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省四平市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吉林省四平市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综合性学习,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请在答题卡的括号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文字。
①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十二章》)
②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③ ,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④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用对未来的畅想来安抚自己的句子是“ , 。”
⑤刘禹锡在《秋词》中以明丽秋景抒豪迈情的句子是:“ , 。”
2.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下雪了。
雪降落在松坊村了。
雪降落在松坊溪上了。
像①柳xù____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溪中的大溪石和小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子,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
远山披着白雪,溪石披着白雪。从石桥上走过时,我停住了:我听见正在②淙淙____地流着的桥下的溪水。我看见溪中映照着远山的雪影,映照着石桥和溪石的雪影。我看见有一个溪水中发亮的白雪世界。
(1)给选文①处横线上填汉字,②处横线上填拼音。
①柳xù ②淙淙
(2)选文中□处应填的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A.,。B.;;C.。。D.,。
(3)文中划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把正确的句子写在题卡横线上。
(4)下列关于各项词性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覆盖”“飞舞”都是动词
B.“芦花”“绒毛”都是名词
C.“大”“小”“白”都是形容词
D.“一般”“几只”都是数量词
二、阅读(45分)
文言文阅读
狼
蒲松龄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3.蒲松龄是 代 家。
4.下列各项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受其敌(敌人)B.并驱如故(追随,追赶)
C.一狼洞其中(洞穴)D.意将隧入(通道)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文言短篇小说,虽然篇幅短小,但情节曲折、扣人心弦。
B.从“投以骨”可见屠户一开始过于迁就狼,应该立刻拔刀相向,不该给狼机会。
C.屠户的经历告诉我们,不管处境多么危险,沉着应对却很重要,不能坐以待毙。
D.选文结尾段的议论既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又增添了文章的讽刺意义,体现了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的初衷。
6.选文中说“狼亦黠矣”,结合“杀狼”这一段落分析狼在与“猎物”对峙时“黠”的具体表现?
7.“屠暴起”这一行为在整个对抗狼的过程中起着怎样的作用?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猩猩,兽之好酒者也。大麓①之人设以醴尊②。陈之饮器,小大具列焉。织草为履③勾连相属也而置之道旁。猩猩见,则知其诱之也,已而谓其朋曰:“盍④少尝之?慎无多饮矣!”相与取小器饮,骂而去之。已而取差⑤大者饮,又骂而去之。如是者四,不胜其唇吻⑥之甘也,遂大爵⑦而忘其醉。醉则群睨嘻笑,取草履着之。麓人追之,相蹈藉⑧而就絷⑨,无一得免焉。其后来者亦然。
【注释】①麓(lù):山脚下。②醴(lǐ)尊:醴,甜酒;尊,同“樽”,酒壶。③履:鞋。④盍(hé):何不。⑤差:稍微。⑥唇吻:指的是嘴。⑦爵:古代的一种酒杯。⑧蹈藉:践踏。⑨就絷(zhì):被拘囚。
8.“则知其诱之也”中的“诱”的含义是 。
9.给选文中划线句断句(限两处)。织草为履勾连相属也而置之道旁。
10.请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文所写的故事。
阅读文章,完成小题
石榴花开
纪明涛
①行走在初夏的早上,尽是雨后的微凉和氤湿的绿意,令人神清气爽。清晨,在小区健身廊道跑步锻炼时,忽然瞥见路边花园里有几株石榴树开花了。“只待绿荫芳树合,蕊珠如火一时开。”远看,石榴树上开满许多小喇叭似的花朵,红红的,缀满在朦胧的绿丛里,灿若烟霞。
②我不由得停下脚步,走近栅栏,来到石榴树下,仔细端详。
③红红的石榴花,一树树,一簇簇,一团团,抓人眼球,张力十足,灼热,烂漫,飞扬,充满了蓬勃的生命感,成为初夏时节一道绚丽的风景线。望着石榴花,遐想着金秋时满树的石榴果,我的思绪又飘飞到老家的那棵石榴树身上。
④记不清楚是哪一年,母亲在院子里栽下了一棵石榴树。依稀听母亲说,那棵石榴树是从二姨家移栽过来的。刚栽种的时候,它只有大拇指般粗细,起初我没怎么关注过它。直到几年后,石榴树枝繁叶茂,石榴花怒放,秋后果实累累,让儿时的我有了大快朵颐的美味,那棵石榴树才走进我清晰的记忆里。在零食匮乏的年代,那棵石榴树结出的果实,汁液饱满,甜而不酸,还未入口,已让我满口生津,成为我童年味蕾的一份留恋。
⑤石榴树很容易培植,母亲每年都通过压枝生根的方法培育幼苗,对有需要的左邻右舍,母亲总是把幼苗慷慨相赠。石榴树的成长少不了母亲的精心呵护,经过几十年的生长,石榴树的躯干已有碗口那么粗,扭转着树干向上攀援着,斑斑驳驳,疙疙瘩瘩,仿佛写满了岁月的沧桑。每次看到那棵石榴树,我的眼前总会浮现出母亲劳作的身影。母亲用一双布满老茧的手,操持着农活和家务,日复一日地为家庭付出,从无怨言。石榴树的品格,不正像我的母亲吗?没有奢华的外表,却勤勤恳恳,甘于奉献。
⑥农历五月,是石榴花盛开的时节,故五月又称“榴月”。盛开的石榴花将静谧的小庭院映衬得热闹缤纷。石榴花的花期比较长,但若是遇到较大的风吹拂,花瓣便纷纷落下,落在地上像是铺上了一层红色的地毯,踩上去软绵绵的,有一种说不出的舒爽萦绕在心头。
⑦等到了盛夏,如伞一般的树冠下,更是成了乘凉休憩的好地方。每到这个时候,母亲便在石榴树下摆上吃饭的方桌,一家人围坐在方桌四周,迎着东南吹来的凉风,边吃饭边聊天,好不惬意。晚饭后,母亲在树下做一些诸如纳新鞋底之类的针线活,有时也会给我讲岳飞、海瑞的故事,教一些做人的道理。到10月份,是石榴的收获时节,细心的母亲总是按成熟的先后顺序采摘。有时候,摘得晚了,一些石榴就会裂开口子,露出鲜红的石榴籽,引得众多鸟儿争食。母亲把采摘下来的石榴保存得特别仔细,先是将石榴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待石榴皮的水分蒸发后,在干燥的石榴外面包上一层纸,然后放在透气的纸箱里,等到春节期间拿出来招待客人。
⑧“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此刻,眼前的石榴花活泼、灵动,像一簇簇跳动的火苗,又像一片红艳艳的晚霞,充满生机,热烈热闹。氤氲的空气中还飘来艾草的清香,仔细一看,原来花园的主人还栽种了一片艾草。民谚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说法,艾草与端午是最为相宜的。闻着艾草的清香,徜徉在石榴树荫里,我感到这个初夏的清晨是如此美好。老屋、古巷、石板路、石榴花,在今天的都市里似乎很难找到了,而眼前的这几株石榴树,浓缩了故乡的远影,浓缩了我儿时的记忆与快乐,也浓缩了我对故乡依依不舍的思念。
(《人民日报》2023年06月25日有删改)
11.选文第③段有什么作用?
12.请对选文第⑥段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进行评析。
盛开的石榴花将静谧的小庭院映衬得热闹缤纷。
13.选文第⑤段作者为什么会觉得石榴树像自己的母亲呢?这是哪种写作方法?
14.选文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
阅读文章,完成小题。
爱心驿站
①虽然太阳老高,街上的行人还是把厚厚的冬衣裹得紧紧的——哪怕露个小缝儿,都会感到彻骨的寒。所有人脚步匆匆,仿佛一站定,就会被冻在原地。可不,眼下的黑龙江省已进入了严冬。
②老张缩着脖子,两手交叉揣在衣袖里,腋下夹着一个塑料袋,里面是他要修的旧皮鞋。鸡西市鸡冠区文化路上,商铺林立,老张熟门熟路。
③可当他拐过街角推开那扇门,却愣了一下神儿。直到看清屋里凳子上正在忙活的纪光华,他才如释重负:“老纪,行啊你!这才几天没见,你这旮‘鸟枪换炮’了啊!我还当找错地儿了呢!”
④纪光华是这家修鞋铺的老板,今年66岁,他和老伴儿都是从小落下的三级肢体残疾,一直以修鞋为业。
⑤见到老顾客脸上惊讶的表情,老纪嘿嘿一乐:“你是不是寻思着,我这儿一定跟个冰窖似的?”说话间,他的眼睛特意瞟了瞟墙上的新空调。
⑥见屋里的其他顾客对他俩没头没脑的对话有些纳闷,纪光华打开了话匣子:“你们是没见过我原来修鞋铺长啥样!原来就是个小铁皮房儿,没暖气,冬天要不点个炉子,分分钟就得冻成冰棍儿!”
⑦今年十一长假期间,鸡冠区残联主题教育调研组主动找上门,问有啥能帮上老纪的。
⑧“那我就拣最急的唠了!”老纪把冬季取暖的事儿排在第一位。
⑨“老纪的情况特殊,但肯定不是个例。我们要扩大调研面,把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逐个解决。”10月9日,鸡冠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专门研究了改善残疾人就业环境的事。
⑩“这事儿整得麻利!”老纪记得特清楚,10月16日这天,就在他的铁皮房原址,一个“爱心驿站”立了起来,区里把他的修鞋铺请了回去。小屋里不仅添了空调、电风扇、储物箱,还配了爱心药箱、雨伞、充电器和坐凳。白墙蓝顶的小屋,成了街头一景。
⑪像这样为残疾人免费提供的“爱心驿站”,鸡冠区已经有了14个,而且都紧邻社区,让残疾人在15分钟便民生活圈里就业、创业。
⑫“铁炉子这下用不上了,不过,舍不得扔!放在门口,做个纪念……”从那时起,凡是残疾人来店里修鞋,老纪一律不收钱。此外,他还添了新手艺——街上环卫工人的伞坏了,也是他免费给修好的。
⑬爱心唤爱心。近日,鸡西迎来一场大雪。老纪一早来上班,发现店门口的雪已经被人打扫得干干净净……
《光明日报》(2023年11月30日)
15.选文第①段作者在有意地渲染什么?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16.选文第③中的“鸟枪换炮”什么含义
17.选文⑦~⑩属于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18.本文的题目是“爱心驿站”,“驿站”古代是指传递政府文书的人及官员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在本文中“爱心驿站”该怎样理解呢?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想法。
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9.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书中的人物和情节充满了新奇大胆的想象。
B.猪八戒这一人物形象只是个配角,就是为了烘托孙悟空的形象而已。
C.在东胜神洲有一国土叫傲来国,近海有座山叫花果山,山上有一块仙石就是孙悟空的前身。
D.猪八戒原来是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云栈洞为妖。
20.孙悟空在《西游记》中以神通广大著称,他在取经路上可谓功不可没。但没有谁能随随便便地成功,成功也是需要做好准备的。孙悟空取经前的哪一段经历为后来的成功做了“准备”呢?请结合具体情节谈谈。
三、综合性学习(10分)
人的兴趣各不同,也不强求相同,但所有人都应该有一个相同的兴趣——读书。少年正是读书时,作为少年的你热爱读书吗?读了哪些书?你对读书有哪些认识?今天我们就探讨关于读书的问题。
21.谈认识。有人说:“‘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是中国少年特有的浪漫”。因为这句话不仅写出了深夜耕读的刻苦,也写出了读书恬然美好的意境。请你结合自己积累的名言、格言等谈谈对读书的认识。
22.激兴趣。有些同学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为此学校想通过一些活动让这样的学生爱上读书,请你为此次活动设计两个活动内容,并说明激趣缘由。
示例:绘书中的风景让同学们知道书中的世界斑斓多彩。讲书中的历史让同学们从历史中明得失。
23.学方法。读书的方法很多,比如“精读”“跳读”“泛读”“批注式阅读”等。作为初一的学生,为了快速提升语言的表现力和生动性,所以“批注式阅读”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收获。请参考示例,从表格AB两个语段中任选一个语段,从“修辞”或“用词”的角度进行批注。
示例:
语段:在毫无遮拦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我打消了在这里过夜的念头。
——《植树的牧羊人》
批注:语段中,作者把狂风的呼啸比喻成野兽发出的吼叫,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狂风的猛烈,营造了一种可怕的氛围,也突出了此刻的路途的艰难。语言非常富有表现力。
批注:语段中的“吼叫”一词,生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风声大而可怕,体现了当时的普罗旺斯环境非常恶劣。
四、写作(50分)
24.从下面两个作文题中任选其一作文。
作文题目1:把真情放入行囊
作文要求:
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实情感。
②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
③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的姓名、校名。
作文题目2:
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文章。
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财宝。——麦考尔
即使你再羸弱,再贫穷,再普通,你仍然拥有别人羡慕的优势。——哈恩曼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莱昂纳德·科恩
作文要求:
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实情感。
②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
③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的姓名、校名。
1.【答案】思而不学则殆;铁马冰河入梦来;非淡泊无以明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2.【答案】(1)絮;cóng
(2)B
(3)我看见溪水中有一个发亮的雪白世界
(4)D
【答案】3.清;文学(小说)
4.B
5.B
6.“从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以及“一狼洞其中”可见它们会前后夹击;从“目似瞑,意暇甚”可见它们会诱惑(迷惑)敌人。
7.围绕“转变攻守局势的作用(变被动为主动),不能一味的迁就退让,要抓住时机及时反抗”作答即可。
【答案】8.诱惑,迷惑
9.织草为履/勾连相属也/而置之道旁
10.“猩猩不能抵制诱惑,喝了酒中了圈套,结果都被捉住了”
【答案】11.①内容上写石榴花开成了绚丽的风景线和让“我”联想到家乡的石榴②结构上承接上文所见的石榴花,引出下文记忆中家乡的石榴花及相关的往事。
12.“‘热闹’本来指繁盛活跃的意思,这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石榴花开得茂盛,给本来安静的小院带来了活力”
13.石榴树干斑斑驳驳、疙疙瘩瘩,像母亲布满老茧的手,石榴树的品格像母亲,没有奢华的外表,勤勤恳恳,甘于奉献等回答即可,写作方法联想或者借物喻人。
14.表达了对家乡石榴树的怀念和赞美,对母亲的感激和赞美,对家乡的怀念和不舍。
【答案】15.极力渲染天气的寒冷,和‘爱心驿站’里边的温暖形成对比(或为了写老张来到修鞋铺的不同感受做铺垫,衬托了‘爱心驿站’的温暖)突出了鸡冠区政府对残疾人就业环境的关心,突出文章主旨”
16.“鸟枪换炮”是指老纪的修鞋铺由原来的没有暖气的小坡铁皮房变成了现在的有空调、电扇等设备的蓝墙白顶的温暖小屋。
17.插叙,补充交代了老纪爱心驿站的由来,体现了鸡冠区政府对残疾人的关心
18.“这‘爱心驿站’是区政府对老纪这样的残疾人的关爱,老纪又在这里去关爱别人,所以这里可以叫传递爱心的地方”
【答案】19.B
20.示例:孙悟空向菩提老祖拜师学艺这一情节,说明在成功前要学到过硬的本领,这样才能解决前路上的困难,才有机会成功;大闹天宫的情节,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练就火眼金睛,说明在困难中能增长才干;被压五行山的情节,说明逆境能磨炼人的心性,让人变得沉稳强大。
【答案】21.示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理解:读书可以获得知识提升能力,让个人进步,每个人都进步了,人类就是迈向新的高度。
22.示例:晒(赛)书中的知识让同学们知道读书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示例:悟书中的哲理让同学们知道读书能获得人生的启迪。
23.选A,可以从排比、拟人、比喻的任意修辞角度回答选B可从拟人、比喻、夸张任意角度回答。
24.【答案】略语段
批注
A.霜花姿态万千,真是要看什么有什么。挺直的冷杉,摇曳的白桦,风情万种的柳树,初绽的水仙,还有呼呼大睡的肥猪,亭亭玉立的少女……——迟子建《寒夜生花》
B.雷公大约觉得这雨还不够大,他又剧烈咳嗽了一声,咳嗽出一条条金蛇似的在天边舞动着的闪电,当它消失的时候,林间回荡着“哇——哇哇——”的声音,雨大得就像丢了魂儿似的,四处飞舞,空中出现的不是丝丝串串的雨帘,而是一条条奔腾而下的河流了。——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