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A4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500155/0-173379809350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A4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500155/0-17337980935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A4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500155/0-173379809361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A4,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实验与探究题,科普阅读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在下面几种情况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A. 歼击机在空中飞行B. 行驶中的火车C. 水逐渐结成冰D. 地球的公转
2. 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 只要物体在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C. 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D. 只要声音足够响,就能在真空中传播
3. 下列常见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苹果从树上自由落下B. 钟表里匀速转动的指针
C. 商场上升的自动扶梯上站着的顾客D. 水平草地上向前滚动的足球
4.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学生跑完800米的时间约为60sB. 教室里日光灯的长度是30cm
C. 普通教室门的高度约为3.5mD. 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5. 把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的声音分别输入到一个设置不变的示波器中,得到如图所示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三个发声体振动的频率不同B. 三种乐器发声的响度不同
C. 三种乐器发声的音色不同D. 三种乐器发声的音调不同
6. 小明作为一名记者,在看台上目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仪式各路方队经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的壮丽景象,下列关于她提出的一些观点,错误的是( )
A. 她在研究检阅方队的运动情况时,可以选择她自己作为参照物
B. 对于同一方队运动,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定不同
C. 后勤保障方队,车轮不停旋转着驶过,车轮做的是机械运动
D. 某飞机方队在空中排出“70”字样飞过广场过程中,飞机之间是相对静止的
7. 关于长度及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测量一本书的宽度为18.21cm,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
B. 用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为0.0610m,合6.10mm
C. 用普通刻度直尺没法比较精确测量出粗细均匀铜丝的直径
D. 光年是一种长度的单位
8. 有关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误差是不遵守仪器操作规范引起的B.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C. 实验中即使认真仔细地测量也会存在误差D.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9. 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的各种实验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实验:小明轻声说话,通过“土电话”小丽可以听到,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B. 乙实验:钢尺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C. 丙实验:抽气过程中,钟罩内铃声变小,说明真空可以传声
D. 丁实验:鼓面的振动幅度越大,音调越高
10. 下列有关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相同的路程内,运动的时间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
B. 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运动的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
C. 根据速度公式可知,运动的速度越大,运动的路程越长
D. 根据速度公式可知,运动的时间越短,运动的速度越大
11. 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道路环境噪声干扰,采取下面的哪些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
A. 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B. 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C. 在教室周围植树D. 将教室周围噪声源放入真空罩中
12. 频闪摄影是在一个画面上记录动体的连续运动过程的一种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的一种常见而有效的方法.频闪摄影的重要特点在于照相机总是每隔相等的时间就对运动物体拍摄一次,因此拍摄到的物体的图象是不连续的,但是我们能够从这些不连续的图象中发现并揭示物体运动的规律.如图是一张青蛙从枝头跃下的频闪摄影照片,频闪间隔是0.1s,对照片进行观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B段的平均速度小于CD段的平均速度
B. BC段的运动时间是0.3s
C. CD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D段的平均速度
D. 在AB、BC、CD段中,BC段的运动时间最长,平均速度最慢
二、多项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选对得2分,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
13. 下列有关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的速度大于的速度
B. 速度是描述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C. 速度大小是物体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路程
D. 百米比赛,裁判员利用相同时间比较距离的方法判断运动员的快慢
14. 如图所示,下列现象属于利用超声波的是( )
A. 甲图,蝙蝠利用声波,飞行定位B. 乙图,利用声波,预报台风
C. 丙图,利用“B”超,检查身体D. 丁图,利用声波,清洗眼镜
15. 如图所示,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在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 乙图中,逐渐抽出罩内空气闹钟声音变小,进而得出声音传播条件,该实验方法是实验推理法
C. 丙图中,将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看到乒乓球被弹起,说明不振动也能发声
D. 丁图中,8个相同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发出不同声音,说明音调与水的多少有关
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2分,共40分)
16. 如图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_,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___。
17. 如图所示是某天文社小组同学观察月亮时拍摄的照片,如果说“月亮躲进云里”,所选的参照物是___________,如果说“云把月亮遮住”,所选的参照物是___________。
18. 如图所示是故宫里的日晷,它是中国古代记录______(选填“长度”、“时间”或“速度”)的仪器。
19. 小明同学测量某款华为手机宽度时记录的数据为“7.6”,忘记写单位了,该数据的单位应该是______。
20. 甲乙两同学在实验室测量两个物体运动的速度分别为,,比较甲乙两物体速度可知,___________。(选填“<”、“>”段“=”)
21. 小明晚上在睡觉时,将机械式手表放在枕头下,如图所示,他的耳朵在枕头上能比在空气中更清晰地听到手表秒针走动时的“嘀嗒”声,这现象说明___________能传声。(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
22. 如图,当敲响音叉后用悬吊着泡沫塑料接触发声的叉股时,泡沫球被反复弹起,这个实验说明一切正在发声物体都在___________。
23. 某兴趣小组在室外研究听到回声产生条件时,得出以下结论。其中不属于听到回声产生条件的是( )
A. 障碍物足够大B. 音调必须要足够高
C. 响度要足够大D. 发声体距离障碍物的距离要足够长
24. 下列因素不能够影响测量结果的是( )
A. 皮尺测量时使劲拉伸变长B. 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
C. 木尺受潮膨胀D. 塑料尺受热变形
25. 一个物体4s运动的路程为60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管做什么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B. 该物体在4s内,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可以达到
C. 若该物体前半程以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则后半程的平均速度是
D. 若是4s内运动快慢不变,则该物体一定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26.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_____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______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停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__(选填“大”或“小”)。
27. 如图所示,实验小组利用一把刻度尺探究声音音调与频率是否有关:
(1)在该实验中,自变量是:___________;
(2)在实验操作中,实验小组同学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控制拨动力度不变,该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
28. 徐人弗发现吉他琴弦发声的音调高低受多种因素影响,他对此进行了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一些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长度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音调高低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四: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
……
为此,他们找到了如表所示的多种规格琴弦,又利用传感器采集琴弦产生声音的音调并进行显示。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选填编号)
(2)另一组同学选用编号为B和E的琴弦进行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猜想___________是否正确。(选填“一”、“二”、“三”或“四”)
四、科普阅读题(每空1分,共3分)
29. 请根据上述材料和你学过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神奇的声音
1921年5月9日,前苏联的莫斯科近郊发生了一次大爆炸。据调查,在半径70公里范围内,人们清清楚楚地听到了“轰隆轰隆”的爆炸声:但是从半径70公里到半径160公里的范围内,人们却什么也没有听到;奇怪的是,从半径160公里以外一直到半径300公里的远方,人们又听到了爆炸的轰鸣声。
这真是怪事!声音怎么会“跳”过中间这片地区呢?物理学家发现,声音有一种“怪癖”,它在空气中爱挑温度低、密度大的道路走。当遇到温度高、密度小的空气,声音便会向上拐弯到温度较低的空气中去。如果某一个地区,地面附近的气温变化比较复杂,这儿温度高,那儿温度低,声音经过的时候,一会儿拐到高空,一会儿又往下扔,这样上上下下就形成了上面所说的那种声音“跳”动的现象。
安徽省合肥市建好长途电话大楼有一座塔钟。这塔钟准时打点,钟声悦耳,响遍全市。但是住在远郊的居民听到的钟声,有时候清晰,有时候模糊,有时正点,有时“迟到”。这是塔钟的失误吗?不是,这也是声音的“怪癖”——爱走气温低、密度大的道路引起的。天长日久,居民们得出一条经验:平日听不见或听不清钟声,一旦突然听得很清楚,就预示着天要下雨了,或正在下雨呢!这是因为这时空气湿度大,湿空气比干空气的密度大,容易传播声音的缘故。
(1)在空气温度有高有低情况下,声音会向温度_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的地方传播,于是声音就拐弯了;
(2)我们白天听到的钟声是靠___________传播过来的;
(3)一个人在距离爆炸源170km的地方,大约经过___________s能听到爆炸的声音。(声速)
五、计算题(共2道小题,30题3分,31题4分,共7分。)
30. 某高铁列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大约运行2小时,平均速度约为,求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
A
铜
60
1.89
B
铜
80
1.02
C
铜
80
1.89
D
铜
100
0.76
E
钢
80
1.0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立信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A4,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与实验探究题,综合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A4,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实验与探究题,科普阅读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南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A4,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