只不过是现象而已。诗人“得意”过没有?“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玉壶吟》)似乎得意过;然而那不过是一场幻影。“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行路难三首•其二》)又似乎并没有得意,有的是失望与愤慨,但并不就此消沉。诗人于是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一个令人鼓掌赞叹的好句子。“有用”而且“必”,非常的自信,简直像是人的价值宣言,而这个“我”是需要大写的。于是,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透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入世的积极的态度。正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应为这样的未来痛饮高歌,破费又算得了什么!
“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能驱使金钱而不为金钱所使,这足以令所有凡夫俗子们咋舌。诗如其人,想诗人“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馀万”(《上安州裴长史书》),是何等的豪举。所以此句是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绝非装腔作势者可以得其万分之一。与此气派相当,作者描绘了一场盛筵,那决不是“菜要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乎,两壶乎?”而是整头整头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罢休。多痛快的筵宴,又是多么豪壮的诗句!至此,狂放之情趋于高潮,诗的旋律加快。“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几个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而且使我们似乎听到了诗人在席上频频地劝酒。既是生逢知己,又是酒逢对手,不但“忘形到尔汝”,诗人甚至忘了是在写诗,笔下之诗似乎还原为生活,他还要“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以下八句就是诗中之歌了,这纯粹是神来之笔。
“钟鼓馔玉”即富贵生活(富贵人家吃饭时鸣钟列鼎,食物精美如玉),可诗人却认为这“不足贵”,并放言“但愿长醉不复醒”。诗情至此,便分明由狂放转而为愤激。这里不仅是酒后吐狂言,而且是酒后吐真言了。以“我”天生有用之才,本当位极卿相,飞黄腾达,然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三首•其二》)。说富贵“不足贵”,乃是出于愤慨。以下“古来圣贤皆寂寞”二句亦属愤语。说古人“寂寞”,其实也表现出了自己的“寂寞”,所以才愿长醉不醒了。这里,诗人是用古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说到“唯有饮者留其名”,便举出“陈王”曹植作代表。并化用其《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之句。古来酒徒很多,而为何偏举“陈王”,这又与李白一向自命不凡分不开,他心目中树为榜样的都是谢安这些高级人物,而这类人物当中,“陈王”曹植与酒联系得比较多。这样写便有了气派,与前文极度自信的口吻一贯。再者,“陈王”曹植于曹丕、曹睿两朝备受猜忌,有志难展,也激起诗人的同情。一提“古来圣贤”,二提“陈王”曹植,满满的不平之气。此诗开始似乎只涉及人生感慨,而不染指政治色彩,其实全篇饱含了一种深广的忧愤和对自我的信念。诗情之所以悲而不伤,悲而能壮,即根源在此。
刚露一点深衷,又说回酒了,而且看起来酒兴更高了。以下诗情再入狂放,而且愈来愈狂。“主人何为言少钱”,既照应“千金散尽”句,又故作跌宕,引出最后一番豪言壮语:即便千金散尽,也不惜将名贵宝物“五花马”(毛色作五花纹的良马)、“千金裘”(昂贵的皮衣)用来换美酒,图个一醉方休。这结尾之妙,不仅在于“呼儿”“与尔”,口气甚大;而且具有一种作者一时可能觉察不到的将宾作主的情态。须知诗人不过是被友招饮的客人,此刻他却高踞一席,气使颐指,提议典裘当马,令人不知谁是“主人”,浪漫色彩极浓。诗情至此狂放至极,令人嗟叹咏歌,直欲“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情犹未已,诗已告终,突然又迸出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开篇之“悲”关合,而“万古愁”的含义更其深沉。这“白云从空,随风变灭”的结尾,显见诗人奔涌跌宕的感情激流。通观全篇,真是大起大落,非如椽笔不办。
《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全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通篇以七言为主,而又以三、五言句“破”之,极参差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马,千金裘”),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流易。《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点睛】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
2.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
3.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
4.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
5.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2.D 3.C
【解析】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D项,“诗的开头四句用的是古代民歌中赋的手法”错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颍阳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如此波澜壮阔的现象,必定不是肉眼能够看到的,作者是幻想的,言语带有夸张。诗的开头四句用的是古代民歌中比兴的手法。故选D。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C项,“表现了诗人消极的思想”错误。“人生得意须尽欢”,这似乎是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然而只不过是现象而已。是失望与愤慨,但并不就此消沉。诗人于是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一个令人鼓掌赞叹的好句子。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透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入世的积极的态度。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只是表象,诗人内心是乐观狂放的。故选C。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4.C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理解B。解答此类题目要熟练掌握十八个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文言文虚词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
①何:疑问代词,什么。句意:西行的友人什么时候回来。
②何:疑问副词,多么。句意:青泥岭多么曲折盘旋。
③但:副词,只。句意:只见那悲鸟在古树上哀鸣啼叫。
④但:副词,只。句意: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
故选C。
【点睛】文言虚词要“三抓”, “三抓”是指:(1)抓重点。《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文言虚词共18个,一定要个个落实,从常用意义和非常用意义方面比较区别,把握常用意义和用法,照顾特殊意义和用法,可以采用多义比较的方法,同类集中。(2)抓课文。虚词的考查方式,多为选择题,每个选项两个句子,一般必有一句出自课本。根据这一特点,考生应立足课本,结合经典例句,归纳整理,可收事半功倍之效。(3)抓落实。对于典型用例,经常复习,防止遗忘。比如该题中每组中有一句话出自课本,必须将课内的文言文抓实了。
5.D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D项,作者并未谈及友人的感受。此诗表面写蜀道艰险,实则写仕途坎坷,反映了诗人在长期漫游中屡逢踬碍的生活经历和怀才不遇的愤懑。这首诗是袭用乐府旧题,意在送友人入蜀。诗人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
6.“呼儿”“与尔”,诗人口气甚大,显示出李白不拘形迹的豪迈性格。“万古愁”与开篇之“悲”照应,显示出李白在狂放乐观掩盖下的对自己韶华已逝、怀才不遇的悲愤与愁苦。
【详解】本题考查赏析诗歌中的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意思是:即便千金散尽,也当不惜拿出名贵宝物——“五花马”和“千金裘”来换取美酒,图个一醉方休。这结尾之妙,不仅在于“呼儿”“与尔”,口气甚大。须知诗人不过是被友招饮的客人,此刻他却高踞一席,气使颐指,提议典裘当马,几令人不知谁是“主人”。快人快语,非不拘形迹的豪迈知交断不能出此。情犹未已,诗已告终,突然又迸出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开篇之“悲”关合,而“万古愁”的含义更其深沉。这“白云从空,随风变灭”的结尾,显见诗人奔涌跌宕的感情激流。
7.“主人何为言少钱”,既照应“千金散尽”句,又故作跌宕,引出下文的一番豪言壮语。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的构思特征。
答结构上的作用,就要考虑这一诗句在诗歌中的位置,考虑在情节内容上上下句之间的关系。
“主人何为言少钱”的前面,有“千金散尽”的内容,所以作用上有照应“千金散尽”一句的作用;后一句是“径须沽取对君酌”,表现在了即使钱少,在有人到来时也要直接都拿出来,一点也不心疼和犹豫的豪情,所以作用是为下文做铺垫,引出下文的一番豪言壮语。
8.说古人“寂寞”,也表现出自己“寂寞”。因此才愿长醉不愿醒。这里,诗人用古人酒杯,浇自己胸中块垒。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和把握诗歌情感的能力。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意思是: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本句中“寂寞”体现了作者的情感,作者在说古人“寂寞”的同时,也表现出自己“寂寞”之情,因此只希望长久沉醉不愿清醒。此句诗人用古人酒杯,浇自己胸中块垒,也表现了自己的孤独寂寞。
9.诗歌以两组长句发端,挟天风海雨迎面扑来。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为我们营造了一幅黄河之水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奔入海的雄浑壮阔的画面,借黄河之水一去不返比喻人生短暂、时光易逝,又以黄河之水的伟大永恒反衬生命的渺小脆弱。接着,诗人将“朝”与“暮”、“青丝”与“雪”对比,极抒人生易老之感慨,同时也蕴含着诗人渴望建功立业却怀才不遇的失意。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诗歌的的内容,鉴赏表达技巧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弄清诗句的基本意思。然后抓住诗句的手法来分析其表达效果。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你难道没有看见,汹涌奔腾的黄河之水,有如从天上倾泻而来?它滚滚东去,奔向东海,永远不会回还。你难道没有看见,在高堂上面对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早晨还是满头青丝,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 。这两句作为诗歌开头的两组长句,确实极具气势,使诗歌开篇不凡。开篇的这组排比长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作用——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这个开端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是由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感造成的。两次“君不见”的呼告,又使诗句感情色彩大大增强。
10.相同点:都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鄙弃和蔑视。不同点:①前者所谓“长醉不愿醒”显得消极一些,于愤激中见低沉;后者所谓“开心颜”包含着个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②前者表达曲折,以“钟鼓撰玉”代指富贵生活;后者表达直白,锋芒直指权贵。
【详解】本题考查鉴赏品味语言,体会情感的能力。
从题干来看,本题采用比较鉴赏的方式进行考查。首先理解两处诗句各自的含义,分析各自的手法,体会各自的情感,然后找到二者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首先分析《将进酒》中“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这两句,这两句意思是“钟乐美食这样的富贵不稀罕,我愿永远沉醉酒中不愿清醒”,“钟鼓”是指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馔玉”形容食物如玉一样精美,这里使用借代的修辞,代指富贵的生活,“不足贵”意思是“不值得稀罕”,体现出诗人对权贵的鄙弃和蔑视,因为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所以这种表达较为曲折委婉;“长醉不愿醒”是说情愿醉生梦死长醉不醒了,情感有些消极,情感表达由狂放转而为愤激。然后分析“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两句意思是“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使我不能有舒心畅意的笑颜”,“安能”意为“怎么能”,“摧眉折腰”是指低头弯腰,这里使用反问的手法表达对权贵的鄙弃和蔑视,情感表达直白而又激烈,锋芒直接指向权贵;“开心颜”是说舒心畅意的笑颜,李白不愿意卑躬屈膝侍奉权贵而让自己不能舒心畅意,流露出对自由、无拘无束的精神生活的追求。最后明确两者直接的异同,相同之处都鄙弃权贵,不同之处是情感表达的方式,同时“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在鄙弃权贵之外还有对自由的追求。
11.(1)(内容)同:鄙视权贵。异:前者低沉、消极;后者追求自由人格,富有昂扬之气。(2)(表现手法)同:都是直抒胸臆。异:以钟鼓馔玉借代权贵,表达情感较为平和、委婉;后者直指“权贵”,且用反问形式,语言直白,表达情感强烈。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的内容和表达技巧。判断时,考生一定要立足全诗整体,首先从抒情方式、结构、构思等方面入手,然后再考虑局部的描写、修辞技巧。答题时,也应尽可能把意境、情感、手法、效果等要素分析解说清楚。“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答题思路为首先明确手法,尽量找全,然后结合诗句解释。比喻修辞首先指出本体喻体,效果也要点出来,最后总括情感。
(1)内容的相同点要结合诗人借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情感。“钟鼓馔玉”即富贵生活(富贵人家吃饭时鸣钟列鼎,食物精美如玉),可诗人却认为这“不足贵”,并放言“但愿长醉不复醒”。“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对于名山仙境的向往,是出之于对权贵的抗争,它唱出封建社会中多少怀才不遇的人的心声。前者“不愿醒”,是因为他不与权贵同流合污;而后者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也是蔑视权贵。内容的不同点主要应侧重分析诗人的心情,前者是低沉的,后者则是昂扬的。(2)在表现手法上,相同点都是直接抒发了内心的真实情感,是直抒胸臆;不同点则是语言的风格不同,前者比较委婉,需要读者揣摩,后者则语言直白,一目了然。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书愤同步测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论述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情景默写,选择题,语言表达,小阅读-课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锦瑟课后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代诗歌阅读,情景默写,选择题,选择题组,语言表达,小阅读-课内,非选择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李凭箜篌引同步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代诗歌阅读,情景默写,选择题,选择题组,语言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