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苏科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6.1 直线、射线、线段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6.1 直线、射线、线段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目标
1. 在现实情境中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会用符号表示,发展抽象能力;
2. 借助于具体情境和动手操作,掌握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和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学情
二、学习目标
1. 借助画图与实践,掌握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和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 在合作探究中得出结论,获取成功的体验, 建立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
会用符号表示直线、射线、线段,初步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掌握两个基本事实.
四、教学难点
几何语言的理解与表达.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情境一 小学里,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直线、射线与线段. 在下面的图片中,哪些图形可以看作直线、射线、线段?
答:射线 直线、线段
师生活动:教师展示图片,学生齐答.
设计意图:学生学生在小学里已通过具体情境认识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各自的特征.教学中通过实景图抽象直线、射线和线段,不仅可以强化对其特征的认识,也为接下来的符号表示做好铺垫.
情境二 将一根细木条固定在墙上,使其不能转动,至少需要几颗钉子?
答:至少需要2颗钉子.
师生活动:教师运用硬纸板教具,学生上黑板演示.
设计意图:通过将细木条固定到墙上的实际操作,启发学生思考:最少需要几颗钉子才能固定?让学生回忆生活经验后抽象并表达,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从而得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基本事实.
新知探究
1.基本事实1
过一点A可以画几条直线?
过两点A、B可以画几条直线?
同伴互换,在同伴的图上过A、B两点画直线,你发现了什么?
答:(1)一点A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2)过两点A、B可以画一条直线.
(3)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基本事实: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师生活动:先自己画图,再同伴互换画图.
设计意图:“确定”一词的含义是“有且只有”,“有”是指存在,“只有”是指唯一,这在今后的教学中还会遇到,如“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等,教学时,要结合“3步作图”,使学生初步理解其中的含义.
2.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如何由一条线段得到一条射线或一条直线?
答:
师生活动:教师板书,学生倾听并理解性地进行识记.
设计意图:射线可以用它的端点和射线上的另一点来表示,其中,表示端点的字母必须写在另一个字母的前面,借助表格梳理,使学生初步理解如下几点,(1)直线、射线和线段,可以由其中的一个得到另外两个.(2)几何语言的表达:用相应的字母表示直线、射线和线段,并说明“延长AB”和“延长BA”的区别.
3.基本事实2
问题1:从甲地到乙地有3条路,走哪条路较近?
问题2:从甲地到乙地能否修一条最短的路?如果能,你认为这条路应该怎样修?
问题3: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你有什么发现?
答:问题1:③较近.
问题2:能,连接甲、乙两地的线段.
问题3: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基本事实2.
设计意图:此图可以用细绳模拟两点间的各种路线,并比较其长短,走道路③相对近一些;通过讨论,让学生在图中画出连接甲、乙两地的线段.
3.两点之间的距离
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作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判断 两点之间的线段叫作两点之间的距离. ( )
答:.×
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距离”的本质是“最短”,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基础上,引入“两点之间的距离”的概念.对“两点之间的距离”,教学时,既要引导学生注意线段(图形)与距离(数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也要注意区分数学中两点之间的“距离”和实际生活中的“距离”的概念.
数学中两点之间的“距离”指的是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实际生活中的“距离”一般指的是路程.
三、应用举例:
例1 如图,已知点A,B,C,D.
(1)画线段AC(连接AC);
(2)画直线AB;
(3)画射线DC;
(4)延长线段AC、反向延长线段AC.
答:
师生活动:学生代表上黑板板演,其他同学完成在学案上,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根据要求画图,进行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之间的转化.教学时,要注意操作用语的规范化表达,说明“延长线段AC”和“反向延长线段AC”的区别.
例2 如图,点B、点C在线段AD上,图中共有几条线段?
答:法一:AB、AC、AD;BC、BD;CD.3+2+1=6. 答:共有6条线段.
法二:以A为一个端点:AB、AC、AD; 以B为一个端点:BA、BC、BD; 以C为一个端点:CA、CB、CD; 以D为一个端点:DA、DB、DC.每条线段重复一次,3×42=6. 答:共有6条线段.
师生活动:教师板演示范,学生模仿练习.
设计意图:此题有两种解法,先让学生自主完成,再引导学生思考另一种方法,初一学生在解法的多样性上面比较欠缺,所以教师要做好引导和示范.
四、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直线AB与直线BA是同一条直线
B. 射线OA与射线AB是同一条射线
C. 射线OA与射线OB是同一条射线
D. 线段AB与线段BA是同一条线段
2.下列图形能相交的是( )
3.如图,A、B是河l两侧的两个村庄.现要在河l上修建一个抽水站C,使它到A、B两村庄的距离的和最小.请在图中画出点C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4.往返甲乙两地的火车中途有两个停靠站,任何两站之间的距离不等,问:
(1)如果相同路段的往返票价一样,那么有多少种不同的票价?
(2)需准备多少种不同的车票?
5. 教室里共有3位同学,如果每位同学都要和其他的人握一次手,
那么他们一共握手 次;
若是4位同学,一共握手 次;
若是5位同学,一共握手 次;
若是20位同学,一共握手 次;
若是n位同学,一共握手 次.
答:1.B 2.D
3.理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4.(1)因为共有3+2+1=6条线段,所以有6种票价.
(2)车票是要考虑顺序的,则有6×2=12种车票.
5. 3,6,10,190,n(n−1)2.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阅.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新知,加深对本节课的理解及应用.
五、课堂小结
1.小游戏
(1)请一位同学起立,
(2)请与这位同学在一条直线上的同学起立.
(为什么大家都要站起来?)
答: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3)再请一位同学起立,
(4)与这两位同学在一条直线上的同学请起立.
(为什么你没站起来?)
答: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六、课后作业
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六、教学反思
1.情境创设: 回顾小学里学习的有关“图形与几何”的知识,除了观察课本中提供的实景图,也可以结合身边的实物,让学生多举一些例子.如,桌子的边可以看成一条线段.
2.探索活动:将一根细木条固定到墙上,准确理解“固定”一词的意义,钉一颗钉子,细木条仍然可以绕着这颗钉子转动,无法“固定”,再钉一颗钉子,细木条就被“固定”住了;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这个通过实践得到的基本事实.
3.例题教学:根据要求画图,进行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之间的转化,设计分别要求画线段、射线、直线的例题,并且在课本例题的基础上,教学时,特意增加“线段AC、反向延长线段AC”的操作练习.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2 直线、射线、线段第3课时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探究新知,应用举例,小结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苏科版6.1 线段 射线 直线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学习新课,小结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2 直线、射线、线段第1课时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