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重庆市巫溪县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重庆市巫溪县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会填,我会观察,我会算一算,我会画一画,我会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六七________ 五九________ ________二十八 ________六十四
【答案】 ①. 四十二 ②. 四十五 ③. 四七 ④. 八八
【解析】
【详解】由乘法口诀得:
六七四十二 五九四十五 四七二十八 八八六十四。
2. 6×4=24读作:________,相同的加数是________,加数的个数是________,表示________个________相加。6×4+6表示________个________相加。
【答案】 ①. 6乘4等于24 ②. 6 ③. 4 ④. 4 ⑤. 6 ⑥. 5 ⑦. 6
【解析】
【分析】读乘法算式时,先读第一个乘数,“×”读作乘,接着读第二个乘数和得数即可。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根据乘法的意义填空即可。
故,6×4既可表示4个6相加,也可以表示6个4相加;
6×4+6表示4个6加上1个6,也就是表示5个6相加。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6×4=24读作:6乘4等于24,相同的加数是6,加数的个数是4,表示4个6相加。6×4+6表示5个6相加。
3. 小强身高94________,再长________厘米,就是1米。他这样比划长度大约是________,这样长约13________。
【答案】 ①. 厘米##cm ②. 6 ③. 2厘米 ④. 厘米##cm
【解析】
【分析】根据已有的数据及实际可知,小强的身高用厘米表示合适。
根据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及结合实际情况填空即可。
1米=100厘米。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1米=100厘米
100-94=6(厘米)
故,小强身高94厘米,再长6厘米,就是1米。他这样比划的长度大约是2厘米,这样长约13厘米。
4. 从 2、6、0这3个数中,任意选取其中两个数字求和,得数有________种可能,最大的和最小的相差________。
【答案】 ①. 3 ②. 6
【解析】
【分析】先确定第一个加数,然后选择第二个加数,这样分别求出和,即可确定和有几种可能;
然后用减法计算出最大的和与最小的和相差多少。
【详解】2+6=8
2+0=2
6+0=6
8>6>2
8-2=6
故,得数有3种可能,最大的和最小的相差6。
二、我会观察。
5. 如图,钟面上显示的是________时________分,分针和时针组成________角,再过一刻钟是________。
【答案】 ①. 6 ②. 5 ③. 钝 ④. 6:20##6时20分
【解析】
【分析】时针指向6多一点,分针指向1,表示6时5分。
在三角板上,最大角是直角;钝角比直角大;锐角比直角小。
一刻钟是15分钟,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据此解决此题。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6时5分+15分=6时20分
故,上显示的是6时5分,分针和时针组成钝角,再过一刻钟是6时20分。
6. 下面下边的三幅图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
________面, ________面 , ________面。
【答案】 ①. 正 ②. 侧 ③. 上
【解析】
【详解】先观察物体图形,确定每个正方体的位置,然后判断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有几个小正方形组成以及每个小正方形的位置即可。
三、我会算一算(或说一说)。
7. 根据下面各图写出(或说出)算式并用竖式计算。
①
②
【答案】见详解
【解析】
【分析】①第一组有35根小棒,第二组有38根小棒,意思是把两组小棒相加求出和。
②图意是从75里面减去41求剩下多少。
列竖式计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或减起,个位数相加满十就向十位进1;个位数不够减就向十位退1再减。
【详解】①35+38=73
②75-41=34
8. 列竖式计算。
①38+16+42= ②85-14-27=
③99-63-36= ④80-(60-35)=
【答案】①96;②44
③0;④55
【解析】
【分析】列竖式计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或减起,个位数相加满十就向十位进1;个位数不够减就向十位退1再减。
只有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从左往右计算;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
【详解】①38+16+42=96 ②85-14-27=44
③99-63-36=0 ④80-(60-35)=55
四、我会画一画、填一填。(或说一说)
9. 在下面的“断尺”上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
【答案】见详解
【解析】
【分析】14-10=4(厘米)
即,由于是断尺,可以在10厘米处点一个点,以及在14厘米处点一个点,然后两点连起来,两个点之间的线段就是4厘米。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答案不唯一)
10. 今年的 11月9日是第31个全国消防日。实验小学举办的“抓消防安全,保高质量发展”主题活动中。一年级选送了12人,二年级比一年级多选送5人。
(1)根据信息把示意图补充完整。
(2)二年级选送了多少人?
【答案】(1)见详解
(2)17人
【解析】
【分析】(1)表示二年级的部分,左边圈出来的部分表示与一年级同样多的12人,右边表示比一年级多的5人;
(2)用一年级的人数加上二年级比一年级多的人数,求出和,即可求出二年级选送的人数。
【详解】(1)
(2)12+5=17(人)
答:二年级选送了17人。
11. 2022年11月,由于新冠疫情爆发,某小区居民需要就地做核酸检测,第一天27名志愿者参加了5个核酸检测点的服务工作,第二天比第一天少5名, ?
(1)根据算式27-5=22(名)提出问题。
(2)两天一共有多少名志愿者参加服务?
【答案】(1)第二天有多少名志愿者参加服务?
(2)49名
【解析】
【分析】(1)用第一天的人数减去第二天比第一天少的人数求出的是第二天参加服务的人数;故,根据算式27-5=22(名)提出问题:第二天有多少名志愿者参加服务?
(2)把第一天和第二天参加服务人数相加,求出和,就是两天一共参加服务的人数。据此解决。
详解】(1)根据算式27-5=22(名)提出问题:第二天有多少名志愿者参加服务?
(2)27-5=22(名)
27+22=49(名)
答:两天一共有49名志愿者参加服务。
12 如下图,算一算,这首古诗共有多少个字?(包括题目)
【答案】24个
【解析】
【分析】诗的题目有4个字,下面每行5个字,共4行;
用乘法先求出下面字数,然后加上题目的字数,这样列出乘加算式计算字的总数即可。
【详解】5×4+4
=20+4
=24(个)
答:这首古诗共有24个字。
13. 画图表示算式6×3的含义。
【答案】
【解析】
五、我会运用。
14. 由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某小区需要对一条道路进行封控。工作人员摆放了6个锥形桶,每两个锥形桶的距离为2米。
(1)第一个锥形桶到最后一个锥形桶相隔多少米?
(2)如果有这样的8条道路,50个锥形桶够吗?
【答案】(1)10米
(2)够
【解析】
【分析】(1)第一个锥形桶到最后一个锥形桶之间共有5个间隔,用每个间隔的距离乘5,即可求出第一个锥形桶到最后一个锥形桶相隔的长度;
(2)一条道路需要6个锥形桶,用一条道路需要锥形桶的个数乘8,即可求出一共需要的个数,然后与50比较后判断够不够。
【详解】(1)6-1=5(段)
5×2=10(米)
答:第一个锥形桶到最后一个锥形桶相隔10米。
(2)8×6=48(个)
48<50
答:50个锥形桶够。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巫溪县2022-2023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作业数学练习,共2页。
这是一份重庆市巫溪县2022-2023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作业数学练习,共2页。
这是一份重庆市巫溪县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会选,我会判断,我能填,我会计算,我能解决下面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