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A4,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上不要答题,请用0, 伦敦和北京均位于, 需要“早睡早起”时,地球位于, 冬季适宜“早睡晚起”的原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11
(考试范围:1~73页 满分: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二个大题,满分50分。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水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所在学校、姓名、考场、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上。
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20分)
同学们调查发现,由于学校紧邻道路,车辆噪声会干扰学生的注意力。为此,学校准备安装防噪墙来减少噪声干扰。以下是手机软件显示的校园位置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学校位于( )
A. 解放路与高新路的路口B. 解放路与建设路的路口
C. 人民路与高新路的路口D. 人民路与建设路的路口
2. 在手机上进行放大操作后,地图( )
A. 信息更为详细B. 比例尺更小
C. 显示范围更大D. 图幅会变大
3. 防噪墙应该安装在学校( )
①东侧 ②南侧 ③西侧 ④北侧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答案】1. D 2. A 3. A
【解析】
【1题详解】
读图可知,学校位于人民路与建设路的路口,D正确,排除ABC。故选D。
【2题详解】
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当在手机上进行放大操作时,图幅不变,比例尺变大,因此显示范围会变小,呈现的内容会更详细,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题详解】
读图可知,学校靠紧邻道路,学校的南侧是人民路,学校的东侧是建设路,车辆噪声会干扰学生,因此防噪墙应安装在学校的南侧和东侧,①②正确,③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2024年2月28日至3月3日,第135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英国专场推介会在伦敦举行。我国参会人员抵达伦敦时为当地时间15:00,而此时北京时间为该日23:00。读北京、伦敦两地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 伦敦的经纬度位置大致为( )
A. (50°N,0°)B. (40°N,0°)C. (50°S,0°)D. (40°S,0°)
5. 伦敦和北京均位于( )
A. 北半球高纬度B. 南半球低纬度C. 东半球中纬度D. 西半球中纬度
6. 造成北京、伦敦两地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A. 海陆差异B. 文化差异C. 经度差异D. 纬度差异
【答案】4. A 5. C 6. C
【解析】
【4题详解】
读图可知,纬度向北增大是北纬,因此伦敦的经纬度位置大致为(50°N,0°),故选A。
【5题详解】
读图可知,纬度向北增大是北纬,经度向东增大是东经,因此伦敦的经纬度位置大致为(50°N,0°),北京的经纬度位置大约为(40°N,120°E);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20°W-0°-160°E为东半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因此伦敦和北京位于北半球、东半球和中纬度地区,故选C。
【6题详解】
造成两地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引起的,自转导致地球上经度位置不同的地区地方时不同,故造成北京、伦敦两地时间差异的原因是经度差异,故选C。
【点睛】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和两点的方向。
中国人基于季节的变化提出“秋三月..早卧早起……”“冬三月……早卧晚起……”意思是人要遵循自然的变化,秋天早睡早起,冬天早睡晚起。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 需要“早睡早起”时,地球位于( )
A. 甲附近B. 乙附近C. 丙附近D. 丁附近
8. 冬季适宜“早睡晚起”的原因是( )
A. 出现极昼B. 夜晚变短C. 出现极夜D. 昼短夜长
9. 影响人们一年中作息时间变化的原因是( )
A. 天气变化B. 人为规定C. 地球自转D. 地球公转
【答案】7. C 8. D 9. D
【解析】
【7题详解】
由题干得知,“早睡早起”在秋天;读图可知,甲、乙、丙、丁附近分别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所处的位置,因此丙附近是秋天,需“早睡早起”,C正确,BCD错误,故选C。
【8题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养生概念的本质是为了遵循自然变化;我国位于北半球,冬季昼短夜长,故冬季适宜“早睡晚起”;D正确,ABC错误。故选D。
9题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地球公转导致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因此地球公转是影响人们一年中作息时间变化的原因,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1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南北半球的季节是相反的。“二十四节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地球公转。
人类对地球海陆面貌的认知,经历了极其漫长的过程。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人类在探索地球海陆面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 地球表面未被大气层包围B. 地球表面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C. 地球表面陆地连成一体D. 海洋被陆地分割互不联系
11. 世界各半球海陆分布状况表现为( )
A. 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B. 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北半球
C. 东半球海洋面积大于西半球D. 任意半球海洋面积均大于陆地面积
【答案】10. B 11. D
【解析】
【10题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地球表面被大气层包围,地球表面71%都是海洋,29%是陆地,呈现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的比例,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看起来更像“水球”,B正确,A错误;地球表面海洋彼此相连,陆地则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陆块,C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B。
【11题详解】
根据图示可知,西半球海洋面积大于东半球;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陆地面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任意平分的两个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马里亚纳海沟是已知世界海洋最深处。读海底地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马里亚纳海沟可能位于图中( )
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
13. 可能与海沟相伴而生的是( )
A. 岛弧B. 大陆架C. 大陆坡D. 洋盆
14. 图中丁地地形( )
A. 地质比较稳定B. 是陆地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
C. 是大陆边缘与大洋中脊之间的深洋底D. 可能产生新的海底
【答案】12. C 13. A 14. D
【解析】
【12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是大陆架,乙是大陆坡,丙是海沟,丁是大洋中脊,戊是洋盆。马里亚纳海沟可能位于图中丙处。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题详解】
可能与海沟相伴而生的是岛弧。当海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在海洋一侧往往形成海沟,而在大陆一侧则容易形成岛弧。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与海沟形成机制不同。大陆坡是连接大陆架和大洋底的过渡地带,也不是与海沟直接相伴的地形。洋盆与海沟的形成过程没有直接关联。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4题详解】
丁为大洋中脊。大洋中脊是板块的生长边界,地壳运动活跃,A错误;大陆架是陆地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而不是大洋中脊,B错误;海沟是大陆边缘与大洋中脊之间的深洋底,C错误;大洋中脊处岩浆上涌,冷凝形成新的岩石,可能产生新的海底,D 正确。故选D。
【点睛】海底地貌是海水覆盖下的固体地球表面形态的总称。海底有高耸的海山,起伏的海丘,绵延的海岭,深邃的海沟,也有坦荡的深海平原。纵贯大洋中部的大洋中脊,绵延8万千米,宽数百至数千千米,总面积堪与全球陆地相比。
考古学家在埃及亚历山大港附近的地中海海底发现几座淹没在水底的古城,研究表明这些古城约建于公元前6—7世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在地中海海底发现古城反映了( )
A. 古人类曾经适应海底生活B. “桑田”变“沧海”
C. 人类遗迹建在海中D. 地震导致陆地分离
16. 材料中的地理现象作为证据,能证明( )
A. 大陆漂移B. 海陆分布C. 海底扩张D. 海陆变迁
【答案】15. B 16. D
【解析】
【15题详解】
目前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表明古人类能够在海底长期生存和适应,A错误;“桑田” 变 “沧海”,地中海海底发现古城,很可能是由于地壳运动、海平面上升等原因,原本是陆地的地方被海水淹没,这正体现了陆地(桑田)变成海洋(沧海)的变化,B正确;一般来说人类会选择在陆地上建设城池等遗迹,而不是特意在海中建造,C错误;地震导致陆地分离,地震可能会造成局部陆地的变动,但单独的地震不太可能导致大片陆地沉入海底形成古城,D错误。故选B。
【16题详解】
在地中海海底发现古城,说明原本是陆地的地方变成了海洋。能证明海陆变迁,不能证明大陆漂移、海陆分布及海底扩张。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在地球表面某位置发生的由海变为陆或由陆变为海的变化叫做海陆变迁,海陆变迁即洋陆转化。按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不同地区人口密度差异很大。读世界人口分布密度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世界人口密集区主要位于( )
①非洲北部地区 ②北美洲东部地区
③欧洲西部地区 ④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18. 南极洲成为“无人定居区”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崎岖B. 气候酷寒C. 极端炎热D. 水源短缺
【答案】17. D 18. B
【解析】
【17题详解】
据图例可知,颜色越深表示人口越稠密,世界人口密集区主要位于北美洲东部、南美洲东南部、欧洲西部、亚洲东部和南部,②③④,故选D。
【18题详解】
南极洲的地形确实复杂多变,有山脉、冰川、冰原等多种地貌。然而,地形崎岖并不是导致南极洲无人定居的主要原因,因为人类有能力在崎岖的地形上建立定居点,只要条件适宜,A错误;南极洲因纬度高,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之一,年平均气温极低,最低气温可达零下数十度甚至更低。这种极端的气候条件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了极大的挑战,使得南极洲成为了一个几乎无法定居的地方,B正确,C错误;南极洲是一个被冰雪覆盖的大陆,拥有大量的淡水资源。因此,水源短缺并不是导致南极洲无人定居的原因,D错误;故选B。
【点睛】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和平原地区。
塱头村现存很多具有岭南建筑风格的古屋。如镬(huò,古时的一种大锅)耳屋,一般为砖木结构,瓦顶建龙船脊压住中心瓦片,因其两边高耸的山墙顶端状似镬耳,故称“镬耳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镬耳屋建筑特征为( )
A. 屋顶坡度较小B. 窗户开口较大
C. 砖石材料为主D. 建筑整体偏低
20. 推测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 气候酷寒B. 地势崎岖C. 炎热干燥D. 降水充沛
【答案】19. C 20. D
【解析】
【19题详解】
读材料并根据所学可知,镬耳屋屋顶坡度较大,窗户开口较小,建筑整体偏高,ABD错误。“镬耳屋”一般为砖木结构构成,青砖、石柱和石板是其主要建材,砖石材料为主,C正确,故选C。
【20题详解】
读材料并根据所学可知,镬耳屋为人字形屋顶,坡度较大,利于排除,可推测当地降水较为充沛;D正确,排除ABC;故选D。
【点睛】民居具有空间性,是人们在适应改造大自然的漫长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与当地的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综合题(4小题,30分)
21.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杜甫诗中曾记载了皇家春游踏青的情景。西安某中学决定在2024年4月开展“追寻古人足迹,感受春天气息”的野外踏青活动。读西安周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春游踏青之时,天气逐渐回暖,该地的昼夜变化情况是;______渐长,______渐短。
(2)同学们先到达李村停歇,李村海拔位于______米以下,该村位于王村的______方向。
(3)同学们想要体验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美景,应前往图中的______(填圈码)地,原因是______。
(4)甲、乙两条线路,同学们爬山过程中为了节省体力应选择______线路,理由是______。
(5)登上③地山顶后,①②两地能被其看到的是______地(填圈码)。
【答案】(1) ①. 昼 ②. 夜
(2) ①. 200 ②. 西北
(3) ①. ④ ②. ④地位于河流附近
(4) ①. 乙 ②. 该线路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缓
(5)②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设置5道小题,涉及等高线的判读及等高线的特点等相关内容,旨在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及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小问1详解】
由材料春游之日为4月,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所以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变化情况为昼渐长夜渐短。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200米,李村海拔位于200米以下,结合指向标可判断出,李村位于王村的西北方向。
【小问3详解】
“长安水边多丽人”可知,该美景位于河流旁边,因此只有④地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弯曲是山谷有河流形成,位置符合,且附近有村庄,适合游玩。
【小问4详解】
读图可知,甲处等高线密集,坡度陡,与甲处相比,乙处等高线更为稀疏,坡度较缓,爬山过程中比较节省体力。
【小问5详解】
读图可知,站在山顶处能够看到的地方是②地,①地会被山体阻挡,无法看到。
22. 2023年,全球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19次,最大为2月6日土耳其两次7.8级地震。读2023年全球7级以上地震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2023年全球7级以上地震主要分布在______洋西岸地区。
(2)图中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______(交界/内部)处,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分析其原因:______。
(3)土耳其位于______板块、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______(碰撞挤压/张裂拉伸)处,属于______火山地震带(A环太平洋B地中海——喜马拉雅)(填字母)。
(4)板块在不断运动,改变着地表形态,下列与2023年2月土耳其地震发生原理相似的现象是______。
A. 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B. 珠穆朗玛峰海拔不断升高
C. 洪水淹没万顷农田D. 荷兰人围海造陆
(5)地震发生时,应立即采取自救措施,如果你在室内,应如何自救。(任答一点)
【答案】(1)太平 (2) ①. 交界 ②. 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3) ①. 亚欧 ②. 碰撞挤压 ③. B
(4)B (5)寻找墙角等安全位置躲避(意思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本题以火山地震,板块运动为背景,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掌握板块运动的知识、理解主要的自然灾害的成因及防御措施等课本知识的把握。
【小问1详解】
地球表面主要有两条火山、地震带,2023年7级以上地震主要发生在太平洋西岸地区。
【小问2详解】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岩石圈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各大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灾害,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小问3详解】
由图可知,土耳其位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处,属于B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小问4详解】
2023年2月土耳其地震发生原理是由于板块的挤压碰撞导致,与珠穆朗玛峰海拔不断升高的原理一样,东非大裂谷是板块张裂形成,荷兰围海造陆是人为因素导致的海陆变迁,洪水淹没农田是气象灾害,排除ACD。故选B。
【小问5详解】
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室内,应该寻找墙角等安全位置躲避,用枕头或柔软物体护住头部等。
23. 城市建筑碳排放量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密切,城镇化率越高的城市,其人均建筑碳排放量越高。读全球碳排放空间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推测图中世界人口的地区分布______(均匀/不均匀),人口集中分布在______(中低/中高)纬度。
(2)碳排放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人口密度状况,结合所学知识推测,世界人口密度沿海______(高于/低于)内陆,山地______(高于/低于)平原。
(3)①地区位于______(大洲),该地人口稀疏的原因是______。
(4)2023年山东碳排放量全国最高,其次是内蒙古、河北、江苏、广东。结合材料分析我国东部地区碳排放量巨大的原因。
【答案】(1) ①. 不均匀 ②. 中低
(2) ①. 高于 ②. 低于
(3) ①. 非洲 ②. 沙漠广布(或气候炎热干燥)
(4)东部地区城镇化率高(意思对即可)
【解析】
【分析】本题以全球碳排放空间分布图及相关资料为材料,设置4道小题,涉及世界人口分布,碳排放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
【小问1详解】
由图分析可知,人口分布最大特征是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北半球居住着地球上90%的人口,而南半球只有10%的人口,在北半球,人口又多集中在北纬20°~60°之间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根据图例可以判断世界人口多集中在北纬20°~60°之间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所以从纬度位置分析,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
【小问2详解】
世界人口分布会随纬度、海拔和离海远近呈有规律的变化,人口分布有集中于沿海地区的趋势,因为沿海地区气候适宜,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更适合人类居住;根据图例可以判断世界人口多集中在北纬20°~60°之间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上,距海洋较近,所以从海陆位置分析,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人口分布在垂直方向上,大量集中在比较低平的地方,海拔高的地方人口相对稀少。根据图例可以判断世界人口多集中在中、低纬度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上,所以从地形条件分析,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平原上。
【小问3详解】
由图分析可知,①地区位于北回归线和赤道中间的非洲大陆内部,人口稀疏区,原因是这里属于热带气候,全年高温,气候极度炎热干燥,不适宜人类居住。
【小问4详解】
我国东部地区平原广布,城镇化率高,人口稠密,工业集中,工业比重较大,能源消耗较大,因此碳排放量巨大。
24. 在学习完“认识地球”一课后,小万和小唯对地球自转及经纬网产生了好奇,他们找到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进行了探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上总是一半黑夜一半白昼,小万觉得这是因为地球是______(透明/不透明)的球体所导致,地球绕______不停地自转。
(2)小唯发现按时间先后顺序最先迎来日出的是______(A、B/C)地,地球自转一圈,经过的实地距离最长的是______(A/B/C)地。
(3)小万发现C地的经、纬度坐标为______,此时可以看到______(日落/日出)景象。
【答案】(1) ①. 不透明 ②. 地轴
(2) ①. B ②. B
(3) ①. (40°N,100°E) ②. 日出
【解析】
【分析】本题以“太阳光照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了三道小题,涉及地球的自转、经纬网定位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对地球自转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地球是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太阳光在同一时刻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故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昼半球,未被照亮的半球为夜半球。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旋转中心是地轴。
【小问2详解】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这意味着位于东边的地点会比西边的地点更早迎来日出。因此,在ABC中,按时间先后顺序最先迎来日出的是B。B点位于赤道上,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因此地球自转一圈,经过的实地距离最长的是B。
【小问3详解】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A4,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我国陆地最低点艾丁湖位于, 北京和武汉降水的共同特征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文件包含20241114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新乡卷地理docx、七B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姚村镇第一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地理试题B卷,文件包含七上地理Bpdf、七B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