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讲义+课件+同步练习)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后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后测评,文件包含《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达标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和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风乎舞雩 B.赤也为之小 C.曾皙后 D.端章甫
2.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的句式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吾一日长乎尔
A.不吾知也 B.浴乎沂 C.异乎三子者之撰 D.为国以礼
3.对下列语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吾知也”是宾语前置句。
B.“浴乎沂”是状语后置句。
C.“夫三子者之言何如?”是定语后置句。
D.“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句中的“端”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本意为“古代一种用整幅布做的礼服”,此处译为“穿着礼服”。
4.下列对文中有关的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乘之国,指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千乘之国是中等国家。
B.会同,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会,指诸侯在非规定时间朝见天子。同,指诸侯一起朝见天子。
C.相,指诸侯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的司仪官。
D.冠者,指成年人。古代男子在三十岁时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5.下列对《侍坐》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言志”为线索,表达了孔子及其弟子各自的人生志向。孔子对学生循循善诱、和蔼可亲,体现了一个教育家的风范。
B.整段文字表现出子路的轻率急躁、冉有的谦虚、公西华的委婉曲致、曾皙的高雅宁静,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C.通过简洁的对话、细腻的神情及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志趣,文段呈现的对话场景体现了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D.文段善用典故,内涵丰富;语言富丽华美,耐人寻味。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始交代了谈话的内容和方式,四位弟子陪坐在孔子身旁,孔子最先发话,启发大家各言其志,起到了打消顾虑、缓和紧张气氛的作用,既符合孔子作为师长的身份,又表现了孔子随和的性格特征。
B.在孔子的启发下,子路不假思索,抢先回答,反映了子路急躁、坦率、爽快的性格。这种毫不谦让的积极态度与他那充满自信的回答内容相一致。他志向远大,声称能将困于战争和饥荒的大国治理成勇而知义的礼仪之邦。
C.子路谦虚不够、自信有余的态度引起了孔子的微笑。这微笑中有善意的理解和宽容,也有不以为然的轻微批评,表现了孔子的豁达态度。
D.公西华的回答显得彬彬有礼,他可能意识到孔子对子路不够谦让的批评,说起话来谨慎得多。他愿意治理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并将礼乐方面的治理让诸君子。
7.理解性默写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引导曾暂不要有所顾虑,可以畅所欲言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因为每个人只是说说各种的志向的句子是:“ ? 。”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的政治设想中要治理什么样的国家:“ , , , 。”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认为自己能治理小国,使百姓富足,但他又用“ , 。”表明自己还不能以礼乐教化百姓。
(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理想社会是在“ , ”情况下,成年人带几个孩子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和谐的社会里。
(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哂由”的原因是“ , ”。
能力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曾皙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节选自《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材料二:
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脉,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子路问政,孔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子路问:“君子尚勇乎?”孔子曰:“义之为上。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乱,小人好勇而无义则盗。”季康子问:“仲由仁乎?”孔子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不知其仁。”
(节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材料三:
鲁哀公十五年,子路为卫大夫孔悝之邑宰。卫大子蒉聩作乱,谋入孔悝家,迫孔悝于厕,强盟之,遂劫以登台。栾宁将饮酒,炙未熟,闻乱,使告子路。子路将入,遇高柴将出,曰:“门已闭矣。”子路曰:“吾姑至焉。”高柴曰:“弗及,不践其难。”子路曰:“食焉,不辟其难。”高柴遂出。子路入。及门,公孙敢门焉,曰:“无入为也。”子路曰:“是公孙,求利焉而逃其难。由不然,利其禄,必救其患。”有使者出,乃入,曰:“大子焉用孔悝?虽杀之,必或继之。”且曰:“大子无勇,若燔台,半,必舍孔叔。”大子闻之,惧,下石乞、盂黡敌子路,以戈击之,断缨。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结缨而死。孔子闻卫乱,曰:“柴也其来,由也死矣。”
(节选自《左传·哀公十五年》)
8.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知,文中指了解,与《阿房宫赋》中“杳不知其所之也”的“知”意思不同。
B.君子指有道德的人,与《孟子三章》中“故君子有不战”的“君子”意思相同。
C.哀公在文中是用谥号称鲁国国君,这种称谓方式和刘邦被称为“沛公”不同。
D.辟,在文中意为躲避,与《鸿门宴》中“臣死且不避”的“辟”字意思相同。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路认为,若将一个中等大小的诸侯国交给他,即使外有强敌,内有饥荒,他也能治理好。孔子嘲笑他自不量力。
B.子路原本性格粗朴,好逞勇斗力,还凭借勇力欺侮过孔子。后来他被孔子倡导的礼折服,拜人孔子门下当其弟子。
C.子路不顾高柴、公孙敢的劝阻,执意入内营救孔悝,结果卷入孔悝和卫大子之间的争斗,最终被卫大子属下杀死。
D.子路系好帽带后从容赴死,既彰显了子路作为儒生在王侯权贵面前的不屈气节,也表现了子路对礼的坚守与践行。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2)是公孙,求利焉而逃其难。由不然,利其禄,必救其患。
链接高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①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②。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节选自《论语·季氏第十六》)
【注】①东蒙:山名,蒙山,在今山东蒙阴南。②费(bì):季氏的私邑,在今山东费县。
1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选出应断之处的对应字母。
且尔言A过矣B虎兕出C于柙D龟玉毁于E椟F中G是谁H之过与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蒙主,指的是在蒙山主持祭祀的人。
B.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这里代指国家。
C.各诸侯封地称之为“国”,卿、士大夫的封地称之为“家”。
D.萧墙,古代宫门内的屏风,这里借指国家。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典型的驳论文,围绕“季氏将伐颛臾是错误的”这一观点展开反驳,通过孔子与他的学生冉有、季路之间的对话,批驳了季氏兼并颛臾的企图,阐明了“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B.第一段孔子对弟子的批驳,语势跌宕起伏,说理层层深入,表达非常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C.第三段语言的主要特点是形式整齐,音调和谐,气势贯通,层次性极强,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D.本文通过对心态、表情、动作的刻画,使人物的形貌和个性心理如在眼前。例如,孔子在大是大非面前的当仁不让、直面邪恶,充分地显示了出来。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2)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15.结合全文,请你说说孔子的治国安邦的政治主张是什么。班级:
姓名:
得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综合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精品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活动课标分析,教材分析,活动背景分析,【活动学习目标】,【活动重难点】,【活动过程】,《子路,评价与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