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山东省昌邑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A4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山东省昌邑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A4第1页
    山东省昌邑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A4第2页
    山东省昌邑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A4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昌邑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昌邑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A4,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学试题
    2024.11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
    2. 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 (按填涂样例) 正确填涂; 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 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 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不断探究、修正和发展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列文虎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细胞
    B. 施莱登和施旺运用完全归纳法提出“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来”
    C. 魏尔肖提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D. 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1)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细胞的发现,涉及到英国的罗伯特•虎克(1665年发现死亡的植物细胞)和荷兰的范•列文胡克(1674年发现金鱼的红细胞和精子,活细胞的发现)。(2)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在众多前人观察和思维的启发下,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3)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涉及德国的魏尔肖。
    2、细胞学说的内容有:(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详解】A、列文虎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细胞,如1674年发现金鱼的红细胞和精子,A正确;
    B、施莱登和施旺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提出了“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的观点,B错误;
    C、魏尔肖对细胞学说的补充是“所有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C正确;
    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正确。
    故选B。
    2.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参与细胞代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种子吸收的水与蛋白质等物质结合后仍具有流动性
    B. 幼苗根毛细胞吸收的水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
    C. 种子萌发过程中消耗储存的糖类,使细胞中糖类的种类减少
    D. 种子萌发过程中,自由水含量升高,细胞抵抗不良环境能力下降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内的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相互转化,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低,反之亦然。
    【详解】A、种子吸收的水与蛋白质等物质结合后成为结合水,失去了流动性,A错误;
    B、幼苗根毛细胞为成熟的植物细胞,含有大液泡,吸收的水主要存在于液泡中,B错误;
    C、种子萌发过程中消耗储存的糖类,使细胞中糖类的含量减少,但种类增加,C错误;
    D、种子萌发过程中,自由水含量升高,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升高,细胞代谢旺盛,抗逆性降低,即细胞抵抗不良环境能力下降,D正确。
    故选D。
    3. 自然界中生物种类繁多,某科研小组对三类生物的细胞结构进行比较,获得的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示有,×表示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表中三类生物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的产物相同
    B. 支原体属于丙,可能是最小、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
    C. 富营养化水体中引发水华的生物属于甲、丙
    D. 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甲有核膜,属于真核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且含有细胞壁,应为植物细胞;乙含有核膜,属于真核细胞,该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没有细胞壁,应为动物细胞;丙无核膜,属于原核细胞,其能进行光合作用,可能是蓝细菌。
    【详解】A、图示为三类生物的细胞结构,因此均为细胞生物,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均为DNA,DNA彻底水解的产物都是脱氧核糖、磷酸和四种含氮碱基,A正确;
    B、支原体没有细胞壁,丙有细胞壁,因此丙不可能是支原体,B错误;
    C、甲有核膜,属于真核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且含有细胞壁,应为植物细胞或藻类细胞,丙无核膜,属于原核细胞,其能进行光合作用,可能是蓝细菌,引起水华的生物是蓝细菌和绿藻等,因此富营养化水体中引发水华的生物属于甲、丙,C正确;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它生物均有细胞结构,因此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正确。
    故选B。
    4. 钙在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晒太阳有助于骨骼生长,预防骨质疏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细胞中钙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
    B. 人体内Ca2+可通过自由扩散穿过磷脂双分子层
    C. 适当补充特定的固醇类物质可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
    D. 若人体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低,易出现抽搐现象
    【答案】B
    【解析】
    【分析】无机盐的功能有:(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Ca2+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3)维持细胞的酸碱度。
    【详解】A、钙在细胞中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A正确;
    B、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人体内Ca2+可通过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进出细胞,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B错误;
    C、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维生素D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因此适当补充维生素D有利于肠道对钙的吸收,C正确;
    D、Ca2+可调节肌肉收缩,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D正确。
    故选B。
    5. 下列关于科学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胞膜结构模型的探索过程,体现了提出假说这一科学方法的作用
    B. 差速离心主要是采取逐渐降低离心速率分离不同大小颗粒的方法
    C. 用15N标记亮氨酸后,可通过检测放射性研究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过程
    D. 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生物膜模型属于物理模型,绘制的生物膜模型属于概念模型
    【答案】A
    【解析】
    【分析】差速离心法:将细胞膜破坏后,形成由各种细胞器和细胞中其他物质组成的匀浆,将匀浆放入离心管中,用高速离心机在不同的转速下进行离心处理,就能将各种细胞器分开。
    【详解】A、对于未知理论和现象的研究,科学家们都是先提出假说,再通过观察和实验进一步验证和完善假说,细胞膜结构模型的探索过程,体现了提出假说这一科学方法的作用,A正确;
    B、差速离心主要是利用不同细胞器的密度不同,采取逐渐升高离心速率来分离不同大小颗粒的方法,B错误;
    C、15N没有放射性元素,应该是用3H标记亮氨酸后,可通过检测放射性研究蛋白质合成和加工过程,C错误;
    D、以实物或图画的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特征的模型,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生物膜模型属于物理模型,绘制的生物膜模型也属于物理模型,D错误。
    故选A。
    6. 下图是由磷脂分子构成的脂质体,在其中可嵌入不同的蛋白质,用于研究膜蛋白的功能。此外,它还可以作为药物的运载体,将其运送到特定的细胞发挥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磷脂水解的产物中有甘油、脂肪酸
    B. 脂质体表面嵌入的蛋白质,可以降低脂质体的表面张力
    C. 在脂质体中水溶性的药物被包裹在两层磷脂分子之间
    D. 脂质体将药物送入细胞依赖于膜的流动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脂质体由磷脂双分子组成,其中磷脂分子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所组成的分子,磷酸头部是亲水的,脂肪酸尾部是疏水的。
    【详解】A、磷脂分子是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组成的,因此磷脂水解的产物中有甘油、脂肪酸和磷酸,A正确;
    B、油脂滴表面如果吸附有蛋白质成分,其表面张力会降低,即脂质体表面嵌入的蛋白质,可以降低脂质体的表面张力,B正确;
    C、两层磷脂分子之间为疏水的尾部,水溶性的药物不能包在两层磷脂分子之间,而应包在内部磷脂分子头部所在的位置,C错误;
    D、脂质体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其到达细胞后与细胞的细胞膜发生融合,通过类似于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进而使药物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即药物进入细胞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D正确。
    故选C。
    7. 为了将细胞内的废物清除,细胞膜塑形蛋白会促进囊泡形成,将细胞中受损的蛋白质带到“消化车间”,将废物降解,使“组件”获得重新利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细胞膜塑形蛋白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B. 囊泡膜属于生物膜系统,其主要成分为脂质和蛋白质
    C. “消化车间”是溶酶体,它只可水解细胞自身结构
    D. “组件”是氨基酸,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1种
    【答案】C
    【解析】
    【分析】题意分析,囊泡(分子垃圾袋)是由生物膜组成,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回收利用工厂”是溶酶体,将蛋白质水解形成氨基酸,因此“组件”是氨基酸;能量主要来源于线粒体。
    【详解】A、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车间,因而可推测,细胞膜塑形蛋白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A正确;
    B、生物膜系统指的是细胞中所有的膜,因此,囊泡膜属于生物膜系统,其主要成分为脂质和蛋白质,B正确;
    C、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还能吞噬并杀死进入细胞的病毒和病菌,C错误;
    D、根据“使“组件”获得重新利用”,说明组件是指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氨基酸,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1种,D正确。
    故选C。
    8. 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内除染色质、核仁外,还有以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网架结构,称为核骨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B. 核骨架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保证细胞核具有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
    C. 染色质主要由 DNA 和蛋白质构成,DNA 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D. 细胞分裂时,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在光学显微镜下清晰可见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详解】A、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储存在细胞核,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A正确;
    B、细胞核的核膜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保证细胞核具有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而核骨架位于细胞核内,B错误;
    C、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C正确;
    D、细胞分裂时,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的染色体在光学显微镜下清晰可见,D正确。
    故选B。
    9. 细胞的各种结构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各种生命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中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
    B. 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
    C. 高等植物韧皮部成熟的筛管细胞无细胞核,但属于真核细胞
    D. 内质网是蛋白质、脂肪等生物大分子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
    【答案】D
    【解析】
    【分析】内质网:单层膜折叠体,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
    高尔基体:单膜囊状结构,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形成有关;
    中心体:无膜结构,由两个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构成,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中,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液泡:单膜,成熟植物细胞有大液泡,功能:贮藏(营养、色素等)、保持细胞形态,调节渗透吸水。
    【详解】A、观察细胞质的流动,为了便于观察,可用细胞质中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因为叶绿素带有颜色,A正确;
    B、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与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有关,因而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B正确;
    C、高等植物韧皮部成熟的筛管细胞无细胞核,但属于真核细胞,因为其发育成熟过程中是有细胞核的,且成熟的筛管细胞没有细胞核有利于行使其运输有机物的功能,C正确;
    D、脂肪不是生物大分子,D错误。
    故选D。
    10. 柠檬、醋等物质中的H+通过细胞膜上的OTOP1 通道进入味蕾细胞,从而使机体感知酸味。研究发现,NH4Cl在水中释放出少量的NH3,NH3向细胞内移动,进而调节H⁺的跨膜转运,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细胞膜中蛋白质分子以不同方式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
    B. NH3进入细胞不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能量
    C. NH4Cl能促进H+进入味蕾细胞进而降低机体对酸味的敏感度
    D. OTOP1 通道转运H+时无需与H+结合
    【答案】C
    【解析】
    【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①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进出细胞的方式,如:氧气、二氧化碳、脂溶性小分子。②协助扩散:借助转运蛋白(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的扩散方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③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的运输。消耗能量,需要有载体蛋白。
    【详解】A、细胞膜中蛋白质分子以三种不同方式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分别是镶在、嵌入和贯穿三种方式,A正确;
    B、气体分子NH3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B正确;
    C、题意显示,柠檬、醋等物质中的H+通过细胞膜上的OTOP1 通道进入味蕾细胞,从而使机体感知酸味,据此推测,NH4Cl能促进H+进入味蕾细胞进而提高机体对酸味的敏感度,C错误;
    D、H+通过通道蛋白OTOP1进入味蕾细胞为协助扩散,该转运过程H+不需要与OTOP1 通道结合,D正确。
    故选C。
    11. 血液中的胆固醇与载脂蛋白结合形成低密度脂蛋白 (LDL),LDL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被细胞通过胞吞摄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脂质运输
    B. LDL 进入细胞内部不需要膜上蛋白质的参与,但消耗能量
    C. 细胞摄取胆固醇体现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D. 若机体不能正常合成LDL受体,会导致血液中胆固醇积累
    【答案】B
    【解析】
    【分析】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又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
    【详解】 A、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A正确;
    B、LDL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被细胞通过胞吞摄入,胞吞过程需要膜上蛋白质的参与,且消耗能量,B错误;
    C、胆固醇属于脂质,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推测,细胞摄取胆固醇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这体现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C正确;
    D、若机体不能正常合成LDL受体,则LDL不能被细胞摄取,进而会导致血液中胆固醇积累,D正确。
    故选B。
    12. 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 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H2O 分子主要通过协助扩散穿过生物膜
    B. 生物膜对K+、Na+、Cl-的运输具有选择性
    C. K+、Na+、Cl-以主动运输方式通过生物膜
    D. O2、CO2、甘油自由扩散通过生物膜的速度与分子大小呈负相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自由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常见的有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的方向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常见的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等。
    【详解】A、生物膜和人工膜的差异是生物膜有蛋白质,人工膜无。生物膜对水分子通透性大于人工膜,说明生物膜上存在协助H2O通过的物质,即H2O分子主要通过协助扩散穿过生物膜,A正确;
    B、图解显示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性不同,说明生物膜对K+、Na+、Cl-的运输具有选择性,B正确;
    C、生物膜对于K+、Na+、Cl-的通透性各不相同,与生物膜上含有的这三种离子载体的数量有关,但不能得出离子以主动运输方式通过生物膜,C错误;
    D、O2、CO2、甘油通过人工膜和生物膜的速度是相同的,说明它们通自由扩散方式跨膜,图中人工膜对O2、CO2、甘油的通透性不同,可见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且通过生物膜的速度与分子大小呈负相关,D正确。
    故选C。
    13. 制作馒头时添加适量脂肪酶可催化面粉中的脂肪水解,使溶于脂肪中的色素更容易氧化褪色,提高馒头表面的光亮度和白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脂肪酶可在机体内催化化学反应并传递调节代谢的信息
    B. 验证脂肪酶的专一性,可选择脂肪和淀粉作实验材料
    C. 与化学增白剂相比,用脂肪酶增白更加安全
    D. 脂肪酶可用于处理废油脂以制造生物柴油
    【答案】A
    【解析】
    【分析】酶的作用是催化,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点。
    【详解】A、酶只能起催化作用,不能传递调节代谢的信息,A错误;
    B、酶具有专一性,脂肪酶可催化面粉中的脂肪水解,使溶于脂肪中的色素更容易氧化褪色,但不能催化淀粉水解,因此验证脂肪酶的专一性,可选择脂肪和淀粉作实验材料,B正确;
    C、脂肪酶可催化面粉中的脂肪水解,使溶于脂肪中的色素更容易氧化褪色,该过程没有有害物质的生成,因此与化学增白剂相比,用脂肪酶增白更加安全,C正确;
    D、生物柴油是以动植物油脂以及餐饮垃圾油等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制成的可供内燃机使用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脂肪酶可催化脂肪水解,从而减少废油脂中的脂肪,因此脂肪酶可用于处理废油脂以制造生物柴油,D正确。
    故选A。
    14. 下列有关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的酶是 RNA
    B. 溶菌酶能够溶解细菌的细胞壁,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C. 酸可催化淀粉水解,因此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时一般不用淀粉酶
    D. 在酶促反应中,当底物充足时,随着酶浓度的增加,酶活性逐渐增强
    【答案】D
    【解析】
    【分析】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较温和的特点。温度和pH都能影响酶的活性。
    【详解】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的酶是RNA,A正确;
    B、溶菌酶能够溶解细菌的细胞壁,使细菌大量吸水涨破,因此具有抗菌消炎的效果,B正确;
    C、酶促反应的速率可以用底物单位时间的减少表示,也可用生成物单位时间内的增加表示,由于酸可催化淀粉水解,因此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时一般不用淀粉酶,C正确;
    D、酶浓度的大小会影响反应速率,但不影响酶活性,因此当底物充足时,随着酶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增加,但酶活性不变,D错误。
    故选D。
    15. 某科研团队研究了几种常见金属离子及其与H2O2酶联合作用时催化H2O2分解的效率,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的H2O2浓度对实验结果无影响,属于无关变量
    B. 仅通过图2可知H2O2酶具有高效性
    C. 由图1可知,与Fe3+相比,Ca2+降低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
    D. 由图2可知,C2+对H2O2酶活性抑制作用最显著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意分析,本题的实验目的是研究金属离子与H2O2酶联合作用时催化H2O2分解的效率,该实验的目的是金属离子的种类,因变量是酶促反应速率,无关变量是相同且适宜。
    【详解】A、实验中的H2O2浓度对实验结果有影响,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的处理需要相同且适宜,A错误;
    B、图2是探究金属离子对H2O2酶催化效率的影响,实验的金属离子对该实验不具有催化作用,因而不能说明H2O2酶具有高效性,根据该实验结果能说明图中的金属离子能抑制H2O2酶的活性,B错误;
    C、图1是探究金属离子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与Fe3+相比,Ca2+降低活化能的效果更弱,C错误;
    D、由图2可知,C2+处理组的产氧速率最低,因而可知,与其他离子相比,C2+对H2O2酶活性抑制作用最显著,D正确。
    故选D。
    二、选择题: 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均可携带O2,被称为携氧蛋白。血红蛋白由574个氨基酸组成,含4条肽链,肌红蛋白含1条肽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携氧蛋白中与肽键直接相连的原子为O和N
    B. 血红蛋白中至少含有574个氧原子
    C. 肌红蛋白至少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
    D. 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功能相似,可推测两者结构具有相似性
    【答案】CD
    【解析】
    【分析】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是主要承担者,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 )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
    2、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去水分子数×18。
    【详解】A、蛋白质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作肽键 ,与肽键直接相连的原子为C和N,A错误;
    B、血红蛋白由574个氨基酸组成,至少含2×574个氧原子;血红蛋白由4条肽链组成,因此合成过程中脱去574-4=570个水分子,所以血红蛋白中至少含有2×574-570=578个氧原子,B错误;
    C、肌红蛋白含1条肽链,所以肌红蛋白至少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C正确;
    D、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功能相似,根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可推测两者结构具有相似性,D正确。
    故选CD。
    17. 内共生学说认为,原始真核细胞吞噬了能进行有氧呼吸原始细菌后,不仅没有将其消化分解,反而与其共存,最终使其演变为线粒体。下列实例中支持内共生学说的有
    A. 线粒体具有双层膜且内膜与外膜的结构和成分差异很大
    B. 线粒体的DNA 在大小、形态和结构方面与细菌的相似
    C. 线粒体的绝大多数蛋白质是由核 DNA 控制合成
    D. 线粒体内含有核糖体,能独立合成蛋白质
    【答案】ABD
    【解析】
    【分析】内共生起源学说认为,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的蓝细菌有些未被消化,反而能依靠原始真核生物的“生活废物”制造营养物质,逐渐进化为叶绿体,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的需氧细菌均化为线粒体。
    【详解】A、线粒体具有双层膜且内膜与外膜的结构和成分差异很大,即外膜和内膜分别与真核细胞膜和原核细胞膜相似,因而能支持内共生起源学说,A正确;
    B、线粒体的DNA 在大小、形态和结构方面与细菌的相似,说明线粒体起源于原始细菌,能支持内共生起源学说,B正确;
    C、线粒体和叶绿体内的蛋白质合成由细胞核 DNA 调控,不受自身细胞器 DNA 的调控,体现的是线粒体、叶绿体与细胞核的联系,故不支持内共生起源学说,C错误;
    D、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具有完整的蛋白质合成系统,都含有核糖体,能支持内共生起源学说,D正确。
    故选ABD。
    18. 用一定浓度的乙二醇溶液和蔗糖溶液分别浸泡某种植物细胞,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植物细胞可能是黑藻的叶肉细胞
    B. 0~60s,细胞液的浓度高于细胞质基质浓度
    C. 大约100s后,处于乙二醇溶液中细胞开始吸收乙二醇
    D. 120s时,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充满了外界溶液
    【答案】AD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某种植物细胞处于乙二醇溶液中,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发生质壁分离,质生质体体积变小,细胞液浓度增大;随着乙二醇溶液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细胞液浓度增加,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后的复原;而植物细胞处于蔗糖溶液中,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发生质壁分离,质生质体体积变小;蔗糖不能进入细胞,不会发生自动复原。
    【详解】A、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必须具有大液泡,黑藻的叶肉细胞为成熟的细胞,具有大液泡,在高浓度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即原生质体的体积会减小,因此该植物细胞可能是黑藻的叶肉细胞,A正确;
    B、0~60s,两种溶液中的细胞原生质体均减小,说明均发生了质壁分离,即细胞失水,水分子由细胞液进入细胞质基质,再进入外界溶液,因此0~60s,细胞液的浓度低于细胞质基质浓度,B错误;
    C、乙二醇溶液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溶实验开始时,乙二醇就会被吸收进入细胞,C错误;
    D、120s时质壁分离达到了最大程度,由于细胞壁为全透性,因此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充满了外界溶液,D正确。
    故选AD。
    19. 下图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示意图,钠钾泵可催化ATP 水解,为维持 Na+在质膜两侧的浓度差提供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载体蛋白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
    B. 钠钾泵既有运输功能,又有催化功能
    C. 若抑制钠钾泵的活性会影响葡萄糖的吸收
    D. Na+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答案】D
    【解析】
    【分析】主动运输的条件:需要载体蛋白、消耗能量。方向:逆浓度梯度。主动运输的意义:通过主动运输来选择吸收所需要的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从而保证细胞和个体生命活动的需要。
    【详解】A、载体蛋白需要与被运输的物质结合,载体蛋白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A正确;
    B、钠钾泵可催化ATP水解,为维持Na+在质膜两侧的浓度差提供能量,即钠钾泵既有运输钠离子和钾离子的功能,又有催化ATP水解的功能,B正确;
    C、若抑制钠钾泵的活性会使钠离子不能运出细胞,膜两侧的钠离子浓度差减小,而葡萄糖进入细胞消耗的是钠离子在膜两侧的浓度差产生的化学势能,因此膜两侧的钠离子浓度差减小,会抑制葡萄糖的吸收,即若抑制钠钾泵的活性会影响葡萄糖的吸收,C正确;
    D、Na+出小肠上皮细胞需要消耗ATP,为主动运输,则Na+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为顺浓度梯度,需要载体,为协助扩散,D错误。
    故选D。
    20. 酶的竞争性抑制剂能与底物竞争结合酶的活性部位,非竞争性抑制剂与活性部位以外的位点结合,使酶的结构发生改变。图1 表示在不同的淀粉浓度下,山奈酚、阿魏酸对α-淀粉酶催化效率的影响; 图2为最适温度下酶促反应曲线,Km表示最大反应速率 (Vmax)一半时的底物浓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大淀粉溶液的浓度可缓解山奈酚的竞争性抑制作用
    B. 加入阿魏酸不会使 Vmax改变,加入山奈酚会使Km值降低
    C. 在曲线②③交点处,α-淀粉酶的空间结构不同
    D. 在淀粉含量相同时,图1中3种情况下产物的量相等
    【答案】ACD
    【解析】
    【分析】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和PH。最适温度(PH)下酶活性最高,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PH)酶活性会降低。
    【详解】A、非竞争性抑制剂可与酶的非活性部位不可逆性结合,从而使酶的活性部位功能丧失,导致最大酶促反应速率减小,所以图1中阿魏酸为非竞争性抑制剂,山奈酚为竞争性抑制剂,结合图示可知,加大淀粉溶液的浓度可缓解山奈酚的竞争性抑制作用,A正确;
    B、结合图示可知,阿魏酸为非竞争性抑制剂,山奈酚为竞争性抑制剂,故加入阿魏酸会使 Vmax改变,加入山奈酚不会使Km值降低,B错误;
    C、由于阿魏酸为非竞争性抑制剂(会改变酶的空间结构),山奈酚为竞争性抑制剂(不会改变酶的空间结构),且两种抑制剂的作用机理不同,因此,在曲线②③交点处,α-淀粉酶的空间结构不同,C正确;
    D、在淀粉含量相同时,图1中3种情况下产物的量相等,因为三组实验中底物的量是相同的,即最终得到的产物量是相同的,D正确。
    故选ACD。
    三、非选择题: 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绿眼虫是一种生活在淡水环境中的单细胞生物,它既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又可从外界摄取营养。
    (1)显微镜下观察绿眼虫时,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绿眼虫_______,再换用高倍镜观察。绿眼虫和蓝细菌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它们共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绿眼虫不同于蓝细菌的最本质特点是_______。
    (2)绿眼虫能通过伸缩泡排出细胞内过多的水,以防止细胞涨破。为伸缩泡的伸缩提供动力的细胞器是_______。若将绿眼虫放置在海水中,伸缩泡的伸缩频率会_______(填“加快”“减慢”或“不变”)。
    (3)绿眼虫与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主要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该特性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在环境不良的情况下,绿眼虫还会分泌蛋白质形成包囊将自己包裹起来,在包囊形成过程中①的作用是_______。
    (4)绿眼虫在刚被发现时,植物学家认为它是植物,依据是_______;动物学家认为它是动物,依据是_______。绿眼虫与植物和动物都有相似之处,说明其可能是与植物、动物的共同祖先很接近的生物。
    【答案】(1) ①. 移至视野中央 ②. 核糖体 ③. 绿眼虫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 ①. 线粒体 ②. 减慢
    (3) ①. 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或转运蛋白空间结构的变化 ②. 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一步修饰加工,形成包裹着分泌蛋白的囊泡
    (4) ①. 能进行光合作用(有叶绿体) ②. 无细胞壁
    【解析】
    【分析】绿眼虫是一类单细胞生物,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绿眼虫在有光的条件下,它可以 利用光合作用所放出的氧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又被利用来进行光合作用。在无光的条件下,通过体表吸收水中的氧和营养,然后排出二氧化碳。
    【小问1详解】
    低倍镜换高倍镜之前,应先将图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因此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绿眼虫移至视野中央,再换用高倍镜观察。绿眼虫为真核细胞,蓝细菌为原核细胞,它们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因此绿眼虫不同于蓝细菌的最本质特点是绿眼虫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小问2详解】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因此为伸缩泡的伸缩提供动力的细胞器是线粒体;绿眼虫是一种生活在淡水环境中的单细胞生物,若将绿眼虫放置在海水中,细胞内的渗透压升高,因此伸缩泡的伸缩频率会减慢,以保存细胞内的水分。
    【小问3详解】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该特性的结构基础是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或转运蛋白空间结构的变化。①是高尔基体,在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中,高尔基体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一步修饰加工,形成包裹着分泌蛋白的囊泡。
    【小问4详解】
    绿眼虫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这是植物细胞的特征,但其不含细胞壁,这又与动物细胞的结构类似,因此植物学家认为它是植物,动物学家认为它是动物。
    2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食物结构逐渐由温饱型向营养型转变。一份营养丰富且均衡的餐食应包含主食、蔬菜、肉类、水果等,这些食物能提供人体所需的糖类、脂质、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1)主食中富含的糖类相对于脂肪,在元素上的区别是_______。人体进食后,将食物中的淀粉消化分解为_______,才能被细胞吸收,多余的糖类合成_______以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当血液中糖类不足时,_______中的多糖便分解及时补充。
    (2)肉类中脂肪含有较多的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 脂肪酸,所以相对于植物脂肪,其熔点_______(填“较低”或“较高”)。人体中脂肪较难转化为糖类,一般只在_______时,才能少量转化成糖类。
    (3)在评价各种食物中蛋白质成分的营养价值时,应格外注重_______(填“必需”或“非必需”) 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结构通式是_______。
    (4)检测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常采用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
    【答案】(1) ①. 氧的含量远高于脂肪,而氢的含量更低 ②. 葡萄糖 ③. 糖原 ④. 肝脏
    (2) ①. 饱和 ②. 较高 ③. 糖类供能不足
    (3) ①. 必需 ②.
    (4)斐林试剂、苏丹Ⅲ染液、双缩脲试剂
    【解析】
    【分析】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多糖,其基本组成元素一般有C、H、O。
    【小问1详解】
    糖类和脂肪的组成元素都是C、H、O,但相同质量的糖类和脂肪相比,糖类中氧的含量远高于脂肪,而氢的含量更低。淀粉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大分子物质,淀粉在人体消化道内被消化分解为葡萄糖才能被吸收。多余的糖类合成糖原以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当血液中糖类不足时,肝脏中的糖原便分解形成葡萄糖以及时补充。
    【小问2详解】
    动物脂肪中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相对于植物脂肪,其熔点较高,常温下一般为固态。人体中脂肪较难转化为糖类,一般只在糖类供能不足时,才能少量转化成糖类,而糖类供应充足时,葡萄糖可大量转化为脂肪。
    【小问3详解】
    必需氨基酸在人体内不能通过自身合成的,只能由食物蛋白供给,故在评价各种食物中蛋白质成分的营养价值时,要格外注重其中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结构通式是。
    【小问4详解】
    斐林试剂可用于还原糖的鉴定,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出现砖红色沉淀,苏丹Ⅲ染液可将脂肪染为橘黄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出现紫色。
    23. 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激活内质网膜上的受体,促使细胞制造出更多伴侣蛋白,过程如下图所示。当细胞的多肽合成量超过内质网的转运和折叠能力时,错误折叠的蛋白质积累,导致细胞死亡。

    (1)伴侣蛋白的合成起始于_______(填“游离”或“附着”)核糖体,核糖体的形成与_______(填细胞结构) 有关。
    (2)图示中的细胞结构并不是漂浮于细胞质中的,而是由细胞质中的_______锚定并支撑着它们。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却不会相互干扰,从生物膜系统功能的角度阐述其原因是_______。
    (3)在内质网中,多肽链中的氨基酸之间能够形成_______等,从而使得肽链能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据图可知,伴侣蛋白的作用是_______。
    (4)胰岛素是由胰岛 B 细胞产生的一种降低血糖的分泌蛋白。若长期高糖饮食,会引起胰岛 B细胞减少进而导致糖尿病,推测胰岛B细胞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
    【答案】(1) ①. 游离 ②. 核仁
    (2) ①. 细胞骨架 ②. 生物膜将细胞器分隔开,使化学反应互不干扰
    (3) ①. 氢键 ②. 使错误折叠蛋白重新正确折叠
    (4)长期高糖饮食,胰岛素的产生量超过内质网的转运和折叠能力时,错误折叠的蛋白质积累,导致细胞死亡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错误的蛋白质一方面与内质网膜上的受体结合,使得受体被活化,并作为信号分子通过核孔后作用于细胞核中的伴侣蛋白基因,进而转录形成伴侣蛋白mRNA,该伴侣蛋白mRNA通过核孔出来与核糖体结合,翻译产生伴侣蛋白并进入内质网腔内,错误的蛋白质另一方面与伴侣蛋白结合,进而形成正确折叠的蛋白质。
    【小问1详解】
    伴侣蛋白是胞内蛋白,据图可知,伴侣蛋白的合成起始于游离核糖体,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小问2详解】
    由蛋白质纤维构成的细胞骨架能锚定并支撑细胞器,由于生物膜将细胞器分隔开,使化学反应互不干扰,因此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却不会相互干扰。
    【小问3详解】
    在内质网中,多肽链中的氨基酸之间能够形成氢键等,从而使得肽链能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由图可知,错误的蛋白质能与伴侣蛋白结合,进而形成正确折叠的蛋白质,因此伴侣蛋白的作用是使错误折叠蛋白重新正确折叠。
    【小问4详解】
    若长期高糖饮食,会刺激胰岛B细胞产生较多的胰岛素,胰岛素的产生量超过内质网的转运和折叠能力时,错误折叠的蛋白质积累,导致细胞死亡,因此若长期高糖饮食,会引起胰岛 B细胞减少进而导致糖尿病。
    24. 怪柳被称为盐碱地的“守护神”,具备抗旱、抗盐碱、防风固沙等优良特性。柽柳根细胞耐盐碱性相关的生理过程如图1所示,S、N为膜上的转运蛋白。
    (1)盐碱地上大多数植物很难生长,主要原因是_______,使得植物根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此处的“质”指原生质层,由_______组成。观察发现,怪柳叶表皮蜡质含量较高,其意义是_______。
    (2)已知细胞质基质中Na+积累会对细胞造成毒害。当处于高盐环境时,怪柳根细胞内的Ca2+对S蛋白和N蛋白的作用依次为___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进而调节细胞质基质中的Na+浓度。图中N蛋白属于_______(填“载体蛋白”或“通道蛋白”),判断依据是_______。
    (3)研究人员为进一步探究低盐和高盐胁迫下轻柳的耐盐机理,分别测得不同浓度NaCl培养条件下,怪柳根尖液泡所含内容物的相对浓度,结果如图2 所示。若以NaCl溶液浓度150mml/L为界分为低盐和高盐胁迫,据图可知,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升高,该怪柳根尖细胞适应低盐和高盐胁迫的调节机制不同: 前者主要是_______,后者主要是_______。
    【答案】(1) ①. 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植物细胞液浓度 ②. 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③. 减少植株的水分散失
    (2) ①. 促进 ②. 促进 ③. 载体蛋白 ④. Na⁺通过N蛋白逆浓度梯度进入液泡
    (3) ①. 提高液泡内无机盐的相对浓度 ②. 大幅度提高液泡内可溶性糖相对浓度
    【解析】
    【分析】由图2可知,在低盐环境中,细胞中无机盐浓度明显增多,在高盐环境中,细胞中可溶性糖明显增多。
    【小问1详解】
    细胞吸水量的多少取决于外界溶液的浓度与细胞液浓度的差值,由于盐碱地中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植物细胞液浓度,植物根细胞会发生细胞失水而导致质壁分离,因此盐碱地上大多数植物很难生长;原生质层是指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怪柳被称为盐碱地的“守护神”,说明其保存水分能力较强,因此根据怪柳叶表皮蜡质含量较高,可推测其蒸腾作用弱,以减少植株的水分散失,有利于其生存。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S蛋白能将细胞质中的钠离子运到细胞外,N蛋白能将细胞质中的钠离子运到液泡内,由于细胞质基质中Na+积累会对细胞造成毒害,因此在高浓度钠离子的环境中,细胞吸收的钠离子会通过S蛋白和N蛋白的运输减小细胞质基质中钠离子浓度,故Ca2+对S蛋白和N蛋白的作用均为促进,进而调节细胞质基质中的Na+浓度。N蛋白能将细胞质中较低浓度的钠离子运往较高浓度的液泡内,该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主动运输中参与的转运蛋白为载体蛋白。
    【小问3详解】
    由图2可知,NaCl溶液浓度小于150mml/L时,细胞中无机盐浓度明显增多,而NaCl溶液浓度大于150mml/L时,细胞中可溶性糖明显增多,因此推测低盐环境下,怪柳根尖细胞通过提高液泡内无机盐的相对浓度来促进水分的吸收,而在高盐环境下,怪柳根尖细胞通过大幅度提高液泡内可溶性糖相对浓度来促进水分的吸收。
    25. 以农作物秸秆中的纤维素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在生产过程中会用到纤维素酶。为探究温度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纤维素酶的催化效率,结果如图1。
    (1)纤维素酶可催化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因此可用_______表示纤维素酶活性。图1实验结果表明纤维素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位于_______区间,若在此区间内,缩小温度梯度重复本实验,实验中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 出现不同温度下酶活性相同的情况,理由是_______。
    (2)若将65°C下长期处理过的纤维素酶置于50°C下,推测纤维素酶活性变化是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判断依据是_______。
    (3)为了研究纤维素酶在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将酶分别于30°C、40°C、50°C放置一段时间,定时取样测酶活性,结果如图2,该结果表明,本实验中温度为_______时,酶的稳定性最高,判断依据是_______。
    【答案】(1) ①. 葡萄糖的生成速率(纤维素的分解速率) ②. 45~55℃ ③. 可能 ④. 一定温度范围内酶的活性随温度的上升先升高后降低; 最适宜的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 温度偏高和偏低,可能会出现酶的活性相同的情况
    (2) ①. 不变 ②. 温度为65°C时,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已永久失活
    (3) ①. 30℃ ②. 该温度下酶的活性下降的最慢
    【解析】
    【分析】温度会影响酶活性,在最适温度下,酶活性最高,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活性下降。
    【小问1详解】
    酶活性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降解量或产物的生成量来表示,因此可用葡萄糖的生成速率或纤维素的分解速率来表示纤维素酶活性。由图可知,50°C时酶活性最高,但由于实验中的温度梯度较大,因此不能确定50°C是酶活性最大时对应的温度,最适温度应位于45~55℃区间内,由于一定温度范围内酶的活性随温度的上升先升高后降低; 最适宜的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 温度偏高和偏低,可能会出现酶的活性相同的情况,因此缩小温度梯度重复本实验,实验中可能出现不同温度下酶活性相同的情况。
    【小问2详解】
    根据图1可知,65°C时酶活性为0,说明此温度下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已永久失活,因此若将65°C下长期处理过的纤维素酶置于50°C下,则纤维素酶活性不变。
    【小问3详解】
    核膜
    光合色素
    核糖体
    细胞壁







    ×

    ×

    ×



    相关试卷

    山东省潍坊市2024-2025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A4:

    这是一份山东省潍坊市2024-2025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A4,共24页。

    河北省沧衡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A4:

    这是一份河北省沧衡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A4,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昌邑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昌邑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文件包含山东省昌邑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高二生物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