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解析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解析版)-A4,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Fe56 Cu64,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Na23 Mg24 S32 K39 Cl35.5 Fe56 Cu64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5分)
1. 下列关于化学的应用和记载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
A.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B. 《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区分硝石和朴硝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二者可以利用“焰色试验”区分
C. 《神农本草经》中提到“白青得铁化为铜”,其中白青属于碱
D. “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曾青”是可溶性铜盐
【答案】C
【解析】
【详解】A.“蜡炬成灰泪始干”、“爆竹声中一岁除”中涉及燃烧和爆炸,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合理;
B.进行焰色试验,焰色呈黄色的为朴硝(Na2SO4),焰色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的为硝石(KNO3),B合理;
C.白青[]是盐,属于碱式盐,C不合理;
D.“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是铁与可溶性铜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曾青”是可溶性铜盐,D合理;
答案选C。
2.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纯净的空气B. 氯水C. 盐酸D. 冰水混合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纯净的空气含有多种气体成分,属于混合物,A不符合题意;
B.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B不符合题意;
C.盐酸是HCl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C不符合题意;
D.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水分子,属于纯净物,D符合题意;
故选D。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有单质生成的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 和都是黑色固体
C. 液态硫酸、固体不导电,但属于电解质
D. 可做食用碱也可治疗胃酸过多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氧化还原反应是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比如在一定条件下,白磷转化成红磷,有单质参加反应,也有单质生成,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
B.Fe2O3是红棕色粉末,B错误;
C.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液态硫酸、固体不导电,但溶于水后能导电,属于电解质,C正确;
D.碱性较强,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错误;
答案选C。
4.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中含有的钠离子数为
B. 常温常压下,中所含硫原子的个数为
C. 标准状况下,由和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
D. 标准状况下,中所含氧原子的个数为
【答案】C
【解析】
【详解】A.硫酸钠溶液的体积未知,无法计算其物质的量,钠离子数目不确定,A错误;
B.物质的量为,所含硫原子的个数为,B错误;
C.标准状况下,由和组成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为,含有的原子总数为,C正确;
D.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态,无法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物质的量,D错误;
故选C。
5. 下列物质转化(“→”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中,每次转化只通过一步反应,不可能全部实现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H2O2在MnO2催化下分解产生H2O、O2,O2与C在点燃时发生化合反应产生CO2,CO2和水发生化合反应产生H2CO3,每次物质转化都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A不符合题意;
B.NaOH与HNO3发生中和反应产生NaNO3、H2O,但NaNO3不能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Na2CO3,B符合题意;
C.CaCO3高温分解生成CaO、CO2,CaO与水发生化合反应产生Ca(OH)2,Ca(OH)2与Na2CO3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CaCO3沉淀和NaOH,每次物质转化都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C不符合题意;
D.Mg与HCl发生置换反应产生MgCl2和H2,H2与Cl2在点燃时发生化合反应产生HCl,HCl与Fe发生置换反应产生FeCl2和H2,每次物质转化都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B。
6. 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下列各选项中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 气体:饱和食盐水,洗气
B. 气体:通过饱和溶液,洗气
C. 溶液: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D. 固体:灼烧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小,而氯化氢可以溶解在饱和食盐水中,A正确;
B.二氧化碳可以和碳酸钠反应,不能用饱和Na2CO3溶液,应该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B错误;
C.铁粉可以和三价铁反应生成亚铁离子,除去其中的三价铁,过量的铁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C正确;
D.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故可以用灼烧的方法除去碳酸钠中混有的碳酸氢钠,D正确;
答案选B。
7. 将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A. 稀盐酸B. C. D. 溶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A.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气,有气体放出,反应方程式为2Na+2HCl=2NaCl+H2↑,每46g钠反应时放出2g氢气,溶液质量增加,A不符合题意;
B.钠加入硫酸钾溶液中与水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有气体放出,每46g钠反应时放出2g氢气,溶液质量增加,B不符合题意;
C.钠先与溶液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有气体放出,NaOH继续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MgCl2=H2↑+2NaCl+Mg(OH)2↓,溶液质量减轻,C符合题意;
D.钠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是钠和水反应,根据B项分析,有气体放出,溶液质量增加,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图1所示装置测定氯水的pH
B 用图2所示装置利用NaCl溶液制备NaCl晶体
C. 用图3所示装置除去Fe(OH)3胶体中的FeCl3
D. 用图4所示装置观察KCl的焰色试验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氯水中含有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会将试纸氧化漂白,因此不能使用pH来测定氯水pH值,A错误;
B.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因此要从NaCl溶液中获得NaCl晶体,应该采用如图的蒸发溶剂的方法,B正确;
C.Fe(OH)3胶体的胶粒及FeCl3电离产生的Fe3+、Cl-都能够通过滤纸,因此不能通过过滤的方法除去Fe(OH)3胶体中的杂质FeCl3,应该采用渗析的方法分离提纯,C错误;
D.KCl溶液中常含有Na+,因此要观察KCl的焰色试验,应该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以滤去Na元素的黄色光的干扰,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9. 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 无色透明的溶液中:、、、
B. 碱性溶液中:、、、
C. 含大量KCl的溶液中:、、、
D.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中:、、、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则无色透明的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A不符合题意;
B.碱性溶液中,会转化为沉淀,不能大量存在,B不符合题意;
C.KCl与、、、不发生反应,都能大量存在,C符合题意;
D.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呈酸性,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 配制的溶液,下列说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A. 用托盘天平准确称量固体
B. 如图②在容量瓶中溶解氯化钠固体,然后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C. 按图③所示观察定容,将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D. 操作④摇匀后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继续加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答案】C
【解析】
【详解】A.托盘天平的准确度为0.1g,无法称量出2.93g固体,应为用托盘天平准确称量2.9g NaCl固体,A错误;
B.溶解氯化钠固体应在烧杯中,不能用容量瓶溶解氯化钠,B错误;
C.定容时俯视,会使溶液体积减小,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C正确;
D.摇匀后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继续加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会导致溶液浓度偏小,D错误;
故选C。
11. 下列反应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中滴加水:
B. 溶液中加少量澄清石灰水:
C. 稀硫酸中滴加溶液:
D. 溶液中通入少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中滴加水的离子方程式:,故A错误;
B.溶液中加少量澄清石灰水,离子方程式为:,故B正确;
C.稀硫酸中滴加溶液,离子方程式为:,故C错误;
D.弱酸不能制强酸,溶液与不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12. 亚硝酸钠(NaNO2)具有致癌作用,许多腌制食品中含NaNO2。酸性KMnO4溶液与亚硝酸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未配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配平后,水的化学计量数为3B. 每反应1 ml NO,转移2 ml电子
C. 该反应中氮元素被氧化D. 反应中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 :2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化合价的升降,配平方程式为:。
【详解】A.根据化合价的升降,方程式配平后,水的化学计量数为3,A正确;
B.根据以上分析,配平的方程式中,每反应,转移电子,每反应1 ml ,移2 ml电子,B正确;
C.该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C正确;
D.反应中还原产物为,氧化产物为,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2:5,D错误;
故选D。
13. 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相符的一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酚酞溶液变为红色,证明钠与水反应有碱性物质生成,A正确;
B.若原溶液存在或Ag+,滴加几滴溶液,也会有白色沉淀生成,B错误;
C.如果原溶液中本来就有Fe3+,则遇到硫氰化钾溶液也会变红,故不能证明一定有,C错误;
D.NaBr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氯水把Br-氧化为Br2,氯水过量,再加入淀粉KI溶液,溶液变蓝,不能确定氯水氧化的I-,还是溴单质氧化的I-,不能得出氧化性强弱,D错误;
故选A。
14. 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其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若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点溶液中
B. 点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有和
C. 原混合溶液中
D. 向点溶液中滴加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氧化性Fe3+>Cu2+,则依次发生反应:2Fe3++Fe=3Fe2+、Cu2++Fe=Fe2++Cu,0~a段发生反应2Fe3++Fe=3Fe2+,所以加入0.1mlFe时固体质量不增加,FeCl3的物质的量为0.2ml;a点氯化铁完全反应;a~b段发生反应为Cu2++Fe=Fe2++Cu,所以加入0.1mlFe置换出0.1mlCu,固体增加6.4g,到b点氯化铜完全反应,CuCl2为0.1ml,b点后反应停止,增加的质量为加入的铁,据此解答。
【详解】A.根据电荷守恒可知:n(Cl-)=3n(Fe3+)+2n(Cu2+)=0.2ml×3+0.1ml×2=0.8ml,溶液体积为0.1L,则c(Cl-)=8.0ml•L-1,A正确;
B.0~a段发生反应2Fe3++Fe=3Fe2+,则a点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有Fe2+和Cu2+,B正确;
C.0~a段和a~b段均消耗0.1mlFe,结合反应2Fe3++Fe=3Fe2+、Cu2++Fe=Fe2++Cu可知,n(Fe3+)=0.2ml,n(Cu2+)=0.1ml,则原混合溶液中c(Fe3+):c(Cu2+)=2:1,C正确;
D.到b点时CuCl2完全反应,溶液中没有铜离子,向b点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不会生成蓝色沉淀,D错误;
答案选D。
15. CuCl2是一种可用于生产颜料、木材防腐剂等的化工产品。将铜粉加入稀盐酸中,并持续通入空气,在Fe3+的催化作用下可生成CuCl2 (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Fe3+可循环使用B. 过程Ⅰ中,Fe3+的氧化性小于Cu2+
C. 过程Ⅱ中Fe2+发生氧化反应D. 该过程总反应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A.Fe3+与Cu反应生成的Fe2+,在O2、H+作用下可重新转化为Fe3+,则Fe3+可循环使用,A正确;
B.过程Ⅰ中,发生反应2Fe3++Cu=2Fe2++Cu2+,则Fe3+的氧化性大于Cu2+,B不正确;
C.过程Ⅱ中,Fe2+被O2氧化为Fe3+,发生氧化反应,C正确;
D.在两个反应中,Fe3+作催化剂,Cu、O2、H+为反应物,Cu2+和H2O为生成物,该过程总反应为:,D正确;
故选B。
二、解答题(共55分)
16. Ⅰ.现有下列物质:
①碳酸氢钠晶体;②醋酸;③干冰;④铁;⑤液氯;⑥熔融,⑦盐酸;⑧酒精
(1)以上物质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
(2)写出①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
(3)写出④与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Ⅱ.已知(亚磷酸)与足量的反应只生成一种盐。
(4)为___________(填“酸式盐”或“正盐”)。
(5)写出与足量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答案】(1) ①. ④⑥⑦ ②. ①②⑥ ③. ③⑧
(2)
(3)Fe+2HCl=FeCl2+H2↑
(4)正盐 (5)+2=+2H2O
【解析】
【小问1详解】
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或电子的物质能导电,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①碳酸氢钠晶体不能导电,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是电解质;②醋酸(CH3COOH)不能导电,在水溶液中能导电,是电解质;③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不能导电,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是非电解质;④铁能导电,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⑤液氯不能导电,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⑥熔融能导电,是电解质,⑦盐酸能导电,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⑧酒精不能导电,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是非电解质;则能导电的是④⑥⑦,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②⑥,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③⑧;
【小问2详解】
①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电离方程式;
【小问3详解】
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小问4详解】
已知(亚磷酸)与足量的反应只生成一种盐,则为正盐;
【小问5详解】
与足量的反应生成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2H2O。
17. Ⅰ.钠及其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有着重大的作用。
(1)一小块金属钠长时间置于空气中,最终得到___________。
A. B. C. D.
(2)向一小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片刻后再向该烧杯中轻缓的加入一绿豆大小的金属钠,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符合图中的___________。
A. B. C. D.
Ⅱ.侯氏制碱法
1926年,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创造出的“侯氏制碱法”,结束了由美、英、法等国垄断世界纯碱市场的时代。其基本工业流程如图:
(3)关于该工艺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用制取纯碱的过程中,利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 饱和食盐水中应先通入CO2,再通入
C. 副产品可作化肥,提高产品经济收益
D. 在母液中加入目的是提高的浓度,促进碳酸氢钠结晶析出
(4)煅烧碳酸氢钠制备纯碱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侯氏制碱法”中除水外,能够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填写物质的化学式)。
(6)制备得到的工业纯碱中混有少量,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___________。
【答案】(1)C (2)A (3)AC
(4)
(5) ①. ②.
(6)加入硝酸酸化后加入硝酸银,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混有氯化钠
【解析】
【分析】Ⅱ、氨气极易溶于水,且氨气溶于水后,溶液显碱性,向饱和氨盐水中通入,利用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发生,过滤,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据此分析。
【小问1详解】
金属钠活泼性很强,露置于空气中,极易被氧气氧化成而变暗,与水作用生成白色固体,易潮解而变成液体,溶液吸收空气中的水和生成晶体,晶体风化脱水生成白色粉末,故选C。
【小问2详解】
因为煤油的密度比水小,所以煤油在上层,水在下层,又因钠的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因此的位置介于两者之间,而钠与水反应生成气体后被气体带离水层,进入煤油层后停止反应又下沉,如此反复,直至钠反应完,现象与图中A符合。
【小问3详解】
A.用制取纯碱的过程中,氨气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氢根,然后利用了碳酸氢钠溶解度较小,析出晶体,A正确;
B.二氧化碳的溶解度较小,应该先通入氨气后通入二氧化碳,提高碳酸氢根浓度,B错误;
C.副产品是一种氮肥,故可作化肥,提高产品经济收益,C正确;
D.在母液中加入目的是提高氯离子的浓度,析出氯化铵固体,D错误;
答案选AC。
【小问4详解】
纯碱为碳酸钠,由于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其反应方程式为:;
【小问5详解】
根据上述流程,煅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母液加入氯化钠盐析后溶液可以循环使用,故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小问6详解】
要检验碳酸氢钠中混有氯化钠,可以检验氯离子存在,可以加入硝酸酸化后加入硝酸银,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混有氯化钠。
18. 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分别取一定量氯化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的溶液。
②A组同学取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滴溶液,溶液变红。
③B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够严谨,取溶液中先加入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几滴氯水和1滴溶液,溶液变红。
④C组同学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
(1)在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___________。
(2)A组同学滴入溶液后溶液变红的原因:___________(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B组同学改进实验中煤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C组同学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D组同学模拟工业上用氧化酸性废液制备。若酸性废液中:,则该溶液的c(H+)=_________ml/L。
【答案】(1)防止氯化亚铁被氧化
(2)Cl2+2Fe2+=2Cl-+2Fe3+,Fe3++3SCN-=Fe(SCN)3
(3)隔绝空气(排除氧气对实验的干扰)
(4)2Fe2++2H++H2O2=2Fe3++2H2O
(5)0.2
【解析】
【小问1详解】
亚铁离子有还原性,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所以在FeCl2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防止氯化亚铁被氧化;
【小问2详解】
氯气可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铁离子遇硫氰化钾后显红色,依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可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Fe2+=2Cl-+2Fe3+,Fe3++3SCN-=Fe(SCN)3;
【小问3详解】
防止空气中的氧气将亚铁离子氧化,从而产生干扰,因此煤油的作用是隔绝空气;
【小问4详解】
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FeCl2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说明亚铁离子被过氧化氢氧化为了铁离子,自身被还原为水,依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可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2H++H2O2=2Fe3++2H2O;
【小问5详解】
若酸性FeCl2废液中:c(Fe2+)=0.2ml/L,c(Fe3+)=0.01ml/L,c(Cl-)=0.63 ml/L,依据电荷守恒,忽略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溶液中c(H+)=0.63ml/L-0.2ml/L×2-0.01ml/L×3=0.2ml/L。
19. 氯气和亚氯酸钠(NaClO2)都是重要的漂白剂。
Ⅰ.某小组以KMnO4和浓盐酸为原料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
(1)制备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制备氯气时,可选用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填序号),选择上述合适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_________→i(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3)F装置所盛溶液是___________(填溶液名称)。
Ⅱ.已知二氧化氯制备方程式为:。
(4)该反应中还原剂是___________,生成ClO2分子个数与转移电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_。
(5)ClO2能除去水中的硫化物(以H2S为例),请将下列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答案】(1)2+10Cl-+16H+=2Mn2++5Cl2↑+8H2O
(2) ①. A ②. h→g→d→c→e→f
(3)饱和食盐水 (4) ①. SO2 ②. 1:1
(5)8ClO2+5H2S+4H2O=5H2SO4+8HCl
【解析】
【分析】KMnO4和浓盐酸在装置A中,在常温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Cl2。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取得到的Cl2中含有杂质HCl、H2O蒸气,先经装置F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杂质HCl,然后通过装置D的浓硫酸进行干燥,就得到纯净Cl2,在通过上述两个净化装置时,导气管都是长进短出;再根据Cl2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用装置E,采用向上排空气的方法收集Cl2,多余的Cl2通入G装置,用NaOH溶液进行尾气吸收。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被还原,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氧化,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时要遵循原子守恒、电子守恒。
【小问1详解】
KMnO4和浓盐酸在装置A中,在常温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KCl、MnCl2、Cl2、H2O,因此可以用于制取Cl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10Cl-+16H+=2Mn2++5Cl2↑+8H2O;
【小问2详解】
以KMnO4和浓盐酸为原料制备氯气时,常温即可,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A;其连接装置:发生装置→除去氯化氢→干燥氯气→收集,其连接顺序为h→g→d→c→e→f→i;
【小问3详解】
F装置的作用是吸收Cl2中的HCl杂质,试剂可以用饱和食盐水;
【小问4详解】
在反应2NaClO3+SO2=2ClO2+Na2SO4中,S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SO2中的+4价变为反应后Na2SO4的+6价,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因此SO2为还原剂,Na2SO4为氧化产物;Cl元素的化合价由反应前NaClO3中的+5价变为反应后ClO2中的+4价,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因此NaClO3为氧化剂,ClO2为还原产物。反应产生1个ClO2,反应过程中转移1个电子,故生成ClO2分子个数与转移电子个数之比为1:1;
【小问5详解】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将一块绿豆大的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溶液变为红色
钠与水反应有碱性物质生成
B
向某溶液中滴加几滴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C
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滴加几滴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D
向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再加入淀粉溶液,溶液由橙色变为蓝色
氧化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Fe-56Cu-64,0ml⋅L-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无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Fe-56Cu-64,0ml⋅L-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吉林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含答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