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8年,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的科研人员记录了过去12.5万年间哺乳动物的体型、灭绝状况、所在地理位置、气候以及早期人类活动等数据,以此分析巨型哺乳动物灭绝的原因。
一般而言,陆地面积越大食物越充足,活动区域越广阔,动物也会长得更大,但是到了更新世晚期,这种情况似乎发生了改变。从面积上来说,非洲大陆比北美洲大,生活在非洲大陆的哺乳动物大小应该介于欧亚和北美洲大陆之间。但是研究人员发现,12.5万年前,非洲的哺乳动物的体型平均只有欧亚大陆或北美洲大陆的一半。而随着人类祖先和古人类的足迹散布到世界各地,各地的哺乳动物体型大小也发生了改变。比如当智人进入澳大利亚后,那里的哺乳动物变小了,大约只有之前的十分之一大小。
1.5万年前人类首次出现在美洲大陆上,与当地早期哺乳动物走向灭绝大致同时,这是更新世末期美洲巨型哺乳动物灭绝事件“过度捕杀”说的理论基础。1967年,美国生态学家马丁提出,人类在几千年间使北美的巨型哺乳动物大量死亡,最终走向灭绝。
北美洲的史前人口大概在1.15万年前达到高峰。考古证据显示,此处的克洛维斯人大约在1.3万年前制造出捕猎武器——石矛,他们在矛尖上刻出深深的沟槽,这样的武器造成的伤口会不断流血。马丁指出,克洛维斯人口的迅速增长,使得他们所捕猎的哺乳动物群来不及恢复元气。人类的足迹最终遍及整个北美大陆,消灭掉一些物种。当被捕杀的物种走向灭绝时,依赖捕食这些动物为生的食肉类动物也随即面临食物短缺而灭亡。
“过度捕杀”说得到了许多科学家的支持,他们拿出证据来说明此说的正确性。例如在许多北美洲化石产地发现了石矛与三种已经绝灭的巨型哺乳动物——猛犸象、马和骆驼的骨骼在一起的情况,而且常在一些利于设伏捕猎的水蚀洼坑中找到石矛。古生物学家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就发现丹佛以北大约32公里处的一个砂岩峭壁下面有三支克洛维斯石矛、一些散落的石球和12具猛犸象骨骼。科学家们推论,当时猎手们驱赶一群猛犸象,迫使它们跳越峭壁,跌落崖底,再锤击或矛刺以杀死这些负伤的动物。
(摘编自《巨型史前动物灭绝新解》)
材料二:
在距今3万年前的更新世冰期,广阔的陆地是巨型哺乳动物(成年后体重超过100公斤的哺乳动物)盘踞的世界。当时的美洲大陆正处于貌似现代象的乳齿象、浑身披毛的猛犸象和佛罗里达洞熊的统治下。但是,它们的命运却和恐龙类似,在短短的几千年间,就有33属巨型哺乳动物灭绝。令科学家们长期迷惑不解的是,这些巨型哺乳动物群,尤其是北美的巨型哺乳动物为什么几乎同时发生大规模绝灭。
科学家们于1800年前后首次提出,这些巨型哺乳动物的绝灭与气候的变迁有关。在此之后,科学家们又从各自不同的学科角度考虑气候变迁对美洲巨型哺乳动物所施加的严重而广泛的影响。
依照气候变迁学说的两位著名的倡导者——美国地质学家小伦德略和古生物学家格雷厄姆的说法,气候变迁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在巨型哺乳动物的生存环境方面。植物对于动物的食物源和栖居地均极其重要,若气温变化相当急剧,植物势必受到严重打击。植物不能快速地迁往气候适宜的地方,所以多种植物只能走向消失,随即代之以突然涌现的变种植物。当地的食草类哺乳动物无法适应这些新的混合植物食料,被迫迁徙。例如,北美洲气候转暖,导致杉树林大片死亡,而代之以阔叶落叶林,从而导致以杉树嫩叶为食的乳齿象必须迅速选择新的适宜环境。于是,原在蒙大拿州圣路易斯附近的杉树林中生活的乳齿象,不得不迁往相当于今日新英格兰的地区去寻找适宜生存的场所。
为了生存而迁徙必然会带来许多新问题。譬如,原先共享一处生存区域的几种动物可能会朝着不同的方向迁移,如果有某种动物本来以另一种动物为食,迁徙后可能因没有曾经习惯的食物而难以生存下去。过去从未接触过的两种或几种动物被迫迁居到一处,它们极易感染上由别的动物携带来的疾病,如果没有超常的抗病能力,便会走向灭绝。
除此之外,巨型哺乳动物比大型、小型哺乳动物食量大,进食次数多,所以更容易受到迁移后食物源变化的影响。同时,巨型哺乳动物繁殖的孕育期也更长,因此繁育条件的改变也会更严重地危害到巨型哺乳动物的物种延续。
赞成气候变迁学说的科学家们还拿出了诸多证据。例如,科学家们检测了印第安湖泊中的沉积物,并测量了沉积物中一种真菌的含量,而这种真菌通常只存在于巨型食草哺乳动物的粪便中。通过检测,发现美洲地区超过30种巨型哺乳动物的粪便量在大约1.48万年前就开始急剧下降。同时,沉积物中的古花粉和炭尘提供的信息显示,大约1.5万年前山林大火频繁发生可能导致了当时巨型哺乳动物赖以生存的树木和灌木无法生长。
(摘编自坦普尔·丹尼特《谁杀害了这些硕大的哺乳动物?》,苏宗伟译)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动物的体型大小和陆地面积成正比,因为陆地面积越大,食物就越充分,动物也有更广阔的活动区域,体型就会越大。
B. 美国学者小论德略和格雷厄姆首次提出气候变迁说,认为气候变迁毁坏了巨型哺乳动物的生存环境,迫使它们迁徙。
C. 食肉类巨型哺乳动物也会受到气候变迁影响,它们主要是因在迁徙过程中无法抵抗其他动物携带的疾病而走向灭绝。
D. 大型、小型哺乳动物和巨型哺乳动物相比来说,食量小,孕育期短,受到气候变迁的影响更小,从而更容易生存下去。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根据材料一最后一段中的“科学家们推论”一句可知,科学家们可以根据不完全资料进行合理的推断来开展科学探索。
B. 材料二列举印第安湖泊沉积物的检测结果,旨在说明1.48万年前巨型哺乳动物数量骤降的原因是频繁发生的山林大火。
C. 两则材料均从理论和考古实证这两个方面对提出的学说进行了说明,从这一角度来看,两者的参考价值没有高低之分。
D. 两则材料虽然学说观点不同,但是都认为食肉类哺乳动物的灭绝和它们所捕猎的动物的迁徙、消失存在一定的关联。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论据最不能印证相关学说的一项是( )
A. 气候变迁说——大约500万年前,全球气温下降,非洲大陆变得干燥,雨林消失,草原越来越多。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生活在那里的巨型动物开始减少。
B. 过度捕杀说——大约10万年前,古人类“智人”迁徙出非洲,从沙漠到丛林,再到冰冷的极地,他们成功定居世界各地的一部分原因是优秀的狩猎能力。
C. 气候变迁说——考古研究发现,更新世末期美洲食草类巨型哺乳动物箭齿兽走向灭绝,几乎同时,以箭齿兽为食食肉类动物剑齿虎的数量也急剧减少。
D. 过度捕杀说——犀牛角是极其珍贵的药材,上个世纪非洲大陆上的人们为了获得珍贵的犀牛角大量捕杀北部白犀牛,最后一头北部白犀牛于2018年死亡。
4. 根据材料一和下面这幅图表,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注:蓝鲸的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磷元素。磷循环可以调节碳循环对气候变暖的影响。
A. 公元前250万年开始,海洋冰盖增加,这有可能给蓝鲸带来了更多的食物,再加上海洋区域广阔,使得蓝鲸体型增大。
B. 19世纪中叶开始,蓝鲸的数量急剧下降,其原因之一是人们经过工业革命拥有了更加先进的远海捕捞工具和捕捞技术。
C. 蓝鲸的数量变化反映了人类捕杀对海洋巨型动物的影响,可以作为史前巨型哺乳动物灭绝“过度捕杀”说的直接证据。
D. 海面磷元素含量与蓝鲸数量变化基本一致,这启示我们在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时,也要考虑巨型哺乳动物的灭绝等问题。
5. 假如你是支持“气候变迁”说的学者,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找出“过度捕杀”说论证过程中的纰漏并进行反驳。
【答案】1. D 2. B
3. C 4. C
5. ①缺乏有效的立论基础:虽然人类首次出现在美洲大陆上的事件与当地哺乳动物走向灭绝大致同时,但在1.3万年前当地的人类才制造出捕猎武器石矛以供捕猎;
②以偏概全/轻率归纳:石矛与已经绝灭的巨型哺乳动物的骨骼在一起只能证明三种动物遭到捕杀/峭壁下石矛、石球与12具猛犸象骨骼在一起,只能说明北美早期人类的一次围猎活动,并不能证明人类过度捕杀/不能归纳为巨型哺乳动物因人类过度捕杀灭绝;
③论证过程不严谨:部分结论为科学家推论,没有事实依据进行支撑。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通过多方视角探讨巨型哺乳动物灭绝原因,包括“过度捕杀”说和“气候变迁”说。通过科学家研究、考古证据、历史事件等多方面的论证,展示了不同学说的合理性和可能性,对比了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了深入的理解和分析。文章结构严谨,论据充分,引发读者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思。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A.“动物的体型大小和陆地面积成正比”错误。说法过于绝对,原文中“一般而言”“到了更新世晚期,这种情况似乎发生了改变”“12.5万年前,非洲的哺乳动物的体型平均只有欧亚大陆或北美洲大陆的一半”说明动物体型大小和陆地面积并非一定成正比。
B.“首次提出”错误。两人只是气候变迁学说的倡导者。
C.“主要是因在迁徙过程中无法抵抗其他动物携带的疾病而走向灭绝”错误。这只是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还有其他原因,例如“迁徙后可能因没有曾经习惯的食物而难以生存下去”。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旨在说明1.48万年前巨型哺乳动物数量骤降的原因是频繁发生的山林大火”错误。“原因是频繁发生的山林大火”过于绝对,这只是可能的原因之一;“旨在说明”不准确,旨在说明的是气候变迁说(史前巨型哺乳动物灭绝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迁)。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
C.只呈现了食草类举行哺乳动物的灭绝和食肉类动物数量减少之间的关系,可以同时指向过度捕杀说和气候变迁说。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分析图表的能力。
C.“直接证据”错误。蓝鲸的数量变化反映了人类捕杀对海洋巨型动物的影响,可以作为史前巨型哺乳动物灭绝“过度捕杀”说的间接证据。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内容,提出见解的能力。
①“过度捕杀”说以人类首次出现在美洲大陆上与当地早期哺乳动物走向灭绝大致同时作为立论基础,认为是人类过度捕杀导致了哺乳动物灭绝。但从材料一可知,“此处的克洛维斯人大约在1.3万年前制造出捕猎武器——石矛”。这意味着在人类出现到制造出有效捕猎工具之间存在时间差,在这段时间内,不能简单认定就是人类的过度捕杀致使哺乳动物灭绝,所以其立论基础不够坚实。
②“过度捕杀”说的证据多是发现石矛与部分已绝灭的巨型哺乳动物骨骼在一起,比如“在许多北美洲化石产地发现了石矛与三种已经绝灭的巨型哺乳动物——猛犸象、马和骆驼的骨骼在一起的情况”,以及“丹佛以北大约32公里处的一个砂岩峭壁下面有三支克洛维斯石矛、一些散落的石球和12具猛犸象骨骼”的情况。但这些只能表明这几种动物曾遭到人类的捕杀活动,不能仅凭这些就推断出所有的巨型哺乳动物都是因为人类过度捕杀而灭绝的。一次或几次的围猎活动不能代表长期且普遍的过度捕杀行为,属于以局部的发现草率地归纳出整体的结论,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
③“过度捕杀”说中有不少结论是科学家的推论,例如“科学家们推论,当时猎手们驱赶一群猛犸象,迫使它们跳越峭壁,跌落崖底,再锤击或矛刺以杀死这些负伤的动物”。这些推论并没有确凿的、直接的事实依据来支撑,只是基于一些发现进行的推测。在科学论证中,仅凭推测而缺乏实实在在的证据来证明因果关系,其论证过程是不严谨的,难以令人信服地得出巨型哺乳动物是因人类过度捕杀而灭绝的这一结论。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文章,完成各题。
杀手(节选)【注】
海明威
外面的天黑了下来,窗外的路灯也亮了起来。柜台前的两个男人正在看菜单。尼克·亚当斯从柜台的另一端打量着他们。他们进来时他正在和乔治说话。
……
“来一份火腿鸡蛋。”那个叫阿尔的人说道。他戴一顶圆顶窄边礼帽,穿一件单排扣的黑大衣。他的脸又小又白,嘴唇绷得很紧。他围着一条真丝围巾,还戴着手套。
“给我来一个培根加鸡蛋的。”另一个人说。他的身材跟阿尔不相上下。两个人面孔不同,但是穿得像一对双生儿似的。两个人穿的大衣都很紧。他俩坐在那儿身子探在前面,胳膊支在柜台上。
乔治把两个大盘子放在柜台上,一盘是火腿鸡蛋,另一盘是培根鸡蛋。然后关上了通往厨房的小窗户。
迈克斯探一探身子,把两盘三明治拿过来。吃饭时,两个人都戴着手套。乔治在看他们吃饭。
“你看什么?”迈克斯对乔治望了望。
“没看什么。”
“去你的。你在看我呢。”
“迈克斯,小伙子也许是说着玩儿的。”阿尔说。
“喂,机灵鬼,”迈克斯对尼克说,“你跟你的伙计到柜台后面去转一转吧。”
于是尼克走到柜台后面去了。
“什么事儿?”乔治问。
“跟你毫不相干。”阿尔说,“谁在厨房里面?”
“黑人。”
“你说的黑人是干什么的?”
“当厨子的黑人。”
“我要跟那个机灵鬼一同到后面厨房里去。”他说。于是那个小个子跟着尼克走到后面的厨房里。他们进去以后门就关上。叫做迈克斯的那个人跟乔治隔着柜台面对面坐着。他不看乔治一眼,只是望着挂在柜台后面墙上的一面镜子。
阿尔用一个番茄酱瓶子撑开了那扇通往厨房送盘子的小窗子,“听着,机灵鬼,”他在厨房里对乔治说,“站得离柜台远一点。你往左移一点,迈克斯。”他像一个正在安排团体照相的摄影师。
“跟我说话呀,机灵鬼,”迈克斯说,“你觉得会发生什么事吗?”
乔治不说话。
“我告诉你吧,”迈克斯说,“我们要杀一个瑞典佬。你知道一个叫作奥勒·安德生的大块头瑞典佬吗?”
“认识。”
“他每晚来这儿吃饭,是不是?”
“他有时候来这儿。”
“他在六点钟来这儿,是不是?”
“要是他来的话。”
“你们为什么要杀奥勒·安德生?他做了什么对不起你们的事吗?”
“他从来也没机会对我们怎样过。他一次没见过我们。”
“他只会见到我们一次了。”阿尔从厨房里说。
“那你们为什么要杀他呢?”乔治问道。
“只是受一个朋友之托,机灵鬼。”
乔治抬头看看时钟。六点一刻。临街那扇门打开了,一个市内电车司机走了进来。
“喂,乔治,”他说,“有晚饭吃吗?”
“厨子萨姆出去啦,”乔治说,“他大约要半个钟头才回来。”
“那我还是上别的地方去吧。”那个司机说。乔治看看时钟,六点二十分。
……
六点五十五分。乔治说:“他不会来了。”
这期间,小饭馆里还进来过两个人。一次一个男人要了一个“外卖”,乔治不得不去厨房做了一个火腿鸡蛋三明治让他带走。他在厨房里见到了阿尔,他坐在小窗户边上的一张高脚凳上,礼帽推到了后脑勺,一支锯短了的猎枪的枪头靠在架子上。尼克和厨子背靠背地待在墙角那里,嘴里各塞了一条毛巾。乔治做好了三明治,用油纸包好,装进纸袋带进餐厅,那个人付了钱便走了。
“奥勒·安德生不会来了。”乔治说道。
“我们再等他十分钟。”迈克斯说。
迈克斯留意着镜子和钟。钟的指针指向七点,然后是七点十分。
“出来,阿尔,”迈克斯说,“我们还是走吧。他不会来了。”
阿尔从厨房里出来,截短了的枪管把他过于紧身的大衣的腰部下面撑出来一个鼓包,他用戴手套的手拉了拉大衣。
“再见,机灵鬼,”他对乔治说,“你的运气真是好。”
那两个人走出门去。乔治看着他们从窗前的弧光灯下走过,穿过了马路。他们穿着大衣戴着礼帽,看上去像是一对玩杂耍的。乔治从转门走进厨房里,替尼克跟厨子松绑。
“我不想再和这件事有任何关系。”厨子说,“我不想再和这件事有任何关系。”
尼克站了起来,他嘴里还从来没有被人塞进过毛巾。
“他们打算杀死安德生。”乔治说。
“听着,”乔治对尼克说,“你最好还是去看一下安德生。”
“行!”
“你最好别掺和这件事。”厨子说。
“如果你不想去就别去。”乔治说。
“和这种事情扯在一起没什么好处,”厨子说,“远离这个是非。”
“我去找他,”尼克对乔治说,“他住在哪儿?”
“他住在赫希的小公寓里。”乔治说。
……
尼克推开门,走进房里。安德生和衣躺在床上。他个子长,床太短。他头枕着两只枕头。他没朝尼克看。
“有什么事?”他问道。
“我刚才在亨利饭馆里,”尼克说,“进来两个家伙,把我和厨子捆了起来,他们说他们要杀你。”
他的话听上去有点可笑。安德生一言不发。
“他们把我们关到厨房里,”尼克接着说道,“他们想等你来吃晚饭时杀了你。”
安德生望着墙壁,什么也没说。
“乔治觉得我最好来告诉你一声。”
“我也没办法。”安德生说。
“我告诉你他们长什么样。”
“我不想知道他们长什么样,”安德生望着墙壁,“谢谢你来告诉我。”
尼克看着床上躺着的大汉。
“你想让我去报警吗?”
“不,”安德生说,“去了也没什么用。”
“我能做点什么吗?”
“不用了,没什么好做的。”
“或许他们只是虚张声势。”
“不,不光是虚张声势。”
安德生朝墙翻过身去。
“你不能离开这个镇子吗?”
“不能,”安德生说,“我不想再到处乱跑了。现在做什么都没有用。”
“能不能想点办法呢?”
“不行了,我得罪了人。”
“我得回去找乔治。”尼克说。
“再见,”安德生说,他眼睛并没有朝尼克那边看,“谢谢你过来一趟。”
尼克走出了房门,他关门时,看到安德生仍面朝墙壁和衣躺在床上。
尼克沿着车轨走回亨利饭馆。
“你看到安德生了?”乔治问道。
“看到了,”尼克说,“他在屋子里,他不愿意出去。”
“你把情况都告诉他了吗?”
“当然。我告诉他了,不过,他好像早就知道了。”
“他打算怎么办?”
“他什么打算也没有。”
“我打算离开这个镇子。”尼克说。
“好,”乔治说,“离开这里是件好事。”
“我一想到这个就受不了了,他明明知道有人要来杀他,可还是待在屋里不动。太恐怖了。”
“那么,”乔治说,“你最好别再想它了。”
[注]20世纪20年代美国犯罪活动频发,人们崇尚暴力。本文故事背景设定在20年代美国伊利诺伊州萨米特镇。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通过杀手提前打听好安德生行踪、在餐厅布置站位等情节,可以看出两位杀手经验丰富,既懂得提前谋划,又能不慌不忙把控现场。
B. “你最好别掺和这件事”“和这种事情扯在一起没什么好处”,表明厨子萨姆完全是由于善良而提醒尼克,表现出其对乔治和尼克极大的关心。
C. 尼克告诉安德生有人要杀他,但对方的反应很平静。安德生虽然拥有高个子、大块头的外表,但面对黑暗混乱的社会,内心却充满了无助。
D. 小说中人物的对话发生的场景较为集中。第一部分对话发生在亨利饭馆,第二部分对话发生在赫希公寓,第三个部分对话再次集中到亨利饭馆。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以细节传神,文中用“吃饭时,两个人都戴着手套”“他用戴手套的手拉了拉衣襟”这样一些细节表现了杀手的小心谨慎。
B. 作者在描写人物时运用了对照的手法。如面对一桩未遂的杀人案,亨利餐厅的三位目击者作出了不同的反应,彼此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C. 海明威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深入刻画了尼克在面对邪恶时的恐惧、挣扎与觉醒,这种对人物心理的深度挖掘深化了小说对人性复杂性的探讨。
D.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手法,暗示在那个时代,杀人如同玩杂耍,两个杀手视杀人为儿戏,表现出了当时美国社会的黑暗混乱。
8. 小说结尾尼克为什么决定要离开小镇?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 海明威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请从情节和语言两方面谈谈文本是如何实践这一原则的,并简要说明其艺术效果。
【答案】6. B 7. D
8. ①两位杀手在餐室中无意掩饰自己的身份,凶残冷酷、肆意横行,反映出小镇的黑暗与混乱。
②安德生面对死亡威胁时既不反抗,又不逃亡,反映小镇的人面对这样的现实,无力反抗。
③这样一场未遂的杀人事件,让尼克对生活的小镇的罪恶暴力有了充分的认识,所以他感到绝望压抑,想要逃离。
9. 情节上:安德烈森为何被追杀、如何逃过此前的追杀等情节只字不提,这是八分之七,只写了安德烈森被追杀,这正是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两个杀手从哪里来,他们的雇主是谁,一路追杀都发生了什么等等情节,都隐去不提,只写他们追到亨利饭店后发生的事)
效果:①情节集中、紧凑;②留白,给读者想象空间。
语言上:①通过人物对话、动作、肖像来表现人物心理;②使用大量的短句、不带修饰的电报式的语言,只呈现八分之一的内容,②人物的心理动机等要靠读者领悟。如通过“戴手套吃饭”“戴手套整理大衣”的简单记叙,暗含杀手小心谨慎的特点。
效果:语言简洁凝练,内涵丰富,激发读者的思考。
【解析】
【导语】这篇小说通过简练的对话和情节,展现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的暴力与无助。海明威以冰山写作手法,通过这些简约的对话和细节,揭示人物深层心理和社会环境的复杂性。故事中的杀手冷酷无情,安德生则因无力反抗而选择沉默,展现了个人在面对无可逃避的危险时的无奈。尼克的离开象征着他对现实时局的觉醒与抗拒,揭示出对人性沉思和社会批判的深层意蕴。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
B.“完全是由于善良而提醒尼克”错,有关心,但更多出于谨慎,“完全”过于绝对。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运用了比喻手法”错,“他们”和“玩杂耍的”同为人类,不是比喻,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应属不同类。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暴力事件的频频发生,杀手们毫无顾忌地肆意横行,以及安德生那深深的绝望,无一不让尼克清晰地意识到这个镇子所潜藏的巨大危险以及无可救药的沉沦。这一系列的遭遇使得尼克对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产生了极度的绝望,从而萌生出强烈逃离的念头,并最终促使他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开。
首先,小镇那无尽的黑暗与混乱,让他感到极度的不安。尤其是在杀手们毫无忌惮地执行他们那残忍计划之后,这种不安更是达到了顶点。就像那次他在小饭馆被绑的可怕经历,无情地揭示了暴力和威胁那触手可及的真实存在。当时,他被粗暴地按在椅子上,四周是杀手们冷漠凶狠的目光,饭馆里其他人的惊恐和沉默,让他深切地感受到了危险的临近和无法逃避。
其次,安德生在面对明确的死亡威胁时,既不做出任何反抗的举动,也不试图逃避,这种消极的态度让尼克深刻地意识到镇上的人们在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时,那种深深的无力感。这种无力感并非仅仅体现在安德生一人身上,而是整个小镇居民的普遍状态。
最后,整场未遂的杀人事件,就像一场可怕的噩梦,让尼克对小镇那弥漫着罪恶的氛围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他看到了人性的扭曲和道德的沦丧,感受到了那令人窒息的绝望和压抑。这种绝望和压抑,对尼克这样一个对美好生活有着向往和追求的人,自然无法忍受这样的环境。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强调文本中未显露的信息和背后的隐喻,通过简洁的对白和情节引发读者深入思考。小说通过有限描写传达丰富的背景和情感,为读者想象提供广阔空间,体现出文学作品表达的深刻性和含蓄性。
在情节方面,安德烈森被追杀这一故事线中,诸如安德烈森为何被追杀、如何逃过此前的追杀等关键情节竟然只字未提,这正是那未被展现的八分之七。而仅仅书写了安德烈森当下正处于被追杀的状态,这不过是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就比如,那两个穷凶极恶的杀手究竟从何处而来?他们背后的雇主又是何人?在一路追杀的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惊心动魄的事情?所有这些情节皆被隐去不提,仅仅着重描绘了他们追到亨利饭店之后所发生的种种。
这种情节处理方式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其一,使得整个故事的情节高度集中、紧凑。就如同一场激烈的战斗,所有的焦点都集中在当前的关键时刻,没有丝毫的分散和拖沓,让读者的注意力始终被紧紧地吸引,心弦紧绷。其二,巧妙地运用了留白的手法,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如同绘画中的留白,给予读者自由发挥的余地,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去填补那些未被讲述的部分。比如,有的读者可能会想象安德烈森此前的逃亡之路充满了惊险的转折和机智的应对;有的读者可能会构思杀手们在追杀过程中遭遇的各种阻碍和意外。
在语言方面,其表现手法独具特色。其一,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动作以及肖像来展现人物的心理。例如,人物紧张时语速加快、声音颤抖的对话,或者是焦虑时不停搓手、踱步的动作,又或是面容憔悴、眼神惊恐的肖像描写,都能让读者深入洞察人物的内心世界。其二,大量使用短句以及不带修饰的电报式语言,仅仅呈现出八分之一的内容。这种简洁的表述方式要求人物的心理动机等都需要读者自行去领悟。像是“戴手套吃饭”“戴手套整理大衣”这样看似简单的记叙,实则暗含了杀手小心谨慎的特点。
如此的语言运用效果显著。一方面,语言简洁凝练,摒弃了冗长繁琐的修饰,直抵核心,让读者能够迅速抓住关键信息。另一方面,这种简洁的语言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如同冰山一角,表面看似简单,实则隐藏着巨大的信息量和深刻的寓意,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思考。读者需要在字里行间仔细揣摩,深入挖掘,才能真正领会作者的意图和人物的复杂心理。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不能用适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其后有邹子之属。
(节选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材料二: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三:
孟子尝有言矣:“人能充其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充其无欲为穿窬①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故曰:其道始于至粗,而极于至精。充乎天地,放乎四海,而毫厘有所必计。呜呼,此其所以为孟子欤!后之观孟子者,无观之他,亦观诸此而已矣。
(节选自苏轼《孟轲论》)
[注]①穿窬:穿墙(偷盗)。
10.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道既A通B游C事D齐宣王E不能用F适G梁惠王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而,文中表转折,与《〈论语〉十二章》中“人而不仁,如礼何”的“而”意思不同。
B. 后,文中为意动用法,与《大学之道》中“物格而后知至”的“后”字用法不同。
C. 遗,文中表舍弃,与《劝学》中“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的“遗”意思不同。
D. 所以,文中表原因,与《孟子》中“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的“所以”意思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孟子的思想主张并未被梁惠王等君王采纳,因为当时各国君王信奉的是“攻伐”之道。后来,孟子选择回乡著书立说。
B. 孟子面对梁惠王的急切心态,先表明自己施行仁义的观点,然后阐明施行仁义的意义,最后指出施行仁义的具体措施。
C. 孟子对不实行仁政的君王持以批评态度,直接点明了梁惠王“东败于齐”“西丧地于秦”“南辱于楚”的根本原因。
D. 苏轼认为孟子推崇的仁义之道并不神秘高深,而是从最粗浅的办法做起,人人做到不害人、不偷盗,仁义就用不完了。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2)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14. 孟子认为行仁义有哪些好处?
【答案】10. BEF
11. C 12. C
13. (1)我对此感到羞耻,想要为死难者完全洗刷此恨,要怎么办才好呢?
(2)在家侍奉父兄,在外敬重尊长,(这样)可以让他们拿起木棍打赢盔甲坚硬、刀枪锐利的秦楚两国的军队了(制作木棍来对抗秦楚的坚硬的盔甲和锋利的刀枪)。
14. ①改善物质生活(减轻徭役赋税负担、改善民生等)。
②提升精神修养(涵养精神境界、学习忠信孝悌、促进家庭和睦亲爱等)。
③促进国家稳定、提升百姓对君王的热爱尊敬。
④提升国家军事实力、国家地位。
【解析】
【导语】材料一展示了孟子的思想背景和处境,强调他面对当时合从连衡之风而倡导仁义治国,最终退隐著书立说。材料二通过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阐述了仁义的实践和其政治效能。他强调“仁者无敌”,主张以仁政赢得民心。材料三则是苏轼对孟子思想的高度评价,指出孟子倡导的仁义之道虽源于粗浅却达到了精妙,其影响宏大而深远。三个材料共同展现了孟子思想的深度和影响力。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当通晓孔道之后,便去游说齐宣王,齐宣王没有任用他,于是到了梁国。
“道既通”为句前状语,需要单独断开,故应在B处断开;
“游事齐宣王”省略主语“孟轲”,“游事”做谓语,“齐宣王”做宾语,在宾语后断开,故应在E处断开;
“不能用”的主语是宣王,“适梁惠王”的主语是孟子,应在“不能用”后断开,故应在F处断开。
故选BEF。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表转折/表假设。句意:孟子却称述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德政。/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怎样对待礼呢?
B.正确。意动用法,以……为后/之后。句意:如果以道义为后却以利益为先。/推究事物的原理之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
C.“意思不同”错误。意思相同,均解释为“舍弃、抛弃”。句意:从来没有讲求仁的人却抛弃父母的。/在小的方面学习而大的方面却舍弃了,我没有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D.正确。句意:这正是他能够成为亚圣孟子的原因。/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直接点明了……的根本原因”错误。未直接点明,只是有所暗示,且不能判断是否为根本原因。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
(1)“耻”,意动用法,把……当作耻辱;“比”,替、为;“洒”,洗刷;“如……何”,拿……怎么办。
(2)“入”,在家;“出”,在外;“事”,侍奉;“长上”,尊长;“挞”,敲打、攻打。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概括和分析能力。
①由材料二“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可知,行仁义可以减轻百姓的赋税负担,让百姓更好地进行农业生产,从而增加收入,改善物质生活条件。
②由材料二“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知,行仁义可以让百姓在精神层面得到提升,通过学习和践行忠信孝悌等道德准则,百姓能够涵养自身的精神境界,同时促进家庭内部的和睦亲爱,维护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
③由材料二“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可知,行仁义能够让百姓忠诚于君主,在家庭和社会中遵循道德准则,避免因追逐利益而导致国家混乱。
④由材料二“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 可知,孟子认为施行仁政的国家会得到百姓的拥护,在军事上也会有强大的力量,进而提升国家的地位,使国家在诸侯纷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孟轲,是邹国人。他曾跟着子思的弟子学习。当通晓孔道之后,便去游说齐宣王,齐宣王没有任用他,于是到了梁国,梁惠王不但不听信他的主张,反而认为他的主张不切实情,远离实际。当时,秦国任用商鞅,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楚国、魏国也都任用过吴起,战胜了一些国家,削弱了强敌;齐威王和宣王举用孙膑和田忌等人,使各诸侯国都面向东朝拜齐国。当各诸侯国正致力于“合纵连横”的攻伐谋略,把能攻善伐看作贤能的时候,孟子却称述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德政,因此不符合他所周游的那些国家的需要。于是就回到家乡与万章等人整理《诗经》《书经》,阐发孔丘的思想学说,写成《孟子》一书,共七篇。在他之后,出现了学者邹子等人。
材料二:
孟子拜见梁惠王。惠王说:“老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将有什么有利于我的国家吗?”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为什么定要说到‘利’呢?只要有‘仁义’就可以了。大王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国家?’大夫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封邑?’士人平民说:‘怎样有利于我自身?’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那国家就危险了。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拥有千辆兵车;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拥有百辆兵车,不算是不多了。如果以道义为后却以利益为先,不夺得国君的地位不会满足。从来没有讲求仁的人却抛弃父母的,从来没有讲求义的人却轻慢君王的。大王只要讲‘仁义’就可以了,何必谈利呢?”
梁惠王说:“晋国,以前天下没有哪个国家比它更强大的了,这是老先生您所知道的。(可是)等到传到我手中,东边被齐国打败,我的长子也牺牲在这里;西边又割给秦国七百里地;南边又被楚国欺侮。对此我深感耻辱,想要为死难者尽洗此恨,要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道:“百里见方的小国也能够取得天下。大王如果对百姓施行仁政,少用刑罚,减轻赋税,(提倡)深耕细作、勤除杂草,让年轻人在耕种之余学习孝亲、敬兄、忠诚、守信的道理,在家侍奉父兄,在外敬重尊长,(这样)可以让他们拿起木棍打赢盔甲坚硬、刀枪锐利的秦楚两国的军队了。他们(秦、楚)常年夺占百姓的农时,使百姓不能耕作来奉养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儿各自逃散。他们使自己的百姓陷入了痛苦之中,(如果)大王前去讨伐他们,谁能跟大王对抗呢?所以说:‘有仁德的人天下无敌。’请大王不要怀疑!”
材料三:
孟子曾经说过:“每个人都能够怀着一颗没有私欲、不去害人的善良之心,这个世道上的仁德就可以用不完了。每个人都能够怀着一颗没有私欲和穿墙偷盗之心,世间的义也就用不完了。”……所以说:孟子的道理开始于非常粗浅的常识,而在精密之处又达到极点。充满天地之间,传播于四海之内外,而毫厘之间的细微事物都有所论述。呜呼,这正是他能够成为亚圣孟子的原因!后世研究孟子的人,不研究其他的方面,也必须重视这一领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堂成①
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②。
[注]①杜甫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年底携全家一路颠沛来到成都,第二年春末,草堂落成,得此诗。②扬雄宅、《解嘲》:扬雄,汉赋四大家之一,蜀郡成都人,因不得重用,闭门埋头撰写《太玄》。有人嘲笑扬雄只知写《太玄》,却没有任何禄位,扬雄便写《解嘲》表明自己“阐明圣道,无意于富贵功名”的心迹。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以草堂的地理位置开篇,既描绘出草堂背向城郭、邻近锦江,坐落在高地之上,又通过“缘江路熟”暗示了诗人对周边环境的熟悉与喜爱。
B. 诗人对自然之美有着敏锐感知,且善于描摹,如“桤林碍日”“笼竹和烟”描摹出草堂的清幽,“吟风叶”“滴露梢”则写出草堂的宁静。
C. 颈联描摹了飞乌暂止、语燕频来的动态景象,寓意着诗人经过长久奔波,终得一屋后,对新居的满意和归属感,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家庭和睦、生活安宁的向往。
D. 全诗以草堂的建成为主线,从草堂的地理位置、外观、周边环境到作者的内心感受,层层递进,最终表达了杜甫对仕途失意的无奈与对隐居生活的完全满足。
16. 请结合全诗内容,解析尾联“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所蕴含的复杂情感。
【答案】15. D 16. ①对自己才华的自知与谦虚。杜甫认为草堂不能比拟扬雄宅,即表示自己的才华比不上扬雄,这种认识体现了杜甫的谦逊与自知。
②对现实的失望与无奈。扬雄《解嘲》,是为了表明无意于富贵功名的心迹。而杜甫在经过战乱等一系列打击后,认识到现实无力改变,失望透顶,没有必要辩解。/杜甫怀才不遇不得重用,因此懒得辩解。
③暂居草堂的恬淡、安宁。和扬雄闭门写《太玄》不同,杜甫在颠沛流离中来到草堂,草堂中让杜甫感到宁静亲近,暂得安身,懒得辩解。
【解析】
【导语】杜甫的《堂成》描绘了草堂新成的环境,并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田园生活的享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对家园的满意和对安稳生活的向往表露无遗,最终反映诗人对仕途失意的无奈及其隐逸生活的追求。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D.“完全满足”错。诗人来到成都,建立草堂,是在战乱奔波中的“无奈之举”。从这个意义来说,尽管新居初定,景物怡人,而在宁静喜悦的心情中,总不免有彷徨忧伤之感,故不会“完全满足”。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①尾联中“旁人错比扬雄宅”表明杜甫认为自己的草堂不能与扬雄宅相提并论。扬雄作为汉赋四大家之一,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杜甫觉得自己的才华不及扬雄,这体现了他对自身文学才能的一种谦逊态度。他深知扬雄在文学和学术上的地位,相比之下,他自认为自己还不够资格与扬雄相类比,这种自谦源于他对自身能力的客观认知。
②扬雄写《解嘲》是为了回应他人对自己只知埋头著书却无禄位的嘲笑,表明自己无意于富贵功名。杜甫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等战乱的磨难后,一路颠沛流离来到成都。在这过程中,他目睹了社会的动荡、百姓的苦难,自己虽有报国之志和文学才华,但却无法改变现实,得不到重用。他感觉在这样的乱世中,自己就像扬雄一样,即使辩解也无济于事,所以“懒惰无心作《解嘲》”,这里的“懒惰”并非真正的懒,而是一种对现实失望后产生的倦怠情绪。他意识到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自己的命运难以改变,对仕途和社会现状感到深深的无奈。
③杜甫来到成都后,草堂落成,尽管他是在颠沛流离后才暂居此地,但草堂的环境让他感受到了一种宁静与亲近。与扬雄闭门著书时的心境不同,杜甫此时在草堂里找到了一种暂时的安身之所的感觉。他享受这种暂时的平静生活,对于旁人将他的草堂比作扬雄宅这种比较,他觉得没有必要去辩解,只想沉浸在这难得的安宁之中。这种恬淡的心境也是他在经历了诸多苦难后对生活的一种别样感受。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5小题,10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十二章》中,孔子强调诗的重要性,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还可以“______,______”,并可以多认识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2)《老子》四章中指出,人们做事常常是在接近成功时候失败了,即“______”,如果能做到“______”,就不会失败。
(3)《大学之道》中用“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上自天子,下至平民,一切都要以修身为做人处世的根本。
(4)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的闪烁,点染出春江月夜的奇异之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5)“杜鹃”鸟是古代诗歌里常见的意象,借以抒发感伤之情,如“______,______”。
【答案】 ①. 迩之事父 ②. 远之事君 ③. 常于几成而败之 ④. 慎终如始 ⑤.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⑥.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⑦. 江流宛转绕芳甸 ⑧. 月照花林皆似霰 ⑨. 庄生晓梦迷蝴蝶 ⑩. 望帝春心托杜鹃(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迩、慎、庶、壹、宛、霰。
三、《美的历程》整本书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
18. 下列选项中对《美的历程》中山顶洞人染红穿戴、用红色装饰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色自身的视觉刺激和动物的本能。
B. 红色有着生命的象征,成为山顶洞人在色彩审美上的最初选择。
C. 红色产生的效力因为感情上的强烈联想而加强。
D. 红色是血液的颜色,代表对狩猎对象的绝对控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识记理解能力。
A.由原文中“追溯到山顶洞人‘穿戴都用赤铁矿染过’、尸体旁撒红粉、‘红’色对于他们就已不只是生理感受的刺激作用(这是动物也可以有的),而是包含着或提供着某种观念含义(这是动物所不能有的)。”可知,山顶洞人用红色装饰的原因并不在于生理性刺激和动物本能,而是具有特殊含义的。
故选A 。
19. 根据《美的历程》第二章的内容,以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青铜艺术和希腊悲剧虽然都给人以恐怖效果,但是同时体现着某种历史必然性和力量,都赋予人们美的感受。
B. 由于早期宗法制的影响,饕餮形象又带有某种原始、天真的、拙朴的美,体现出一种不可企及的童年气派的美丽。
C. 后世的狰狞形象没有了青铜艺术这种历史必然的命运力量和人类早期的童年气质,显得空虚可笑,缺乏美感。
D. 只有在现代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宗教观念已经淡薄,人们才能真正理解、欣赏、喜爱饕餮之美。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由于早期宗法制的影响”错,“饕餮形象又带有某种原始、天真的、拙朴的美”是原始社会的特征,与宗法制无关。
故选B。
四、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沈从文在具有湘西风情的村落里,构建了一条渡船,渡给凭水依山的茶峒,给一半着陆、一半在水的吊脚楼河街以生机。桐油、青盐、染色的五倍子,棉花、棉纱,以及布匹、杂货同海味——( 甲 );历经岁月风雨的老船夫、一派真纯明净的翠翠、与人性较量的天保和傩送——船摆渡的是命运。他们在密密匝匝的生活里种植喜怒哀乐,四季流转,盛夏的果实躲藏在绿荫里,等待一场秋的收获,冬日的皑皑白雪覆盖了秋的金黄,( 乙 )。
作家们所描写的乡村大多以自己的故乡为蓝本,经过记忆的筛选,掩盖了其中艰辛苦楚的成分,营造了一个令人难忘的美丽原乡。
在封建时代,人们习惯于从古典史籍、宫殿遗址、文物珍宝去认识中国;从村落开始,我们也慢慢能够从一个农民、一座村庄、一条河流等视角出发,去领悟这片博大的土地。
我们生于斯,长于斯,这里埋藏着中华民族 A 的遗传信息。
村落是一条丝滑的彩带,一端扎系在人们身上,一端飘向文学梦乡。孙犁的文思飘荡在荷花淀里,沈从文一生走不出湘西凤凰的山村。我们每一个人既是田园诗意的表达者,又是乡居生活的实践者。这是对中国乡村的一种文化自觉。它不是 B ,而是在旧有的土壤重新生成,它力求在初始之地提炼出有益的精神元素,构建迥异于传统社会但具有相对恒定性的社会结构与人地关系。
20. 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充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1. 请在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2. 文中画波浪线的“种植喜怒哀乐”,有人说不合逻辑,有人说可以使用,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20. 甲:船摆渡的是生活
乙:又开始酝酿春的希望/期盼
21. A 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B 另起炉灶/另辟蹊径/标新立异
22. 观点一:可以使用,属于超常搭配,理由是:
①“种植”本义是指在土地上培植植物,使其生长和繁殖,在这里和“喜怒哀乐”搭配,突破习惯的修饰与搭配,语言新颖生动。
②化抽象为具体,“喜怒哀乐”本是无形的,在这里与“种植”搭配显得具体可感,表现了人们从容坦荡的胸怀和冷静的态度。
③与后文照应,语意衔接紧密,符合语言逻辑。
观点二:不合语言逻辑,理由是:
①“种植”一词后面一般与表示“实物”的名词搭配,如种植树木,种植蔬菜等,这里与抽象性词语搭配,不符合“种植”一词的搭配习惯。
②“种植”虽是带有明显主观色彩的动词,在生活里有意种植“喜乐”尚可,但种植“怒哀”背离了人的主观意图,不符合人的情感真实。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甲处,根据文后的“;”可知,前后两个句子形成并列关系。再根据后文“——船摆渡的是命运”可知,甲处填写的句子应和“船摆渡的是命运”句子结构相同。最后根据前文“桐油、青盐、染色的五倍子,棉花、棉纱,以及布匹、杂货同海味”可知,渡船装载了很多生活用品,描绘了一幅河上生活的忙碌图景,故此处可填写“船摆渡的是生活”。
乙处,根据前文“四季流转,盛夏的果实躲藏在绿荫里,等待一场秋的收获,冬日的皑皑白雪覆盖了秋的金黄”可知,此处语境是写四季的流转变化,所以,在描述完冬季景象后,需要一个与春季相关的句子来延续四季的变化。再根据“盛夏的果实”“秋的收获”“冬日的皑皑白雪”“秋的金黄”可判定句子的主体结构为“春的……”,春天代表希望,故可填写“又开始酝酿春的希望/期盼”。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空,根据前文“埋藏着中华民族”和后文“遗传信息”可知,此处要填入的成语应该能够准确表达“中华民族的遗传信息”这个主语的性质或特点。这里的“遗传信息”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而是指文化、精神、习俗等方面的特质。因此,需要选择一个能够体现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和精神力量的成语,故可填入“生生不息”或“源远流长”。
生生不息:不断地生长、繁殖。
源远流长: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
B空,根据“不是……,而是……”可知,前后句之间是并列关系。根据后句“而是在旧有的土壤重新生成”可知,所填写的词语意思应和“在旧有的土壤重新生成”构成对比关系。结合前文“我们每一个人既是田园诗意的表达者,又是乡居生活的实践者。这是对中国乡村的一种文化自觉”可知,文段强调“文化自觉”不是突然冒出来的,而是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和积累,在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填写的成语应表示脱离了这种文化自觉,重新开始的意思,故可填写“另起炉灶”“另辟蹊径”或“标新立异”。
另起炉灶:比喻放弃原来的,另外从头做起。
另辟蹊径:另外开辟一条路。比喻另创一种风格或方法。
标新立异:原指表明自己新颖的义理,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后来也指故意提出新奇的见解,表示自己与众不同。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
此题有两种答案,考生可以认为不合逻辑,也可以认为可以使用。考生首先得表态,然后说明理由。
如果认为可以使用,其理由如下:
①从语言风格看,“种植”,本义指在土地上培植植物,使其生长和繁殖。通常用来形容具体的事物(如植物),在这里和“喜怒哀乐”搭配,突破习惯的修饰与搭配,形成了一种超常的语言表达。这种搭配使得语言显得新颖生动,增加了表达的独特性和艺术效果。
②“喜怒哀乐”本质上是无形的情感状态,此处与“种植”这种具体的动词搭配,使其看起来像是可以在“土地”上生长和繁殖的,显得具体可感。从文中“四季流转,盛夏的果实躲藏在绿荫里,等待一场秋的收获”分析,“种植喜怒哀乐”是对湘西村落居民生活状态的描绘,表现了人们从容坦荡的胸怀和冷静的态度。
③结构上,“种植喜怒哀乐”与后文照应,衔接紧密,符合语言逻辑。
如果认为不合逻辑,其理由如下:
①从逻辑角度来看,“种植”通常用来形容具体的事物(如植物),其后面一般与表示“实物”的名词搭配,如种植树木,种植蔬菜等。这里与“喜怒哀乐”这样抽象性词语搭配,不符合“种植”一词的搭配习惯。
②情感的表达通常不符合植物的种植模式。“种植”虽是带有明显主观色彩的动词,在生活里有意种植“喜”“乐”尚可,但是将“种植”和负面情感的“怒”“哀”搭配,背离了人的主观意图,不符合人的情感真实,显得不符合实际。
五、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都和我有关。——鲁迅
闭门不管庭前月,分付梅花自主张。——陈郁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范仲淹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担责守己,寻个体与社会的平衡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都和我有关。”鲁迅此言,掷地有声,道出个体与社会千丝万缕的联系;陈郁“闭门不管庭前月,分付梅花自主张”之语,又似在喧嚣尘世中辟一方静谧自留地;范仲淹“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尽显士人无论进退皆怀社稷的担当。于时代浪潮翻涌的当下,我们既要勇担社会责任,又需坚守自我,找到个体与外界的微妙平衡。
勇担责任,是人性光辉的闪耀,是时代前行的明灯。古往今来,仁人志士秉持这份担当,挽狂澜于既倒,撑大厦于将倾。林则徐虎门销烟,无畏列强威压,以一腔报国热血,护山河百姓免受鸦片荼毒,在民族危亡之际挺起脊梁;抗疫一线医护人员逆行出征,舍小家团圆,为大家安康,鏖战病魔,口罩勒痕、汗水湿透防护服是他们担当的勋章。他们将个体命运嵌入社会进程,化作点点微光汇聚成炬,照亮历史坎坷路途。正是无数个体主动背负社会责任,才推动社会跨越重重困境,迈向光明。
坚守自我,是喧嚣中的笃定,是洪流里的“定海神针”。尘世纷扰、诱惑丛生,若无坚守自我的定力,极易在随波逐流中迷失本真。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挣脱官场污浊羁绊,回归田园寻内心宁静淡泊,于南山菊畔吟出洒脱诗篇;杨绛身处动荡年代,坚守文学纯粹,潜心创作,以温婉笔触书写人性至美,涵养读者精神家园。坚守自我,让个体灵魂独立,不被世俗裹挟,能于浮躁世风下护住一方心灵净土。
勇担责任与坚守自我绝非孤立,而是相辅相成、共促平衡。一味投身社会责任,过度消耗自我,易陷入疲惫、迷失自我;闭门自守、罔顾外界,又会沦为自私狭隘之人。苏炳添肩负为中国田径“破局”之责,艰苦训练、挑战极限,却也不忘倾听内心热爱、坚守科学训练之道;张桂梅心怀教育扶贫大愿,扎根深山、倾尽全力帮扶贫困女生,其间亦坚守教育初心,无惧质疑、按教育规律办学。他们在担责时滋养自我,于坚守中赋能社会责任,实现个体价值升华与社会福祉增进的双赢。
吾辈青年当怀“大我”之志,投身民族复兴伟业,为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文化传承添砖加瓦;也要在忙碌奔波中聆听内心声音,依循兴趣专长雕琢独特自我。于担责中守己,在守己时望远,平衡个体与社会天平,方能步履稳健,走向开阔人生,奏响时代奋进最强音,让个体微光与社会星河交相辉映。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一鲁迅的“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都和我有关”,强调了个人与外界的紧密联系,体现了一种广阔的视野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个人不能孤立于社会和他人之外。材料二陈郁的“闭门不管庭前月,分付梅花自主张”,则表达了一种自我封闭、不理世事的态度,与材料一形成鲜明对比。材料三范仲淹的“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体现了无论处于何种位置、何种境地,都要有忧国忧民之心,这也是一种积极入世、关心天下的态度。三则材料放在一起,呈现出个体在社会中两种倾向的对比与融合。一方面是向外关注社会,承担责任;另一方面是向内关注自我,坚守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两个方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个体在社会中如何自处的关键要点,所以“社会责任”和“自我坚守”成为把握材料整体意义的关键词。“个体”在社会中的理想状态是“平衡”这两种关系,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不失去自我,在坚守自我的过程中也不忽视对社会的责任。这种平衡关系的思考也是围绕“社会责任”和“自我坚守”展开的,“个体”、“平衡”这两个词能够准确地反映材料的核心内容和深层含义。所以关键词是:社会责任、自我坚守、个体、平衡。
可以开篇引出主题,简洁地阐述社会责任与自我坚守,进而提出中心论点,个体应在社会责任和自我坚守之间寻求平衡。主题部分可以采用并列式结构,由社会责任层面论证,围绕社会责任这一要点,通过多个事例,从不同角度阐述个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和意义。如从个人对社会公益的贡献、对行业进步的推动、对国家发展的助力等角度进行论述。到自我坚守层面论证,同样运用多个事例,阐述个体坚守自我精神世界的价值。比如在个人兴趣爱好的追求、内心道德准则的坚守、独立思考能力的保持等方面进行说明。再到平衡二者关系论证,进一步论述如何在社会责任与自我坚守之间实现平衡,可从心态调整、时间分配、目标设定等方面展开,说明二者并非矛盾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主题部分也可以是递进式结构,从自我到社会的递进,先论述自我坚守是个体发展的基础,如个人的知识积累、品德修养等自我成长因素是承担社会责任的前提。然后说明随着个体的成长成熟,应该将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社会责任相结合,积极回馈社会。结尾总结全文,强调个体在社会中平衡社会责任与自我坚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呼吁大家在生活中践行这一理念,升华文章主题。
立意:
1.怀天下于心,守自我于行。
2.个体与世界:相融且自守。
3.肩负时代担当,坚守内心自我
时间点及重大事件
蓝鲸平均体长
蓝鲸数量
海面磷元素含量平均值
约30万头
约5000头
约2万头
0.045mg/L
0.011mg/L
0.023mg/L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南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万州二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语文参考答案docx、语文试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